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佛山車神

    阿拉伯帝國是蒙古帝國崛起之前,世界上實際控制疆域面積最大的國家。更重要的是其對伊斯蘭教的傳播,改變了整個中亞、西亞、北非的社會格局

    (阿拉伯帝國疆域,以及擴張示意圖)

    阿拉伯帝國自誕生之初就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其發跡始於帝國創始人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傳教活動。

    穆罕默德逝世之後,在第二代哈里發奧馬爾的帶領下,阿拉伯帝國衝出半島,擊敗了東羅馬帝國奪去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

    之後,帝國的軍隊手持《古蘭經》開啟了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其向東一舉滅掉了波斯的薩珊王朝,將整個鹹海以南,印度河以西的廣大地區收入囊中。並且在公元751年,在哈薩克的怛羅斯徹底擊敗了正在向中亞擴張的唐帝國。

    (怛羅斯之戰,孤傲自負的高仙芝率領的唐軍遭遇慘敗,唐帝國自此徹底失去了中亞)

    在西面,阿拉伯人越過西奈半島進軍非洲,阿拉伯人的鐵騎很快席捲北非,一直打到大西洋。甚至在摩洛哥北上,一舉佔領了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

    若不是法蘭克人在法國的普瓦提將其擊敗,恐怕整個西歐都要淪陷於阿拉伯人之手。

    阿拉伯人在擴張之中建立了一個大大的帝國,這個帝國的疆域是空前的。

    但是阿拉伯帝國的影響絕不只是淺薄地領土擴張,而是在於宗教的轉播和民族的同化。

    特別是阿拉伯人在宗教上將整個西亞、中亞和北非伊斯蘭化,徹底改變了亞歐大陸的社會格局。

    並且伴隨這宗教的傳播,阿拉伯人也大量同化當地居民。

    這讓阿拉伯人從原本一個,只是位於阿拉伯半島上的一個小部落,漸漸成長為一個規模龐大的世界性民族。

    這些無不對整個人類歷史程序產生極為深淵的影響。

    (現代阿拉伯國家示意圖)

  • 2 # 玄谷真人

    阿拉伯帝國是中古時代亞歐大陸西半部的東方帝國。

    我們可以把古典時代看做是不同文明圈形成文明性質的文明運動期。東方中華形成諸子文化和漢朝帝國文明範式,印度有沙門思潮和孔雀帝國、貴霜帝國。西方形成地中海城邦文化和羅馬帝國,波斯一帶則有瑣羅亞斯德教和安息帝國。這四大文明圈形成了,以後的歷史就是發展、擴散、融合,直至全球範圍文明運動和人類文明一體。

    古典後,首先是東方漢朝帝國滅亡了,中國進入大動盪,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後隋朝統一,唐朝再統一而有大唐帝國。大家可以注意,隋唐與秦漢比是沒有多少開創性的。政治上是皇權郡縣制的發展。文化上是儒家經典科舉選拔人才治國,活躍的文化卻是東漢時期創立或傳入的道教、佛教發展得比較成熟。擴張區域比漢朝稍大,西域伸展更遠,北方遊牧區域納入都護府管轄。主要融合了北方遊牧區域和印度文化,也與阿拉伯帝國進行過交流。科技出現了某些漸進發展,但與後來東方宋元明比尤其是與西歐近代比尚無質量。這裡請注意最大的中古帝國特徵,一是區域文明融合,二是宗教文化氛圍稍重,其他均為漸進發展。

    中古時代的東羅馬是衰敗中的殘存文化區域。而西歐則是基督教文化籠罩下的黑暗中世紀。這兩個區域在中古其實沒有時代文明代表性。而現在很多史書論西歐中世紀可能比敘述阿拉伯帝國著墨還要多,這不過是近代西方發達了,就把他們的黑暗歷史也看得好像很重要。這是史觀偏差。但是,於東羅馬和西歐,你仍然能看成中古時代的世界文化氛圍宗教氣氛是非常重的!

    阿拉伯帝國就是中古時代與唐朝東西相對的亞歐大陸西部文明的時代代表性帝國,西部的東方帝國。由於處於中古時代,又接近中亞靠近東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國成為宗教特徵特別明顯的帝國,又融合了幾大文明圈文化而融合發展。

    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有明顯的宗教特徵。按阿拉伯的說法,伊斯蘭教是真主啟示的。但是,從《可蘭經》的內容看,與猶太教、基督教顯見有聯絡,有前後發展關係。《可蘭經》中的宗教話語好象是接著《舊新約》講的,而人物也有很多《舊新約》中的人物出現,只是翻譯成漢語寫法不同,大體阿拉伯語與拉丁語等讀音也稍有不同。如,耶和華與安拉,亞當與阿丹,夏娃與哈娃,亞伯拉罕與易卜拉辛,約瑟夫與優素福......

    好似伊斯蘭教撐起了阿拉伯帝國的帝國體系,但是,阿拉伯帝國體系的真正意義卻是融合幾大文明圈的文化,尤其是科技的融合與發展,為後來西歐的科技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我們看阿拉伯帝國的科技融合、發展與貢獻,我們就會知道所謂阿拉伯帝國儲存了“古希臘”文化那是謊言,而文藝復興到近代的西方發展不從阿拉伯帝國這裡來論,而跨過中世紀去找所謂“古希臘”文明源頭的史學觀是非常荒唐的狹隘民族主義史觀。

    天文學給我們的印象無論在東西方應該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古代重視天文曆法,而且,也有人說河圖洛書有天文學的來源。近代西方在崛起過程中也是天文學帶來觀念的改變,與基督教的文化衝突。所以,哥白尼太陽中心說是西歐走向近代的,科學史上重要的一筆。但是,當我瞭解到印度、阿拉伯帝國對天文學的貢獻時,發現這個太陽中心說原來是有印度、阿拉伯帝國科學發展來源的。據資料,西元5-6世紀時印度有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叫阿利耶毗陀,他在天文學方面最驚世駭俗的學說就是提出了的“日心說”,阿利耶毗陀的《阿利耶毗陀論》在公元8-9世紀被譯成阿拉伯文,後來傳入西方。阿拉伯帝國時代有一位阿爾.畢魯尼的科學家,長期旅居印度,勾通了印度與阿拉伯文化,他探討了地球以地軸自轉的理論,提出了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學說。這兩個資料大體上把太陽中心說在印度與阿拉伯之間的傳播發展史呈現給了世人。阿拉伯科學家巴塔尼還提出地球在一條變動著的橢圓形軌道運動,太陽距離地球最遠點的位置是變化的。巴塔尼創制的天文歷表《薩比天文》,對後來的歐洲天文學家影響很大,幾個世紀一直是歐洲天文學家的基本讀物。他的著作《天文論著》對歐洲影響也很大。還有蘇菲,所著《恆星影象》也是伊斯蘭天文學傑作,他為許多天體進行了名稱鑑定,提出很多天文術語,許多世界上通用的天體名稱都來源於蘇菲的命名。國際天文學還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表面一處環形山來紀念他。這些基本天文學史實足以說明阿拉伯帝國時代的天文學成就是重要的天文學發展過程,而不是“古希臘”的儲存。

    有人說數學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而中古時代的數學從東方的中華和印度傳播到阿拉伯,並進一步發展,應該是後來西方能夠進一步發展近代科學的樞紐。十進位值制是中國最早發明運用的,商朝甚至之前已經有相關記數方式了。印度大約六七世紀出現。所以,這種數學的基礎計數方式應該是中華起源的,經印度傳播到阿拉伯。阿拉伯時代的花剌子密是代數發展的重要人物。但是,它更早的淵源在中國,法國學者安田樸指出:“代數對於華人則具有把希臘人吸引向幾何的那樣誘惑力。大家甚至還堅持認為(這也並非沒有可能性),由阿拉伯人在西方傳授的著名代數學(阿拉伯文作aldjabr),事實上最早是由漢代的中國數學家們透過印度斯基泰世界而傳給他們的。這其中翔實可靠的內容是阿拉伯文的《代數書》(Kitab aldjabr),它是自一種印度斯基泰語譯來的,寫於當時與中國保持著持續關係的東伊朗地區,這部名著主要是傳授了‘契丹的代數學’。”契丹指中國。現代數學也離不開阿拉伯數字,這個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也經阿拉伯運用發展傳播到西方,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從數學的這個傳播歷程我們可以很典型地看到,科學的發展進步是人類幾個文明圈的貢獻的集合,是文明交融帶來的發展進步。不是近代在西方產生,更不是什麼“古希臘”的復興。革命導師恩格斯說:“阿拉伯人留傳下十進位制制、代數學的發端、現代的數學和鍊金術;基督教的中世紀什麼也沒留下。”法國學者蒙塔尼在《數學史》中說:“實際上十五世紀以前凡是西歐人所著的數學書籍,主要是抄襲阿拉伯人的,至多是在阿拉伯人成就的基礎上略加發揮而已。”

  • 3 # 世界史圖鑑

    公元6到7世紀阿拉伯半島處在一個社會劇烈動盪的時期,奴隸制部落和民族之間的矛盾集中爆發,特別是拜占庭,波斯,阿比西尼亞在阿拉伯半島長達幾個世紀的侵略鬥爭,給阿拉伯半島的人民帶來了深刻的苦難。由於內外矛盾的交織社會危機四伏,只有將分裂的阿拉伯半島統一起來抵禦外族的入侵,促進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才能夠帶來安逸的生活。而伊斯蘭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產生的,點燃了阿拉伯半島的第一次聖戰。

    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戰爭發生在公元七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由於默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統一阿拉伯征服了基礎,其實穆罕默德在公元610年得到的啟示,不久便被聖城麥家的貴族所迫害,為了避免重大損失,穆罕默德毅然決定將信徒分批前往麥迪娜,也正是在麥迪娜切實的宣傳了伊斯蘭的真理,建立不分地域民族和部落的穆斯林國家,利用一支武裝抗衡反對勢力,開啟了阿拉伯半島的戰爭。

    穆罕默德逃亡麥地那之後,貴族對伊斯蘭教依然頻頻滋事,為了打擊和抵抗貴族對新興宗教的限制鞏固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採用戰爭策略打擊攔截貴族的商隊,癱瘓商業貿易,經過幾年的發展,穆罕默德打擊了敵人的銳氣,同時也考驗了穆斯林為宗教而犧牲的精神,聖城麥加的貴族在慘敗後宕機復仇,拿出五萬金幣擴充軍隊,並組成了3000人進攻麥迪娜,兵臨城下之際,穆罕默德沉著應戰,在前期失敗的情況之下,繼承堅守,使得貴族和猶臺部落聯合支援下的聯軍潰散,這場戰爭被稱為壕溝之戰。

    此後默罕默德與貴族簽訂停戰協議,確保麥迪娜的安全,並集中力量征服周圍的猶太部落,肅清殘餘力量,並開始向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擴張穆斯林勢力,公元629年,穆罕默德聯合了被征服的部落,完成了攻下聖城麥加的準備,並率軍一萬向麥加進軍,由於將士們氣勢昂揚聲威大震,麥加貴族聞風喪膽潰不成軍,麥加成為一座孤城,穆斯林軍隊進入麥加,清除少數極端穆斯林的頑固分子極大的推動了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傳播,此後大批的阿拉伯人紛紛加入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成為阿拉伯半島居民統治地位的宗教,並與基督教猶太教的代表及簽訂合約,同年夏天穆罕默德也率領三萬軍隊,冒著炎熱酷暑的天氣進行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遠征企圖征服拜占庭帝國統治之下的敘利亞,但由於遠征軍長途跋涉,加上穆罕默德身患疾病,到敘利亞邊境之後便停止前進,雙方簽訂合約,允許保持原有的信仰,每年繳納一次稅收,這些在伊斯蘭教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穆罕默德在遷往麥地那之後的十年建國生涯中,以聖戰為名先後作戰65次,為了鞏固政教合一,完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馬克思也將穆罕默德在這一時期建立活動稱之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穆罕默德為何能夠在短時間內統一阿拉伯半島呢?首先,這場戰爭是以宗教革命為動力,打破原先的部落分裂狀態,停止了部落間的仇殺,適應了歷史發展的需求,是阿拉伯半島有分散走向統一得到了當時社會主要階層的擁護和支援。在戰爭開始時穆罕默德就透過宣傳宗教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宗教組織。

    穆斯林大軍推行一系列的政教合一制度,目標明確為真主而戰,為戰爭的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戰爭的發展的不同時期,根據不同的狀況,採取不同的戰爭策略將聯合安撫排擠打擊,等鬥爭方式運用的如火純青,又根據戰爭的實際,使得穆斯林軍隊由弱到強,最終實現了阿拉伯帝國的建立。

  • 4 # 雲石

    一旦提及伊斯蘭的政治,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戰爭和動亂。的確如此,在伊斯蘭的國度裡,特別是中西亞這塊區域,戰爭延續了千年之久。

    但是在伊斯蘭的早期,政治上卻是統一的。只是在短短歷經了200多年的穩定後就開始分崩離析了。

    在伊斯蘭的歷史長河中,能讓穆斯林人崇拜的就是初期的阿拉伯帝國。在幾百年的封建國度中,不僅讓小小的阿拉伯民族能成為與華夏相匹敵的大民族,這為伊斯蘭成為世界的三大主流文明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大家看來,阿拉伯的崛起是很不可思議的。在往後的100多年時間裡,從無到有,東起興都庫什山脈,西至伊比利亞半島,領土達到約1300多平方公里。

    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但這還不是令人佩服的。最讓人驚歎的是在200年的時間長河還能對其領土的牢牢控制!

    這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何這麼說?這是因為傳統的伊斯蘭不具備統一的基礎條件。

    從地理的角度來說,一個統一的國家形成需要有3個條件:一是大部分的土地在同一地塊中,才會促進相互間的交流。

    二是要有一個強大的本部核心區,這樣才能鎮壓周邊的敵對勢力。

    三是國家的地理結構儘可能規整,而核心區位於中心處。這種結構下,邊緣勢力能夠在核心區的影響下,這就能夠提高核心區對邊緣地塊的壓制能力。

    在世界中符合以上標準的國家並不是很多。

    中國就是以上的標準型別。以黃河、長江構成的板塊區域,地理實力遠超東亞的其他國家;其二,中國位於東亞的中心,且十分適合種植,中原王朝以中心向周圍擴張。正是這個原因,中國被認為是中央集權的代表者。

    除開中國,能符合以上條件的國家就非常少。舉一個反面的例子:羅馬這個國家,位置雖然處於地中海板塊的中部,感覺有能力輻射地中海周圍,但是因為地中海地區東西跨度很大,所以在羅馬國家的形成中,雖然非常希望加強集權,但是因為以上原因,在過度地向周圍擴張中就會顯得很牽強。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羅馬帝王就把羅馬分為東西兩個區域來治理,甚至形成四個帝王共同治理這個國家。這就與中國的治理完全不同。

    俄羅斯也是另外一個反面的例子。在前期,其集權的程度非常之高,但地理的屬性卻是東歐和北亞兩部分,且首都位於西邊。這種地理因素就決定了對北亞部分的掌控力明顯不足。一旦俄羅斯開始衰敗,中亞和南高加索部分只能被失去控制。

    羅馬和俄羅斯都是這樣的話,阿拉伯就更不用說了。羅馬的領土在地中海地區,且緊密度也很高;俄羅斯的領土也算比較整齊,且俄羅斯的工業強大決定其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不大。

    但是阿拉伯國家與以上兩個國家對比而言,都不具備相關的條件,領土覆蓋伊朗高原、圖蘭低地、新月沃地、阿拉伯沙漠、北非荒漠甚至伊比利亞半島等,而且形狀不一;而兩河流域的本部核心,雖然位置不錯,位於正中心的位置,但是地理實力不能與中國的聯合流域相提並論。

    總的來說,阿拉伯的地理結構難以讓其國家統一,就算是在名義上統一都很難。

    再舉個例子,亞歷山大帝王或者蒙古國王的英勇善戰,能夠藉助其軍事力量將散亂的地理板塊整合在一起。但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因為天然條件的原因而自動分化。

    但是阿拉伯國家存在了600多年。從開始成立到9世紀的200多年中,阿拉伯帝王都能對其自己的大部分領地進行有效的控制。

    這是不符合常理的。在政治上,阿拉伯採用軍事封土製,意思是將邊緣省份分封給皇族和將軍,讓他們代為行使治理權,直接對帝王負責。

    為何要採用這種制度呢?其原因是阿拉伯的領域很大,各地環境不同,且周邊國家一直虎視眈眈。在當時的文明水平來說,阿拉伯國家很難對不同的板塊進行治理,最終只能透過代理授權的方式來管理其國家。

    這種制度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核心政治一旦弱勢,或者某個區域實力增強,這必然導致區域叛亂。

    在開始的200年中,阿拉伯呈現的是完整而統一的狀態,但是從9世紀開始,地方實力凸顯,叛亂層出不窮。

    亞歷山大和蒙古帝國都分崩離析過,而阿拉伯的地理結構還不如這兩個國家,為何能維持200多年的完整統一呢?

    其原因是各個方面的,但是中國的變化是其原因之一。

    也恰恰是商業的發展讓不同板塊、不同環境、不同人文的地方緊密到一起。當商業在同一政權下,商業流通受政治的影響不大。

    就阿拉伯這個國家而言,那些天然的屏障將不同的板塊自然分割,短時間用武力將各個板塊融合到一起是可行的,但是如果要長時間維持其統治就必須要讓各板塊被核心接受的理由。換句話說要讓他們知道聽帝王的話是有利可圖的。

    而貫穿東西方的商業之路就是這個利益紐帶存在的原因。只要這條商業之路能給自己帶來利益,那麼各級的利益集團,自然就有動力來維護好。其維護的方法就是保證帝國內部的統一性,方便商品能最大程度的高效流通。

    保持商業之路的動力存在的一個前提就是商業之路帶來的利益一定要夠大,因為誰也不願意在上面多一個老大。而且地理結構決定了帝國核心不一定有實力干涉自己。

    這就是阿拉伯和中國統一最大的區別。不同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中華的凝聚力更多來自於內部的權力。而阿拉伯的統一靠的是利益的驅動。

    在阿拉伯國家成立的200年這都不是問題。當時的中國處於隋唐時期,國家富裕。當時中國的核心區處在黃河流域,長安更是東方世界的精華所在。連線西亞的絲綢之路上,西亞能夠透過絲綢之路上獲取中方豐厚的利益。阿拉伯的領土就是沿著商業之路擴張出來的,所以各個板塊對絲綢之路持贊成狀態。

    755年的安史之亂,唐代由盛變衰。

    安史之亂後,中國出現以下特點:一是戰況不斷,國力衰弱;二是諸侯稱霸一方,到處作亂;三是黃河流域衰落,經濟往長江流域轉移。

    以上的特點對當時的絲綢之路打擊相當的大。唐代興旺的時候,即使與阿拉伯打仗,也不影響商貿的互通往來,因為當時的唐代人們購買慾很強。與此同時的中中國產品也很順利地賣給國外的商人。

    但是到了現在,中國消費力逐漸萎縮,中國商品不易採購。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中國的北方開始衰敗,經濟重心往南移。這一切的一切導致在絲綢之路上的交易日漸萎靡。

    中國在慢慢地變化,但是要傳導給阿拉伯國家需要一個過程。這就像是傳導效應一樣,第一張牌倒下,後面的牌終有倒下的一天。

    東西方商路中除了絲綢之路外,還有海上的絲綢之路。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會一定程度上增加海上絲綢之路的分量。

    可惜的是海上絲綢之路沒有串起各個地理板塊,比如印度板塊。

    海上的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在性質上有很大的區別。因為海上絲綢之路有不同的地方勢力,都可以組建不同的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不需要經過人家的地方,也不需要大家的共同維護。反而,商業市場有限,只能靠搶,誰搶得多,誰的利潤就多。就這樣,東西方的經貿往來就成為了盈利的模式,同時也就變成了競爭的關係。

    由於競爭的關係導致共同利益不復存在,以至於衝突愈演愈烈。就這樣,伊斯蘭國的根基就開始動搖了。在當時,邊緣勢力開始相互爭鬥,阿拉伯國國家又沒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壓制,埋下了中亞和西亞分裂的種子。而北非和伊比利亞在之前就已經開始分裂了。

    在後面的時間裡,阿拉伯國家持續分裂中。假如陸上絲綢之路能夠恢復,那恢復和平還有可能性。但是唐朝不同,當唐朝滅亡後,中國先後陷入五代、宋朝中動亂,陸上絲綢之路幾乎被廢掉。

    伊斯蘭也因為這樣失去了政治上統一的可能性。在蒙古國強大後,佔領了東亞、西亞、中亞,重新開闢東西陸上絲綢之路。因為中國的經濟往南移,對比陸上絲綢之路後,商人更願意走海上絲綢之路,這同時對蒙古的分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只要東西方的經貿往來還在持續,那麼商人的收益就不可能消失。所以伊斯蘭的信仰也有利益的驅動。因為陸上絲綢之路的衰敗,利益的驅使不足以讓政治其統一,所以伊斯蘭國只能以宗教的方式來管理。

    任何的意識形態從利益中表現出來。伊斯蘭世界由統一到分裂也說明了這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吉思汗西征路線是怎麼樣的?怎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