首頁>Club>
在不考慮坦克燃料、履帶壽命、意外故障、發動機續航/耐久、怎麼使用、以及被美軍繳獲的情況下(彈藥每72小時再生但不考慮武器連續射擊承受)把12輛挑戰者2號坦克穿越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英軍手裡,那麼英軍會取得什麼樣的作戰優勢?又能否憑藉這12輛現代坦克的強大火力作到扭轉戰局、反敗為勝併成功阻止美國的獨立?為什麼?
7
回覆列表
  • 1 # 北大記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美國獨立戰爭,英國當時局勢裙帶固化,國家實力和統治殖民地能力已經到了沒落晚期。大廈將傾迴天無力。從鼎盛到滅亡。不是一朝一夕問題。如前蘇聯赫魯曉夫知道無產階級腐敗,但是到了根深地步,他也是大廈將傾迴天無力。美國獨立戰爭運用更能團結民族的法律制度。曾經英帝國已經沒落。這個歷史滅亡圓周率沒有誰能逃出!

  • 2 # 一直喝稀飯

    先說結論:英軍會因為這12輛坦克產生區域性性的優勢,但不可能扭轉根本戰局,以致最終反敗為勝,阻止美國的獨立

    題主這一問題的產生,實質是過高估計了坦克單兵作戰的效能。坦克確實在現代戰爭中有著相對較強的威力,但其相應受到的約束也是比較強的,當然這不僅限於題主問題描述所述的燃料、履帶、發動機等情況。

    坦克是為了減少步兵傷亡,打破戰場僵局而生:

    在近代戰爭中,由於機槍的廣泛使用,造成了衝鋒士兵大量的傷亡,於是在很多戰爭中,鐵絲網,複雜的地形,戰壕再加上機槍等武器,就足可以導致戰場上的僵局了。

    在此基礎上,坦克應運而生,首次成功運用是在英德索姆河戰役:

    1916年9月15日,英國和德國軍隊在索姆河上進行著大規模的戰鬥,雙方都堅守著自己的陣地,誰也無法突破對方陣地,因為雙方不僅火力密集,而且索姆河岸到處都是沼澤地。

    此時正在試驗階段的坦克出場了,雖然有49輛坦克被派往戰場,結果由於各種原因最終僅18輛參戰。雖然參戰坦克數量較少,但是效果不錯,因為德軍根本沒見過這東西,更沒想到這種所謂的“水箱”竟然會動,還有輕重機槍,而且連機槍也射不透它。不少德國士兵都嚇傻了,有一輛坦克竟然俘虜了300多德軍,一輛坦克直接佔領了一個村莊。

    隨後,坦克的價值被大家所慢慢認可並得到持續發展,直至最後,給其冠以了“陸軍之王”的稱號。

    但是否僅靠少數坦克就可以扭轉大型戰役的戰局?

    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

    因為在真正的戰爭中,坦克是需要步兵進行保護的,否則其極易遭到攻擊。

    在真正的戰爭中,坦克與步兵實質是相互依靠、相互促進的,而這在坦克發展早期尤為明顯。

    在一站之後,對於坦克的使用,當時產生了兩大觀點,第一是坦克支援步兵,第二是坦克集中使用,這兩者各有人支援,然而第一種是當時的主流,而第二個則是德國為代表(機械化集團軍)。

    坦克集中使用在二戰中收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但實質上德國的坦克還是需要步兵進行保護的,並不是僅靠坦克自身就可以完成的。

    隨著坦克效能的提升和其機動性的增加,步兵的機動性不強的問題也就凸顯出來了,所以對於保護坦克的步兵,其機動力也是需要不斷加強的,而這也是後來機械化和摩托化步兵興起的前提。

    當然,在現代的戰爭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坦克在前面拔點,步兵車跟隨保護,步兵控制清掃戰場,坦克負責保護....

    所以,缺少了步兵支援的坦克,實際戰場的生存能力並不強。

    因為題主的假設中沒有步兵的協同配合,故此這12輛坦克的戰爭命運將十分難料

    沒有步兵的保護,坦克將非常容易受到攻擊(當然此處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們排除了反坦克武器對坦克的殺傷,只採用較為原始的方法),例如:

    火燒:美軍完全可以用大量的煤油瓶去燒坦克的油箱。

    挖陷井:在坦克必經之路上挖掘大量巨大的陷井,使坦克下陷,然後再進行處理。

    利用地形將坦克引入沼澤等複雜地形....

  • 3 # 朱哥哥168425860

    在燃料、彈藥、配件無限的情況下,任何古代或者近代軍隊都不可能戰勝12輛挑戰者2。 北美民兵用的燧發槍無論數量多少都無法對付現代坦克,不要說擊毀現代坦克,就是靠近現代坦克都不可能。拋開火力、機動力、防護不談,現代坦克大量的觀瞄裝置、偵查裝置就可以遠距離發現敵人,別跟我說什麼挖陷阱,真特麼搞笑,蘇德戰爭初期,蘇聯長達150公里的、由三道3米深的反坦克壕溝都沒能阻擋德國裝甲部隊的進攻,戰爭不是過家家,不能想當然。抗日戰爭初期,日軍派往中國的總共才400輛輕型坦克,在華東和華北戰場所向披靡(國軍至少還有炸藥包和手雷、37戰防炮)。記住日軍坦克只有3噸重。

  • 4 # 兵器知識譜

    按照題主在描述中的無限彈藥、無限燃油、完好率100%且無故障的要求,12輛英國“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莫說在200多年前具備一邊倒的絕對優勢,就是放眼現在同樣能在非對稱戰爭中佔據壓倒性的優勢。被稱為“陸戰之王”的主戰坦克雖然威猛,但是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題主所提的幾點要求恰恰是主戰坦克的最大軟肋,比如T-80主戰坦克在車臣戰爭中為了保持夜間偵測能力以反制車臣武裝分子的偷襲,宿營時也不關閉發動機,結果天還沒亮油箱裡的燃油就耗盡了。再如美軍的M1A2主戰坦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表現:每行使300公里就要做維護保養,每500公里就要更換履帶!現代主戰坦克的通病除了上述以外還有彈藥攜帶量的制約,由於內部空間被先進大量電子、電氣、液壓裝置佔據,一輛坦克的彈藥攜帶量只有45~50發(包含炮射導彈)炮彈、1000發7.62mm並列機槍彈、2000發12.7mm車頂機槍彈,彈藥消耗殆盡即意味著坦克失去戰鬥力。然而在題主的描述中英軍的12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兩個連)都不存在上述問,它們是以開掛的形式穿越到17世紀的。那麼假設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具有決定性的約克城戰役裡英軍使用了這兩個連的坦克數量參戰會不會扭轉戰局呢?我們從下面兩點來進行分析。下圖為正在德國參加西方版的“坦克兩項”比賽的深綠色塗裝“挑戰者-II”主戰坦克,與美軍M1A2主戰坦克不同的地方有三點,即使用線膛炮、車頂機槍只有一挺、不使用12.7mm大口徑機槍。

    英國“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的效能

    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高2.5米,長度:8.30米,闊度3.50米,戰鬥全重62.8噸,乘員4人(包括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主武器為一門120毫米L30A1線膛炮(基於17世紀時期沒有裝甲目標因素的考慮,挑戰者-2主戰坦克火炮的彈藥將全部使用120毫米高爆榴彈),副武器為一挺7.62毫米L94A1 EX-34並列機槍、一挺車頂7.62毫米L37A2機槍,發動機為1200馬力的帕金斯CV-12柴油發動機,平地時速:59公里/小時,續航力:450公里,火炮彈藥攜帶量:50發,裝甲最厚處相當於700毫米、最薄處相當於200毫米均質裝甲鋼(挑戰者-2E型)。另外該型坦克配備有先進的火控系統、白光、微光、紅外觀瞄系統、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其全景式VS 580-10陀螺穩定瞄準鏡具備+350度~-350度、200米~5000米白天和黑夜間的觀瞄能力。下圖為在中東執行作戰任務的挑戰者-II”主戰坦克,紅色箭頭指示的是其VS 580-10陀螺穩定瞄準鏡。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武器裝備以及戰術

    第一:武器裝備方面

    美國獨立戰爭發生於1775年,美軍裝備的槍械類武器最典型的就是柯爾特轉輪手槍和前裝燧髮長步槍,手槍有效射程為15米,步槍有效射程為100米(膛內刻有直線型膛線,因此比英軍的滑膛步槍射程遠),子彈為圓球形軟質鉛彈,爆發射速為6發/分鐘。火炮同樣為前裝式的黑火藥發射的鐵球彈,彈內同樣以黑火藥充填做為炸藥,發射出膛後以火繩引爆,射程為800~1000米。下圖為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約克城戰役”中英軍炮兵正在用18磅前裝炮向美法聯軍開火,這種火炮的水平與大清綠林軍裝備的“紅衣大炮”並無二致,民間俗稱“土炮”。

    第二:戰術方面

    由於槍炮火力過於羸弱其且射擊精度較差,17世紀的戰爭採用列隊齊射戰術,用密集的火力向敵方射擊,以求達到對敵方最大限度的殺傷,這就是大家津津樂道的“排隊槍斃”戰術。戰爭中交戰雙方都排好隊上好刺刀,在吹吹打打的音樂伴隨下列隊齊步走,到了彼此距離100米左右的地方停住,端起槍來互射。當最先挺不住的一方開始出現潰退跡象時另一方就立即停止射擊,然後在指揮官一聲令下開始衝鋒,用刺刀解決殘敵,最後取得勝利。這種打法看起來雖然僵化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但實際上卻是當時最有效率的戰術,英華人靠這招打遍天下,大陸軍(就是獨立戰爭時期的美軍)根本不是對手,全靠華盛頓的民兵打游擊戰跟英華人周旋。下圖為影視劇中表現的美國獨立戰爭場景,裝備燧髮長步槍的英軍在軍樂伴奏下以整齊的佇列向交戰區齊步走行進,雙方將在相距約100米的地方停下,然後開始相互“槍斃”。

    當英軍使用“挑戰者-2”型現代先進主戰坦克與美軍作戰時會出現的場景

    我們仍然以“約克城戰役”為例,美、法聯軍的總兵力為1.5萬人的陸軍以及法軍的100餘艘戰艦,英軍總兵力為9000人。由於“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的直瞄攻擊距離為2800米,因此雙方陸軍開始列隊齊步走向時這12輛坦克並未出現在戰場最前沿。當雙方在100米的交戰距離上立定並裝填彈藥準備射擊時隱蔽在英軍後方約1500米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開啟榴彈炮模式,在火控計算機精確的彈道計算以後以8發極速射向整齊列隊美法聯軍實施炮火覆蓋,5分鐘之內傾瀉96發殺傷半徑為30米的120mm高爆榴彈,美法聯軍佇列瞬間土崩瓦解。此時英軍步兵尚未開火,聯軍崩潰後英軍指揮官下達衝鋒命令,坦克也開始以59公里/小時的戰鬥速度開始衝擊。兩分鐘以後坦克超過沖鋒的英軍步兵並追上潰退的美法聯軍,當距離縮短至500米時坦克使用並列機槍和車頂機槍掃射,遇到美軍來不及撤退的炮兵時則用火炮清除,2分鐘後12輛坦克追到騎馬狂奔的華盛頓將軍,坦克兵們用24挺機槍組成的交叉火力將這位未來的美國第一任總統以及軍官們全部撂倒,當美法陸軍全軍覆沒時這場決定性戰役才剛剛開始不到半個小時就結束了!此時海面上尚有法軍的艦隊正在用艦炮抵近射擊英軍陣地,而這12輛坦克的彈藥只消耗了40%,於是轉過頭奔到灘頭用120mm線膛炮轟擊法軍軍艦。17世紀的軍艦全部為風帆動力的木質結構,命中一發高爆榴彈就足以使全艦失去戰鬥力,倘若命中兩發則能確保擊沉。假設“挑戰者-2”的行進間火炮射擊命中率為90%、每兩發炮彈擊沉一艘法軍炮艦,那麼每臺坦克在剩餘20發炮彈的情況下可以擊沉9艘戰艦,當法軍戰艦在損失50艘左右以後開始撤離沿海。美法聯軍就這樣被裝備“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英軍如同砍瓜切菜般擊敗,戰爭形式因此得以逆轉。下圖為影視劇中表現的坦克用機槍掃射步兵的場景,對於17世紀的步兵來說,火力兇猛到如此地步的現代坦克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們無論如何都抵禦不了這種鋼鐵巨獸的攻擊。

    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1776年瓦特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為標誌開始的,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以年1866年德華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為標誌,如果12輛按題主要求的開掛型“挑戰者-2”主戰坦克穿越到了1775年的美國獨立戰爭,那麼改變的就不僅僅是區區一場戰爭的勝負,而是人類的歷史!人類將在瓦特蒸汽機發明之前就掌握了內燃機技術、現代冶金技術、計算機技術,同時化學、物理學、材料學甚至哲學和神學都會受到革命性的顛覆,工業革命將提前至少13年開始,從而使人類科技得到近200年的提前發展,故而影響人類歷史的程序,這才是這12輛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克穿越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後產生的可怕後果。下圖為收藏在大英博物館的瓦特蒸汽機,一臺蒸汽機的發明就足以在17世紀掀起工業革命,更何況是集多種高科技於一身的現代主戰坦克呢?

  • 5 # 歷史風暴

    把12輛無限燃料的挑戰者2號坦克送到美國獨立戰爭的英軍手裡,那麼英軍能反敗為勝嗎?

    12輛挑戰者2坦克到18世紀後期的英國手裡,可以阻止美國獨立嗎?

    如果不考慮坦克燃料、履帶壽命、意外故障、發動機耐久和彈藥儲備等原因。把12輛挑戰者2坦克放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英國手裡,顯然會輕鬆扭轉戰局!

    先來了解一下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大概情況。

    挑戰者2主戰坦克,是英國陸軍現役的主戰坦克,單價為460萬美元。

    挑戰者2主戰坦克重量為62.5噸,長8.3米,寬3.5米,高2.5米。如果出現在戰場上,比那個時期陸戰戰場上出現的所有裝備都大的多。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主武器是120毫米線膛炮,每分鐘射速為10發,該炮可以發射穿甲彈、榴彈、煙霧彈等。

    同時還裝備兩挺7.62毫米機槍,彈丸初速為800米每秒,有效射程1.8公里,最大射程3.7公里,理論射速為1000發每分鐘。

    這種坦克作戰範圍可達450公里,速度為60公里每小時。

    防護力上,挑戰者2主戰坦克採用複合式裝甲,能夠抵禦米蘭反坦克導彈的正面轟擊,該型導彈穿甲威力達650毫米,但對挑戰者2主戰坦克無可奈何。單兵肩託式反裝甲支援武器就更對付不了挑戰者2主戰坦克了,在一次戰爭中,曾經有一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被70枚單兵肩託式反裝甲支援武器擊中,但仍然能夠安全脫離戰場。

    在作戰的時候,挑戰者2主戰坦克可以實現全天候的作戰能力。並且因為採用鐳射測距儀實時瞄準,可以在200米到10公里的範圍內準確鎖定目標。

    如果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軍加入了12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英華人應該這麼打!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國主要面對著來自兩方面的壓力,一是北美十三洲的民兵,二是法國西班牙等國家。

    歐洲強國非常希望借這個機會削弱英國,尤其是法國對美國給予了大力的支援,不僅出動了10萬大軍,還提供無數援助,以至於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財政危機,最終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可見,如果英國能夠成功擊敗法國,就能夠阻止美國獨立。所以,這12艘挑戰者2主戰坦克沒有必要萬里迢迢的運到北美洲。它們應該派到法國境內直取巴黎,逼迫法國投降。

    只要法國不支援美國,美國獨立戰爭根本就打不贏!

    因為有12輛主戰坦克,所以英國並不需要向法國境內派出大量軍隊,和法國作戰的時候對於英國鎮壓北美地區的反抗不會帶來壓力!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12輛主戰坦克隨同上萬英國陸軍在英國海軍艦隊的護送下在諾曼底登陸!

    這上萬英軍有4000名騎兵1000名炮兵和5000名火槍兵組成!

    英國步兵應該和一部分騎兵在炮兵的配合下在正面戰場與法軍主力作戰。

    由於英軍數量過少,所以不能在開闊地戰鬥,而應該迅速佔領法國的一座城市,憑城堅守,比如佔領小城勒阿弗爾。

    法軍主力到達這座城市附近的時候,12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率領兩千騎兵迂迴到法軍的背後。

    坦克的機動速度最快可達60公里,當然為了協同騎兵作戰速度肯定會降低不少,但是仍然會在最多半個小時之內迂迴到法軍背後。

    而此時法軍正在和英國步兵和炮兵作戰雙方打的難解難分,由於法軍佔有絕對優勢很快就會取得戰場的主動權,但是想要輕鬆攻下擁有6000英軍駐守的城市也不是容易的事兒啊。

    此時,12輛主戰坦克和2000騎兵開始對法軍展開猛烈的攻擊。第1步,搗毀法軍的後勤輜重,這讓2000騎兵就可以完成了。

    12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目標是法軍炮兵陣地,在1公里之外,坦克開始對法軍炮兵展開猛烈的攻擊。一分鐘每輛坦克可以打10發炮彈,12輛就是120發炮彈。由於坦克的火控系統極為先進,基本上可以做到百發百中,一分鐘之內,法軍100多門大炮被摧毀。

    隨後,12輛主戰坦克衝向法軍步兵方陣,當時西方的作戰方式是排著密集型的隊形向前推進。挑戰者2主戰坦克無論是使用大炮進行轟擊,還是在800米之外使用機槍進行掃射,都會對法軍步兵造成極為重大的傷亡。

    機槍的射速為每分鐘1000發,12輛坦克一分鐘之內可以射出1.2萬發子彈,並且子彈在擊中一名法軍之後,還能穿過他的身體,擊中下一名法軍,基本上可以肯定這一頓操作下來法軍傷亡至少可以達到萬人以上!

    面對如此重大的傷亡,法軍法軍肯定會被迫撤退,於是城中的1000英軍進行追擊,又會取得不小的戰果。

    一場仗下來,時間半個多小時,法軍的傷亡至少可以達到2萬人,搞不好還會有大批的法軍被俘虜。

    還沒完呢,到了晚上,12輛主戰坦克開始對法軍實施夜襲。對挑戰者2主戰坦克來說,白天打仗和晚上打仗沒什麼區別,對法軍來說可就不是這樣了,大晚上的兩眼一抹黑什麼都看不見,只能聽到周圍炮彈的爆炸聲和子彈飛過的嗖嗖嗖的呼嘯聲,然後就是無數人應聲倒地。

    這種情況下,十有八九法軍會炸營,然後英國騎兵再趁機追殺逃跑的法國軍隊,再加上法軍逃跑的過程中自相踐踏,估計又得損失個幾萬人吧。

    而剩下的成為驚弓之鳥一鬨而散,找都找不到了。

    稍事休息一下,12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連夜趕奔法國首都巴黎,因為他們要完成一個地域級難度的任務,一定要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勒阿弗爾距離法國巴黎200公里,就算是挑戰2主戰坦克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凌晨也到了。

    然後6輛主戰坦克攻打法國凡爾賽宮,能不能擒住路易十六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他嚇跑。

    還有6輛進入法國巴黎市區,擊潰這裡的駐軍。。。。

    幾天之後,一萬英軍抵達巴黎,完成對巴黎的佔領。

    這個時候路易十六如果不糊塗,肯定得想辦法和英國和談了。

    英國不是為了真正打敗法國,而是為了讓法國不要介入美國獨立戰爭來。這個條件法國肯定會答應的,首都和王宮都讓人佔領了不答應能行嗎?

    失去了法國支援的北美民兵,根本就不是英國的對手!

  • 6 # Nathan2012

    我認為「不能」

    美軍初期可能會吃虧,但後期就不一定了。

    為什麼?英軍對面也有炮啊,17世紀的炮(只要6磅以上),一炮出去只要打中了側面後面,必癱,12磅及以上只要打中,必癱。

    雖然打不穿(也不必打穿),但是衝力大啊,可以直接轟成機械損壞(裝甲變形卡住炮塔履帶,火控更容易損壞),想想看,12磅到鉛坨子或花崗岩以幾百米每秒的速度砸上去,這誰遭得住

    不需要打穿,打癱了就行

  • 7 # 真正鱷魚不哭

    如果這東西能放在約克鎮,肯定可以打垮美法聯軍――有沒有炮彈無所謂,只要開得動就能把敵人軋垮。

    但這不等於戰爭勝利。挑戰者多笨重的傢伙啊,當時大部分路橋都扛不動這貨,沒什麼機動力可言。也就是當能緩慢運動的碉堡用,沒有戰略決定性。

    好好的六三式或者豆戰車你不用,要什麼挑戰者,咋不上天呢?

  • 8 # 持槍的監控者

    我認為「不能」,因為在獨立戰爭中,美國就已經持有大量火炮,而當時大部分火炮是依靠衝擊波殺傷敵軍,一旦挑戰者加入戰爭,就會因為強大的作戰力吸引大量火力,導致全員“震”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莽有四位嫡子,其中有三位被賜死,他為何對自己的親人如此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