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人阿富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土豆是中國四大糧食作物之一。它們也是美味的蔬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中國許多地區都種植土豆。以河南為例,主要在春秋兩季種植,其中春季種植較為廣泛。讓我們學習春馬鈴薯高產的關鍵技術。

    春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規程

    第三,切成塊以加速發芽

    春播每667m2需馬鈴薯130 ~ 150公斤。有必要選擇符合品種特點、無病蟲害、無損傷、無冰凍、塊莖完整、面板光滑、色澤好的塊莖作為種薯。早春氣溫相對較低,馬鈴薯不適合直播。但播前催芽可以消滅病馬鈴薯,芽生根快,出苗早且整齊,發芽早,塊莖形成早,有利於高產。因此,播種應該在加速發芽後進行。

    (a)整個馬鈴薯發芽

    播種前20天,將種薯放入保溫良好的溫室中進行增溫處理,發芽約1cm時,在播種前1-2天將種薯切成碎塊。

    (2)切成塊以加速發芽

    1.加速室內發芽。

    播種前30天,將種薯放入15-18℃的室內處理10-15天。種薯開始發芽時,將其切成小塊,與溼沙(或溼土)按1∶1的比例混合均勻,鋪成寬度為1m、厚度為30cm的發芽床,其上表面及周邊覆蓋溼沙(或溼土)7-8釐米。或者將溼沙(或溼土)鋪成1米寬、7釐米厚、無限長的催芽床,然後鋪上一層馬鈴薯塊,覆蓋一層溼沙(或溼土),溼沙(或溼土)的厚度經過隱形切口,可以鋪3-4層,然後用7-8釐米的溼沙(或溼土)覆蓋上表面和周邊。溫度保持在15~18℃,最高不超過20℃。當芽長到1 ~ 2釐米時,將它拔出並放在散射光下冷卻種子(保持溫度在15℃),使芽變綠變厚,然後播種。

    2.加速室外發芽。

    選擇在背風和Sunny充足的地方挖一條寬1米、深50釐米的發芽溝,按照室內發芽方法將切好的碎塊放入溝中發芽,在溝上建一個小拱形棚以提高溫度,下午5點覆蓋草皮以保暖,早上8點除去草皮以提高溫度。

    3.切割成碎片的要求。

    每公斤大約切50片馬鈴薯種子,每片25克。切塊的大小應該一致,每塊都應該有一個芽眼。換塊時,刀具應使用酒精或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切口應靠近芽眼,能刺激早期萌發,有利於早期出苗。對於大約15克的小土豆,在肚臍上用刀切開。

    馬鈴薯是一種喜涼的食材,目前在中國的種植非常廣,很多地區都能看見它的身影。馬鈴薯也非常受人們的喜歡,有些地區甚至把它當做主食食用,種植的熱潮一直都在。但是想要把馬鈴薯種植的高產,也是需要掌握一些技術的。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產的重要手段,合理密植的原則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大種薯宜稀,小種薯宜密。根據當地生產條件、氣候條件、土壤肥力、品種特性、管理水平、種植方式、目標產量水平等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密度,一般以3000~4000株/畝的密度為宜。

    2、種植方法。播種方法應根據各地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採用高壟雙行種植模式。馬鈴薯高壟雙行種植模式是指實行寬窄行種植,把寬行的土培到窄行上,使窄行形成墒,且墒高出25釐米以上的種植方式。試驗表明,該種植方式具有出苗早、大中薯比例高、產量高等優點,比平畦栽培增產19.1﹪。起壟時,寬行80釐米、窄行40釐米。精細整地後按40釐米行距開溝,種2行空1行,株距28~33釐米。如果採用耕牛播種,種2行空2行。一般每畝保證主莖數2.5~2.8萬個需播種5000~6000穴,每穴保證4~5個主莖。播種時,一邊放種,一邊施入化肥,嚴禁化肥接觸種薯,用農家肥蓋種,之後兩邊取土覆蓋,出苗後結合追肥理出高墒。

    馬鈴薯的最佳播種時間

    適時播種對植株的生長髮育有重要影響,是取得高產的關鍵環節。正確確定播種期有3個原則:

    1、土壤10cm深處地溫達到7~8℃時播種。

    2、馬鈴薯春播出苗時要避免霜凍,一般根據當地終霜日前推20~30天為適播期。

    3、應把薯塊形成期安排在適於塊莖形成、膨大的季節,平均氣溫不超過23℃,日照時數不超過14小時,有適量降雨。多雨地區要實行小整薯播種,避免田間爛薯,造成減產。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種。選擇溫度較高的晴天進行,採取東西向朝陽坡種植。播後適當鎮壓,耬平斜坡面,消除大的土坷垃。播種密度一般為60cmX20-27cm左右。

    馬鈴薯高產的肥水技術

    1、視天氣和土壤墒情,在苗期、團棵、開花、薯塊膨大期各澆水一次,水量不宜過大,以溝深2/3為準,切忌不宜大水漫灌過壟面,以免造成土壤板結,影響產量。注意遇倒春寒前澆水,可防凍害;開花期遇高溫前澆水,可有效降低地溫;收穫前10--15天停止澆水,以利於收穫。

    2、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以葉面噴肥為主,7—10天噴一次,開花期前可適量噴施0.3%的尿素溶液,開花期後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

    3、化控:根據植株長勢情況,發現徒長適時化控,以促進塊莖膨大,抑制地上部分徒長。注意噴施藥物時,只噴植株頂部,溫差小則多噴,溫差大則少噴。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馬鈴薯高產的病蟲害防治

    1、黑痣病。防治方法。控制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實行輪作倒茬,選用不帶病菌的種薯。在種植前進行藥劑拌種或對種薯包衣處理,可較好預防此病的發生。病害發生後,在初期用藥液澆灌植株基部和噴霧。可用藥劑有:多菌靈、五氯硝基苯、福美雙、甲基立枯唑、甲基硫菌靈、惡黴靈等。

    2、青枯病。防治方法。實行與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輪作,最好與禾本科進行水旱輪作;選用抗青枯病品種和使用不帶病種薯。可在發病初期選用農用鏈黴素、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消菌靈)1200倍液噴淋或灌根,也可用銅製劑(可殺得、冠菌銅、多寧、加瑞農、科博等)每7~10天施藥1次,連施2~3次,具有一定效果。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想要馬鈴薯高產,第一步就需要合理的密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考慮。還需要選擇優秀的品種。在種植後期,田間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位,特別是肥水技術和蟲害防治要加強。這樣種植出來的土豆才會高產、質量優。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2 # 魏龍江

    1春播馬鈴薯的播種日期一般為霜凍日前推30天,可以在山區延遲種植。播種應在晴天進行,不適合在雨天或下雪天播種。播種前,先開啟一個穴或溝施三元複合肥15~20kg作為基肥,但要避免與種薯接觸。馬鈴薯不應使用含有氯的肥料。

    2馬鈴薯播種密度由於氣候、土壤條件、品種、種薯大小等因素決定。

    一般來說,根據畦面寬度,按株間距為50cmcm開溝,深7~10cm,畝產4 500~5 500株,種子數約150kg。氣候條件較好,土壤肥沃,中晚熟品種,較大的馬鈴薯秸稈可以適當稀植。反之應適當增加種植密度。

    3結合基肥施用整地,每畝施用1 000~1 500 kg全分解有機肥,加三元複合肥(15-15-15,無氯,下同)40~50kg,硫酸鉀10~15kg。肥力水平差可以增加基肥的用量。

    4追肥取決於幼苗,應早不應晚。一般來說,當土豆出苗時,可以每畝施用2~3kg尿素和200~300kg水,或齊苗後10天左右,施用複合肥於行間,每畝15~20kg。根據苗情,你可以追肥1-2次。必須在露水乾燥後進行追肥。

    在生長季節,土壤水分保持在60%至80%。一直到出苗後再灌溉,並且在塊莖形成和膨脹期間不能缺水。在成熟期間應適當控制澆水。結合土壤和及時清理溝渠,做到雨後田間沒有水。

    想要馬鈴薯高產,就需要合理的密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考慮。還需要選擇優秀的品種。在種植後期,田間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位,特別是肥水技術和蟲害防治要加強。這樣種植出來的土豆才會高產、質量優。

  • 3 # 汕頭雞佬土雞

    挑選在背風和Sunny充足的當地挖一條寬1米、深50釐米的發芽溝,依照室內發芽辦法將切好的碎塊放入溝中發芽,在溝上建一個小拱形棚以進步溫度,下午5點掩蓋草皮以保暖,早上8點除掉草皮以進步溫度。

    2.切割成碎片的要求。

    每公斤大約切50片馬鈴薯種子,每片25克。切塊的鉅細應該共同,每塊都應該有一個芽眼。換塊時,刀具應運用酒精或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切斷應接近芽眼,能影響前期萌生,有利於前期出苗。關於大約15克的小土豆,在肚臍上用刀切開。

  • 4 # 湘農大兵哥

    一、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土豆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切塊催芽

    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後用小灰幹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待種塊晾乾後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釐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後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幹。當芽長到長0.5-1.0釐米時,開始播種。

    三、選地整地

    下種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墒,造墒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採用大行50釐米,小行40釐米。土豆莖膨大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

    四、播種蓋膜

    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五、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

    清明後,播種後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衝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釐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後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六、科學施肥

    土豆在整個生育期施肥應掌握“攻前、保中、控尾”原則,當幼苗出土80%時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在土豆苗期開始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優質高產。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畝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

    七、病蟲防治

    土豆中後期主要有晚疫病、霜黴病、青枯病等病害,在發病初期,用甲代森錳鋅500倍液+新高脂膜于晴天露水乾時噴霧防治,發現青枯病要整株拔除集中焚燒處理,還要在病穴及周圍撒施石灰或用0.5%福爾馬林溶液灌根消毒,再噴施農用鏈黴素2000倍液+新高脂膜進行防治,防止病害蔓延危害。

  • 5 # 五際手機電腦維修配件

    一:水土管理

    土豆在生長過程中從播種到成熟的各個階段對水的需求量都非常大,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度,土壤的含水量最少要保持在百分之六十。播種後在每條溝內將水澆足,同時播種後使用除草劑將田間的雜草清除。在幼苗期如果碰到連續的高溫乾旱天氣,一定要再次對每條溝進行澆水,在幼苗期的時候,是土豆最需要水的階段,所以一定要保持土壤充分溼潤。但是在土豆最後的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因為水分過多會使土壤間的通透性變差,土豆無法呼吸,導致爛果。所以在陰雨天氣時要注意田間排水。

    二:中耕施肥

    土豆不僅對水分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對肥料的需求也很大,因為土豆的產量比較高,所以在生長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充足的養分。土豆的幼苗期要多施速苗肥,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幼苗的生長速度。出苗前的半個月後進行第一次的中耕翻土,把尿素和氮化鉀混合撒在土壤上,等到花蕾出現的時候要進行第二次的中耕,用複合肥和尿素等均勻的撒在種植穴中,但是使用化肥的時候,不能讓莖部直接的和化肥接觸,防止莖部被燒傷。

    三:防治病害

    病蟲害一直都是影響土豆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土豆的生長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土豆最常見的病害就是早晚疫病、幹腐病等等一系列病害。首先在選擇品種的時候,我們要選擇無病的品種,適當的把播種時間提前一些,如果發現真菌性的病害,要及時的使用專業的藥劑進行治療,防止病害對植株進一步的危害。藥劑一般都是一個星期噴灑一次,這樣連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

    四:適時採收

    當發現土豆就得莖葉開始變得枯黃時,就代表土豆基本上已經成熟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在採收前的一到兩週時間內就要停止澆水,在採收的一個星期前,把種植地上的部分莖葉割除掉,讓土豆在地內進行最後的成熟。採收的當天最好是晴天,採收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傷害到土豆,而且挖出來的土豆要避免Sunny長時間的照射,土豆的表皮被曬的時間太長就會變綠,會影響到外觀和質量。

    以上就是關於土豆在種植過程中的田間管理方法,要想種植出高產的土豆品種,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種植技術,還要搭配上科學的管理方法,

  • 6 # 農莊三哥

    很榮幸回答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今年的馬鈴薯馬上就要開始種了,正好借給你回答問題的契機,我也系統的學習了一下,下面希望有助你的問題!想要馬鈴薯高產,就需要合理的密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考慮。還需要選擇優秀的品種。在種植後期,田間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位,特別是肥水技術和蟲害防治要加強。這樣種植出來的土豆才會高產、質量優!春播馬鈴薯的播種日期一般為霜凍日前推30天,可以在山區延遲種植。播種應在晴天進行,不適合在雨天或下雪天播種。播種前,先開啟一個穴或溝施三元複合肥15~20kg作為基肥,但要避免與種薯接觸。馬鈴薯不應使用含有氯的肥料。

    2.一般來說,根據畦面寬度,按株間距為50cmcm開溝,深7~10cm,畝產4 500~5 500株,種子數約150kg。氣候條件較好,土壤肥沃,中晚熟品種,較大的馬鈴薯秸稈可以適當稀植。反之應適當增加種植密度。

    3.結合基肥施用整地,每畝施用1 000~1 500 kg全分解有機肥,加三元複合肥(15-15-15,無氯,下同)40~50kg,硫酸鉀10~15kg。肥力水平差可以增加基肥的用量。

    4.追肥取決於幼苗,應早不應晚。一般來說,當土豆出苗時,可以每畝施用2~3kg尿素和200~300kg水,或齊苗後10天左右,施用複合肥於行間,每畝15~20kg。根據苗情,你可以追肥1-2次。必須在露水乾燥後進行追肥。下面是我去年種的時候拍的照片!

  • 7 # 三農開拓者
    馬鈴薯想高產必須注重品種選擇、種薯處理、整地施肥、適時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適時收穫等方面。

    馬鈴薯是糧菜兼用的農作物,因為其適種性強、營養價值高、產量高等特點已經被國家列為主糧的品種。春季栽培馬鈴薯如果管理到位畝產可達到5000到7000斤。

    品種選擇

    馬鈴薯是喜涼作物,當地溫超過25℃時塊莖膨大緩慢,超過30℃時停止膨大。中原地區,春季適合馬鈴薯生長的時間較短(2月下旬~6月中旬),因此必須選用結薯早、薯塊膨大快、休眠期短、抗逆性強、抗病抗退化、高產優質的早熟品種。適宜中原地區種植的早熟高產品種有鄭薯五號、鄭薯六號、(豫馬鈴薯一號、二號)、費烏瑞它(脫毒一號)等。每667平方米用種量120kg左右。

    地塊選擇與施肥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壤土進行馬鈴薯生產,避免與茄科作物連作。馬鈴薯是喜肥高產作物,必須採用“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微肥結合”的平衡施肥法。如667平方米產2500~3000kg的田塊,施肥標準為:667平方米施優質圈肥5~6立方米,馬鈴薯專用複合肥50~75kg或磷酸二銨、尿素、硫酸鉀各25~30kg,硫酸鋅1kg、硼砂0.5kg。

    農家肥結合耕翻整地施用,與耕作層充分混勻,化肥做種肥或追肥,播種時溝施。如採用地膜栽培,應將所用肥料作底肥一次施入;露地栽培應留複合肥25kg、尿素15kg或碳銨40~50kg,在苗出土80%左右時作追肥施用,其餘肥料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後進行深耕,耕作深度約20cm~30cm。耕後整地,使土壤顆粒大小適中。

    播種

    適期儘早播種:中原地區春季適宜馬鈴薯生長的有效生長期只有60~70d,必須選擇早熟品種儘早播種才能優質高產高效。一般要求:土壤深10cm處地溫為7~15℃時開始播種。中原地區陽畦和小拱棚栽培1月底2月初播種,地膜覆蓋早熟栽培2月底前播種;春露地栽培3月上旬播種。

    足墒深播:如底墒不足,最好先澆水後整地再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早春地溫低空氣乾燥,若採用設施栽培不易培土,故應深播,鄭薯五號、六號播種深度為10cm,費烏瑞它為12~15cm。

    栽培模式與種植密度:春季馬鈴薯早熟栽培,宜採用地膜覆蓋栽培、小拱棚或大棚覆蓋栽培。中原地區馬鈴薯生產採用起壟栽培,宜採用朝陽坡播種,播在壟坡西面或南面。以每667平方米種植5000~6000株左右,單行種植壟高15~20cm,行株距60×20~25cm,雙行種植壟距1m,壟寬60cm,壟高15~20cm,大行距60~70cm,小行距40~30cm,株距27~30cm。

    田間管理

    春季馬鈴薯從出苗到收穫僅65d左右,既要形成強大茂盛的莖葉,又要積累大量的養分形成塊莖,加強田間管理十分重要。應掌握前促後控的原則,技術管理要及時,抓早、抓細,早中耕、早追肥、早澆水。促進幼苗早發棵,茁壯生長。開花後根據天氣、墒情,枝葉生長情況,酌情追肥,小水勤澆,促棵攻薯,以薯控棵,使薯棵生長上下協調,防止後期莖葉早衰或徒長。

    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原則進行防治。春季馬鈴薯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瘡痂病等,蟲害有蚜蟲、地老虎、蠐螬、茶黃蟎,潛葉蠅等。

    馬鈴薯的收穫和貯藏技術

    收穫: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採收,塊莖避免暴曬和長時間暴露在Sunny下而變綠。春季陽畦栽培、雙膜覆蓋栽培馬鈴薯4月底至5月初收穫:地膜覆蓋栽培5月中下旬收穫;露地商品薯6月上中旬收穫。收刨應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進行為宜。做到隨刨隨運輸,中午運輸不完,用薯秧蓋嚴壓實,嚴防塊莖因田間Sunny下暴曬而灼傷塊莖。

    貯藏:貯藏期保持窖內乾燥、涼爽、通風,薯塊堆放在乾淨的幹沙上,以不超過30cm厚為宜,十天左右翻撿一次,發現腐爛薯塊隨時撿出,以免傳播其他薯塊。商品薯應暗光貯藏,防止薯塊變綠,失去食用價值。凡存放過農藥、化肥、機油、柴油等油類的室內不能貯藏馬鈴薯,以免造成大量爛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周立波還能夠雄心復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