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S學英語
-
2 # 天學網
其實這個可以 按照實際情況決定, 沒有所謂的必要不必要,如果條件允許,自然讓孩子早學早好,畢竟這個是一門語言,以後上學也會繼續學習,所以,提前打好基礎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當然,如果沒有條件,或者覺得還太早,可以讓孩子學一些比較簡單的,如一些常用的單詞、交流的句子,先培養孩子的興趣,等他有了興趣,自然也就可以很好的學習了。
至於老師佈置作業,也可以和老師商量一下,看看老師佈置作業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找到平衡的方法,讓孩子在可接受的範圍,學習英語,提升成績。
同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英語電影,電視劇,儘量與孩子多用英語交流,給其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這樣子在完成作業方面也會更有效率。
最後,不要憤怒,也不用生氣,而是找到解決的方法,一定要知道方法總比困難多,事情都會解決的。
-
3 # 小島語文
最近有一些教育專家倡導“學英語無用論”,認為過早的讓孩子學英語沒有必要,有多少人能夠在生活中使用到英語呢?而沒有語言天賦的學生,在學英語的道路上痛苦不堪,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仍然學不好英語,建議取消英語考試,讓喜歡英語的人去學。我不同意這樣的論點,語言是工具,多一門使用工具,多一個瞭解世界的渠道,尤其是早點讓孩子學英語,能開發孩子的語言系統,不存在有沒有天賦一說。
學任何一門語言都有學習方法,為什麼有的人學英語痛苦不堪?是因為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語言的方法。曾幾何時,大聲朗讀訓練聽說被奉為學習英語的最佳方法,其實有的人因為性格原因,不願意大聲朗讀,甚至在馬路上見到外華人主動搭訕。難道不大聲朗讀就學不好英語嗎?其實是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前不久,一個4歲小男孩流利的英語口語紅遍網路,家長說,沒有刻意教孩子,也沒有出過國,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就是自己看看動畫片學的。於是有的家長提出疑問,過早學習英語好不好?因為我們在學齡前還有拼音一道學習難關,是先學英語還是先學拼音好呢?孩子不會混淆嗎?透過我的教育實踐,我想說,不會混淆。
1、 自然拼讀方法適合低齡小朋友發音規律
現在的英語啟蒙都有完整的學習系統,包括自然拼讀,從26個英文字母的自然發音拼讀啟發小朋友進行拼讀,熟悉自然拼讀的發音規律,而不是像我們過去學習英語先學音標,背音標,在拼讀單詞。在幼兒英語的啟蒙階段,一些有教學系統的英語學習課堂,透過豐富內容課件,趣味性的互動遊戲,讓低齡小朋友對英語發音感興趣,自然而然就能學會掌握26個字母的發音規律。
英語啟蒙階段主要注重孩子的聽說訓練,認讀簡單字母。所以適合3以上的低齡小朋友進行早期的英語啟蒙學習,而漢語拼音的學習,除了要求聽說讀,還必須會寫,這就對年齡要求有了設定,三四歲的孩子,手部肌肉發育不完整,無法握筆書寫,所以學習拼音要到6歲以後適齡入學的階段。自然,先學習了英語拼讀,再學拼音拼讀,語言語境不一樣,孩子就不會混淆了。
2、 混淆只是暫時
有的家長說,我們沒有給孩子進行早期的英語啟蒙,就是在孩子入學前上了銜接班,英語和拼音一塊學了。在我的教育實踐中,確實有這樣個別的現象,0基礎的孩子,同時學習英語和拼音,並且兩節課時在一起上的情況下,有混淆現象。學習英語的時候,管a念“啊”,學習拼音的時候管b念“必”,但這種現象是因為孩子的記憶力有了偏差,老師提問時,一時著急,混淆了讀音,及時糾正一兩次後,孩子就能正確區分了。
英語和拼音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系統,通常我們老師都建議先學習英語。因為英語相對拼音,入門簡單,趣味性也強,孩子的接受度會更高,不會讓幼小的孩子有學習挫敗感。所以儘管暫時混淆了讀音規律,經過及時糾正,孩子們也會很快區分開。
3、 孩子是語言專家
我們常說孩子是天生的語言專家,尤其是在學齡前階段,早一些學習英語能夠開發孩子的語言系統。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是一塊海綿,你給孩子多少語言知識,孩子都能吸收。尤其是培養好語感,不光是學習英語了,有條件的家庭,讓孩子同時進行兩種外語的學習,孩子也都能區分,並且掌握得不錯。學齡前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就好比我們在家可以和孩子說方言,孩子在學校說普通話,家長常常要從方言轉到普通話,還要憋半天,而我們的孩子可以自由切換語言。
-
4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昨天我寫了一篇《孩子要上學了,給他找一所重點小學很重要嗎?》著重說的一點就是擇校實際上擇的就是一個“環境”,而這個環境是包括師資,有包括生源,但是最最最關鍵的其實是:家長們的綜合素質。
我不怕遇到一位不會教書的老師,我也不太擔心遇到一些淘氣、調皮的學生,但是我擔心遇到哪怕就一位“自以為是”的家長。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就拿題主的這個問題來舉例吧,假設我家跟他家是一個班的情況下,我會對班上有這樣的一位家長感到擔憂……
其實,教不教是一回事兒,學不學是另外一回事兒。
教是按照教育部頒佈的要求來做的,而你是可以不學的,你明白嗎?
你可以不用學的啊,你這就跟孩子的老師說:“我家一年級不學英語,我們以後會自己學!”你放心,老師對你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你以後想讓孩子什麼時候學你就讓孩子什麼時候學去,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
但是,
你不要因為自己不想學也不讓別人學啊!
這樣就太無恥了不是嗎?
你覺得一年級沒必要學英語,我可是我卻覺得一年級才開始學還真的不算早……
你覺得學英語沒必要,我卻覺得英語學習很重要。
……
你的反對是需要找到足夠的論據做出合理論證的,而我的支援則不需要做太多解釋,因為教學大綱已經“替我”做了,但是我反而覺得進度太慢、講的太少、有點浪費時間……
至於關於“作業”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孩子的作業太多了,就去教育局舉報好了,規定的作業是一年級、二年級不許留作業。
你是不是氣瘋了這點我不在乎,也不關心,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來一年級老師會給學生布置多麼多的作業會讓家長都發瘋了。
因為一年級真的沒啥值得佈置的啊,如果還多,那麼我更願意相信是這樣的原因:
1、你們遇到了一個負責人的老師,給孩子們進行了一些拓展學習;
2、你自己孩子的問題……
最後,我的建議是:先從自己、自己孩子身上找找問題,同事去問問孩子班上其他孩子的家長,多問幾個,尤其是你感覺他家孩子還比較聰明、學習比較好的家庭,有道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多比比,有助於我們“看清”問題本質。
-
5 # 蘇小妮
氣瘋了?一年級學英語難道不是家長選擇的結果嗎?是突然冒出來的嗎?比如說我們這兒一年級學英語大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民辦小學,尤其是那些冠以外國語學校的民辦小學是肯定在一年級學英語的,而且學得還不淺。另外一種是公辦重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這兩類小學的孩子,基本上是英語跟著上學開始學的。所以,打算把自己孩子送到這樣的小學就讀的家長,會提前讓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學拼音,免得到小學的時候同時學阿喔哦和ABC會混淆。
最新版的一年級語文教材是先教漢字後教拼音,家長就更擔心混淆。
其實,也沒有必要那麼擔心。
一年級的英語教材也是先教單詞,先學蘋果梨桃子之類的,然後再學字母。
所以,一年級學英語,都是家長選擇的結果,大家擠破了頭進去的,現在為什麼卻又後悔了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普通公辦小學,他們雖然一年級不開設英語課,但是開設英語選修課。採取自願報名的原則。我們家附近的一所小學,每天都有不同種類的選修課,針對一年級的有英語、書法、看圖寫畫、手工等等,相當於課後延長班了,有的家長覺得沒有時間接孩子的,從週一到週五的班都報,也有的報一兩門或者一門不報,一門課一學期大概三四百塊錢。但是,這樣的課前提是自願報名,學校不強迫。如果你的孩子上了這個班,那也是家長選擇的結果,不是學校強制執行的。
也就是說,不管你進什麼樣的學校,上什麼樣的班,都是在家長的選擇下才開的課,有什麼好氣的呢?有的家長將孩子送民辦學校就是為了他能把英語學好,將來為出國作打算的。別人想進還進不了,你卻說氣瘋了,我不知道是什麼邏輯。
說到一年級老師佈置作業多,我最大的感慨就是不是老師佈置的作業多,而是學生做作業慢。我親眼見過一年級孩子做作業,同一個班的,有的放學的時候他已經利用課餘或者自習課做好了,而那個跟他同班的同學,卻做到晚上十二點還沒做好。不是作業多,是孩子沒進入狀態,上課內容沒搞懂,不會做,磨蹭。
所以,建議題主,不要氣啊,好好看看孩子的情況究竟是咋回事,別把自己氣出心臟病來,那就更沒人幫你照顧孩子了。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不能怪學校,也不能怪老師,怪家長和孩子。沒事,你給他選什麼英語課呢?再說一遍,我們這裡不選擇是不會上的,不管你是選的學校還是選的課目。 -
6 # 學緣課堂
美國華盛頓大學語言及聽覺科學學院的Patricia博士在TED演講上稱,透過研究不同年齡的語言學習者,她發現,3到7歲的孩子,對於新語言的“語音測試”反應,得分跟母語孩子是一樣的,但是從8歲開始再學習,就不如母語學習者了。也就是說,7歲之前我們都是語言學習的天才,而7歲之後,我們坐下來像背課文那樣去學語言,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但這一研究,並不完全等同於“英語能力、英語成績”,而僅僅是針對某一兩個具體發音的測試。美國馬里蘭大學語言學院的Robert教授稱:關鍵期對於語言的語音有重大影響,對語義語法有一定的影響,而對於詞彙則可能沒有什麼明顯影響。
所以如果錯過了7歲以前對語音非常敏感的時期,對於後續英語學習,並沒有致命的影響。所以,家長們不要盲目地追求和迷信關鍵期,而放棄對孩子現在當下的教育。
大腦當中負責語言的兩個區域:布洛卡區和韋尼克區。這兩個區域分別負責語言活動的不同動作,但又不完全獨立工作。我們家長要做的,其實就是要對這些部位的腦神經,做正確有效的持續性刺激。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博導魏坤琳教授,也反覆強調了:大腦神經跟肌肉一樣,是需要也是可以塑造鍛鍊的。
-
7 # 思敏原著英語教研室
氣瘋了?怕你將來會後悔啊!從我的實踐經驗來看,6歲之前就應該學英語了。千萬不要被網上的某些“英語無用論”給欺騙了。他們一邊勸你不要讓孩子學英語,一邊給自己孩子報各種英語輔導班。
越是不讓你怎麼做的人,自己越是這樣做的。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其他科目暫且不說,但是就英語和語文兩門語言類科目來說,真的是越早學越好。像我們這種上初中才開始學英語的人,不論學得多努力,總是在一不注意的時候,腦子就會將英語處理成垃圾資訊給過濾掉,這給我的聽力考試帶來了諸多的麻煩。
其次,老師作業佈置的太多,一方面是老師真的很操心你的學習成績,只怕你練習得少,學得不夠多。這份苦心是需要體諒的。如果真的作業多到變成負擔,為什麼不跟老師坦然溝通一下,適量減少呢?總比在這裡抱怨要強多了吧。
總之,學英語要趁早,趁早好好學。作業太多,就溝通一下,老師也是人,不是機器,為了你的學習,她願意付出很多努力。何況是減少點作業呢?
-
8 # 逆流家長
這位家長其實沒必要生氣,更不要有氣瘋了的想法,如果能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家長之所以生氣和著急,最根本的還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孩子,作業每天搞到老晚,做不完似的,同時對英語這門學科不太瞭解,覺得一年級就學習英語,加大了作業量,所以牢騷滿腹了。
一、幼升小過渡銜接問題,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很多幼兒園特別是公立幼兒園基本不會在學校期間教很多知識,而孩子又沒有上過銜接班或者準備不足,剛進入一年級的時候,從原來沒有作業到突然每天有作業的狀態,一下子適應不過來。
我相信以上這情況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存在的問題,只要適應期一過,自然而然就沒有什麼問題了,所以家長壓根就沒必要急。
二、關於作業量
我覺得一年級的作業量不會很大,關鍵在於孩子有沒有用心去學,能不能理解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包括能不能熟練的書寫。
作為家長,不是鬧情緒,而是應該先調查在發言,看看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有哪些,有多少作業量,然後看看孩子正常情況下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做完,這才是重點,而如果有些作業,只需要十分鐘就能做完的,孩子卻花了一個小時沒做完,家長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就我小孩(公立小學)上一年級的時候,因為沒上過銜接班,剛開始也是有一個月的不適應期,思維跟不上,作業時間長,自己也鬧情緒,經過家長鼓勵之後,恢復信心,第二個月就開始跟上進度了,上課認真聽講,當天消化老師所講的內容,作業回來沒有哪天是超過半個小時的,基本都是學校完成的,回來就是各種玩,成績基本處於滿分狀態,連著到四五年級,三門課程基本都不會扣分。
三、關於英語
家長真的不用去多想了,一年級英語能學到多少東西,無非幾個單詞幾個句子,一個月也學不到多少的,除非平時是真的一點也不接觸,真要認真學,一本書的知識一個星期就能完成的事。
我記得我孩子,小學時候回來英語基本不看,最多十分鐘,就能消化所有英語知識,用他的話來講,一個星期顛來到去的就教那麼幾個單詞,幾句話,耳朵老繭都出來了。
更何況,一年級開始學英語,從小接觸,跟母語一樣的學習,會讓孩子更快的接受和適應這門學科,至於英語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我想家長應該也能明白。
結束語:遇到事不要慌,也不要鬧情緒,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深入的瞭解孩子所掌握的學習情況;多溝通多交流,以便於家長能夠隨時給孩子調整方向和思路;更要多多鼓勵、多誇獎,無時無刻都要讓孩子有自信和學習的動力,那麼你的孩子絕對是一個優秀的孩子。
回覆列表
轉載:英語有沒有用,取決於你是誰原作者: 西西弗評論
關於“花某人”英語學習無用論,從我,一個所謂的“精英”的視角看用愚昧和狹隘兩個字形容並不過份。有一個笑話,說對絕大部分人來說,人生知識最多的時候就是高考前,那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算立體幾何,背元素週期表,解力學題。工作之後,大部分知識都沒用,基本需要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就夠處理絕大部分問題了。物理化學基本可以完全忘掉。唯一有用的就是英語,大學六級水平也不夠的,得繼續學。大學花一半以上時間學TOEFL和GRE……有大V諷刺說,本來最應該睜開眼睛看世界的底層人,卻這麼愚昧和狹隘,活該一輩子呆在底層。從一個出過國,留過學的人角度,形容他的觀點是愚昧和狹隘一點不過份。
下面是神轉折………
然而,對任何問題的答案,都取決於你站在誰的立場上。站在top 1%,10%還是 bottom 50%的立場上:
之前我有篇文章,當時估算了一個數字,中國收入多少可以算是Top 1%的家庭,多少是10%。先自己吹個牛,我的教育背景,職業,收入可能算1%,至少算10%吧。假設我不是前10%,是後50%,那樣的我會怎麼想呢。
首先一個參考資料,全華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應該是一個月2000出頭,一家三口是6000多。如果我是後50%,我全家收入應該不到這個數字。
在高考的全部學科中,和家庭經濟因素相關度最高的應該是英語。富裕家庭的小孩子從3歲起就和外教朝夕相處練英語,經濟差一點的上各種英語課程,再差點上vip kid線上課。vipkid好像一年2萬元,不貴,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已……
我在北京長大,但課外沒學過任何英語培訓,也從沒上過外教課。中學時英語是最差的一門。即使這樣,上了大學後,我引以為豪的數理化都變成了差生,但我的英語算是班裡好的。我也能明顯感到城市學生的英語水平明顯高於農村。那時還沒有各種英語培訓呢。現在富裕家庭小學生從小英語環境薰陶,一口流利英語很常見。貧困家庭中出數理化天才並不少,甚至出優秀作家也很常見。但是貧困農村家庭的學生能靠自己努力說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真的太少了。
如果一個農村貧困尖子生,會希望高考考英語嗎?答案也許會也許不會。但我相信他肯定不希望高考考英語口語。筆試有可能努力死記硬背,但口語考試,農村貧困生肯定考不過從小跟外教的孩子。口語不重要嗎?重要,但他肯定不希望考。好在現在高考也不考口語。感謝網際網路,讓農村孩子也有接觸英語資料,英語原聲的機會,但口語還是難於逾越的門檻。
如果我是一個學習一般的農村貧困學生。我的命運是上一個大專,然後回到老家。我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從村裡出來到縣城工作生活。一輩子不會見外華人,也不可能出國。我會希望考英語嗎?除了小學語文數學,其他的工作後估計都沒用。我學英語就是因為高考要考。
我們可以高高在上的嘲笑他們愚昧,嘲笑他們狹隘,嘲笑他們不求上進,但是這是中國大多數人的命運呀。中國過去百年天翻地覆的變化,給了很多人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是,沒能改變命運的人,還是大多數。
講一個我自己家庭的故事:我曾祖父是湖南永興鄉下的一個貧農,家裡有幾畝地,欠幾十元高利貸。我祖父的姐姐有癲癇,十六歲時試圖自殺。把自己掛上房梁,腳下的凳子還沒踢倒,我曾祖父就走過去,把凳子踢倒了。但因為繩子質量不好,斷了,沒死成。過了幾天,再次嘗試自殺,這次成功了。死後,我曾祖父鬆了一口氣,我曾祖母有些難過,但也覺得這個世道,還是死了比較好。
我曾祖父不努力嗎?很努力,除了種田,還跑幾百里路去廣東挑鹽回湖南賣,有商業頭腦,我估計智商也不低。還能混社會關係,我曾祖父家是弱房,但家族選供一個孩子讀書,他各種運作之下選了我祖父。但他這一生沒有任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不管多努力,最終因為還不起高利貸,被迫把自己家的田地賣了。隨便說一句,這個高利貸年息30%,比現在的現金貸利息低多了。
我祖父出去讀書後,從村裡走到了永興縣城,然後走到了五線城市衡陽,然後走上造反之路,九死一生最後進了北京。靠著自己的天賦,努力和最重要的沒被子彈打中活下來的運氣,完成了屌絲逆襲之路。
如果當時家族讀書選了其他孩子,我祖父估計八成會在湘南農村裡呆一輩子,文化水平估計是半文盲狀態。解放後普及教育,窮人有了上升通道,我父親智商不低,估計可能能混到永興縣城,但他估計就是個小學老師或者辦事員,不會發財。我也許會是縣城裡面一個學習不錯的學生,高考前從來沒見過外華人。英語我可能初中才開始學。縣城英語老師水平很糟,英語的發音和真正的老外天差地遠。英語一定會是我最吃力的課程,發音永遠不準。如果我中學時父母帶我來到大城市,看著光鮮亮麗的城市孩子,流利的和老外說英語,我心裡除了羨慕嫉妒也不會有什麼別的心情。
如果那時有人問我,高考應不應該考英語,我一定會回答:不應該,高考應該取消英語!即使被上等人嘲笑為不知上進活該一輩子在底層的下等人,也會回答,我不想考英語!就算英語未來再有用,就算上了大學我重新再花2-3倍的力氣去學,我也不想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