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域西行

    不中舉自然不會瘋,不過應該是懦弱地活一輩子吧!范進

    范進,出自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是書中一個很有特色的人物。范進生於白廟村的貧窮家庭。

    范進中舉前

    范進飽嘗了科舉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的辛酸苦楚。50多歲僅是個童生,家中窮苦不堪,12月的天氣還穿著單衣服,“凍得直髮抖”。范進在幾十年應試不中的情況下,由於主試官周進的抬舉,應試及第,他喜不自勝出現了癲狂狀態。(長期的被人蔑視侮辱,二十多次落第的經歷把他弄得十分脆弱,無論是巨大的歡樂或悲哀都已經承受不住了。)

    范進中舉後

    他的岳丈胡屠戶由從前的對他不屑一顧變為阿諛奉承;同縣的“名流”也紛紛巴結。正好體現了范進“一朝得志,語無倫次”的悲劇性格和各名流趨炎附勢的嘴臉。

    如果不曾中舉,那麼范進的生活依然如此:軟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祿,情感脆弱的可憐書生!

  • 2 # 文化愛好者龍燊

    范進如果沒有中舉,我認為他不會瘋。

    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同事也把之前的丟的臉再找回來,科舉考試已經成為心裡的執念,即使不中他也會一直考下去,直到自己金榜題名為止。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也是一位痴心科舉考試的儒生,最後高中卻喜極而泣,去世了。魯迅陛下的孔乙己就是這樣的人即使科舉制度被廢除也盼望有朝一日,能恢復科舉自己好金榜題名,功成名就。

    如果范進沒有考中,他會一直考下去,直到生命結束那一刻。

  • 3 # 詩話情語

    范進中舉,是說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害人之說!但,我們必須一分為二的看待中國的科舉制度,一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底層人民進身之階的唯一途徑!與當下高考制度異曲同工!當下的高考制度也是寒門之子的一個進身之階的重要途徑!

  • 4 # 文都楊稼

    從吳敬梓寫的《范進中舉》的文中來看,秀才“范進”可能患有間歇性精神障礙症,也可能有先天性遺傳癲癇病。這兩種精神意識病,經不住外界大喜大悲的刺激,一旦犯病,是瞬間激發,犯的快好的也快。

    題問范進若不中舉會不會犯病?從常規角度推測,范進在生活中的其它場合一旦悲喜過度也會瞬間精神失常的,只不過在某種隱蔽場合,外人不知曉罷了。我們的生活中的周邊人,有許多青年男女結婚後離異,其箇中原因是患有某種先天性病疾,結婚後瞞不住了,被對方發現遭到抗議。

    在《范進中舉》的文章中,作者構思范進因大喜過度而精神失常,用來諷刺古代科舉制度的某種不公平,象范進已娶妻生子,年愈不惑還在科場上竟爭,更顯示出一個窮酸書生對功名利祿的渴盼。

  • 5 # 碼農李驀然

    從某種意義上講,范進在中舉前已經算瘋了。亦或者可以說是瘋狂。中舉在他的人生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執念,而偏執如此,自然在知道中舉的那一刻,一生的信念或者執念轟然倒塌,忽然覺得心無所依,腦無所想,身無所靠,一下就變得混沌起來,也就是我們說的瘋了,也可以說是把本身已經瘋了的症狀表現了出來。

  • 6 # 杏花雨耕田楊柳風讀書

    如果范進不中舉,他也有可能會發瘋。

    原因是這樣的:

    范進就會堅持苦讀,甚至於會頭懸樑刺股地苦讀。范進刻苦學習,需要吃飽穿暖但是他的家庭寒酸,讓他食不果腹。長時間這樣,他會營養不良導致個人的精神狀態不佳,最後身體可能會垮掉。當人的身體營養不良幾近崩潰之時,往往會患上精神分裂症(神經性疾病的一種)。當范進患上精神分裂症,一旦加重就會瘋掉。像《白鹿原》中的鹿兆鵬娶的第一任妻子,就是這樣瘋掉的。

    鹿兆鵬的第一任妻子是白鹿原上冷先生的女兒。按照當時舊中國風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她十七八歲就嫁給了鹿兆鵬。鹿兆鵬反對家長包辦的封建婚姻。除了新婚之夜與她在一間房子裡呆了一晚上,從此再也沒有與她呆在一塊兒。

    她被自己的公公無意之間挑戲,開啟嚮往男歡女愛的夫妻生活。在婆婆去關帝廟上香那一夜,她企圖勾引公公,被公公拒絕之後。她感覺羞恥,從此更加陷入嚮往夫妻之間的魚水之歡的生活。讓她食慾下降,茶飯無味。她渴望被一個男人愛著,夢中都想讓一個男人把她摟在懷中,抱她抱進被窩,一塊兒過夫妻生活。

    她長期陶醉在自己想像中的夫妻男女之歡的快感,慢慢地飯量減少,再減少,導致自己身體營養不良。冬日裡一個晌晴的天,她飛似的竄到街上,嘴裡喊著“我和阿公好,你們別告訴俺婆婆。兆鵬不上我的床他爸搶著上哩。我去找俺爸(公公)去”。說完這些話,朝鎮公所跑去,別人拉都拉不住。她瘋了。

    她的瘋掉的原因是長期渴望夫妻之間魚水之歡的生活,陶醉於自己幻想著一個男人與她過夫妻之間的性生活。這種幻想帶來的快感,讓她上癮,讓廢寢忘食,讓她茶飯不思。長時間之後,身體因為營養不良而出現了精神分裂症即瘋掉。

    范進沉醉於封建科舉之中,家貧而食不果腹造成個人身體長時間營養不良,又對於封建科舉嚮往夢幻之中不能自拔。身體長時間營養不良,沉醉於科舉成功一朝揚名之中,最後必定因為個人身體營養不良,累垮了身體墮入精神分裂症即瘋掉了。

    另外一種情況是范進長期不能中舉,屢敗屢戰!多次失敗之後的一次考中舉人發榜之時,一看還是自己沒有考中。自己惱羞成怒無地自容,看看自己久考不中,范進又氣又急心火攻心,嘴裡喊著“我考中了!”而瘋掉了!

  • 7 # 皖人春秋

    我的回答標題是:《從科舉制度的弊端看范進中舉悲慘結局的必然性》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科舉制度的由來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展,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隋朝是起源,唐朝逐步完備,宋朝進行改革,明朝達到鼎盛,清代時期科舉制度消亡。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

    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透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中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佈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譽錄製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譽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僅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明清是科舉制度極盛的時期,也是走向衰亡的時期。明清科舉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學校和科舉更緊密地結合,科舉必由學校,進學校成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清學校有兩種:國學和府、州、縣學。國學是中央一級的學校,府、州、縣學是地方學校。國學初名國子學,後改稱國子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貢生是由府、州、縣學的生員中選貢的,意思是把人才貢獻給皇帝。清代的貢生有六種:歲貢、恩貢、優貢、拔貢、副貢、例貢。前五種算是正途出身,總稱五貢。府、州、縣、衛設立的學校,一般稱為郡縣學,也稱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別稱庠生、秀才、博士弟子員,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明清正式的科舉考試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鄉試又稱大比,因考試期間定在秋季,故又稱“秋闈”。鄉試考中的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會試在鄉試後一年舉行,考中的稱貢生,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後同年舉行,應試者為貢生,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錄取分為三甲:一甲取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為鼎甲之首,別稱鼎元;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稱傳臚。進士榜都用黃紙書寫,所以叫做黃甲,一般也稱為金榜,中進士稱為金榜題名。明清的鄉試和會試,專取四書五經命題,要求代聖人立言,結構要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這種文體稱為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股文形式死板,嚴重束縛了人們思想。進士、監生、舉人,可以按不同情況授予一定的官職。秀才不能授官,但是可以被聘為長官的幕僚。

    二、中舉是什麼意思?

    科舉時代稱考中鄉試為“中舉”。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每三年八月在省城舉行,故又稱秋闈。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每三年春季在京城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Quattroporte。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科舉時代稱鄉試考中為中舉,中舉是中秀才。明清科舉制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為省一級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合格者為進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進士考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科舉制發展至明、清兩代時,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

    三、中舉後到底有哪些好處?

    古代的科舉制度非常嚴格,能考中舉人的比例也很低,特別是在江南這等文化人扎堆的地方,中舉就會更難,因此,舉人的地位就隨之變得高大上,哪怕不做官,也與官員可以平起平坐,與普通百姓的地位區分開來。另外,只有中舉,才有資格繼續往上考,登上科舉的最高峰,成為朝廷正是編制的公務員,做官入仕,徹底改變自身和家庭的命運了,並且好處多多:1、中了舉人以後,可以跟鄉賢平起平坐,那些之前看不起他的人現在都要仰視他了;2、可以免賦稅和徭役;3、見到縣官不用行禮了;4、犯罪不能動刑,等於是一個免死金牌。

    即便舉人不再往上考,在當時的制度下,朝廷也會發福利。因此,考上舉人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是相當重要而榮耀的事情。《儒林外史》裡范進中舉後高興的發了瘋,由此可見一斑。

    四、范進中舉了為什麼還會瘋?

    從理論上講,范進中不舉人後應有三種結局:一是瘋掉;二是傻了;三是迴歸正常。但是,聯絡范進所處的時代及他個人的心態來看,第三個選項是不可能的。所以說,范進中舉後的結局只有瘋掉(這也是《儒林外史》的結局)或傻了(像魯迅《孔乙己》的結局一樣),別無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次:

    “學而優則仕”規定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科舉”則是橫在他們面前的一條鴻溝。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時代,中舉帶來的天壤之別的變化著實令人羨慕和神往。范進正是封建時代千千萬萬個熱衷功名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科舉制度的殉道者。他大半生窮困潦倒,54歲才考進秀才。他中舉之前,窮得揭不開鍋,鄰里沒有一個借米賙濟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視,岳父可以任意辱罵他。作者這樣寫范進中舉前的生活狀態:“這十幾年,不知豬油也曾吃過兩三回”,“家裡已是餓了兩三天”,幾句話寫盡了范進家境的貧寒;而胡屠戶對他的輕侮中更凸現他社會地位低下。在這種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試,更表現出他對功名的瘋狂追求。

    范進中舉後,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幾十年來的貧困、屈辱一旦過去,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一旦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地位一旦改變就使他喜極而瘋。作者分4層展示範進因喜而瘋的過程:第一層寫昏厥;第二層寫瘋跑;第三層寫跌倒;第四層寫瘋走趕集。寫盡范進的瘋態。中舉之後,范進地位馬上提升,這從周圍眾鄰居的稱呼“範老爺”、胡屠戶的言行、張靜齋上門幾件事都可看出。而張靜齋送錢送房子,可見范進經濟狀況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更預示他從此將走上富貴之路。他對胡屠戶的稱呼由“岳父”轉為“老爹”,可見他性格中有虛偽的一面。從中舉之後看,范進已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新貴,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貴,但他也馬上表現出虛偽、世故的性格,對胡屠戶態度變化,與張靜齋稱兄道弟,這就表現他已被科舉制度所腐蝕,所同化。作者生動地刻畫了這個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的科舉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范進將自己20到54歲的青春都押在了科舉這座“獨木橋”上!一旦中舉,35年的折磨摧殘,35年的忍辱偷生,35年的辛酸都在“瘋”中爆發出來。

    另外,假如范進沒有中舉,那依然被胡屠戶天天唾罵,他的母親最終是會被餓死的,除了左鄰右舍,更沒有人會知道有叫范進這個人物。可以想見,范進仍然會成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總之,無論如何范進也逃不過“非瘋即傻”的悲劇結局!

  • 8 # 使用者9957531082859

    如果,如果,如果,哪裡來這麼多的如果?從哲學的角度研究問題,如果一個命題的題設是錯誤的,那麼它的任何結論都是正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埃瓦爾再次留在西甲,6年前支援球隊200塊的曹某如今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