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師古治榮

    女子年滿16週歲,月經尚未來潮,或已經建立起月經週期規律後又因病停止6個月以上,或根據自身月經週期計算停止3個週期以上者,稱為閉經。前者為原發性閉經,約佔5%;後者為繼發性閉經,約佔95%。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絕經後期的月經不來潮以及月經初潮後1年內月經數月停閉不行,若無其他不適者均屬生理性停經,不屬閉經範疇。如因玉門閉鎖(處女膜閉鎖)或陰道橫隔以致經血瀦留不能外排者,稱為“隱經”而非閉經,需手術治療;因先天性生殖器官闕如或畸形,或後天生殖器官嚴重損傷而無月經者,藥物難以奏效,故本節主要介紹因內分泌嚴重紊亂引起的繼發性閉經。

    閉經首載於《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稱“女子不月”,《素問·評熱病論》稱“月事不來”。該書所載第一首婦科處方“四烏鰂骨一茹丸”即為“血枯經閉”而設。

    【病因病機】閉經的病因病機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虛實兩端。《素問·陰陽別論》指出:“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這是對閉經病因病機的最早認識。《金匱要略》概括其病因為“因虛、積冷、結氣”;《醫學入門》將閉經分為“血枯”“血滯”兩大類。概括而言,虛者多為腎氣不足,或肝腎虛損、精血匱乏、衝任不盛,或陰虛血燥、血海乾涸,或脾胃虛弱、氣血乏源,以致血海空虛,無血可下;實者則為氣滯血瘀、痰溼阻滯衝任胞宮,血海阻隔,經血不得下行。

    1.腎氣虧虛 稟賦不足,腎氣未盛,精氣未充,肝血不足,天癸不能應時泌至則衝脈不盛、任脈不通乃至月經不行;或因房勞多產,腎精耗損,或久病及腎,肝血亦虛,精血匱乏,源斷流竭,胞宮無血可下而成閉經。如《醫學正傳》雲:“月經全借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日以乾涸。”

    2.氣血虛弱 脾胃素弱,或飲食勞倦,或憂思過度,損傷心脾,營血不足;或大病、久病,或吐血、下血,墮胎、小產等數脫於血,或哺乳過長過久,或患蟲積耗血,以致衝任失養,血海空虛,胞宮無血可下而成閉經。如《蘭室秘藏》雲:“婦人脾胃久虛,或形羸氣血俱衰,而致經水斷絕不行。”

    3.陰虛血燥 素體陰虛,或失血傷陰,或久病耗血,或過食辛燥灼傷津血,或日久病深,精虧陰竭,以致血海燥澀乾涸而成閉經。如《蘭室秘藏》曰:“夫經者,血脈津液所化,津液既絕,為熱所爍,肌肉消瘦,時見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經絕。”

    4.氣滯血瘀 因七情內傷,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或經、產之時血室正開,感受風冷寒邪,或內傷生冷寒涼,血為寒凝;或因內外熱邪煎熬,均可使血結成瘀,衝任瘀阻,胞脈壅塞,經血阻隔不行而成閉經。

    5.痰溼阻滯 肥胖之人,軀脂壅塞,多痰多溼,痰溼壅阻經隧;或脾陽失運,溼聚成痰,痰溼阻滯衝任,胞脈閉塞而經不行。如《女科切要》雲:“肥白婦人,經閉而不通者,必是溼痰與脂膜壅塞之故也。”

    此外,亦有因刮宮術後損傷宮內膜,引起宮腔粘連而閉經者,有因濫用激素類藥物引起性腺軸功能紊亂而閉經者,臨證時應詳察。

    案例分析

    病案1:杜某,女,22歲,初診:1986年10月12日。

    患者向無月經來潮,形體消瘦,矮小,第二性徵未發育,乳房平坦,乳暈紫黯,情志抑鬱,煩躁,口乾,納差,手心熱,無帶下,大便秘結,面色晦暗無華,唇紅如塗脂,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診斷:原發性閉經。

    辨證:肝腎陰虛,兼有內熱瘀滯。

    治法:滋肝腎,清內熱。

    處方:生地黃20g,玄參、墨旱蓮、女貞子、太子參、懷山藥各15g,知母、麥冬、山茱萸各12g,黃柏10g。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飲食以清潤為宜,忌辛燥刺激之品。

    二診:服藥半月後燥熱症狀漸消,五心煩熱已解,大便調,舌邊紅,苔薄白,脈弦細。去知母、黃柏,加菟絲子、肉蓯蓉各20g,淫羊藿6g以稍助腎陽。囑再服10劑。

    三診:諸症好轉,有少許帶下,舌紅潤,苔薄白,脈弦細。此為陰精漸充之徵,宜滋養肝腎,佐以活血通經。

    處方:生地黃、菟絲子、懷山藥各20g,丹參、茺蔚子、女貞子各15g,桃仁、麥冬、山楂各12g,麥芽、雞血藤各30g。7劑。

    藥後月經未潮,但胃納漸進,繼續按滋陰、助陽、活血三法治療。調治3個月後,月經開始來潮,量少,色鮮紅。乳房稍豐滿,體重增加。其後繼續調治半年餘,月經來潮數次,但週期較長。用六味地黃丸、烏雞白鳳丸等繼續滋腎調經。2年後隨訪,身高、體重均有增長,形體稍豐滿,月經週期40~50天,惟經量偏少。(羅頌平,許麗綿,鄧高丕.中醫婦科名家醫著醫案導讀———羅元愷醫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

    病案2:何某,25歲,已婚,初診日期1999年3月12日。

    主訴:月經週期推後8年,停經7月。

    患者自17歲初潮起月經2~3個月一行,經量適中,色紅有塊。素來怯冷,形體較胖。LMP1998年8月中旬。現停經7月未行,精神較差,夜尿多,腰痠,白帶量多,色白質稀,眠納可。舌淡紅,苔白膩,脈細滑。

    婦科檢查:無明顯異常。B超檢查:子宮前後徑3.2cm,附件(-)。血清生殖激素測定:E220pg/ml,P0.3ng/ml,T0.5ng/ml,LH47mU/ml,FSH58.3mU/ml,PRL16ng/ml。

    診斷:繼發性閉經⁃卵巢早衰。

    中醫辨證:腎虛沖任失調,兼痰溼阻滯。

    治法:補腎益衝,活血調經,佐以化痰除溼。

    方藥:枸杞、巴戟天、鹿角霜、補骨脂、當歸、川芎、桃仁、晚蠶沙、陳皮各10g,菟絲子、川牛膝各15g,雞血藤18g,薏苡仁24g,日1劑,水煎服。另配服補經合劑10瓶,每次20ml,每日3次。

    二診:服藥2周後,月經來潮。訴精神好轉,夜尿減少,腰痠減輕。中藥繼服上方,日1劑。

    三診:服藥2月後經潮,經量較少,色黯紅,質稠,3天淨。經行時小腹脹痛。舌脈同前。中藥繼服上方去陳皮,加炒香附10g。日1劑,水煎服。再同前服補經合劑10瓶。連續治療3個月後患者月經40~50天一潮,量偏少。

    女子年滿16週歲,月經尚未來潮,或已經建立起月經週期規律後又因病停止6個月以上,或根據自身月經週期計算停止3個週期以上者,稱為閉經。前者為原發性閉經,約佔5%;後者為繼發性閉經,約佔95%。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絕經後期的月經不來潮以及月經初潮後1年內月經數月停閉不行,若無其他不適者均屬生理性停經,不屬閉經範疇。如因玉門閉鎖(處女膜閉鎖)或陰道橫隔以致經血瀦留不能外排者,稱為“隱經”而非閉經,需手術治療;因先天性生殖器官闕如或畸形,或後天生殖器官嚴重損傷而無月經者,藥物難以奏效,故本節主要介紹因內分泌嚴重紊亂引起的繼發性閉經。

    閉經首載於《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稱“女子不月”,《素問·評熱病論》稱“月事不來”。該書所載第一首婦科處方“四烏鰂骨一茹丸”即為“血枯經閉”而設。

    【病因病機】閉經的病因病機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虛實兩端。《素問·陰陽別論》指出:“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這是對閉經病因病機的最早認識。《金匱要略》概括其病因為“因虛、積冷、結氣”;《醫學入門》將閉經分為“血枯”“血滯”兩大類。概括而言,虛者多為腎氣不足,或肝腎虛損、精血匱乏、衝任不盛,或陰虛血燥、血海乾涸,或脾胃虛弱、氣血乏源,以致血海空虛,無血可下;實者則為氣滯血瘀、痰溼阻滯衝任胞宮,血海阻隔,經血不得下行。

    1.腎氣虧虛 稟賦不足,腎氣未盛,精氣未充,肝血不足,天癸不能應時泌至則衝脈不盛、任脈不通乃至月經不行;或因房勞多產,腎精耗損,或久病及腎,肝血亦虛,精血匱乏,源斷流竭,胞宮無血可下而成閉經。如《醫學正傳》雲:“月經全借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日以乾涸。”

    2.氣血虛弱 脾胃素弱,或飲食勞倦,或憂思過度,損傷心脾,營血不足;或大病、久病,或吐血、下血,墮胎、小產等數脫於血,或哺乳過長過久,或患蟲積耗血,以致衝任失養,血海空虛,胞宮無血可下而成閉經。如《蘭室秘藏》雲:“婦人脾胃久虛,或形羸氣血俱衰,而致經水斷絕不行。”

    3.陰虛血燥 素體陰虛,或失血傷陰,或久病耗血,或過食辛燥灼傷津血,或日久病深,精虧陰竭,以致血海燥澀乾涸而成閉經。如《蘭室秘藏》曰:“夫經者,血脈津液所化,津液既絕,為熱所爍,肌肉消瘦,時見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經絕。”

    4.氣滯血瘀 因七情內傷,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或經、產之時血室正開,感受風冷寒邪,或內傷生冷寒涼,血為寒凝;或因內外熱邪煎熬,均可使血結成瘀,衝任瘀阻,胞脈壅塞,經血阻隔不行而成閉經。

    5.痰溼阻滯 肥胖之人,軀脂壅塞,多痰多溼,痰溼壅阻經隧;或脾陽失運,溼聚成痰,痰溼阻滯衝任,胞脈閉塞而經不行。如《女科切要》雲:“肥白婦人,經閉而不通者,必是溼痰與脂膜壅塞之故也。”

    此外,亦有因刮宮術後損傷宮內膜,引起宮腔粘連而閉經者,有因濫用激素類藥物引起性腺軸功能紊亂而閉經者,臨證時應詳察。

    【辨證論治】閉經的辨證,首當分清虛實。一般而言,稟賦不足,初潮較晚,或月經後期量少而逐漸停閉者,多屬虛證;以往月經正常而突然停閉,或伴有痰飲、瘀血等徵象者,多屬實證。本病以虛證為主,或虛實夾雜、本虛標實,臨證時須細辨。

    閉經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而充之,實者瀉而通之。或補益肝腎,或調補氣血,或活血化瘀,或理氣行滯,或化痰除溼。切不可不分虛實,濫用猛攻峻伐之方藥,以“通經見血”為快。《景嶽全書·婦人規》雲:“欲其不枯,無如養營;欲以通之,無如充之。”如虛實兼雜證,亦不可一味峻補,以免留邪而壅滯胞宮。至於因他病而致經閉者,如虛勞、血癆、蟲積等,又當先治他病,病癒則經可行。

    1.肝腎虧虛證

    主要證候:年逾16週歲尚未行經,或由月經後期、量少逐漸至經閉;素體虛弱,腰痠腿軟,頭暈耳鳴;舌淡紅,苔少,脈沉弱或細澀。

    證候分析:稟賦素弱,腎中精氣不足,天癸未至,衝任未通,則月經遲遲不潮;或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衝任不充,則月經逐漸延後量少而至停閉;腰痠頭暈耳鳴,舌淡紅苔少,脈沉弱澀,均為肝腎虧虛之徵。

    治法:補腎益精,養血調經。

    方藥:加減蓯蓉菟絲子丸(《中醫婦科治療學》)加茺蔚子、烏藥、紫河車。

    肉蓯蓉 菟絲子 桑寄生 覆盆子 熟地黃 當歸 枸杞 艾葉

    若形寒畏冷加淫羊藿、巴戟天溫腎助陽;腰痠腿軟加炒杜仲、懷牛膝補腎強腰;頭暈耳鳴加五味子、沙苑子澀精補髓。

    2.氣血虛弱證

    主要證候:月經逐漸後延,量少,經色淡而質薄,繼而停閉不行;頭暈眼花,或心悸氣短,神疲肢倦,食慾不振,毛髮不澤或易脫落,身體羸瘦,面色萎黃;舌淡,苔少或薄白,脈沉緩或虛數。

    證候分析:各種原因數傷於血,或心脾受損,化源不足,血虛氣弱,衝任失養,血海空虛,則月經停閉。餘證、舌脈均為氣血虧虛、不能榮濡之象。

    治法:補氣健脾,養血調經。

    方藥:人參養榮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人參 黃芪 白朮 茯苓 遠志 陳皮 五味子 當歸 白芍 熟地 桂心炙甘草

    若因產後大出血所致閉經,兼見毛髮脫落,精神淡漠,陰道乾澀,性慾減退,生殖臟器萎縮等,此乃精血虧敗,腎氣虛憊,衝任虛衰之證,可於上方加鹿茸、紫河車等血肉有情之品,或製成藥丸緩圖之,或直接選用中成藥烏雞白鳳丸、定坤丹、人參歸脾丸、八珍益母丸等。

    若因蟲積血虛而致閉經者,當先治蟲積,繼以扶脾胃、補氣血而治閉經。

    3.陰虛血燥證

    主要證候:月經量少而漸至停閉;五心煩熱,兩顴潮紅,交睫盜汗,或骨蒸勞熱,或咳嗽唾血;舌紅,苔少,脈細數。

    證候分析:陰虛內熱,熱灼津血,血海乾涸,則月經漸少以致停閉;陰血虧虛,虛火內熾,則五心煩熱,盜汗顴紅,骨蒸潮熱,或咳嗽唾血。舌紅、苔少、脈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徵。

    治法:養陰清熱,潤燥調經。

    方藥:加減一陰煎(《景嶽全書》)加黃精、牡丹皮、炒香附。

    生地 熟地 白芍 地骨皮 知母 麥冬 炙甘草

    若虛煩潮熱甚者,加銀柴胡、鱉甲、秦艽清虛熱;咳嗽唾血者,加五味子、百合、川貝母、阿膠養陰潤肺;虛煩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酸棗仁、首烏藤寧心安神;如有結核病,應積極中西醫結合抗結核治療。

    4.氣滯血瘀證

    主要證候:月經數月不行,精神抑鬱,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少腹脹痛或拒按。舌邊紫黯,或有瘀點,脈沉弦或沉澀。

    證候分析: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氣滯血瘀,衝任不通,則經閉不行;肝氣不舒,氣滯不宣,則精神抑鬱,煩躁易怒,胸脅脹滿;瘀血內停,衝任受阻,則少腹脹痛拒按;舌紫黯,有瘀點,脈沉弦或沉澀亦為瘀滯之象。

    治法:理氣活血,祛瘀通經。

    方藥: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去桔梗、甘草,加莪術、香附。

    桃仁 紅花 當歸 生地黃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柴胡 枳殼 甘草

    若胸脅及少腹脹甚者,加炒川楝、青皮、路路通行氣止痛;少腹疼痛拒按者,加延胡索、薑黃、益母草活血通經;小腹疼痛灼熱、帶下色黃、脈數、苔黃者,加黃柏、大血藤、牡丹皮清熱化瘀。

    5.痰溼阻滯證

    主要證候:月經停閉,形體肥胖,胸脅滿悶,嘔惡痰多,神疲倦怠,或面浮足腫,或帶下量多色白。苔膩,脈滑。

    證候分析:素體肥胖,痰溼阻滯,氣血不暢,衝任壅塞,則月經停閉;痰溼困脾,則胸悶嘔惡、神疲倦怠;溼濁下注,則帶下量多色白;痰溼內阻,水溼不運,則面浮足腫,苔白膩,脈滑亦為痰溼之徵。

    治法:化痰除溼,活血調經。

    方藥:丹溪治痰溼方(《丹溪心法》)去滑石,加陳皮、澤蘭、巴戟天,或用蒼附導痰丸(《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化裁。

    丹溪治痰溼方:蒼朮 香附 茯苓 法半夏 白朮 滑石 當歸 川芎

    蒼附導痰丸:茯苓 半夏 陳皮 甘草 蒼朮 香附 膽南星 枳殼 生薑神曲

    若帶下量多,加薏苡仁、車前子除溼止帶;痰多黏膩者,加瓜蔞殼、膽南星、浙貝母清熱化痰;腰膝痠痛者,加杜仲、續斷、菟絲子補腎強腰。

    【臨證思路】閉經是一個症狀,可見於多種疾病,往往是生殖軸本身或全身其他疾病影響到生殖軸出現嚴重紊亂的表現。診斷時首先明確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閉經,並排除生理性停經。在初步判斷閉經型別後,更為重要的是透過系列檢查進一步明確病因、病理環節和病變部位,有針對性地確定治療方案。如人工流產造成的子宮性閉經,產後大出血引起的垂體性閉經,卵巢早衰引起的卵巢性閉經等,往往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因過度節食導致神經性厭食症、或濫用避孕藥、減肥藥等引起的閉經則應首先糾正其誘因。

    閉經原因複雜,病程較長,屬慢性難治病症。雖有虛實之分,但臨床以虛證為多。中醫治療應謹守“虛者補而充之,實者瀉而通之”的原則,虛實夾雜者當補中有通,瀉中有養。患者停經日久,求治心切,希望儘快通經,如B超探測到子宮內膜較薄,應告知患者不可急於求成,此時治療重點不在催經,而是使臟腑功能和調,衝任氣血充盈,血海通盛,胞宮溢瀉,月經自然來潮。切不可不分虛實,概用猛攻峻伐之方藥,以通經見血逞能為快。

    【預後轉歸】閉經病因複雜,病程較長,故療程亦長,預後與轉歸常與病程、病因、病性、患者年齡有關。年齡較輕,閉經時間較短者,一般療效和預後好。年齡較大,閉經時間長,辨證屬虛證,尤其是腎氣虛衰、精血虧虛或陰虛血燥者,則治療較困難,預後差,可造成不孕症和早發絕經。

    本病發病和治療過程中容易受到情志、環境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病情反覆,故患者應減輕工作壓力,保持心態平和,提高治療信心。

    【診斷要點】閉經是多種病因影響到生殖內分泌功能發生紊亂和卵泡發育障礙而出現的嚴重月經失調,它是一個臨床常見而又疑難的病症,因此在診斷時必須全面收集和分析病情資料,已婚婦女須首先排除妊娠,再分清原發性或繼發性閉經。透過詳細詢問病史、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結合B超檢查,在對病因及病位作出初步判斷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輔助檢查以進一步明確病理環節和病變部位。

    1.病史

    (1)原發性閉經:應瞭解其生長髮育及健康狀況,既往有無急、慢性疾病及其他內分泌疾病史,有無週期性下腹疼痛,其母及同胞姐妹的月經情況等。

    (2)繼發性閉經:應瞭解其既往月經史,如初潮年齡、月經期、量、色、質,閉經前有無精神創傷,體重驟然增減,營養嚴重缺乏,劇烈運動,環境改變,服用藥物(避孕藥、鎮靜藥、激素藥,減肥藥),放療或化療等誘因,有無近期分娩,產後出血、宮腔手術史等。

    2.症狀與體徵

    (1)月經無初潮或停閉:女子年滿16週歲,或第二性徵出現2年以上月經尚未初潮,或年滿14歲仍無第二性徵發育,或已經建立月經週期後又因病停經6個月以上,或根據自身月經週期計算停經3個週期以上。

    (3)全身檢查:瞭解患者體質、發育、營養狀況、毛髮分佈、第二性徵發育情況。

    (4)婦科檢查:瞭解外陰、陰道、子宮、卵巢的發育情況,有無闕如、畸形和腫塊。對原發性閉經患者要注意有無處女膜閉鎖,有無陰道、子宮、卵巢闕如或畸形。

    3.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子宮功能檢查:主要了解子宮形態、子宮內膜狀態及功能,包括藥物撤退試驗(孕激素試驗,雌、孕激素序貫試驗)、診斷性刮宮、子宮輸卵管造影、宮腔鏡檢查等。

    (2)卵巢功能檢查:主要了解卵巢有無排卵,包括基礎體溫測定、血清性激素(E2、P、T)測定、B超監測、宮頸黏液結晶檢查、陰道脫落細胞檢查。

    (3)垂體功能檢查:雌⁃孕激素序貫試驗陽性提示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低落,為確定其原發病因究竟在卵巢、垂體或下丘腦哪一環節,需做以下檢查:①腺垂體激素測定:促性腺激素(FSH、LH)、催乳激素(PRL)測定,當FSH、LH均高時,可確定病位在卵巢功能低下;②垂體興奮試驗:當血FSH與LH水平均低時,用GnRH刺激試驗瞭解垂體對GnRH的反應性,可確定病位在垂體或在下丘腦;③影像學檢查:疑有垂體腫瘤可進行蝶鞍X線攝片、CT或MRI增強掃描檢查。

    (4)其他檢查:染色體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腎上腺功能檢查、腹腔鏡檢查等均可協助判斷閉經的原因和病位。

    《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

    婦病難治:諺雲婦病不易治,蓋以幽居情鬱疑。執拗不喜望聞問,諱疾忌醫術莫施。

    此古今之通患,謂之曰婦人不易治,不誠然

    哉!宋代名醫寇宗奭說:“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

    診看婦人須先問經期妊娠

    未診婦人女子病,先問經期與妊娠,不詳誤藥非細事,疑似難明昧所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喜劇愛情的校園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