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沙中土大溪水

    有些事知道即可!中國必須講民族團結!不會學蘇聯的。孫先生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只能革命時用,民國時就必須換成袁大頭五族共和,這是非常有必要政治手段,非常及時和高明。宋遼宋金宋蒙應該按照中國的南北朝的形態講。不要過分渲染靖康恥和崖山之後。隋滅陳時咋不悲傷,隋可是胡漢雜之,將領也多胡人!

    下面就對趙匡胤的陳橋兵變說說什麼崖山之後是個沒什麼意思的問題。 陳橋兵變發生在公元960年,後周柴榮公元959年去世,英年早逝才34歲。陳橋兵變的過程非常短和迅速,960年的大年初一報契丹來犯,倉促之間派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領兵出戰;初三行軍至陳橋驛,趙匡胤黃袍加身,初五返回開封;僅僅五天的時間。 無論日後趙匡胤再如何辯解不知情,如何顯示自己是被兵將們黃袍加身,什麼殿前都點檢當天子之類童謠等等,從事後結果看這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兵變。這場兵變從當時人的角度看,其實和整個五代十國又一場兵變差不多。 950年郭威也是帶兵至澶州(今河南濮陽)時,軍士擁護郭威稱帝,返回開封,951年郭威稱帝。看樣子是不是和這很相似。只是和這有點不一樣的是當時的後漢政權立國有些短,劉知遠趕契丹離中原後建國時是公元947年。劉知遠不久就死去,繼任的皇帝振不住了,開始消地方節度使兵權。

    具體過程不講了,反正是郭威的全家是被殺了,僅跑了個繼子郭榮,也就是後來的柴榮,郭威後來殺入汴梁,以後的故事就是後周的建立。同樣的事情九年後再次發生,郭威算是被迫的,倉促之間的事。而陳橋兵變是靜靜的,僅僅有韓通被殺。如此有計劃的事情,趙家的家屬當然不會有事的。城裡城外是有準備和配合的,瞞著只是王博、趙質和柴家的孤兒寡母。但趙匡胤掩飾之舉也是應該的,總不能赤裸裸的說我就造反了,這樣是不行的。 再回過頭說947年的事,那一年是後晉滅亡。後晉的滅亡是成也契丹,敗也契丹。後晉最有的就是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契丹得以進入中原,中原失去屏障無險可守,在大平原上以步兵對抗遊牧民族騎兵的不利影響。其實我們感概的是,以後宋一直未收回,並且在對待外患上一直沒有成效,宋以後整體敗亡於蒙元,所以對此有所不甘而已。其實契丹公元907年就已經建國,這個時間要看清楚,這一年是唐亡的時間。就是說契丹比宋早五十多年呢?

    當時的太原和幽州的節度使已有多次藉助契丹人和中原以及其他節度使對抗的歷史。但當時石敬瑭和後唐對抗時,答應的條件未免太大些吧,不僅僅稱兒皇帝、歲貢而且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在契丹人幫助下,936年得以滅後唐建立後晉,在這之中不要簡單的說勾結、賣國之類的話。從這前後的發展脈絡看,這一切都是中國統一過程中的必須面臨。後唐大致統一中原後,有目的的消除節度使的權利,進而完成集權也是唐亡以後重新統一的應該的歷史程序。石敬瑭就是太原留守,在這被削權過程中,借兵反後唐罷了。 從這可以看出重新統一過程中的反覆和為難之處。不整節度使吧,一堆驕兵悍將在哪裡不好好聽話;限制吧,他們就造反,唉反正是為難。但此時可以看出五代已和魏晉南北朝不一樣了,無論咋打 中原的統一趨勢一直很清晰明朗。這就是歷史的趨勢。南方和周圍的十國不用搭理,五代是沒騰出手,一旦完成內部整合,收拾十國還不是什麼大問題。日後發展也看出沒啥折騰的。

    但這後晉當兒皇帝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反正諸將和群臣是不舒服,多少有點屈辱。石敬瑭942年死後,石重貴當皇帝后不想這麼憋屈,那就不納貢不稱兒皇帝了,契丹當然不願意。契丹和後晉944年、945年、947年先後三次交戰;最後一次時後晉杜重威降契丹,汴梁被攻破,石重貴被俘至北方,北宋年間公元974年才死在北方。這一幕看似相識否!簡直就是靖康恥的預演。契丹人感覺不錯,不走了,改國號遼,看清楚就是在汴梁改國號為遼的。感覺這和普法戰爭後,普魯士國王在法國的凡爾賽宣佈稱帝建立德國差不多。

    大家是不是感覺當時的節度使們咋這麼無恥啊,賣國賊咋這麼多。其實不然,我們現在的夷夏之防是後世才有的。我們的現在的很多正統的看法很多來自明朝。舉例簡單的說,在宋以前,史書均是以北朝為正朔,魏晉南北朝是以魏晉為正統的,但到明朝以後就改為以蜀漢為正統,這不見得是三國演義的問題,是明朝人以後有蒙元的問題而改的。 再回到五代,五代的第一個後梁是朱溫建立的;剩下四個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卻均是李克用的後代和部速屬建立的,李克用卻不是漢人,是沙陀人。這之中石敬瑭也是沙陀人,所以有人罵石敬瑭漢奸是不對的。從這些情況看,當時北方從五胡亂華以後,一直是胡漢相互融合之中,有唐一代,在北方也一直用胡人任節度使領兵打仗的。安史之亂是安史是胡人,但對抗安史的哥舒翰等很多也是胡人。

    安史之亂後,河北六鎮也多有胡將,當時人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妥。 但契丹人和中原這些長居此處的胡人不同,他們是典型的遊牧民族。農耕民族對付遊牧民族最大問題不僅僅光是馬的問題,而是遊牧民族輕後勤或是說沒有後勤。這種特點是生產方式形成的,這種方式下,遊牧民族可以大範圍迂迴包抄作戰等。蒙古對付中東歐洲國家時,就是這類戰術,歐洲國家習慣於小範圍平推的陣地戰,這種幾百公里迂迴作戰真是沒見過的。

    回到契丹這裡就產生問題了,已經在汴梁建立遼了,就好好整合各路人馬。收賦稅,設百官等等制度開始建國唄,契丹打下汴梁後,當時人五代的百姓也見多了,就當又一次改朝換代。 最多兵士再搶掠一番得了,反正每次都是這樣的。但契丹還是太落後了,居然不會這些。前面說了遊牧民族是沒有後勤放的,那麼他們後勤就是劫掠 ,也就打草谷;這不到汴梁後也是不改,居然一直就靠搶劫為生,這個問題和靖康恥時金面對的問題一樣,不會統治。可契丹時周圍可還有一群節度使呢,契丹人就被太原的劉知遠趕出了中原。這之中還有水土問題,怕熱。這時遼的皇帝死了,就是中暑死的,為了拉回北方埋,怕路上腐爛,把屍體做成臘肉,這就是有名的臘肉皇帝。

    說了這些前因後果,就可以看出趙匡胤的政治視野明顯不一樣。這以後為了防止出現節度使割據,收天下之兵於開封也是一系列的措施最後結果。但為了防止出現消權過程再次出現消權不成反被害的結果,杯酒釋兵權也就順理成章的事情,並且這事也得趁著趙匡胤威望最大時,並且趁活著的時趕快做,否則一旦出現小皇帝或年輕皇帝繼位,事情就會有變。五代寫了那麼多所謂荒淫無恥的皇帝,這之中雖有皇帝自己本身的問題,但也不免又有消節度使辦事不成反被害後抹黑的。

    而從陳橋兵變成了五代最後一次的兵變的結果看,其影響了中國以後的千年的政治制度。從此再也無藩鎮節度使之類的長時間割據,清初削藩也是這一事情的影響結果。

    從五代的混戰和魏晉的五胡亂華看,民族融合這個概念是非常對的,明初胡人大規模改漢姓也是非常對的策略。不能天天把仇恨、歧視、對抗放在日常生活裡。殺戮不解決問題,雖能解決產生問題的人,但問題依然是在那裡的。我們不希望平時好好的鄰居 ,會突然來殺戮,就像現在一些地區衝突那樣。我們的祖先是在一步步試錯中走來的,這之中的智慧有些是血淋淋的教訓,不要以腐儒簡單的好人壞人看待問題,要看清古人努力、奮鬥以及無奈。 漢字武的意思就是止戈,這就我們的智慧。我們生生不息的原因就在這裡。陳橋兵變以及此後的影響就在這裡。

  • 2 # 青言論史

    事物都有表面性和實質性,而崖山之所以會敗,不僅是軍事錯誤,更是必敗無疑。

    此戰的宋軍統帥張世傑,將近千艘戰船綁成了一座艦城,這種作戰方式對於陸戰出身的張世傑來說不是問題,但是讀過《三國演義》、知道赤壁之戰的,大概都知道這麼做會是什麼後果。最要命的是,張世傑帶了半年的糧食儲備,卻只有一個星期左右的淡水。在沒有海水淡化裝置的宋元之交,如果版速戰速決,那麼宋軍的下場是什麼無須贅述。

    在整體佈陣的角度來說,張世傑也有重大失誤。因為他丟掉了天然的良港崖門,反倒是背山面海,把自己的戰略基本盤和淡水供應點全丟了。這仗,還怎麼打?

    但是這就是全部嗎?不,是實際上,此時宋軍已經基本沒有翻盤的可能了。

    崖山之戰的參戰兵力,宋軍據說有二十萬,但是這個水分極大。南宋的二十萬人裡面,有大量宮女、內侍、家眷和軍屬、文官,這個水分拋掉後,真正的戰鬥力有多少,很成問題。而這些大兵如果都是精兵強將的話,早就該去抵擋元軍了,又何至於一路流亡至此。

    而此時,南宋流亡朝廷,也不過就只有這一點點地方了,再跑,就該往南洋跑了。南洋也是蠻夷,也不比蒙古人好到哪裡去,又何苦跑那麼遠?

    但是,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崖山海戰的結局——從皇帝、皇太后到宰相陸秀夫、主帥張世傑,再到每一個隨行人員,全部跳海殉國,將永遠銘刻在漢人的精神世界中,被譏諷為闇弱的宋朝,終於在它最後一刻,迸發出了最慘烈和悲壯的吼聲。

  • 3 # o七杯茶o

    唉,一談到這個問題,我們腦子裡總是有一大串問號,為什麼呢?為什麼大宋的結局會這麼慘烈?能不能避免這個不幸呢?要想找到這個不幸的真相,我們必須瞭解一個歷史事件---崖山之戰,這是探討這個問題的關鍵。崖山之戰的重要之處在於,其是導致趙宋滅亡乃至中華文明古典主義浪漫時期結束的蒙元滅趙宋戰爭的收官之戰。

    崖山之戰

    亦稱宋元崖山海戰,崖門之役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廣東省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

    崖山海戰直接導致南宋覆亡,因此它是宋元之間決定命運之戰。戰爭的結果是元朝漢人水軍以少勝多,宋軍在元軍和颱風的雙重打擊之下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良將都追隨末帝殉國,十萬軍民亦不幸遇難。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隕落,同時也宣告華夏文明的殘存勢力徹底敗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遊牧民族徹底征服,華夏文明的價值體系,認知體系,文明體系等都被摧毀,以至於近百年後明朝建立時,不得不大體沿用元朝的體制,因為,誰也不知道宋以前是個什麼樣子了,史書傳下來的僅僅是有關前朝的隻言片語。南宋的滅亡標誌著中國古典浪漫主義時代的終結,部分人認為這場海戰標誌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從此華夏民族精神和氣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故史學界有“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崖山海戰使得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之後明清的文明形態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滅亡讓中國從農業帝國向商業帝國轉型的嘗試化為泡影。宋朝嘗試放棄集權農業帝國的形態,向官僚商業帝國轉變,技術革新正在飛速發展。這個過程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然而蒙元的崛起,特別是漢人部隊加入蒙元作戰體系後,歷時38之久的襄樊攻防戰最終趙宋力戰不支,40餘萬精銳部隊損失殆盡。直接導致宋朝在數年之內丟失了幾乎全境,一切文明成果化為灰燼。

    至1279年元月的宋元崖山之戰時,南宋到了存亡的最後一刻,能跑的,投降的都已經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準備死心塌地跟著南宋一條道跑到黑的死腦筋了,或者說是有氣節,有追求的人了。此時,蒙元方面的主將是元鎮國大將軍張弘範,他認識到了這一戰的重要性,因此並沒有急於進攻宋軍,而是等到各路元軍陸續到達崖山地區,再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剷除趙宋餘孽。至2月初六,元軍在崖山方向共集結了約30餘萬人的部隊,大部分為漢人部隊,主力為蒙古騎兵,陸上作戰方面元軍在半個多月期間摧枯拉朽的完全掃清了宋軍殘餘。在崖山海域的宋軍漂浮於海上,斷糧斷水,無以為繼。元朝的漢人水軍部隊約2萬餘人,戰船四百艘,從河口面向大海進攻,雖然人少,但是翼側有河岸保護。因此,態勢上看,元軍從北東西三面對宋朝軍隊形成了包圍,南面是大海。此時宋朝軍民合計近20萬人,其中作戰部隊應不過5萬,因為宋主將保康軍節度使張世傑(也是個姓張的,但兩人的命運迥異)此前敗退時的部隊不過2到3萬人,加上小朝廷的兵力能達到5萬就已經了不起了,戰船約一千餘艘,相信還有大大小小的民船不計其數。開戰前由於遭受圍困,宋軍人困馬乏,這場戰役可以說宋朝軍隊是不得不打,不想打也得打,被逼到絕路了,最後全軍覆沒沒什麼可以驚訝的,力量對比實在是太懸殊了。你看看,漢人替蒙元逼死漢人,這事情有多可悲。(漢奸才是滅亡趙宋的關鍵)本來崖山戰敗也並不至於宋朝殘餘勢力全軍覆沒,但是決戰的最後一夜,湊巧趕上臺風登陸(人要是倒黴,喝口水都能被嗆死),把一切漂浮在海上的船隻都送入了海底,絕大多數的趙宋擁躉盡沒於此。至此,華夏文明古典浪漫主義時代以戲劇性的方式落下大幕。

    這時候有現代小夥伴腦洞大開的想到,為什麼趙宋的10餘萬人不去臺灣和海南島,或者進軍東南亞呢?嘿嘿,願望是好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再來看看宋朝這幫人的處境就知道答案了:首先,宋朝的軍民當時已經失去陸上基地,在沒有淡水,沒有糧草中度過了近一個月,當時已經到了喝海水度日的程度,眼看就要支撐不下去了,這種狀態下航海去臺灣,去海南島根本不現實。其次,當時宋軍的戰船和民船的條件非常不好,絕大多數船不適合航海,航速低(最快7節),抗風浪能力差,橫渡海峽非常困難,只能沿著海岸航行,但沿途都被元軍攻佔的情況下,又有元軍一路尾隨,去海南島或者去臺灣,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三,自然條件也不允許,史料記載,崖山之戰結束的當晚有一場大風雨,把戰敗的宋朝軍民又洗刷了一把,無數戰船泯滅,葬神海底。很難想象在廣東的冬季,居然有颱風這樣的大風浪,莫非真是天亡大宋。呵呵,我們的初衷是好的,企圖為趙宋保留一下血脈,寄希望於他們改寫歷史,然而願望往往只是願望,那十幾萬宋朝人也不是傻子,他們肯定想到了,只是沒辦法實現而已。接受吧,這就是歷史。如果把你傳送回南宋末年,就算你有心救國也是無力迴天啊。(當你比別人聰明太多時,往往適得其反,會被視為妖怪或者瘋子,到頭來也是一事無成,更有可能性命不保,感覺可以拍個電視劇啦,哈哈!)

    這裡還有一個插曲: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初,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將其押赴崖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但文天祥拒之,寧肯引頸就戮也不出面勸降,並書絕命詩《過零丁洋》以明志。估計他在現場親眼見證了南宋最後的悲壯和慘烈,親眼見證了自己理想的破滅,想必已是萬念俱灰,傷心欲絕,唯有一死才能給自己和天下一個交待。(賦詩:過零丁洋)

    過零丁洋

    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後發元朝滅宋的第一功臣,身為漢人的元鎮國大將軍張弘範的肖像圖鎮樓。

    還有就是趙宋‘’餘孽‘’,宋軍主將保康軍節度使越國公張世傑,以及宰相陸秀夫跟末帝。(都是苦命人)

  • 4 # 看遍山川

    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南宋小皇帝趙昰在廣州灣病死了,他還是個11歲的孩子,自打被南宋遺臣遺老們擁立成帝,從江南水鄉到粵閩茫茫大海,小朝廷一直漂泊在海上,常年的流離失所和驚嚇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

    在雷州附近海域因遇到大風,他的船被掀翻,小皇帝落水,雖然眾人將其救了上來,趙昰還是由於受到颶風驚嚇和體質贏弱,染病不起,在海上缺醫少藥得不到很好的照顧,很快就去世了。

    以張世傑,陸秀夫為首的流亡君臣又擁立8歲的衛王趙昺為帝,堅持將大宋的旗幟抗下去。他們為新的小朝廷找到一處暫時棲身之所,在今廣州新會市南部島嶼,崖山島。張世傑等人將流亡政權遷移到此,並蓋了一些房屋,小皇帝總算也有個能安頓的地方。

    但誰也沒料到,崖山這塊地方將在中國史冊上重重地留下一筆,它不僅僅成為大宋的終結點,還是華夏文明之殤的標誌。

    張世傑掌握的戰船有上千艘,軍民近20萬,而且這些部隊長年在海上作戰,有相當的海戰經驗,在兵力數量上對張弘範統帥的元水軍有絕對優勢。張世傑在崖山佔盡主場作戰的先機,最重要的是控制崖山的出入海口,這樣進可攻退可守,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不是沒有人建議如此戰略,但張世傑似乎並不這麼認為,採取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態度,將所有船隻撤到港口內,放棄對入海口的控制,把所有船隻用繩索連線一起,四面圍起樓柵,將島上全部軍民移駐船上,趙昺的御船居中,儼然成為一個大的船隊方陣。

    這些士大夫都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累日征戰,不會不知道出入海口一旦被封鎖,淡水糧食補給勢必艱難,將船隻連鎖會重蹈赤壁覆轍。張世傑為何如此選擇,他固然已罔顧生死被俘,但水軍方陣中央,南宋最後的命脈趙昺還在,他的軍事冒險,沒有萬全之策,殘宋經得起他失敗麼。

    張世傑也有他的想法,他是想在崖山作放手一搏,連年的海上疲於奔命,什麼時候是個頭,不如在此和元軍決一死戰。張世傑自己清楚所謂20萬軍民常年顛沛流離,戰鬥力還有多少,小皇帝趙昺居中軍還有些向心力,如果彼時下令撤退或登陸,到時這些人勢必作鳥獸散,陸地上已經沒有大宋的兵馬,再重整旗鼓亦是茫然。到那時元軍抓一個沒有根基,沒有部隊的南宋小皇帝還有何難。

    所以崖山一戰,張世傑和陸秀夫鐵定了心要在這裡和元軍作最後拼死一搏,玉碎瓦全只當天命。作為文臣他們為殘宋殫精竭慮,為自己心目中的“義”而捨身取義,在崖山和大宋一起葬身南海。

    崖山只是這些文臣士大夫完成捍衛殘宋的歷史使命,戰術攻防已經在次要位置。戰鬥過程的激烈,戰敗後的殘酷他們都已然預料,也坦然接受,只存丹心照汗青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 5 # 米南德王問道

    宋朝軍隊在崖山海戰時候已經毫無辦法,結局無非的投降還是全軍覆沒。這是由各層面因素綜合而來的結果。

    崖山海戰之前,宋朝的流亡朝廷就已經失去了大部分地區的控制。不僅靠北面的福建、江西、湖南和四川淪陷,連更靠南方的廣東和海南都已經選擇了投降。所以,對於小朝廷而言已經是沒有多餘的立足之地。

    宋朝在很多人的概念中,一直是有海戰或者說是水面優勢的。但自從忽必烈下定決心滅宋之後,元朝就利用大量的北方漢人與南宋變節者一起,建立了規模更大的水軍。這些水軍在之前的長江沿線戰鬥中,配合陸軍一起,數次擊潰宋軍艦隊。

    到崖山戰役之前,元朝軍隊實際上已經把宋軍殘餘力量都全部包圍。宋軍全部被困在船上,不僅沒有補給品輸入,連淡水資源也日趨枯竭。

    相反,元朝軍隊不僅補給充足,而且士氣高昂。只要獲勝,主要將領們就會獲得消滅一個王朝的巨大榮譽。

    在戰役開始後,元軍使用了火船,並利用數量優勢進行了分組包圍。宋軍只能疲於應付而沒法發我任何反擊。雖然頂住了多次強攻,卻無力突圍出去。只能乾等著下一輪進攻的開始。元軍甚至還動用了投石機,轟擊用鐵鎖相連的宋軍艦隊。

    所以,從各方面來看,崖山海戰中宋軍的失敗都是情有可原而無法避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平時有沒有注意自己的養生,有沒有好的養生方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