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朝對來自朝貢的附屬國有哪些權利或者好處?如題所問,請教一下萬國來朝以及明朝對附屬國的權利或好處。
1
回覆列表
  • 1 # k笑笑生

    大家好,我是笑笑生,喜歡笑侃歷史,用不同的視角帶你瞭解歷史點滴

    明朝時期的萬國來朝用現在的角度來看,容易理解一些,就是兩個方面:

    綜合國力強

    明朝時期,周邊的國家尚且處於非常落後的狀態,無論是文化、經濟還是國力都遠不如當時的明朝,當時的明朝就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加上朱棣確是一位有實力的君王,整個明朝在他國眼中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帝國。名副其實的“大腿”啊,試問現在還有誰不喜歡“抱大腿”的麼?背靠大樹好乘涼,誰都知道的道理,一來可以保證自己不被滅國,二來當自己被欺負了還有大哥能替自己出頭,何樂不為?

    對外推廣

    大家都知道鄭和下西洋,這貨足足下了七次西洋,都幹嘛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出海之後命就全交給天來決定了,明朝一直不費餘力的去出海,很大程度就是去推廣自己的名片:我大明帝國來的,看我這船,看我這衣服,看我這一箱箱的寶貝。那些小國家哪見過這麼多好東西,生產力就代表了國力,正是因為鄭和下西洋與各國的交流,才讓大明朝的國力展現出去,展示出了強國的國威!

    來犯必誅

    這麼強大的明王朝就沒人敢跟咱們動手麼?有的,在工業革命時期,西方國家也在飛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狀態下的西方國家,需要大量的資源,總有那膽肥的、不長眼的就盯上了咱們大明朝“想借島?對不起不借,硬要借?那我就打你!”。明朝對於來犯之敵從沒有一次手軟,定會給予痛擊,更加展現了大國的軍事實力。你要說有什麼好處?你天天別人非常尊敬的叫一聲大哥,你爽不?

  • 2 # HuiNanHistory

    明朝的對外交往始於明太祖洪武時期,不過總體來講,當時的外交策略帶有相對保守、謹慎的色彩。

    隨著靖難之役的爆發,明成祖永樂帝奪得帝位,一改其父的統治風格,於1402年登極當年,就立刻派遣使者出訪日本、琉球、安南、占城、暹羅、爪哇和蘇門答臘等國。隨後,成祖為增強政治權威,派鄭和下西洋招徠海外國家入貢,彰顯天朝上國“懷柔元人”的風範,使明朝一度成為海內外諸國的“共主”。

    不過,明朝對這些國家的招徠政策,是將政治關係與貿易關係緊緊捆綁在一起。換言之,如果各國想要來明朝貿易,就必須要在朝貢的名義下展開。明人王圻指出:

    凡外夷貢者,我朝皆設市舶司以領之。在廣東者專為占城、暹羅諸蕃而設,在福建者專為琉球而設,在浙江者專為日本而設。其來也,許帶方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有貢舶即有互市,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

    在這種特殊的制度下,明朝很難透過與海外國家的貿易,獲取相應的經濟利益,甚至情況恰相反,對於主動朝貢的國家,明朝往往要予以優待,這就是所謂的“厚往薄來”,也就是說要給朝貢使者們豐厚的賞賜,同時要免除他們趁朝貢之機所攜帶貨物的關稅。

    例如,永樂年間,西洋剌泥國回回遣使來朝時,使者附載胡椒等物與華商互市,有司請求向其徵稅時,遭到皇帝的駁斥:“商稅者,國家以抑逐末之民,豈以為利?今夷人慕義 遠來,乃欲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萬萬矣!”

    當然,這種虧本賺吆喝的做法自然無法長時間為繼,明朝很快難以承受“厚往薄來”導致的財政壓力,只得對朝貢使團的規模、貢期、貨稅做出限制。隨著朝貢獲利減少,前來朝貢的國家數量自然也就銳減,等到16世紀後期明朝只有北韓、琉球、暹羅等少數幾個國家的朝貢了。

    最後,明朝能從朝貢國那裡撈到多少好處,我們暫且不談,但如果想維持好朝貢制度,它肯定要付出一定代價,特別是當屬國有難時,明朝作為上國負有“字小”的義務。壬辰戰爭就是一例。

  • 3 # ReaderX

    的確如此,別說朱棣這麼庸俗,其實我們很多時候花錢都是為了面子,大夥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朱棣是一位手腕極其靈活的政治家。 為使周邊的其他國家誠心歸附,他施展了靈活的外交手段。鄭和幾次南下,耗費國家大量錢財,全因朱棣一人支援。 鄭和所到之處,無論是大國小國,都以大明朝的名譽,贈送大量珍寶。作為交換,那些國家紛紛表示,承認朱棣,歸附大明。 當然鄭和下西洋還帶著一個任務,那就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因為這個“正統”的小侄子不知所蹤,這個做叔叔的很是不安吶。 自從登上皇位,朱棣就一直在證明自己的合法性;,贏得最大多數人的支援,是朱棣的主要目的。 修撰《永樂大典》是為了證明朱棣的合法性遷都北京也是為了證明他的合法性, 發展外交、擴充套件國家版圖也是為了證明他的合法性。 鄭和率領的船隊, 繞過東南亞,一直航行到非洲。在這期間,東南亞和非洲國家的使臣,一共有三百多人次來華朝拜,平均每年有十次左右。 這些國家所派遣的使臣,不是三個兩個,而是一大群, 而且來的使臣一次比一次多。永樂年間,在大明首都的大街上,隨處都可以見到外國使臣。

  • 4 # 一枚明粉

    其實每家說的都有道理,但都不全。我現在以俺答封貢來談談。

    朝貢體系有幾部分構成:封;貢——欽賞;互市。

    1、封

    封很簡單,就是封官,納入羈縻體系,即華夏秩序中。比如明代給越南、琉球、北韓、哈密封王。這樣給國家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錫封號官職。諸虜行輩惟俺酋為尊,或可錫以王號,頒給印信,如忠順王及西番諸國例俾號;召其弟侄子孫為國藩籬,其餘大枝如老把都、及吉囊長子吉能、俺答答長子黃臺吉、俱宜授以都督職銜,如三衛故事;其他弟侄子孫如兀慎打兒漢等四十六枝,雖眾寡強弱不齊,俱宜授以指揮職銜,其俺答諸婿十餘枝,各湏授以千戶,如把漢那吉阿力哥近例,皆賜冠服,俾知臣禮,是假名器以臣服強胡,在朝廷無大煩費,而大小酋首可使無復犯邊。

    確立天下秩序,保證沿邊安全。

    (俺答封貢)

    2、貢

    貢的問題,是現在爭議較大。其實貢接近外交,周邊部落政權使者按照規定人數、道路、禮品到達京師朝覲,朝廷會按照既定禮儀宴請、賞賜、參觀等。以展示天朝上國的強盛富庶,以收服萬邦。

    夷虜入貢,名雖效順,而實希賞,今宜定製:歲許一貢,每貢俺答馬十匹,夷使十人,老把都吉能黃臺吉各八匹夷使各四人,其諸酋首各以部落大小為差大者四匹小者二匹夷使各二人,通計歲貢馬不得過五百匹,夷使不得過百五十人,馬分三等,以上馬三十匹進御餘馬給價有差老瘠者不準充貢其使歲許六十人進京,餘留待境上,使還之日,聽以馬價市買繒布諸物,分給諸酋,以為酬賞,其欽賞之額聽禮部查照三衛及西番諸國事例頒給。

    在貢使去京的路上,沿途要做到“所過地方各將領盛陳兵仗示之威重,所駐公館內外防範不許奸徒交通傳洩”。

    這方便經濟效益最低,更多是服從於政治,這條在現代外交中也存在,大國厚往薄來。

    (萬國來朝)

    3、互市

    周邊政權部落貴族透過名號獲得地位,透過入貢獲得財富。這自然是不夠的。下面的老百姓需要消費,需要互通有無。所以必須互市。

    北虜散處漠北,人不耕織,地無他產,鍋釜衣繒之具,鹹仰給中國,今既誓絕侵犯,故虜使即求互市,庶免盜竊,非謂求開馬市也,其互市之規,宜如弘治初北虜三貢例,虜以金銀牛馬皮張馬尾等物□,販以叚布疋鍋釜等物,擇日開市,令虜酋以三百人駐邊外,我兵五百駐市場,以次貿易,期盡一月而止,各鎮商貨不足交易者,聽行各道查發,其客商所易馬匹,或營收給原值,或聽販賣各鎮市場,在陝西三邊已有先年原立場堡,其大同應於左衛迤北威虜堡邊外,宣府應於萬全右衛張家口邊外,山西應於水泉營邊外,聽各將領及兵備道經理每值互市之期,商人及官軍不得闌出禁物,交通罔利及構起邊釁,罷市之後有虜騎近邊索擾者,行俺答及各酋長查究。

    透過邊境貿易,最直接就是雙方百姓生活提高,對明朝而言,就是獲得緊急戰略物資,馬匹等。

    (互市)

    總結

    透過這幾點就很容易看出朝貢體系的意義了。首先在政治上確立周邊秩序;再次透過入貢宣傳朝廷德威,保障對方貴族利益,最後透過互市實現互通有無。有利無害。

    至於有人說只有朝貢的怎麼算?其實明代確實有假的朝貢使團,但更多數都是互市,比如廣東地方早就開始的西番互市,解決地方財政問題。

  • 5 # 愛暢想歷史

    明朝時期的萬國來朝真不是賠錢賺面子。明朝強盛時,對前來朝貢的附屬國,所給予的權利和好處也頗多。

    明朝的萬國來朝,基本上發生在明成祖朱棣時期。由於明成祖朱棣文治武功都非常厲害,所以朱棣時期的明朝是明朝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因為那時的明朝軍事極其強大,所以周邊國家都臣服於大明。並且明成祖朱棣派鄭和率領規模龐大的艦隊下西洋,這使當時海外許多原本不知道有明朝存在的國家,都認識到了明朝之強大而紛紛來明朝朝貢。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讓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下西洋,開創出萬國來朝的局面,除了標榜自己的功績外,主要還是基於這些方面的考量。

    其一,鋪設明朝的"資訊偵查網",使明朝對周邊國家乃至海外地區的實時動態,能更多、更快地瞭解。因為當時海盜猖獗,並且反對明朝的勢力也會潛伏在明朝周邊,甚至海外諸島。由於大量海外國家對大明進行朝貢,明朝便可以透過他們來訪使者的所見所聞,瞭解周邊的世界、及時排查出對明朝不利之因素。

    其二,拓展明朝的戰略空間。明朝雖然自身面積很大,但透過鄭和下西洋才發現,外面的世界更大。明成祖朱棣透過強大的鄭和艦隊,恩威並施般地讓海外的國家臣服於明朝,對明朝進行朝貢。朱棣這樣做,使得鄭和艦隊所到之處的國家,紛紛認明朝做老大、抱明朝的"大腿"、受制於明朝。於是乎,這些前來向大明朝貢的國家,紛紛進了明朝的"朋友圈"、認明朝為"群主"。

    其三,植根明朝的軟實力於朝貢諸國。鄭和艦隊下西洋,讓海外諸國看到的是大明朝強大的軍事實力等"硬實力"。而這些國家前來大明朝貢,能真真切切體會到明朝經濟的發達、建築的恢宏、街市的繁華、飲食的美妙……。這些"軟實力",都會對嚮明朝進行朝貢的國家,產生極大的影響。前來明朝朝貢的國家,會因為明朝的硬實力而忌憚明朝,更會因為明朝的軟實力而熱愛明朝。

    當明朝強盛時,明朝對這些前來朝貢的國家往往給予厚禮。並且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就崇尚對朝貢之國"薄來厚往"。即使前來朝貢的國家只進貢給明朝一塊石頭,明朝也會賞賜他們豐厚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禮品。並且對明朝稱臣納貢的國家,大明都承諾對其保護。

  • 6 # 米南德王問道

    明朝的朝貢體系,營造出來的萬國來朝,無疑就是經濟上的賠本,政治上的收穫。

    明朝的朝貢貿易,或者說朝貢體系本身,就不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服務的。或者說,其設計的第一目的不是經濟的,對於經濟的影響也不是首要的。自從朱元璋為大明朝立下了徹底重農而大力抑制商業貿易的做法後,朝貢體系就成為了帝國境內為數不多的對外貿易途徑。

    在當時,很多原本在中國沿海貿易的外商,不得不按照朝貢規定的時間,定期參加國內的使團。如果不是這樣,他們就只能去和沿海的走私商販做生意,能獲得的收益與穩定程度都是參加朝貢體系所不能比擬的。

    朝貢體系也允許了部分經濟活動的存在,主要也是出於政治籠絡的需求。要求四方的國家統治者,認可大明天子的無上權威。也就等於是在地位上承認自己矮人一節,尊奉中原王朝為衝突的仲裁者與地區的管理者。

    明朝官方當然是知道這個道理的。他們經常規定每次朝貢所帶來的物品清單和數量,怕的就是多賠錢。進貢的物品,除了皇家自己享用外,往往也會用於賞賜大臣或有功之人。如果這些東西沒有價值,根本不可能在清單之上。

    當然,既然明朝從一開始就走上了否定貿易的路線,自然就要控制內外商品流通的數量和途徑。允許外來使節帶稍微超過數額的貢品和商品,一方面是政治籠絡,一方面也是考慮自己的經濟水平。根據定價標準,多給點賞賜是慣例,機械發展到後來就是無止境的賜予。這反過來也促使了更多國外使節,帶著商人群體,更為頻繁的光顧明朝邊境。他們的朝貢間隙也越來越短。

    這就是為什麼玩過來朝賠錢,還越賠越多,無法遏制的主要原因。

  • 7 # 張宏傑

    /《萬國來朝圖》區域性

    有明一代,來華朝貢的國家數量之多,朝貢規模之大、手續之縝密、組織管理之完善,皆為歷代所不及。然而構建朝貢體系並不容易,除了政治上的努力,還有經濟上的代價。因為中國對朝貢國一直採取“厚往薄來”政策。

    明政府對貢品的定價還實行區別政策,比如明朝為了在經濟上扶植弱小而“恭順”的琉球,給其貢品的定價比其他朝貢國還要高。比如進口錫價,每斤不過五百文,朝廷給琉球的卻是8貫,高出市價十六倍。正常進口蘇木是每斤五百文,朝廷給琉球的是10貫,是市價的二十倍。胡椒在產地每斤不過十九文,運到中國的市價是每斤三貫,而朝廷給琉球的是三十貫,是市價的十倍,是產地的一百六十倍。

    /唐閻立本《職貢圖》

    除了按價給錢,大明王朝對於朝貢國還例有“回賜”,回賜之物通常都是精美的絲綢和瓷器。此外還有一個名目叫“賞”,大明王朝對朝貢國的國王、官員和使臣“有貢則賞”,以表彰他們的恭順,所賞之物都價值不菲。

    除了能在返程時帶走大量精美物品,使臣在中國受到的接待也非常細緻周到。中國皇帝歷來認為“外交無小事”,前來朝貢的人都是國家的客人。來到中國朝貢的船隻,通常要由中國提供護航,從踏上中國土地的那一刻起,各國貢使吃喝花用都不用出一文錢,全部由天朝上國承包。甚至回國路上的食物,也是由中國提供。

    據《大明會典》,琉球貢使到達北京後,由光祿寺依例供給豐富的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供應標準,據清朝順治七年(1650年)規定,“琉球國入貢,陪臣、王舅,日給鵝一、雞一、豬肉三斤、菽乳二斤、各種菜三斤、酒二瓶、清醬、醬各六兩、香油六錢、花椒一錢、鹽一兩、茶一兩;正議大夫,日給雞一、豬肉三斤、菽乳一斤八兩、菜二斤、酒一瓶、清醬、醬各四兩、香油四錢、花椒八分、鹽一兩、茶六錢;四節官、都通事官,各日給雞一、豬肉二斤、菽乳一斤、菜一斤、酒一瓶、清醬、醬各四兩、香油四錢、花椒五分、鹽一兩、茶五錢……”

    除了好吃好喝好招待,中國通常還會專門組織旅遊,帶領使臣們瀏覽京中名勝,讓他們開開眼界,見識一下天朝上國的風光。

    大明王朝的正規財政汲取能力並不強,財政收入不高,卻大量地透過朝貢體系流失,導致大明王朝在開國初期,財政體系就接近崩潰。

  • 8 # 皇帝不稱朕

    這種自我中心主義體系或“國際關係”的構建,實際上帶有嚴重的自說自話的意味,有點自欺欺人的意思(比如安國一方面向中國朝貢,一方面其國王在國內稱帝,頒行年號,明清兩代都假裝不知,不予過問);它重在於形式,本質上是封閉的、排外的,並不怎麼歡迎外夷來朝。朱元璋在祖訓裡宣佈十幾個“不徵之國”(包括日本),他沒說的意思是——它來不來,你(後人)莫去管它。

    作為一個大陸國家,中國天然對海疆懷有疑懼心理,而內陸邊疆之外,又往往多敵國。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似乎除了朝貢體系,沒有更多的選項可尋。

    在明代,朝貢之事由禮部管,在朝貢體制下,明天子賜予外國或外夷部族以某種封號(最高的是“王”,如北韓王、安南王、琉球三王、俺答汗的順義王等,下面還有都督、指揮、千百戶等武職封號),外夷受封后,凡老王死、新王繼,以及本國冊立等,都要上報朝廷,得到皇帝的認可和封賜。這是“朝”,然後是“貢”。根據受封國與明朝的商定,它一年或五年或十年派使團來華進貢一次,名為貢,實際上也是“市”,是借貢入市,順帶著做買賣。政治和生意不分家,合起來就是“朝貢”。

    雖然官書上將“萬國來朝”寫的冠冕堂皇,其實做事的心知肚明,外國“入貢”,無非為利,若得利不足,就要生事;而朝廷為了維持“天子”的面子,所賞賜的禮物,價值總要遠超貢品,而且自使團入京,到北京朝見,全程都要有明政府免費接待,明擺著是賠本買賣。

    來京朝貢的,可不止是北韓、安南、琉球等外“國”,還有眾多的部族,比如東北的女真部落,都是分別入貢。帶著他們的“破爛”(土產),來到北京,白吃白住,還可以得到一筆不薄的賞賜,這好事誰不願幹啊?努爾哈赤做龍虎將軍時,就到北京“貢”過好幾次,趁機看清了明朝的實力。

    可以想見,朱棣時派出大批人員下洋、下番,招攬外夷,等於是自家開席,請四鄉八里都來白吃,這對明朝國庫是多大的負擔!其中還有好些來歷不明的“外國”,其實就是來騙吃騙喝騙賞的——各位看官,有沒有寫歷史小說的?這就是蠻好一個題材。

    朱棣時,這“買賣”做的最踏實,賠得也最狠。他兒子仁宗即位後,第一道詔書,就是下令停止下西洋——這賠本賺吆喝的買賣,做不得了!天朝不主動招攬了,外國的賺頭也少了,於是一連好幾年,“萬國來朝”的盛景看不到了。這時,仁宗的兒子宣宗在位,就覺得寂寞了——我聖天子怎麼能沒外國來貼金呢?於是讓鄭和再下西洋。幹什麼?不是為了追逐建文帝,而是去請外國來朝。這就是最後一次下西洋。

    宣德以後,明朝再不幹這樣的事了,明朝對外政策也進一步趨於內斂和保守,只是勉強敷衍那些記在《禮部職掌》上的朝貢國。總的態度是,你不來我不請,來多了還跟你商量,請儘量少來(如將十年一貢改為二十年一貢);隨員數量也要削減,除了正副使,其他人員都留在邊地,不準上京——都是為了減少開支,儘快少賠點。

    說白了,外國來朝,最主要是為了跟中國做生意,但明朝對來使入貢的地點以及所攜帶的貨物,控制非常嚴,還有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盤剝,外夷賺頭少了,就開始走私。

    明朝為了維護早已衰落的互市,便對走私進行嚴厲打擊,而人們趨利的行為豈是可以壓制的?這便在南方造成愈來愈厲害的倭亂。倭亂不是為了“侵略”,而是為了自由買賣。

    但要說明的是,明朝的朝貢體制,不光為面子,它還有政治上的價值。這在內地的北邊、西疆表現得更為明顯,明朝在邊疆開市(稱為“互市”,其實也是一種朝貢貿易),只有朝貢部族才准入市,所以一旦邊外部族不聽駕馭,明朝馬上取消該部來市的資格,使其失去經濟利益。換句話說,外夷若想獲利,便得受我約束,不為邊患。

    由於明朝對邊市控制過嚴,互市又有各種欺弊,許多部族寧可劫掠,也不願老實入市,或在交易時發生爭端,馬上由商變賊,縱兵搶掠。

    可以說,明朝的朝貢政策不失為一種馭外的良方,但由於它過於僵硬,並沒能有效發揮其作用。比如明朝嘉靖中,長期與漠北韃靼等部交兵,戰火不熄,就是因為明朝拒絕開市,拒絕“北虜”來朝。隆慶中,明朝與俺答汗達成協議,賜予封號,準其來市,馬上幾千裡北邊就和平了。南方也一樣,隆慶中開海市,允許民間海船自由貿易,倭患也很快熄滅了。

    朝貢體制在政治上的價值,還在於天朝對藩屬承擔保護的義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萬曆中的“抗倭援朝”之役。北韓是明朝最忠實的藩屬,當它遭到日本侵略時,理直氣壯地嚮明朝求援,而明朝是否出兵,不僅是政治利益的衡量,也有道德義務的壓力。

  • 9 # 去看海292

    明朝外交就是一個笑話,皇帝大臣都忙著斂財,對外一無所知,最可恨的是把明朝有可能殖民外國的海盜殺了,看人家英國國王怎麼操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升壓變壓器如何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