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的起因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的偏見,偏見是先天的?還是非先天的?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所有的動物都強烈傾向於偏好遺傳上和自己類似的動物,並且對那些遺傳上不相似的生物感到恐懼與厭惡,即使後者與他們無冤無仇。這樣看來偏見可能是天生的,是一種基於生物求生機制,導致了我們偏袒自己的家人、部落或種族,而對外人表現出敵意。
要強調一點,人類不同於那些較低等的動物。儘管人類可能因為繼承一些生物趨勢而造成偏見,但是沒有人能夠確定偏見是否是生物構成的一個必要部分。大多數心理學家都同意,一些特定的偏見一定是習得的。在幼年時期從父母身上學習一些偏見的個體,在他們成年後,未必會持有這些偏見。研究者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模式,持有平等態度和價值觀的父母,他們的子女也是如此,持有偏見態度和價值觀的父母,他們成年子女與他們持有相同觀點的人數較少。我們猜測,這種差異的發生是因為整體文化比有偏見的父母更講求平等,這些父母的子女們在離家後,比如上大學,比較容易接觸到不同的觀念。
1、我們的思維方式:社會認知
對偏見起因的第1個解釋是,它是我們處理和整合資訊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副產品,換句話說,它是人類社會認知的黑暗面,我們傾向於將資訊分類組合形成一些架構,並用它們來解釋新的、不尋常的資訊,依賴潛在的、不準確的判斷法則以及依賴往往有誤的記憶過程。社會認知的所有這些層面都能導致我們形成消極的刻板印象,並且用於歧視。
1.1社會分類:我們與他們
偏見的第1步是創造團體——以某些特徵將某些人歸為一個團體,再以不同的特徵將其他人歸為另一個團體,這種分類構成了人類社會認知的主題。
舉例來說,我們藉助外部特徵劃分動物與植物來了解自然界,同樣,我們依照性別、國籍,種族等特徵對人們進行分類以瞭解我們的社會世界。當我們遇到具有某些特點的人的時候,我們過去對具有相同特點的人的知覺就會幫助我們,決定如何對這類人進行反應,因此,社會分類既是實用的也是必需的,然而這種簡單的認知過程往往都有深刻的暗示性。
1.2內團體偏好
在國外,同一國籍的兩個人相遇會倍感親切,儘管兩人之前沒有交集。
什麼機制會產生這種類團體偏好?即以正面情緒和特殊待遇去對待我們認為屬於內團體的個體,而以負面情緒和不平等待遇對待那些,僅僅由於被我們看做是外團體的個體。
主要構成動機是自尊:人們藉助於認同特定社會團體以增強個體的自尊。然而自尊的增加只有在個體認為自己所認同的團體比其他團體優秀的時候才會發生。即使分類的理由是微不足道的(比如互不認識的一群人分成兩隊打球),身為內團體的一份子,會使你想要贏過外團體的成員,並且導致不公平的對待他們,因為這樣能建立你的自尊,當你的團體真的贏了的時候,它增強了你的自豪感,以及對團體的認同。
1.3外團體同質性
除了內團體偏好之外,社會分類的另一個結果是外團體同質性的認同——即“他們都是一樣的”信念。內團體成員傾向於過高估計外團體成員,彼此之間的相似性(同質性),並且認為他們的同質性比內團體成員的同質性要高。作為內團體成員,你可能對自己的團體有更高的評價,以此來提高並且保護自己的自尊。
1.4邏輯的失敗
如果你曾經和偏見很深的人辯論過就會知道,要使他們改變想法是很困難的。即使一個平時在許多問題上都通情達理的人,當遇到他們的偏見領域也會失去理性及忽視邏輯論證,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兩個理由,包括態度的情感層面與認知層面。首先,態度的情感層面是偏見人物如此難以被說服的主要原因,邏輯論證遇到感情用事時就毫無效果了。
其次,偏見態度中的認知成分傾向於以舊經驗為架構來處理目標人物的相關資訊。人類的心理使我們不能客觀的記錄事件,有關目標團體的資訊,那些和我們觀點一致的,比起不一致的資訊會受到較多的注意。如果某一個人的行為恰恰是我們所預期的,則這種行為就會被證實甚至強化刻板印象,因此,刻板印象變得更加難以改變,畢竟當我們在自己信念指導下看待事物的時候,則證明刻板印象正確無誤的證據隨處可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刻板印象只不過潛伏在表面下而已,而且容易受到激發,一旦被激發,便可能在認識和對待外團體的特定成員時造成可怕的後果。
1.6刻板印象的自動化和受控制處理
這種激發過程如何運作的呢?大腦中的很多資訊是自動化處理的。自動化處理指的是不受任何控制,舉例,即使你的偏見評估得分很低,你也一定熟悉文化中存在的特定刻板印象,比如黑人是懷有敵意的,猶太人是拜金的,或男同性戀是女性氣質的,這些刻板印象在一定的情境中會自動激發,突然浮上心田,既然這種過程是自動的,你就無法控制他或者阻止他的出現。
對那些偏見不深的人來說,他們的控制處理能夠壓制或克服這些刻板印象。
1.7錯覺相關
我們的認知處理還會透過另一種方式來延續刻板印象的思考,那就是錯覺相關現象。當我們期待兩件事有關聯的時候,我們的錯覺是自己相信他們是相關的,即使實際上並非如此,在我們的社會中有許多錯覺相關的現象。
當事件或人物顯得獨特或醒目時,也就是說和我們所熟悉的一般性傳統性社會景象不同的時候,錯覺相關特別容易產生。
假設你認識的猶太人不多,對你而言與猶太人交流是獨特的。假設這個猶太人是個銀行家,而你所遇到的第2個猶太人是個經濟學家,那麼猶太人和金錢之間的錯覺相關就產生了,如果你也有猶太人是拜金主義的刻板印象,則此時這項建立於親身體驗的相關似乎就非常正確了。你的錯覺相關會引導你對新的資訊進行處理,以便能看到你所期望看到的,你也會透過增強錯覺相關,在心中再次肯定你的刻板印象是正確的。將來你更不大可能會去注意猶太人的非物質主義的行為,同時你也比較不會注意非猶太人的物質主義的行為。
錯覺相關也會以非常被動的方式產生。電視、報紙或其他形式的媒體,當他們描述女性,弱勢群體以及其他刻板印象團體的時候,都會使我們造成錯覺相關。
1.8我們可以改變刻板的信念嗎
研究發現,當別人拿出的一兩個能夠駁斥自己既存刻板印象的例子的時候,大多數人並不會改變他們的整體信念。當人們發現呈現出的這些例子與其刻板印象不符的時候,實際上還會增強他們的刻板信念,因為這些證據會激發他們提出一些額外的證據來支援他們所持有的信念。
當你呈現兩三條有力的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資訊的時候,往往是無效的。因為人們會將這種反正的例子看作是證明規則的例外,來排除它們。但是當人們受到大量與刻板印象不一致資訊的攻擊時,他們會逐漸的修正他們的信念。
綜上所述,有兩點需要強調,1, 我們每個人對別人都有某種程度上的偏見,這是因為我們的認知能力有限。2、情緒性態度比非情緒態度的改變要難得多,因此一個具有強烈偏見的人比其他人更深,更全面的深陷在刻板印象中。偏見態度因此變得像個堡壘,能夠大大削弱任何邏輯論證和不一致的效力。
2、如何賦予意義:歸因偏見
我們會以歸因來了解他人的行為,我們對於整個特定團體成員也會採取相同的方法。歸因性偏見更具破壞性和危險性。
2.1性格與情境的解釋
刻板印象如此狡猾頑固的原因之一是人類傾向於進行性格歸因。儘管將一個人的行為歸因於性格,往往是準確的,但情境壓力也會影響人類的行為,因此過分依賴性格歸因經常會導致我們犯下歸因錯誤。
舉例來說,許多人對猶太人的刻板印象,有很長曆史,橫跨好幾個世紀。2500年前,猶太人第1次被迫離開故土,在新的居住地,他們不準擁有土地,也不能成為工匠,為了生活所需,一些人開始放貸,那是他們被允許從事的為數寥寥的職業之一,雖然這項職業的選擇是法律限制下的意外產物,但是他卻造成了人們對猶太人的性格歸因:他們唯一感興趣的就是錢,而且從不會誠實的勞動,比如種田。當這項歸因變成了最終歸因錯誤之後,猶太人被貼上了,“圖謀不軌,惡毒的寄生蟲”標籤。即使以色列建國之後,猶太人在那裡耕耘貧瘠的土地,並且在沙漠中興盛,這種刻板印象目前仍然持續著。
當人們的表現與我們的刻板印象一致的時候,我們傾向於使自己遮蔽掉那些有關他們如此行為的線索,反而假定是他們的個性或性格,而不是情境,或生活環境造成了他們的行為。
2.2刻板印象威脅
刻板印象威脅發生於當人們感到,他們將被既有的負面文化刻板印象所評價的時候。弱勢團體成員所體驗到了這種恐懼之後,自己會強化某個既存的文化刻板印象。
有一個普遍的刻板印象是,男性比女性在數學上表現的更好。
在一個實驗中,當女性被引導,相信某種測驗是用來顯示男性和女性在數學能力上的差異的時候,他們的表現並不如男性好,在另一個情境中當女性被告知,同樣的特驗,與性別無關的時候,他們的表現都和男生一樣好。
2.3期望與曲解
當外團體成員的行為恰好和我們所預期的一樣的時候,會確認甚至增強我們的刻板印象。但是當外團體成員的行為出乎我們的意料,與刻板印象不符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我們可能會陷入一些歸因的幻想,同時保持我們的性格歸因觀點完整無缺。原則上,我們能對例外情況做出情境歸因,比如“那個人真的是我我們想的那個樣子,只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不是。”
當別人是友好的,但我們就是認為別人是不友好的時候,我們會對於他們的友好行為作出虛偽迴應。當友好行為不被期待並且與性格歸因相反的時候,我們會將其歸因為情境,”他僅僅是假裝友善而已“,我們堅持的性格歸因仍然不變。
2.4責怪受害者
即使很努力的去想象,對於很少受歧視對待的人們來說,也很難充分了解偏見物件的感受。強勢群體裡的善意人士,也許會同情猶太人、同性戀,以及其他受歧視團體所受的苦難,但是對於那些總是被人以自身條件,而不是以種族、民族、宗教,或者其他身份來評價人,人們很難擁有真正的同情心。當同情心缺失的時候,有時候很難避免陷入責怪受害者的泥潭,比如認為他們罪有應得。與社會大眾所遵循的標準相比,這些想法對外團的成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認為他們應該遵守更為嚴格的行為標準。
大多數人在遇到不公平、難以解釋結果的事實的時候,會想辦法責怪受害者。
當不好的事情發生在別人的身上的時候,比如被偷襲或強暴,我們毫無疑問的會為其感到難過,但是我們也因為這種可怕的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而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會擔心類似的事情將來有一天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如何處理這種害怕和憂慮呢?我們透過說服自己,那個人是自有應得的,從而使自己免於恐懼,我們將會更加小心的行事,而是自己感覺是安全的。
為了支援自己的公平世界信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許多人都擅長以重組情境的方式來解釋事實,對受害者進行性格歸因而不是情境歸因,也就是否認這種使人恐懼的隨機事件,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在一項實驗中,研究者對大學生描述了一名女性對一名男性的友好行為。大學生們認為這些行為是完全適宜的。另一組學生聽到的是相同描述,不同的是那個女人後來被那個男人強暴了,於是這組學生認為他的行為是不合適的,是咎由自取的。
2.5自證預言
人們對另一個人是怎樣的有所預期時,將會影響人們對待那個人的方式,從而導致他以人們最初期望的那樣做出行為反應。
假設大家都相信某個特定團體是無可救藥的愚蠢,不可教育,並且只適合做瑣碎的工作,那麼為何要為他們浪費教育資源呢?因此他們得不到適當的教育,30年後你會發現,整個團體除了少數的例外,其餘都只適合做瑣碎的工作,此時偏見者會說,看吧,我一直都是對的,還好我們沒有把寶貴的教育資源浪費在這些人身上。自證預言得到發揮。
3、偏見和經濟競爭:現實衝突理論
3.1經濟與政治競爭
在整個19世紀廣泛盛行於美國的反中國移民的偏見,暴力與負面刻板的印象,由於經濟競爭形勢的變化,而動搖不定。當華人加入加利福尼亞州的黃金熱潮時與白人礦工產生直接競爭,因此被描述為:邪惡與不道德。然而幾年之後,當華人願意去做橫貫大陸鐵路的辛苦工作的時候,這份只有少數美華人願意做的工作,他們被認為是:樸實、勤勞的。美國內戰結束後,退伍軍人湧入原本就已經吃緊的就業市場,緊接著是對華人的負面態度的急劇增加,對他們的刻板印象變成了:狡詐與愚蠢。
這些改變說明,當時局艱難,資源匱乏的時候,內團體成員感受到了更多的來自外團裡成員的威脅,因此對於外團體的偏見、歧視與暴力事件將會增加。當經濟蕭條的時候,弱勢群體遭遇到的暴力行為,會有所增加。
一旦敵意被引發,僅僅取消競爭並不能消除敵意。事實上敵意仍然持續上升。
3.2替罪羊的角色
衝突競爭理論的一個特殊分支是替罪羊理論。
當時局緊張、物資不足的時候,人們傾向於指責和他們直接競爭稀有資源的外團體成員,但是有些情況下,合乎邏輯的競爭者實際上並不存在。例如第1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德國,通貨膨脹無法控制,當納粹執掌政權的時候,他們試圖將德華人的挫折集中在猶太人身上——一個容易辨認又沒有勢力的外團體。猶太人並非德國經濟衰退的原因,但又是誰呢?人們很難反抗自己的政府,特別是當一個政府試圖透過責備別人來逃避自己責任的時候。因此納粹創造了一個錯覺:如果猶太人受到懲罰,被剝奪民主權利並且徹底滅絕,所有困擾德國的問題就會因此而消失。由於猶太人容易辨認,並且無力反擊,於是他們成了現成的替罪羊。
即使沒有直接的競爭或衝突,只要人們覺得沮喪與憤怒都會尋找替罪羊。關於替罪羊的研究顯示,當個體處於挫折或不快樂的狀態時,會傾向於攻擊,不受喜歡,明顯相對弱勢的團體成員。此外,攻擊的方式取決於內團體所允許和贊同的方式。
4、從眾行為:規範性標準
社會上的許多力量都會創造並且維持偏見,有些發生在個體身上,有些發生在整個團體身上。從眾行為是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我們從中已獲取資訊(資訊性從眾),或者為了融入團體被人接受(規範性從眾)。當同眾行為涉及到偏見信念和行為的時候,就會變得特別危險和具有破壞性。
4.1制度化偏見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規範,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之內也會出現重要的地區性差異。例如,直到今天,種族隔離在美國南方社會仍然存在。只要生活在這個環境中,我們大多數人便會潛移默化,具有了某種程度的偏見態度和歧視行為,我們可以稱其為制度化歧視,或者更明確的稱之為制度化種族歧視與制度化性別歧視。
偏見規範是如何運作的呢?雖然經濟競爭,挫折與社會認知過程是造成偏見的部分原因,但偏見最大的決定因素是奴隸式的順從社會規範。
當人們搬到一個高偏見的地方,他們的偏見顯著的增加,而當他們搬到一個低偏見的地方,他們的偏見顯著降低。隨著社會規範的變化,偏見態度的強度以及歧視行為的數量,也是在發生變化的。
4.2現代偏見
當社會規範變得容忍外團體時,許多美華人只是變得更加小心,在表面看起來沒有偏見,而內心仍然維持著他們的刻板印象觀點,這種現象被稱為現代種族主義。為了避免被貼上種族主義者的標籤,人們已經學會了隱藏自己的偏見,而當情境變得安全的時候,他們的偏見就表露無遺了。
4.3西歐的內隱及外顯偏見
5、內隱性別歧視
性別歧視有兩種形式:敵意的性別歧視和善意的性別歧視。敵意的性別歧視,持有女性比男性低劣的刻板印象,例如女性不夠聰明,缺乏能力等。善意的性別歧視,其實對女性持有積極的刻板印象。善意的性別歧視傾向於理想化女性的浪漫,欽佩他們的精湛廚藝,尊重他們為人母親,在她們需要保護的時候保護她們。
四、如何減少偏見
由於偏見和刻板印象,是建立在錯誤的資訊基礎之上,因此社會觀察家,多年來一直相信消除偏見的方法是教育: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使他們接觸真相,偏見就會消失。但是這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天真的願望。因為偏見會隱含著情緒因素,我們墨守成規的認知方式(如歸因偏見,偏見性的預期以及錯誤相關)以及以錯誤資訊為基礎的刻板印象,這些都是很難只靠提供人們正確的資訊而得到修正。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和外團體成員的反覆接觸可以修正刻板印象和偏見,但是光接觸是不夠的,還必須是特殊形式的接觸。
1、接觸假說
並非所有種類的接觸,都能夠減輕偏見和增加自尊,例如在美國南方,黑人和白人一直有很多接觸,時間可以追溯到黑人首次來到美國的時候,偏見仍然盛行,很顯然,他們的這種接觸,作為主人和奴隸,是並不能夠減少偏見的那種接觸。
阿爾波特如此描述接觸性假說:弱勢群體與強勢群體若能以平等的地位為共同的目的而努力,則此種接觸能夠減少偏見,並且如果這種接觸能夠制度化的受到認可和支援,或者是兩個團體的成員,發掘彼此有共同的興趣與特徵,則效果會大為增強。
總之,當接觸滿足兩個條件的時候,偏見就會減低:兩個團體地位平等,並且追求共同的目標。
2、接觸減少偏見:6個條件
首先研究發現,兩個團體一旦敵意與不信任建立之後,只是解除了衝突與競爭,並不能恢復他們之間的和諧。事實上設法讓兩個團體在中性情境中共處,只會增加敵意與不信任,即使一起看電影也無法相安無事。
其次,讓兩個團體處於相互依賴的情境中,需要相互依靠才能完成對每一組都很重要的目標。最終減少了敵意與負面的刻板印象。因此成功接觸的兩項重要因素是:相互依賴與追求共同目標。
第3個條件是地位的平等。當人們的地位不平等的時候,他們之間的接觸就很容易,依循刻板印象的模式。接觸的重點在於讓人們瞭解到刻板印象是不正確的,接觸與交流才能造成對負面的刻板印象的質疑。如果團體間的地位不平等,則地位的差異將會影響他們之間的交流,老闆的舉止像刻板印象中的老闆,僱員的舉止像刻板印象中的下屬,沒有人會因接觸另一個團體有新的認知與反省。
第四,解除必須發生在友好與非正式的情境中,在那裡,內團體成員和外團隊成員能以1對1的方式進行交流。只是將兩個團體放在仍然能夠保持分離狀態的房間裡,將無法增強彼此之間的瞭解與認識。
第五,透過頻繁的與外團的成員友好、非正式的相互交流,個體能夠認識到他對外團裡成員的信念是錯誤的。對於個體而言很重要一點是,必須讓他相信他所認識的外團的成員是那個團體的典型成員,否則他可能認為那個外團的成員只是個特例,從而使刻板印象仍然存在。
第六,如果社會規範提倡,並且支援團體間的平等,那麼接觸更可能是偏見減少,我們都知道社會規範的力量,此時若能駕馭規範就能激勵人們與外團隊成員來往。例如你的老闆或者教授,創造了接受與容忍別人的規範,那麼團體成員將修正他們的行為以適應這個規範。
總之,當接觸的6個條件得到滿足的時候,心存懷疑甚至敵意的團體,將減少他們的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行為:1、相互依賴。2、追求共同目標,3、平等地位。4、非正式的人際接觸。5、頻繁接觸。6、平等的社會規範。
偏見的起因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的偏見,偏見是先天的?還是非先天的?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所有的動物都強烈傾向於偏好遺傳上和自己類似的動物,並且對那些遺傳上不相似的生物感到恐懼與厭惡,即使後者與他們無冤無仇。這樣看來偏見可能是天生的,是一種基於生物求生機制,導致了我們偏袒自己的家人、部落或種族,而對外人表現出敵意。
要強調一點,人類不同於那些較低等的動物。儘管人類可能因為繼承一些生物趨勢而造成偏見,但是沒有人能夠確定偏見是否是生物構成的一個必要部分。大多數心理學家都同意,一些特定的偏見一定是習得的。在幼年時期從父母身上學習一些偏見的個體,在他們成年後,未必會持有這些偏見。研究者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模式,持有平等態度和價值觀的父母,他們的子女也是如此,持有偏見態度和價值觀的父母,他們成年子女與他們持有相同觀點的人數較少。我們猜測,這種差異的發生是因為整體文化比有偏見的父母更講求平等,這些父母的子女們在離家後,比如上大學,比較容易接觸到不同的觀念。
1、我們的思維方式:社會認知
對偏見起因的第1個解釋是,它是我們處理和整合資訊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副產品,換句話說,它是人類社會認知的黑暗面,我們傾向於將資訊分類組合形成一些架構,並用它們來解釋新的、不尋常的資訊,依賴潛在的、不準確的判斷法則以及依賴往往有誤的記憶過程。社會認知的所有這些層面都能導致我們形成消極的刻板印象,並且用於歧視。
1.1社會分類:我們與他們
偏見的第1步是創造團體——以某些特徵將某些人歸為一個團體,再以不同的特徵將其他人歸為另一個團體,這種分類構成了人類社會認知的主題。
舉例來說,我們藉助外部特徵劃分動物與植物來了解自然界,同樣,我們依照性別、國籍,種族等特徵對人們進行分類以瞭解我們的社會世界。當我們遇到具有某些特點的人的時候,我們過去對具有相同特點的人的知覺就會幫助我們,決定如何對這類人進行反應,因此,社會分類既是實用的也是必需的,然而這種簡單的認知過程往往都有深刻的暗示性。
1.2內團體偏好
在國外,同一國籍的兩個人相遇會倍感親切,儘管兩人之前沒有交集。
什麼機制會產生這種類團體偏好?即以正面情緒和特殊待遇去對待我們認為屬於內團體的個體,而以負面情緒和不平等待遇對待那些,僅僅由於被我們看做是外團體的個體。
主要構成動機是自尊:人們藉助於認同特定社會團體以增強個體的自尊。然而自尊的增加只有在個體認為自己所認同的團體比其他團體優秀的時候才會發生。即使分類的理由是微不足道的(比如互不認識的一群人分成兩隊打球),身為內團體的一份子,會使你想要贏過外團體的成員,並且導致不公平的對待他們,因為這樣能建立你的自尊,當你的團體真的贏了的時候,它增強了你的自豪感,以及對團體的認同。
1.3外團體同質性
除了內團體偏好之外,社會分類的另一個結果是外團體同質性的認同——即“他們都是一樣的”信念。內團體成員傾向於過高估計外團體成員,彼此之間的相似性(同質性),並且認為他們的同質性比內團體成員的同質性要高。作為內團體成員,你可能對自己的團體有更高的評價,以此來提高並且保護自己的自尊。
1.4邏輯的失敗
如果你曾經和偏見很深的人辯論過就會知道,要使他們改變想法是很困難的。即使一個平時在許多問題上都通情達理的人,當遇到他們的偏見領域也會失去理性及忽視邏輯論證,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兩個理由,包括態度的情感層面與認知層面。首先,態度的情感層面是偏見人物如此難以被說服的主要原因,邏輯論證遇到感情用事時就毫無效果了。
其次,偏見態度中的認知成分傾向於以舊經驗為架構來處理目標人物的相關資訊。人類的心理使我們不能客觀的記錄事件,有關目標團體的資訊,那些和我們觀點一致的,比起不一致的資訊會受到較多的注意。如果某一個人的行為恰恰是我們所預期的,則這種行為就會被證實甚至強化刻板印象,因此,刻板印象變得更加難以改變,畢竟當我們在自己信念指導下看待事物的時候,則證明刻板印象正確無誤的證據隨處可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刻板印象只不過潛伏在表面下而已,而且容易受到激發,一旦被激發,便可能在認識和對待外團體的特定成員時造成可怕的後果。
1.6刻板印象的自動化和受控制處理
這種激發過程如何運作的呢?大腦中的很多資訊是自動化處理的。自動化處理指的是不受任何控制,舉例,即使你的偏見評估得分很低,你也一定熟悉文化中存在的特定刻板印象,比如黑人是懷有敵意的,猶太人是拜金的,或男同性戀是女性氣質的,這些刻板印象在一定的情境中會自動激發,突然浮上心田,既然這種過程是自動的,你就無法控制他或者阻止他的出現。
對那些偏見不深的人來說,他們的控制處理能夠壓制或克服這些刻板印象。
1.7錯覺相關
我們的認知處理還會透過另一種方式來延續刻板印象的思考,那就是錯覺相關現象。當我們期待兩件事有關聯的時候,我們的錯覺是自己相信他們是相關的,即使實際上並非如此,在我們的社會中有許多錯覺相關的現象。
當事件或人物顯得獨特或醒目時,也就是說和我們所熟悉的一般性傳統性社會景象不同的時候,錯覺相關特別容易產生。
假設你認識的猶太人不多,對你而言與猶太人交流是獨特的。假設這個猶太人是個銀行家,而你所遇到的第2個猶太人是個經濟學家,那麼猶太人和金錢之間的錯覺相關就產生了,如果你也有猶太人是拜金主義的刻板印象,則此時這項建立於親身體驗的相關似乎就非常正確了。你的錯覺相關會引導你對新的資訊進行處理,以便能看到你所期望看到的,你也會透過增強錯覺相關,在心中再次肯定你的刻板印象是正確的。將來你更不大可能會去注意猶太人的非物質主義的行為,同時你也比較不會注意非猶太人的物質主義的行為。
錯覺相關也會以非常被動的方式產生。電視、報紙或其他形式的媒體,當他們描述女性,弱勢群體以及其他刻板印象團體的時候,都會使我們造成錯覺相關。
1.8我們可以改變刻板的信念嗎
研究發現,當別人拿出的一兩個能夠駁斥自己既存刻板印象的例子的時候,大多數人並不會改變他們的整體信念。當人們發現呈現出的這些例子與其刻板印象不符的時候,實際上還會增強他們的刻板信念,因為這些證據會激發他們提出一些額外的證據來支援他們所持有的信念。
當你呈現兩三條有力的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資訊的時候,往往是無效的。因為人們會將這種反正的例子看作是證明規則的例外,來排除它們。但是當人們受到大量與刻板印象不一致資訊的攻擊時,他們會逐漸的修正他們的信念。
綜上所述,有兩點需要強調,1, 我們每個人對別人都有某種程度上的偏見,這是因為我們的認知能力有限。2、情緒性態度比非情緒態度的改變要難得多,因此一個具有強烈偏見的人比其他人更深,更全面的深陷在刻板印象中。偏見態度因此變得像個堡壘,能夠大大削弱任何邏輯論證和不一致的效力。
2、如何賦予意義:歸因偏見
我們會以歸因來了解他人的行為,我們對於整個特定團體成員也會採取相同的方法。歸因性偏見更具破壞性和危險性。
2.1性格與情境的解釋
刻板印象如此狡猾頑固的原因之一是人類傾向於進行性格歸因。儘管將一個人的行為歸因於性格,往往是準確的,但情境壓力也會影響人類的行為,因此過分依賴性格歸因經常會導致我們犯下歸因錯誤。
舉例來說,許多人對猶太人的刻板印象,有很長曆史,橫跨好幾個世紀。2500年前,猶太人第1次被迫離開故土,在新的居住地,他們不準擁有土地,也不能成為工匠,為了生活所需,一些人開始放貸,那是他們被允許從事的為數寥寥的職業之一,雖然這項職業的選擇是法律限制下的意外產物,但是他卻造成了人們對猶太人的性格歸因:他們唯一感興趣的就是錢,而且從不會誠實的勞動,比如種田。當這項歸因變成了最終歸因錯誤之後,猶太人被貼上了,“圖謀不軌,惡毒的寄生蟲”標籤。即使以色列建國之後,猶太人在那裡耕耘貧瘠的土地,並且在沙漠中興盛,這種刻板印象目前仍然持續著。
當人們的表現與我們的刻板印象一致的時候,我們傾向於使自己遮蔽掉那些有關他們如此行為的線索,反而假定是他們的個性或性格,而不是情境,或生活環境造成了他們的行為。
2.2刻板印象威脅
刻板印象威脅發生於當人們感到,他們將被既有的負面文化刻板印象所評價的時候。弱勢團體成員所體驗到了這種恐懼之後,自己會強化某個既存的文化刻板印象。
有一個普遍的刻板印象是,男性比女性在數學上表現的更好。
在一個實驗中,當女性被引導,相信某種測驗是用來顯示男性和女性在數學能力上的差異的時候,他們的表現並不如男性好,在另一個情境中當女性被告知,同樣的特驗,與性別無關的時候,他們的表現都和男生一樣好。
2.3期望與曲解
當外團體成員的行為恰好和我們所預期的一樣的時候,會確認甚至增強我們的刻板印象。但是當外團體成員的行為出乎我們的意料,與刻板印象不符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我們可能會陷入一些歸因的幻想,同時保持我們的性格歸因觀點完整無缺。原則上,我們能對例外情況做出情境歸因,比如“那個人真的是我我們想的那個樣子,只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不是。”
當別人是友好的,但我們就是認為別人是不友好的時候,我們會對於他們的友好行為作出虛偽迴應。當友好行為不被期待並且與性格歸因相反的時候,我們會將其歸因為情境,”他僅僅是假裝友善而已“,我們堅持的性格歸因仍然不變。
2.4責怪受害者
即使很努力的去想象,對於很少受歧視對待的人們來說,也很難充分了解偏見物件的感受。強勢群體裡的善意人士,也許會同情猶太人、同性戀,以及其他受歧視團體所受的苦難,但是對於那些總是被人以自身條件,而不是以種族、民族、宗教,或者其他身份來評價人,人們很難擁有真正的同情心。當同情心缺失的時候,有時候很難避免陷入責怪受害者的泥潭,比如認為他們罪有應得。與社會大眾所遵循的標準相比,這些想法對外團的成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認為他們應該遵守更為嚴格的行為標準。
大多數人在遇到不公平、難以解釋結果的事實的時候,會想辦法責怪受害者。
當不好的事情發生在別人的身上的時候,比如被偷襲或強暴,我們毫無疑問的會為其感到難過,但是我們也因為這種可怕的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而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會擔心類似的事情將來有一天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如何處理這種害怕和憂慮呢?我們透過說服自己,那個人是自有應得的,從而使自己免於恐懼,我們將會更加小心的行事,而是自己感覺是安全的。
為了支援自己的公平世界信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許多人都擅長以重組情境的方式來解釋事實,對受害者進行性格歸因而不是情境歸因,也就是否認這種使人恐懼的隨機事件,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在一項實驗中,研究者對大學生描述了一名女性對一名男性的友好行為。大學生們認為這些行為是完全適宜的。另一組學生聽到的是相同描述,不同的是那個女人後來被那個男人強暴了,於是這組學生認為他的行為是不合適的,是咎由自取的。
2.5自證預言
人們對另一個人是怎樣的有所預期時,將會影響人們對待那個人的方式,從而導致他以人們最初期望的那樣做出行為反應。
假設大家都相信某個特定團體是無可救藥的愚蠢,不可教育,並且只適合做瑣碎的工作,那麼為何要為他們浪費教育資源呢?因此他們得不到適當的教育,30年後你會發現,整個團體除了少數的例外,其餘都只適合做瑣碎的工作,此時偏見者會說,看吧,我一直都是對的,還好我們沒有把寶貴的教育資源浪費在這些人身上。自證預言得到發揮。
3、偏見和經濟競爭:現實衝突理論
3.1經濟與政治競爭
在整個19世紀廣泛盛行於美國的反中國移民的偏見,暴力與負面刻板的印象,由於經濟競爭形勢的變化,而動搖不定。當華人加入加利福尼亞州的黃金熱潮時與白人礦工產生直接競爭,因此被描述為:邪惡與不道德。然而幾年之後,當華人願意去做橫貫大陸鐵路的辛苦工作的時候,這份只有少數美華人願意做的工作,他們被認為是:樸實、勤勞的。美國內戰結束後,退伍軍人湧入原本就已經吃緊的就業市場,緊接著是對華人的負面態度的急劇增加,對他們的刻板印象變成了:狡詐與愚蠢。
這些改變說明,當時局艱難,資源匱乏的時候,內團體成員感受到了更多的來自外團裡成員的威脅,因此對於外團體的偏見、歧視與暴力事件將會增加。當經濟蕭條的時候,弱勢群體遭遇到的暴力行為,會有所增加。
一旦敵意被引發,僅僅取消競爭並不能消除敵意。事實上敵意仍然持續上升。
3.2替罪羊的角色
衝突競爭理論的一個特殊分支是替罪羊理論。
當時局緊張、物資不足的時候,人們傾向於指責和他們直接競爭稀有資源的外團體成員,但是有些情況下,合乎邏輯的競爭者實際上並不存在。例如第1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德國,通貨膨脹無法控制,當納粹執掌政權的時候,他們試圖將德華人的挫折集中在猶太人身上——一個容易辨認又沒有勢力的外團體。猶太人並非德國經濟衰退的原因,但又是誰呢?人們很難反抗自己的政府,特別是當一個政府試圖透過責備別人來逃避自己責任的時候。因此納粹創造了一個錯覺:如果猶太人受到懲罰,被剝奪民主權利並且徹底滅絕,所有困擾德國的問題就會因此而消失。由於猶太人容易辨認,並且無力反擊,於是他們成了現成的替罪羊。
即使沒有直接的競爭或衝突,只要人們覺得沮喪與憤怒都會尋找替罪羊。關於替罪羊的研究顯示,當個體處於挫折或不快樂的狀態時,會傾向於攻擊,不受喜歡,明顯相對弱勢的團體成員。此外,攻擊的方式取決於內團體所允許和贊同的方式。
4、從眾行為:規範性標準
社會上的許多力量都會創造並且維持偏見,有些發生在個體身上,有些發生在整個團體身上。從眾行為是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我們從中已獲取資訊(資訊性從眾),或者為了融入團體被人接受(規範性從眾)。當同眾行為涉及到偏見信念和行為的時候,就會變得特別危險和具有破壞性。
4.1制度化偏見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規範,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之內也會出現重要的地區性差異。例如,直到今天,種族隔離在美國南方社會仍然存在。只要生活在這個環境中,我們大多數人便會潛移默化,具有了某種程度的偏見態度和歧視行為,我們可以稱其為制度化歧視,或者更明確的稱之為制度化種族歧視與制度化性別歧視。
偏見規範是如何運作的呢?雖然經濟競爭,挫折與社會認知過程是造成偏見的部分原因,但偏見最大的決定因素是奴隸式的順從社會規範。
當人們搬到一個高偏見的地方,他們的偏見顯著的增加,而當他們搬到一個低偏見的地方,他們的偏見顯著降低。隨著社會規範的變化,偏見態度的強度以及歧視行為的數量,也是在發生變化的。
4.2現代偏見
當社會規範變得容忍外團體時,許多美華人只是變得更加小心,在表面看起來沒有偏見,而內心仍然維持著他們的刻板印象觀點,這種現象被稱為現代種族主義。為了避免被貼上種族主義者的標籤,人們已經學會了隱藏自己的偏見,而當情境變得安全的時候,他們的偏見就表露無遺了。
4.3西歐的內隱及外顯偏見
5、內隱性別歧視
性別歧視有兩種形式:敵意的性別歧視和善意的性別歧視。敵意的性別歧視,持有女性比男性低劣的刻板印象,例如女性不夠聰明,缺乏能力等。善意的性別歧視,其實對女性持有積極的刻板印象。善意的性別歧視傾向於理想化女性的浪漫,欽佩他們的精湛廚藝,尊重他們為人母親,在她們需要保護的時候保護她們。
四、如何減少偏見
由於偏見和刻板印象,是建立在錯誤的資訊基礎之上,因此社會觀察家,多年來一直相信消除偏見的方法是教育: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使他們接觸真相,偏見就會消失。但是這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天真的願望。因為偏見會隱含著情緒因素,我們墨守成規的認知方式(如歸因偏見,偏見性的預期以及錯誤相關)以及以錯誤資訊為基礎的刻板印象,這些都是很難只靠提供人們正確的資訊而得到修正。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和外團體成員的反覆接觸可以修正刻板印象和偏見,但是光接觸是不夠的,還必須是特殊形式的接觸。
1、接觸假說
並非所有種類的接觸,都能夠減輕偏見和增加自尊,例如在美國南方,黑人和白人一直有很多接觸,時間可以追溯到黑人首次來到美國的時候,偏見仍然盛行,很顯然,他們的這種接觸,作為主人和奴隸,是並不能夠減少偏見的那種接觸。
阿爾波特如此描述接觸性假說:弱勢群體與強勢群體若能以平等的地位為共同的目的而努力,則此種接觸能夠減少偏見,並且如果這種接觸能夠制度化的受到認可和支援,或者是兩個團體的成員,發掘彼此有共同的興趣與特徵,則效果會大為增強。
總之,當接觸滿足兩個條件的時候,偏見就會減低:兩個團體地位平等,並且追求共同的目標。
2、接觸減少偏見:6個條件
首先研究發現,兩個團體一旦敵意與不信任建立之後,只是解除了衝突與競爭,並不能恢復他們之間的和諧。事實上設法讓兩個團體在中性情境中共處,只會增加敵意與不信任,即使一起看電影也無法相安無事。
其次,讓兩個團體處於相互依賴的情境中,需要相互依靠才能完成對每一組都很重要的目標。最終減少了敵意與負面的刻板印象。因此成功接觸的兩項重要因素是:相互依賴與追求共同目標。
第3個條件是地位的平等。當人們的地位不平等的時候,他們之間的接觸就很容易,依循刻板印象的模式。接觸的重點在於讓人們瞭解到刻板印象是不正確的,接觸與交流才能造成對負面的刻板印象的質疑。如果團體間的地位不平等,則地位的差異將會影響他們之間的交流,老闆的舉止像刻板印象中的老闆,僱員的舉止像刻板印象中的下屬,沒有人會因接觸另一個團體有新的認知與反省。
第四,解除必須發生在友好與非正式的情境中,在那裡,內團體成員和外團隊成員能以1對1的方式進行交流。只是將兩個團體放在仍然能夠保持分離狀態的房間裡,將無法增強彼此之間的瞭解與認識。
第五,透過頻繁的與外團的成員友好、非正式的相互交流,個體能夠認識到他對外團裡成員的信念是錯誤的。對於個體而言很重要一點是,必須讓他相信他所認識的外團的成員是那個團體的典型成員,否則他可能認為那個外團的成員只是個特例,從而使刻板印象仍然存在。
第六,如果社會規範提倡,並且支援團體間的平等,那麼接觸更可能是偏見減少,我們都知道社會規範的力量,此時若能駕馭規範就能激勵人們與外團隊成員來往。例如你的老闆或者教授,創造了接受與容忍別人的規範,那麼團體成員將修正他們的行為以適應這個規範。
總之,當接觸的6個條件得到滿足的時候,心存懷疑甚至敵意的團體,將減少他們的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行為:1、相互依賴。2、追求共同目標,3、平等地位。4、非正式的人際接觸。5、頻繁接觸。6、平等的社會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