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前
-
2 # 飛揚心理王老師
確實有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不願意傷害別人而憂心沖沖、責怪自己的情況,但這只是眾多抑鬱原因中的很少很少的一種。
生本能心理學對抑鬱做了很好的總結,認為抑鬱是個人遇到了重大的現實和心理困難走不出來所導致的情緒、行為和生理等方面的一系列不良反應。這個概念很明確地說出了抑鬱的原因,主要是重大困難走不出來導致的。並且說明了抑鬱問題的兩個重要方面,一方面是重大困難走不出來,另一方面是產生的一系列不良反應。要解決不良反應,就要面對引起這些不良反應的重大困難,合理對待和看待。
樓主說的情況是不願意傷害別人而責怪自己,這是抑鬱的一種可能,當事人有內心衝突,一方面事情或環境要求他去做某事,但他內心的做人信念又迫使他不去傷害別人,這就形成一種衝突和困難,他無法從這個困難中走出來,可能責怪自己無能、各種不好等等。引起抑鬱的困難有很多很多種情況,需要一一具體鑑別,不能一概而論。
-
3 # 暮然一笑終成夢
以前,接到一條粉絲留言板留言,Ta說,自身從記事簿剛開始就並不是一個非常容易高興的小孩。心態一直低落,隔三差五會想起身亡。年齡小一點的那時候,Ta還會與人討論“不易高興”這件事情,也會寫一篇部落格表達一下。年分長了以後,Ta已不和他人提到這件事情——“他人也會感覺我就是個不便吧”。Ta說,自始至終感覺自身的身上哪兒出現了錯漏,乃至由於自身常常心情低落,對身旁的人抱有一種內疚感。
對一些人而言,她們的輕度抑鬱能夠是很長期性的。人們今日要聊的話題討論是“長期性的輕度抑鬱”。每個長期性抑鬱症的人,感受到輕度抑鬱的方法都不一樣。有的人的心態起伏會較為大,情況好的那時候完全覺得不上抑鬱症,但狀態不佳的那時候就會十分強烈;也是一些人,會以更高的頻率體會到抑鬱症情緒,但猛烈的水平會時會不一樣。
長期性與抑鬱症相伴的人,將會合乎規律性憂鬱症、或是延續性抑鬱症阻礙(PersistentDepressiveDisorder,PDD)的確診,也是將會哪些確診都不符,僅僅人格特徵上不太非常容易感到高興。但無論是哪樣狀況,在長期裡,不斷出現的輕度抑鬱,都是給人產生一些特殊的危害。
長期和抑鬱症感交往是啥覺得?
感覺苦悶,體會不上一切心態。“哪些都沒有,全都體會不上。每日、一整天、哪些覺得也沒有”。乃至時間久了後,她們會想不起來自身原本對一些事情應當有如何的反應該和覺得。衣食住行對她們來講如同夢遊,她們充足保持清醒到能夠和人溝通交流,但另外覺得衣食住行並不是真正,如同在作夢一樣毫無價值。她們活得瀟灑彷彿自身衣食住行的“局外人”。
可是我覺得意味著長期性抑鬱症的人不容易開心。在一些一瞬間、或是一段時間裡,她們會忽然覺得一切又“真實”了起來,彷彿返回了沒有抑鬱症的那時候。可一想起短暫性的開心會消退,她們會更為消沉。也許多人誤認為當自身抑鬱症時不應當覺得高興,因此當她們感覺情緒非常好時,她們反倒會內疚,或是感覺自己的抑鬱症果真是裝作的。
有時候,抑鬱症的大家為了防止身旁人太過擔憂,會裝作自身好啦起來。而因為身旁人也一直期待抑鬱症的人狀況會越來越好,因此讓大家堅信這一錯覺會非常容易。但對抑鬱症的大家來講,在人前一直維持“正常”的外貌如同活在一場謊話中,覺得苦味而疲憊:“早上出門口,查驗我的錢夾、我的鎖匙、還有我臉部的微笑是不是打扮優良。抑鬱症會造成自盡的想法。一部分長期性抑鬱症的人和長期性對自盡的期盼感交往。一開始時,自盡的想法可能會嚇住她們,可是隨之時間以往她們已對於見怪不怪,而且學好了在每一次很想自殺的那時候,嘗試尋找再次活下去的理由.
也有一些和抑鬱症交往的人慢慢覺得抑鬱症變成自身真實身份的一部分。“不是我身患抑鬱症,我是個抑鬱症的人(I didn’t just get depressed. I was a depressed person)。”她們覺得抑鬱症早已危害來到她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變成她們衣食住行和行動的管理中心(Folk-Williams, n.d.)。
長期性的抑鬱症,會讓我們留有“人格特質疤痕”
抑鬱症會更改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嗎?在reddit上的一個網民寫到,當他閱覽以往的曰記,看見都還沒得了抑鬱症時自身的所見即所感,他覺得那時候的自身好像是“徹底的另一個人”有科學研究適用了這一叫法,覺得抑鬱症發病會更改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而且這些更改變成了抑鬱症再發病的發病原因,這類更改被稱作“人格特質疤痕(personality scar)”疤痕基礎理論的明確提出是因為大家留意到,相比從沒有患過抑鬱症的人,以前抑鬱症發病過的人到未來也更非常容易再度發病抑鬱症(Wichers, 2010),如同受過傷留著疤痕的地區,下一次也會更非常容易負傷一樣。
例如,憂鬱症的初次發病會源於一些情況嚴重的負面資訊惡性事件(e.g. 喪失至愛);而在此次發病減輕後,病人會由於更柔和的惡性事件(e.g. 喪失小寵物)、乃至在沒有社會發展及精神壓力的狀況下發作抑鬱。
那,這類疤痕到底是什麼呢?
科學研究發覺,抑鬱症發病後,大家“逃避損害(harm avoidance)”的水平會提升損害逃避程度較的人要更神經大條、對令人難受的刺激性反映更猛烈。而且即便在安全性的、支援性的自然環境中,她們仍然會覺得擔心,這類不由自主的“覺得全球很風險”的覺得不會受到自身操縱。另外,她們解決外部刺激性時也會主要表現的更消沉,更非常容易覺得疲憊,也相對性更不想要試著新的事情。
假如你是一個高損害逃避的人,你將會會有那樣的體會:
· 你感覺自身一定會把事兒搞砸了。
· 你感覺自身彷彿衣食住行在一個對你填滿成見的全球裡。你擔憂自身的身上會產生各種各樣恐怖的出現意外,而且你感覺自身應對這種出現意外乏力抵禦,總是被深深地損害。
· 即便現下的生活 彷彿一切都好,可是在心靈深處,你感覺最槽糕的事兒一定會產生。
· 你期待一切都井然有序。
· 別人對你主要表現出鍾愛會給你很考慮,但一旦當她們有一點冷淡你的徵兆(大部分那時候不是故意的),就會剛開始猜疑自身是否被反感了。
· 過多致歉。
學術研究覺得,往往損害逃避的水平會升高,是大家生病後的適應能力調節
當你在抑鬱症的那時候,生理學和心態不佳、解決風險的工作能力明顯下降,因此會自發性採用更慎重的心態來解決環境因素,也會對負面資訊的刺激性更為比較敏感,這種本來是為了方便自我保護。但實際上,這類轉變反倒促使大家更非常容易抑鬱症。以社交媒體為例,抑鬱症病人會太過憂慮社交媒體時被回絕產生的痛楚,一方面,痛楚給他們產生的體會會更明顯;另一方面,對痛楚的擔憂會讓情緒很糟。於是,TA自發性地將自身和別人隔離。而這類自身防護產生的無力感反倒加劇了抑鬱症
對用藥治療和心理療法都失效的不易治抑鬱症病人而言,深層頭部刺激性(DBS)技術性也許能夠幫上他們。這項技術最初被運用於醫治帕金森等運動障礙,但以後被神經學家Helen Mayberg(2005)用以試著治療抑鬱症。
醫治剛開始時,病人的顱骨上面被鑽開2個洞,兩邊電級被嵌入腦中。 (Gupta& Segal, 2012)。
在手術治療的全過程中,病人會全線頭腦清醒,一邊聽著自身顱骨被鑽開的響聲,一邊和大夫溝通交流她們的體會,便於大夫依據她們的意見反饋調節,開啟或是關掉接觸點。在醫治期內,病人的體會就會發生很積極主動的轉變。而依據Mayberg (2005)的試驗結果,在手術醫治完畢之後,患者能夠得到長久的減輕(sustainedremission),即抑鬱症症狀消退且作用修復優良。
DBS見效緣故現階段沒有參考答案。但Mayberg (2005)假定這和減少人的大腦25區(Area 25)的活動性有關。25區是控制情緒通道的核心區,抑鬱症病人的25區出現異常活躍性,而很多合理的醫治方式 都是減少25區的人氣值。不易治抑鬱症病人在別的治療法失效的狀況下,只能開啟頭部,立即用電級更改人的大腦的25區。
2. 經常熬夜用於治抑鬱症?(Sunny照射治療法bright light therapy)
經科學研究發覺,一種“睡得少+Sunny照射”的治療法能夠快速地減輕抑鬱症。參加醫治的人到過程中將親身經歷幾日的一部分睡眠質量奪走,並在醒來後接納強光照直射。
例如,在Sahlem等(2014)科學研究中,參加者被規定醫治剛開始前一天整天徹夜不可以入睡,以後,在治療第一天夜裡,參加者們被容許從6點醒來零晨1點;在醫治第二天,她們的睡覺時間變成從夜裡8點到零晨3點;來到第三天夜裡,則變為了從夜裡10點醒來早晨5點;在剩下的醫治時日裡,睡眠質量的時間便固定不動在從夜裡10點後早晨5點。每一次醒來,參加者們都是接納30分鐘的強光照直射。科學研究發覺這種治療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在絕大多數參加者的身上都獲得了十分理想化的功效。
儘管這類醫治方式 身後的體制都還沒完全地弄搞清楚,但學術研究們猜想,根據更改睡覺時間和開展強光直射,更改了人身體一部分遞質與生長激素的代謝與消化吸收,進而減輕了抑鬱症症狀
說點有效的:
長期性覺得抑鬱症,我該怎麼做?
1. 用藥治療
有時,用藥治療是務必的。許多人要擔憂吃抗抑鬱藥物會造成上癮,因而牴觸服藥。事實上,抗抑鬱藥並不容易令人上癮。但所有人針對每個神經內科藥品的反映都將會不一樣,你必須花一些時間去嘗試和調節,進而尋找適合自身的藥品。今日人們給大夥兒詳細介紹John Preston, PsyD, 和JamesJohnson, M.D. 在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made ridiculously simple 第七版中明確提出的一張資料圖表。特別注意的是,這書採用的確診根據是《精神衛生確診與統計分析指南第四版》,現階段應用的版本號為第五版,但仍有實用價值。
a. 什麼情況,我必須挑選用藥治療?
當你不斷的存有天然植物病症(vegetativesymptoms),應當考慮到尋找用藥治療,由於它的出現意味著病人在細胞生物學方面上出現了混亂。和抑鬱症阻礙相關的天然植物病症有:睡眠質量更改、胃口更改、
疲憊感、性慾低下、集中注意力比較嚴重沒法集中化、記憶力明顯減低、大白天覺得很不太好(非常剛醒來時的時候)、徹底沒法造成滿足感等
最先,儘管藥品能夠協助清除或緩解天然植物病症,但抗抑鬱藥物並不是開心藥。它沒法給你的苦悶與不開心消退看不到。
次之,藥品的起效必須時間,一般2~4周見效。許多人沒有馬上見到實際效果,認為藥品失效而擅自斷藥。而隨便停止使用藥品會提升發作機率。切勿在和大夫探討前就私自斷藥,要不然將會會導致無法意料的副作用。但假如已過6-8周,你仍然沒有體會到抗抑鬱藥物產生的實際效果,應當和大夫探討,大夫將會會拆換藥品使用量或型別。
而吃藥剛開始後,個人必須的吃藥時間不一樣,一般吃藥6-8週會渡過抑鬱症亞急性發病期,但這時候不可以停止再次吃藥,一般必須再次吃藥6月,以後在大夫的具體指導下逐漸降低服藥使用量。假如全過程中復發,則修復服藥。
此外,抗抑鬱藥物將會會有負作用,例如一開始用SSRI時,將會會覺得嘴幹、噁心想吐、頭疼乃至失眠症。
一些藥品的負作用會隨之時間以往而慢慢轉好。要是沒有轉好,能夠告之大夫,大夫能根據拆換藥物或更改原來藥品使用量等方法減少負作用。
最終應說的是,抑鬱症病人由於遭受抑鬱症危害,非常容易對醫治覺得失落和消沉。非常對規律性憂鬱症病人而言,不斷親身經歷發病會令人消沉而疲倦(Van Rhoads & Gelenberg, 2005)。但維持對醫治的希望是關鍵的,科學研究發覺,假如大家越趨向於覺得自身能在醫治中獲利,那麼醫治的實際效果也會更強
2. 平時自助式
除開向專業人員尋求幫助外,也一些平時的方式 能夠協助人們儘快應對抑鬱症。
你能寫週記。不僅紀錄產生的惡性事件,只是要紀錄緊緊圍繞這一惡性事件的體會和念頭。處在抑鬱症情況的人常常會敘述自身的觀念好像“被纏住了(stuck)”,彷彿大腦結為了一塊,不清楚自身在想些什麼。寫週記正能夠協助人們同自身的思維(psyche)會話。在創作的全過程中,你將會會發覺自身過去沒有觀念到的、一閃而過的想法。而當本人主觀性的念頭變為客觀性的文字展現在紙上,就能夠去觀查它、去更改它、乃至去催毀它,你將會會發覺應對一樣的事兒,你能用一種與那時候不一樣的方式去敘述,用不一樣的體會去解決記牢自身體會優良的時刻。即便接納了醫治,人們也會有覺得十分槽糕、乃至痛不欲生的那時候。
可是,記牢自身以前體會優良的時刻,那樣人們會了解抑鬱症產生的痛楚不容易是永桓的,而自身有能力覺得開心。
最終,要對抑鬱症有有效的期待。和抑鬱症相伴將會會是個悠長的全過程,將會會親身經歷一次乃至數次反覆;而即便歷經醫治,人們在未來將會仍然會由於一些事覺得消沉或痛楚。儘管醫治沒法徹底解決難題,可是人們能夠學著儘快和抑鬱症並存,到那時候,將會你就會發現抑鬱症也並不是那麼恐怖。講過那麼多,根據本文,人們最少期待你可以掌握一件事:抑鬱症確有其事。這是一個是切切實實存有的物品,並非一種假想。當你自身陷入輕度抑鬱,要尋找醫治和協助;當你身旁許多人表顯現出抑鬱症,你將會沒法瞭解,但最少能夠重視——抑鬱症的痛楚極端化起來,是能夠讓一個人果斷地願意在自身顱骨上挖洞的。
晚安好夢!
-
4 # 鶴髮童心沈奶奶
我認為這麼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不全是這樣的。
早年剛畢業沒多久,我因為工作的原因,覺得有必要學習心理學,於是,我去書店把大學心理學專業的幾門主修課的課本買了回來,自己看書學習。
我記得其中有講到一點,關於歸因。有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通俗講,就是說當我們對某一個結果不滿意時,如果你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全怪自己,那叫內部歸因。如果你認為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別人的錯,或者條件不具備,或者環境太差等,那叫外部歸因。
一個習慣於外部歸因的人,會把心中的不滿、怒火發洩到外部世界,也就是向外有攻擊性,這樣對自己的傷害相對較小。而一個習慣於內部歸因的人,就會把錯誤全攬在自己身上,只會怪自己,也就是把攻擊的矛頭指向了自己,所以,內部歸因的人容易抑鬱。
容易內部歸因的人,我認為有三種。
一種,他可能是比較善良的,寧願把尋找自己的不是,也不願意去尋找別人的並不是。尤其一些女人,在家庭中出現矛盾時,老公出軌時,開始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周到,哪裡做得不夠體貼,結果自己生病了。
另一種人,也有可能是比較不自信的。有的人從小就自卑,覺得自己不是很聰明,學習也沒有別人那麼好。所以,當他們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總是自責自己不夠好。而不去想想究竟是別人在安排工作時沒做基本的清楚交代呢?還是沒有給予一定的指導呢?還是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援呢?慢慢地,他們就會因為工作不開心而抑鬱。
還有一種人可能是比較懦弱的,他們不敢尋找別人的問題,只能把錯誤歸咎在自己身上。記得在戰場上有一種現象。兩軍對壘,有計程車兵就是不敢殺敵人,寧願對著天空開槍,也不敢對著敵人開槍,導致自己的一方死了好多人。他們是寧願自己死,也不敢讓敵人死。這種人在戰場上,還沒開打,自己就先抑鬱了。
因此,我認為抑鬱不全是因為主觀上不想傷害他人而責怪自己的結果。
-
5 # 落葉穩又輕
是有這方面的原因,自我消化承受,如果超出範圍,精神壓力過大,象充足氣的皮球早晚會爆的,負荷太大導致崩潰,於是乎抑鬱了。
-
6 # 珍珠淚
抑鬱是一種心理疾病,表現為情緒低落,記憶力減退,失眠,焦慮,悲觀厭世,甚至有自殺行為。主要由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等因素形成。
生物 從生物遺傳的角度,調查研究發現,家族中患有抑鬱的,其家屬患抑鬱的機率要比其他人高。
心理 性格孤僻,內向,悲觀主義者,不願無人交往的人往往容易患有抑鬱。
社會環境 家庭遭遇重大危機,工作壓力大,失戀等因素引起。
現在懷了二胎,上個月,寶寶一到睡覺的時間就動的厲害,嚴重地影響我我的睡眠,我消化不太好,肚子老是脹氣,記憶力下降,很多要做的事,下一秒就忘了。有一天老公跟我說話大聲了點,我就覺得他再兇我,眼淚一下掉了下來,老公勸了一下,不管用,就走了。
我在家帶著女兒,斷斷續續哭了兩天,老是想著自己一點用處沒有,什麼事情都往壞處想,天空一片灰色。這樣的情況有兩次,老公也覺得我莫名其妙,他和我說話我都不理他。
過幾天心情好點以後,我意識到我可能得了抑鬱症,上網檢視資料,發現真的是。我就開始調整自己,每天帶女兒出去曬太陽,多散步,看一些正能量的書。還和老公說了我的情況,叫他多體諒我,不要言語上刺激我,畢竟現在懷孕了,很多時候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
現在整個人都樂觀,所以人還是要積極向上。
-
7 # 慕三子
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造成抑鬱
那抑鬱偏向什麼性格的個體呢?“事事不願意傷害別人,責怪自己的人” ,這種個體一般性格敏感、心地善良、思維縝密,待人接物熱情禮讓,喜歡追求完美
我們來深度剖析一下這種個體心理
①敏感就是對事物反應感知迅速,按說這是個優點,但這優點有時也叫人負累,一個普通的資訊進入大腦,敏感的人不但第一時間捕捉到,還會形成一種鏈式思維,有一個資訊裂變成若干資訊,並在每一次裂變擴大,無形中增大了心理內耗,僅這一點心理壓力就高於他人。
②善良的性格,一方面來自天性、一方面來自後天德育。內心善良的準則時刻監視行為,待人接物總是用內心善良的標準去自我衡定,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薄待他人,這樣的想法對心理造成壓制,壓制的心理又與現實狀況發生衝突矛盾,無底線的善良讓人感到心累。
③熱情、禮讓是人際交流的根基,基於這種性格的人,為人處事總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為他人考慮,儘管人事有時不如意,情緒糾結,但骨子裡的熱情、忍讓制約著自己,熱情、禮讓在大腦已形成格式,結果失望時寧可自責也不去傷害別人,產生的情緒怎麼辦?糾結在心裡。
基於以上的分析,敏感造成的心理內耗,善良造成的心累,熱情、禮讓造成的情緒糾結,一個寧可自責,不願傷害傷害他人的人,抑鬱的機率是相當高的。
那如何糾偏這種現象,遠離抑鬱呢?放下心理枷鎖,對自己不要過於苛刻,開啟心胸接受世事醜於惡,對超越自我原則的事物,勇敢的用“NO”去迴應。合理疏導自我情緒,不要給不良情緒在心理上留下駐足的機會。沒有情緒少了自責,遠離了抑鬱。
回覆列表
抑鬱的產生有著複雜的原因,生理的和心理的都有,及時疏解不良情緒,保持心情愉悅,可有效緩解壓力,預防抑鬱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