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黑狐丶

    西漢郡國實行的並行制是在秦朝就已經出現的郡縣制的同時還實行分封制,就是把國家的土地劃分很多部分去分給那些諸侯們,稱為“封君”。

    西漢把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給西漢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好處,一方面封君擁有權力可以促進各個郡國對於本封地內的經濟人口發展,另一方面由於封國逐漸增多,封地面積越分越小,又可以減少封建割據的可能。 但這樣也顯示出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各個諸侯很容易忍受不了國君的控制和壓迫,經常出現叛亂、造反。最典型例子就是漢高祖劉邦立國初期就出現七國之亂。

    所以說,郡國並行制給各郡國一定的兵權和財權,同時又疏於對地方的管理,使一部分郡國擁兵自重,造成割據勢力出現,郡國並行制的實行不利於中央集權,為漢朝滅亡埋下伏筆。

  • 2 # 江湖夜雨不關情

    漢高祖劉邦起初為攏絡人心、奪取天下及穩固統治而不得己實行的辦法,可隨著郡國制並行,郡國和中央予盾越來越明顯,直至發生“七國之亂”,後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才逐步解除了這一威脅。

  • 3 # 蒼羽風

    西漢初年,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同姓諸侯國,郡國兩制並行,所以叫郡國並行制。

    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為打敗項羽,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這些人因為非劉姓,故稱"異姓王",後來,劉邦建國後,又大封其子弟,稱為“同姓王”。應該說,在最開始實行郡國並行制,這是由於當時的局勢和當時人的歷史侷限性決定的,也的確對於劉邦建國和建國後的統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劉邦身為草根出身的一介平民,手下又有很多的得力干將,特別是韓信這種可以左右天下大局的臣子,劉邦只能用高官厚祿、封侯拜爵來籠絡他們,於是就承諾給他們封侯,還要封地。但是,這並非劉邦所願,又沒有辦法。後來建立帝國之後,首先就要推行政策來鞏固國家的統治(後面劉邦選擇的是黃老之學),但是又受限於當時國家的實力和對人民更穩定的統治,所以又大肆分封“同姓王”。郡國並行制在最開始確實對西漢王朝的統治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統治,而且由於封國與皇室的關係還算親近,所以,並沒有地方割據的威脅。

    但是,西漢郡國並行制的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在血脈延續之後,地方和中央的關係並不是那麼親近了,特別是人口眾多並位於經濟發達地區,且擁有強大武裝的諸侯,實力大到可以威脅到中央的程度。人的野心總是和實力成正比的,所以當時的諸侯不排除也有當皇帝的想法。漢文帝以漢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不很鞏固,而漢初所封諸侯王,已經歷了兩三代的更迭,與漢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因而一再發生叛亂。濟北王劉興居於文帝三年(前177年)乘文帝親自擊匈奴之機,起兵叛亂,欲襲滎陽,事敗自殺,濟北國被除。文帝六年(前174年),淮南王劉長謀反,事發被貶至蜀地,死於道中。這些事件預示著王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亂的先兆。漢景帝劉啟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諸侯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後來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導致了七國之亂!七國軍隊在叛亂之初進展順利,沒辦法,景帝又把晁錯斬了,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想以此來換取他們退兵,但殺死晁錯並沒有讓七國軍隊停下進攻的步伐,七國聯軍反而認為景帝軟弱無能,於是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政權分庭抗禮,拒見袁盎,漢景帝這才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

    後來,七國之亂,西漢中央政權獲得了絕對勝利,漢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並進一步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西漢王朝的實力也愈發強大,漢族人對匈奴的反攻,也逐漸拉開序幕,對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固,起到了卓越的成效。另一方面也緩解了原諸侯王勢力下百姓艱苦的生活,讓文景之治的利端真正的覆蓋向全國,可以說為後來漢武帝時代的雄風和多年戰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所以說,實行郡國並行制,就會分解稀釋中央權利,剛開始中央強勢還好,如果中央弱勢了,就容易導致亂世的發生,各諸侯國,你攻我伐,都想當皇帝!前有周朝周武王分封八百諸侯,導致了春秋戰國幾百年亂世,後有西漢分封諸侯,導致七國之亂!所以後來的朝代都沒有再實行過分封制了!正所謂欲天下之安,必少分封!

  • 4 # 匠心普洱只在方寸

    漢初時,劉邦為了與項羽爭奪天下而先後分封了韓、趙、楚、淮南、燕、長沙、梁七個異姓王,後來劉邦稱帝后,除掉了除長沙國以外的六個異姓王。劉邦認為,秦本萬世之業,十數年而亡,實則是因為沒有同姓血脈相支援,因此,他認為,只要天下都姓劉,同姓血脈相互關愛支援,那麼漢朝江山就能真正的傳萬世而存。

    於是在消滅異姓王的同時,劉邦又逐步分封了楚、荊、代、齊、趙、梁、淮陽、淮南、燕這九個同姓諸侯國,實行了郡國並存制度。

    漢初的王國不但統率侯國或數縣,而且常常兼數郡之地,嚴重地威脅和阻礙了中央的統治權。漢初60郡中,同姓九個諸侯王國和異姓僅剩的長沙國共有40餘郡,漢帝自領的郡只有15個。因此,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突出。

    這也造成了後來,中央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時,引起各諸侯國不滿而爆發的七國之亂,而七國之亂則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集中爆發。

    中國封建社會一直伴隨著兩個問題,一個是中央與地方,一個是皇權與相權。不論哪一個問題解決不好,都會對國家的統治造成嚴重的問題。因此漢武帝登基後,鑑於七國之亂的教訓而實行“推恩令”,封國的領土和實力越來越小,到了西漢末年,有郡80、國20。

    大郡領縣三、五十個,大國領縣最多十餘個,小國僅領縣三、四個。可見,西漢末年郡和國級別雖相同,實際上是郡大國小。由此,西漢王朝才逐步解除了封國權力過大對中央統治的威脅。

  • 5 # 質躍

    所謂的“郡國並行制”就是漢初郡縣制為主,封國並存的一個制度。郡縣制始於秦朝,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這是秦始皇開創帝制而匹配的利於中央集權的行政制度。郡國的國就是沿襲周朝以來的封國,是分封制的模式,也就是以血緣宗法分封諸侯王的行政模式諸侯王國擁有高度自治權。

    然而西周後期禮崩樂壞,分封諸侯王的制度的土壤已經不存在,西漢初期劉邦實行的分封異姓諸侯王的封國諸侯,實際上是不吻合西周正統的以血緣宗法為基礎的分封的,大漢天子當然心知肚明,其實也是暫且拉攏穩固漢朝初立國的需要而已,不久異姓諸侯王也就被劉邦逐個消滅掉了,也就是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依次換上了自家劉姓子孫封國為王。但是,沒有了完整的西周時的宗法禮制和西周時的相匹配的井田制的經濟基礎,西漢的分封諸侯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和皇權專制相矛盾的。於是,最大的弊端就在於,你想呀,郡縣雖屬於漢王室專管,但當時諸侯國擁有高度自制權,地位遠遠在漢郡之上而且擁有較大的疆域,這些諸侯國為了各自利益,土地兼併嚴重,他們自己王國的勢力利益與專制皇權的勢力利益是必然相矛盾的,由此造就社會矛盾重重,西漢末年諸侯王叛變,也就是“七王之亂”的發生無疑就是其弊端的表現。

  • 6 # 冷清先生

     【劉邦設同姓王、郡縣(功臣)、外戚三三制穩固大漢帝國】

    【極不穩定的秦始皇集權制和郡縣制】

    秦始皇統一六國,廢除諸侯王諸侯國,將全國劃分為36個郡,900多個縣,實行嚴厲的中央集權制,秦始皇覺得他的功勞比三皇五帝還要大,就自稱“始皇帝”,以後會有二世、三世、乃至於萬世,幻想秦帝國的江山“萬世永存”。但是,秦帝國僅僅存在了15年,就土崩瓦解轟然倒塌了。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秦帝國亡於暴政,是天下之人的共識。但是很少有人從國家制度的角度觀察考慮問題。秦始皇死後,陳勝、吳廣首義而天下響應,僅僅三年時間,秦帝國滅亡之快,這是為什麼?秦帝國的體制有巨大的缺陷。秦始皇吸取周朝分封制的教訓,取締了諸侯國,既沒有分封異姓王,也沒有分封同姓王,實行絕對的中央集權制,地方實行郡縣制,這種大一統的郡縣制,存在巨大的制度缺陷。中央政權缺乏諸侯王的拱衛,帝國的軍隊也不是“鐵板一塊”。

    秦帝國的軍隊多達110萬,蒙恬的長城軍團有30萬精銳,駐紮在北方長城一線;秦南越軍團50萬人,駐紮在嶺南南越地區;秦關中軍團30萬人,以關中為中心分散駐紮在全國各地。秦帝國110萬的軍隊,在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反秦之後,竟然沒有一支完整而強大的軍隊站出來保衛秦帝國,那麼長城軍團、南越軍團、關中軍團都幹什麼去了呢?

    公元前210年,百萬秦軍新兵大輪換,陳勝、吳廣900戍卒乘勢起義,嚴格地講陳勝起義是兵變。天下反秦之後,正因為百萬秦軍不是鐵板一塊,長城軍團首先土崩瓦解了。長城軍團中的楚華人,都投奔了陳勝的楚國軍隊,六華人則投奔了六國貴族的復國軍隊。秦南越軍團中的六華人想復國,秦人想保衛秦帝國,整個南越軍團陷於大規模內亂,而不可能揮師中原而救秦。秦關中軍團駐紮全國各地,雖有30萬人但是兵力分散,而無法集中使用。秦帝國不得不選取30萬驪山徒,以王離帶來的長城軍團中的10萬秦人為骨幹,組成40萬章邯秦軍團,去對抗百萬反秦軍起義軍。

    章邯驪山徒秦軍團,擊敗周文、吳廣、陳勝、項梁之後,則北擊趙代。劉邦一路西進殲滅分散的秦關中軍團,秦王子嬰投降;項羽戰勝了章邯秦軍團,坑殺秦軍20萬,秦帝國滅亡了。秦亡之後,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是義帝熊心,實權掌握在項羽的手裡。項羽為什麼不實行先進的郡縣制,而選擇了已經腐朽的分封制呢?項羽看的很明白,秦帝國亡於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郡縣制雖然先進,但是起不到“諸侯王拱衛周王室”的作用,百萬秦軍也不是“鐵板一塊”,一旦天下有變,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就會迅速的土崩瓦解。

    【劉邦確立漢帝國郡國同行的三三制原則】

    劉邦是秦帝國的掘墓人,他對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的缺陷,有著超乎常人的認識。在三年反秦和四年楚漢戰爭中,劉邦作為偉大的政治家,他對拱衛中央的分封制也有深刻的認識,異姓王分封制容易造成封建割據。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誰都想當皇帝或者擁兵自立,劉邦建國之初,異姓王燕王臧荼就起兵造反了,其他幾個異姓王無不蠢蠢欲動。劉邦剿滅燕王臧荼後,把發小盧綰封為燕王。

    楚王韓信窩藏要犯鍾離昧,試圖蓄積力量造反而被人告發後,劉邦從陳平之計“偽遊雲夢”,兵不血刃的活捉了韓信。劉邦把韓信用枷鎖枷了,馬車拉著韓信往長安走的路上,劉邦一直在思考解決異姓王的問題。劉邦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真的不想殺韓信,但劉邦也害怕異姓王造反。劉邦經過一路思考以後,劉邦產生了人情化解決異姓王的成熟辦法。

    劉邦走到洛陽的時候,就把韓信釋放了,削奪韓信楚王而降封韓信為淮陰侯。異姓王和侯爵有巨大的區別,異姓王不但有封地還有軍隊,侯爵只有封地而沒有軍隊。異姓王有軍隊很容易造反,而侯爵們沒有軍隊想造反很難。劉邦釋放韓信降封淮陰侯,就是想讓韓信做個榜樣,給其他異姓王傳遞一個資訊,主動地向皇帝請求“去王封侯”而撤藩。

    劉邦作為一個善良而偉大的政治家,他真的是有情有義仁至義盡了,他真的希望異姓王能領情而撤藩。但是,劉邦錯了人性是自私的,其他幾個異姓王不但沒有主動撤藩,反而加快了謀反的準備工作,耿耿於懷的韓信到處扇陰風點鬼火。鉅鹿太守陳豨在韓信的挑唆下,終於在代地造反了,並且和韓信約定裡應外合。陳豨造反把韓王信拉下了水,韓王信又把燕王盧綰拉下了水,異姓王大面積造反開始了。

    劉邦率大軍平叛,絞殺了陳豨,韓王信投降了匈奴,忐忑不安的盧綰也逃到匈奴。韓信的奴僕向呂后報告韓信準備造反“截殺呂后和太子”,呂后和蕭何,在長安設計擒殺了韓信,韓信作為異姓王造反的始作俑者,罪有應得的被誅滅九族。韓信死後,彭越和英布再也坐不住了,積聚力量準備造反,彭越準備要造反的事情,被彭越的家臣太僕告發,彭越被逮捕斬殺奪爵,九江王英布起兵造反,並射傷了劉邦,最後被劉邦打敗後逃亡到蠻夷,被蠻夷所斬殺。趙王張傲、長沙王吳臣請求撤藩封侯,均得於保全而善終。至此,劉邦也徹底解決了異姓王問題,先後分封了九個劉姓王。

    劉邦建立的漢帝國,是郡縣制和同姓王並存的,郡縣制抑制同姓王,同姓王屏藩中央政權,實際上就是三權分立的“三三制”。漢帝國皇權的存在,依靠三種政治力量,同姓王、功臣集團、外戚集團,這三種政治力量相互制約,所以漢帝國的皇權是穩固的。劉邦生前已經看出呂氏外戚逐漸做大,為了避免異姓王死灰復燃,劉邦和同姓王、功臣集團、外戚集團殺白馬盟誓:“有異姓敢稱王者,天下共誅之!”劉邦從法制層面規定了異姓不能稱王。

    【同姓王郡縣制並存的三三制利大於弊】

    漢帝國同姓王、郡縣制、功臣外戚三三制,有著巨大的優勢,就是三種勢力相互制約。雖然,解決了異姓稱王問題,卻出現了外戚專權和同姓王尾大不掉的弊端,漢朝也多次出現外戚專權稱制,同姓王尾大不掉的“七王之亂”。但是,正是有了劉邦制定的三三制,相互制約的政治機制和三種政治力量制約的機制,才讓漢朝一次次的渡過了難關,漢帝國才得以成為400年天下的世界性強國。

    劉邦生前就安排好了丞相的人選,曰:“安劉氏者必勃也!”呂后雖然把持了皇權,不遺餘力的迫害剷除劉姓同姓王,但是劉姓同姓王和功臣集團,始終制約著呂后及呂氏外戚的勢力。呂后專權15年,違背了劉邦的盟約,分封了好多呂姓諸侯王,但是始終動搖不了漢帝國的根基。呂后一死,劉姓同姓王和功臣集團立即聯手,同姓王即刻從河北、山東進兵潼關,朝廷中的功臣們立即抱成一團。周勃深入長安北軍大營,奪取了北軍的軍權。周勃對將士們說:“高祖曾殺馬盟誓,異姓敢稱王者天下共誅之。”一舉蕩平了外戚呂氏集團。

    漢景帝時,同姓王尾大不掉,晁錯提出了“削藩”,引發了吳王劉濞為首的“七王之亂”,功臣集團和中央掌控的郡縣的作用得於發揮。梁王堅定地站在中央一邊,頂住了七國軍隊的進攻,周亞夫率領的漢軍三個月就平息了叛亂。“七國之亂”後,削弱了同姓諸侯王的勢力,漢武帝時期以“酬金奪爵”,繼續削弱同姓王的實力,之後又頒佈“推恩令”,同姓王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就基本解除了。

    漢帝國郡國同行的制度下,三種政治力量的博弈一直存在,三三制的原則就是穩定,不容許任何一方勢力獨大。只要有一方勢力做大,在帝國皇權的號召下,另外兩方勢力就會迅速聯手,從而抑制或消滅另一方的勢力。同姓王問題解決後,外戚專權成為漢帝國最大的毒瘤。好在漢武帝削藩並沒有徹底絕滅同姓王,同姓王屏藩中央的功能長期存在。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改制,王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過於超前了,鑄半兩錢而廢五銖錢,成為掠奪人民的暴政。綠林、赤眉起義後,西漢長沙王的後裔劉縯、劉秀在南陽新市起兵。劉秀逐漸在戰爭中崛起,終於在公元25恢復了漢帝國。大家仔細想一下,劉秀為什麼能推翻外戚新莽,還是得益於劉邦制定的郡國同行的三三制原則,任何事物有利就會有弊,主要看這種制度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顯然,秦帝國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的弊端,明顯的大於漢帝國郡國同行的弊端。

     

      

  • 7 # 鄧海春

    秦末二世暴政,天下大亂,前有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有劉邦項羽爭奪帝位,垓下城破,西楚霸王自刎江東,漢高祖劉邦稱帝,在大肆分封諸侯王的同時又繼承秦制,於是漢土郡國並行。劉邦封王,一方面是答謝賢臣良將的追隨,一方面是拱衛王室,漢初雖無事發生,但任何的政治制度都有其致命的缺點,西漢時的郡國並行制,也有其弊端。

    一、分封只有一時之利,君臣猜忌諸侯無善終

    周武王伐紂,收天下之土而分給親族、功臣、舊貴族後代,周武王何其聰明,知道功高震主,“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如若分封的都是王室子孫,世世代代擁立天子,自然可以以逸待勞,武王的想法是好的,周朝也存國長久,然而東周時諸侯並起,戰國時周天子已經是名不副實,拱衛王室的人,卻拿著手裡的利刃,刺向了天子。

    秦的先祖非子因養馬有功,受封秦地,周平王遷都時秦襄公護送有功,受封諸侯,周室的手段一直都是封侯而守衛王室,但可惜卻被自己的利刃所傷。秦始皇即位後吸取教訓,將全國分為36郡,900多縣,還“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沒有諸侯了。沒有兵器了,六國遺族還能舉兵反秦?然而自陳勝吳廣起義以來,不出三年而暴秦亡,為何?不只是暴秦苛政,同樣是因為封疆大將手握重兵而沒有回援,王室子孫、地方縣令無兵可用,中央政權缺乏拱衛,“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既然分封、郡縣都行不通,那不如合起來用吧,漢承秦制,在郡縣的基礎上加封諸侯王,不僅滿足了手底下人的封王拜侯的想法,還能贏得他們的“忠心”。可惜好景不長,人的野心是沒有辦法滿足的,既然當了王,誰又不想當皇帝呢?君臣相互猜忌,楚王韓信本是忠心耿耿,結果被劉邦懷疑有反叛之心,被誅,接著韓王信反、梁王彭越反、淮南王英布反、燕王臧荼,趙王張傲被順手剪除,只有長沙王吳芮低調行事,劉邦屢次試探無果,放過了他。所謂“人心隔肚皮”,君臣猜忌的結果,無外乎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二、分封隱患之大,禍及子孫後世

    剪除了異姓諸侯王,劉邦的心也不好受,“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但人家好歹是皇帝,一邊談笑風生滅了身邊的“不定時炸彈”,一邊又不免“兔死狐悲”,感嘆沒有忠臣能夠鎮守邊疆,於是殺白馬,立盟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又大封同姓王,看似高枕無憂,但同姓王卻因此做大做強。高祖在時,天下尊之,但到了文帝,諸侯王國勢力過大,甚至出現了第一例同姓王國反抗漢廷的濟北王叛亂,三年後文帝的弟弟淮南王舉起了叛旗。到了漢景帝,皇帝與諸侯王徹底撕破臉皮,景帝削藩,諸王不服,爆發了七國之亂。漢高祖看到的只是同姓宗族對自己的敬畏,至於自己的兒子,沒有功績得不到同姓王的認可,為了加強皇權而極大影響了這些王的利益,如何不反?

    三、封國實數無奈之舉,諸侯之阻攔必除之

    劉邦之前本就是一個秦縣的亭長,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地痞流氓的出身,卻屢敗屢戰,一步一步成為了可以和項羽一爭天下的梟雄,他的逆襲之路,其身邊的助手是功不可沒的,而為了得到他們的幫助,自己只能開些空頭支票。當他奪得帝位之日,就是兌現這些支票的時候,到了漢景帝時期,諸侯王成了最大的阻攔,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七國之亂鬧得很大,卻也正中景帝下懷,正好一併除掉。

    周室分封天下,諸侯林立,周天子勢衰而諸侯強;秦始皇立郡縣,推行秦法,暴秦天下共擊,兩者都有弊端,因此漢高祖取兩者之精華,獨創“郡國並行制”,然而好景不長,高祖在時尚無憂慮,然而自己的子孫文帝、景帝卻受到極大影響,不得不與同宗開戰,此外郡國並行使得各國做大做強,比起中央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央的政令到不了郡縣,封國百姓只知王而不知皇帝,由此可見,郡國並行制有存在的原因,但筆者認為還是弊大於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風帆戰艦時代,風向對海戰的影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