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大雅(約573~629)唐初史學家。字彥弘,(一說其名彥弘,字大雅),後人記述其為避唐高宗太子李弘的名諱,而改以字行。隋朝時曾入宮為東宮學士,後出為長安縣尉。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為隨軍記室,對唐李淵自太原起兵至稱帝止,凡三百五十七天的史事,進行了詳細地記述。後遂成《大唐創業起居注》一書,共3 卷。成為研究隋亡唐興的重要歷史資料。唐王朝建立後,因其功及才能,擢升為黃門侍郎,終累官遷至禮部尚書等職。據史料考證,曾對有關王室及官屬做過記述,即《今上王業記》(6 卷)、《大丞相唐王官屬記》(2 卷),今已散失。(王瑞)《大唐創業起居注》唐溫大雅撰。3 卷。上卷記李淵起兵至發引48 日事,中卷記從太原進克長安126 日事,下卷記攝政至即帝位183 日事。作者曾任李淵記室參軍,所記唐王朝建立的經過,多出本身見聞,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孔穎達(574~648)唐經學家。字衝遠,唐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生於北朝,幼時曾從劉焯問學,畢生致力於經學研究。隋大業(605—616 年)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隋亡唐興,歷任國子博士、國子司業、國子祭灑等職。曾奉太宗命與顏師古等共編《五經正義》(180 卷),融合南北經學家主張,成為經學註疏之“定本”,科舉考試之準則,收入《十三經注疏》。另還參與編寫《隋書》。為太宗“十八學士”之一。《十三經注疏》十三部儒家經典的註疏之作,共416 卷。南宋以前,經、疏分別單行,自南宋紹熙年間始有合刻本。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均有刊本。清朝乾隆初年有武英殿本,後有阮元據宋本的校本,每卷末附有校勘記,成《十三經注疏校勘記》。該書中《周易正義》10 卷,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20 卷,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70 卷,漢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周禮註疏》42 卷,《儀禮註疏》50 卷,均用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正義》63 卷,漢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60 卷,晉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公羊傳註疏》28 卷,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穀梁傳註疏》20 卷,晉範寧注,唐楊士勳疏;《論語註疏》20 卷,魏何晏等注,宋邢彥疏;《孝經註疏》9 卷,唐玄宗注,宋邢彥疏;《爾雅註疏》10 卷,晉郭璞注,邢彥疏;
《孟子註疏》14 卷,漢趙歧注,宋孫彥疏。房玄齡(579~648)唐初大臣。字喬。(一說名喬,字玄齡)唐齊州臨淄(今山東臨淄東)人。隋末舉進士,任隰城尉。大業十三年(617 年),李淵起兵反唐,攻入關中,歸李世民,任秦王府記室。助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奪取帝位。李世民稱帝后,任其為宰相,命其制定律令,選拔人才,監修國史,“貞觀之治”時期的重要政策與措施,皆有其參與謀劃,為貞觀名相。長期執政,與杜如晦、魏徵同為太宗身邊重要大臣和助手。後封梁國公。曾受詔與褚遂良、許敬宗重撰《晉書》,列今二十四
史之一。另與高士廉合著《文思博要》;另參與監修及撰寫的《高祖實錄》、《今上實錄(《太宗實錄》)以及《大唐儀禮》,自撰書《貞觀格》卻盡佚。《晉書》唐房玄齡等奉敕撰。貞觀十八年(644 年),唐太宗下詔修撰《晉書》,以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三人為監修。參加編寫的有房玄齡、令狐德棻,褚遂良、許敬宗、李淳風等二十餘人。他們在原有十八家晉史的基礎上,以臧榮緒《晉史》為藍本,參考諸家晉史、雜記,加以剪裁,到貞觀二十年(646 年)全書告成。因唐太宗曾自撰《宣帝紀》、《武帝紀》、《陸機傳》、《王羲之傳》的論贊,故舊本題為“御撰”。全書有帝紀10卷,志20 卷,列傳70 卷,載記30 卷,合計130 卷。上起兩晉武帝泰始元年(265 年),下迄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 年),記載了兩晉一百五十六年的歷史。本書為紀傳體的斷代史,但改“世家”為“載記”,用以記載十六國中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蜀、後梁、後燕、西秦、北燕、南涼、南燕、北涼、夏等十四國政權的興亡狀況。西涼李嵩,因被唐朝皇帝認為始祖,前涼張軌,原為晉臣,故皆置於列傳而不入載記。書中儲存了許多北方少數民族的珍貴史料。《晉書》是第一部由史館官修的紀傳體史書。《史記》以後到隋的一些紀傳體史書都由私家撰述。隋統一後,隋文帝楊堅於開皇十三年(593 年)宣佈禁止私人撰述國史和評論人物,把修史之權進一步掌握在封建國家手中。從此歷朝國史都改為官修。中國史官之設,由來已久,自後漢至唐初,已有設館修史的事實,但正式設定史館以修國史,則始於唐代。629 年,唐太宗將史館移到皇帝直接控制的門下省,修史一事統由宰相領導。自此之後直到民國史館之設,迄未中斷。《晉書》缺點甚多,唐朝初年,晉代史料雖極為豐富,但由於編者沒有認真選擇、慎重考核與充分採用,造成該書取捨失當,內容不夠充分。同時作者有時還把《語林》、《世說新語》、《搜神記》、《幽明錄》中一些荒誕無稽之談收入書中,更屬不當。此外,由於參加編修的史官多為文學之士,重詞藻而輕內容,其行文留有六朝駢偶綺麗的餘風,也不甚合於史筆。由於唐自安史之亂後,諸家晉史完全失傳,只有唐編《晉書》得以獨存,因而成為研究晉史的重要參考書籍。魏徵(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唐魏州曲成(今河北館陶)人。少時孤貧落泊,遂出家為道。隋末投奔李密瓦崗起義軍,瓦崗軍敗,轉歸唐。
後為竇建德軍俘獲,念其才,收為起居舍人。建德失敗,又入唐,官至太子洗馬,為李建成近臣。玄武門之變建成死,太宗以其耿直,擢升諫議大夫。後又任秘書監、侍中等職,前後陳諫二百餘次,反覆告誡太宗隋亡唐興之理,勸太宗居安思危,急人民之所急,曾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無為而理”的道理,以敢於犯顏
直諫為歷代史家稱道,後封鄭國公。著作有《隋書》的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主編《群書治要》行世。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而其著《自古諸侯王善惡錄》、《時務策》及《諫事》等書,均佚。《隋書》唐魏徵等撰。唐太宗於貞觀三年(629 年)命修隋史,由房玄齡監修。參加紀傳部分監修的由顏師古、孔穎達、許敬宗等。貞觀十年(636
年)完成帝紀5 卷、列傳50 卷。貞觀十五年,太宗又命于志寧、李淳風等修十志。高宗顯慶元年(656 年)完成,計30 卷。十志原為梁、陳、齊、周、隋五代史而作,稱《五代史志》,後各史單行,遂併入《隋書》。本書帝紀和列傳上起隋文帝開皇元年(351 年),下至隋恭帝義寧二年(618 年),記載了隋朝三十八年的歷史。敘事簡明、體例嚴謹,質量較高。列傳中所記人
物很多、資料豐富。但由於此書成於眾手,加以篇幅龐大,其中亦有自相矛盾之處。十志價值很高,歷來為學者所推重。其中《食貨志》記述了南北朝後期的經濟情況,對東晉以後的南朝及北齊、北周、隋朝勞動力佔有的品級制度和貨幣制度敘述詳細。《刑法志》記載了五代律書的編定及立法和毀法情況。反映了封建專制主義的某些特點。尤其是《經籍志》發展了中國古代
目錄學,實為古代一部目錄學鉅著。此志以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各部下再進行分類。其分類法對唐以後目錄學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被一直沿用到近代。《隋書》雖然對隋統治者的荒淫殘暴有所揭露,但仍有一些地方為之迴護,如對文帝之篡奪,煬帝弒逆,都諱而不書。至於書中記年失檢,記事差錯,記述人物編次失當,其現象也有所存在。顏師古(581~645)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屬山東)。十一世祖顏含隨晉元帝渡江,祖顏之推輾轉自南朝入隋,遂定居京兆。李淵入關,授朝散大夫,累遷中書舍人,專典皇帝詔敕。太宗即位,遷中書侍郎,奉命考訂“五經”文字,撰《五經定本》,頒行全國。又參與修撰《隋書》,尤精於《漢書》,博採班昭以下二十三家音義,刪繁補略,加以己意,撰成《漢書注》,至今仍為最流行之注本。另有《匡謬正俗》8 卷等。《漢書注》唐初顏師古撰。由於《漢書》喜用古字、古詞,刊出後皆以為難讀,行世不及百年,已有許多史家為其作注。到唐朝初年,注本已達數
十家。但各家所注都有穿鑿附會、離析本文的現象,差錯很多。顏師古集二十三家《漢書》注之大成,糾謬補闕,重新編排次序,尋文究例,再次對《漢書》作注。顏注將其所引各家舊注一一載明,並能使“其指趣略舉,結約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備悉。”包存了各家舊注的大旨,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審定,為今天研究顏注前的各家注提供了比較可靠的資料。對於《漢書》
中的古字、詞,顏師古也進行了較細緻的註釋翻譯。由於顏師古的《漢書注》考證詳細,錯誤較少,歷來被認為是各家注中較好的一種,是讀《漢書》不可或缺的輔助材料。 李延壽 唐初史學家。字邏齡,唐相州(治今河南安陽)人,祖籍隴西(今甘肅臨洮)。唐太宗時期,歷任太子典膳丞、崇文館學士、符璽郎併兼修國史。曾參與修撰《晉書》、《隋書》及唐朝國史,並著《太宗政典》一書,繼承其父未成之編年體南北朝通史,以一人之力,整理南北八朝史事,刪節宋、南齊、梁、陳、魏、北齊、周、隋八書,並摭拾多種雜史,經16年,編成紀傳體《南史》、《北史》共180 卷,唐高宗閱後極為褒揚,欣然作序,並下詔頒佈全國,成為當今二十四史之一。《大唐開元禮》唐開元中敕撰,150 卷。唐初禮司無定製,遇事臨時議定禮儀。開元中從張說奏,取貞觀、顯慶禮書,折衷異同,以為定製。由徐堅等創始,蕭嵩等完成,開元二十年(732 年)頒行,名為《大唐開元禮》,分吉、賓、嘉、軍、兇五禮。杜佑曾採其一部分,載入《通典》。新舊《唐書·禮志》亦以此為藍本。長孫無忌(?~659)唐初大臣。字輔機。唐洛陽(今屬河南)人。太宗長孫皇后胞兄。武德九年(公元626 年)協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殺太子,擁世民即位。因功及皇親,任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等職,封魏國公(貞觀十一年,即637 年)。曾奉命與房玄齡共同修訂唐律。貞觀二十三年(649 年)受命與褚遂良共同輔佐李治(即高宗)即位。後任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執掌政事。又奉命與律學之士對《唐律》逐條解釋,遂成《唐律疏義》(30 卷)一書,是留傳至今最為古老最完整的中國法典,成為中國
法章的代表作。顯慶元年(656 年),曾與令狐德棻共修武德、貞觀兩朝國史80 卷。又主持修撰《太宗實錄》。永徽6 年(655 年),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顯慶四年(659 年)以“謀反”罪名,流放黔州,並被迫自縊死。《唐律疏義》唐朝長孫無忌等撰,30 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唐律以隋《開皇律》為藍本,自高祖而太宗,歷時二朝方修訂
完成,共12 篇,502 條。高宗永徽年間,詔令長孫無忌領銜對律文加以解釋,釋文即為“疏”,“疏”亦具有和“律”同等的效力。“疏”、“律”合而為一,稱《永徽律疏》,後人通稱《唐律疏議》。令狐德棻(583~666)唐初史學家。唐宜州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唐高祖李淵時,任大丞相府記室,後累遷至起居舍人、禮部侍郎,國子監祭酒,太常卿、弘文館、崇賢館學士等職,唐初由於戰亂所致,經籍散失,於是建議購募遺書,又使專人補錄,數年群書漸備。又奏請重新修撰梁、陳、北齊、北周及隋朝正史,被採納。並參與修撰《藝文類聚》及《五代史志》(即今《隋書》諸志),曾主編《周書》、《太宗實錄》及《高宗實錄》。貞觀18年(644 年),受命重修《晉書》,親制體例,撰寫序例及諸紀傳。據載他還編過《凌煙閣功臣故事》、《令狐家傳》等書,後亡佚。呂才(600~665)唐初哲學家。唐博州清平(今山東聊城)人。精陰陽、方伎、輿地、歷史諸書,尤長於樂律。太宗時任太常博士、太常丞、奉詔刊
訂《陰陽書》,刪減舊傳訛偽、穿鑿、不可信者,成書53 卷,合舊書47 卷,共100 卷,頒行全國。確認“極微”與“氣”是世界的本源,注意從對立關係中尋求事物變化的原因。反對宗教迷信,對“祿命生成”說、“風水”說、“五德”說進行了不懈的抨擊。今《唐書》中《卜宅》、《祿命》及《卜葬》等為其樸素唯物主義的著名代表作。貞觀年間受詔參論樂事,為《秦王破陣
樂》協音律。顯慶年間,亦奉高宗命修訂《白雪》律。又曾參與著《文思博要》《姓氏錄》等書,其力作《隋書》(20 卷)今佚。劉知幾(661~721),唐史學家。字子玄。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永隆年間舉為進士。後任獲嘉主簿十九年,武后時歷任著作佐郎、左史、監修國史。中宗時官太子中允、秘書少監等,參與編寫《則天皇后實錄》。玄宗時官至左散騎常侍,後被貶為安州都護府別駕,原因是他直言敢諫為其子犯罪辯解,最後死於貶所。畢生攻讀史書,精研各史,曾參與修撰《三教珠英》、《唐書》(80 卷),又與徐堅、吳兢共撰《則天實錄》(30 卷),與吳兢撰《高宗實錄》,另外還自撰《睿宗實錄》《劉氏家史》及《劉氏譜考》
等書。長期從事史館修撰,洞悉史館利弊,以為“史家”須兼“史才”、“史學”、“史識”三長,而尤重“史識”。強調著史須直筆,不掩惡,不虛怖,要以“愛而知其醜,憎而知其善”的態度修史。所著《史通》,是中國第一部史學評論的專書,該書分析論證前此各種史書之優劣得失,各家史書及體裁之源流特點,頗受歷代史家推崇。《史通》唐劉知幾撰。該書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書共20卷,原有52 篇,今存49 篇,分內、外兩部分。內篇36 篇,外篇13 篇。綜觀全書內容,內篇多論史籍源流、體例和編撰方法,外篇則多論史官建置的沿革和史書得失。書中作者對與修史有關的許多問題,都具體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表現了卓越的識見和才能。書中,作者對過去的歷史著作進行了認真的總結。他把已往的史書分為《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史記》、《漢書》六家,一一探其源流,述其意義和作用,評其優劣得失。同時,又把編年與紀傳作為“正史”的二體,追本溯源,論其長短,辨其利弊。對於被封建統治者奉為經典的《尚書》、《春秋》,劉知幾敢於提出異議,批評《春秋》“真偽莫分,是非相亂”,對書中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指責為“愛憎由己”,“厚誣來世”。反映了作者進步的史學思想。對於如何編寫史書,劉知己作了詳細的論述,並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視的見解。如他提倡編寫紀傳體的斷代史,並主張增加都邑、氏族、方言、方物四志。認為史書的內容應詳近而略遠,史家在編撰史書時,對史料應“博採”和“善擇”。他還認為編寫史書必須重視語言的運用,主張史書的語言措詞應在如實反映歷史真實情況的前提下,採用當時的語言,反對摹擬古文和用浮詞濫調。這些主張在當時是頗有見地的。史家的品質才幹直接關係到所編史書的
質量。對此,劉知幾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並提出了“才、學、識”為史學“三長”的主張。認為史家應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者中“史識”尤為重要。這一理論不但是對以往史學思想的總結,而且也是古代史學理論的一個重大發展,對後世史書的編寫及歷史評論學的建立,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總之,本書在史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在肯定作者及其鉅著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作者史學思想的侷限。他對農民起義採取了輕蔑敵視的態度。他一方面反對災異說,認為災樣的存在屬於自然現象,與人事無關,但另一方面,在談到編寫史書的目的時,他又列上“族怪異”一條,這說明其無神論思想並不徹底。另外,他雖提倡直筆,但為維護“名教”又主張一定程度上用“曲筆”。這些都說明劉知幾的史學理論仍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
務的。張說 (667~730)唐朝著名大臣。字道濟,一字說之,唐范陽(今北京)人,有說洛陽(今屬河南)人。武則天時,應詔對策,得一等,授太子校書郎,曾參與修撰《三教珠英》,累遷風閣舍人。因得罪武則天寵臣張易之而被髮配嶺南。中宗時,被召回京,任黃門侍郎。睿宗時,任太子李隆基侍讀,不久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
宗即位,擢中書令,封燕國公。力助其誅殺太平公主。曾三度為相,三度遭貶。任過朔方節度使,天平軍大使、幽州都督。文思敏捷,朝廷公文多出其手。曾與蘇頲並稱為“燕許大手筆”。撰《今上實錄》(2O 卷,與唐穎合作)已佚。又曾主持修撰《唐六典》行世。寫詩亦有特色,傳世有《張燕公集》。吳兢 (670~749)唐史學家。唐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武則天
時入史館,編修國史。中宗即位後,任為後補闕、起居郎、水部郎中,與劉知幾等共撰《則天實錄》。玄宗稱帝時,任衛尉少卿、諫議大夫,兼修文館學士,累遷太子左庶子,並仍參與編修國史。前後任史館三十載,致力於史學著述,有《中宗實錄》(20 卷),《睿宗實錄(5 卷),《唐春秋》(30卷),《唐書備闕記》(10 卷),《太宗勳史》等,據傳其能秉筆直書,剛
直不阿,所著《則天實錄》有敘張昌宗誘張說誣證魏元忠謀反事,後張說為相,請其刪改,不聽。另有《貞觀政要》行世。《貞觀政要》唐吳兢撰。其認為玄宗即位前後的政治狀況,不如“太宗政化,良足可觀”。故編寫《貞觀政要》一書,概述貞觀年間政事的綱要,希望統治者能以此作為借鑑,以便維持和鞏固唐朝政權。該書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體例新穎,條理清晰,簡明扼要,風格別緻。全書共40 篇,合為10 卷,約八萬字。分類編輯貞觀年間(627~649 年)唐太宗李世民與名臣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溫彥博、劉洎、馬周、戴胄、孔穎達、岑文字、姚思廉等四45 人的問答、大臣的諍議和所上勸諫的奏疏,以及記載政治上的一些重大措施,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太宗君臣論政的情況。書中所涉及的問題,頗為廣泛。如對於治國的方針、原則及歷代治國的經驗教訓,對於官府的設定,法律的制定以及官員的選拔任用與培養,對於君臣的作風和相互關係等問題,均有所論列,儲存了許多有關貞觀政事的
資料,是研究唐初政治制度的一部重要參考書。張九齡 (678~740)唐玄宗時大臣,詩人。字子壽,唐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武則天時進士,初任校書郎,後任右拾遺,遷左補闕。時吏部選拔官吏,常由他和趙冬曦評定等級,以公允著稱於世。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書待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張不循資格用人,設十道採訪使。為官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玄宗怠於政治,他常評論得失。曾預知安祿山必反,建議玄宗早作處置,未被採納。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由於李林甫背後進讒言,被罷相。任相期間,曾繼張說監修《唐六典》。罷相後,李林甫改為監修,該書為盛唐官制重要典籍。其《感遇詩》十二首作於被貶之後,
抒懷感事,以格調剛健著稱。《曲江集》、《千秋金鑑錄》等書已佚。曾參與《朝英集》的編輯工作。《唐六典》唐玄宗時官修,題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實出於張九齡等之手。30 卷。以三師、三公、三省、九寺、五監、十二衛等為目,述其職司、官佐、品秩。這些制度規程在當時雖未完全實行,但唐人討論典章,也常加引用。其中內容很多能夠反映唐代政治、經濟實況。司馬貞 唐朝史學家。唐河內(今河南沁陽)人。畢生研究史學,尤長《史記》研究,發現褚少孫所增補之《史記》漏洞百出,出現多處錯誤,而諸家註釋又簡陋粗疏,遂作《史記索隱》,凡30 卷。前二十八卷博採諸家音釋之長,間參個人見解。後二卷乃自作之述贊及補《史記》條例,並補作《三皇本紀》。
溫大雅(約573~629)唐初史學家。字彥弘,(一說其名彥弘,字大雅),後人記述其為避唐高宗太子李弘的名諱,而改以字行。隋朝時曾入宮為東宮學士,後出為長安縣尉。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為隨軍記室,對唐李淵自太原起兵至稱帝止,凡三百五十七天的史事,進行了詳細地記述。後遂成《大唐創業起居注》一書,共3 卷。成為研究隋亡唐興的重要歷史資料。唐王朝建立後,因其功及才能,擢升為黃門侍郎,終累官遷至禮部尚書等職。據史料考證,曾對有關王室及官屬做過記述,即《今上王業記》(6 卷)、《大丞相唐王官屬記》(2 卷),今已散失。(王瑞)《大唐創業起居注》唐溫大雅撰。3 卷。上卷記李淵起兵至發引48 日事,中卷記從太原進克長安126 日事,下卷記攝政至即帝位183 日事。作者曾任李淵記室參軍,所記唐王朝建立的經過,多出本身見聞,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孔穎達(574~648)唐經學家。字衝遠,唐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生於北朝,幼時曾從劉焯問學,畢生致力於經學研究。隋大業(605—616 年)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隋亡唐興,歷任國子博士、國子司業、國子祭灑等職。曾奉太宗命與顏師古等共編《五經正義》(180 卷),融合南北經學家主張,成為經學註疏之“定本”,科舉考試之準則,收入《十三經注疏》。另還參與編寫《隋書》。為太宗“十八學士”之一。《十三經注疏》十三部儒家經典的註疏之作,共416 卷。南宋以前,經、疏分別單行,自南宋紹熙年間始有合刻本。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均有刊本。清朝乾隆初年有武英殿本,後有阮元據宋本的校本,每卷末附有校勘記,成《十三經注疏校勘記》。該書中《周易正義》10 卷,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20 卷,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70 卷,漢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周禮註疏》42 卷,《儀禮註疏》50 卷,均用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正義》63 卷,漢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60 卷,晉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公羊傳註疏》28 卷,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穀梁傳註疏》20 卷,晉範寧注,唐楊士勳疏;《論語註疏》20 卷,魏何晏等注,宋邢彥疏;《孝經註疏》9 卷,唐玄宗注,宋邢彥疏;《爾雅註疏》10 卷,晉郭璞注,邢彥疏;
《孟子註疏》14 卷,漢趙歧注,宋孫彥疏。房玄齡(579~648)唐初大臣。字喬。(一說名喬,字玄齡)唐齊州臨淄(今山東臨淄東)人。隋末舉進士,任隰城尉。大業十三年(617 年),李淵起兵反唐,攻入關中,歸李世民,任秦王府記室。助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奪取帝位。李世民稱帝后,任其為宰相,命其制定律令,選拔人才,監修國史,“貞觀之治”時期的重要政策與措施,皆有其參與謀劃,為貞觀名相。長期執政,與杜如晦、魏徵同為太宗身邊重要大臣和助手。後封梁國公。曾受詔與褚遂良、許敬宗重撰《晉書》,列今二十四
史之一。另與高士廉合著《文思博要》;另參與監修及撰寫的《高祖實錄》、《今上實錄(《太宗實錄》)以及《大唐儀禮》,自撰書《貞觀格》卻盡佚。《晉書》唐房玄齡等奉敕撰。貞觀十八年(644 年),唐太宗下詔修撰《晉書》,以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三人為監修。參加編寫的有房玄齡、令狐德棻,褚遂良、許敬宗、李淳風等二十餘人。他們在原有十八家晉史的基礎上,以臧榮緒《晉史》為藍本,參考諸家晉史、雜記,加以剪裁,到貞觀二十年(646 年)全書告成。因唐太宗曾自撰《宣帝紀》、《武帝紀》、《陸機傳》、《王羲之傳》的論贊,故舊本題為“御撰”。全書有帝紀10卷,志20 卷,列傳70 卷,載記30 卷,合計130 卷。上起兩晉武帝泰始元年(265 年),下迄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 年),記載了兩晉一百五十六年的歷史。本書為紀傳體的斷代史,但改“世家”為“載記”,用以記載十六國中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蜀、後梁、後燕、西秦、北燕、南涼、南燕、北涼、夏等十四國政權的興亡狀況。西涼李嵩,因被唐朝皇帝認為始祖,前涼張軌,原為晉臣,故皆置於列傳而不入載記。書中儲存了許多北方少數民族的珍貴史料。《晉書》是第一部由史館官修的紀傳體史書。《史記》以後到隋的一些紀傳體史書都由私家撰述。隋統一後,隋文帝楊堅於開皇十三年(593 年)宣佈禁止私人撰述國史和評論人物,把修史之權進一步掌握在封建國家手中。從此歷朝國史都改為官修。中國史官之設,由來已久,自後漢至唐初,已有設館修史的事實,但正式設定史館以修國史,則始於唐代。629 年,唐太宗將史館移到皇帝直接控制的門下省,修史一事統由宰相領導。自此之後直到民國史館之設,迄未中斷。《晉書》缺點甚多,唐朝初年,晉代史料雖極為豐富,但由於編者沒有認真選擇、慎重考核與充分採用,造成該書取捨失當,內容不夠充分。同時作者有時還把《語林》、《世說新語》、《搜神記》、《幽明錄》中一些荒誕無稽之談收入書中,更屬不當。此外,由於參加編修的史官多為文學之士,重詞藻而輕內容,其行文留有六朝駢偶綺麗的餘風,也不甚合於史筆。由於唐自安史之亂後,諸家晉史完全失傳,只有唐編《晉書》得以獨存,因而成為研究晉史的重要參考書籍。魏徵(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唐魏州曲成(今河北館陶)人。少時孤貧落泊,遂出家為道。隋末投奔李密瓦崗起義軍,瓦崗軍敗,轉歸唐。
後為竇建德軍俘獲,念其才,收為起居舍人。建德失敗,又入唐,官至太子洗馬,為李建成近臣。玄武門之變建成死,太宗以其耿直,擢升諫議大夫。後又任秘書監、侍中等職,前後陳諫二百餘次,反覆告誡太宗隋亡唐興之理,勸太宗居安思危,急人民之所急,曾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無為而理”的道理,以敢於犯顏
直諫為歷代史家稱道,後封鄭國公。著作有《隋書》的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主編《群書治要》行世。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而其著《自古諸侯王善惡錄》、《時務策》及《諫事》等書,均佚。《隋書》唐魏徵等撰。唐太宗於貞觀三年(629 年)命修隋史,由房玄齡監修。參加紀傳部分監修的由顏師古、孔穎達、許敬宗等。貞觀十年(636
年)完成帝紀5 卷、列傳50 卷。貞觀十五年,太宗又命于志寧、李淳風等修十志。高宗顯慶元年(656 年)完成,計30 卷。十志原為梁、陳、齊、周、隋五代史而作,稱《五代史志》,後各史單行,遂併入《隋書》。本書帝紀和列傳上起隋文帝開皇元年(351 年),下至隋恭帝義寧二年(618 年),記載了隋朝三十八年的歷史。敘事簡明、體例嚴謹,質量較高。列傳中所記人
物很多、資料豐富。但由於此書成於眾手,加以篇幅龐大,其中亦有自相矛盾之處。十志價值很高,歷來為學者所推重。其中《食貨志》記述了南北朝後期的經濟情況,對東晉以後的南朝及北齊、北周、隋朝勞動力佔有的品級制度和貨幣制度敘述詳細。《刑法志》記載了五代律書的編定及立法和毀法情況。反映了封建專制主義的某些特點。尤其是《經籍志》發展了中國古代
目錄學,實為古代一部目錄學鉅著。此志以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各部下再進行分類。其分類法對唐以後目錄學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被一直沿用到近代。《隋書》雖然對隋統治者的荒淫殘暴有所揭露,但仍有一些地方為之迴護,如對文帝之篡奪,煬帝弒逆,都諱而不書。至於書中記年失檢,記事差錯,記述人物編次失當,其現象也有所存在。顏師古(581~645)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屬山東)。十一世祖顏含隨晉元帝渡江,祖顏之推輾轉自南朝入隋,遂定居京兆。李淵入關,授朝散大夫,累遷中書舍人,專典皇帝詔敕。太宗即位,遷中書侍郎,奉命考訂“五經”文字,撰《五經定本》,頒行全國。又參與修撰《隋書》,尤精於《漢書》,博採班昭以下二十三家音義,刪繁補略,加以己意,撰成《漢書注》,至今仍為最流行之注本。另有《匡謬正俗》8 卷等。《漢書注》唐初顏師古撰。由於《漢書》喜用古字、古詞,刊出後皆以為難讀,行世不及百年,已有許多史家為其作注。到唐朝初年,注本已達數
十家。但各家所注都有穿鑿附會、離析本文的現象,差錯很多。顏師古集二十三家《漢書》注之大成,糾謬補闕,重新編排次序,尋文究例,再次對《漢書》作注。顏注將其所引各家舊注一一載明,並能使“其指趣略舉,結約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備悉。”包存了各家舊注的大旨,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審定,為今天研究顏注前的各家注提供了比較可靠的資料。對於《漢書》
中的古字、詞,顏師古也進行了較細緻的註釋翻譯。由於顏師古的《漢書注》考證詳細,錯誤較少,歷來被認為是各家注中較好的一種,是讀《漢書》不可或缺的輔助材料。 李延壽 唐初史學家。字邏齡,唐相州(治今河南安陽)人,祖籍隴西(今甘肅臨洮)。唐太宗時期,歷任太子典膳丞、崇文館學士、符璽郎併兼修國史。曾參與修撰《晉書》、《隋書》及唐朝國史,並著《太宗政典》一書,繼承其父未成之編年體南北朝通史,以一人之力,整理南北八朝史事,刪節宋、南齊、梁、陳、魏、北齊、周、隋八書,並摭拾多種雜史,經16年,編成紀傳體《南史》、《北史》共180 卷,唐高宗閱後極為褒揚,欣然作序,並下詔頒佈全國,成為當今二十四史之一。《大唐開元禮》唐開元中敕撰,150 卷。唐初禮司無定製,遇事臨時議定禮儀。開元中從張說奏,取貞觀、顯慶禮書,折衷異同,以為定製。由徐堅等創始,蕭嵩等完成,開元二十年(732 年)頒行,名為《大唐開元禮》,分吉、賓、嘉、軍、兇五禮。杜佑曾採其一部分,載入《通典》。新舊《唐書·禮志》亦以此為藍本。長孫無忌(?~659)唐初大臣。字輔機。唐洛陽(今屬河南)人。太宗長孫皇后胞兄。武德九年(公元626 年)協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殺太子,擁世民即位。因功及皇親,任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等職,封魏國公(貞觀十一年,即637 年)。曾奉命與房玄齡共同修訂唐律。貞觀二十三年(649 年)受命與褚遂良共同輔佐李治(即高宗)即位。後任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執掌政事。又奉命與律學之士對《唐律》逐條解釋,遂成《唐律疏義》(30 卷)一書,是留傳至今最為古老最完整的中國法典,成為中國
法章的代表作。顯慶元年(656 年),曾與令狐德棻共修武德、貞觀兩朝國史80 卷。又主持修撰《太宗實錄》。永徽6 年(655 年),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顯慶四年(659 年)以“謀反”罪名,流放黔州,並被迫自縊死。《唐律疏義》唐朝長孫無忌等撰,30 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唐律以隋《開皇律》為藍本,自高祖而太宗,歷時二朝方修訂
完成,共12 篇,502 條。高宗永徽年間,詔令長孫無忌領銜對律文加以解釋,釋文即為“疏”,“疏”亦具有和“律”同等的效力。“疏”、“律”合而為一,稱《永徽律疏》,後人通稱《唐律疏議》。令狐德棻(583~666)唐初史學家。唐宜州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唐高祖李淵時,任大丞相府記室,後累遷至起居舍人、禮部侍郎,國子監祭酒,太常卿、弘文館、崇賢館學士等職,唐初由於戰亂所致,經籍散失,於是建議購募遺書,又使專人補錄,數年群書漸備。又奏請重新修撰梁、陳、北齊、北周及隋朝正史,被採納。並參與修撰《藝文類聚》及《五代史志》(即今《隋書》諸志),曾主編《周書》、《太宗實錄》及《高宗實錄》。貞觀18年(644 年),受命重修《晉書》,親制體例,撰寫序例及諸紀傳。據載他還編過《凌煙閣功臣故事》、《令狐家傳》等書,後亡佚。呂才(600~665)唐初哲學家。唐博州清平(今山東聊城)人。精陰陽、方伎、輿地、歷史諸書,尤長於樂律。太宗時任太常博士、太常丞、奉詔刊
訂《陰陽書》,刪減舊傳訛偽、穿鑿、不可信者,成書53 卷,合舊書47 卷,共100 卷,頒行全國。確認“極微”與“氣”是世界的本源,注意從對立關係中尋求事物變化的原因。反對宗教迷信,對“祿命生成”說、“風水”說、“五德”說進行了不懈的抨擊。今《唐書》中《卜宅》、《祿命》及《卜葬》等為其樸素唯物主義的著名代表作。貞觀年間受詔參論樂事,為《秦王破陣
樂》協音律。顯慶年間,亦奉高宗命修訂《白雪》律。又曾參與著《文思博要》《姓氏錄》等書,其力作《隋書》(20 卷)今佚。劉知幾(661~721),唐史學家。字子玄。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永隆年間舉為進士。後任獲嘉主簿十九年,武后時歷任著作佐郎、左史、監修國史。中宗時官太子中允、秘書少監等,參與編寫《則天皇后實錄》。玄宗時官至左散騎常侍,後被貶為安州都護府別駕,原因是他直言敢諫為其子犯罪辯解,最後死於貶所。畢生攻讀史書,精研各史,曾參與修撰《三教珠英》、《唐書》(80 卷),又與徐堅、吳兢共撰《則天實錄》(30 卷),與吳兢撰《高宗實錄》,另外還自撰《睿宗實錄》《劉氏家史》及《劉氏譜考》
等書。長期從事史館修撰,洞悉史館利弊,以為“史家”須兼“史才”、“史學”、“史識”三長,而尤重“史識”。強調著史須直筆,不掩惡,不虛怖,要以“愛而知其醜,憎而知其善”的態度修史。所著《史通》,是中國第一部史學評論的專書,該書分析論證前此各種史書之優劣得失,各家史書及體裁之源流特點,頗受歷代史家推崇。《史通》唐劉知幾撰。該書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書共20卷,原有52 篇,今存49 篇,分內、外兩部分。內篇36 篇,外篇13 篇。綜觀全書內容,內篇多論史籍源流、體例和編撰方法,外篇則多論史官建置的沿革和史書得失。書中作者對與修史有關的許多問題,都具體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表現了卓越的識見和才能。書中,作者對過去的歷史著作進行了認真的總結。他把已往的史書分為《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史記》、《漢書》六家,一一探其源流,述其意義和作用,評其優劣得失。同時,又把編年與紀傳作為“正史”的二體,追本溯源,論其長短,辨其利弊。對於被封建統治者奉為經典的《尚書》、《春秋》,劉知幾敢於提出異議,批評《春秋》“真偽莫分,是非相亂”,對書中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指責為“愛憎由己”,“厚誣來世”。反映了作者進步的史學思想。對於如何編寫史書,劉知己作了詳細的論述,並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視的見解。如他提倡編寫紀傳體的斷代史,並主張增加都邑、氏族、方言、方物四志。認為史書的內容應詳近而略遠,史家在編撰史書時,對史料應“博採”和“善擇”。他還認為編寫史書必須重視語言的運用,主張史書的語言措詞應在如實反映歷史真實情況的前提下,採用當時的語言,反對摹擬古文和用浮詞濫調。這些主張在當時是頗有見地的。史家的品質才幹直接關係到所編史書的
質量。對此,劉知幾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並提出了“才、學、識”為史學“三長”的主張。認為史家應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者中“史識”尤為重要。這一理論不但是對以往史學思想的總結,而且也是古代史學理論的一個重大發展,對後世史書的編寫及歷史評論學的建立,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總之,本書在史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在肯定作者及其鉅著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作者史學思想的侷限。他對農民起義採取了輕蔑敵視的態度。他一方面反對災異說,認為災樣的存在屬於自然現象,與人事無關,但另一方面,在談到編寫史書的目的時,他又列上“族怪異”一條,這說明其無神論思想並不徹底。另外,他雖提倡直筆,但為維護“名教”又主張一定程度上用“曲筆”。這些都說明劉知幾的史學理論仍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
務的。張說 (667~730)唐朝著名大臣。字道濟,一字說之,唐范陽(今北京)人,有說洛陽(今屬河南)人。武則天時,應詔對策,得一等,授太子校書郎,曾參與修撰《三教珠英》,累遷風閣舍人。因得罪武則天寵臣張易之而被髮配嶺南。中宗時,被召回京,任黃門侍郎。睿宗時,任太子李隆基侍讀,不久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
宗即位,擢中書令,封燕國公。力助其誅殺太平公主。曾三度為相,三度遭貶。任過朔方節度使,天平軍大使、幽州都督。文思敏捷,朝廷公文多出其手。曾與蘇頲並稱為“燕許大手筆”。撰《今上實錄》(2O 卷,與唐穎合作)已佚。又曾主持修撰《唐六典》行世。寫詩亦有特色,傳世有《張燕公集》。吳兢 (670~749)唐史學家。唐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武則天
時入史館,編修國史。中宗即位後,任為後補闕、起居郎、水部郎中,與劉知幾等共撰《則天實錄》。玄宗稱帝時,任衛尉少卿、諫議大夫,兼修文館學士,累遷太子左庶子,並仍參與編修國史。前後任史館三十載,致力於史學著述,有《中宗實錄》(20 卷),《睿宗實錄(5 卷),《唐春秋》(30卷),《唐書備闕記》(10 卷),《太宗勳史》等,據傳其能秉筆直書,剛
直不阿,所著《則天實錄》有敘張昌宗誘張說誣證魏元忠謀反事,後張說為相,請其刪改,不聽。另有《貞觀政要》行世。《貞觀政要》唐吳兢撰。其認為玄宗即位前後的政治狀況,不如“太宗政化,良足可觀”。故編寫《貞觀政要》一書,概述貞觀年間政事的綱要,希望統治者能以此作為借鑑,以便維持和鞏固唐朝政權。該書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體例新穎,條理清晰,簡明扼要,風格別緻。全書共40 篇,合為10 卷,約八萬字。分類編輯貞觀年間(627~649 年)唐太宗李世民與名臣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溫彥博、劉洎、馬周、戴胄、孔穎達、岑文字、姚思廉等四45 人的問答、大臣的諍議和所上勸諫的奏疏,以及記載政治上的一些重大措施,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太宗君臣論政的情況。書中所涉及的問題,頗為廣泛。如對於治國的方針、原則及歷代治國的經驗教訓,對於官府的設定,法律的制定以及官員的選拔任用與培養,對於君臣的作風和相互關係等問題,均有所論列,儲存了許多有關貞觀政事的
資料,是研究唐初政治制度的一部重要參考書。張九齡 (678~740)唐玄宗時大臣,詩人。字子壽,唐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武則天時進士,初任校書郎,後任右拾遺,遷左補闕。時吏部選拔官吏,常由他和趙冬曦評定等級,以公允著稱於世。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書待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張不循資格用人,設十道採訪使。為官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玄宗怠於政治,他常評論得失。曾預知安祿山必反,建議玄宗早作處置,未被採納。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由於李林甫背後進讒言,被罷相。任相期間,曾繼張說監修《唐六典》。罷相後,李林甫改為監修,該書為盛唐官制重要典籍。其《感遇詩》十二首作於被貶之後,
抒懷感事,以格調剛健著稱。《曲江集》、《千秋金鑑錄》等書已佚。曾參與《朝英集》的編輯工作。《唐六典》唐玄宗時官修,題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實出於張九齡等之手。30 卷。以三師、三公、三省、九寺、五監、十二衛等為目,述其職司、官佐、品秩。這些制度規程在當時雖未完全實行,但唐人討論典章,也常加引用。其中內容很多能夠反映唐代政治、經濟實況。司馬貞 唐朝史學家。唐河內(今河南沁陽)人。畢生研究史學,尤長《史記》研究,發現褚少孫所增補之《史記》漏洞百出,出現多處錯誤,而諸家註釋又簡陋粗疏,遂作《史記索隱》,凡30 卷。前二十八卷博採諸家音釋之長,間參個人見解。後二卷乃自作之述贊及補《史記》條例,並補作《三皇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