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皮尺之王
我今天就要給高曉松之類地攤貨一記耳光。
給北洋水師洗白!
我們先來詳細的看看定遠的裝備資料。
武器裝備
主炮
定遠號裝備有德國克虜伯305mm後膛炮4門(左舷右舷各一座雙聯裝炮塔,水壓動力,每門炮重31.5噸,25倍口徑)。
副炮
克虜伯150mm後膛副炮 2門(艏、艉各一門,每門炮重4.75噸,35倍口徑)、75mm克虜伯炮4門、37mm五管哈乞開斯機關炮 8門、57mm、47mm哈乞開斯速射炮 各2門,14吋魚雷發射管3具(兩舷各一具、艦尾一具,備有21枚魚雷),加上主炮總炮數22門,與鎮遠艦相同。
看著是不是火力很猛!
口徑大威力無窮啊。
好接著我放幾個系列和平面圖給大家看。
看著是不是覺得不符合審美?至少不符合一戰軍艦的審美。我們都不說二戰。
超勇的炮塔。。。
咋麼樣?
在來看看腳盆雞的
接下來。說重點。
北洋之敗在四點!
第一點,軍備值班。這才是重中之重!也是輸的第一點,當時執行任務,居然只帶了常備巡航的彈藥量。而且用的還是煤渣碳。俗稱沫子煤。
開戰前,清軍濃濃的黑煙,告訴了他們看不到的,使用無煙煤的日軍,我們在這。給了日軍先部署戰鬥隊形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丁汝昌用了雁型陣的其中一個原因!來不及了。 這兩點,先輸一陣!
第二
我們來說火炮!
看似清軍的裝備,口勁大,火力猛,然後呢,其實就是渣渣。
舉個例子,虎2是坦克的火炮是88mm71倍徑的,表示的是火炮口徑為88mm,炮管長度為88mmX71倍,也就是6248mm長。火炮的口徑越大,炮管越長,破壞力越大。看看北洋水師旗艦主炮的那兩個大桶!不論射速,威力,精度,那簡直就是當時的工業垃圾!淘汰品。
60年5.0排量V的發動機只有200馬力。加速效能遠不如如今的2.0T。功率,扭矩都差的一截子。這麼打比方都明白吧。光看口徑沒用。要這樣說,古代的臼炮裝到定遠上不是更好那個大的還400多毫米呢。
在看看軍艦上的火炮部署,跑位。
定遠,鎮遠那種奇葩射界,和戰艦定位都是過時落後的。
305毫米只要開炮!那麼兩側的走廊完全不能走人!只有等戰鬥結束,因為通訊落後,你要過去要賭命!大雁陣型也是根據這種落後的配置,定製的。船首衝鋒型。。完美的被T字型戰術打爆。
看看那落後的設計。真不想說啥了。
第三戰術。腳盆雞T字戰術能的不行。反觀清軍。就差下達你們各自為戰的命令了。
第四。技術。不論是火炮的技術。清軍的克虜伯遠遠比不上日本的阿姆斯特朗!
日軍更是有下瀨火藥支撐!
下瀨火藥,在當時絕對是現在四代機一樣的先進科技!
雖然只有152毫米的阿姆斯特朗有下瀨炮彈但是足以扭轉戰局!
數年後的對馬海戰,下瀨火藥更是一戰成名!
綜合來看。北洋水師的裝備被過分的吹噓了。
其整體實力已經和日本有了代差!
高曉松不是很在行麼。給他一把大馬士革刀。我拿41米大刀讓他先跑39米。(玩笑啦)
-
3 # 羅平D甫爾
聽見甲午海戰就莫名的鬼火起,可以說我們國家近代的所有恥辱就淶源於甲午戰爭的失敗!
甲午海戰輸在最重要的國家體制上,體制問題導致一系列的貪腐,然後為滿漢名族矛盾!
甲午中日戰爭脈絡: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9月17日中國和日本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進行了規模空前的海戰,即甲午海戰,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該次海戰以中國失敗而告終,後果,中國被迫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中日馬關條約》。
1、當時中國處於清朝晚期,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景象。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
國家體制不變,依舊延續封建王朝統治,執政者還是一樣的老舊思想,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初見成效,便開始得意輕敵。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認為西方人“並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貿易上佔些便宜而已,於是放鬆了軍備意識。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北洋水師有軍艦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階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而反觀日本: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包括6個野戰師和1個近衛師。戰前日本海軍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日本還出動樂善堂、玄洋社等間諜組織和人員潛入中國,加緊對中國各方面的情報蒐集和滲透。
而此時在經歷了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的恥辱後,大清執政者依然沒有醒悟,清朝政治依舊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
在腐敗的政治環境下,官員放棄直言進諫,各自盤算各自的利益,買官賣官,不懂賄賂、溜鬚拍馬上不了位,而真正為國為民的官員官職卑微,在諾大的大清朝廷根本說不上話,於是乎形成外強中乾的腐心巨樹,經不得大風浪。
2、雖然自康熙時期就提出了滿漢一家親,但是直到大清亡國也沒有真正實現滿漢一家親,只是相對而言在康熙發展至乾隆年間滿漢關係和諧,這裡從清廷的官員結構中就可以看出,滿人對漢人的設防是一直伴隨著清政府的,在滿洲奴隸主的眼中,漢族官員永遠是次級人格的臣工,滿族官員才是國家的主人,這就導致了在同等條件下的漢族官員,要永遠比滿族官員升遷的緩慢、甚至不能入住“三公”、頂多也就是個一品大元而已。
而這個內部的小小裂縫對於一幢百丈高樓來說,足以致命,而這種小問題恰恰是最容易忽視的地方,人心有異,導致的出工不出力放大到整個國家,比如說某件事本來應該報告上去的,自己轉念一想,懶得報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讓上面吃點虧也好的念頭,自己有各種理由推脫....
其實細分下來,甲午海戰的失敗,涉及政治體制、經濟、思想文化等,也逃脫不了中國幾千年歷史的詛咒,日盛而衰的道理!
-
4 # 夢中窮人77019246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失敗,並不完全是裝備問題,確切地說是系統性整體崩潰,我從上到下分析一下。
首先說滿清貴族的角度,許多人都說是慈禧修園子把錢花了,導致艦隊沒錢採購,其實慈禧們有自己的小心思。李鴻章的北洋艦隊脫胎於淮軍,理論上說是民團,和曾國藩的湘軍並無區別,從1864年長毛被打敗以後,國內基本沒有大的戰事,既然曾國藩可以放棄軍權,退隱二線,他李鴻章手握重兵是什麼意思,況且還越來越現代化了,連海軍都有了,此時帝后之爭日益激烈,李還沒有明確態度,萬一他有二心,誰都弄不住。正好日本崛起,讓他去打個兩敗俱傷,並不是壞事。假如慈禧真打算給錢,真的是一個帝黨翁同龢可以攪和的嗎?
其次說說李鴻章的同僚們。清流們的無知,李鴻章是無所謂的,關鍵是張之洞,老張的漢陽鐵廠開工了,南洋也要崛起,這就大大分薄了資源,老張也是滿懂朝廷心思的,打算做大,平衡老李,如果老李垮了,他就是下一個老大。還有戶部兵部的層層貪汙,這些問題逼得老李要賣官鬻爵才能籌款,從資源上把艦隊往死裡推。
最後說說老李的屬下。北洋艦隊的軍官們自然是老李自己任命的,但是貪汙腐敗一點都不少,比如劉公島的炮彈事件,公然把倉儲的炮彈換成石頭,還有就是假演習事件,層層作假,糊弄老李,糊弄朝廷,閱兵很好看,打起來就未必了。李鴻章把艦隊當做自己的資本,居然派一個騎兵軍官老丁管艦隊,僅僅是因為他忠於自己,看看後來黃海海戰,老丁居然擺出來騎兵作戰的隊形,可謂貽笑大方。艦長們的素質如何呢,愛國的肯定是有的,但是麻痺大意是普遍的,他們眼中的日本並不是強敵,艦隊官兵嫖妓與日本人發生衝突,艦隊大炮一揚,日本人馬上道歉賠款,他們是沒想到日軍敢於全軍出動,決一死戰。後來的海戰,問題就集體爆發了,炮彈不夠,指揮死板,軍艦失修,輸得丟人現眼。這裡不得不說一說方伯謙,為什麼他敢於一再逃跑,我個人是這樣想的,第一次高升號事件,由英華人的船運兵,他負責保護,打算挾洋自重,沒想到日本人連英華人都打了,這打破了他心理防線,第二次黃海繼續逃跑,是在混戰中眼看失利,優先自保的心理,這種勝利了一哄而上,失敗了一鬨而散的作風,幾乎是清軍的通病。方伯謙大概沒想到會落得個殺頭的下場,他第一次逃跑沒有實質懲罰,以為第二次也不會,大帥會保自己的,畢竟是海歸,少有的海軍科班出身,通融一下嘛,什麼民族大義?根本沒有。一直到後來劉公島投降,有方伯謙這種想法的人還少嗎?
-
5 # 笑談崑崙
華人是輸在腦袋上,不是某一個人,也不是與某種武器。華人的教育與現實嚴重脫節,宋明理學教育教出一批又一批自命清高,鮮廉寡恥的腐儒,這幫人不明國情,不諳時事,不察軍旅,不懂民生,憑藉幾篇道德文章佔據權位卻整天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就在中國知識分子自娛自樂地寫八股,對對子嬉笑怒罵之時,西方知識分子在引領新時代,不斷地探索星空,探索海洋,探索宏觀物理,微觀物理,探索現代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算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全力以赴地奪取科技制高點,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當西方已進入電氣化時代時,中國儒家還在樂此不疲地之乎者也。如此不聞世事,不思進取,敗壞國家,敗壞社會,中國沒有亡國滅種算是中華民族的幸運。
回覆列表
“1895年2月9日下午3時15分,隨著一聲巨響,‘定遠’艦痛苦地猛然抖動,艦體中部被撕開一個大口子,它的心臟已被炸爛,兩座高大的煙囪傾覆在舷側,這艘曾經是中國海軍驕傲的軍艦在它的戰友們目送中逝去了。”
自沉後的“定遠”艦
1888年成軍的北洋艦隊,當時號稱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清政府因擁有這支艦隊而一時威震四方。1894年爆發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從豐島到黃海,最後退居到威海衛港,在絕路的境地下無奈投降。至此,北洋艦隊宣告全軍覆沒。
一直以來都有人把北洋艦隊的失敗歸咎於武器裝備上,譬如說航速慢、炮彈質量差、缺乏新式船艦等等,認為北洋水師如果能夠配備日本的船艦設施,那就不見得會輸。可我認為,即使是這樣,也不見得會贏。下面選取中日雙方各五隻船艦的效能作對比,看看雙方的硬體設施真的是天差地別嗎?
表中清晰地展現出,中日雙方在武器裝備上雖互有優劣差異,但不存在絕對的壓倒性優勢。也就是說,單純的武器裝備不能使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那麼還有哪些因素導致了其悲劇性的後果呢?
“放棄制海權”
北洋艦隊在戰術上有著很大的問題,例如,放棄制海權。在豐島海戰後,清廷曾經電諭丁汝昌:“威海、大連灣、煙臺、旅順等處,為北洋要隘、大沽門戶,海軍各艦應在此數處來往梭巡,嚴行扼守,不得遠離”。此舉將北洋海軍鎖在了渤海灣內,也就是拱手讓出了黃海。
“捨棄主動權”
在作戰計劃中北洋艦隊實際上處於被動地位。李鴻章曾經發過一份電報,“日雖竭力預備戰守,我不先與開仗,彼諒不動手。此萬國公例,誰先開戰,誰即理絀。”
李鴻章顯然是出於整個大環境考慮的,他明白北洋艦隊的發展已停滯多年,不能與日本新興崛起的海軍決一死戰。同時他這番話也是在給以後的外交折衝鋪路,恪守形式上的道德公約,以備外交上多爭取一些權益。但事實上是,戰爭中如果讓出了主動權,那麼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就很可能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只顧保船”
縱觀戰爭的始末,我們會發現李中堂最為強調的就是“保船”,時刻叮囑丁汝昌一定要保護好兩艘鐵甲艦,當然這也是光緒帝的意思。畢竟兩艘鐵甲艦是北洋水師的頂樑柱,也是清朝的門面,如果在與日本的戰爭中損失了這兩隻船艦,那麼清朝的臉面就真的是蕩然無存,而北洋水師也就成了一場笑話。
“保船”固然沒錯,但那是萬不得已的時候為了留存有生力量才會選擇的辦法,戰爭還沒開始就想著逃避,這種保守的心態加諸於北洋水師身上只會使其越來越畏首畏尾,使得戰爭行動的走向越發地僵硬,缺乏靈活性。
“外行指導內行”
除此之外,北洋艦隊在將領的設定上也是有漏洞的。丁汝昌並非出身海軍,可他卻成了統領整支隊伍的提督,即使他本人在海戰中表現出了軍人應當有的氣概,可外行指導內行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而這也為戰爭剛打響時,北洋艦隊應戰隊形的錯亂埋下了伏筆。
丁汝昌
當然這個鍋不能由丁汝昌一個人背,丁汝昌雖為提督,可還是要對李鴻章的話言聽計從,而李鴻章總要顧及清廷的命令。一套流程下來,究竟一個陸軍將領為什麼會一躍成為海軍提督,這個問題就只能歸咎於領導和制度了。
《禮記·中庸》裡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強調的就是準備的重要性,正所謂“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那麼在這場戰爭中,很明顯的是日軍做好了準備,但是北洋海軍呢?他們對於中日之間的戰事有一定的預見性嗎?
“內部腐敗”
史料記載,自從琅威理離開,北洋海軍的操練就幾乎處於廢弛的狀態。將士們不樂意待在船上,要麼回家陪老婆孩子,要麼走街串巷去尋樂子。每到北洋的封凍期,大家就把船開到南洋,去上海或是香港享受人間歡樂。北洋海軍於1888年成軍,甲午戰爭於1894年爆發,中間僅短短的6年時間,北洋海軍內部就呈現出上述景象,一方面令人扼腕痛惜,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海軍內部大部分人根本就看不到未來戰事爆發的可能性,連預見性都沒有,哪能做足準備呢?
“領導置之不理”
另外,清廷在對北洋水師的補給上也表現的很不重視,甚至有些打壓的意味。光緒十六年,醇親王薨,李鴻章在朝廷中陷入孤立地位,戶部突然奏請,讓海軍十年內毋增槍炮。劉銘傳對此大發感慨,“人方惎我,我乃自抉其藩,亡無日矣!”光緒十七年四月,戶部為了籌餉,又將南北洋準備購置槍炮、船隻、機械的錢暫停兩年。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值海軍大變革時代,新型軍艦船炮層出不窮,而就在此時北洋艦隊卻止步不前。上不重視,下不積極,迷迷糊糊中退出了亞洲海軍的領先地位而不自知。縱然“識者早憂之”,喟然嘆息又有何用?
在論及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原因時,清流派在朝中的地位與影響是值得重視的。
“清流派背後捅刀”
晚清清流派分為前清流與後清流。在19世紀80年代末到甲午戰爭這一時期內,以日本侵略北韓為背景,部分堅決主張抵抗日本侵略的,以文廷式、志銳為骨幹的人士被稱為後清流(後文簡稱清流派)。他們紛紛投到翁同龢門下,也就是帝黨一派。
清流派一直批判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方針,但在宣揚其自身的主張時,卻將矛頭對準自己的反派——李鴻章,而不為迫在眉睫的中日戰爭做打算,也就是說,清流派的存在完全造成了清廷的內訌。
黃海大戰後,北洋艦隊撤退到威海衛,但在進港途中,“鎮遠”不幸觸礁,艦體本身遭到了極大的損害。本來北洋艦隊就元氣大傷,這一飛來橫禍無異於雪上加霜,正當丁汝昌和李鴻章為之頭疼不已的時候,清流派推出徐建寅,要求替換丁汝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清流派推出徐建寅不久後旅順即告失守,於是大量關於罷免、誅殺丁汝昌的奏摺紛紛被上奏,既有說丁汝昌在黃海大戰時安坐蓬萊閣密室,與姬妾歌舞的,也有人暗指“鎮遠”觸礁是某人故意而為之,山東巡撫李秉衡更是坦言丁汝昌“喪心誤國,罪不容誅”,要求處死。
雖然事件最後是不了了之,丁汝昌還是海軍提督,但本次突發事件帶給丁汝昌的打擊可想而知,本來面對近乎失敗的定局就惴惴不安,卻又在此時遭到朝廷帶來的精神摧殘,丁汝昌一夜之間變得更加衰老了。
“陸海軍配合失敗”
軍事上有個名詞叫“步坦協同”,目的是取坦克與步兵的優勢,賦予軍隊更強的機動性。類似的陸海協同在戰爭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陸海兩軍可以利用彼此優勢對敵人進行圍困,就像日軍將北洋艦隊圈在威海衛港內,利用魚雷艇隊和南北幫炮臺對北洋艦隊進行轟炸一樣。而這一作戰方式,本來是北洋艦隊用於對付日軍的,之所以立場被改變,陸軍難辭其咎。
前面提到元氣受損的北洋艦隊撤退到了威海衛港內,但進港不是解決辦法,當時的局勢對於北洋海軍來說已經十分嚴峻。
“威海灣外的海域實際為日本聯合艦隊所完全控制,威海衛陸路則被日本陸軍控制,無論從海灣口還是南幫炮臺上,大口徑火炮都可以輕易地射擊到劉公島上,劉公島和海灣內的一舉一動盡在日軍眼底,無任何秘密可言……失去威海灣陸地後,北洋艦隊的御守之策是以艦隊依託海灣中的劉公島和日島,以及阻擋在東西海口的水雷防材,防止日軍艦隊攻入港灣。”在做禦敵之策的同時,北洋艦隊也在滿心期盼著援軍的到來。
可惜直到“來遠”沉沒、“威遠”坐沉、日島被迫放棄、魚雷艇隊離開、“靖遠”沉沒以及“定遠”被迫自爆,丁汝昌苦苦盼望的援軍都不見蹤影。1895年2月12日上午8時左右,“鎮北”號的降旗宣告了一切的結束。假使援軍到來,海軍取得勝利的希望也很渺茫,但至少那些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們不至於在一片絕望中死去,北洋海軍最後的輓歌不至於這麼悲壯。
綜上所述,北洋艦隊最終走向覆滅,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歸結到根本,無非還是清廷的腐朽與落後。時隔多年,我們再度審視這場海戰,需要學習的不只是其中血的教訓,更要向那些奮勇拼搏、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將士們致敬。
參考資料:
(清)李鴻章撰,(清)吳汝綸編,《李文忠公全集·電稿》卷一六,金陵刊本1905年版(清)李鴻章撰,(清)吳汝綸編,《李文忠公全集·電稿》卷一九,金陵刊本1905年版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01·東方兵事紀略》,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版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十八輯·海軍大事記》,臺灣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李鴻章全集24》電報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陳悅《甲午海戰》,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