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狂喜淡墨a
-
2 # 隹谷
散氏盤是西周銘器,金文優美
散氏盤,又稱夨人盤,是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這也是中國考古界命名這類文物的通行法則。散氏應該是西周散華人的姓氏,散國位於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
散氏盤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清乾隆年間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應該是蔣委員長逃臺時帶走的大量珍貴文物之一。
散氏盤呈圓形 ,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間以獸首三,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散氏盤銘文參考用夨踐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於大沽,一奉。以陟,二奉,至於邊柳、復涉瀗(xiàn),陟。以西,奉於敝城。楮木,奉於芻仇,奉於芻道,內陟芻,登於廠湶(quán),奉諸、陵、剛。奉於單道,奉(封)於原道,奉(封)於周道。以東,奉於棹東強。右還,奉於履道。以南,奉於仇道。以西,至於莫。履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於井邑,奉,道以東,一奉,還,以西一奉,陟剛三奉。降以南,奉於同道。陟州剛,登,降棫二奉。夨人有司履田:鮮、且、、武父、西宮襄、豆人虞丂、錄貞、師氏右眚(shěng)、小門人、原人虞艿(nǎi)、淮司工虎、孝、、豐父、人有司丂,凡十又五夫。正履夨舍散田:司土逆寅、司馬單、人司工君、宰德父;散人小子履田:戎、(微)父、教父、襄之有司橐、州就、焂從,凡散有司十夫。唯王九月,辰才乙卯,夨卑鮮、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實餘有散氏心賊,則爰千罰千,傳棄之。”鮮、且、、旅則誓。乃卑西宮襄、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溼田、畛田,餘有爽變,爰千罰千。”西宮襄、武父則誓。厥受圖,夨王於豆新宮東廷。厥左執史正中農。
青銅器斷代上一般將散氏盤定為周厲王時期器物。
散氏盤銘文書法散氏盤銘文書法是甲骨文向篆書過渡時期的重要文獻,在章法佈局上有了很高的審美價值。其書法特徵主要有三個方面:
1、拙樸
散氏盤銘文線條的厚實與短鋒形態,表現出一種斑駁陸離、渾然天成的美。散氏盤銘文的字形構架並非是固定不變、呆板生硬的。它的筆畫長短、字的大小、形態的變化已經比較成熟。特別是在經過鑄冶、捶拓之後,許多長短線條之間,不再呈現對稱、均勻、排比的規則,卻展現出種種不規則的趣味來。散氏盤單字筆法上,圓筆鈍筆交叉使用,但圓而不弱,鈍而不滯,是散氏盤銘文在技巧上的著重點。在體勢上,字型結構避讓有趣而不失於輕佻,多變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璣羅列,錦繡橫陳,在極粗質中見出極精到。
2、粗獷
散氏盤銘文用筆粗放豪獷,但並不散亂,而是凝重含蓄,朴茂豪邁。其線質是能將稚拙與老辣、恣肆與穩健、粗獷與內蘊極為完美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它既不同於早期以時有肥厚用筆及點團來華飾其形,呈現出線與塊面的結合,也不同於其後的晚周金文刻意整飭,而是於不規整之中見其錯落搖曳之趣,給人以欹正相生、自由活潑的藝術美感。可以說散氏盤既凝重遒美,又不失瀟灑暢達。
3、靈動
散氏盤的銘文單字在結構上呈現出蜾扁的風格特徵,又在方整中含有圓意,同時還打破對稱、平正的結字原則,不僅呈橫向的欹側之勢,而且變通常的右高左低為左高右低,字勢向右下傾斜。然姿態自然,變化莫測,字間呼應,隨勢生髮,字形開張,妙趣橫生。同時,字的重心都忽左忽右,使每一行的字產生明顯的跳躍感。加之其章法錯落有致,使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都透過變幻多端的下俯、上仰、左顧、右盼聯合起來,使人感到靈動自如,氣象飄逸。 -
3 # 千年蘭亭
散氏盤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銅重器,出土於清代嘉慶年間,後來被老蔣運至臺北。
一、“盤”是什麼?古代的“盤”,可不是今天盛菜用的盤子。它是古代的盥器,與今天的臉盆類似。盤與匜配套使用,匜類似今天的瓢,古人在行禮儀時(比如祭祀),是非常講究的,必須先淨手。淨手也是有儀式的,不像今天開啟水龍頭,嘩嘩幾下,而是要用匜澆水洗手,用盤在下面接著。
也就是說,這兩樣東西並非日用品,而是供在宗廟裡作為禮器的。
二、散氏盤上為什麼有文字?散氏盤上的文字記錄的是矢人向散氏轉讓土地的事,故又稱“矢人盤”,類似今天的土地轉讓契約。
從文字內容看,是矢國攻打散國,讓散國土地受了損失。一仗下來,估計是矢國敗了,於是割讓一些土地給散國,作為賠償。於是寫了個協議,刻在盤子上,再舉行個簽約儀式,把盤子供起來,這才算完事。
古代沒有紙張,重要檔案都是刻在青銅器或其他器物上。
唉,中國古人的契約精神都那麼強,可現在美利堅的那個“不靠譜”,說退約就退約,說毀約就毀約,古人會不會一氣之下,把他招去教訓一下?
三、《散氏盤》書法的藝術價值:從書法的角度看,《散氏盤》銘文粗放豪邁,自然灑脫,其線條粗放不羈,厚重朴茂,結構自由錯落,用筆看似漫不經心,卻於不拘形跡中透出大美之象,粗頭亂服難掩其英邁之氣。
通篇來看,《散氏盤》形散神聚,充滿濃情與才思,沒有刻意的安排與雕琢,自始至終因勢生髮,氣息一以貫之,奇古生動,被譽為“金文中的草書”。
總之,《散氏盤》的書法就如不諳世事的懵懂少女,欲說還羞,一舉手,一回眸,便讓人心旌盪漾,原始的衝動便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哈哈,罪過罪過!
四、臨習要點:
1、要注重體察和感受其特徵及書寫 意識,著重表現“草意”但不能“草率”。把握線條的精緻與含蓄、結體的欹側與穩重、章法的朴茂與空靈。
2、先沉著後痛快,重點體現筆鋒的多變與線質、線性、韻味的表現,有意識地照顧橫向的顧盼關係,追求交錯寬博之勢,品味整體的豪放氣勢與區域性的細緻變化關係。
3、書寫材料的選擇上,宜用加健中長鋒、半生宣,還得注意墨法的合理使用,如此方能體現金石氣與書寫性的完美結合。
-
4 # 千千千里馬
謝謝你的提問和邀請。散氏盤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乾隆年間發現於寶雞市鳳翔縣後,一直被私人收藏。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安傳統習慣擇文首句中字命名。與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合稱晚清“四大銘文”,是國內學者極為難得的大篆書法經典。從書法史的角度看,不但是大篆金文的經典之作,也是隸書的鼻祖。
因此,我們瞭解和學習一下《散氏盤》是十分必要的。
近代書法家吳昌碩對《散氏盤》的研究之深入,不亞於對《石鼓文》的痴情。
他以融會貫通的大師風範,給學習《散氏盤》留下了豐富的經驗。
今天,我們直接把《散氏盤》作為書法學習,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我建議最好先學習一下吳昌碩先生的《散氏盤》書法臨摹本。然後再進入《散氏盤》拓本的臨摹。
因為首先,這個拓本字帖,不少地方模糊不清,如果對大篆研究不多,下筆非常困難。如果沒有大篆金文的良好基礎,純粹是從愛好出發學習《散氏盤》的話,起碼要與吳昌碩的摹本對照學習比較好。
《散氏盤》這個書法是西周晚期的作品,有一些古隸的味道,書法也是下筆大膽,自由奔放。同時,也含蓄開張。
郭沫若先生曾經比喻過甲骨文的書法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說:甲骨文也有鍾、王、顏、柳。如果說西周的文字還有甲骨文的風流餘韻的話,那麼,我覺得《散氏盤》更像顏真卿的書法風格。
《散氏盤》用筆以藏鋒為主。大部分筆法是藏鋒。所以,用筆就要注意這個特點。
比如這個“周”字。就非常有代表性。既有露鋒用筆,也有藏鋒用筆。
而“詞”這個字就完全是藏鋒用筆了。
因此。我們學習《散氏盤》要掌握好用筆的特點。如果用筆對,起筆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我一向主張學習書法,最好以“四法三筆”為指導,這樣書法入門問題就不存在困難了。
我們很多人學習書法,學了隸書覺得楷書不好寫了,學了楷書又覺得篆書一竅不通。
其實,書法學習,如果是單純以學習什麼字型為目標,這就大錯特錯了。
書法的用筆是核心,如何用筆其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都是由起筆、行筆、收筆、接筆構成的。
不過。我們傳統不是這樣學書法的,所以,感覺遇到像大篆這樣的書法就有點束手無策了。
大篆的書法用筆,也毫無例外是由起筆、行筆、收筆、接筆構成的。
寫字的時候,只有首先找到起筆是怎麼起筆的,然後看行筆怎麼走,再看收筆在什麼位置。
例如這個“變”字,先寫左邊的“撇”勢筆畫起筆應該是藏鋒。然後行筆用“屋漏痕”的筆意,收筆部位有“懸針”感。依次再寫右邊。中間“言”字,起筆收筆都是“藏鋒”用筆了,下面“口”字有露鋒筆意。兩邊的“絲”很圓潤。
篆書難在筆畫勻稱而不刻板,這就需要筆畫之中有氣息感。尤其是“行筆”有注意變化。《散氏盤》的筆法變化無常,無論起筆還是行筆、收筆都有變化,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說《散氏盤》是隸書鼻祖的原因。因為在篆書系統中,特別是西周金文系統裡,像《散氏盤》這樣的用筆可以用“無法無天”來形容了。
所以,一定要用“四法三筆”的眼光來學習這個字帖。
我們看吳昌碩的節臨《散氏盤》“內陟芻,登於廠湶,奉諸、陵、剛。奉於單道,奉(封)於原道,奉(封)於周道以東,奉於棹東強。右還,奉於履道。以南”這段文字的用筆處理。
由於吳昌碩非常理解《散氏盤》用筆精神,所以,非常得其神韻。
我們來對比一下原帖,你會發現,吳昌碩並沒有完全按照字帖的筆意來臨摹,有些地方連結構也略有改變,例如三個“於”字,寫得都跟原帖不一樣。“剛”字的左右結構,也有變化。“周”字完全沒有原帖的味道了。
吳昌碩好像在臨摹中整理這些文字。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但是,吳昌碩的臨摹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
第一,臨摹古帖,要有充分的準備,有紮實的篆書基礎最好。
第二,臨摹古帖,也不要拘於原帖。如果有豐富的古帖知識,完全可以融會貫通。
第三,我們也要儘量吃透原帖的精神。
如果從終於原帖來說,吳昌碩的這個臨本,我也不是很滿意。
《散氏盤》的味道很豐富,它的筆法已經潛伏了古隸的筆意,應該說是大篆中的行書,也是隸書的祖本。我們學習這個字帖應該把隸書和篆書的內在聯絡也要加進去,這樣,學習《散氏盤》的味道就出來了。
除了《散氏盤》的筆法。《散氏盤》的章法也是非常自然的。例如三個“於”字並排時,也沒有像後來的小篆那樣寫的一模一樣,更像是王羲之寫《蘭亭序》一樣,自然而有變化。這就是《散氏盤》非常高明的書法藝術技法的應用。
最後,我們介紹一些《散氏盤》的資料給大家看看。
《散氏盤》清乾隆年間出土於陝西鳳翔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 圓形 ,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間以獸首三,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
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國位於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青銅器斷代上一般將散氏盤定為周厲王時器。
散氏盤於清乾隆年間出土,至嘉慶十五年一直在民間收藏,先在揚州江翰林家收藏多年,後轉手誰家則不詳。古玩界傳說書法家阮元曾收藏過,並仿鑄出兩件複製品。民國十三年(1924)以前,大古董商都說過,遇上散氏盤要格外小心,仔細鑑定。
1810年冬,嘉慶皇帝顒琰50歲的生日,阿林保將散氏盤敬獻給皇上做壽禮。皇上給了他兩江總督去當。因而在老古玩界中有“阮元定名散氏盤,阿林保獻寶祝壽榮升”的口頭傳說故事。
嘉慶皇帝不像乾隆皇帝那樣酷愛古玩字畫和美玉。散氏盤入貢內府,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六朝,久藏禁中。
因時間太久,六朝皇帝誰也不去鑑賞,以致無人知曉它收藏在什麼地方。咸豐十年火燒圓明園後,傳出散氏盤在圓明園被燒燬了。於是,從內務府官員口中傳到琉璃廠古董商的耳朵裡就成了:“散氏盤真的沒啦,只有仿鑄的那件了。”
1924年,內務府核查養心殿陳設,發現散氏盤藏在庫房。同年溥儀出宮,籌辦故宮博物院。經後來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鑑定,故宮所藏散氏盤為真品。
抗戰期間,散氏盤隨大量故宮文物南遷。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散氏盤運抵臺灣,後安置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內容為土地轉讓,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並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後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
首句“用夨撲散邑,迺即散用田”說明了紛爭的伊始:因為夨國攻打(偷襲)散國的田邑,造成散國損失,於是由夨國割田地二區以為賠償。文中兩段割地樹封的履勘紀錄,緊接著是夨人與散氏參與定界的見證名單,末段則為割地後盟誓立契的實景:(在豆國新宮東廷)原屬夨人土地第一區的三員首長與第二區的二名主管相繼盟誓,確定守約後,將所割田地繪圖,交由夨氏執守,史正仲農則執左券以為文書之認證。
附錄:散氏盤銘文
用夨踐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於大沽,一奉。以陟,二奉,至於邊柳、復涉瀗,陟。以西,奉於敝城。楮木,奉於芻仇,奉於芻道,內陟芻,登於廠湶,奉諸、陵、剛。奉於單道,奉(封)於原道,奉(封)於周道。以東,奉於棹東強。右還,奉於履道。以南,奉於仇道。以西,至於莫。履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於井邑,奉,道以東,一奉,還,以西一奉,陟剛三奉。降以南,奉於同道。陟州剛,登,降棫二奉。夨人有司履田:鮮、且、武父、西宮襄、豆人虞丂、錄貞、師氏右眚、小門人、原人虞艿、淮司工虎、孝、豐父、人有司丂,凡十又五夫。正履夨舍散田:司土逆寅、司馬單、人司工君、宰德父;散人小子履田:戎、(微)父、教父、襄之有司橐、州就、焂從,凡散有司十夫。唯王九月,辰才乙卯,夨卑鮮、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實餘有散氏心賊,則爰千罰千,傳棄之。”鮮、且旅則誓。乃卑西宮襄、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溼田、畛田,餘有爽變,爰千罰千。”西宮襄、武父則誓。厥受圖,夨王於豆新宮東廷。厥左執史正中農。
-
5 # 王廙
篆書的發展有幾個時期,最早是刻骨文,進而發展到甲骨文,後來由於重金屬銅(古稱銅為金)的冶煉,又從甲骨文發展為金文,金文屬於大篆,傳為史籀所造也叫籀文,再到秦朝統一文字才有了小篆。
散氏盤屬於西周末期的青銅器,盤底鑄刻的銘文屬於金文。
由於盤底的文字比較深,據研究屬於鑄刻工藝,先鑄後刻,所以要比後來的金文更加清晰,完整。
從書法角度來說,篆書最大的用筆特點就是中鋒,這件書法作品由於鑄造,雕刻,腐蝕,所以他的藝術效果就更加複雜,不只是中鋒可以簡單概括。還要用到提按頓挫,戰筆澀行,否則很難表現古拙厚重的歷史感。
對於的學習近代有很多名家,比如黃賓虹,他的筆法主要就是學習金文,尤其他的筆法很值得借鑑,打破了篆書筆法的平直運動,正中帶側,提按變化。
當然也可以用還原的方法,扔掉時間所造成的腐蝕,筆筆如折釵股,使用篆書平直,瘦硬,的中鋒筆法,還原當時典雅的書寫特徵。
是藝術的理解,還是還原的看待,各有他們的角度,也都可以自成一家之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從結構來說,又有很多地方值得注意
1,字形,散氏盤的字形大小變化,方圓兼備,一任自然,而章法則行列規整。
2,書寫時要注意整體字的橫勢,不是右上↗傾斜,而是左上↖傾斜。這與後來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
3,同時要注意字形的輪廓線到底是什麼形狀,要有整體感。他的字形是多變的,方圓變化,時而長方形,時而方形,時而平行四邊形,菱形,圓形,橢圓形,如鵝卵石,不像小篆一律長方形。學會看字形很關鍵!!!
4,同時要注意勢的呼應,結構的平衡,要參差錯落,奇正相生。這種結構規律,啟發了後代的書寫精神,尤其他的自然美。
-
6 # 寫字吧
中國文字的發展,據目前可考察的資料,現存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起始於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以直線條刻在甲骨片上,更多所表達出來的是一種象形特徵。
接下來,西周文字出現,主要是王侯祭祀,澆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此時線條更為飽滿、豐富,有了曲直的變化。對比於甲骨文,結體更加穩定、端莊、肅穆。
而後進入春秋戰國直至秦代,政治局面分裂,文字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秦國地區完整的保留了西周文字的面貌,統一了小篆,隨後孕育出現了“隸變”這一跨時代的巨大變化,使文字從簡單的記事,進入到了精神層面的藝術感知。
《散氏盤》的重要意義之所以要說中國文字的發展過程,乃至於提到“隸變”的劃時代意義,是因為西周青銅器《散氏盤》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它開啟了“草篆”之端,這個變化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文字藝術風格的審美感受,繼而被秦國繼承下來,最終導致“隸變”的發生。
《散氏盤》介紹及特點《散氏盤》銘文是西周時期刻於青銅器上的一篇土地割讓契約,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19行,357字。
《散氏盤》的字勢較傾斜隨意,結體天趣飛動,體勢欹側,線條凝練,耐人尋味。
《散氏盤》學習注意要點學習《散氏盤》就要抓住它的特點,掌握其神髓:
一、《散氏盤》不同於同為“晚清四大國寶”的《毛公鼎》等,它的結體多取橫式,重心較低,表現的是一種拙樸的審美效果。有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字並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
二、《散氏盤》開啟“草篆”之端,圓筆鈍筆交叉使用,書寫多簡便率意之筆。
三、《散氏盤》不同於《毛公鼎》的整飭,它結體活潑、欹正相生、奇趣生動。通篇相同的字也變化萬千,個個神采飛揚。下圖三個“封”字,個個不同。
以上,是對《散氏盤》的介紹和學習要點,只有把握住《散氏盤》筆法、字法、章法的特徵,才能更好地表現出它獨有的韻味。
回覆列表
如何學習“散氏盤”,應注意什麼?
散氏盤 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 ,文字線條宛轉靈動,共三百七十五字。
散氏盤書法渾樸雄偉,字型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
銘文結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鍊,字跡草率字形扁平,體勢欹側,顯得奇古生動,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字型呈扁形,取橫勢,重心偏下,結構一般左高右低,這樣準確的把握字形的變化。
意臨的時候可以在用筆上參以行草的筆意加快運筆的節奏,在字形上也可進行適度的誇張變形,在墨色上可加以變化,再現作者的個性與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