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大衣哥遠方的老表

    立冬前管理,促弱控旺,培育壯苗,確保小麥安全越冬的關鍵時期。小麥冬前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巧澆水:對墒情較好的旺長麥田不澆冬水以控制旺長。澆冬水的適宜時間為11月底至12月初。

    2.巧追肥:追冬肥一般結合澆水進行,施肥不應過量,對土壤肥力高、群體量大、壯苗、旺苗較多的地塊,應少施或不施冬肥,底肥中未施足磷肥的地塊,要注意氮磷配合施用。

    3.鎮壓保墒:對旺長麥田,晴天中午進行苗期鎮壓,可壓實土壤,使根系與土壤密接,促進根系生長,壓碎坷垃,減少土壤失墒,抑制旺苗生長,控旺促壯。

    4.雜草秋治:要在小麥三葉期及早做好化學除草,此時要根據當地麥田雜草型別,選擇適宜藥劑,適時開展化學除草

    5.防治害蟲:苗期危害嚴重的地塊可以選擇合適藥品,製成毒土,在根旁開淺溝撒入藥土,隨即覆土,或結合鋤地施入藥土。也可用藥兌水,順壟澆灌。

  • 2 # 西南傳媒總裁羅時清

    現在已經步入冬天,據氣象專家分析,今年可能出現“冷冬”,所以在冬季一定要注意小麥控旺,俗話說得好“麥無兩旺”,麥苗冬前旺長能使生育期提前,養分積累減少,抗寒力下降,不利於安全越冬。旺長小麥易受凍害,故而冬前一定要注意防止小麥旺長。

    麥苗過旺生長一方面表現在單株葉片數多,發育過快,個別麥田的麥苗冬前很可能就拔節;旺長另一方面表現在分櫱太多、群體過大。

    一、小麥冬前旺長的原因

    1、播種過早造成冬前積溫過高,很容易形成冬前旺苗。田間表現一般為葉片狹長、垂披,分櫱不足,主莖和一部分大櫱冬前幼穗分化即進入二稜期;這類旺苗往往先旺後弱,在冬季遇到-10℃、持續5小時左右的低溫時,就會發生凍害。

    2、播種量過大造成冬前群體過大,也易形成旺苗。田間表現一般為生長擁擠,個體發育差,分櫱很少。

    3、肥水過量,尤其是氮肥用量過多,也會引致冬前旺長。田間表現一般為分櫱多,葉片寬大,田間鬱蔽嚴重。

    4、品種選用不當形成的旺苗。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種播種過早,也會導致冬前旺長。這類旺苗冬季易受凍。

    二、小麥冬前旺長的防控措施

    1、由於早播,發現有旺長苗頭的麥田,在麥苗分櫱以後可根據情況適時進行鎮壓,透過鎮壓可抑制主莖和大櫱生長,起到暫時延緩小麥生長的作用。鎮壓時要注意選擇晴天,早晨有霜凍或露水未乾時不能鎮壓,以免傷苗。鎮壓後及時劃鋤;必要時,用0.2%~0.3%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也可抑制旺長,抗禦凍害。

    2、播量過大的麥田,先及時疏苗,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促進個體發育;再結合澆水,補充適量氮、磷速效肥,以彌補土壤養分的過度消耗。

    3、肥水過量形成的旺苗麥苗,要注意深鋤斷根。當麥苗主莖長出5片葉時,在小麥行間深鋤5~7釐米,切斷部分次生根,控制養分吸收,減少分櫱,培育壯苗。

    4、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種,且又播種過早,一旦發現,要注意在及早劃鋤、鎮壓的基礎上,冬前壅土圍根,保護麥苗安全越冬。

    5、可根據旺長程度處理:旺長不嚴重的麥田可採用深耕斷根的方法控制其生長。時間在立冬前後選晴天的下午進行深中耕,深度達10釐米左右。透過深中耕達到切斷部分根系,削弱植株的吸收能力抑制地上部分生長的目的;對於旺長嚴重有拔節趨勢的麥田,可在分櫱結束後、上大凍之前選晴天下午用鎮壓器進行鎮壓2-3次,使部分麥苗受傷控旺長;對於旺長麥田除進行鎮壓、深耘斷根、劃鋤等措施外,還要採取適當化控調節,抑制旺長小麥莖杆伸長,縮短節間、促進分櫱、增加抗逆能力,確保麥苗安全越冬。

    6、及時澆凍水:越冬前澆水可以補足土壤水分,穩定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確保安全越冬,併為翌年春麥苗返青創造良好的土壤墒情,還可以塌實土壤,粉碎坷垃。澆冬水要在日平均氣溫5℃時開始澆,夜凍晝消,冬澆正好。對秸稈還田的回茬麥,不論哪類麥田都要澆冬水,踏實土壤,防止吊根。但要搞好田間調查,對長勢較弱的麥田要適當早澆,對墒情好長勢壯的麥田要適當晚澆,冬前澆水結合追肥,還能對生長過旺脫肥的麥田補施肥料。

    另外提醒農戶,注意旺長麥田要嚴禁牲畜啃青,因為牲畜啃青會將很多麥苗連根拔起,還會使很多麥苗的分櫱節外露,冬季來臨使大量的麥苗受凍死亡。

  • 3 # 徽州小姚

    小麥冬前旺長危害很大,一是植株抗凍能力降低,冬季和早春易受凍害;二是病蟲害發生重;三是後期易倒伏;四是土壤養分消耗多,易脫肥早衰。所以在小麥冬前生長這一階段,我們一定要嚴格防範小麥出現旺長控旺這一現象。那麼小麥冬前如何旺長控旺呢?下面給大家講一下小麥冬前旺長控旺方法。

    小麥冬前如何旺長控旺

    要切實加強旺長麥田的管理,控旺轉壯,實現壯苗越冬。一般來說,冬前半冬性小麥品種苗齡在7葉1心以上,春性品種6葉1心以上,葉片長而大,葉鞘長而薄,假莖長而扁,葉片披散,植株直立且高,群體總莖櫱數在每畝80萬以上,遠看封壟不見行間的田塊可視為旺長麥田。對旺長麥田的管理措施有以下幾種,生產上可因地制宜地選用。

    鎮壓

    這是控制小麥旺長的有效措施,簡單易行且效果好。可用石磙或鐵製鎮壓器或油桶裝適量水碾壓,也可以人工踩踏。透過鎮壓損傷地上部葉櫱,抑制主莖和大分櫱生長,縮小分櫱差距,避免過多分櫱發生,達到控制旺長的目的。可視小麥長勢,在冬前多次鎮壓,要求掌握“地溼不壓地幹壓,陰天不壓晴天壓,早晨不壓中午壓”的原則。

    深中耕

    深中耕控旺效果好,而且控制時間長,條播麥田可以採用。冬前深耕7~10釐米可切斷小麥部分根系,減少植株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地上部生長,減少無效分櫱發生,促進根系下扎。需要注意的是,對地力不壯,因播量過大、基本苗過多造成的群體大、苗擠躥高的假旺長田塊,由於幼苗根系發育不良,不宜採取深中耕斷根的方法控旺。

    化控

    目前控制小麥旺長的生長調節劑種類較多,常用的有壯豐安20%多效·甲哌微乳劑、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等。一般在越冬前(12月上中旬)每畝用壯豐安20%多效·甲哌微乳劑30~40毫升或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0~40克,加水30公斤噴霧。旺長田塊化控時間越早效果越好,將化控與鎮壓結合起來效果更

  • 4 # 楊一諾

    小麥凍害症狀:

    冬季凍害是小麥進入冬季後至越冬期間由於寒潮降溫引起的凍害。根據小麥受凍後的植株症狀表現可將冬季凍害分為兩類:類是嚴重凍害,即主莖和大分櫱凍死,心葉乾枯,一般發生在已拔節的麥田。因為小麥進入拔節期,抗寒性明顯降低,尤其是主莖和大分櫱發育程序早於小分櫱易受害。第二類是一般凍害,症狀表現為葉片黃白乾枯,但主莖和大分櫱沒有被凍死。類凍害會影響產量,第二類凍害對產量基本沒有影響。

    小麥防凍措施:

    1、播種後鎮壓

    有利於小麥過冬把地壓實可以彌合土的縫隙,從而提高土地的保溫能力。尤其是秸稈還田後,更要鎮壓。

    2、選擇時機冬灌

    適當冬灌有利於小麥安全過冬,冬灌可以提高土壤的熱容量,同時可以促進麥苗的生長髮育。麥苗健壯,有利於抗凍。同時要注意冬灌要以氣溫在4攝氏度時為宜。如果低於4攝氏度時就會有發生凍害的危險。適得其反。溫度要把控好。切記:光消不凍澆著早,光凍不消太晚了,夜凍日消澆著正好。即冷空氣到來大幅度降溫之前,進行一次冬灌。

    3、施肥

    開春,小麥返青時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以及腐殖酸、海藻酸、氨基酸類葉面肥噴施磷酸二氫鉀可以起到強根壯苗的功效,腐殖酸、海藻酸類葉面肥可以提供小麥的抵抗能力。同時,可以快速的促進小麥的返青。

    4、適量播種

    今年麥收時出現了種子萌動現象,發芽率和發芽勢大幅度下降,所以在播種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增加播種量,但是不宜增加過多。播量過大麥苗密集,躥高生長,易遭受凍害。具體播種量,建議詢問當地種子經銷商,以及詳細瞭解品種的出芽率後確定。

    5、蓋草

    冬前在小麥行間,每畝撒施300-400千克麥糠、碎麥秸或其他植物性廢棄物,既保墒,又防凍,腐化後還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小麥抗旱、防凍、增產的有效措施。

    6、壅土圍根

    在越冬前麥苗即將停止生長時,結合劃鋤,壅土圍根,可以有效防止小麥越冬期受凍,凍害嚴重的年份尤為明顯,一般可增產5%-10%.

    7、蓋糞

    在小麥進入越冬期後,順壟撒施一層糞肥(俗稱“暖溝糞”),可以避風保墒,增溫防凍,併為麥苗返青生長補充養分,蓋糞的厚度以3-4釐米為宜,每畝施用糞肥5車左右,不足時,晚茬麥田、淺播麥田、沙地麥田以及播種弱冬性品種的麥田要優先蓋。

    8、控旺促壯

    在小麥越冬期發生凍害時,用0.3%-0.5%矮壯素溶液噴灑麥苗或劃鋤斷根,可抑制植株生長,抗禦或減輕凍害的發生。

    小麥冬灌原則:

    ·旱情較重的地塊,或者是底墒雖然較足但表墒不足地塊,要抓緊時間澆水,以促進小麥多分櫱多紮根。

    ·墒情較好的旺長麥田,可不澆越冬水,以控制春季旺長。

    ·對於地力差、施肥不足、群體偏小、長勢較差的弱苗麥田,越冬水可於11月下旬早澆,並結合澆水追肥,一般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進生長。

    ·一般壯苗麥田,當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左右(11月底至12月初)夜凍晝消時澆越冬水為。早澆氣溫偏高會促進生長,過晚會使地面結冰凍傷麥苗。要在麥田上大凍之前完成澆越冬水。澆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量不宜過大,但要澆透,以澆水後當天全部滲入土中為宜,切忌大水漫灌。

    小麥冬前旺長防控措施:

    1、由於早播,發現有旺長苗頭的麥田,在麥苗分櫱以後可根據情況適時進行鎮壓,透過鎮壓可抑制主莖和大櫱生長,起到暫時延緩小麥生長的作用。鎮壓時要注意選擇晴天,早晨有霜凍或露水未乾時不能鎮壓,以免傷苗。鎮壓後及時劃鋤;必要時,用0.2%-0.3%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也可抑制旺長,抗禦凍害。

    2、播量過大的麥田,先及時疏苗,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促進個體發育;再結合澆水,補充適量氮、磷速效肥,以彌補土壤養分的過度消耗。

    3、肥水過量形成的旺苗麥苗,要注意深鋤斷根。當麥苗主莖長出5片葉時,在小麥行間深鋤5-7釐米,切斷部分次生根,控制養分吸收,減少分櫱,培育壯苗。

    4、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種,且又播種過早,一旦發現,要注意在及早劃鋤、鎮壓的基礎上,冬前壅土圍根,保護麥苗安全越冬。

    5、可根據旺長程度處理:旺長不嚴重的麥田可採用深耕斷根的方法控制其生長。時間在立冬前後選晴天的下午進行深中耕,深度達10釐米左右。透過深中耕達到切斷部分根系,削弱植株的吸收能力抑制地上部分生長的目的;對於旺長嚴重有拔節趨勢的麥田,可在分櫱結束後、上大凍之前選晴天下午用鎮壓器進行鎮壓2-3次,使部分麥苗受傷控旺長;對於旺長麥田除進行鎮壓、深耘斷根、劃鋤等措施外,還要採取適當化控調節,抑制旺長小麥莖杆伸長,縮短節間、促進分櫱、增加抗逆能力,確保麥苗安全越冬。

    6、及時澆凍水:越冬前澆水可以補足土壤水分,穩定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確保安全越冬,併為翌年春麥苗返青創造良好的土壤墒情,還可以塌實土壤,粉碎坷垃。澆冬水要在日平均氣溫5℃時開始澆,夜凍晝消,冬澆正好。對秸稈還田的回茬麥,不論哪類麥田都要澆冬水,踏實土壤,防止吊根。但要搞好田間調查,對長勢較弱的麥田要適當早澆,對墒情好長勢壯的麥田要適當晚澆,冬前澆水結合追肥,還能對生長過旺脫肥的麥田補施肥料。

    冬小麥不同階段施肥要領:

    冬小麥在營養生長階段(出苗、分櫱、越冬、返青、起身、拔節)的施肥,主攻目標是促分櫱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長階段(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則以增粒增重為主。

    由於氣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種特性的不同,小麥植株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鉀數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變化。綜合起來,一般認為每生產100千克小麥籽粒,需吸收純氮2.8-3.2千克左右,磷1-1.5千克,鉀2-4千克,氮、磷、鉀三者的比例約為1∶0.4∶1.其中氮、磷主要集中於子實,分別佔全株總含量的76%和82.4%,鉀主要集中於莖葉,點全株總含量的77.6%.

    冬小麥在各個生長髮育階段,吸收氮、磷、鉀養分的數量是:出苗後到返青期前,吸收的養分和積累的幹物質較少;返青以後吸收速度增加,從拔節至抽穗是吸收養分和積累幹物質快的時期;開花以後,對養分的吸收率逐漸下降。冬小麥對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一是從分櫱到越冬,一是從拔節到孕穗,後面的高峰遠遠大於前面的高峰。農業科學院對產量6188千克/公頃的冬小麥植株分析結果,在營養生長階段吸收的氮佔全生育期總量的40%,磷佔20%,鉀佔20%;從拔節到揚花是小麥吸收養分的高峰期,約吸收氮48%,磷67%,鉀65%.籽粒形成以後,吸收養分明顯下降。因此,在小麥苗期應有足夠的氮和適量的磷、鉀營養。根據小麥的生育規律和營養特點,應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應占總施肥量的60%-80%,追肥佔40%-20%為宜。

    基肥

    小麥的基肥應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施足基肥於培育壯苗,促進有效分櫱和籽粒發育有重要作用。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況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一般在每公頃施農家肥30-75噸的基礎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麥區配施氮、鉀或氮、磷、鉀化肥。

    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塊,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每公頃施尿素75-150千克或碳酸氫銨225-300千克。如果土壤肥力很高,農家肥料用量很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將氮肥全部用作備肥。肥力中等的地塊,可以將1/2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頃施尿素112.5-225千克或碳酸氫銨375-600千克。肥力低的地塊,則將2/3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頃施尿素150-255千克或碳酸氫銨450-750千克。在肥力低又無灌溉水條件的地塊,通常將氮肥全部用作基肥。一般在土壤速效磷低於20毫克/千克的麥田,應增施磷肥。每公頃施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450-750千克。基肥,將磷肥與農家肥混合或堆漚後使用,這樣可以減少磷肥與土壤接觸,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用小麥的吸收。土壤速效鉀低於50毫克/千克時,應增施鉀肥,每公頃施氯化鉀75-150千克。鹽鹼地施硫酸鉀,在土壤有效鋅低於0.5毫克/千克時,可隔年施用鋅肥,每公頃施硫酸鋅15千克左右。

    種肥

    小麥播種時,還可以將少量化肥作種肥,以保證小麥出苗後能及時吸收到養分,對增加小麥冬前分櫱和次生根的生長均有良好作用。小麥種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貧瘠土壤和晚播麥田上應用,其增產效果更為顯著。種肥可用尿素每公頃30-45千克,或硫酸銨每公頃75千克左右和過磷酸鈣75-150千克。種子和化肥分別播施。碳酸氫銨不宜作種肥。

    追肥

    根據小麥各生長髮育階段對養分的需要,分期進行追肥。現分別敘述如下:

    苗期追肥

    苗期追肥簡稱“苗肥”,一般是在出苗的分櫱初期,每公頃追施碳酸氫銨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或少量的人糞尿。其作用是促進苗勻苗壯,增加冬前分櫱,特別是對於基本苗不足或晚播麥。丘陵旱薄地和養分分解慢的泥田、溼田等低產土壤,早施苗肥效果好。但是對於基肥和種肥比較充足的麥田,苗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越冬期追肥

    也叫“臘肥”,南方和長江流域都有重施臘肥習慣。臘肥是以施用半速效性和遲效性農家肥為主,對於三類苗應以施用速效性肥料為主,以促進長根分櫱,長成壯苗,促使三類苗迅速轉化、升級。對於北方冬麥區,播種較晚、個體長勢差、分櫱少的三類苗,分櫱初期沒有追肥的,一般都要採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結合澆凍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後施氮肥,每公頃施碳酸氫銨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對於施過苗肥的可以不施“臘肥”.

    返青期追肥

    對於肥力較差,基肥不足,播種遲,冬前分櫱少,生長較弱的麥田,應早追或重追返青肥。每公頃施碳酸氫銨225-30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應深施6釐米以上為宜。對於基肥充足、冬前櫱壯櫱足的麥田一般不宜追返青肥。

    拔節期追肥

    拔節肥是在冬小麥分櫱高峰後施用,促進大櫱成穗,提高成穗率,促進小花分化,爭取穗大粒多。通常將拔節期麥苗生長情況分為三種類型,並採用相應的追肥和管理措施。過旺苗:葉形如豬耳朵,葉色黑綠,葉片肥寬柔軟,向下披垂,分櫱很多,有鬱蔽現象。對這類苗不宜追施氮肥,且應控制澆水。壯苗:葉形如驢耳朵,葉較長而色青綠,葉尖微斜,分櫱適中。對這類麥苗可施少量氮肥,每公頃施碳酸氫銨150-225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配合施用磷鉀肥,每公頃施過磷酸鈣75-150千克,氯化鉀45-75千克,並配合澆水。弱苗:葉形如馬耳朵,葉色黃綠,葉片狹小直立,分櫱很少,表現缺肥。對這類麥苗應多施速效性氮肥,每公頃施碳酸氫銨300-600千克或尿素150-225千克。

    孕穗期追肥

    孕穗期主要是施氮肥,用量少。一般每公頃施75-150千克硫酸酸銨或45-75千克尿素。

    後期施肥

    小麥抽穗以後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鉀等元素。這時小麥根系老化,吸收能力減弱。因此,一般採用根外追肥的辦法。抽穗到乳熟期如葉色發黃、有脫肥早衰現象的麥田,可以噴施1%-2%濃度的尿素,每公頃噴溶液750升左右。對葉色濃綠、有貪青晚熟趨勢的麥田,每公頃可噴施0.2%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溶液750升。近幾年來,在生產實踐中,不少地方在小麥生長後期噴施黃腐酸、核甘酸、氨基酸等生長調節劑和微量元素,對於提高小麥產量起到一定作用。

  • 5 # 趙振海998

    小麥播種前底肥要根據地貌施肥的多少,播種小麥不要過早,北方種小麥有一個順口溜:白露早,寒露遲,秋分麥子正當時。選擇恰當時節根據當時的氣溫下種的數量,立冬後要澆一次凍水,使地溫降低來阻止麥苗的生長。也可以用適量的控旺劑控旺。

  • 6 # 痴騎朽翁

    我告訴你,小麥越冬如何控旺?你什麼也不要做,把它們全部都交給冬天的寒冷就行了。寒冷會盡職盡責地把你家的小麥控制住,不讓它旺長。

    你可以找二三摯友,坐在溫暖的房子裡,品茶,酌酒,下棋,聽曲盡情的休閒娛樂就是了。

  • 7 # 表嫂當廚

    1深耘斷根 麥田進行劃鋤、深耘,可切斷部分根系,削弱植株的吸收能力,達到促進根系發育、抑制地上部分生長的目的。對生長過旺、群體過大的麥田,進行深耘斷根,以控制群體的發展,促進個體發育。

    冬前劃鋤對清除雜草,提高地溫還有顯著作用。但中耕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深耘以深度10釐米為宜,並要斷根,如果只中耕不斷根,不但起不到控制旺長的作用,而且由於疏鬆了土壤,改善了根部環境條件,反而會促進麥苗旺長。

    2澆冬水。越冬前澆水可以補足土壤水分,穩定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確保安全越冬,併為翌年春麥苗返青創造良好的土壤墒情,還可以塌實土壤,粉碎坷垃。澆冬水要在日平均氣溫5?時開始澆,夜凍晝消,冬澆正好。

    對秸稈還田的回茬麥,不論哪類麥田都要澆冬水,踏實土壤,防止吊根。但要搞好田間調查,對長勢較弱的麥田要適當早澆,對墒情好長勢壯的麥田要適當晚澆,冬前澆水結合追肥,還能對生長過旺脫肥的麥田補施肥料。

    對於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想法,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指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