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侁歲月
-
2 # 青城子説
上市18年,漲187倍,千元股價,萬億市值,茅臺的瘋狂上漲背後有這幾個原因:
一、白酒行業是真正的暴利行業,利潤奇高。以老大茅臺為例,毛利率高達90%以上;五糧液,毛利率70%以上;洋河股份,毛利率60%以上;基本上如果淨利率不超過40%,都好意思說自己是賣白酒的。再和其他行業對比,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中國的白酒行業有多賺錢:谷歌、臉譜、微軟、蘋果、騰訊這種近似壟斷、特別賺錢的公司,淨利潤沒有一家超過25%的。
二、白酒行業的品牌溢價空間特別大,有定價權。完美符合消費品股票上漲的最根本邏輯——量價齊升。
三、快消品行業,庫存是魔鬼,白酒行業例外,庫存是寶貝,越放越值錢。茅臺的股票就放在那裡,想買隨時買。但放了5年以上的茅臺酒,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
四、不可複製性。茅臺也有得天獨厚優勢資源——貴州特殊的地緣釀造了茅臺,出了這地界你根本複製不出來。最核心的產品不需要任何創新,保持不變就是最大的價值。
五、流通性強。國內幾大知名拍賣公司都曾組織過茅臺酒的專場拍賣會,民間收藏領域,也有約定俗成的規則從事茅臺老酒的生意。這說明茅臺酒的流通性還不錯。比投資普通的藝術品好出售多了。
六、社會地位的象徵。茅臺在華人的眼中,具有超高的社交價值,就算你跟不喝酒的人說這是一瓶陳年茅臺,他們眼裡都是冒光的。
-
3 # 老王一杯酒
2018年元月份,茅臺市值就首次突破萬億。現在,不管“國酒茅臺”的名稱怎麼變化,就是改成“貴州茅臺”,也不影響它的地位。在當今白酒產業,未來50年,茅臺仍會坐穩頭把交椅,繼續坐熱板凳。
白酒一哥封神,用來形容茅臺的段位有點low,像新加冕的,確切的說法是茅臺現在的地位和量級,都是白酒行業的元始天尊。茅臺為什麼可以封神,第一,在於大麴醬香的口感,第二,在於輝煌的鍍金史。
關於茅臺的香型,現在就用手機作業系統打個比方。當今世上,用安卓作業系統手機的人最多,但是最被世人認可的就是一家獨大的蘋果IOS作業系統。安卓系統,各種品牌機都會裝載,但是隻有蘋果品牌的手機採用自己的專用系統,這話應該沒人反對吧,蘋果公司應該沒有授權蘋果之外的品牌享受自家的IOS系統。
以上這段話同樣適用於當今白酒行業。顯而易見的是,濃香型白酒受眾最大,其次是清香型白酒,而往往濃香型的口感就代表了白酒的概念,這沒什麼毛病。一說到白酒的味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濃香型,辣舌頭辣嘴的印象,同時伴隨酒精的濃烈。
而蘋果的作業系統可以比喻為醬香。醬香型白酒,大麴醬香,原材料和氣候、自然環境都是在獨一無二的微型氣候下孕育的,可以說是得天獨厚,是絕對的地理特產。凡是喝多茅臺醬香的,習慣之後,無不為之傾倒,這就是醬香的致命吸引力!
只有在貴州的大地上才能達到最高段位,更確切的來說是赤水河流經的核心地段,仁懷茅臺鎮這個出醬香的核心地段。離開這個地段的醬香型,品質細膩程度上都無法和正宗茅臺醬香抗衡,比如說郎酒、習酒、金沙回沙,儘管它們的醬香口感都非常亮眼。
在白酒香型裡,只要你喜歡,只要你不隨大流,人云亦云,白酒喝到最後,一定會選擇醬香型,喝著喝著就習慣了,就離不開了,離開了仍然讓人想念。白酒屬性有香型,清香淡雅,濃香馥郁,醬香沉澱又厚積薄發,都代表了人生的各個階段,而醬香白酒的口味和遞進層次豐富性變化,都指代了人生各個過程!尤其是茅臺,被飲酒人士奉為白酒的終極之作,無可取代。
關於茅臺的三個榮耀。這個簡直是太輝煌了,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檢索一番。作為醬香鼻祖,世界三大蒸餾酒之一,國內“茅五劍”的頭牌,簡單來說其鍍金史,一,就是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一摔成名;二,茅臺支援了長征,是名符其實的軍酒;三,在現代市場中,茅臺把年份酒的概念做的最成功。
茅臺萬億市值之下,顯示的是資源稀缺,國酒醬香是當世唯一,品牌溢價讓毛利率奇高,是白酒中高階的高階,註定為高段位消費,大家都知道能買得起茅臺的,本身就掌控了社會80%的財富,區區3000元的一瓶年份茅臺算什麼呢?不過,老王的段位只喝茅臺王子。
回覆列表
如今,茅臺在白酒行業一騎絕塵,無人能挑戰其地位。7月1日,貴州茅臺收盤價首次站上千元大關,總市值達到1.3萬億,接近貴州全省GDP,在資本市場徹底封神。
01
白酒蠻荒時代
若要談論“酒王”的故事,還得以汾酒開頭。
上世紀八十年代,汾酒經過多次擴建,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之後,又引進了現代企業制度,在常貴明的帶領下,一系列的改革使汾酒脫穎而出,成了白酒行業的龍頭。
1987年,汾酒廠實現利稅8831萬元,茅臺酒廠當年僅為1391萬元,五糧液也只有2209萬元。
杏花村汾酒在當時有“四最”:每年出口量最大,差不多是全國其它名酒出口量的總和;名酒率最高,達99.97%,全國每斤名酒中就有杏花村汾酒廠的半斤;成本最低,物美價廉;得獎最多。
在菸酒價格由國家規定的時期,越是名煙名酒,供不應求的問題越嚴重,因此出現了走後門、投機倒把和黑市交易等現象。有些人可以利用各種關係買到平價的名煙名酒,而一般消費者,要用高於牌價一倍甚至幾倍的錢才能在黑市上買到。
1988年7月,國務院決定放開名煙名酒價格,同時提高部分菸酒價格。這就意味著,名酒的“計劃調撥時代”成為歷史,名酒也將告別“價格差不多”時代。
放開價格的有茅臺、五糧液、汾酒、郎酒、瀘州特曲、古井貢酒、洋河大麴、西鳳等,共十三種名酒。把價格放開,由企業按市場供求自行定價,各企業的決策就顯得格外重要。
當年,十幾元一瓶的五糧液第一次公開提價,茅臺的零售價到了140元左右。不過,那時候茅臺和五糧液還只是個陪襯。
1988年,汾酒在全國率先突破1萬噸產量。
改革開放之初,茅臺酒廠不過300多人,年產量只有200噸左右,不但賺不到錢,每年還要虧掉幾十萬。到1988年,年產量也不過1300噸。五糧液雖然知名度不小,但市場表現不是很亮眼。
這奠定了汾酒在白酒行業“汾老大”的地位。
1993年,汾酒的銷售收入和經濟效益又是行業第一。到這年,汾酒在白酒行業的頭把交椅上已經連續坐了六年。
1994年1月,山西汾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白酒企業,開啟了白酒行業的一個新時代。
出人意料的是,這一年也是汾酒被逆襲之年。
在汾酒上市的時候,五糧液在廠長王國春的帶領下已經漲價三次,把握住了搶佔行業制高點的時機,也提升了品牌形象。
▵ 2005年3月15日,蘭州市酒類專賣局在東方紅廣場幫助消費者鑑別名酒“五糧液”
“汾老大”也漲過價,但是又主動給降了下來。當時的聲音是,“要造老百姓喝得起的名酒”。於是,汾酒便將高檔白酒市場拱手相讓。
這一年11月8日,與孔府家酒同飲泗河水的孔府宴酒,以創紀錄的3079萬元奪得“標王”。
那個時候,只要營銷造勢成功了,企業似乎也就成功了。
那句“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黃金時段廣告,彷彿有點石成金的魔力,來自全國的訂單如雪花般飄進魚臺縣。
02
魯酒高光一瞬
孔府宴酒當時的一把手是江廷華,他是這次奪標的決策者,也帶著孔府宴酒走向了衰落。
有媒體如是描繪這位幕後的掌舵者:他身材魁梧,是名副其實的山東大漢;他那近一米八的個子和稜角分明的臉龐給人一種雄健和睿智的感覺;留著平頭短髮的他,精明而不失純樸。
這位山東大漢的效率驚人。1995年的前兩個月,孔府宴酒的銷售額就達到2.7個億元,幾乎可以與1994年全年3.5億元比肩。按官方的說法,1995年,孔府宴酒銷售收人達10億元,完成利稅3 .8億,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縣城小酒廠擠進了全國前三。
同期,五糧液的營收為9.15億。這樣算來,在1995年,孔府宴酒的營收已然超過了五糧液。
不過,速成的“酒王”也註定了快速墜落。
孔府宴酒並沒將“標王”帶來的效益用在技術創新上,而是盲目兼併了大量小酒廠,再加上白酒市場萎縮,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用江廷華的話說,決策上的失誤、結構調整的不力和盲目擴張兼併是導致企業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在孔府宴酒起飛又墜落的同時,同為魯酒、同樣名不見經傳的秦池,又相繼拿下兩次“標王”。
1995年招標會前夕,秦池的時任廠長姬長孔帶著3000萬元進京。很快,他被告知,“3000萬元在梅地亞中心只是一顆中型炸彈,並不足以爆出一個轟動天下的新聞。”姬長孔連夜與秦池所在的臨朐縣政府聯絡,並得到支援。
又是一個11月8日,孔府宴酒創造的記錄被秦池重新整理。
當時,雖然娃哈哈、樂百氏、瀋陽飛龍、三株口服液、太陽神等都在場,但這次招標會似乎成了魯酒的專場。吳曉波在《大敗局》中提到,孔府家酒先開出6298萬元,然後孔府宴酒開出6398萬元,不過,最終山東秦池酒廠以6666萬元競得標王。
▵ 2013年6月27日,廣東國際酒類博覽會開幕,孔府家酒
這是何等的瘋狂!姬長孔進京時帶著的3000萬元,已經是秦池酒廠前一年所有利稅之和,更別說6666萬元。
回報也是巨大的。1996年,秦池實現銷售收入9.5 億元,利稅2.2億元,同比分別翻了5倍和6倍。同期,已經是“中國酒業大王”的五糧液,營收也才13.10億元。
1996年11月8日,同樣的地方,秦池又瘋狂了一把。
競標之前,姬長孔講的一番話至今還在流傳:“1995 年,我們每天向中央電視臺開進一輛桑塔納,開出的是一輛豪華奧迪;今年,我們每天要開進一輛豪華賓士,爭取開出一輛加長林肯。”
報價開始了。廣東愛多VCD喊出了8200萬元,江蘇春蘭報出1.6888億元,廣東樂百氏1.9978億元,山東白酒金貴酒廠喊出2.0099億元,這也是中國廣告報價首度突破2億元。不過,還沒結束,山東齊民思酒廠開出2.1999999999億元。
“秦池酒,投標金額為3.212118 億元!”
吳曉波在書中感嘆道:這一刻,姬長孔肯定終生難忘。秦池和他的事業在此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且不管其中飄浮著怎樣的疑雲或荒誕,畢竟那個梅地亞中心的11月8日是屬於秦池的。
只是,姬長孔每天一輛加長林肯,成了不能實現的夢。
媒體透過暗訪調查發現,秦池每年的原酒生產能力只有3000 噸左右,他們從四川收購了大量的散酒,再加上本廠的原酒、酒精,勾兌成低度酒,然後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銷往全國市場。
又一個“標王”墜落了。
以孔府宴和秦池為代表的魯酒,在九十年代大放光彩。只不過,這高光時刻太短暫,像一顆流星劃落。
03
茅臺封神
1997年,“標王事件”給白酒行業招致無數質疑,成為白酒行業的一道傷口。隨後,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市場消費陷入疲軟狀態。
這一年,秦池連預期銷售額15億元的一半都沒完成,僅為6.5億元,第二年更是下滑至3億元。
秦池倒在了沙灘上,只是白酒業寒冬的開始。1998年春節前發生山西“朔州毒酒案”,震驚全國,種種因素一時間疊加了起來,致使行業危機加重。
1997~2001年,中國白酒行業滑入低谷,很多名酒企業在破產邊緣掙扎,行業一路下行到2002年,白酒產量從最高峰的801萬千升銳減到380萬千升。
寒冬意味著改革創新與尋求突破,誰先走出去誰就能感受到春天。
1998年五糧液第四次提價,售價一舉超過茅臺,成為當時價格最高的名酒。
▵ 2013年09月30日,重慶,市民在關注五糧液白酒
次年4月,一位戴著黑色大方框眼鏡的老人來到五糧液酒廠,意味深長地說了句:“要好好保護五糧液這塊牌子。”這年,五糧液被擺上了新中國成立50週年慶典的宴會桌。
那時候的五糧液,成為國內白酒行業無可爭議的王者。
雖然白酒行業進入了疲軟期,“酒王”五糧液卻供不應求。1998年,王國春做出一個重要決定:代工 貼牌。
於是,五糧液陣營裡相繼出現了五糧春、金六福、川酒王、送福液、鐵哥們、熊貓酒、龍虎酒等一堆子孫品牌,有媒體用“氾濫”形容。
過度貼牌生產,雖然增加了收入規模,但是生產管理問題頻出,主品牌價值被稀釋,傷及母體,讓五糧液失去了高階白酒的定價權,為日後的長期發展埋下了隱患。
汾酒上市四年之後,資本市場迎來了五糧液。1998年4月,五糧液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首周市值為171.68億元。
茅臺的轉變也在這一年。“茅臺要發展,就必須進入市場,除此之外並沒有第二條路可供選擇。但茅臺真正進入市場卻是從1998年開始的。”時任茅臺集團董事長的季克良說。
▵ 茅臺集團前董事長季克良
那年,茅臺出現了滯銷的情況,袁仁國臨危受命,出任茅臺集團總經理。
他為茅臺組建了史上第一支營銷到隊伍,號稱“敢死隊”,包括袁仁國在內共18人。袁仁國指揮他們奔赴全國,同時,茅臺集團也開始轉制,激發自身活力。
1998年被視為茅臺營銷創新的元年。茅臺酒廠提出了“難中求進、改中求進、搶中求進”的三步走戰略,“以市場為中心,生產圍繞營銷轉,營銷圍繞市場轉”寫進茅臺的發展綱要。
2001年8月,資本市場終於等來了姍姍來遲的茅臺。貴州茅臺上市首周,市值僅92.53億。而同期,五糧液的市值已經達到193.64億元,是貴州茅臺的2倍多。
貴州茅臺用募集到的20億元,啟動了一系列的技改、擴建、包裝、貯存的工程。兩年後,茅臺酒產量突破1萬噸,迎來了歷史轉折點。
與此同時,白酒行業不斷修復、調整、創新,逐漸走出低谷,自2003年開啟“黃金十年”。
茅臺也開啟了自己的黃金時代。這十年間,茅臺的出廠價先後上調八次,從2002年的218元一路漲至2012年的819元,零售價從280元左右飆升到2000元。
2005年,雖然五糧液的營收超過貴州茅臺近25億元,但是貴州茅臺的淨利潤達到11.19億元,超過五糧液的7.91億。
這只是個開始。2006年,飛天茅臺市場零售價超過五糧液,2007年出廠價又超過普五,2008年,貴州茅臺在營收上首次超過五糧液。
全面的超越發生在2013年,茅臺率先進入了白酒行業300億的陣營。當年,茅臺營收達到310.71億元,而五糧液不升反降,營收僅247.19億元。
這是貴州茅臺在營收上第二次超越五糧液,也是五糧液正式讓位茅臺屈居老二的開始。從此,五糧液的業績再也無法與茅臺抗衡。
2017年,貴州茅臺市值超過全球烈酒之王帝亞吉歐,成為“世界酒王”。
04
下一個酒王
“酒王”這個寶座,茅臺會一直坐下去嗎?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告訴市界,在中國白酒處於行業高速發展的擴容期,品牌力不凸顯,渠道、市場、廣告、消費偏好等不同的發展因素造就了不同性質的“酒王”,但是這種趨勢已經在變化了。
在蔡學飛看來,“2013年之後,中國白酒行業進入了調整期,產能過剩,品牌與品質迴歸,因此,一線名酒格局基本上已經出現了固化的傾向,行業領袖短期內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白酒是一個稍顯特殊的行業,品牌、歷史、文化、地緣等決定了這個行業不會有外來者突然衝進來稱霸。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年初也說過,2018年以來,中國白酒進入了新的寡頭時代,白酒正在逐漸向品牌、質量、文化、原產地集中。
▵ 顧客在超市裡選購白酒
結果就是,白酒業強者恆強,馬太效應明顯。
4月底,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目前白酒行業“二八現象”凸顯。以800元/瓶作為分界線,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市場穩固,特別是前兩者,牢牢佔據80%~85%的高階市場,而次高階屬於藍海,尚未形成全國性的強勢企業。
二八現象體現在產銷與收入上,就出現了“增長式下降”:頭部企業產銷量、銷售收入等多項經營指標都在增長,但行業總產銷量卻在持續下滑。
統計資料顯示,近兩年,中國白酒行業總產量已經從2016年的1358.4萬千升,下降到了2018年的871.2萬千升,2018年同比大降27.3%。
瀘州老窖總經理林鋒在近期的股東大會上預測,下降的趨勢還將持續,“白酒行業可能會下降到600多萬噸左右,未來幾年將下降270萬噸”。
白酒行業正在經歷新的變革。
從過往的故事來看,“酒王”的更替有很多的偶然因素,從“標王”營銷,到政策變化,再到定價,再加上行業內最重要食品安全問題,無一不是。
隨著消費升級和消費者結構的變化,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趨勢日漸明顯,當年輕一代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各行業都在關注年輕人如何做選擇。
不過,對於白酒,年輕人似乎並不貪杯。有資料顯示,從消費人群的年齡結構上看,白酒的核心消費群體還是60後和70後,而90後的飲酒熱情不高,他們更青睞洋酒和果酒。
保溫杯裡泡枸杞雖然有玩笑的意味,但是健康意識的增強是真切的。高濃度的酒精飲料被很多年輕人拒絕,同時,低濃度的洋酒及各種打著健康概念的飲品,在想方設法抓住年輕消費者挑剔的心。
年輕人是決定未來競爭格局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下,部分白酒企業已開始瞄準年輕消費者,推出低度白酒、健康概念白酒等產品。
在名酒企業們都標榜高階、傳統、歷史悠久之際,2012年,小瓶裝、低濃度的江小白從年輕市場切入,發展勢頭迅猛,引來一堆大酒企的“跟進”。到2018年,江小白的銷售額已突破20億元。這給行業內的老玩家們敲響了警鐘。
▵ 超市銷售的江小白
招商證券分析認為,江小白之所以能迅速在白熱化競爭的行業佔領一席之地,很重要的一點是,抓住了行業變革的風口,將產品準確定位在年輕一代,同時選擇了口味沒有被充分挖掘的重慶高粱酒,加入新的元素,老味新生,在老品類中賦予了新的靈魂。
在過去,行業一直以頭部企業割據的濃香型和醬香型白酒為主,口感濃烈辛辣且度數偏高,但是它們面向的市場主要還是年輕消費者的父輩,到了年輕消費者這裡,這一套還行的通嗎?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市界,他並不看好江小白,因為其定位在不太懂酒、不太會喝酒,但又想嘗試一下的年輕人,江小白考慮到了年輕人對白酒的接受度,但是,年輕人的消費能力在提升,年輕人有一天也不再年輕,他們的消費可能還是會向名酒集中。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重度酒精消費人群終將越來越少,中低度白酒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醬酒如果不進行技術革新把濃度降下來,遲早會被拋棄。
沒有永遠的王者,只有永遠的超越和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