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國逐鹿

    夷陵之戰的結果是劉備集團慘敗,元氣大傷,迴天無力。歷史誠然不能假設,但可以分析回味。看待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從本質入手,就是分析擁有蜀漢和東吳的整體實力能否擊敗曹魏集團。個人將基於這一出發點,從以下兩方面分析,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以饗讀者。

    第一個維度,是即使蜀漢和東吳的實力聯合,也只能和曹魏構成均勢。

    《三國志》諸葛亮傳第五有言:

    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這是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說動孫權聯合劉備抗擊曹軍的進言。孫權聽過孔明先生的言語,當即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據曹公。”

    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的關鍵節點,作為時局的洞察者,孔明先生認為,此一役擊敗曹操,就可以形成鼎足之勢。這不僅是劉備集團起勢的開始,也是江東集團能夠保全的生存之戰。這一戰後,劉備佔據荊益二州,朝著《隆中對》的天下三分格局而走。要注意,這裡諸葛亮沒有說曹操兵敗後要北進滅掉曹魏政權,為什麼滅不掉呢?

    這需要從三方面去衡量,統治者的水平,戰鬥實力和天下形勢。曹操雖然赤壁之戰大敗,但是並沒有一戰失去所有。之所以敗,一是對時局的判斷不利,那時並不能滅掉東吳集團,再者北方士兵不習慣水戰,失去了作戰優勢。退回北方的曹操,依然是那個“一代梟雄”,根基穩固,不是輕易能夠撼動的。三國君主此時都可以算是“明君”,有能臣輔佐,不像後期分化的那麼明顯。

    而戰鬥實力方面,曹魏始終佔據了中國最富庶之地,冀、幽、青、兗、豫、徐等都是曹操的領地。中國在東晉後漸漸經濟重心開始向南方遷移,在之前的歲月,北方的經濟實力是遠超過南方的。打仗真正拼的不是人數有多少,而是有生力量和經濟實力。這一點曹操一直佔優。

    而天下形勢方面,《三國志》諸葛亮傳第五記載: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曹操佔據最大的一個優勢是政治優勢,他終其一生沒有稱帝,而是假借漢室正統旗號,威懾四方。這是曹操最有智謀的一點,這樣天下群雄沒有討伐曹操的口實,而曹操彷彿才是那個“維護漢室”的衛道者。曹魏集團在這三方都是佔據優勢的。即使曹操於公元220年逝世,沒有趕上公元221年發生的夷陵之戰,曹操一手打下的江山還是被曹丕順利的繼承了。

    第二個維度,夷陵之戰即使劉備能贏,也是兩敗俱傷,反而容易被曹魏黃雀在後。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中魯肅對天下形勢的判斷: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魯肅在正史中堪稱東吳的諸葛亮,對於時局的判斷極為敏銳。從他給孫權的建議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不是輕易能夠除掉的,而東吳的優勢是可以立足江南富庶險要之地,“待天下之有變”。

    而諸葛亮對於東吳這個盟友的評價是“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本來是聯吳抗曹,才能和曹魏構成一種均勢。現在劉備要打破這個均勢,主動使聯盟的實力降級,他就已經失去了先機。

    夷陵之戰後,魏國馬上就進攻吳國了,幸好陸遜早有準備。但是如果劉備拿下了江東的沃土,一他無法收江東俊傑的心,二他無法在雙方火拼之後還有實力對抗隔岸觀火的曹魏大軍。《三國演義》開篇所講“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正好是這“合久必分”的歷史拐點。

    公元220年,孟德死後,其子曹丕稱帝;公元280年,晉滅東吳,三國終於一統。曾經魏蜀吳鼎立的局面轉眼成為歷史風塵,載入厚重的史冊,任後人評說。曾經都想統一天下的三方勢力,最後誰也沒能問鼎華夏,司馬家族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劉備做不到的,最後曹魏和江東集團也沒能做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在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重演著,彷彿在訴說著什麼。

  • 2 # 江湖小曉生

    當然可以,因為劉備是亂世梟雄,他缺的只是實力和背景而已。在劉備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他能夠憑藉自己的個人水平,為自己打下蜀漢江山,這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嗎?就算是曹操也未必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劉備在三華人物中當屬第一

    在吞併東吳以後,劉備必須要加強防守工作。

    其實蜀漢跟東吳互相殘殺,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做法。但是劉備為人仁義,必須要為自己的兄弟關羽張飛報仇雪恨,所以這一戰是不可避免的。

    天底下最大的義氣也莫過於那國運來報兄弟之仇了吧。劉備明知道其中的危險,明知道曹魏正在北方虎視眈眈地看著蜀漢和東吳,可是他還是執意要這麼做,這隻能說明劉備是一個忠義之人。

    在慘烈的戰爭中,劉備要想吞併東吳並不容易,所以大戰過後,即使東吳被滅國,劉備本身也會損失慘重。這個時候他唯一需要做的,那就是防守工作。只要能夠抵擋住曹丕南下的進攻,那麼劉備必然可以再次翻身。

    其中幾個比較重要的防守地點,第一個就是荊州地區,這裡是南下最合適的地方,其次就是合肥地區,這裡是進攻建康的必經之路,再則則是劉備的根據地益州地區,防守益州,必須要防住漢中。

    我認為劉備應該犧牲漢中,換取江東地盤。

    以戰後劉備的實力,要想完全防守住這三個地方,是不太現實的。因為剛剛打下的東吳尚未完全臣服於他,他本身的兵力也損失慘重。所以在這三個地方當中,必須要犧牲一個,我認為應該犧牲漢中地區。

    漢中是益州的緩衝帶,只要雙方不斷在這裡增兵,那就能拖住曹丕的主力軍隊。只要拖住兩年時間,即使漢中丟失,那麼劉備在江東地區也就緩過來了。這個時候他再集中江東地區的兵力,加上益州地區的兵力,足以防守住自己剩餘的底盤。

    漢中地區雖然是益州的門戶,可是要想從漢中打進來,也需要很長時間,時間就是劉備最有利的條件,因為曹丕時間並不夠多。不出意外的話,劉備戰勝了孫權以後,不會那麼快就死去,所以他還有一些日子可以做準備工作。

    劉備暮年發起對曹魏的討伐,當時曹丕已死。

    曹丕的壽命是很短的,40歲就死了,這可跟劉備不同,他不是因為戰敗憂憤而死的。所以曹丕死後劉備說不定還沒死,趁著曹魏主少國疑的時候,劉備恰好可以北上。曹叡即使比較英明,可是他剛剛登基,一切都還在籌備當中。

    大權掌握在曹爽手裡,這傢伙是個沒什麼用處人的,只想著做富家翁的傢伙怎麼可能戰勝劉備呢?於是曹魏集團內部會出現一大片想要投降劉備的人,不管是從漢中那邊,還是合肥這邊,都會有大量蜀漢集團的兵馬出現,尤其是荊州地區,以關羽的兒子為首的一幫荊州兵,必然要為關羽北伐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三路大軍一起進攻曹魏的三個地方,曹魏還有救嗎?

    司馬懿果斷奪取權柄,可惜為時已晚。

    即使當時天才的造反家司馬懿統同志,在這個時候奪取了曹魏的軍權,開始指揮曹魏反攻,其實也已經來不及了。戰爭就是瞬息萬變的事情,司馬懿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著重防守哪一個方面。

    第一路軍合肥地區劉備親自帶兵北上,突擊徐州,一片平原無險可守,自然是唾手可得。這裡是劉備的傷心之地,畢竟年輕的時候,劉備是在這裡被曹操趕走的。第二路軍漢中地區是諸葛亮親自帶兵,十萬益州兵足以再次奪取漢中地區,以此斬斷隴西地區和洛陽的聯絡,從而直逼長安而來。第三路軍由趙雲、關興、張苞為主將,從荊州出發,引兵直逼南陽郡。這裡是曹魏賦稅重地,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一旦南陽郡失守,那麼曹魏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三路大軍齊發之下,司馬懿只能應對其中一路,一旦分散兵力,沒有更合適的將領可以對付其他兩路大軍。

    總結:劉備會一統天下,但是代價也是可怕的。

    劉備如果能夠形成這樣的局面北伐的話,一定可以一統天下。但是真的打下整個北方,對劉備來說,代價是驚人的。因為北方什麼都不多,就是人口眾多。

    這裡是中原腹地,即使沒有像司馬懿那種頂尖的軍事將領,可是兵馬是非常多的。曹劉之間的大戰必然是血戰,到時候山河重整,人口銳減,其實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曹魏是不會投降的,結局只有慘勝而已。

  • 3 # 9紫氣東來

    假如劉備擊敗陸遜併吞東吳能不能北伐一統江山。我的解答是不能,因為蚱螂捕蟬,黃雀在後。後面有坐等魚蚌相爭,魚翁得利的曹魏大軍,在等著美味大歺呢。

    其理由是,陸遜與對備作戰的部隊也就是吳國部隊的部分人馬,這跟蜀漢一樣,劉備不可能把全境的兵力全用到夷陵之戰中,例如像趙雲這樣的上將就留下來守益州等地,隨時應急,事實證明以後救了劉備一命,孫權一樣然有大部軍隊守在各個軍事要道,原因是還防著魏軍的突然襲擊,若劉備擊敗陸遜,以陸遜的軍事才能會有計劃的撒退,讓蜀軍深入腹地,到了外敵入侵的時刻,孫權會調動所有部隊參戰,保家衛國,這無需懷疑任何人都會這樣做的。

    那劉備必須拼力奮戰,相互膠狀作戰,拼消耗最後還是劉備險勝拿下東吳,這僅是比方,東吳人口部隊遠比蜀漢多,就算劉備勝利了,蜀漢總兵力不到六萬人,這一仗下來所乘軍力有限,冷兵器時代可沒有核武器,是刀對刀,槍對槍的硬拼,蜀漢留守兵遠在成都等關口把守,離東吳很運,騎兵奇缺,道路難行穿插困難,而吳國境內兵力空虛,劉備無時間休整部隊,傷員,此時的曹魏大軍會猛虎一般的乘虛而入,一舉消滅再無戰鬥力的劉備殘軍,遠在益州有限的兵力鞭長莫及,曹魏拿下東吳,乘下益州那點地方是不攻自破,經不起折騰了。反而加速曹魏的統一天下的機會。

    軍事家陸遜早就看到這一點,所以劉備兵敗本可追擊擒之,東吳境也有請求追擊的,可以陸遜為首,潘璋,朱然極力反對追擊,報孫權批准,火速撤兵防禦曹魏大軍,事證明曹魏的幾處攻吳都被吳國擋住,也只有孫吳聯盟寸能多延長亡國的時間,更談不上劉備有北伐一統江山的機會了。

  • 4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假如劉備在夷陵之戰擊敗陸遜,也無法吞併東吳,充其量只能收回荊州。假如劉備真的吞併了東吳,劉備一統天下的機率也非常低。在劉備伐吳之前,蜀漢的大臣幾乎一致投了伐吳的反對票,諸葛亮和趙雲帶頭反對伐吳,唯一支援伐吳的張飛被人刺殺,以至於劉備伐吳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可靠地名將,沒有一個靠譜的謀士。曹魏的大臣也不看好劉備伐吳,曹丕曾經同大臣們討論劉備是否會伐吳,大臣們紛紛認為蜀漢是一個小國,劉備為了彰顯武力肯定會伐吳,但是曹魏的大臣都不看好劉備。

    陸遜認為劉備雖然征戰一生,但是打的仗大部分都是敗仗,肯定不會成功。而且劉備伐吳時期,蜀漢的人口只有東吳的一半,東吳的人口只有曹魏的一半,劉備即使在夷陵之戰全殲吳國軍隊,孫權仍然有預備隊可以上陣,而劉備帶領的蜀漢軍隊,已經是蜀國的全部主力,根本沒有後備力量可以用。因此劉備即使擊敗了陸遜,最多隻能奪回關羽丟失的荊州,卻無法滅亡東吳。

    即使劉備能夠長驅直入滅亡東吳,曹丕也肯定會乘虛而入。曹丕一直在坐山觀虎鬥,夷陵之戰結束後,曹丕便發動了對東吳的戰爭。假如蜀漢消滅了東吳,曹丕肯定會趁機攻擊蜀漢。劉備的軍隊人數比較少,孫權在江東已經紮根二十多年,劉備滅亡東吳後,既要對付東吳地區的叛亂,又要防備曹丕的進攻。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帶在身邊計程車兵只有4萬人,靠著如此少的軍隊,守住東吳都比較困難更何況北伐中原。

    即使劉備抵擋住了曹魏的進攻,並且成功的平定了東吳境內的反對勢力,將東吳徹底收歸蜀漢,劉備想要一統天下也比較困難。夷陵之戰結束後,曹魏一直都在同時對付蜀漢和東吳的聯合夾擊,但是最終仍然滅亡了蜀漢和東吳。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戰鬥力,蜀漢和東吳的人口加起來還不如曹魏多。劉備固然是一個英雄,但是他已經六十多歲,在夷陵之戰不久便去世。

    東吳和蜀漢能夠同曹魏三足鼎立,靠的是地形險峻,蜀漢處於大山環繞之中,曹魏數次進攻,都因為地形原因被迫退軍。東吳有長江天險作為掩護,曹魏多次擊敗東吳,都因為長江天險的阻擋,沒能夠擴大戰果。劉備即使攻佔了東吳,充其量只能像東晉十六國一樣南北對峙。東晉十六國時期,東晉佔領了蜀漢和東吳的土地,北方地區四分五裂,東晉地區能臣悍將眾多,也沒能一統天下。

  • 5 # 昊陽閒看歷史

    劉備能建立蜀國,很大程度是有運氣成分的,再加上謀臣的策劃,武將的勇猛,才讓蜀國得以三國鼎立。

    如果蜀國想一統天下,劉備真有此大志,應該是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關羽之死,是魏吳兩國為各自的目的,斬劉備的臂膀,故意做下的,是為了限制蜀國的發展。

    劉備作為一國之主,不顧大局,任性而為,不思蜀國的未來,一門心思只想報私仇,才有了後來的夷陵之敗,致使蜀國國力大減。

    想當年張繡對曹操還有殺子之仇,比劉備失關羽的恨只多不少。官渡之戰前,張繡又來投曹操,曹操不記前嫌,挽著張繡的手,還讓自己的兒子娶了張繡的女兒,兩人成為兒女親家,平輩論之。

    若拿劉備和曹操相比,兩人高下立現。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魏國有曹操的謀劃,才成為三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最後才能一統天下。

    蜀國能不能吞併東吳?

    這一題是一個假設題,提問者提出了一個假設,就是劉備能夠擊敗陸遜,吞併東吳。但從當時蜀國的情況來看,這個假設不太可能成立。

    一、當時蜀國和東吳的國力差不多。

    蜀國當時兵多將廣,但地廣人稀,缺糧少錢,當時並沒有做好討伐東吳的準備,而且蜀國國內大部分的將領不同意去攻打東吳。

    劉備以國主的身份,強壓國內的聲音,不顧天下,以一己之私,誓要報關羽之仇,最後陷蜀國於泥沼。

    而東吳地處富庶之地, 經孫堅、孫策、孫權三人的經營,根基穩定。雖然東吳的將領沒有蜀國的勇猛,但是地勢易守難攻,而陸遜採取堅守不出的策略,劉備拿東吳一點辦法都沒有。

    二、三國中,魏國最強,蜀國與東吳差不多。若蜀國與東吳大戰,雙方必然大受損傷,到時魏國再派兵攻伐,坐收漁翁之利,可以一舉拿下兩國。

    蜀國伐吳,魏國之所以沒有動靜,就是想讓蜀吳兩國相鬥,魏國坐收漁翁之利。

    不管是蜀國贏,還是東吳贏,最後的結局將只會是魏國獲利。因為魏國國力最強,而且以逸待勞,這場勝利果實,只可能會被魏國獲取。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有強魏在側,劉備不可能吞併東吳。

    再者,即使劉備擊敗陸遜,吞併東吳,也未必能北伐曹魏,一統天下。

    若劉備擊敗陸遜,吞併東吳,在他即將成功之時,魏國肯定會趁他虛弱,揮軍南下。

    魏國根本不會給劉備喘息的機會,劉備能不能摘取東吳這顆果實?還要看魏軍的臉色。

    即使劉備收服東吳,手下的將士早已疲弱,面對魏國的虎狼之師,很難說有一戰之力。

    若劉備抵擋不住魏國,即使吞下東吳,也要吐出來。

    最後,這場戰爭,也就是為魏國做了嫁衣裳。

    蜀國有沒有可能一統天下?我覺得有。

    若蜀國在劉備稱帝之後,打算向東吳進軍之時,東吳孫權派諸葛瑾來蜀國陳說厲害,劉備能接受東吳的求和,蜀國可能會是另外一派景象。

    “今吳侯令臣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依然交還,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

    這是東吳開出的條件,交還荊州,縛還降將,送歸夫人。對於當時的蜀國來說,荊州很重要,這也是諸葛亮三分天下的基礎。

    且荊州人口眾多,可以給蜀國增添大量的稅收及將士,有助於蜀國國力的增強。

    劉備也應該知道,他此次東征,吞併東吳不太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搶回荊州。

    現在東吳來求和,把荊州直接奉上,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荊州。劉備作為一國之尊,應該為國家考慮,為將士考慮,接受東吳的求和,使利益最大化。

    然後以荊州和益州為基礎,休養生息,韜光隱晦,凝聚國力。

    待時機成熟,東吳或曹魏露出破綻,再帶兵攻伐,擴大疆土。

    這樣慢慢計劃,蜀國未見沒有一統天下都可能。

  • 6 # 探尋歷史的足跡

    我認為,假設劉備夷陵之戰成功擊敗了陸遜,併吞並了東吳,也不一定能北伐曹魏統一天下。

    注意我用的詞,是“不一定”。也就是說也許能,也許不能。

    為什麼是不一定呢?下面我將根據史料的有關記載,為大家仔細分析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關羽失去了荊州後,就只剩下益州這塊地盤了。不久後,也就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後,劉備討伐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結果兵敗如山倒,陸遜一把火,燒燬了劉備八百里連營。蜀漢經過這一次失敗後,勢力大大減弱,成為了魏、蜀、吳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國家。

    諸葛亮接手蜀漢政權後,開始多次北伐曹魏,然而每次都無功而返,最終病逝於五丈原。

    其實,就算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成功了,擊敗了陸遜,併吞並了東吳,也不見得能統一曹魏。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曹魏在蜀漢、東吳兩國火併時,之所以不動手,是因為早就做好了“坐收漁翁之利”的準備。

    若蜀漢拿下了東吳,曹魏會立即出兵蜀漢,趁蜀漢空虛之際,一舉拿下蜀漢。並且趁劉備還沒有在東吳站穩時,給劉備軍隊以致命的一擊。反之,若東吳贏,曹魏則會攻打東吳。總之,不管誰勝誰輸,獲利最大的都是曹魏。

    所以我們會發現,當劉備提出要討伐東吳時,蜀漢幾乎一片反對聲。就是因為蜀漢文臣武將,都知道蜀漢最大的敵人不是東吳,而是曹魏。“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大家都懂。

    第二,曹魏不可卒除。

    當時,曹魏佔領了冀、幽、青、兗、豫、徐等州,民殷國富,猛將如雲,戰鬥力是相當強悍的。

    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和魯肅都知道。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佔領荊州;第二步是佔領益州,第三步,兩路出兵,北伐曹魏,進而統一天下。諸葛亮一開始沒有把目標指向曹魏,就是因為他知道“曹魏不可卒除”的道理。《三國志·諸葛亮傳》相關論述如下:

    “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因此,諸葛亮才說要聯合東吳,共同對抗曹魏,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再圖霸天下。

    魯肅給孫權提出的“二不走”的戰略,也認為曹魏不是一下子就能滅掉的。《三國志·魯肅傳》相關論述如下: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也就是說,曹魏的實力是很強大的,蜀漢和東吳聯手,也才只能勉強對抗曹魏,而不能滅掉曹魏。

    這一點,蜀漢和東吳心知肚明,所以劉備夷陵之戰後,陸遜沒有乘勝追殺,攻打四川,一舉拿下蜀漢。諸葛亮當政後,還得繼續跟東吳結成盟友,這才保證了兩國幾十年的和平。要不然,恐怕曹魏早就統一天下了。

    如果蜀漢和東吳聯合,能夠對抗曹魏的話,為何他們不一起進攻曹魏呢?也這從側面上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假如劉備佔領了東吳,也不一定就能戰勝曹魏,統一天下。因為東吳兵力主要善於在水面作戰,即使到了曹魏的地盤上,發揮不了多少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色褲子搭配什麼上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