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期間,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主導著世界格局的走向,俗稱“三巨頭”。而引領法國恢復大國地位的戴高樂,也漸漸地走入人們的視野。然而,在二戰即將結束時,羅斯福突然病逝,沒有看到二戰勝利結束,可謂是遺憾。

    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1945年7月丘吉爾在首相競選中落選。同年11月,戴高樂當選為法國總理。丘吉爾在給戴高樂的賀信中,借用普盧塔克一句名言:“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這是強大民族的特點”,接著他又表明:“普盧塔克說錯了。”

    然而,普盧塔克沒有說錯,不到2個月,戴高樂宣佈辭職。

    1945年5月,德國投降,歐洲戰事平息。被奴役4年的法國,在戴高樂不屈的抗爭下,不僅取得了法蘭西民族的自由解放,而且重新躋身於大國行列,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儘管戴高樂擁有崇高的威望,但現實卻讓他越來越失望。

    首先,對外政策的變化,遭到民眾反對。在戰時,戴高樂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恢復法國的獨立和法蘭西民族的尊嚴,但戰後,受美國、英國的影響,他更在意海外殖民地的歸屬問題,從而失去一貫獨立的對外政策,引起了民眾的不滿。

    其次,政府管理議會的想法落空。按照戴高樂的設想,法國實行總統制,總統由人民直接投票選舉,並由總統組建議會,充分表達人民的意願。但制憲委員會取消法國總統的權力,規定總統由議會選舉,政府只聽命於議會。這讓他很失望。

    更讓他失望的是,各種政治勢力舊病復發,相互勾心鬥角,反對他的一些政黨勢力日益擴大,戴高樂與議會的矛盾愈發激烈。他提出的全民公投提案,遭到各路政黨的反對,向來不屈服的戴高樂宣佈辭職。但沒有人挽留他,就像丘吉爾一樣,他被拋棄了。

    辭職後的戴高樂,幾乎過著隱居生活,撰寫回憶錄。新政府準備將其戰時臨時准將銜提升為元帥,被他婉言謝絕。也就是說,他退休後只能享受上校待遇。同時,他拒絕接受一切政府頒發的各類獎章,甚至杜魯門送他的飛機,也獻給了空軍。

    那麼,戴高樂與丘吉爾退出政壇有什麼不一樣嗎?

    如果說他們倆人誰更像政治家、政客,想必大家一定會說是丘吉爾;如果說誰更直來直去,沒有太多手腕,恐怕非戴高樂莫屬。作為軍人出身的戴高樂,舉止言談中沒有太多的圓滑、世故。因此,他們退出政壇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一是,方式不一樣。丘吉爾是憑藉戰時首相踏入政治舞臺的,成為二戰中歐洲堅持抵抗的象徵。他對自己能夠繼續當選為首相,可以說是信心滿滿、志在必得。殊不知,竟然競選失敗,被民眾拋棄。而戴高樂則是主動提出辭職,被議會拋棄。

    二是,倡導的施政理念不同。戰爭結束後,丘吉爾繼續堅持“軍事建國”,不放棄對殖民地的管理,與民眾希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意願不符合。而戴高樂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改革舊有體制,遭到各路政黨、議會的反對和抵制。

    更明顯的區別在於,丘吉爾表現出來的權力慾望更強烈。由於“一時大意”落選的丘吉爾,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一方面接受福利國家的理念和制度,另一方面利用經濟不景氣和冷戰後東、西方對立的影響,憑藉政治手腕再度成為英國首相。

    反觀戴高樂,卻沒有太多政治野心。儘管也曾建立法蘭西人民聯盟,參加競選,但沒有什麼手段,慘遭失敗。一段時期內,他四處遊歷,多次前往非洲和太平洋法屬殖民地,他的生活顯得格外平靜,但他仍然關注時局。

    直到13年後,國內通貨膨脹嚴重,預算開支失衡,經濟形勢極為嚴峻;以及內閣不穩定和阿爾及利亞問題,導致法國政體面臨嚴重的危機。來自各界的政要和民眾都希望戴高樂復出,救國家於水火之中。在人們的期盼下,戴高樂重新執政。

    上臺後的戴高樂,大刀闊斧的改制,堅持獨立外交。

    1959年1月8日,戴高樂宣誓就任法國總統。在青年時期,他就十分反對政府職能被弱化,“雜亂無章”的議會制等不合理的政治體制。戰後,他曾進行變革,但與“頑固派”的抗爭中,他“被迫”辭職。現在,他要徹底改變這一現狀。

    首先,支援原屬殖民地獨立。二戰結束後,掀起了一場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的熱潮,阿爾及利亞也不例外,但卻遭到法國的鎮壓,引發全世界的不滿。戴高樂上臺第一步就是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並簽訂友好協議。

    其次,堅持獨立外交,不做冷戰“犧牲品”。為了減少美、英兩國的影響,戴高樂一面積極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實施財政改革,發行新法郎,取消關稅壁壘,使法國的產品面向歐洲競爭市場,拉動了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極力主張繼續推行核武器研發,增加國際話語權,並拒絕美國的控制和監視,逐漸撤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時,他拒絕英國加入歐共體,倡導建立一個歐洲人的歐洲,並以此擺脫冷戰時期形成的兩極對立,提高法國地位。

    更重要的是,戴高樂提出採用普選方式直接選舉共和國總統。儘管提議遭到議會和政界人士的強烈反對,但他依然根據憲法賦予他的權利將議會解散。最後,法華人以62.2%的大多數贊成,通過了這項提議。

    也是眾望所歸,1965年,法國舉行了首屆總統普選,戴高樂以54.8%的選票擊敗對手,就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他組建議會,將政府的權力最大化,並在重大決策上,透過全民公決的方式尋求民眾的支援。

    經過一系列的改革,法國經濟結構日益走向現代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戴高樂再一次“挽救”了法蘭西,他在外交政策上,始終堅持拒絕屈從於任何外來勢力,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這一政策,即使在隨後的幾十年裡,依然影響著法國。

    不管怎麼說,戴高樂不惜以辭職也要堅持自己的觀點,符合他的性格,但從戰術上來講,“以退為進”確實讓他成功實現了他畢生的願望。看來,關鍵時候,法華人沒有忘記他,因為他心裡只有法國。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戴高樂》

  • 2 # 清水空流

    在整個冷戰期間,東西方兩大陣營各有一個異類,東方陣營的異類是中國,西方陣營的異類就是法蘭西。二者都反對自己的老大對自己指手畫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在這一點上,法國自戴高樂出任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以後尤為突出。

    在1959年戴高樂出任總統以後,就高調宣佈,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不是美華人的歐洲。強調法國的獨立和自主。在北約最高防務會議上,戴高樂提出由美國主導最高指揮權改為由於英、法、美三國共同主導最高指揮權。對此方案美國總統肯尼迪斷然拒絕,而且表示“無法接受”。英國也宣佈接受美國“領導“。

    在此情況下,戴高樂準備退出北約,實際上是因為,戴高樂認為美國裹挾歐洲與蘇聯進行對抗是不明智的,一旦爆發危機,首先倒黴的是歐洲。再就是對於美國處處美國利益為先,讓歐洲給美國的利益“買單“。更是深惡痛絕。為了維護法國的國家利益。戴高樂開始採取一系列的做法反對美國。

    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對美國在法國本土部署核武器,拒絕美國(北約)指揮法國地中海艦隊。法國拒絕參與由美國構建歐洲防空體系的建設。於此同時法國開始了自己的核武器研發。在1960年試爆成功第一顆原子彈。這樣一來,戴高樂在於同美國就北約主導權問題的談判上,越來越強硬。以至於美國總統約翰遜說戴高樂是“聖女貞德二世“。當時處於冷戰高峰,美國希望絕對控制北約以對抗蘇聯為首的華約。而這恰恰是戴高樂絕對無法接受的。

    戴高樂始終認為法國已經是大國,不是美國可以駕馭的,十分厭惡英國的“奴才相“。國際政壇應該有法國的聲音。有對應的國際地位。所以在1966年3月10日戴高樂代表法國政府宣佈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體系,並要求所有法國境內的美國士兵,必須在1967年4月1日前撤離法國,不管美國是否願意。法美兩國是平等的合作關係,而非“主僕“關係。

    作為二戰法國的抵抗象徵,當初戴高樂並不被美英所看好,再加上法國一個多月就失敗投降也讓美國瞧不起。就此戴高樂與美英芥蒂很深。而就個人而言,戴高樂有著一種古典英雄的情節。他就是拯救法國的貞德(丘吉爾語),他就是稱霸歐洲的拿破崙(羅斯福語),他就是法國。正式這種極為高傲的性格讓戴高樂與美英領導人關係很“冷淡“退出北約也有個人“英雄情節“的原因。正式由於戴高樂給法國打下的烙印。現在美國與法國的關係也有點“彆扭“。

    實際上,戴高樂時期只是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等,但保留北約政治成員身份(合作關係)。在冷戰結束以後。法國在2009年3月11日,法國政府宣佈法國將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現在的已經法國放棄了”戴高樂主義。這也是法國衰落的一個象徵。

  • 3 # 歷史總探長

    法國之所以退出北約,主要是因為法國在北約成員國裡面的地位並不高,美國和英國是北約的主要發起國,兩國在北約中分別處於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而法國作為一個世界老牌強國,其綜合國力不在英國之下,法國想要在北約裡面獲得英國不相上下的位置,但是英國和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沒有給法國應有的地位。換句話來說,法國加入北約的目的是想要做北約裡面的領導者之一,然而在實際加入北約之後,法國並沒能成為北約的領導者,只是北約中的一個普通強國。

    除了法國在北約中的地位不高之外,法國敢於得罪英美退出北約,還於一個關鍵人物有關,這個人就是法國二戰時期的英雄戴高樂。在法國光復之後,戴高樂曾經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法國總理,然而在法國的局勢平定之後,法華人卻忘記了這個在二戰中付出極大犧牲的英雄。戴高樂在擔任總理僅僅兩個月便被迫退出政壇,成為了一個閒雲野鶴般的人物。退出政壇後的戴高樂一直在民間積極活動,這為他獲得了極大的民間聲望。

    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期,法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英美兩國幾乎架空了法國軍隊的控制權。此時的法國急需要一位鐵腕人物的出現,來改變法國的頹勢,讓法國重新成為歐洲大國。在法華人民的擁戴之下,淡出法國政壇十餘年的戴高樂東山再起,這一次法華人給了戴高樂1極大的支援,戴高樂獲得了超過60%以上的支援率,他改革了法國的議會,主動放棄了部分殖民地,改變了法國在殖民地陷入戰爭泥潭的困境。

    同時戴高樂開始著手建立法國自己的獨立軍事力量,以避免法國受到英美兩國的牽制。這一時期法國研製出了核武器,擁有了對美國說不的資本,戴高樂不希望法國成為美蘇兩國冷戰爭霸的小卒子,想要讓法國成為冷戰中的第三股力量。在法國擁有獨立的核武器之後,戴高樂拒絕了將法國核武器的發射權交給美華人操控的建議。與此同時戴高樂多次公開提出要退出北約,美國為了留住法國採用了很多威逼利誘的手段,但是戴高樂的決心已定,無論美華人付出多麼大的努力,戴高樂還是堅決退出了北約。

    在退出北約之後,法國一度遭到了美英等國的制裁,但是在冷戰的大背景下,美國也不敢徹底激怒法國。在退出北約之後,法國建立了歐洲最完善的軍工體系,法國重新成為了歐洲大國,在國家上的地位有了極大地提升。同時法國還積極促進了歐盟的建立,讓歐洲重新開始團結起來,現在的法國是世界軍事力量排名前5的大國,假如不是當年戴高樂下定決心退出北約,法國很難能夠有現在的國際地位。

    當然在退出北約之後,由於法國隸屬於西方國家陣營,蘇聯和法國的關係一直都比較一般,法國在國際事務上還是更偏向於北約。只要北約的決定不影響到法國的利益,法國還是會跟隨北約共同行動。例如在北約空襲利比亞的作戰行動,法國就一馬當先,率先發動了對利比亞的空襲。

  • 4 # 世界史圖鑑

    法國總統戴高樂為何要執意退出北約?其實法國在二戰過程當中的表現飽受詬病,這使得美國和英國在很多時候對法國採取輕慢的態度。但作為法國的領導人戴高樂並不願意法國在國際事物的處理問題上處於劣勢,希望重新振興法國,所以針對美國進入歐洲,提出了歐洲人的歐洲口號,主張聯合擺脫美國控制,防範蘇聯。 事實上法國總統戴高樂也是這麼做的,在1966年主動退出北約軍事機構。

    這一舉動在當時震驚的西歐。法國當時曾是北歐的創始成員國之一,也是北約軍事同盟的重要戰略支撐。1949年北約成員國成立的時候就是為了防範冷戰和擔心蘇聯東歐國家的入侵,為了協調各個西歐國家的軍事資源和武裝反抗能力。在北約成立初期,法國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此基礎之上也基本確定了法德和解的走向。 除此之外,在1952年法國還將北約的總部遷到了巴黎,並在法國國內設定多處軍事基地配備核導彈,可以說法國在當時北約成立的過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但是在1958年二戰法國領袖戴高樂出任總統以後,法國在北約問題上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戴高樂執意要透過一系列的外交政策重新確立法國的大國主導地位。

    希望法國能在為數不多的西歐世界當中成為於美國和英國並駕齊驅的資本主義大國,並且享有各個問題上的主導和參與權。 在當時雖然法國在北約內部貢獻很大,但是並不佔據主導地位,佔據主導地位的依然是英國和美國,而且一旦與蘇聯開戰美國未必會履行自己的承諾,這也是戴高樂認清美國的一點。所以在其成為法國領導人以後多次向英美兩國提出法國要分享參與大西洋同盟的領導和決策權。毫無疑問就一提議遭到了美國和英國的直接否決,於是戴高樂打算獨立建立自己的國防力量,宣佈退出北約軍事組織。並且要求美國從法國領土內部撤走所有的核武器。 在雙方矛盾愈演愈烈的情況之下,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不得不在1959年訪問法國,並親自做戴高樂的思想工作,希望雙方可以繼續合作下去,但是戴高樂回擊堅決,堅決主張法國的獨立性,尤其是軍事指揮方面的獨立性,必須要採取獨立的行動,保衛法國本土。

    而且戴高樂也是在歐洲為數不多的,主張極力反對美蘇爭霸的國家,並主動與蘇聯和東歐國家建立友好關係,達成相互諒解,保證真正的歐洲和平。這一系列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要保證歐洲自己的和平,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而非透過美國。 艾森豪威爾自然對其表示遺憾,並且認為美國是真心幫助歐洲,雙方應該建立命運共同體。但是戴高樂的回擊依然堅決並諷刺,兩次世界大戰美國確實都是法國的盟友,但是隻有當法國遭受沉重打擊,而無法翻身的情況之下,美國才會真正伸出援助之手,並大撈一筆。而且在美國出手之前法國早已崩潰,話談到這裡已經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艾森豪威爾只能灰頭土臉地回到了美國,之後肯尼迪成為美國總統,因為與戴高樂的私交還不錯。雙方也曾經相互試探著重新恢復兩國的正常國家關係,但是由於肯尼迪的身亡,使得法國和美國的關係惡化。

    從此戴高樂徹底並堅決地走上了反對美國霸權的道路,尤其是在1964年法國不僅同新中國建交,而且還打亂了美國一貫的亞洲抑制政策,同時出訪墨西哥,並邀請對法國進行訪問,並擴大對第三世界的交流。同時又對拉丁美洲進行訪問發表了多篇演說挑戰美國霸權。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一年年末戴高樂還訪問了蘇聯,並進一步增強了法國在國際事務當中的獨立性,進一步脫離北約。到1966年法國正式宣佈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法國的海外軍隊不再受到北約歐盟盟軍司令部的指揮,並撤走全部相關人員。 但是法國也沒有將這件事做絕,而是保留了北約政治成員的身份,繼續留在北約的框架之內。既能夠保證自己的獨立性,又不至於與西方各大國家決裂。但即便如此美國依然十分震驚。面對法國的步步緊逼,美國在冷戰期間又不好對其下手製裁。兩國到最後已經完全不能心平氣和的談論任何國際問題。直到1969年,兩國才出現緩和可能,北約與法國簽署了一項秘密協定,那就是一旦華約和北約開戰,那麼法國軍隊將回歸北約的指揮體系之內。這實際上也與蘇聯的步步緊逼有關。畢竟在當時的國際政治冷戰之下,處於蘇攻美守的狀態。

  • 5 # 西府趙王爺

    1966年3月10日,法國總統戴高樂代表法國政府正式宣佈,法國自此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體系,同時要求所有法國境內的美國士兵,必須在1967年4月1日前撤離法國,不管美國是否願意。

    雖然法國相繼將北約軍事委員會和北約理事會驅逐出法國,但這並不意味著法國徹底與北約脫鉤,而是僅僅退出了北約的軍事一體化機構,但法國政府仍將履行《北大西洋公約》為其設定的義務。

    事實上,這並非法國一時興起的舉動,早在1959年,法國就收回了此前由北約指揮的法國地中海艦隊的指揮權,並將美軍在法國部署的戰鬥轟炸機驅逐出境。

    這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追求獨立防務的法國之間的矛盾。法國自戴高樂總統上臺以來,便一直追求實現法國甚至整個歐洲獨立自主的防務和外交政策。

    他曾公開宣稱: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不是美華人的歐洲。法美兩國是平等的合作關係,而非“主僕“關係。

    然而二戰以後形成的北約組織,基本上是由美英一手主導的,法國戰後實力銳減,由相繼陷入殖民戰爭的泥潭,便長期未能在北約內部扮演像英美那樣積極的角色。隨著戴高樂執政以來法國經濟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法國自然而然地開始尋求在防務和外交上更多更大的自主權。

    而當戴高樂總統提議在北約框架下建立一個由美、英、法三國共同組成的理事會時,英美兩國並沒有給予積極迴應,於是法國不得不尋求在北約框架之外的其他途徑。

    法國在尋求自主防務的過程中一個重大的議題就是建設獨立自主的核力量。繼美蘇兩國之後,英國於1952年成功製造出核武器,法國也與1954年決定啟動核武計劃。

    儘管美華人在1956年時曾與英國達成核合作的協議,但卻拒絕與法國共享核技術,這也加深了兩國之間的矛盾,而美國也一直尋求能夠由美國控制法國的核武器,這也就使得法國不得不採取措施,透過與美英等國的鬥爭來獲取自己希望得到的利益,在這一邏輯下,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便顯得更加合情合理。

    與此同時,戴高樂總統在美蘇冷戰的夾縫中所採取的的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也與其在防務事務上的獨立性相互影響。

    戴高樂這個人和丘吉爾不一樣,他對於蘇聯並沒有那麼敵視,他反對美國裹挾整個北約來對抗蘇聯。在其看來,這對於法國乃至整個歐洲是一個極大的危機,他們成為了美蘇爭霸的棋子,被美國當成了棋子,成了炮灰。一旦雙方發生衝突,那麼與蘇聯同處於Continental的法國,無疑首當其衝。沒有誰願意去直面蘇聯的鋼鐵洪流。所以法國雖然身處北約,但戴高樂政府和蘇聯的關係還頗為不錯。

    1960年,戴高樂邀請赫魯曉夫訪問法國,雙方就核裁軍等議題達成一致意見。而此時的世界,由於美蘇兩國都已經掌握了核武器,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核均勢,這也就使得戰爭的爆發並不那麼迫在眉睫,雖然法國事實上仍然需要得到北約的保護,但這種保護已經變得遠沒有此前那樣迫切,再加上法國與蘇聯關係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法國的安全壓力。

    由此,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的決策也就面臨更小的風險。

    沒了後顧之憂,戴高樂政府自然有著更多的底氣去提出要求,而由於英美無法在軍事指揮權上與自己達成一致,不想被當槍使,當炮灰的法華人,選擇了退出。

    但總的來說法國退出北約諸多機構並不意味著完全退出北約,他們還保留著北約成員的位置。這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包括聯邦德國在內的諸多北約盟國對於法國“退群”的強烈反對,法國在退出時,北約還有四年時間就要面臨續簽,這一時間節點上,維護北約團結對於各國來說十分重要。

    如果沒有西方各國對於北約的維護,法國可能最終不只會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甚至可能會退出北約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法國已經重新加入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順治和康熙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幸運的皇帝父子組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