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追風
-
2 # 歷史吐槽機
秦始皇表示見沒見外星人我不曉得,但見鬼是一定的,我都死了快600年,一個叫王嘉的小朋友寫了本小說你們都能信?如果這都能信的話,你們不妨乾脆相信老子墳裡還有一個絕色女子因為吃不老藥等她心上人算球。反正小說也是編,電影也是編。
關於秦始皇見外星人的說法見於東晉王嘉的一本志怪小說,名字叫《拾遺記》,這本小說現在只儲存下來10卷,據傳最早有19卷之多。而且今本的《拾遺記》起碼就知道被南朝的蕭綺編修過,之後有沒有人再改也不曉得,因為現代能找到最早的版本來自明嘉靖年間,時間都過去快千年了。
王嘉這個人吐槽機得好好說說,如果他活在現代,吐槽機一定能和他做朋友,因為他也是個大號逗逼。這人不是文臣,是個方士,最初隱居在甘肅天水的東陽穀,收了幾百個徒弟伺候,是當時著名神棍。
他的居住方式就挺好玩,在懸崖上開個山洞住,也算逼格頗高的神棍了。然而生活總是充滿不幸,他的名氣太大了,隱居出幾百個徒弟還是隱居嗎?在思考了一番哲學人生後,他跑去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再次隱居了。
可是命運並沒有放過他,他那群徒弟聞著味兒又追了上來,這哥們只好再次跑路去倒獸山隱居。這次隱居當然不成功,徒弟再次跟了上來,而且帶來了符堅大帝的使者,兄弟別隱居啦,出山輔助大王好不好?
王嘉表示不好,俺還要修煉呢。要說符堅其實是個好脾氣的人,也不為難他,隔三差五的就派人來請他出山。頭幾次王嘉沒答應,但反覆駁一個帝王面子的危險程度王嘉也知道,最後在公元384年冬出山,進了長安。
進長安後這哥們就發揮自己的特長,他的特長和本山大叔基本一樣,都是忽悠,這人預測未來很準,長安的公候全都跑去參拜他,一時間也算風頭強勁。咱們現代人都知道,所謂算命預測之類的大部分是兩頭堵的話術,早晚有失靈的一天。
幾年之後王嘉果然出事兒了,淝水之敗後符堅一蹶不振,含恨而終。公元386年姚萇進入長安,接手了王嘉的所有權,給的待遇比符堅時還高,而且事事都先問他的意見。某天姚萇問王嘉,俺把符堅族孫幹掉可行不?是不是就能得天下了?
王嘉心說我哪知道啊!但嘴上只能繼續玩兩頭堵,於是回答“略得之”。估計那幾天姚萇也是大姨夫來了,本來氣就不順,一聽這廢話更火冒三丈,“能得就是能得,不能得就是不能得,什麼叫略得!?你娃莫非消遣老子”!於是下令把王嘉給殺了.......
說完了作者咱們再聊回秦始皇見外星人這事兒,這個段子記錄在《拾遺記》的第四卷,講的是有宛渠國的人乘坐海螺形狀的船來朝拜秦始皇,那船沉水裡都不溼,一些人就附會溼潛水艇。然後秦始皇和那人聊天扯淡,那人的說法就更扯淡。
說宛渠國在咸池外9萬里,居民都十丈高,時間概念也和這邊不同云云。還能把天地初開時候的事說的頭頭是道,聲稱自己代替發光物的石頭曾給過炎帝,炎帝就是用那玩意生火做熟食的。最後秦始皇本人親自背書:“這貨是神仙”。
然而這個故事有個很大的破綻,宛渠華人自稱來自咸池外9萬里,可咸池是什麼地方呢?簡單說是日落的地方,西王母養了一堆年輕貌美的仙女,咸池是她給仙女們準備的洗澡堂。那麼問題就來了,日落的地方肯定在西邊,你從咸陽往西尋摸一下,那個地方能乘船走,或者說海在哪裡?
所以這個話題終結,秦始皇要是看也看的是神仙,外星人什麼的就別指望了。寫書的王嘉都叫凡人給砍了,丫還不如左慈囂張呢,怎麼可能懂外星人這麼尖端的玩意兒?
-
3 # Jack准將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
對於秦始皇有沒有見過外星人可是有歷史記載的,你還別不信,在一本中國古代書中記載,某天的秦大殿上,秦始皇擺好架勢迎接一些重要的人,而這些人就是外星人又或者是地球人類未知的和人類一樣的高等智慧生物。書中記載,秦始皇恭恭敬敬的接待這些神秘來客,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碰見這些未知生物像孩子一樣乖巧,可真是讓人大跌眼鏡,這本書就是大名鼎鼎的《拾遺記》。
據原文記載,秦華人都把他們叫做“宛渠國”他們穿著類似於宇航員的服裝,他們身住在海底,他們時常會駕駛會飛的船隻(飛船/飛碟)也或者伴隨一束光來到地面,始皇陛下接待了他們,我們稱他們為神人,他們擁有一個能發出光亮的圓球(我估計就是類似於燈泡)黑天瞬間就被照亮了(估計瓦數很大)。
甚至包括中國著名古代書籍《山海經》都記載著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還有《聖經》也記載著一些和外星人幫助人類文明發展的事情。總之,無論是真是假,我都持中立態度,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總之,隨著人類的發展進步,人類的謎底肯定會解開的!(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
4 # 實說歷史官方正史上並沒有相關的記錄,唯一記載始皇與外星人接觸的是晉代的《拾遺錄》,所以可以說完全是假的。
《拾遺記》是東晉人王嘉所著,是一本神話志怪小說集。
當然也有一此方士追求點石成金,召神拘鬼,替天行道。能掐會算也是方士的一種本領,所以王嘉不僅廣收徒弟,還被後秦開國皇帝姚萇強徵為軍師。
當時姚萇和苻登發生戰爭,姚萇於是問計王嘉:“吾得殺苻登定天下不?”王嘉回答說:“略得之。”姚萇很生氣地說:“得當雲得,何略之有?”於是將王嘉殺死。
王嘉就這麼“出師未捷身先死”,沒有成仙得道。但陰差陽錯,他因為《拾遺記》而在中國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成為中國短篇小說的祖師。
《拾遺記》全書共10卷。前9卷記歷史異聞,最後一卷記錄仙山八座。多是神話,如神農氏、庖犧氏等上古時期的故事,荒唐怪誕。
漢魏以後的多是傳聞,將一些 道聽途說的荒誕故事有聲有色的記錄下來,特別神仙故事多見,寫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都非常精彩,曲折離奇,引人入勝,以至後人都以為是真的。
《拾遺記》在第四捲上寫著: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華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瞭如親睹。曰:“臣少時躡虛卻行,日遊萬里。及其老朽也,坐見天地之外事。臣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以萬歲為一日。俗多陰霧,遇其晴日,則天豁然雲裂,耿若江漢。則有玄龍黑鳳,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華人今獻此石。或有投其石於溪澗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名其水為焦淵。臣國去軒轅之丘十萬裡,少典之子採首山之銅,鑄為大鼎。臣先望其國有金火氣動,奔而往視之,三鼎已成。又見冀州有異氣,應有聖人生,果有慶都生堯。又見赤雲入於酆鎬,走而往視,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始皇曰:“此神人也。彌信仙術焉。很顯然,這裡的淪波舟類似於今天的潛水艇,而宛渠之民可能就是外星人。
作者煞有其事的寫了他們之間的對話,這個外星人雖然是個巨人,卻還穿著原始人的衣服。然後這個人就開始吹,說自已國家離太陽洗澡用的咸池還有九萬里,一萬年當一天,晚上用一種可以燃燒的石頭當照明等等。
還說以前來過中國,看到過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大事。這話一聽就是有想像的成份,古人能想出潛水艇的樣子不奇怪,但他想不出來星際之間的距離是以光年計算,九萬里也就是作者想的最遠的地方的,而且作者估計也不是豪門之後,別說是電燈他想不出來,就是夜明珠他也當成只有神仙才能用的東西吧?
-
5 # 謎石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說說外星人這個話題,首先“外星人”本身就是一個虛擬的概念,不過是近代某個美華人想出來的一個近似於科幻的概念,它不能就作為解答一個問題的真正抓手。比如說發生了一起懸案,警察就算很難偵破,也不可能說“這案子是外星人乾的”,這種假設沒任何意義,等於什麼也沒說。
“秦始皇曾經接見過外星人”一事曾被網友熱議:
秦朝時,有一艘海螺形的船從大海深處駛來,靠岸後,走出來一位巨人(也許是一群),身高足有十丈。他們拜見了秦始皇,自稱來自宛渠國,說他們的船名叫“淪波舟”,密封效能良好……
《拾遺記》謎題:巨人乘坐淪波舟潛行海底
這是晉人王嘉所撰《拾遺記》中的一段文字,原文是這樣的:
"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華人長十丈……有人看到了能在海底沉行的淪波舟,彷彿像發現了珍寶一樣興奮:這不就是潛水艇嘛!而且歷史上最早的潛水艇不是叫“鸚鵡螺號”麼,淪波舟也是海螺形,所以淪波舟是潛水艇沒跑了!而且潛艇駕駛員身高十丈,那就更說明他們不是地球人了,就算不是外星人,那也是“大西洋底來的人”。於是乎,“秦始皇接見外星人”的說法正式出爐。
我還記我是很久以前在一本獵奇類的畫報上頭一次看到這個說法,那時候還沒有網際網路呢,不成想直到今天,這依然是個“網紅”話題。也是,秦始皇、潛水艇、外星人,能吸引眼球的元素都湊齊了,不紅不行啊。
可是別忙,《拾遺記》在上面那段敘述之後,還有一大堆文字呢。
……其華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瞭如親睹。曰:“臣少時躡虛卻行,日遊萬里。及其老朽也,坐見天地之外事。臣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以萬歲為一日。俗多陰霧,遇其晴日,則天豁然雲裂,耿若江漢。則有玄龍黑鳳,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華人今獻此石。或有投其石於溪澗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名其水為焦淵。臣國去軒轅之丘十萬裡,少典之子採首山之銅,鑄為大鼎。臣先望其國有金火氣動,奔而往視之,三鼎已成。又見冀州有異氣,應有聖人生,果有慶都生堯。又見赤雲入於酆鎬,走而往視,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始皇曰:“此神人也。”彌信仙術焉。不知為什麼這一大段文字,都被外星人愛好者們給忽視了。
首先,身高十丈“開潛艇的外星人”居然“編鳥獸之毛以蔽形”
——這到底是先進還是落後?別告訴我們說“這屬於機械朋克風”。
再者,“外星人”談到的一些詞語:炎帝、少典、堯、咸池、軒轅丘、首山、冀州等,都是上古神話裡的人名和地名。像冀州、酆鎬已是現實中的真實地名。我們不禁要問,難道這些全都屬於“外星文明”?
所以說,“遠古外星人造訪地球”只是一個廉價科幻小說般的假設,用它來解釋神話不止是矛盾百出,而是無意義可言。
從文末那句“始皇曰:‘此神人也。’彌信仙術焉",我們便知,這個故事實際上只是諸多“秦始皇求仙”故事中的一個。
我們還是應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解讀這個神奇的故事。
宛渠國:咸池旁的神秘國度
淪波舟上的巨人們自述,來自距離“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的宛渠國。九萬里聽著很遙遠的樣子,可是一旦想到這兒的人身高十丈、以“萬歲為一日”、日遊萬里,就應該認識到在他們的世界裡九萬里是很短的距離。也就是說,宛渠國就在咸池旁邊。
那麼,咸池又在哪兒呢?《淮南子·天文訓》說:“日出於暘谷 ,浴於咸池。”王逸注《楚辭》說:“ 咸池 ,日浴處也。”唐杜牧有詩:“ 咸池升日慶”。
——咸池,就是東方天空中太陽沐浴的一個水池。
在上古神話中,金烏鴉每天早晨馱著太陽,從東海上一株巨大的扶桑樹上起飛。可金烏並不是就此直接向上“飛”,會在“起飛”不久,到一個叫咸池的地方稍稍降落,再洗個澡。
在古代神話中,咸池,是太陽昇起後又去沐浴的洗澡池塘。
咸池也叫做“上池”,古人把露水雅稱作“上池之水”。如《史記·扁鵲列傳》中說“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就是指“就著露水來飲用三十天”。
故此,愚認為,現在通行本《拾遺記》中“咸池日沒之所”當為“咸池日浴之所”之誤。
那麼,宛渠又在咸池的哪個方位呢?愚以為,宛渠國應該就在咸池的正下方,靠近大海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宛渠”二字暴露了真相。
根據《說文解字》,“宛”可通“彎”,“渠”是“水所居也”。
故可知,所謂“宛渠”其實就“彎曲的水渠”。
咸池是東方天空中的水池,此水不可憑空而來,應是從海水中輸而來。而宛渠就那條蓄水送水之渠。
在咸池下方九萬里處,一條曲曲彎彎的水渠,溝通著咸池與大海。這裡遼闊壯麗,稱之為宛渠國,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都是身高十丈的巨人,他們坐在巨大的海螺裡穿梭往來,這巨大的海螺被他們稱作“淪波舟”。
故此,宛渠之民說他們“躡虛卻行,日遊萬里”,即是在海天虛空中穿行,每天遨遊萬里的路程。
這是一幅多麼神奇壯麗的畫卷!
雖然此故事虛無縹緲,超乎想象,但在我看來,它實際上象徵的卻是現實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其所描繪的,是早晨的露水降落人間之景。
一滴露水微乎不足道,可想象一下,拂曉之時,普天之下同時垂降甘露,天海之間霧露瀰漫,那是何等的壯觀。故事中的場景正是對現實景象的象徵與誇張。
宛渠國之異產——燃石宛渠之民告訴秦始皇,在他們的國度裡,通常都是陰霧瀰漫,偶爾才會有晴天。可是一旦天晴,天空中的雲彩就如同炸裂一般燦爛,猶如明亮的波濤,有玄龍和黑鳳在天際上下翻飛。
到了夜晚,人們會用一種石頭燃燒照明,這種石頭出自燃燒之山,晶瑩而透光,如果敲擊它,就會紛紛碎裂成粟米大小,每一顆小石子依然光明異常,只須一顆石子就能將一間巨大的廳堂照如白晝。
當初炎帝之時,百姓本來是吃生食的,就是因為得到了燃山之石,才得以有了火,可以將生食做熟。如果把這種石頭投入溪水大河,它那沸騰的泡沫會綿延數十里,人們將投入燃石的水道命名為“焦淵”。
眾所周知,中國神話傳說中,是燧人氏將鑽木取火技術教給了百姓,從此百姓們才開始吃熟食。而這個神話裡卻說,是宛渠之國的燃山之石(就讓我們簡稱它為“燃石”),在炎帝時流落到人間,才使得天下百姓開始燒火做飯。不論是燧人氏鑽木取火,還是燃石流落人間,這些只是神話的象徵隱喻之說,根本談不上矛盾。下面就讓我們來揭開“燃石”的神秘面紗。
燃石象徵之一:打火石(燧石)!鑽木固然可以取到火,但是那有相當大的難度。而用火鐮敲擊打火石,則是一種簡便的取火方式。在火柴沒有發明之前,人們一直都在用這種方式點火。
而打火用的石頭並不是任意取用普通的石頭就行,必須要用燧石。包括燧人氏之名,其實就暗含著取用燧石取火的意思。燧石,黃褐色或黑色,質地堅硬,並不常見,往往在火山地貌或者江河湖海中更容易尋覓到它。
古人常用燧石敲擊火鐮的方式取火。
燃石象徵之二——煤!再來看《拾遺記》中的記載,燃山並不燃燒,但從燃山上取來的石頭卻可以燃燒,且光徹晝夜,一粒粟米大小的石頭便能照亮一間大屋。
——這不就是從煤山採來的煤用於燃燒嗎!
煤山本身不燃燒,但煤卻可以燃燒,且經久不息。
燃石象徵之三——火山和岩漿!然而再接下來的敘述中又說,“投其石於溪澗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名其水為焦淵”,這似乎又不太像煤石能做到的。其實這比喻 的是火山,焦淵就是那流淌入江河湖海卻難以不熄滅的岩漿。
將燧石、煤山與火山並喻,正是神話所特有的混雜形式隱喻。
在古人眼中,無論是燧石還是煤,都是宇宙賜予人間的最好的禮物,有了它們,人們才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日子,可以刀耕火種,烤肉炊米。
神話是最古老也是最奇特的語言,古人不會直接提到“煤”“火山”這些現代化的概念,只有用神話的形式才能言說它們、讚美它們。
於是,神奇的宛渠之民和淪波舟故事便誕生了。
最後,對本文稍事總結:《拾遺記》中,宛渠之民駕駛淪波舟覲見秦始皇的故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神話,它包含了大量象徵隱喻,資訊十分龐雜。
有對露水的比喻,有對燧石、煤、岩漿的比喻,對於文化人類學者來說,特別是對於神話學和故事學的研究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神話。
然而,可惜的是文化學者們似乎並沒有對它有多少關注,反倒是“野路子”愛好者們對它給予了極高熱情,一來二去把它說成是一起“遠古外星人”事件。
其實,“外星人”本身就是一個假說,它不過是近代一個美華人拍腦袋想出來的一個科幻概念。當然,“是否存在外星人”也可以作為一個科學領域內的研究課題,但至少這個課題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結論。作為一個假說,無法作為一個問題答案。
基於此理,把淪波舟故事以及任何神話同外星人聯絡起來都是錯誤的。比如把《山海經》裡的荒誕傳說說成是與外星人有關的基地、技術和生物;把三星堆說成是外星文明創造的……全屬於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
回覆列表
可能有很多朋友還沒看過《拾遺記》的原文,如果你看了,就不會覺得秦始皇見過外星人了。
《拾遺記·卷四》中記載,秦始皇“好神仙之事”,然後才提到了著名的“外星人事件”。所以說,這個事件的基礎是秦始皇喜歡“神仙”。然後才有了“宛渠之民”坐著“螺舟”來和秦始皇嘮嗑。
很多人傳說宛渠人是外星人,就是因為對這個“螺舟”的描述:“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你看,“螺”的形狀,還真有點像傳說中的UFO。然後還能在海底穿行,還不進水——這不是潛水艇嗎?秦始皇時期的潛水艇,那肯定就是外星人駕駛的了,妥妥的不用懷疑了。
其實,事情沒這麼簡單,因為還有“下文”。《拾遺記》中繼續說,“其華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這個就奇怪了,先不說10丈高的巨大體型了,關鍵是作為高科技的外星人,還穿著鳥獸的羽毛?土著外星人?造型實在有點奇葩了吧。
好,秦始皇開始和“外星人”嘮嗑了,人家上來就是一頓吹,說自己“及天地初開之時,瞭如親睹”。你們見到了天地初開時的景象?真能吹。
再往後看,就會發現宛渠人不是外星人,更像是神仙。
宛渠人說了,“臣少時躡虛卻行,日遊萬里。及其老朽也,坐見天地之外事。”哦,意思就是年少的時候水平不太行,所以一天只能跑一萬里,老了水平高了,坐在家裡就能看到所有外面的事情了——這不就是“修仙”嘛!單單是一個“躡虛”,就能說明一切了,因為這個詞專指“得道成仙后可以騰空飛行”。
所以,這個宛渠人是神仙,不是外星人。(《西遊記》中的天宮)
為了證明自己的神仙屬性,宛渠人接著吹牛,說自己住在一個神奇的地方:一萬年當一天算(以萬歲為一日),一般都是霧氣環繞,時不時還有“玄龍黑鳳”出來溜達……想想看,是不是小時候看《西遊記》,天宮裡的樣子?
怪不得秦始皇最後感慨:“此神人也。”
結論,按照《拾遺記》所說的內容分析,秦始皇見到的絕對不是什麼外星人,而是得道的仙人。
但是,《拾遺記》就是一本奇幻怪事雜記,腦洞太大,實在沒法相信。看個樂就行,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