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359度
-
2 # 小馬談古今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3]。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但是“美”又是個評判的標準,和“善”一樣,是一種人為的準則。它又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每個具體的個體總有他(她)最合適的展現自己的美和善的方式,強求一致就會造成很多的不“美”和不“善”。所以說,“善”是一個時空性的範疇,任何一種具體的“善”都有實實在在受益的群體——至少對某個個體有益。作用的範圍越小,它就是越小的“善”,作用的範圍越大,就是越大的“善”。這是講空間範圍。在時間範圍上,“善”是在一段整體時間上受益最大化的行為。因此,殺雞取卵、涸澤而漁就不是“善”,因為只有短期效益,而沒有長期效益。而且因為短期效益斷送了長期效益,這其實是“惡”。正如第二章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3 # 辰巳風起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斯惡矣。
天下一同追尋美的統一標準,這種狀況就不好了。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也,斯不善矣。
天下一同追尋那個所謂的恰當,這樣的情況就不會很恰當。
個人解讀:
所謂的“恰當,合理”是根據具體的人,具體的情況來定的。那麼就應當因地制宜。所謂規矩是要有的,這是一個信用樞紐的問題,但如果用規矩去統一化事物需要靈活變動的發展觀,那麼這樣就等同於沽死事物的發展力。引申這句話,其實是在說定規矩的人不要把規則定死了。
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意思的話就是字面意思。
個人解讀:
老子舉這麼多對立面的例子,難道是要說明二元的對立關係?斷不是,其實老子在說陰陽一體的關係,一旦事物的一個面受到了影響,另外一邊也會隨著改變。所以結合前面的對死規則的描述,就懂了老子本章要提的中心思想“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
4 # 止語終南
《道德經》第二章
這一章是對“名,可名,非常名”的進一步闡述。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一旦開始分美醜、分善惡、分對錯,紛爭和罪惡就開始了,人心開始不古。
一旦開始形成標準,進行比較,人類就踏上了走向瘋狂的旅程,愈演愈烈,無法收拾。
天地之始本“無名”,無美醜、無善惡、無真假、無對錯。
萬物之母乃“有名”,“名”之對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沒有定數。
據傳孔子娶了個很醜的老婆,但我一直相信他一定取了一個美人。古人對美的標準是櫻桃小嘴柳葉眉、削肩平胸小蠻腰,而孔子的老婆很健康、很純樸、很有活力,濃眉大眼夢露唇,秀髮如瀑,體態豐腴,大膽直白火辣辣。如果以當今的審美標準,這是大美人。
相傳一後生去拜訪老子,談及自己的困惑,他有兩個老婆,一個美,一個醜,但是他漸漸只喜歡那個醜的。
老子回答說:這種事一直在發生,那個美的因為意識到自己的美貌,恃美撒潑;而那個醜的因為意識到自己的醜而謙讓、謙虛,漸漸體現出美德。女人的美貌能夠在一瞬間將男人擊暈,但長久俘虜男人的只能是美德。男人只需要稍稍帶進一點覺知,就會發現世上根本無美女,稍稍帶點覺知,就能從美中看見醜,也能從醜中看見美。
後生釋然,回家對醜女倍加有好感,並將這番道理講給兩個老婆聽。
可是,過了不到半年,他又有了新的困惑。那個醜的開始恃德忘形,而那個美的因覺知到自己的“恃”而成為了真正的美女。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萬物之所以得名,其基本模式之一是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萬物。沒有比較,你甚至無法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如果這世上只有你存在,除你之外一切的人、事、物均消失了,那麼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疾病還是健康?愚鈍還是智慧?醜還是美?你是石頭還是人?還有沒有一個你?
有無相生,“有名”是相對“天地本無名”而言的,有生於無。而“無名”,又因我們身陷的“有名”俗世而言。
這兩者沒有誰先誰後的分別,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當你說有的時候,以無為背景;當你說無的時候,有就藏在不遠處。
有無相生,所以聖人能夠放下偏執。
事則難易相成,比則長短相形,位則高下相傾,言則音聲相和,行則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
天地之始本無名,無美醜、無善惡、無對錯,所以聖人沒有什麼榜樣要做,沒有什麼教導要說,讓萬物按它本來的方式運演,我不要橫加干涉。
但有言說,一定會引起誤解,因為萬物對待而有。佛陀的智慧被誤解後淪為佛教;老子的智慧被誤解後淪為道教;耶穌的智慧被誤解後淪為了基督教……
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一開頭,就開宗明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是以聖人抱朴懷玉,進則經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聖人效法天地自然,生養萬物而不持有,成就一切而不居功。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也許就是因為不居功自傲,才不會失去功德。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
5 # 鄒澤江
先秦諸子百家創造的思想和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和基因,而其中尤以儒道兩家對後世的影響最大。儒家主要講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為中國社會框架的構築提供了一種頂層設計;而道家主要是講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應該順應自然迴歸“天道”,同時道家代表作《道德經》裡面包含了樸素的辯證兩分法。
《道德經》第二章,也處處體現了老子的辯證兩分思想,要透徹理解並不容易。
本章可以分為三段。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天下,指“天下所有人”——everybody。已,語氣虛詞,無實質意義。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是:所有人知道美是美善是善,那麼可能並不是真的美和善。乍聽起來很矛盾,我們不都是主張人們應該去追求真善美嗎?怎麼人們都知道了善和美反而不好呢?
我認為這包括兩層意思:
第一,人們即群眾,他們當然是善良的,但同時可能是盲從的。我們經常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通常並沒有錯。但對於一些高深的道理和智慧,普通群眾的理解和認知,是不如長期修習智慧且具有豐富經驗的聖賢的。所以當群眾都認為這件事是美的、善的時候,聖人仍然需要保持警覺的觀察,防止群眾因為盲從和狂熱而集體走向偏差與失誤。
第二,即使人們都認可了某種正規化是美的善的,也不能僅僅止步於此,文明的階梯需要繼續抬升。這句話說的是: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永遠不能夠滿足,聖人應該引領人們不斷行動、創造,讓小美變成更大的美,小善變成更大的善,最終止於至美、至善。比方說八九十年代,人們認為家家戶戶有黑白電視每天有肉吃就是“小康”生活。現在人們設想的是,將髒的累的體力活交給機器人,自己去從事文化創造、娛樂審美。那麼,如果人們只滿足於基礎的原始的美和善,社會的進步就會變得緩慢和停滯,也就不是真的“善”而是“惡”了。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字面意思是: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音聲,都是可以相互轉化共生的。第二段進一步加強論證了第一段的思想。這一段告訴人們:當你在失去(無)時,陷入困境(難)時,遇到事業的短板(短)時,處於人生低谷(下)時,不要灰心絕望,而是去提升認知,不要僅僅滿足於普通群眾的智慧,而要去學習聖賢般更高層級的智慧,最終將不利局面轉變成良好局面。當你改變命運了,你發聲(必須是正確的聲音)自然有人應和(相和),你幹事(必須是正確的事)有人追隨(相隨)。因為這時候,你已經掌握真正的道——立身處事的客觀規律。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譯:所以聖人從事的是“無為”的事情,行的是“不言”的教誨。遇到事情去積極作為而不消極迴避,去創造但不佔有,有所作為而不自傲,做成功業也不擅自居功。正因為不貪功,所以功業才永遠存在人們的心裡而不可磨滅。
無為之事,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無一般尋常人那種行為。也就是說,作為聖賢人物(也就是社會的領導者),要始終帶著理性去觀察社會引導民眾,不空談道理而是以身作則躬身垂範(不言之教)。該挺身而出的時候絕不迴避,立下功業不獨佔而跟所有人共享,成了大功也將功勞歸於群眾,只有這樣你的功績才永遠在人們的心裡。
當下很多人都認為《道德經》是一種恬淡超脫的思想整合,我不否認其中有老子這種思想的存在,但我認為《道德經》更多的是一種幫助人們認識事物改造事物的方法論。
一切知識和思想,最終都應該儘量首先用於改造和促進現實社會,次之才是消閒和審美。我們今天的社會不能沉迷於務虛空談的玄理,而更需要人們擼起袖子加油實幹。《道德經》這些古老的傳統經典,正是我們的智慧之源和行動指南。
-
6 # 即佛即道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先思考下為什麼每年各個組織、企業、政府都要舉辦各種評比表彰,樹立各種榜樣?
之所以這樣做,一定是因為存在表現不好的人,是給這些人看的。而一個真正完美的組織是每個人都表現得很好,不存在誰是誰的榜樣,這就是最淺顯的道的概念。但現實中幾乎不存在這樣的組織,所以道是十分高深的。
因此老子提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就是說因為沒有實現道,所以才不得不用仁義去教育人們。反過來講,仁義的出現是因為大道已經廢棄的緣故。同樣,人人都用自己的智慧去耍小聰明,就難免出現虛偽,假仁假義。
回到道德經第二章,如果人人都認為某個事情或事物是美或善的,那一定是存在更惡和不善的。以此類推,有一定因為存在無,高一定存在下,前一定存在後,等等。老子是告誡人們好的不是真的好,因為已經遠離了道。
真正的聖人,不存在分別之心。一切皆符合大道。因為不居功而功長存。因為不爭,所以不存在失敗,天下莫能與之爭。
本章警示和啟發我們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只有道才是絕對的。所以少一些爭名奪利之心,不去追求美善、高貴所以才不會帶來醜惡、低賤,這才是符合大道的。
-
7 # 九畹幽蘭93920082
《道德經》第二章,我的理解是:
美與醜,善與惡,只在一線之間。只看到美與善的積極作用和效果,而忽略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及美醜善惡的兩面性,和它們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就有可能好心辦壞事。
譬如,人類為了保護野生鹿群而將狼趕盡殺絕,鹿群沒了天敵後大量繁殖,導致植被大量消失,又使鹿群因缺少食物來源而大面積死亡。這正是人類恣意改造自然和干涉自然規律所致,違背了老子所倡導的“無為”。亦正是老子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美與醜,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之間的區別與對立並非恆久不變,在一定的條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轉化。老子更進一步指出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統一的辯證法觀點。
在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如何實踐這一辯證法觀點呢?老子提出他的哲學觀,即“無為”。這是老子所使用的特定概念,“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違揹人類本性、背離自然意志,束縛心靈、醜化人性的事。故“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是順應自然而為的意思。
其實,老子提出的“無為”,正是為了“無不為”,實際上還是一種“有為”。“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始終如一,崇尚“無為”,倡導“無為”。於是就有了“行不言之教”,不發號施令、不濫用政令。要求統治者不要去釋出不符合自然規律的教令。強調身教重於言教。在洞悉了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後,以“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的行動遵守“無為”的處事原則。
以柔克剛,順其自然,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以此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百益而無一害。
-
8 # 天行健185735037
【道德經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釋義】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就是說,這個知,若是著了美相,這就成了汙染,這就是惡。這個知,若是著了著了善相,這就成了汙染,這就是不善。
著了美相,此是汙染,此是不淨,此是不美。著了善相,此是汙染,此是不淨,此是不善。著一切相,則名一切汙染,則名一切不淨。離一切相,則名一切清淨,則名一切善。佛家所謂“離一切相,則名諸佛”。
著了美相,則必然連帶著醜相。著了醜相,則必然連帶著美相。美醜相對,水火不容,愈治而事愈亂,愈解而縛愈堅,這便是當人的心結,這便是當人的汙染。
著了善相,則必然連帶著惡相。著了惡相,則必然連帶著善相。善惡相對,水火不容,愈治而事愈亂,愈解而縛愈堅,這便是當人的心結,這便是當人的汙染。
著了有相,則必然連帶著無相。著了無相,則必然連帶著有相。有無相對,水火不容,愈治而事愈亂,愈解而縛愈堅,這便是當人的心結,這便是當人的汙染。
著了是相,則必然連帶著非相。著了非相,則必然連帶著是相。是非相對,水火不容,愈治而事愈亂,愈解而縛愈堅,這是當是人的心結,便是當事人的汙染。
著一切相,則成一切縛。離一切相,則名一切解脫。若離一切萬相,成一切解脫,當須明悟自心。當人明悟了自心,則一切萬相,自然解脫,是以先聖,以明悟自心為本,誓願迴歸自心,或曰誓願迴歸自道,或曰誓願迴歸自佛,佛家雲“往生淨土”,或曰往生自心。儒家雲“迴歸天理”,所謂“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是也。禮者,理也,心也,無極之大道也。
舍醜而取美,舍惡而取善,就世人的標準而論,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然而,就聖人的標準而論,取美而舍醜,取善而舍惡,這便是取捨之心,這便是有為之作。永嘉大師雲:“舍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為子。”《大般若經》雲:“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實相法中,無取捨故”。《道德經》雲:“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每個人的心靈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清淨無為的世界,就像一面鏡子,本來就是一個一物亦無的鏡子。迷人不識鏡子,妄認鏡中的Phantom,以為這個Phantom是美的,那個Phantom是醜的,這個Phantom是對的,那個Phantom是錯的,這個Phantom是真的,那個Phantom是假的。在Phantom上說真論假,在現象上說是論非,盡屬弄影勞形,枉費工夫。
鏡子本自清淨,不必去牛糞而存鮮花,不必去謬誤而存真理。若人識得這個鏡體,則知鏡中萬相,本無一物,故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立足於鏡體,以鏡體為自己,則鮮花與牛糞,謬誤與真理,則一切萬相,平等不二,皆是鏡子的莊嚴,皆是鏡子的妙用。這時,鮮花也清淨,牛糞也清淨,鏡中的一切萬相,則無不清淨。可惜,迷人不識自心,於種種幻相之中而幻得幻失。於幻得幻失中若幻喜幻悲。
聖人是明悟大道的人,或曰聖人是明悟自心的人,是以聖人立足於心體,或曰立足於大道,應一切萬緣,成一切妙用。空心應緣,不落有無。空心應緣,不落是非。空心應緣,不落美醜。空心應緣,不落善惡。道信大師雲:“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
問:如何是“處無為之事”?
答曰:世人以為,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為,便是無為。譬如,他們認為,努力做事,便是有為。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為,他們認為是無為。豈不知,為了一個“不為”,做了一個“不做”,這正是有為。若做這樣的有為的功夫,即使做到了百物不思,受想滅盡的境界,那也不是《道德經》所說的“無為”。此人為了一個“無為”,落在了無事夾裡,落在了黑山背後。
《道德經》所說的“處無為之事”,這個“無為”,是指自心妙體的為而不為,佛家所謂“應緣無住”,儒家所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仁知大師雲:“不是不見,不是不聞,了了覺知,不著見聞,蕩然無住,是名無心。”這個“蕩然無住”,這個“無心之行”,即是《道德經》的“無為”。這個“無為”,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大有作為”。這個“無為”,不是百無一用,而是“無量妙用”。聖人立足於這個無為妙體,或曰立足於這個無形大道,隨一切緣,現一切相,起一切用。此便是“聖人處無為之事”。
——蘇樹華
-
9 # 天元易命
道德經第二章:該章由世道人心的美醜善惡,提醒人們要辯證的分析,引出用陰陽的道理來解釋有無、難易、高低、長短等都是相對的、用不同角度及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互相轉化的這一觀點。
然後用天道與人道進行對比,天之道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正如春雨貴如油,沒人收水費,冬天曬太陽,沒人收取暖費一樣,只是人道離天道漸行漸遠而矣。昨憐破棉襖,今嫌紫蟒長,因嫌紗帽小,卻把枷鎖扛,誰說歷史不再重演,吳王夫差殺死吳子胥的屬縷劍,越王勾踐同樣用在文種身上,范蠡說作為知己朋友,我可一而再再而三勸你,你卻不聽呀!~~~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回覆列表
僅供參考。
譯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醜也產生了。
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於是邪惡也產生了。
所以有與無相互生髮,難與易相互轉化,長與短相互彰顯,高與下相互依存,音與聲相互配合,前與後相互跟隨。
所以聖人以順應自然的心態處理世事,施行不發號施令的教化。
讓萬物按照自己的規律生長,任其自由發展而不強加干涉,生養了萬物卻不佔有它們,培育了萬物卻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萬物但不自居有功。
正因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業才不會失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