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狀態397

    3月19日,西方國家開始對利比亞政府軍進行軍事打擊。當晚,法國率先派戰機對利比亞進行空中打擊,由此拉開了西方多國對利比亞的軍事幹預的序幕。隨後美國和英國相繼加入打擊行列。西班牙、丹麥等其他西方國家的軍事行動也將接踵而至。20日,法國“戴高樂”號航母起航駛向利比亞海域,以配合空軍的行動。法國為何成為此次軍事打擊利比亞的“急先鋒”?

       法國如此急切得開始對利比亞進行軍事幹預,是希望增強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面對之前爆發的突尼西亞和埃及的危機,法國政府錯誤地估計了當時的形勢,採取的措施經常朝令夕改、反覆無常,因此遭到了國內外的很多批評。法國政府正需要一個機會來挽回顏面,加強在地中海和非洲地區的影響力。”

      法國總統薩科奇曾於2008年7月提議成立地中海聯盟。該聯盟的目的在於深化歐盟與地中海沿岸國家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地中海聯盟共有43個成員國,包括歐盟、北非及部分中東國家。由於中東和平程序停滯不前等原因,該聯盟運作陷入僵局。感覺自己腎需要補,對自己長度、時間都不太滿意的朋友,找徽(kkkn69),堅持個把小時不是問題!法國新任外交部長阿蘭?朱佩在3月1日的就職講話時曾表示,重建地中海聯盟是法國今後的外交重點之一。許鐵兵教授表示,薩科奇總統預欲藉助軍事打擊利比亞來增加自己在地中海地區的威信,以推進地中海聯盟的運作。

      “法國一直想建立一個聯合地中海沿岸國家的組織。但這一目標一直未能實現。今年,法國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所以薩科奇總統必然會有所行動。而利比亞問題正是他的一個好機會。透過‘懲罰’卡扎菲這樣一個‘獨裁者’,法國就有機會重新啟動建立地中海聯盟的程序。”

      在法、英、美等國19日向利比亞地面目標發動轟炸後,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發表電視講話,指責有關軍事行動。他說,地中海和北非地區已經成為戰場,並警告該地區國家的利益處於危險之中。法國國防部20日證實,繼19日晚對利比亞發動空襲後,法國軍隊20日早晨繼續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許鐵兵教授認為,利比亞局勢的未來走向仍不明朗。

      “薩科奇總統的目標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利比亞反對派的實力比人們預想的要弱很多。法、英、美等國的軍事介入將幫助反對派在東部城市班加西周圍穩住陣腳。今後局勢的發展有三種可能,對薩科奇來說,最樂觀的情況是能立即摧毀卡扎菲的武裝,但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我認為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卡扎菲佔據首都的黎波里地區,反對派佔據東部城市班加西地區,雙方進入對峙狀態。卡扎菲將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逐漸退敗。第三種可能是多國部隊在利比亞全面退敗,卡扎菲取得全面勝利。這對薩科奇來說是最壞的結果。”

  • 2 # 嘯鷹評
    利比亞和法國向來是關係非常好的,領導人的私交也非常好。(上圖是卡扎菲帶著他的愛人薩科齊)

    但是就是他的愛人,對付利比亞是痛下殺手。

    (真是穿起褲子就不認人了)

    說正經的法國在利比亞有長時間的殖民地統治歷史,

    而且利比亞也是法國的傳統勢力範圍。

    法國在利比亞境內有著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卡扎菲試圖在非洲統一貨幣,就無疑是不符合法國利益的,而法國謀求世界第一的位置從未改變過那麼法國對利比亞大打出手所以就很好理解了。

    再加上卡扎菲和薩科齊的關係很好呀,所以薩科齊總統非常被動。

    為了證明他不是叛國者然後嘛,機會來了,利比亞境內出現了大量的反政府武裝,當然這個 出現是要打引號的

    法國就迫不及待承認反政府勢力的合法性。

    而且利比亞的石油資源非常的豐富。

    法國入侵利比亞,可以獲得大量的石油資源。

    這種既能洗清自己嫌疑又能賺錢的買賣,薩科齊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了,利比亞還曾經向法國訂購過一批陣風戰鬥機,然後利比亞爽約了。法蘭西很憤怒,後果很嚴重,戴高樂帶著一群陣風戰鬥機就去了利比亞,往死裡炸。

  • 3 # 無坡居士

    近期法國的確在敘利亞問題表現很“踴躍”。據外媒報道,本月2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見庫爾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代表團時,他承諾將支援其對抗極端組織和抵禦土耳其進攻的鬥爭,打算“儘快”向曼比季派遣法國特種部隊,部隊人數尚未透露,法國此次派兵將與美國方面協同行動。連特朗普都表示要考慮撤出敘利亞。美國都玩不轉,法國偏要強出頭,這到底為什麼呢?我個人的理解馬克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考量:

    一是法、敘的歷史淵源。如果回顧一下一戰期間的歷史就能追溯到法國與敘利亞的淵源頗深。一戰期間,敘利亞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受盡欺凌。1916年,麥加的謝里夫侯賽因舉行反土起義,在英國的支援下,1918年侯塞因的兒子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封建軍事統治。從此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開始納入法華人的統治。1920年敘利亞國民大會召開,敘利亞宣佈獨立,費薩爾被推舉為國王,並拒絕協約國所謂的敘利亞和黎巴嫩要接受法國委任。於是,1920年,法軍發出最後通碟,並舉兵進攻大馬士革,廢除了費薩爾親王,敘利亞和黎巴嫩重新落入法華人之手。二戰期間,法國維希政府投降,敘利亞黎巴嫩被德國控制。1941年,戴高樂的法國自由軍和英軍聯手解放了敘利亞,直至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法國才被迫退出敘利亞。從歷史來看,法國曾經擁有敘利亞宗主國的身份,把敘利亞的事情視為自己的事情而插手也就不足為怪了。

    二是法國的國內形勢。馬克龍是個政壇“新手”,除了缺乏政治經驗,其立場和決策往往會被國內政治勢力所左右。在對待敘利亞庫爾德人問題上,馬克龍初始的不太“熱心”招致了前總統奧朗德的批判,奧朗德說曾經是馬克龍的堅定支持者,法國總統大選期間他曾經向所有能夠放下對馬克龍施政綱領的保留意見並呼籲給馬克龍投票的人士和政治派別致敬。而這次奧朗德則批評馬克龍拋棄敘利亞民主力量。他在任時曾正式批准了法國對敘利亞民主力量的支援立場。同時,土耳其展開針對庫爾德人的“橄欖枝行動”以來,為了抗議土耳其,數千名庫爾德人週六聚集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盟委員會的辦公大樓外,舉行示威遊行;同一天在巴黎,2000多名抗議者從巴黎東站遊行至共和廣場,呼籲歐洲國家阻止土耳其的行動。馬克龍面臨著法國民眾的巨大壓力。

    三是敘利亞目前局勢。敘利亞戰爭進行到目前為止,各方勢力深度介入,美國和俄羅斯作為最大玩家雖然暗鬥激烈,但也沒有擦槍走火,還算相安無事。土耳其在阿夫林的軍事行動雖然遭到美國和北約的集體反對,但基本也沒有爆發直接對峙。土耳其雖然揚言要進攻曼比季,但因為美軍在此的駐紮也投鼠忌器。因此,法國想借助美國的力量直接介入敘利亞,也許盤算好了土耳其也不會輕舉妄動,也會給法華人留點薄面。況且埃爾多安已經宣佈五月要從敘利亞撤出,此時介入可能有驚無險,年輕的馬克龍想玩一把心跳,既堵住國內反對派的嘴巴,又能彰顯初生牛犢的魄力,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敘利亞局勢錯綜複雜,無論普京還是埃爾多安都是國際政壇上的“老油條”,埃爾多安尤為狡猾善變。這不,法國還沒出兵,它和英國的情報人員就給逮住了。兵馬未動先折了人,高盧雞可得小心了,渾水不是那麼容易趟的!

  • 4 # 國病

    西方人唱高調宣揚這樣、宣揚那樣,你都別太當真。國與國之間永遠是利益,例外可能有,太少。比如以色列人老一輩可能是真心對中國友好。

    法國這個這個國家其實挺齷齪的,他們是最早的殖民國家之一,曾經一度擁有殖民地面積僅此於大英帝國。他們曾經在北非、西非、中東、印度、東南亞、美洲都擁有殖民地。在中國也有法租借。然而在英法兩國殖民地爭奪中全面敗北,到了拿破崙失敗之後又使殖民地劃歸英國所有。

    法華人至今都糾結兩件事,一是海外殖民地的不成功,二是法語失去歷史上的地位。所以他們是老牌殖民國家裡最不甘心接受殖民歷史結束的人,也不甘心法語失去昔日的榮光。加拿大魁北克就是原來的法屬殖民地之一,魁北克也是法裔加拿大人的聚居地。所以魁北克一直在鬧獨立,尤其在法語推廣上非常頑固。也是加拿大政府最頭疼的一件事。

    法國這個在二戰中淪陷的國家,剛從納粹鐵蹄下爬起來,轉過頭來就想恢復在越南的殖民利益。1945年底法軍再次進入越南。二戰反法西斯是真的,但他們自己又何嘗不是法西斯。法軍在越南全面失利後,美國接手了。美華人還有點意識形態陣營對立的原因,法國則完全就是想獲得殖民利益。英華人為了遏制華人,在東南亞做了一系列的操作,正如他們給印度巴基斯坦,給印中留下的歷史問題。英華人是心眼壞,法華人是貪。法國至今在非洲還有僱傭軍,維護它的傳統利益和勢力範圍。有很多中國老兵就參加法國僱傭軍。網路上就有一個從法國僱傭軍裡退役開安保公司的。

    北非作為法國傳統勢力範圍,又是歐美在中東一系列動作的其中一環。法華人應該是是站在北非宗主國的視角上雞凍了一把。歐美和遜尼派、以色列在中東燒的這把火現在看已經很清晰了。就是想借機拿掉一些地區的什葉派勢利,進而清除俄國影響。所以他們放火時並沒有第一時間瞄準目標,而是先選擇了無關的北非,聲西擊東,目標是敘利亞和伊拉克以及葉門的什葉派勢力。歐美所有戰略都是圍繞著打垮俄國展開的,只要認識到這一點,基本不會看錯國際時事。

  • 5 # 軍武吐槽君

    2011年3月19日,西方國家聯合對利比亞卡扎菲政府進行了軍事打擊。當天晚上,法國率先派戰機對利比亞進行了空襲,美國和英國、西班牙、丹麥等國接踵而來相繼加入了打擊序列,由此揭開了西方對利比亞軍事幹預的大幕。20日,法國唯一的“戴高樂”航母駛向地中海利比亞臨近海域配合多國空軍行動,本來與卡扎菲交好的的法國政府因何成為了軍事打擊利比亞的“急先鋒”,我們分四點詳細評說。

    (法國航母上的陣風戰機準備起飛空襲利比亞)

    歷史緣由

    自1624年起法蘭西的Wraith就一直飄蕩在非洲特別是北非的上空,鼎盛時期的法國曾經控制了非洲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達到上千萬平方公里,四百年的殖民統治讓法國一直有著深深的非洲情結。在二戰時期,正是靠著非洲的資源和人口,戴高樂的流亡政府才能在不受英國待見的情況下先後遷都剛果和阿爾及利亞,保留了法蘭西的血脈。二戰中每三名法國戰死士兵就有一名是非洲人,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二戰法國戰勝國的身份還有聯合國五常的地位也是靠著黑人兄弟抬上去的,所以從歷史情結上講,法國是極其不願意別人插手北非事務的,所以薩科齊同志就自己挽著袖子先上了。

    (法國在非洲殖民地)

    現實原因

    非洲是現在的法國保持強國地位的命脈所在,法華人曾經說過:沒有非洲,就沒有法國的未來。我們來看一組資料:據統計,法國100%的鈾、鈷,72%的錳,80%的鋁礬土,52%的鉻,35%的鐵,20%的銅、石油、天然氣都來自非洲。沒有非洲,法國原子彈都造不出來,軍事工業也得癱瘓一大半!法國財政部還利用自己的勢力在非洲建立了西北非法郎金融秩序,不斷在榨取著這些國家的財富,法國公司更是在非洲有著數百億美元投資,法國軍隊至今還駐紮在吉布地、剛果、馬裡等非洲國家。從這些我們可以瞭解到法國在非洲的利益巨大,特別是利比亞的石油不容有失,薩科齊表面上和卡扎菲是好友,但是為了國家利益說翻臉就翻臉,比翻書都快!

    (法國軍隊在非洲)

    雄心壯志

    在之前的突尼西亞和埃及危機之中,法國政府應對不力,採取的措施也朝令夕改,不得人心,這讓法國政府在國內外丟分很多,法國急需要一個機會來加強自己在北非和地中海地區的影響。法國總統薩科齊曾經雄心萬丈的在08年拉攏了歐盟北非和中東的43個國家成立所謂的地中海聯盟,但是由於中東局勢一直不穩,這個組織陷入了停頓狀態,法國的野心無法得逞。但是地中海聯盟一直是法國外交的重點所在,2011年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藉助這一契機,薩科齊就是想聯合各國透過“打倒”卡扎菲這樣的獨裁者來加強自己在本地區的影響力,以此推進地中海聯盟的運作,實現自己的地區領導者的戰略意圖。

    (設想中的地中海聯盟)

    隔山打牛

    二戰後,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非洲各個國家相繼擺脫了殖民統治,雖然在這其後幾十年,法國一直牢牢控制著這些前殖民國家。但是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一些新領導人的崛起,非洲比如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蘇丹等國與法國離心離德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眼看著法蘭西的風光一去不復返,薩科齊也是內心如干柴烈火一般燃燒,此次利比亞出現了反政府勢力,剛好給了法國一個槍打出頭鳥的機會,藉助此次推翻卡扎菲也可以震懾住非洲其他一些期望擺脫法國控制的國家,進一步鞏固自己在非洲的新時代殖民勢力!

    (法國陣風戰鬥機攜彈空襲利比亞)

  • 6 # 皇家橡樹1972

    從地圖上來看,法國處在什麼位置?完全是在西歐,歷史上歐洲大陸紛亂的時候,普法兩家為了爭奪“歐洲陸權”就鬥得不可開交,後來由於德國國力和人口、工業能力都大大超過法國,法國從1900年代開始就被德國全面壓制(想起了《最後的一課》)!一直延續到現在,隨著歐盟成立,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越發明顯…這樣法國的利益必然會被極大的壓縮,那麼作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法國將“何去何從”?作為工業國家,將自己的東西買到世界各地才是根本(尋找市場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從地理上來看往東此路不通呀!東面是德國的地盤,中東歐都是德國的“後花園”和勞動力的來源,並且這個地方俄羅斯也想要…還是讓北極熊去懟德華人吧!往北也不行,北歐國家市場太小,人口加一起相當於法國的一半,並且也是工業化國家,產品並不比法國差,福利也高!法國去了那個地方等著高賦稅吧…往西也不行!英吉利就在那裡!歷史上“英法百年戰爭”就是英國要將法國堵在Continental,不讓他下海!仨方向都不行!只能往南,整個非洲沒有強國,並且北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都是法國的殖民地,甚至非洲內陸法國都有許多殖民地,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到了現在也很大!非洲的重要性對於法國來說,就像戴高樂說的那樣:失去非洲,法國將成為二流國家。因為,這裡有大量的資源、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約11億人口)正因為如此,法國曆史上在非洲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非洲許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在法國留學過,並且還有著名的“非洲法郎”就是以“法國銀行”為主體發行的……。而早在08年的時候 法國拉了些非洲國家召開會議,打算建立一個“法國–地中海國家聯盟”,其目的就是法國與這些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建立共同市場,當時薩科齊剛上臺的時候對於北非的主要國家利比亞是比較看中的,畢竟是“地頭蛇”嗎!允許來訪的卡扎菲在酒店外面“搭帳篷”,也屈尊到帳篷裡與卡扎菲會談…怎耐“卡大佐”自以為是!並且“打心眼裡”不讓法國進入北非,要是法國進來了,豈有他的位置?所以,法國對他非常惱火!隨即在各種“顏色”的掩護下一舉將卡扎菲推翻!搬掉這塊絆腳石,法國在北非也就沒有障礙了,而且還將“義大利勢力”趕出了利比亞(利比亞的石油30%以上出口義大利,並且義大利的石油公司在利的區段很多)!

    總得來說,薩科齊打擊利比亞還是因為法國的整體利益(他的後任奧朗德和目前的小鮮肉都執行這一計劃),不是簡單的收了卡扎菲500萬歐元€的好處,薩作為大國政治家賺取500萬歐元是很容易的。

  • 7 # 航天兔

    法國出兵利比亞說白了其實還是利益的問題。

    法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大國,無論在歐洲還是在歷史上,都有具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由於在二戰初期的迅速戰敗,給法國一直以來的歐洲強國、世界第一陸軍、“非洲代理人”的地位蒙上了一層陰影。

    儘管在戰後,法國仍然作為二戰主要戰勝國之一,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是國際地位卻大不如前了。

    哪怕是今天,我們國內還有不少人在質疑,法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而特殊的歷史往往又決定著特殊的民族性格。

    所以法國在戰後,尤其是“戴高樂”時期,法國一直都是以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國防建設為依託,希望可以回覆往日,尤其是戰前的榮光,(有木有點像今天的我們?)

    這一想法在法國加入北約的歷史中突顯的最為明顯。

    而法國之所以會成為軍事打擊利比亞的急先鋒,也正是如此。

    法國從90年代起,就為了回覆對北非殖民地戰前的榮光,希望可以建立一個“環地中海聯盟”,所以在卡扎菲訪問法國時,薩科齊舉行了超規格的接待,就是希望利比亞能夠成為環地中海聯盟的有力支持者。

    但遺憾的是卡扎菲領導的利比亞對此表示了抵制。

    這種動了法國“榮耀命根子”的行為,自然讓法國極為惱火,所以……法國才會如此的著急打擊比利亞,甚至比北約“老大”美國還積極!

  • 8 # 阿爾法軍事

    法國成為軍事打擊利比亞的“急先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增強在非洲地區的影響力。一方面,在此前爆發的突尼西亞和埃及的危機中,法國政府錯判形勢,導致常常出現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的情況,引來國內外眾多不滿。法國需要藉助這個機會挽回顏面,並加強其在非洲地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利比亞地處北非,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歷史上先後成為義大利和法國殖民地。從地理上看,如果法國能幫助反動勢力推翻卡扎菲政府,扶持起一個親法國的政府,不僅可以獲得利比亞的石油利益而且可以促進和與利比亞相鄰的查德、蘇丹、中非及剛果等國家在地理上連成一片。同時,動用軍事手段轟炸利比亞,還起到一種威懾和警告作用,使得哪些態度、立場搖擺不定的非洲新興國家的新一代領導人找準定位和立場。 推動建立地中海聯盟的程序。法國一直想建立一個聯合地中海沿岸國家的組織,但一直沒實現。這一年,法國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薩科奇想透過打擊“獨裁者”卡扎菲來增加其在地中海地區的威信,從而有機會推動建立地中海聯盟的程序。 搶佔風頭奪頭功。長期以來,在北約和歐盟這兩個政治集團暗自較勁兒,處於對立狀態,法國一直同美國、英國強國爭奪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主導權。由於美國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泥潭,在對待利比亞問題上表現得並不十分積極,不想當“帶頭大哥”。英國民眾也表現出對伊拉克戰爭的極大反感,並不支援英國政府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因此,在這次利比亞的事件中,美國處於一種消極、推諉的姿態,英國也呈現一種不帶頭、不衝鋒的狀態。至於加拿大等其它國家,更多是打著“人道主義”的旗幟參戰,為維護國家形象和立場,加上自身實力有限,他們自然不會當先鋒、打頭陣。於是,法國覺得機會來了,毫不客氣地當起“龍頭老大”,並做出很多的積極的舉動,想蓋過美、英等國的頭彩。 此外,法國之所以在對利比亞進行軍事行動上如此積極,還因為總統薩科奇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企圖透過戰爭提升自己的支援率,在2012年大選中能夠連任。

  • 9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521

    歐洲有兩個理事國一個英國一個法國。自從英國退出歐盟以後歐洲話語權就掌握在法德兩個國家,去除核武器的原因兩國實力相當。烏克蘭隸屬於歐盟因此為了替烏克蘭出頭開闢第二戰場非常有必要,使俄羅斯首尾不能兼顧。逼迫俄羅斯妥協。當然烏克蘭現在和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是個問題,如今把它和敘利亞放在一起不能算一回事。但這是歐盟的戰略選擇。被動只會讓歐盟成員國離心離德。這也有經濟因數。歐盟國家內部出現了不同聲音就俄羅斯間諜案。因此有必要實際行動上做出舉動,表明法國有能力擔當歐洲大哥,能夠保護歐洲成員國的利益。刷出存在感。增加法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加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霍奇基斯中學是十校聯盟嗎?教學水平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