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許多人認識到培養性格健全的孩子非常的重要,然而要培養一個性格健全的孩子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小,思想行為都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會對孩子以後形成一個什麼樣的性格有著直接的關係。本文主要為大家展示了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三種父母教養方式,即: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關鍵詞: 教養方式、成長、性格 父母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做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中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裡與家長們探討父母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父母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 一 父母教養方式及其分類 父母教養方式是父母教養觀念、教養行為及其對兒童的情感表現的一種組合方式。這種組合方式是相對穩定的,不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它反映了親自交往的實質。 在心理學中,把父母教養方式歸納為兩個維度:接受—拒絕維度和控制—容許維度,根據這兩個維度的不同組合,可以形成四種教養方式: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忽視型。 在多數情況下,權威型最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這是一種理性且民主的教養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權威,這種權威來自父母對孩子的理解與尊重,來自他們與孩子的經常交流及對子女的幫助。父母為孩子設立恰當的目標,對孩子的行為作出適當限制,並且獎懲分明。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獨立性較強,自尊感和自信心較強,善於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喜歡與人交往並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專斷型父母則要求孩子絕對地服從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很嚴厲,提出很高的行為標準,稍有不順,非打即罰。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常常表現出焦慮、退縮和不快樂,自我調節能力和適應性都比較差,缺乏社會責任感。長此以往,將會與父母關係疏遠,產生叛逆心理。 溺愛型的父母對孩子充滿了愛與期望,但對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對孩子違反規則的行為採取忽視或接受的態度,很少發怒或訓斥兒童。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兒童表現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鬧等方式尋求即時的滿足,對父母依賴性很強,缺乏自信、恆心、毅力和責任感,具有較強的衝動性和攻擊性,對父母缺乏孝心。 忽視型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反應,又缺少行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有時會對孩子流露出厭煩、不願搭理的態度。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這種極端的忽略也可以視為對孩子的一種虐待,這是對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質生活的剝奪。它會使孩子出現適應障礙,對學校生活缺乏興趣,學習成績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較高的攻擊性,感情冷漠,並且在長大後會表現出較高的犯罪傾向。 在現代家庭教育活動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種,即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與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二 各種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一) 父母專制型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專制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嚴厲,十分嚴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順心或孩子的行為不符合父母的願望,就對孩子進行打罵,這種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條,對孩子的行為控制很嚴,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極情緒,產生恐懼或焦慮、敵意或殘忍的心理,容易發生不能剋制的逆反、倔強、攻擊和衝動行為:棍棒打沒了孩子的歡樂、棍棒打沒了孩子的個性、棍棒打沒了孩子的創造性、棍棒打造了一個唯唯諾諾一事無成害怕闖蕩斯守父母身邊沒有真正快樂與笑容的“孝子”,培養的是”奴才”.另一種專制是父母對孩子提供過度的保護環境,什麼事情全由父母包辦、代替,孩子的自主權受到限制,使孩子養成過分依賴父母,一旦離開父母,則易產生分離焦慮,拒絕入園,拒絕上小學,形成兒童退縮行為。過度保護還會養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難適應集體生活,易造成挫折感,產生對立、自卑、仇視、嫉恨乃至採取攻擊報復行為,人際關係緊張造成情緒問題等。 有個孩子叫何歡,來上幼兒園的第一天,不象別的孩子那樣哭鬧,象個小大人似的,忙上忙下,開心極了,對待小朋友也是熱情無比。媽媽也是非常積極,什麼舞蹈,網球,繪畫,也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一起上!可沒過多久,孩子不再活潑可愛,嘰嘰喳喳了,幹起事情來總象是不知所措,甚至於問她話時,她也只用點頭和搖頭代替了,孩子不開心了。原來,媽媽在未給她商量就報那麼多興趣班的同時,還給她定下兩條不成文的規矩:一是不準和男孩子玩!所以孩子在玩時總想著這條規定,所以不敢開開心心,自由自在,二是每天放學回家必須向媽媽彙報當天所學的英語知識(孩子所在英語班),媽媽是不問出來決不罷休,因為是初接觸英語,而且說英語也需要一定的氛圍,所以孩子總是不能令媽媽滿意,於是孩子形成一種上學時的無形壓力----怕錯,所以不說,繼而發展成為你問我,我乾脆不理的局面,性格趨向自閉。 專制型父母教養下的孩子,他們對他們的環境毫無控制,也從來得不到什麼滿足,他們通常感到拘束和憤怒,但懾於敵對的環境而不敢表露,這些孩子常常表現出不愉快,對壓力很敏感,缺乏目標。 (二) 父母放任型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放任型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與學習不感興趣,也不關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時候交給保姆或父母,上學了交給老師,長大了交給社會。”這類父母存在著典型的角色問題,他們或性格內向或缺乏權威意識和責任感或社交能力差。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往往對事情沒有責任心,行為放縱,一些不良的個性與態度會影響學業。根據研究,行為越軌的大多數兒童與這類父母有關, 都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管教放鬆或過嚴或前後不一致、父母對孩子缺乏感情、聽任自由活動而不予指導和約束、家庭缺乏親密性等。實際上親子間正常接觸和交流是緩解青少年恐懼焦慮、不安的精神良藥,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信賴感、溫馨感,對子女的心理健康發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極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生活競爭的劇烈化和家庭生活電視化,父母對孩子的放任會越來越多,而這與科學的兒童教育是相背的。另一種放任是對子女過分的溺愛和寬容,使子女容易養成放縱驕橫、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對自己的社會責任模糊不清,不能學會在慾望不能滿足時應有的忍耐,結果,不合理的需求、慾望不斷增加,無法適應社會生活,以自我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觀念薄弱,缺乏行為準則和規範,事事依賴成人,與人交往產生挫折後,易產生對立、仇視情緒,從而發生侵犯行為。 我帶過這樣一個3歲的孩子叫周寶,孩子很機靈的樣子,特別是腦後留了一撮胎毛,纏上五顏六色的橡皮筋,十分惹人喜愛。然而他在班上的表現實在讓人頭痛:自由,任性,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受任何約束:上課時,睡在地上打滾;吃飯時,把碗弄翻;睡覺時,在床上跑來跑去;遊戲時,搗亂打人那是時時刻刻發生。剛開始來到幼兒園時,還有一些收斂,可是,沒過多久就原形畢露。我簡直是拿他沒了辦法,因為他不知從哪兒學來的,只要一犯錯誤被老師發現,他承認起錯誤來比誰都快,而且態度誠懇得令人感動,當然,再次犯錯誤的速度更是使人吃驚。我和他媽媽談了幾次才發現,原來所有這一切全是家裡慣壞的,他家裡有個上中學的哥哥,在目前這個獨生子女的社會里,能有一個哥哥應該對孩子的性格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然而他父母認為家裡除了他,其他都是大人了,所以只要他說什麼,大家全都順從他,加上母親沒上班,專門照顧他,自然又多了許多的寵愛。 然而我們的家長沒有意識到這種順從、寵愛會一次次地滋長孩子的壞習慣,也許他們認為,孩子的要求他們是能滿足的,因為他們是孩子,孩子的錯誤也是可以原諒的,同樣因為他們是孩子,然而,有朝一日,他的要求不能滿足,那將會是怎樣?儘管他們與孩子有著摯愛的關係,但他們極端的放縱和無約束的紀律要求,以及對孩子自由地表達衝動的鼓勵,都與孩子的缺乏控制和衝動行為的發展相關聯,他們認為這些衝動的自由表達是健康的,合理的,而正是這種觀念縱容了他們的孩子。 所以,在寬容、放任型父母教養下的幼兒性格一般表現為衝動、攻擊型兒童:對成人反抗,不順從,缺乏自控,專橫,衝動。 (三) 父母民主型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罵孩子,對孩子的行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與引導,對於孩子在成長或學習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更多的是採取幫助與鼓勵的方法,併合理地應用獎勵與處罰的手段,使孩子從父母的行為與教育中獲得知識,明白事理。調查發現,學業不良兒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專制及放任的教養方式,而正常兒童,特別是優秀學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民主教養不等於什麼事情都是協商,有民主還要有集中,孩子由於知識經驗、社會經驗等方面的侷限性,看問題不會深刻與全面,所以對有些重大問題要由家庭全體成員來討論,父母可以事先統一口徑,要求少數服從多數,讓孩子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鄧容,一個4歲的小女孩,聰明機靈,她父親是一位機關幹部,母親是一名中學教師,我是從中班開始帶這個孩子的,她在幼兒園幾乎從來不讓老師操心,講起故事來繪聲繪色,跳起舞來有板有眼,她性格開朗,活潑勇敢,有同情心。小姑娘自小由父母自己教養,而且由於父母相對較年長(父親36歲,母親34歲)的緣故,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格外認真,對孩子有一定的紀律要求,這種紀律要求使幼兒有機會探索周圍的世界並獲得人際交往技能,同時又不使這一紀律要求顯得充滿敵意、苛刻、和強迫。讓幼兒在高度的熱情和中度的限制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 可以這樣認為,與民主型父母對應的是性格積極、友好的幼兒。 三 建立良好家庭教養的策略方式 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接受一種固定、良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怎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確的?這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每一個小孩都有不同的特質,不可能硬將孩子套入特定的模式。不過,無論哪一種教育方式,要教養出一個好孩子——爽朗而不任性,有主見而不頑固,父母在實行時要遵守以下幾方面: (一)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有兩位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有特殊教育意義的空間,想出了一個叫做“小留學”的好主意,這個辦法,既簡單,又有效,孩子也非常歡迎。所謂“小留學”,就是兩家的孩子,都到對方的家中去住一兩個月,上學仍在原來的學校。 別看這麼一個空間的變化,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卻十分突出。現在回憶起來至少有這樣四個方面的好處:一是孩子得到了鍛鍊。孩子初次離家,雖然不是一個人生活,但畢竟周圍都是外人,環境不熟悉,因此也可算作獨立生活的初步鍛鍊。二是培養了自理能力。初到別人家,孩子比較重視對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他們能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家務活搶著幹,作息時間也安排得很緊,不會的事情努力學著做,這一段時間雖然不長,但進步得非常快。三是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留學”到一個新的環境,面對著的都是陌生人,這正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好機會。孩子們學習著如何對待家中的長輩,如何對待新的鄰居,如何對待來訪的客人,在新的家中聽到長輩的教導,結合著原有的人際交往經驗,感到對人際關係有了更深的理解。四是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孩子先後在兩個不同的家庭生活,如果能注意觀察,進行思考,也算是一種比較研究。兩個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每個成員有不同的性格、觀念和生活習慣。分析著兩個家庭的種種不同,可以起到從一個小視窗,加深對社會認識的作用。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注意擴大孩子的空間,這樣放手地去鍛鍊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向相反的方向使勁,我就親眼見到過這麼一位母親,她把自己已經上二年級的孩子,費力地抱到離學校只有幾十米的地方,由於怕老師看見挨批評,才不情願地放下來,親了孩子之後,目送著孩子去上學。這位母親肯定極其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可能都會清楚地感到,這種愛的結果將會是多麼可怕! (二)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 培養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要失敗的,但是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鍊,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鍛鍊可分為體力鍛鍊、腦力鍛鍊和綜合鍛鍊。要達到鍛鍊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現成的條件,需要自己去創造。 有一位到美國探親的中國學者,遇到了這麼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報,突然,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八九歲的女孩子和一個五六歲的女孩子。大孩子非常沉著地對他說:“你們家需要保姆嗎?我是來求職的。”學者好奇地問:“你會什麼呢?年紀這麼小……”大孩子解釋說:“我已經9歲了而且我已經有了14個月的工作歷史,請看這是我的工作記錄單。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幫助他完成作業,和他一起遊戲……”大孩子觀察到沒有聘用她的意思,又進一步說:“你可以試用我一個月,不收工錢。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記錄單上個字它有助於我將來找工作。”學者指著那個五六歲的孩子問:“她是誰?你還要照顧她嗎?”聽到的回答更令人驚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來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車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費的。” 多麼可愛的孩子啊!她們的父母也應該說是了不起的敢於放手讓孩子們出來闖天下。可我們就有那麼一些父母,不但自己從沒想過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鍊,反而把學校為學生創設的鍛鍊條件破壞掉。如某學校組織學生去軍訓,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車上,竟有父母向學校提出“抗議”:把孩子累壞了誰負責?最後,這位父母還是自己氣哼哼地把學生的行李背到車上,而他的孩子卻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後邊……難道這樣的家庭將來能幸福嗎?真不知道這位汗流滿面的父母是怎樣想的! (三)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每一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但是問題的答案讓孩子如何去得到呢?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係到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係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例如,過去的小學課本中,在描寫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明確地寫著,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時候,自動脫落,然後變成青蛙的。學完了這節課後,許多學生就養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樣成長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樣脫落的。可是,觀察了一天又一天,不見小蝌蚪的尾巴脫落過程,但是,尾巴確實也不見了。學生們把這種情況告訴了老師,老師沒有主觀地、簡單地否定學生的觀察,而是要求他們仔細地觀察,做出詳細的記錄。於是,許多孩子同時進行了觀察,結果是他們都沒有發現脫落的尾巴,在青蛙的屁股上也沒有發現脫落的痕跡。相反,有一些細心的學生髮現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縮回去的。所有的觀察,得到了一致結論,他們把這個結果,告訴了老師,在老師的支援下,他們把這些觀察的結果,寄給了出版教科書的有關單位。最終,在科學家的參與下,教科書的錯誤得到了糾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發揚了探索精神,而更值得讚頌的是這位老師,因為他支援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家庭中,父母也應創造一些方法,培養孩子在智力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父母是這樣引導他的上小學一年級孩子辨別是非的:他每天帶孩子上學擠公共汽車,每當看到出現一些爭論時,他就讓孩子注意觀察,下車時還要把自己的分析講給父母聽,究竟他們是為什麼引起爭論的?究竟誰對誰不對?應該怎麼解決?孩子說完之後,當父母的再做點指導。天長曰久,這個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就比別的孩子強,有此作基礎,她很善於給小朋友勸架,因而就成了大家擁護的小班長。 (四)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的確有它的道理。 生活在窮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孩子,那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鍊的條件;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難道孩子就只能當“紈絝子弟”?在順境條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亟須探討的課題。有經驗的父母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定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優良的品質。 有位父母是這樣做的:當孩子想買一個東西,父母有時有意識地往後推一週才滿足他的要求,她想這能養成他剋制自己的能力。設定困難,最好要有針對性。有的孩子,住在高樓大廈裡,上下有電梯,出門有汽車,生活中似乎沒有什麼突出的困難需要他們去解決。針對這種情況,有位父母就想出了個辦法,設定了困難,鼓勵孩子去解決。他給孩子佈置了兩個特殊的作業:一個是每天上下12樓,不再乘電梯,而是堅持步行;二是每天上學和放學,不再乘汽車,而是堅持徒步走5站路。設定什麼樣的困難,又和父母的觀念有關。比如,在澳洲,有位中國記者親身遇到一件事情,就給人在教育觀念上以深刻的啟迪。有一天,記者走在大街上,在這條街上,和街道並排著有一條小河。這時記者看到前面有位澳洲婦女,帶著一個小孩在散步。突然,記者發現前面那個淘氣的小孩子,跳來跳去,撲通!掉進小河裡。記者毫不遲疑,飛快地跑向河邊,準備跳到河裡去救孩子。沒有想到的是,正在記者要跳的一剎那,那位婦女卻制止了他,記者奇怪地望著她,請她解釋。她嚴肅地說:“我要他自己爬上來。”記者看著孩子在水中翻騰,喝了幾口水後,終於爬了上來,而腦子裡也翻騰著一個想法:這是一位多麼了不起的母親,這是一種多麼理智的愛啊! (五)給孩子一點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現在他的選擇上,但由於父母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可是如果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他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 有的父母就能把有些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但是要在事前為他提供有關情況,幫他分析各種可能,並且要教育他自己選擇了,自己就要負責任。他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選擇錯了,也是一次學習機會,是很值得的。如有一位父母想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到少年宮報名時,發現孩子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於是,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求他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定要堅持一段時間,把舞蹈學好。 有的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錢上,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安排出一個合理的零花錢的數量,但把支配權交給孩子,並且節餘歸己。這樣做,不但能發展孩子的自主性,而且能使他的經濟意識和理財能力得到提高。 選擇和責任總是聯絡在一起的,如果孩子的事情,件件都讓父母去做主,決定之後,孩子不會想到自己對這個決定有責任,因為不是自己選擇的嘛。如果把權利交給了孩子,他的選擇反而會比較慎重,因為他知道,一旦選擇了,就要由自己負責,是好是壞,後果都要自己承擔。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好多父母忙於工作而較少顧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全交給老師,老師既要擔當“慈母”的角色、又要擔當“嚴父”的角色,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又要擔當“嚴師”的角色,多重角色的混合會使孩子莫名其妙,對學習形成複雜情感、對社會形成歪曲認知,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崇尚民主,反對專制和放任。 只有作為幼兒的撫育者和教養者多給幼兒創造鼓勵的、公平的、安全的、讚許的環境,注意在傾聽、理解的基礎上,在留意孩子的情感與真實的需求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最恰當的時機對孩子予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孩子完整人格,幼兒的性格才能健康發展,成為一個完整人格兒童!
摘要:近些年來,許多人認識到培養性格健全的孩子非常的重要,然而要培養一個性格健全的孩子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小,思想行為都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會對孩子以後形成一個什麼樣的性格有著直接的關係。本文主要為大家展示了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三種父母教養方式,即: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關鍵詞: 教養方式、成長、性格 父母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做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中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裡與家長們探討父母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父母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 一 父母教養方式及其分類 父母教養方式是父母教養觀念、教養行為及其對兒童的情感表現的一種組合方式。這種組合方式是相對穩定的,不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它反映了親自交往的實質。 在心理學中,把父母教養方式歸納為兩個維度:接受—拒絕維度和控制—容許維度,根據這兩個維度的不同組合,可以形成四種教養方式: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忽視型。 在多數情況下,權威型最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這是一種理性且民主的教養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權威,這種權威來自父母對孩子的理解與尊重,來自他們與孩子的經常交流及對子女的幫助。父母為孩子設立恰當的目標,對孩子的行為作出適當限制,並且獎懲分明。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獨立性較強,自尊感和自信心較強,善於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喜歡與人交往並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專斷型父母則要求孩子絕對地服從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很嚴厲,提出很高的行為標準,稍有不順,非打即罰。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常常表現出焦慮、退縮和不快樂,自我調節能力和適應性都比較差,缺乏社會責任感。長此以往,將會與父母關係疏遠,產生叛逆心理。 溺愛型的父母對孩子充滿了愛與期望,但對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對孩子違反規則的行為採取忽視或接受的態度,很少發怒或訓斥兒童。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兒童表現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鬧等方式尋求即時的滿足,對父母依賴性很強,缺乏自信、恆心、毅力和責任感,具有較強的衝動性和攻擊性,對父母缺乏孝心。 忽視型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反應,又缺少行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有時會對孩子流露出厭煩、不願搭理的態度。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這種極端的忽略也可以視為對孩子的一種虐待,這是對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質生活的剝奪。它會使孩子出現適應障礙,對學校生活缺乏興趣,學習成績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較高的攻擊性,感情冷漠,並且在長大後會表現出較高的犯罪傾向。 在現代家庭教育活動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種,即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與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二 各種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一) 父母專制型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專制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嚴厲,十分嚴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順心或孩子的行為不符合父母的願望,就對孩子進行打罵,這種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條,對孩子的行為控制很嚴,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極情緒,產生恐懼或焦慮、敵意或殘忍的心理,容易發生不能剋制的逆反、倔強、攻擊和衝動行為:棍棒打沒了孩子的歡樂、棍棒打沒了孩子的個性、棍棒打沒了孩子的創造性、棍棒打造了一個唯唯諾諾一事無成害怕闖蕩斯守父母身邊沒有真正快樂與笑容的“孝子”,培養的是”奴才”.另一種專制是父母對孩子提供過度的保護環境,什麼事情全由父母包辦、代替,孩子的自主權受到限制,使孩子養成過分依賴父母,一旦離開父母,則易產生分離焦慮,拒絕入園,拒絕上小學,形成兒童退縮行為。過度保護還會養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難適應集體生活,易造成挫折感,產生對立、自卑、仇視、嫉恨乃至採取攻擊報復行為,人際關係緊張造成情緒問題等。 有個孩子叫何歡,來上幼兒園的第一天,不象別的孩子那樣哭鬧,象個小大人似的,忙上忙下,開心極了,對待小朋友也是熱情無比。媽媽也是非常積極,什麼舞蹈,網球,繪畫,也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一起上!可沒過多久,孩子不再活潑可愛,嘰嘰喳喳了,幹起事情來總象是不知所措,甚至於問她話時,她也只用點頭和搖頭代替了,孩子不開心了。原來,媽媽在未給她商量就報那麼多興趣班的同時,還給她定下兩條不成文的規矩:一是不準和男孩子玩!所以孩子在玩時總想著這條規定,所以不敢開開心心,自由自在,二是每天放學回家必須向媽媽彙報當天所學的英語知識(孩子所在英語班),媽媽是不問出來決不罷休,因為是初接觸英語,而且說英語也需要一定的氛圍,所以孩子總是不能令媽媽滿意,於是孩子形成一種上學時的無形壓力----怕錯,所以不說,繼而發展成為你問我,我乾脆不理的局面,性格趨向自閉。 專制型父母教養下的孩子,他們對他們的環境毫無控制,也從來得不到什麼滿足,他們通常感到拘束和憤怒,但懾於敵對的環境而不敢表露,這些孩子常常表現出不愉快,對壓力很敏感,缺乏目標。 (二) 父母放任型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放任型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與學習不感興趣,也不關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時候交給保姆或父母,上學了交給老師,長大了交給社會。”這類父母存在著典型的角色問題,他們或性格內向或缺乏權威意識和責任感或社交能力差。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往往對事情沒有責任心,行為放縱,一些不良的個性與態度會影響學業。根據研究,行為越軌的大多數兒童與這類父母有關, 都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管教放鬆或過嚴或前後不一致、父母對孩子缺乏感情、聽任自由活動而不予指導和約束、家庭缺乏親密性等。實際上親子間正常接觸和交流是緩解青少年恐懼焦慮、不安的精神良藥,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信賴感、溫馨感,對子女的心理健康發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極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生活競爭的劇烈化和家庭生活電視化,父母對孩子的放任會越來越多,而這與科學的兒童教育是相背的。另一種放任是對子女過分的溺愛和寬容,使子女容易養成放縱驕橫、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對自己的社會責任模糊不清,不能學會在慾望不能滿足時應有的忍耐,結果,不合理的需求、慾望不斷增加,無法適應社會生活,以自我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觀念薄弱,缺乏行為準則和規範,事事依賴成人,與人交往產生挫折後,易產生對立、仇視情緒,從而發生侵犯行為。 我帶過這樣一個3歲的孩子叫周寶,孩子很機靈的樣子,特別是腦後留了一撮胎毛,纏上五顏六色的橡皮筋,十分惹人喜愛。然而他在班上的表現實在讓人頭痛:自由,任性,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受任何約束:上課時,睡在地上打滾;吃飯時,把碗弄翻;睡覺時,在床上跑來跑去;遊戲時,搗亂打人那是時時刻刻發生。剛開始來到幼兒園時,還有一些收斂,可是,沒過多久就原形畢露。我簡直是拿他沒了辦法,因為他不知從哪兒學來的,只要一犯錯誤被老師發現,他承認起錯誤來比誰都快,而且態度誠懇得令人感動,當然,再次犯錯誤的速度更是使人吃驚。我和他媽媽談了幾次才發現,原來所有這一切全是家裡慣壞的,他家裡有個上中學的哥哥,在目前這個獨生子女的社會里,能有一個哥哥應該對孩子的性格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然而他父母認為家裡除了他,其他都是大人了,所以只要他說什麼,大家全都順從他,加上母親沒上班,專門照顧他,自然又多了許多的寵愛。 然而我們的家長沒有意識到這種順從、寵愛會一次次地滋長孩子的壞習慣,也許他們認為,孩子的要求他們是能滿足的,因為他們是孩子,孩子的錯誤也是可以原諒的,同樣因為他們是孩子,然而,有朝一日,他的要求不能滿足,那將會是怎樣?儘管他們與孩子有著摯愛的關係,但他們極端的放縱和無約束的紀律要求,以及對孩子自由地表達衝動的鼓勵,都與孩子的缺乏控制和衝動行為的發展相關聯,他們認為這些衝動的自由表達是健康的,合理的,而正是這種觀念縱容了他們的孩子。 所以,在寬容、放任型父母教養下的幼兒性格一般表現為衝動、攻擊型兒童:對成人反抗,不順從,缺乏自控,專橫,衝動。 (三) 父母民主型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罵孩子,對孩子的行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與引導,對於孩子在成長或學習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更多的是採取幫助與鼓勵的方法,併合理地應用獎勵與處罰的手段,使孩子從父母的行為與教育中獲得知識,明白事理。調查發現,學業不良兒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專制及放任的教養方式,而正常兒童,特別是優秀學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民主教養不等於什麼事情都是協商,有民主還要有集中,孩子由於知識經驗、社會經驗等方面的侷限性,看問題不會深刻與全面,所以對有些重大問題要由家庭全體成員來討論,父母可以事先統一口徑,要求少數服從多數,讓孩子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鄧容,一個4歲的小女孩,聰明機靈,她父親是一位機關幹部,母親是一名中學教師,我是從中班開始帶這個孩子的,她在幼兒園幾乎從來不讓老師操心,講起故事來繪聲繪色,跳起舞來有板有眼,她性格開朗,活潑勇敢,有同情心。小姑娘自小由父母自己教養,而且由於父母相對較年長(父親36歲,母親34歲)的緣故,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格外認真,對孩子有一定的紀律要求,這種紀律要求使幼兒有機會探索周圍的世界並獲得人際交往技能,同時又不使這一紀律要求顯得充滿敵意、苛刻、和強迫。讓幼兒在高度的熱情和中度的限制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 可以這樣認為,與民主型父母對應的是性格積極、友好的幼兒。 三 建立良好家庭教養的策略方式 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接受一種固定、良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怎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確的?這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每一個小孩都有不同的特質,不可能硬將孩子套入特定的模式。不過,無論哪一種教育方式,要教養出一個好孩子——爽朗而不任性,有主見而不頑固,父母在實行時要遵守以下幾方面: (一)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有兩位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有特殊教育意義的空間,想出了一個叫做“小留學”的好主意,這個辦法,既簡單,又有效,孩子也非常歡迎。所謂“小留學”,就是兩家的孩子,都到對方的家中去住一兩個月,上學仍在原來的學校。 別看這麼一個空間的變化,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卻十分突出。現在回憶起來至少有這樣四個方面的好處:一是孩子得到了鍛鍊。孩子初次離家,雖然不是一個人生活,但畢竟周圍都是外人,環境不熟悉,因此也可算作獨立生活的初步鍛鍊。二是培養了自理能力。初到別人家,孩子比較重視對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他們能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家務活搶著幹,作息時間也安排得很緊,不會的事情努力學著做,這一段時間雖然不長,但進步得非常快。三是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留學”到一個新的環境,面對著的都是陌生人,這正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好機會。孩子們學習著如何對待家中的長輩,如何對待新的鄰居,如何對待來訪的客人,在新的家中聽到長輩的教導,結合著原有的人際交往經驗,感到對人際關係有了更深的理解。四是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孩子先後在兩個不同的家庭生活,如果能注意觀察,進行思考,也算是一種比較研究。兩個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每個成員有不同的性格、觀念和生活習慣。分析著兩個家庭的種種不同,可以起到從一個小視窗,加深對社會認識的作用。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注意擴大孩子的空間,這樣放手地去鍛鍊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向相反的方向使勁,我就親眼見到過這麼一位母親,她把自己已經上二年級的孩子,費力地抱到離學校只有幾十米的地方,由於怕老師看見挨批評,才不情願地放下來,親了孩子之後,目送著孩子去上學。這位母親肯定極其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可能都會清楚地感到,這種愛的結果將會是多麼可怕! (二)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 培養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要失敗的,但是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鍊,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鍛鍊可分為體力鍛鍊、腦力鍛鍊和綜合鍛鍊。要達到鍛鍊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現成的條件,需要自己去創造。 有一位到美國探親的中國學者,遇到了這麼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報,突然,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八九歲的女孩子和一個五六歲的女孩子。大孩子非常沉著地對他說:“你們家需要保姆嗎?我是來求職的。”學者好奇地問:“你會什麼呢?年紀這麼小……”大孩子解釋說:“我已經9歲了而且我已經有了14個月的工作歷史,請看這是我的工作記錄單。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幫助他完成作業,和他一起遊戲……”大孩子觀察到沒有聘用她的意思,又進一步說:“你可以試用我一個月,不收工錢。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記錄單上個字它有助於我將來找工作。”學者指著那個五六歲的孩子問:“她是誰?你還要照顧她嗎?”聽到的回答更令人驚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來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車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費的。” 多麼可愛的孩子啊!她們的父母也應該說是了不起的敢於放手讓孩子們出來闖天下。可我們就有那麼一些父母,不但自己從沒想過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鍊,反而把學校為學生創設的鍛鍊條件破壞掉。如某學校組織學生去軍訓,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車上,竟有父母向學校提出“抗議”:把孩子累壞了誰負責?最後,這位父母還是自己氣哼哼地把學生的行李背到車上,而他的孩子卻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後邊……難道這樣的家庭將來能幸福嗎?真不知道這位汗流滿面的父母是怎樣想的! (三)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每一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但是問題的答案讓孩子如何去得到呢?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係到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係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例如,過去的小學課本中,在描寫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明確地寫著,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時候,自動脫落,然後變成青蛙的。學完了這節課後,許多學生就養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樣成長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樣脫落的。可是,觀察了一天又一天,不見小蝌蚪的尾巴脫落過程,但是,尾巴確實也不見了。學生們把這種情況告訴了老師,老師沒有主觀地、簡單地否定學生的觀察,而是要求他們仔細地觀察,做出詳細的記錄。於是,許多孩子同時進行了觀察,結果是他們都沒有發現脫落的尾巴,在青蛙的屁股上也沒有發現脫落的痕跡。相反,有一些細心的學生髮現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縮回去的。所有的觀察,得到了一致結論,他們把這個結果,告訴了老師,在老師的支援下,他們把這些觀察的結果,寄給了出版教科書的有關單位。最終,在科學家的參與下,教科書的錯誤得到了糾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發揚了探索精神,而更值得讚頌的是這位老師,因為他支援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家庭中,父母也應創造一些方法,培養孩子在智力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父母是這樣引導他的上小學一年級孩子辨別是非的:他每天帶孩子上學擠公共汽車,每當看到出現一些爭論時,他就讓孩子注意觀察,下車時還要把自己的分析講給父母聽,究竟他們是為什麼引起爭論的?究竟誰對誰不對?應該怎麼解決?孩子說完之後,當父母的再做點指導。天長曰久,這個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就比別的孩子強,有此作基礎,她很善於給小朋友勸架,因而就成了大家擁護的小班長。 (四)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的確有它的道理。 生活在窮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孩子,那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鍊的條件;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難道孩子就只能當“紈絝子弟”?在順境條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亟須探討的課題。有經驗的父母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定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優良的品質。 有位父母是這樣做的:當孩子想買一個東西,父母有時有意識地往後推一週才滿足他的要求,她想這能養成他剋制自己的能力。設定困難,最好要有針對性。有的孩子,住在高樓大廈裡,上下有電梯,出門有汽車,生活中似乎沒有什麼突出的困難需要他們去解決。針對這種情況,有位父母就想出了個辦法,設定了困難,鼓勵孩子去解決。他給孩子佈置了兩個特殊的作業:一個是每天上下12樓,不再乘電梯,而是堅持步行;二是每天上學和放學,不再乘汽車,而是堅持徒步走5站路。設定什麼樣的困難,又和父母的觀念有關。比如,在澳洲,有位中國記者親身遇到一件事情,就給人在教育觀念上以深刻的啟迪。有一天,記者走在大街上,在這條街上,和街道並排著有一條小河。這時記者看到前面有位澳洲婦女,帶著一個小孩在散步。突然,記者發現前面那個淘氣的小孩子,跳來跳去,撲通!掉進小河裡。記者毫不遲疑,飛快地跑向河邊,準備跳到河裡去救孩子。沒有想到的是,正在記者要跳的一剎那,那位婦女卻制止了他,記者奇怪地望著她,請她解釋。她嚴肅地說:“我要他自己爬上來。”記者看著孩子在水中翻騰,喝了幾口水後,終於爬了上來,而腦子裡也翻騰著一個想法:這是一位多麼了不起的母親,這是一種多麼理智的愛啊! (五)給孩子一點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現在他的選擇上,但由於父母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可是如果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他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 有的父母就能把有些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但是要在事前為他提供有關情況,幫他分析各種可能,並且要教育他自己選擇了,自己就要負責任。他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選擇錯了,也是一次學習機會,是很值得的。如有一位父母想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到少年宮報名時,發現孩子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於是,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求他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定要堅持一段時間,把舞蹈學好。 有的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錢上,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安排出一個合理的零花錢的數量,但把支配權交給孩子,並且節餘歸己。這樣做,不但能發展孩子的自主性,而且能使他的經濟意識和理財能力得到提高。 選擇和責任總是聯絡在一起的,如果孩子的事情,件件都讓父母去做主,決定之後,孩子不會想到自己對這個決定有責任,因為不是自己選擇的嘛。如果把權利交給了孩子,他的選擇反而會比較慎重,因為他知道,一旦選擇了,就要由自己負責,是好是壞,後果都要自己承擔。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好多父母忙於工作而較少顧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全交給老師,老師既要擔當“慈母”的角色、又要擔當“嚴父”的角色,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又要擔當“嚴師”的角色,多重角色的混合會使孩子莫名其妙,對學習形成複雜情感、對社會形成歪曲認知,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崇尚民主,反對專制和放任。 只有作為幼兒的撫育者和教養者多給幼兒創造鼓勵的、公平的、安全的、讚許的環境,注意在傾聽、理解的基礎上,在留意孩子的情感與真實的需求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最恰當的時機對孩子予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孩子完整人格,幼兒的性格才能健康發展,成為一個完整人格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