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秦皇蔚大鵬

    南美白對蝦白便是對蝦肝胰腺和腸道長期發生慢性病變的結果,是肝胰腺和腸道病變後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增生細胞形成的,不是食物消化後形成的正常糞便。

    對蝦發生白便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只是食慾減退。隨著病情加重,出現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蝦身瘦弱(殼肉分離),檢查下風口水面可見漂浮的白色糞便,檢測病蝦可看見其腸道不飽滿,出現斷腸、空腸的現象,肝胰臟開始萎縮、變小,外觀模糊,部分病蝦出現紅須、紅腿、腸道變粗等症狀。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會有少量病蝦偷死或爬邊,此時蝦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有的體重下降,變成“乾癟蝦”,池塘內蝦的規格相差懸殊、產量低、餌料係數增高。

    當對蝦發生白便時,一旦池塘漂浮大量白便,說明病情已經開始蔓延,病情嚴重的對蝦已經無法徹底治癒。因此對蝦的白便應採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進行防治。

  • 2 # 口鎮小哥

    一:對蝦白便的症狀

    發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只是吃料減慢。隨著病情發展。有越來越多的蝦不吃料,池塘下風口水面可見漂浮的白色糞便,發病蝦出現“斷腸”、空腸現象,肝胰臟也開始發紅、外觀模糊,有的蝦紅體、肝臟萎縮,漂浮的白便也增多。進一步發展,有少量偷死或爬邊、遊塘。解剖見前期肝胰臟脂肪減少,肝胰臟體積變小前腸變白,發病嚴重時整個腸道變成乳白色,呈“白腸”。從解剖和病理組織切片來看,“白便”的實質是從肝胰臟病變開始的,是肝胰臟和腸道病變後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增生細胞形成的,不是食物消化後形成的糞便。

    空腸空胃

    對蝦白便

    二:引發白便的原因

    1、弧菌感染:副溶血弧菌,哈維氏弧菌,創傷弧菌等致病菌。

    因弧菌感染導致對蝦白便、空腸空胃的比例高達85%以上,弧菌感染對蝦本源是體質虛弱,體質虛弱的本源是各種應激反應,針對白便很多人重點放到單純的腸炎上,盲目的使用消毒劑,抗生素,白便為什麼當腸炎來治療也有一定的效果呢?透過對發生白便的蝦進行細菌培養,我們均觀察到細菌菌落,但腸道內本身就有弧菌感染,投餵一定抗生素也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副作用大,反彈快,成功率不高,這也是白便一直治療不好的原因。

    解決方法:乾界生物蛭弧菌拌料+潑灑;①對副溶血弧菌(綠弧菌)、哈維氏弧菌(發光弧菌)有特效,可在使用前後透過弧菌測試劑盒檢驗證明;②對因弧菌引起的空腸空胃、肝胰腺萎縮、腸炎、白便等症狀,可透過外潑、內服有效抑殺水體及蝦體內的弧菌,使未染病蝦保持健康,發病但仍吃料的蝦逐漸恢復;③對白斑綜合症有明顯效果。

    淘寶購買蛭弧菌

    【乾界生物日本噬菌蛭弧菌200ml/24瓶治療弧菌病水產養殖弧菌剋星】

    開啟“淘寶”app或網頁,直接搜尋“乾界生物”,即可找到您想要的產品!!!

    2、藻毒素、天氣及池塘環境惡化:

    ①水質條件惡化,藻類老化倒藻、化學消毒劑毒素殘留等會加重對下的肝胰臟負荷。 ②長期的陰雨天氣,會影響對蝦的吃食情況,吃剩下的飼料會沉到池塘的底部發酵腐爛變質,惡化水質環境,加大對蝦肝胰臟負荷。

    解決方案:①加開增氧機、適當換水。②乾界生物解毒119潑灑+拌料;乾界解毒119以紅假單胞菌為主導的多種光合菌複合及豐富的氨基酸,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等。乾界解毒119可抑制水體中有害病毒、細菌和藍藻等有害生物的滋生。促進有機物分解等多種不同的機制將底層的殘餌、糞便、各種冗雜有機餘物徹底分解轉化,有效淨化和吸收水中的氨氮、 亞硝酸鹽、 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光合菌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能促進水生動物生長髮育,均衡各類營養攝入;可促進水生動物的免疫系統發育,增強其免疫力。

    4、黴菌毒素 

    由於劣質的飼料和貯存不當等原因,往往造成飼料中黴菌毒素超標。長期食用黴變的飼料,造成肝細胞壞死,肝胰臟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礙。導致腸內黏膜和血細胞的壞死,這些細胞可以產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顏色變淺。這些副作用反過來又導致對蝦生長緩慢,飼料效果變差。黴菌毒素使對蝦機體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誘發大規模的疾病。

    解決方法:①選用有安全保障的飼料②乾界肝腸120拌料。

  • 3 # 小城老王

    在2011年之前,白便一詞還沒有充斥蝦界。自2012年白便氾濫後,大蝦小蝦們對白便就開始畏懼了。白便到底是什麼呢?今天一起去探索一下“白便”的前世今生吧。

    所謂“白便”就是白色的粑粑,我們都知道正常對蝦的粑粑與飼料或者藻類的顏色接近。 那麼白色的粑粑,裡面究竟含了哪些東西呢? 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就得了解對蝦的生理結構。

    食物從對蝦的口咽腔進去後,經過憤門胃,幽門胃的物理消化,就直接進入肝胰腺進行化學消化吸收。接著進入中腸進行重吸收(中腸+肝胰腺=中腸腺),最後進入後腸,由於後腸是沒有什麼消化吸收功能的,所以經後腸聚集後,粑粑就會從肛門排出~

    那麼褐色,黑色,綠色的食物到底怎麼就變成了白色呢? 鏡檢發現,白便的主要成分有:脂肪粒,食物消化產物,活菌,和ATM(簇狀蟲體)等。注:關於ATM的形成,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裡面的主要成分為肝胰腺上皮細胞脫落的微絨毛膜聚集包裹B細胞而成的管狀物質。 中腸腺在弧菌的刺激下,又分泌了大量的粘液潤滑了這些物質,在鹼性的條件下,這些物質被氧化,變性,最後凝固成了白色粑粑~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白便”。

    瞭解了白便的前世今生。我們就不難理解,為啥治療白便用抗菌藥有一定的效果了。因為,目前白蝦肝胰腺壞死綜合症很大部分原因是感染了弧菌。所以大家當成腸炎用抗菌藥消炎也能產生一些效果。

    花了那麼大篇幅,本篇想要表達的觀點就是,出現白便未必不是好事兒。因為它間接告訴了我們,對蝦的中腸腺一定出問題了。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多很多,但是很多人把治療重點放到單純的腸炎上。盲目使用消毒劑,抗菌藥~其療效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還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中腸腺作為對蝦的生化工廠,承擔了免疫,解毒,造血,分泌消化酶和生理調節等等功能,一旦中腸腺出現問題,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各種五花八門的病就來了。

    所以,預防的關鍵還是在保護肝胰腺。對蝦的肝胰腺是蝦體內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當對蝦進入快速生長的階段,蝦塘內各種有害細菌、有機汙染物越來越多時,對蝦肝胰腺承受著巨大的解毒功能,即把體內的各種有毒物質進行轉化分解。肝胰腺功能的多樣性同時也決定了它的脆弱性。在水產動物飼料或養殖水體中新增(加入)膽汁酸能提高水產動物的免疫力與抗病力。膽汁酸能有效防治對蝦肝胰腺的炎症在其他水產動物上已得到了驗證。膽汁酸在魚類胃腸道中能幫助創造能夠殺滅和消化某些細菌和病毒的環境(Ellis, 2001)。哈斯蘇榮等(2001)對雞膽汁的有效成分牛磺酸和膽酸進行了抗炎作用及抗菌作用研究 ,結果表明,膽汁酸對急慢性炎症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膽汁酸還對體外培養的革蘭氏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劉玉芳等(1998)利用從草魚膽囊中提取的膽汁酸進行抗菌實驗,結果表明膽汁酸鹽對草魚腸道三種革蘭氏陰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藤黃八疊球菌及枯草芽孢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膽汁酸對內毒素是一個重要的化學屏障:①腸道內的膽汁酸可透過與內毒素的結合而阻止其從腸道吸收入門靜脈,②膽汁酸為去汙劑,已證明兩者在體外對內毒素脂多糖具有直接作用,而且膽汁酸可在試管內改變大腸桿菌內毒素,使其不再引起裂物凝聚,其機制可能為將內毒素分解成無毒性的亞單位或形成微聚物。因此膽汁酸可以減少內毒素對腸道、肝臟乃至整個機體的危害。

  • 4 # 踏火逍遙說魚

    南美白蝦排白便是什麼原因?

    在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過程中如果南美白對蝦出現排白便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好後果會比較嚴重的,就算蝦能夠活過來對之後的生長會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南美白對蝦排白便是什麼原因呢?

    南美白對蝦出現白便,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蝦的肝胰腺和腸道出現了問題,消化道內的一些上皮細胞出現病變之後脫落與內容物一起形成白便。在養殖過程中蝦出現這種問題與下面幾種情形密切相關。

    過量投餵:這種在蝦的生長旺季易出現,因為這時候蝦的吃食量會猛增,如果我們在投餵時量沒把握好的話很易出現投餵過量而出現白便的情況。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透過控制投餵量或是在飼料中加入一些益生菌之類的來調理蝦的腸道菌群以起到輔助蝦提高消化、吸收能力而減少整個消化道的壓力。細菌感染: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弧菌類細菌,這種菌主要危害到蝦的腸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腸炎病,蝦腸道發炎、發紅並有些腫大。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透過給蝦內服大蒜素或是硫酸慶太黴素之類的抗菌藥物都可以,情況嚴重的要對養殖水體用藥消毒,否則也很難控制住病情。

    水質不良:其實這一因素是很多疾病的誘因,當水質不良時這些病菌才會失控地繁殖起來,從而影響到蝦的健康,因此養好水才是保證其健康的根本所在。

  • 5 # 天蠍392

    白便情況多為細菌感染引發的腸道問題。

    已經發病的用氟苯尼考拌料使用

    預防以三黃粉和維c以及肝膽康之類的進行拌料5-7天

  • 6 # 河北閆家妮兒

    白便問題是南美白對蝦養殖的主要病害之一。出現白便時,南美白對蝦食慾下降、生長緩慢、產量低、餌料係數高,狀況嚴重可導致對蝦體重下降,出現“乾癟蝦”,以致發生“偷死”,造成巨大損失。

    造成對蝦白便的原因很多,因此我們想要解決對蝦白便問題就要從根上入手。

    在經過多方的認證和調查,對蝦的白便基本就是中胰腺(中腸+肝胰腺=中腸腺)方面的問題。南美白對蝦白便是對蝦肝胰腺和腸道長期發生慢性病變的結果,是肝胰腺和腸道病變後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增生細胞形成的,不是食物消化後形成的正常糞便。一旦池塘漂浮大量白便,說明病情已經開始蔓延,病情嚴重的對蝦已經無法徹底治癒。

    因此對蝦的白便應採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進行防治:

    工具/原料

    改底藥、殺藻藥、解毒劑、抗應激生物製劑、飼料級膽汁酸

    方法/步驟

    1.保持水質清新,該殺藻類時應及時殺滅。

    2

    投餵優質的飼料,不要投餵劣質、發黴變質的飼料,避免對蝦攝食殘餌和變質飼料而患腸炎。

    3

    平時多觀察,仔細觀察蝦糞情況(粗、短為好),定期使用(調水、改底)解毒、抗應激的生物製劑。

    4

    在對蝦飼料中新增保肝產品飼料級膽汁酸。膽汁酸能提高對蝦肝胰腺的解毒排毒能力,保護肝胰腺,預防對蝦白便、肝胰腺壞死;同時增加對蝦腸道屏障功能,預防腸道病變。因此,膽汁酸可有效預防對蝦白便的發生。

    5

    那麼膽汁酸是如何做到從根本上防治對蝦白便的呢?

    1、經試驗證明,膽汁酸可增強蝦蟹肝臟的解毒排毒功能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修復肝臟損傷、增強肝臟功能;

    2、膽汁酸可將黴菌毒素、重金屬和藥物等其它有害物質隨膽汁排出肝胰腺,從而減少有毒物質對肝胰腺的損害;

    3、膽汁酸可以結合或分解腸道內的內毒素,阻止內毒素透過腸粘膜屏障經門靜脈進入肝臟,減少腸道對內毒素的吸收,增加腸道屏障作用,防止內毒素對腸道、肝胰腺乃至整個蝦體的危害;

    4、膽汁酸可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鏈球菌等腸道有害菌的過度增殖,維護腸道微生態環境;

    5、膽汁酸的新增可以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對蝦對膽固醇及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利用率,提高對蝦抗應激能力。

  • 7 # 湘村新農人

    養殖對蝦的養殖戶都知道,對蝦養殖三大痛點:“白便”、“空腸空胃”和“偷死”(死蝦肝臟萎縮、殼肉分離)。目前“偷死”已成危害養蝦業的頭號殺手,可以說白便是偷死的初始階段,為“偷死”亮起了紅燈,所以我們預防白便治療白便最能有效遏制後期的“空腸空胃”,以及“偷死”造成的巨大損失。

    對蝦白便是症狀大致是 蝦糞細長呈白色(如棉線)、有粘性、浮在水面、大量聚集有惡臭散發。初始階段對蝦攝食正常,但隨著病情加重,出現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蝦身瘦弱(殼肉分離),且伴隨遊塘及偷死(蝦腸道發紅或腸道有白色膿狀物)。

    白便通俗的理解就是肝胰臟和腸道病變的結果, 白色便狀物是脫落的肝胰腺管上皮、胰腺微絨毛組織、腸道粘膜上皮和增生細胞形成的白色有機物。在顯微鏡下透過肝胰腺組織塗片染色觀察,可以觀察到所謂的“白便”裡面含有脫落的肝胰腺管上皮、腸道粘膜上皮組織及細胞、甚至可觀察到部分細胞膜邊緣已經溶 解破裂。

    (池塘上分漂浮的白便。惡化水質)

    引起白便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因素:

    1、細菌感染

    “白便”的主要成分為肝胰臟排出的病變組織、粘液和毒液,腸道脫落的粘膜以及一些正常的糞便成分,而非人們常規認為的蝦糞便。 養殖池塘底部有大量的副溶血弧菌、哈維氏弧菌、創傷弧菌等致病菌。這些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著在飼料、殘餌、有機碎屑、死藻上不斷繁殖生長。對蝦吃食這些物質後,通常引起胃腸道感染、心肌損害、肝胰臟明顯萎縮。定期使用乾 界蛭弧菌可透過外潑、內服有效抑殺水體及蝦體內的弧菌,使未染病蝦保持健康,發病但仍吃料的蝦逐漸恢復;③對白斑綜合症有明顯效果。 很多發病池塘停料後,對蝦發病程度明顯減輕。

    2、藻毒素

    藻毒素可分為兩類:主要是藍藻毒素。 一類為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單環肝毒素,主要為微囊藻毒素;另一類為神經毒素,主要為魚腥藻毒素-a。肝毒素直接導致肝胰臟腫大、萎縮、出血、壞死以及胃腸道炎症、壞死等病變。

    3、水質惡化

    南美白對蝦是底棲動物,在他們生活的中下層水體,由於殘餌、糞便、死藻的大量累積以及濫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導致該層水質、底質發熱、發臭、泛酸,生物和化學耗氧量大,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嚴重超標,成為原生動物、細菌、病毒的滋生地,成為名副其實的 “聚毒層”。“聚毒層”如不及時消除,就會加重肝胰臟負擔,腐蝕腸粘膜,最終導致“白便”。 往往併發黑鰓、黃鰓、爛鰓、爛眼、紅須、紅尾、爛尾、斷須、白濁等症狀。

    4、黴菌毒素

    由於劣質的原料和貯存方法不當等原因,往往造成飼料中黴菌毒素超標。長期食用黴變的飼料,造成肝細胞壞死,肝胰臟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礙。導致腸內黏膜和血細胞的壞死,這些細胞可以產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顏色變淺。這些副作用反過來又導致對蝦生長緩慢,飼料效果變差。黴菌毒素使對蝦機體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誘發大規模的疾病。

    如何預防對蝦白便的產生:

    1、選擇優質種苗,避免苗種帶菌或苗期使用抗生素過多造成苗體肝胰腺損傷。

    2、清罾前要改變觀念,做到早投料、投足料;清罾後要注意投料比不要過高,不要加料太急太快,適當控料,也可以在一週左右停料1-2 餐或當天減少投餵量,讓蝦“清清腸胃”及池底有機“餌料”“碎屑”等,“清腸胃”過後適當新增複合乳酸菌調理下腸胃。

    3、平時可用複合乳酸菌拌料,每天兩餐,連喂三天停三天,可重複投餵預防。在實際生產上用此方法預防,白便發生的機率較低,平時做足預防的,就算髮生白便,相對那些不做足預防措施的更容易治療和控制。

    4、控制良好的水體、底質環境。養殖中、後期使用複合光合菌淨水,避免池塘藻類過濃繁殖過旺,避免過多藻類老化、死亡;及時排汙,排出死亡的藻類與飼料殘渣,減少弧菌生長的所附著的碎屑及繁殖所需的環境;定期使用蛭弧菌抑殺弧菌使用底部氧化消毒劑消殺、控制弧菌等有害菌,使用消毒劑注意一開始分量減半待適應再用回正常量,使用消毒劑後及時補充益生菌“佔位”培養有益菌成為優勢種群。

    5、對池塘的“藍藻”等有害藻提早發現提早處理,一旦“藍藻”等有害藻成了優勢種群,而且蝦已經發現較多白便,此時一定要慎重,儘量避免進行“殺藻”等高風險的操作,以免造成蝦大規模死亡損失。

  • 8 # 安徽鱔哥

    南美白對蝦白便是對蝦肝胰腺和腸道長期發生慢性病變的結果,是肝胰腺和腸道病變後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增生細胞形成的,不是食物消化後形成的正常糞便。

    對蝦發生白便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只是食慾減退。隨著病情加重,出現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蝦身瘦弱(殼肉分離),檢查下風口水面可見漂浮的白色糞便,檢測病蝦可看見其腸道不飽滿,出現斷腸、空腸的現象,肝胰臟開始萎縮、變小,外觀模糊,部分病蝦出現紅須、紅腿、腸道變粗等症狀。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會有少量病蝦偷死或爬邊,此時蝦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有的體重下降,變成“乾癟蝦”,池塘內蝦的規格相差懸殊、產量低、餌料係數增高。

    當對蝦發生白便時,一旦池塘漂浮大量白便,說明病情已經開始蔓延,病情嚴重的對蝦已經無法徹底治癒。因此對蝦的白便應採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進行防治。

    1.保持水質清新,該殺藻類時應及時殺滅;

    2.投餵優質的飼料,不要投餵劣質、發黴變質的飼料,避免對蝦攝食殘餌和變質飼料而患腸炎。

    3.平時多觀察,仔細觀察蝦糞情況(粗、短為好),定期使用(調水、改底)解毒、抗應激的生物製劑。

    4. 在對蝦飼料中新增保肝產品飼料級膽汁酸。膽汁酸能提高對蝦肝胰腺的解毒排毒能力,保護肝胰腺,預防對蝦白便、肝胰腺壞死;同時增加對蝦腸道屏障功能,預防腸道病變。因此,膽汁酸可有效預防對蝦白便的發生。

    那麼膽汁酸是如何做到從根本上防治對蝦白便的呢?

    1、膽汁酸的新增可以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對蝦對膽固醇及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利用率;

    2、膽汁酸中的脫氧膽酸和熊脫氧膽酸可以促進肝細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膽汁,將黴菌毒素、重金屬和藥物等其它有害物質隨膽汁排出肝胰腺,從而減少有毒物質對肝胰腺的損害;

    3、膽汁酸可以結合或分解腸道內的內毒素,阻止內毒素透過腸粘膜屏障經門靜脈進入肝臟,減少腸道對內毒素的吸收,增加腸道屏障作用,防止內毒素對腸道、肝胰腺乃至整個蝦體的危害;

    4、膽汁酸作為一種有效的殺菌劑,抑制腸道細菌的過度增殖,維護腸道微生態環境;

    5、外源補充膽汁酸增加了膽汁分泌,使腸肝迴圈中膽汁池容量增加,肝臟膽汁酸分泌速度恢復至正常水平,使腸腔內結合膽汁酸的濃度提高,腸腔內結合膽汁酸對小腸內細菌的抑制作用增強,從而抑制腸道細菌過度生長,降低細菌移位和內毒素血癥的發生率。

  • 9 # 水產養殖小西

    1、細菌感染

    大量的副溶血弧菌、哈維氏弧菌、創傷弧菌等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著在飼料、殘餌、有機碎屑、死藻上不斷繁殖生長。

    2、藻毒素

    藻類引起的原因:對蝦攝食了一些死亡集結的有害藻類或大型的藻類,部分藻類細胞壁厚不易消化、死亡變質、含有藻毒素(肝毒素)等引起蝦的肝胰腺、腸道病變。

    3、底質惡化

    底質差(泥皮、死藻、青苔、底棲藻類、淤泥、有機物積累過多、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環境性的有害物質長時間“脅迫”也會引起蝦肝胰腺和腸道的病變)。

    4、黴菌毒素

    由於劣質的原料和貯存方法不當等原因,往往造成飼料中黴菌毒素超標。長期食用黴變的飼料,造成肝細胞壞死,肝胰臟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礙。導致腸內黏膜和血細胞的壞死,這些細胞可以產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顏色變淺。

    5、過量投餵

    長時間過量投餵造成的肝胰腺、腸道長期過重的消化負荷。也是該病的誘發因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日本製造核彈,美國會阻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