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怎麼就沒法取個名字呢
-
2 # 橙子大隊長
茶籽,我們可能並不是很熟悉。根據茶籽的生長情況,茶籽可以非為茶樹的種子以及油茶樹的種子,也就是茶葉子與油茶籽。而且,茶葉子以及油茶籽都是可以拿去榨油,然後得到相應的食用油。除此之外,茶籽油還有降血脂、抑制動脈硬化、降血壓等等的功效與作用。茶籽油更是可以與營養價值很高的橄欖油相匹敵,可以說茶籽油是一種高階食用油。
-
3 # 農民帥老五
我覺得要從各個方面考慮,我感覺茶籽種植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1、種植方式與密度 合理密植是茶樹栽培研究的重要內容。所謂茶樹合理密植,它既要達到有效地利用空間和土層,又要使茶樹個體和群體結構得以充分發展,從而取得高產穩產優質的目的。適合機耕機採,也是合理密植所要考慮的條件。 茶葉產量在一定程度上說,是隨著單位面積內茶叢數的增加而提高的;而單叢產量則呈相反趨勢,它隨茶叢數的增加而遞減。這是茶樹群體和個體之間矛盾發展的結果。合理密植就是要正確處理好這一矛盾,保證茶樹在群體結構良好發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滿足茶樹個體生長髮育的需要,從而使單位面積內因密植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產量,超過個體削減的產量,使茶樹取得豐產。我所不同播種方式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如以150×150(釐米)(畝叢數297叢)的叢植茶園為增量為100%,則150×33(釐米)(畝叢數1333叢)的條栽茶園畝產量為150%,150×17(釐米)的條栽茶園畝產量為152%;而單叢產量如仍以150×150(釐米)處理為100%,150×33(釐米)處理為34%,150×17(釐米)處理為17%,後兩處理的減少值為66%和83%。從這個試驗還可看出,由於密植程度不同,後兩處理畝叢數增加3.5倍和8倍,使畝叢數增加而提高的產量大大超過單叢產量的減幅,因此仍能取得增產效果。 茶樹種植方式應考慮兩內容,一是茶樹的行叢距。即排列方式,二是每叢的定苗數。中國茶樹種植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解放前遺留下的的叢式茶園,這種茶園產量低,管理也不方便,正在逐漸淘汰。大多數是解放後發展起來的單行條栽茶園,一般種植規格是中小葉種茶樹行距為150釐米左右,叢距33釐米左右。每叢定苗2-3株;大葉種茶樹行距165釐米左右,叢距50百米左右,每叢定苗1-2株。中國大多數高產穩產場隊,都是這種種植方式。雙行條栽茶園,在部分茶區也有采用,大先遣為165釐米左右,列距和叢距都是33釐米左右。據安徽省祁門茶葉研究所報道,1961-1968年,單、雙行茶園產量表現是,前四年雙行高於單行,增產19.82%,以後單行高於雙行,增產3.74%。近年來部分地區試用多行條列式茶園,這種種植方式的茶園,行距、列距和叢距也有多種規格。且在茶樹定植後,就免除耕作,其它管理措施也有別於單、雙行茶園。據報道,多行條列式茶園,具有早期高產,幼齡期茶樹迅速覆蓋園地,減少土壤沖刷等優點。這一種植方式的出現,由於時間尚短,對茶樹長期生長髮育的影響,以及茶樹高產穩定持續年限等問題,都待進一步驗證。 2、播種和移栽技術 在播種茶籽或移栽茶苗前,首先要劃線定行。劃線定行工作要考慮以下幾個原則: ①平地茶園第一行應從地塊最長一邊開始劃線,或者與幹道、乾渠相平行。距地邊一米處劃第一線,其餘以此線為基線,按行距的要求,依次劃出所有的茶行。緩坡茶園則要求等高條植,劃線要自下而上進行,按先遣要求逐行劃齊,要掌握等高不等寬的原則。對於地形複雜的地段,行距要作適當高速變幅範圍可掌握在1-2米之間。窄幅水平梯級茶園,茶行應在離坎沿3/5處劃線;寬幅水平梯級茶園,離坎沿1米處劃第一行,最後一行離溝亦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離,以利茶樹生長和田間管理工作的進行。 ②坡地茶園應在規劃範圍內儘量處長茶行,達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儘量減少插行,避免斷行和閉合行。茶行轉彎角度,以及與道路的交角,都要適合機耕條件。 ③劃線工作就緒後,即可開種植溝。種植溝的寬度和深度,視肥料種類和數量,以及是採用茶籽直播還是移栽茶苗而定。堆肥、廄肥及移植茶苗的茶園,種植溝要寬些;採用菜籽餅及茶籽直播的茶園,種植溝要淺些。一般採用寬20釐米左右,深30釐米左右為宜。基肥數量每畝施堆、廄肥30-40擔,或菜籽餅200-300斤,並施一定數量的磷、鉀肥。基肥施下後要在其上蓋土3-5釐米,目的是不使茶根直接接觸肥料,避免燒根。施肥工作結束後,即可播種茶籽或移栽茶苗。 (1)茶籽直播大面積發展新茶園,以茶籽直播較為簡便,易於掌握,前期的管理工作也不像移植茶苗的茶園那樣要求精細。因此發展面積較大的單位,常常採用茶籽直播,綜合各地的資料,在播種時要掌握如下環節: ①適宜的播種期茶籽在霜降前後採收後,要進行選優去劣的揀剔工作。茶籽的播種期是較長的,自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除嚴寒冰凍期外,均可進行播種。生產上常採用冬播,這樣可省去茶籽貯藏工作,而且第二年出苗期要比春播的提早半月左右。有的單位由於播種面積大,或者平整土地工作一時趕不上,也可採用春播時期要掌握在二、三月。實踐證明,中國大部分茶區,春播不要超過三月底,否則會大在影響出苗率和茶苗生長勢。同時,四月以後播種的茶籽,即使出苗也較難安全越夏。原因是茶籽出苗遲,夏季高溫容易產生烙苗,增加茶苗死亡率。春播的茶籽,最好經過浸種催芽處理,以求提高茶籽出苗率和增強茶苗生長勢。中國北部茶,由於冬季氣溫低,冰凍期長,過去均採用春播,近年來有的採用冬播也獲得成功,如安徽省鳳陽縣燃燈公社金橋茶場,在茶籽冬播蓋土後,再在播種行上離地表堆土5-10釐米,做成土壟形式,翌年春季解凍後除去土壟,茶苗出土早而整齊,這是很好的經驗,適宜北方茶區應用。 ②播種質量播種深度是檢查播種質量的主要專案,過深過淺均不合質量要求。茶籽播種的深度以3-5釐米為宜,湖南的試驗資料指出,不同播種深充對茶籽出苗、苗高及成苗率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如播深4.5釐米處,始苗期在五月二十二日,盛苗期在六月二十四日,當年苗高30.1釐米,成苗率達75.3%;而播深9釐米處的始苗期為六月十二日,盛苗期八月二十日,當年苗高22.2釐米,成苗率則為63.4%。可見兩者的差異是很大的。 在一些氣候條件比較特殊的地區,為提高播種質量,保證出苗當年達到苗全苗壯,相應地採用了一些適應本地區的農業技術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山東省在茶籽播種期(四月上旬)正值春旱,除採用浸種催芽外,在播種時先在播種行上澆足水分,然後播種茶籽,立即蓋土,並在覆土後的播種穴上,做成高出地表15釐米左右的饅頭形土堆,當地稱謂"堆土保墒",目的是提高土壤含水率,減少蒸發,這對戰勝春季乾旱,提高茶籽出苗率,達到功全苗壯的目的,是一項很好的農業技術措施,這一經驗適宜於播種期有旱情的地區採用。運用這一技術措施時,要注意適時推土。其經驗是,推土期應選擇在茶苗要破土出苗而尚未達到地表時較為理想,早了效果受影響,遲了會推斷芽尖。推土時如能配合插枝遮蔭,效果更佳。 ③每穴播種粒婁"孤子不生"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的總結。採用適宜的播種粒數是播種工作上應注意的事項。每穴播種粒數過多,當年看來茶苗出土較好,但由於茶苗擁擠將來會出現長勢細弱的不良後果;播種粒數過少,則要影響出苗期和出苗率,容易造成缺叢斷行。一般經過揀剔的茶籽,尤其是經過浸種催芽的茶籽,每穴播種四、五粒就可以了。未經揀剔的茶籽,則就視茶籽質量情況,適當增加播種粒數。播種時要嚴格控制行、叢距,同時要將茶籽均勻地放在穴內,不要緊挨一起。 茶籽播種覆土後,在播種行上撒些穀殼或插竿標記,有利於出苗前除草工作的順利進行,不致傷苗。 (2)茶苗移栽已如上述,茶籽直播有很多優越性,但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最突出的就是實生苗後代比較雜亂,茶樹個體間的性狀差異很大,這就是常見的有性繁殖茶樹葉形不一,發芽遲早不同,長勢強弱差異較大的主要緣由。隨著優良品種的不斷推廣,短穗扦插繁育茶苗,已被視為提供優良種苗的重要途徑,今後發展新茶園時,採用移栽茶苗建園的比重將會逐年增加。
-
4 # 湘南小魏
培育油茶苗扦插時間多在春秋兩季,一般適宜在9月進行。
1.要扦插的枝條,首先要選擇、處理好插條,這是提高扦插成功率的關鍵哦!一般選擇帶有3—4個芽點的半木質化枝條最佳。枝條的長度控制在10釐米左右,除底部葉片,保留頂部2–3片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以提高成活率。底部枝條斜剪45°,放在陰涼通風處晾曬好傷口,備用。
2.處理好插條之後,我們可以在扦插條底部塗上這東西,保準一插就成活。這個可以提高扦插成功率的東西就是——泥巴!你可別小瞧這泥巴,無菌無害的泥巴,塗抹在枝條底部,相當於形成一個保護層,保溼護根,可以讓插條快速生根!
3.給插條塗的泥土沒有特殊的要求,黃泥、紅泥均可。將泥巴兌水稀釋成糊狀,加入適當多菌靈和生根粉,消毒促生根。然後用處理好的泥漿包裹插條的根部,將插條根部包裹成一個小泥球最佳。
4.扦插,將育苗基質置於育苗杯中,將扦插枝條扦插到育苗基質中,扦插時需將扦插枝條上的一芽完全插入基質中,另一芽露在外,將育苗杯放在帶大棚中,蓋上遮陽網:然後每天噴灑一次愈傷培養液,噴灑4次;
5.誘導生芽生根:停止噴酒愈傷培養液,換為每天噴灑一次誘導液,噴灑15天后停止:
煉苗,每天10點~14點揭開蓋上遮陽網光照煉苗,其餘時間蓋上遮陽網,煉苗15-20天。
回覆列表
扦插是植物繁殖的一種重要方法,利用植物的一部分莖、根或葉,扦插在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土或基質中,長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從而長成完整、獨立的新植株,具有生長快、開花早、繁殖數量大及保持植物優良性狀等特點。
應用扦插繁殖在植物中主要有枝插和根插兩類。枝插又根據插枝的性質不同,分為硬枝扦插(休眠期扦插)和軟枝扦插(嫩枝扦插、生長期扦插)。
一、扦插生根的原理
植物的細胞具有全能性,每個細胞都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具有潛在的形成相同植株的能力。同時,植物體具有再生機能,即當植物體的某一部分受傷或被切除而使植物整體受到破壞時,能表現出彌補損傷和恢復協調的功能。
在插枝扦插後的生根過程中,枝插與根插的生根原理是不同的。其中枝插生根是在枝條內的形成層和維管束鞘組織,形成根原始體,從而發育生長出不定根,並形成根系;而根插是在根的皮層薄壁細胞組織中生長不定芽,而後發育成莖葉。
插枝扦插後,通常是在插枝的葉痕以下剪口斷面處,先產生癒合組織,而後形成生長點。在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條件下,插枝基部發生大量不定根,地上部萌芽生長,長成新的植株。
按插枝生根的部位來分,有三種生根型別:一是癒合組織生根型別,包括大部分樹種;二是皮部生根型別,三是兩者兼有型別。
二、扦插成活的條件
扦插後插枝能否生根成活,決定於插枝本身的內在條件和外界環境條件。
1.插枝的內在條件
植物不同種或同一種植物的不同種,扦插成活率不同,如扦插容易生根的有側柏、杉木、大葉黃楊、夾竹桃、楊、柳、紅杉、懸鈴木、珊瑚樹、榕樹、石榴、橡皮樹、巴西鐵、富貴竹、菊花、大麗花、萬壽菊、矮牽牛、香石竹及秋海棠等;扦插較易生根的有山茶、桂花、雪松、火棘、南天竹、龍柏、茉莉、丁香、棕竹、槭及木蘭等;扦插難生根的有松、榆樹、山毛櫸、桃、蠟梅、櫟類、香樟、海棠、鵝掌楸、雞冠花、矢東菊、虞美人、百合、美人蕉及大部分單子葉植物花卉。
植物的不同生育特性,對扦插成活的難易有影響,如灌木比喬木容易生根,匍匐型別比直立型別容易生根;地理分佈在高溫、多溼地區的樹種比低溫、乾旱地區的樹種容易生根;幼齡樹上的插枝比老齡樹上的扦枝容易生根;根莖上的萌蘗枝比樹冠上部的一年生枝容易生根;枝條生長健壯、組織充實、葉芽飽滿比營養物質不足的細小枝容易生根等。
此外,扦插用插枝的粗度、長度、生長期、扦插時的留葉量、插枝內部的抑制物質等,對生根與成活率都有一定的影響。
2.外界環境條件
扦插生根的外界環境條件主要有溫度、溼度、空氣和光照。
(1)溫度
溫度對插枝生根的快慢起重要的作用,如春季硬枝扦插,一般樹種以15~20℃為適宜,也有需要溫度高於20℃,如木槿、石榴等;而夏季軟枝扦插,溫度通常以25℃左右為宜。
(2)溼度
除保持土壤或基質適宜水分有利生根外,還要控制空氣中的相對溼度,特別是軟枝扦插,要求空氣溼度大,空氣相對溼度最好在90%以上,以保持插枝不枯萎。因此,扦插苗床需要遮蔭或密閉(梅雨季節扦插可不密閉)。隨著插枝不斷生根,逐漸降低空氣溼度和基質溼度,有利促進根系生長和培育壯苗。
(3)空氣
插枝生根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氣的供應。因此,宜選擇疏鬆的砂性土、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等苗床基質,其通透性好,有利生根。同時,苗木不能積水,以免供氧不足,影響不定根的生長。
(4)光照
扦枝生根,要有一定的光照條件,特別是軟枝扦插。充足的光照可促進葉片製造光合產物,促進生根;尤其是在扦插後期,插枝生根後,更需要有光照條件。但在扦插前期,要注意避免直射強光照,防止插枝水分過度蒸發,造成葉片萎蔫或灼傷,影響髮根和根的生長,因此在扦插後要適當遮蔭,提高空氣溼度,有利插枝生長。
三、扦插的適宜時期
植物種類、性狀、扦插方法及氣候條件不同,扦插的時期亦不相同。一般可分為落葉樹扦插和常綠樹扦插兩種型別。
1.落葉樹扦插
落葉樹以休眠期扦插為主,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但以春插為多,並在萌芽前及早進行,而秋插宜在土壤冰凍前進行,隨採插條隨扦插;落葉樹在生長期扦插,多在夏季枝條生長充實後進行。但有些樹種如薔薇、石榴等,一年四季均能扦插。
2.常綠樹種
常綠樹種多在梅雨季節扦插,插枝生根需要較高的溫度和溼度,扦插後要注意遮蔭和保溼。
四、促進插枝生根的化學調控技術
對扦插繁殖進行化學調控,是應用植物生長激素活化插枝組織內的形成層細胞,刺激、愈傷組織的形成與根的發生,增加根數,有利於插枝養分和水分的吸收,促進扦插苗的生長,提高成活率達95%以上。特別是對生根能力較弱和扦插難成活的種類,或者生活力衰弱的高齡親本進行扦插時,除採用生根機能旺盛的幼嫩枝條外,更需補充生根所需的生長調節物質,並排除生根阻礙物質的影響,從而明顯提高插枝的生根能力。
1.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與處理方法
在利用植物插枝本身的分生機能和再生能力的基礎上,應用化學合成的植物生長激素促進插枝生長與成活。
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有三類:
(1)吲哚類化合物
有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及吲哚丙酸(IPA)等,促進細胞分裂和插枝生根。
(2)萘類化合物
有萘乙酸(NAA)、萘氧乙酸(NOA)、萘乙酸甲酯(MENA)、萘丙酸和萘丁酸等,能促進插枝生根。
(3)苯酚類化合物
有2、4-D(2、4-二氯苯氧乙酸)、2、4、5-T(2、4、5-三氯苯氧乙酸)和防落素(PCPA、對氯苯氧乙酸)等,苯酚類化合物的活性強,在低濃度時即能促進插枝生根。
植物扦插繁殖的化學調控技術有三種方法:
(1)快沾法
採用高濃度、短時間浸沾插枝基部,即植物生長激素濃度在200~10000mg/L(毫克/升、下同),浸沾時間短至1秒鐘~15分鐘,通常採用隨沾隨插。插枝浸沾後,使植物生長激素透過插枝基部切口、傷口、葉痕等進入插枝組織內起作用,促進愈傷組織形成和生根。採用快沾法具有操作簡便、裝置少,同時不易受環境條件的影響,處理效果顯著等優點。
(2)慢浸法
採用低濃度、較長時間浸泡,將植物生長激素稀釋成10(易生根的種類)~200mg/L(不易生根的種類),浸插枝基部的時間長達8~24小時。插枝對植物生長激素溶液的吸收量,決定於處理時的環境條件,如溫暖、乾燥的環境比寒冷、溼潤時吸收多;此外,還與植物種類、扦插季節及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有關。慢浸法處理時,還需準備浸插枝的容器。
(3)塗抹法
將植物生長激素與滑石粉或粘土粉混合,即先將一定量的植物生長激素溶解後,按比例拌入滑石粉、然後晾乾呈粉末狀。應用時將插枝基部用水浸溼,再沾一下拌有植物生長激素的滑石粉,並抖掉過多的粉末,即可扦插;另外,也可將植物生長激素拌入羊毛脂中,塗於插枝基部後扦插。
此外,還可採用噴灑法,在剪下插枝前或後噴灑植物生長激素;注射法,將植物生長激素直接注射到插枝裡;澆施法,將植物生長激素澆在土壤中讓插枝吸收;木籤法,將浸過生長激素的木籤插入插枝中,以上幾種方法,均有促進插枝生根的效果。不同植物可以用不同植物生長激素與濃度進行處理,達到促進插枝生根、提高成活率、加快苗期生長的效果。
2.植物生長激素處理的效果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很多,在植物扦插上常用的有吲哚丁酸、萘乙酸、吲哚乙酸及苯酚類化合物等。不同植物種類對植物生長激素的反應不同。如薔薇用IAA處理有促進生根的效果,而用NAA處理就沒有明顯的效果;相反,水蠟樹用NAA處理有效果,用IBA處理卻沒有效果。研究表明,應用萘乙酸和吲哚丁酸處理水杉等插枝,對促進插枝生根的效果不同 在使用植物生長激素時,IAA容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所分解,而NAA的刺激作用過強,使用不當容易產生藥害;IBA對柳杉、松類及其他許多木本或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根效果,藥害少,藥效穩定。
3.其他化學物質對插枝生根的影響
其他化學物質如糖、維生素、含氮化合物及高錳酸鉀等,正確處理植物插枝,能促進插枝的生根和提高成苗率。
扦插時應用糖分處理時,促進插枝生根效果較好,一般用2~5%蔗糖溶液浸泡插枝基部10~24小時;如用2%蔗糖液對柳杉、扁柏、雲杉、紫杉、水蠟樹、黃楊等處理後,有較好的促進生根效果,特別是柳杉和扁柏等效果更顯著。
維生素處理對插枝生根也有一定效果,但維生素的適用範圍很有限,一般不單獨使用,而與生長激素並用。如1~2mg/LVB1與20~200mg/LIBA對山茶等浸泡20小時,促進生根的效果顯著。
含氮化合物處理,一般效果不顯著,但對高齡親本或養分不足的插枝,如柳杉高齡樹和生根不良品系,處理後有促進插枝生根的作用。同時,還可補充磷、鉀等營養成分。
此外,應用高錳酸鉀、二氧化錳、硫酸錳、氯化鋁、二氧化鐵、硫酸亞鐵、硼酸等化學物質適宜的濃度和處理時間,促進插枝生根有良好的效果。
實際應用時,2~3種植物生長激素與化學藥劑混合使用,則效果更好。
4.清除生根阻礙物質
生根阻礙物質主要有單寧、氧化酶及其他特殊成分。採用的方法可採用清水、溫水、酒精、乙醚酒精混合液、高錳酸鉀、硝酸銀、石灰等。在處理時,一般是將插枝基部進行浸泡。如樟樹、冬青、大戟的插枝,即使只用清水浸泡,也能取得良好效果;而楊、柳、刺槐、杜鵑、薔薇及草本類的倒掛金鐘等,用溫水(30~50℃)浸泡4~12小時就能取得顯著的效果;用適宜濃度的酒精液處理杜鵑,乙醚酒精混合液處理杜鵑或薔薇等,用硝酸銀處理楊梅、慄等都可取得良好效果,還有高錳酸鉀對水蠟樹等許多樹種處理亦有效果,即使用於柳杉也有一定程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