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懵懂二子

    激將法,對碧眼兒講,我住劉玄德乃當世英傑,焉能降曹賊!碧眼兒受不了刺激,當即大怒。再加上魯子敬的遊說,遂決定與曹操決一死戰!

  • 2 # 鋼炮老葉

    面對曹操八三萬人馬,欲侵東吳,孫權嚇壞了,後在魯子敬的縱容下,才過江北\劉備處式探曹營情況,因劉備和曹屢次交手,在諸葛亮和魯子敬的幫助下,才有了,諸葛孔明過江東,拼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江東的孫友,周諭聯合抗曹,後聯軍敗曹於赤壁,此大戰役功勞應歸周諭,孔明和魯子敬,再者也靠朕軍計程車兵。

  • 3 # 周yihan

    孫權有霸主的野心,但是又礙於仕族們的地位,然而仕族們只保全自我……那些仕族就像現在的媒體輿論,就算孫權再想和曹操開戰也不得不考慮掌握輿論的仕族,所以諸葛亮的出現剛好為孫權解決了一個難題,孔明壓倒性的給予仕族不留後路的辯論,使得仕族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觀點。何況還有周瑜和魯肅這一幫子的主戰派……所以主戰的都是手裡有兵有權的任務,只不過礙於那些能動嘴皮子的人而已!

  • 4 # 行走天涯3819

    面對泰山壓頂之勢,若無天助何人能敵,那諸葛亮隱居茅廬,擇帝而擁,獨選劉備,因此人有帝王之像,被時稱為大耳賊,智者能識,魯子敬識人更勝一籌,不求有基有本。反聯多敗無力之人,有他獨到之,帝必受天佑,聯他必勝,文儒只有凡目,依實而推,降字未必是錯,武將是身死沙場,身卒志堅,只有上智者,借天運而立,創千古奇譽。

  • 5 # 蕭湘居士__

    曹阿瞞乘勝興志勃勃率領魏國八十萬馬步大軍直奔大江北岸,準備大舉進攻江南,滅亡東吳氣勢。

    在東吳孫權召集了御前會議,大多數官員主張投順以保江南數萬生靈。但年青有為文武兼資風度英姿的儒將周瑜分析了敵我形勢和國與民的意志決心破曹,孫權最後同意統一了堅決抵抗的決定,用計用火取勝於赤壁大戰全是周公瑾一人智謀與指揮成功。

    什麼舌戰群儒定計火攻巧借東風三氣周瑜都是羅貫中夭壽之作筆下花招切不可信也。

  • 6 # 鴻涵先生

    您的問題是面對強大的曹軍,諸葛亮如何對付東吳“投降派”?

    《三國演義》中精彩中的精彩就是諸葛亮舌戰群儒,咱們不表正史,就聊聊《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吧

    為了勸說東吳能夠和劉備聯合,諸葛採取了計策,第一步是先找到東吳內部的盟友,首先他先攻下了魯肅,魯肅這個人物在東吳的地位那可是非常的高,說話也是非常的有分量,有了魯肅的暗中支援,諸葛亮才能有機會舌戰群儒。

    舌戰群儒也要有套路,諸葛亮的套路是擒賊先擒王,以守為攻

    張昭是孫策離死之前託付的第一謀臣,先把他拿下就是拿下了東吳的智囊團,張昭先發問,張昭的咄咄逼人沒有把諸葛亮嚇倒,反而最後自食其果,對諸葛亮懟的啞口無言,甘拜下風,這也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自己先不發問,先等著對方說,然後自己在總結對方的弱點,然後一一擊破。

    自張昭之下的提問基本可以忽略,諸葛亮都是一句話懟回去,想了解詳細的情況可以看一看《三國演義》,寫的很精彩。

    舌戰群儒最精彩也最關鍵的是最後與周瑜的一場談判中,諸葛亮善於撥弄對手弱點的戰術發揮到了極致。周瑜是對孫權決策影響最大的人物,一旦抗曹開始,他必然也是主帥,諸葛亮必須調動起他的強烈抗曹願望。於是異想天開地利用曹植《銅雀臺賦》中“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的句子,誑稱曹操有染指孫策遺孀大喬和周瑜妻子小喬的念頭。這無疑是在周瑜最敏感的部位砍了一刀,把一個故作深沉、正得意洋洋地對諸葛亮大演其戲的周郎刺得頃刻之間離座而起,將自己與曹操誓不兩立的意願和盤托出。諸葛亮就此圓滿完成了出使江東的重要使命。

  • 7 # 遊戲探索機

    然而我們結合史料理智分析一下,其實諸葛亮在赤壁之戰的功勞只是在外交方面,而在這一點上魯肅的功勞其實和他差不多。

    在赤壁之戰之前,曹操擊破劉備,並帶兵繼續順江東下。在劉備一籌莫展之際,孫權派使者魯肅前來聯絡劉備,這時諸葛亮對劉備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這說明是孫權主動向劉備丟擲橄欖枝,諸葛亮才作為代表前往江東向孫權表明劉備願意結盟的態度,並進一步鞏固同盟,所以演義裡說的諸葛亮透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和“智激孫權”才促成同盟的說法是錯誤。

    那麼到底是誰與江東投降派針鋒相對,並最後打動孫權決意抗曹呢?此人當然是在赤壁之戰中力挽狂瀾,用火攻大破曹軍的東吳大都督周瑜。事實上,在劉琮獻荊州舉眾投降時,孫權便憂慮地向群下詢問如何對付曹操。這個時候是周瑜站出來和投降派進行一番唇槍舌劍,並透過理性的分析向孫權表明曹操必敗,有了軍事重臣周瑜的表決心,孫權才敢放開手和曹操幹一架。

    其後孫權才接受魯肅的提議,和劉備結盟共同對抗曹操。而諸葛亮和孫權會面時也有一段對話,這個時候的孫權沒有表明決心,諸葛亮巧妙的用激將法讓孫權在他面前表達了抗曹決心,這樣孫劉兩家之間為了對抗曹操,才都能放手一搏拼命一戰。所以說諸葛亮並沒有對付江東投降派,讓孫權決意抗曹的是周瑜,而諸葛亮的主要功勞和魯肅一樣,都是使孫劉兩家締結同盟並使同盟進一步鞏固。

  • 8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對付東吳“投降派”,諸葛亮其實沒有什麼好辦法

    當時東吳主張投降的人其實不少,根據《吳書》記載,當時孫權的近臣包括張昭、顧雍,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畯等人都是支援投降的,沒辦法,當時曹操先是破了袁紹,後來又破了荊州,赤壁之戰前曹操自稱有八十萬軍隊,這架勢,估計誰都怕

    但是東吳戰與和,只取決於真正的掌權者孫權的手裡,所以諸葛亮只需要說服孫權就可以了

    東吳的真正決策者只有一個人孫權,諸葛亮勸動了孫權堅決抵抗基本上就是促成孫劉聯盟。還有就是東吳在軍方也是堅持抵抗的一排,在客觀上有利於,實際上諸葛亮的成功舌戰群儒並不是事實,這個故事出自明代羅貫中所著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故事講述諸葛亮為聯盟孫權抵抗曹操的過程中遭到東吳諸謀士的責難,最後都被諸葛亮一一反駁,啞口無言。

  • 9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舔曹黨”的嘴臉激怒了諸葛亮,前幾個人,諸葛亮都是以守為攻。到薛陸這兩人的時候,諸葛亮情緒明顯高昂了起來,直接對這兩人展開了攻擊。這裡諸葛亮釐清了一個問題:價值觀的高地在誰手裡?當時最高的價值觀是忠孝,那麼當時全中國最忠孝的人就是最有實力的曹操了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就佔有忠孝的高地了嗎?反對他的人就是不忠不孝了嗎?諸葛亮的認識是,不對。不能你曹操最有實力,你就掌握了判定忠孝的標準,你說誰忠孝誰就忠孝,你說誰不忠不孝誰就不忠不孝;忠孝的標準是世上的人共同認可,判斷誰忠孝誰不忠不孝的標準掌握在大多數人手裡,在人心裡,不在你曹操這裡。

    舌戰群儒,《三國演義》裡諸葛丞相最風光的場面之一。一個人一張嘴,懟得東吳一眾“投降派”當場都沒了言語。

    這個情節沒有出現在正史《三國志》裡,應該是演義作者羅貫中自己的發揮。而他顯然在其中投入了許多筆墨和心血。

    實際上,赤壁之戰,面對曹操大兵壓境,東吳是戰是和?當時“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周瑜與魯肅已經跟吳主孫權分析得很清楚了,孫權的決心都已經下得差不多了。

    為什麼羅貫中還要專門安排諸葛亮跟東吳群臣辯一次?

    羅貫中有他的深意,他要著力表現諸葛亮比周瑜魯肅高出那麼一個境界的地方。

    周瑜周公瑾,不用說了,又帥又能打。魯肅,也非常了不起,是他首先看出劉備是個梟雄,應該跟劉備聯合起來對付曹操。也是他跑到武漢去找劉備,把諸葛亮請過來的。

    當時,曹操基本掃平了北方的袁紹、袁術、呂布這些大小勢力,又剛剛拿下了湖北的劉表劉琮,步軍、水軍發展到幾十萬人,經濟軍事實力已經是全國第一了,又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政治和道德上的高點。大部分人都覺得,曹操要拿下東吳,東吳頂不住的。

    曹操給孫權寫了一封很有名的信,大意是說,我曹某人拿著帥旗往南邊這麼一指,大家就望風而降了。今天我約你一塊打獵,順便把劉備平了,你願不願意,快點答覆。信裡的口氣非常強硬,不容拒絕,可以說是極限施壓了。

    孫權看了信,跟大家一起商議怎麼辦,《三國志》裡說,大家“皆勸權迎之”。這裡的用詞極其精確。“迎之”,這不是簡單的投降,得迎降,得帶路,得鑼鼓喧天、彩旗飄飄的把曹操請過來受降。

    孫權聽了肚子不舒服,起身上廁所,這個變化被魯肅抓住了,他也起身跟了上去。他的用意很清楚,要抓主要矛盾,推動一把手下決心,只要一把手有決心,什麼都好辦。他就開始勸孫權抵抗,但他勸的方式很巧妙,他沒有說曹操怎麼怎麼不行我們怎麼怎麼行,而是一下子點出了“投降派”一個隱秘卻致命的出發點:利益。

    魯肅說那些“投降派”跟主公你不是利益共同體啊,比如說我要投降曹操,曹操不會為難我,他還得把我送回去,安排我做個清閒的小官,有車坐,有秘書,將來慢慢往上升,還能做市長省長。主公你想想你要投降了,你能像我這樣嗎?

    這個分析很到位,點出了從三國到後世許多“投降派”共同的盤算:投降對個人有好處。孫權聽了很認可,魯肅也覺得很管用,所以諸葛亮一到東吳,魯肅就囑咐他說,別人不要管,你趕緊見我家主公。

    但是諸葛亮沒有這樣做,他選擇了先跟東吳群臣見一見,他的考慮比魯肅深:

    其一,曹操畢竟很強大,要堅決抵抗,必須先統一內部思想。持投降立場的,主要是東吳的知識分子群體,他們大多是當時有名的儒者,掌握話語權,這就尤其不能把輿論陣地讓出去,就不能怕爭論,應該敢於爭論。

    其二,“投降派”不是鐵板一塊,有的是出於利益,有的是出於認識,也有的是出於立場,要加以分辨,團結大多數,孤立小部分。

    其三,不但要說清楚為什麼能抵抗曹操,更要說清楚為什麼要抵抗曹操。要說清楚舉什麼旗的問題,說清楚這個問題,也是為了儘可能地團結大多數人。

    那麼來看,在整個舌戰群儒這一段中,開口跟諸葛亮辯論的,一共有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畯、程德樞七個人。

    這些人都是知識分子,但絕不是泛泛之輩,是大知識分子,不少是文理科通才,比如陸績精通天文學,曾經作《混天圖》;嚴畯的《潮水論》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研究潮汐現象的著作。至於寫寫文章發發議論,給《易經》做做解釋,對他們那都不叫事。

    對待這些人,諸葛亮是講了方法的,沒有像後來對王朗王司徒那樣,我RAP饒舌罵死你。他顯然提前做了功課,或者出於長年的積累,明顯有所區別對待。

    首當其衝是張昭。

    張昭是東吳集團裡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屬於幫助孫權的哥哥孫策打天下的那個創業團隊裡的,孫策帶他拜過自己的母親,在古代這就是異姓兄弟的關係,與周瑜地位不相上下。

    孫策死的時候,孫權剛剛18歲,孫策把弟弟託付給張昭,孫權趴在床上哭著不起來,是張昭把孫權勸起身,又當著眾人的面,把他扶上馬。

    從這幾點分析,張昭的命運與東吳應該是緊緊聯絡在一起的,他不應該被劃入魯肅分析的利益不一致的那一類人當中去。

    張昭也不是個膝蓋骨軟的人。《三國志》裡說,張昭每次上朝,言語雄壯嚴厲,聲色慷慨義氣,經常直言犯上,整個吳國上下就沒有不怕他的,連孫權都說,我跟張昭說話,可不能亂說,得想想好再說。

    魏國曾經派使者封孫權為吳王,使者到了吳國架子很大,過了宮門也不下車,張昭就講話了,說使者你敢到這不下車,是欺負我們江南人少勢弱,連把小刀都沒有麼嗯?!嚇得使者馬上下車。

    既然不是立場問題,也不是利益問題,那麼就屬於認識問題了。

    同時張昭還有個毛病,對自己的判斷比較自負,愛擺老同志的資格,覺得魯肅、諸葛亮這樣的小年輕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太沖動,沒大局觀,為這個曾經多次在孫權面前批評過魯肅。

    這幾處性格特徵在舌戰群儒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張昭在辯論中擺了個對比,說諸葛亮你自比管仲、樂毅,這話是你自己說的。劉備三顧茅廬請到你,以為是如魚得水,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管仲樂毅幹了那麼多經天緯地的大事,所以原本廣大擁護漢室的人都指望你諸葛亮出山以後能夠救世濟民、剿滅曹賊,怎麼劉備遇到你之前還能縱橫寰宇,遇到你之後被曹操打得連戰連敗丟盔棄甲,反而不如以前了呢?管仲樂毅是像你這樣的?

    張昭這段話問得很厲害,明代李贄評價說“下得好毒手”。但要注意兩點:一,他主要質疑的是諸葛亮個人,還是看不起小青年;二,他也許有一點“恐曹”,但從頭到尾既沒有“崇曹”也沒有“美曹”。

    張昭和諸葛亮的交鋒,是羅貫中著墨最多一回合。諸葛亮想的很清楚,以張昭的地位和資歷,只有說服他才有可能說服孫權。同時,演義沒有交代的是,張昭的問題是認識問題,是最有可能被爭取的物件。

    諸葛亮非常耐心,採用了以守為攻的辦法,繞了好大一個圈,先從醫理的角度舉例,說得了重症的病人不能用猛藥,要循序漸進。劉備的家底太弱了,不可能一開始就擔負起剿滅曹賊的重任,也要循序漸進。事物是在發展中由量變到質變的。4年楚漢戰爭,劉邦從來沒贏過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攻守的形勢是一點點逆轉的,是要積小勝為大勝的,所以劉備的失利是暫時的,而勝利最終會到來。

    諸葛亮又說:在坐的各位老同志、老秀才,在大事面前,要能拿起掃帚就幹,不能犯本本主義、經驗主義的錯誤,不能誇誇其談、議而不決啊。所以“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

    諸葛亮的這段話,李贄評價,“說盡今日秀才病痛”。

    接著來挑戰諸葛亮的是虞翻,虞翻也是孫策時代的老人了,性格忠誠直率,很堅持原則,曾經氣得孫權酒後要拔劍砍了他,因為太直,一輩子沒有做到大官。

    但他在抗曹這件事上表現得不好,自己“恐曹”,還把別人拉到跟自己一個檔次,認為劉備嘴上說不“恐曹”卻被曹操百萬雄兵打得丟盔棄甲,是假抵抗,是自欺欺人。

    對虞翻這種邏輯,諸葛亮是怎麼反擊的呢?注意,他在這裡區分了“投降派”和“暫時退讓派”的區別。像劉備這樣有抵抗決心,但客觀條件不具備,只能暫時退守等待時機的,是“暫時退讓派”、假“恐曹”;而像東吳這樣具備客觀條件,卻不主張抵抗的,是“投降派”、真“恐曹”。諸葛亮從主觀動機上將“投降派”和“暫時退讓派”做了區分。同時他是很強調主觀能動性的,先確立一個積極的態度,辦法總會有的;但如果跟曹操都還沒有接觸,就先判斷要輸,那再好的客觀條件也不能轉化為勝勢。

    羅貫中給諸葛亮安排的下一個對手是步騭,這個人物抓得好。

    前面說的張昭,家裡是北方南遷的世家大族。步騭就比較慘,孤身一人逃到南方避禍,無依無靠、一貧如洗,所以步騭有一套“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則亂大謀”的處世哲學。

    步騭這個人有多能忍呢,當時有個浙江人叫焦徵羌的,是豪門貴族,做事比較霸道,步騭和一個朋友怕被他欺負,就帶著名片拎著瓜去見他。結果一上門發現焦徵羌在屋子裡睡覺,讓他兩在屋外面乾等,朋友就想走,被步騭一把拉住。過一會焦徵羌醒了,就坐在屋裡,打發人拿了兩張席子,讓步騭他們坐在地上隔著窗子見他。到了飯點的時候,焦徵羌自己排滿山珍海味大吃大喝,卻用小盤子盛飯跟素菜讓步騭他們吃,朋友氣得實在吃不下去,步騭吃得狼吞虎嚥。

    吃完出門,朋友就火了,指著步騭說你你你怎麼這麼慫呢,你不可恥麼。步騭說,我們自己貧窮下賤,人家用貧窮下賤的禮節來招待我們,不是很合適嗎,有什麼可恥的呢。

    所以步騭這個人,屬於現實主義者,不是膝蓋骨軟,是能忍,但是格局偏小,被貧寒限制了想象力,缺乏那種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心氣與膽氣。並且他把個人的處世哲學帶到了國家大事當中,這是不應該的。

    於是諸葛亮就教育和警示他:你說我學蘇秦張儀用三寸不爛之舌來說服你,你知道蘇秦張儀是很有膽識的,決不是那種畏強凌弱、懼刀避劍的人,你要是當“投降派”,你肯定不如蘇秦張儀。

    《三國演義》為什麼是名著,就是他對各種典型人格的提煉到位。張昭、虞翻、步騭這些人是“恐曹”,問題的核心是“自卑”,在自卑心理的驅動下,誇大了敵人的優勢,看不到自己的優勢。

    而真正讓人做嘔的,是“美曹”。他們把對曹操的實力崇拜,上升到道德和價值觀的高度,去把敵人的臭腳捧在懷裡摩挲,捧得高高的。他們是“投降派”裡的極端派,是“舔曹黨”。這些人不是認識問題,也不單純是利益問題,而是立場問題。

    薛綜、陸績就是“舔曹黨”的典型。當時曹操佔有天下三分之二,這是實力優勢,而“舔曹黨”把這種優勢上升到價值、天意、血統的高度,主動為曹操的侵略行為尋找道德合理性,把戰爭的責任推給受害者;自己跪下了,還貶低不跟他一塊跪的人不識抬舉。按照他們的說法,曹操天下歸心,是劉備不識抬舉,硬要以卵擊石;曹操是相國之後,劉備就是個賣草蓆的,劉備怎麼膽敢挑戰曹操?

    “舔曹黨”的嘴臉激怒了諸葛亮,前幾個人,諸葛亮都是以守為攻。到薛陸這兩人的時候,諸葛亮情緒明顯高昂了起來,直接對這兩人展開了攻擊。

    這裡諸葛亮釐清了一個問題:價值觀的高地在誰手裡?

    當時最高的價值觀是忠孝,那麼當時全中國最忠孝的人就是最有實力的曹操了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就佔有忠孝的高地了嗎?反對他的人就是不忠不孝了嗎?

    諸葛亮的認識是,不對。不能你曹操最有實力,你就掌握了判定忠孝的標準,你說誰忠孝誰就忠孝,你說誰不忠不孝誰就不忠不孝;忠孝的標準是世上的人共同認可,判斷誰忠孝誰不忠不孝的標準掌握在大多數人手裡,在人心裡,不在你曹操這裡。

    所以曹操雖然是高官的後人,自己也是高官,但專權肆橫,欺凌君父,就不能佔有道德高地;劉備雖然賣過草蓆,但有忠孝的行為,就應該站在道德的高地上。

    最後,諸葛亮藉著最後一個來挑戰他的程德樞的對話,說出了他對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的認識,這是整個舌戰群儒的中心,也闡明瞭諸葛亮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做到兩點:堅守崇高的信念,同時腳踏實地。

    諸葛亮把知識分子分成了“君子之儒”與“小人之儒”。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而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做君子之儒,不要做小人之儒。這是諸葛亮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他用一生實踐了這個信念;這也是他對所有知識分子提出的要求,穿越千年,直到今天依然振聾發聵。

    諸葛亮一生都很進取,總是在想盡各種辦法與不利的形勢鬥爭,他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回頭看舌戰群儒,他跟被他駁倒的那些人,誰是真正的聰明人呢?如果三分終歸一統,孫劉當初的抗爭真的有意義嗎?

    其實千百年來,能真正為人民所記住的絕大多數不是“聰明人”,“聰明人”們早已化為了黃土,而不聰明人的精神匯入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條大河。

    在舌戰群儒裡,諸葛亮之所以能說的其他人滿臉羞愧、啞口無言,除了高超的技巧,根本上是諸葛亮舉起了忠孝這杆大旗,在什麼是核心價值這個問題上,當時在場的所有人認識是一致的。這是當時與今天不同的地方。

    今天有一些人,你說仁義禮智信,他說普世價值;你社會主義,他說普世價值。因為精神上已經是他華人了,所以聽你說什麼話都是反的,他不會滿臉羞愧,反而越說越得勁。

    對這種人,只能用諸葛孔明一句話總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青花瓷的語音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