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桜之雪

    這個問題要從二地的地理開始說起了,首先你問為什麼長江流域沒有發展農耕,這是因為古代的時候科技水平比較低,而長江地區多泥濘的沼澤地帶,開發起來非常困難,那個時候的氣候要比現在炎熱的多,長江地區的溫度大概相當於現在東南亞的溫度,所以地區很容易產生瘟疫等問題,開發起來很困難,而黃河流域在當時氣候溫暖,並且沒有那麼多的荒地,開發難度較低。還有一點是,長江流域多山地,耕種起來非常困難,而黃河流域多平原,耕種較為容易,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則自然人們會選擇氣候,地形更適宜的的地方來發展自己的文明。而後來長江流域後來居上,是因為氣候的變化,還有戰亂等造成的北方人南下等等原因。

  • 2 # 閒聊新發現

    華夏文明最早出現在黃土高原這個應該是跟當時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黃土高原最先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是生存結構的自然締造;而長江平原是經歷了多次的地質變化才有今天的更適合農耕的局面,很多的平原地帶都是由黃河夾帶著黃泥土衝擊出來的平原。

    華夏文明的由來:華夏族是黃河及長江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其文明順序是: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東漢以後華夏族開始接受"漢人"的稱呼,但是華夏這個稱謂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續至今。

    華夏先民分為許多部落,活躍於黃河中下游,自黃帝時統一為華夏部落聯盟。其中比較著名的首領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顓頊(黑帝)、黃帝、炎帝(赤帝)、帝嚳(高辛氏)、堯、夏禹。其中伏羲、黃帝、夏禹為主。華夏族在黃河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

    現在的黃土高原,土壤流失嚴重,植被破壞,給人感覺越來越不適合居住,呼籲保護黃河,保護我們的黃土!

  • 3 # 西瓜境界

    為什麼你能斷定華夏文明最早出現在黃土高原而不是長江平原?其實以目前對歷史的瞭解,很難作出這樣的判斷。或許你只是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感到華夏文明的起源在黃河流域,但你對有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以及史前文明並不清楚,所以簡單地認為華夏文明最早出現在黃土高原而不是長江平原,本身未必成立,所以你問題自然也不成立。

    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要提這個問題前首先要證明先有黃河文明還是先有長江文明。從生活經驗和邏輯判斷、水文地理以及考古等方面看,本人傾向於長江文明先於黃河文明。理由有以下四點:

    第一,地理氣候原因。長江流域比黃河流域更宜人居。無論水文條件,還是緯度條件,大氣溫溼條件,長江流域肯定優於黃河流域。同樣兩堆人,一堆放黃河邊,一堆放長江邊,明顯長江流域更容易繁衍,生生不息。

    第二、人類起源原因。現代科學已證明人類起源於非洲。東亞人是從非洲遷移過來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非洲經中東或南亞,透過緬甸等地,進入宜居的雲南巴蜀盆地,然後擴充套件到東北亞。按照正常邏輯和生活經驗,可以想見雲南巴蜀文化、長江文化要先於黃河文化。因為當時沒有飛機,古人沒必要也沒能力萬里空降到河南河北建立定居地,才想起長三角也不錯啊,我們再遷居到蘇錫常。

    第三、三星堆地發現證明巴蜀文明高於同期的黃河文明。這證實了第二條的簡單判斷。

    第四、稻穀的悠久歷史。黃河地區不合適種植水稻,但華夏民族卻有悠久成熟的水稻種植。

    以上我們大致有這樣的推測,長江流域的文明要先於黃河文明。如果黃河是母親河,那長江至少是父親江。

  • 4 # 水流芳2019

    華夏文明最早出現在黃土高原而不是長江平原,是有道理的

    中國古文明發育在黃河中游渭河流域的關中平原,或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 早期文明的發育是否與黃土地適合原始農耕有著密切關係?

    黃土由於土質均勻肥沃、疏鬆多孔、透水透氣性較好, 是天然的草原, 為草食動物提供基本食物。

    此外, 黃土還易於旱耕農業的發展, 而且有利於早期人類的洞穴生活。中國黃河流域眾多古文化遺址的發現,足以證明中華文明的產生與黃土息息相關。

    有學者認為中國黃土和黃土高原的地質生態系統, 以及與之相關的旱作農業是中華文明起源、發展和形成過程中不曾中斷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文明的發育首先需要發展農業來保證糧食, 即能夠產生古文明的地域應當是糧食生產得以保障的地方. 發展農業, 尤其是發展原始農業, 需要一定的地理條件相適應, 才能事半功倍.

    早期原始文明階段人類還處於勞動力低下、工具很初級的發展階段, 在這種條件下, 人類到了森林密佈的熱帶亞熱帶長江, 亞馬孫河, 或中國南方各大河流域, 縱然有用不完的河水, 也只能眼看著東流而去, 卻未必能想出有效辦法來利用它. 此外在南方森林中生存, 還會隨時受到虎豹蛇蟲的威脅, 稍不小心就淪為它們的“快餐”和犧牲品. 工具落後的時代人類很難在密林中大規模的發展糧食生產, 或許也只能夠像今天叢林中的各部落那樣生存著.

    而黃土高原地處半乾旱區一望無際的草原環境,易於原始農業的燒墾活動, 使用簡單的工具便可以在黃土表層種植糧食. 黃土疏鬆多孔,土質均勻肥沃, 透水透氣好, 易於開墾種地,。

    而且, 黃土還可以挖窯洞棲身, 最適合於早期人類生存和農業發展. 從早期農業的起源及農作物的擴散傳播來看,中國北方及西北地區的原始農業以旱作農業為主, 黍、粟等旱作農作物因能適應半乾旱區的自然降水特徵, 對黃土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意義重大。

    隨著農耕技術及農作物的傳播與擴散, 農業多樣化才應運而生。 因此, 在早期人類勞動力低下的前提下, 原始農業主要不是靠大河引水人工澆灌, 而是靠天下雨自然澆灌, 相比於大河水源來說, 先民們更需要的是容易開墾的黃土地, 黃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到現在依然一直沿襲著這種傳統的耕種方法.

    如果從耕作土壤、適度降雨這兩方面來考察中華文明區域, 就會發現黃土高原大部分地區都能夠滿足條件.

    八百里秦川黃土地就是因為該區擁有合適的年降雨量, 能夠旱澇保收, 成為歷史上遠近聞名的米糧倉, 也是產生中華文明的重要搖籃. 因此, 中華文明與“大河”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 而是一望無邊黃土地的自然地理條件更適合勞動力低下的原始農業耕種方式, 人類很容易將原來天然的無邊草原開墾成為一片片莊稼地. 是黃土地宜耕條件, 使得早期先民的原始農業得到快速發展, 豐碩的糧食收穫為人類生存提供根本保障,。

    在此物質基礎上, 人口不斷髮展,文明也隨之孕育成長. 因此, 我們推測, 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 而非發源於長江或者其他南方大河流域的根本原因並非因為大河, 而是因為黃土地能夠快速擴大農業牧業的生產。

  • 5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有一個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寫了一本書《人類簡史》,在書中他自問自答了一個問題:

    小麥和人之間到底是誰馴化了誰?

    如果換到中國文化語境問這個問題應該問:

    粟米和華夏先民之間到底是誰馴化了誰?

    本篇問答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

    說華夏文明。

    華夏文明的發育和中東文明一樣,也是來之於遠古時期的農業革命。

    我們知道,所有的革命都是被倒逼而來的,不革命毋得命嘛!

    我們還知道,遠古之前的“人科動物們”活命的本領是漁獵和採集,並不是種地。

    其實,相對於農耕生活來說,漁獵採集生活要更輕鬆簡單舒服,因為漁獵採集生活中只有收穫無須耕耘呀!所有食物天種天養,人,只需要去採摘捕獵就可以了,多麼美好的生活呀!如果可以永遠漁獵採集下去沒有先民會去選擇種地的。

    農耕多辛苦呀!春種一顆種,各種照顧它,侍候它,怕羊吃,怕豬拱,怕大風,怕大雨,怕不下雨,總而言之,要照顧它好幾個月,然後才可能有收穫,只是可能有哦,也許一無所獲,大家餓死。

    但是,黃河流域的先民們還是選擇了從水中游上來,從樹上爬下來,拿起石斧開始種下粟米,也就是穀子。

    為什麼呢?

    因為沒辦法,黃河流域幾萬年來一直在水土流失,天氣也越來越冷,太多的鳥獸和各種植物接受不了環境突變要麼遷移了,要麼滅亡了。

    導致“人科動物們”能採集的食物越來越少了,採集而來的食物基本上也不耐儲存,何況採集生活也不好定居,儲存也沒有意義。

    當然了,這中間也肯定有某些“人科動物”也遷移了,也滅亡了。

    但是,就有那麼一夥子人“偶然”發現了粟米這種植物,它外裹著硬殼,鳥獸不喜,還可以長時間儲存。

    於是,因為這粟米,華夏先民開始了農業文明。

    為了吃肉,先民們也開始馴化豬牛羊雞狗,就需要更多的粟米杆子,於是去燒荒種粟米,農耕文明壯大了。反觀長江平原呢,亞熱帶地區非常適合漁獵採集生活的,遠古時期生活在長江平原地區的“人科動物們”沒有理由去種地過日子的,一天天的隨便勞動一下就吃飽了,幹麼要去開展什麼農耕文明呢?

    就是現代社會了,據說那些熱帶地區的本地人也“奇懶無比”,不願意種地呢,比如非洲。

    目前看起來的“長江平原比黃土高原更適合農耕文明”只是現在,遠古時期可不是如此。

    長江流域的被開發,恰恰是黃河流域的先民們土地不夠耕種了,南遷去開發的,原來長江流域的先民要麼被消滅了,要麼被同化了,那些熱帶動植物也基本被消滅殆盡了,所有的雨林全部變成了農田。

    才有的現在長江平原這個局面。

    水稻是農耕文明遷過去之後主動去發現的。

  • 6 # 味哎兒

    這透露著古中華人由北向南遷徒的秘密。

    北方人最多隻可入湖北,再向南溼熱就受不了啦,有人面板會起泡潰爛。

    蒙元時代,建夏宮於北地,建冬宮於燕地。即夏天在今內蒙辦公,冬天在現北京辦公。

    滿清時代,天花疫時,滿族躲入長城以北地,疫過返回黃河以北地。

    在夏朝前,現陝西.河南.安徵一線,是如廣州一樣溫暖之地,山陸龜.大象.鱷魚.犀牛等都有的。

    周朝未期入小冰川期,才如今這般寒冷乾燥的,但2000年後又開始漸恢復暖冬期了。

    古華人遷入亞洲,主力大本營由崑崙中墟,入賀蘭山,再入歧山,在周朝定居於陝地。

    陝地是現陝西與河南以及河套地區的一塊土地,周公輔政時,將陝地去河套,又分陝西陝東兩地。

    但,不論陝西陝東,都歸大禹定的九州之中州。

    中州包括現,陝西,河南,安徽,及山西.河北的南部部分。古書文字願寫成中原。

    由中原再分封土地,則向東.東北.北.南.西南.東南,且過長江以南的。

    實際上則是中央政府在中原,轄地是中國版圖。

    而,華夏的華在中原,夏在現甘肅賀蘭山一帶。

    而,大禹劃的九州都是再分封之地,過長江最早的是黃帝入中原前的人群,比陝地早上萬年了。

    所以杭州的良諸,雲南的青銅,不亞於中原。

    特別是楚人制劍,精於陝的中原人。

    但記王史的歷史,僅記王及居地,不記少記其它地區及人物的。從而造成讀史者腦認為的中國史,在黃河不在長江及以南了。

    而,王在文字記史內僅陝西,河南,南京,北京;而南京是明朝建,又改北京的。

    因而,宋朝及建開封,唐有兩處西都東都,唐以前在陝西。

    這是顯在黃土高塬,不再長江平原的原因。

  • 7 # 薩沙

    古人不是今天,發展需要一定的條件。

    主要是三點:

    第一,氣候。

    古人常年生活的地區,最好是溫熱但不能多雨的地方。

    古代黃河流域還有大象,溫度是足夠的,天氣比較乾燥。

    而古代長江流域氣溫更好,但陰雨連綿。這種氣候比較容易生病,而古人也沒有什麼衣服,都是獸皮之類。一旦淋雨導致生病,那個時候哪裡有什麼醫療,只能等死。

    第二,長江流域缺乏發展的動力。

    為什麼白人到了美國,當地印第安人還很落後,靠捕獵野牛為生,沒有農業,以幾十人的部落為單位。

    因為19世紀初,美國境內的野牛數目大約有6500萬頭,而北美印第安人只有幾十萬人。

    只要獵殺到一頭野牛,就可以搞到至少上百公斤或者幾百公斤的牛肉。

    食物來的太容易,根本沒藥辛苦的發展什麼農業。

    一年花費幾個月獵殺,其他時間就可以跳舞唱歌了。

    道理也是一樣。古代當時長江流域及其以南還是森林茂密、湖沼眾多的天然環境,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這裡的古人可以採獵獲得食物,沒有發展農業的動力。

    而農業是文明的載體,只有農業才能形成社會分工。所以長江流域一度落後。

    第三,農業發展問題。

    古代來看,黃河流域更適合發展農業。

    這裡都是黃土,只要用木質農具就可以種地,還可以刀耕火種,也就是將荒地燒燬直接撒種子即可。

    相反,長江流域地形複雜,土地需要開墾,採用木質農具相當困難。直到金屬農具出現以後,長江流域才有很大發展。

  • 8 # 微光人文

    華夏文明最早起源於黃河流域,而不是長江流域,對於這種看法,我並不是十分的認可,至今為止,華夏文明的最初起源應該還沒有一個定論,學術界對此爭議也較為激烈,只能說是黃河流域的在古代的發展中文明程度要高於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的文化與半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為代表,而長江流域則已河姆渡文化為代表,那麼為什麼黃土高原地區的文明在之後發展更為快速呢?

    一、氣候因素

    在那個時期,其實,黃土高原的氣溫與長江流域相比,是更加適合人類生活的,黃土高原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量也比較充沛;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長江流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度較高,這容易造成流行性疾病的傳播發展,不利於人們的生存,因此從氣候上來講黃河流域更加適合人們的生活。

    二、地形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地形原因,黃土高原的地形比較複雜,人們在那裡生活的話,可以有效地避免野生動物的攻擊,從而可以保障生命安全,在古代那個極為惡劣的生存條件下,人們想要活得長久,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而長江流域則以平原為主,地勢可以說是一覽無餘,而那邊森林樹木較多,並且毒蛇猛獸等也較多,人們較為容易地遭受到他們的攻擊,因此,從地形上來講,黃河流域更加佔有優勢,尤其是黃土高原地區。

    三、自然災害以及土壤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從自然災害方面來考慮的話,黃土高原處於黃河中游地區,黃河氾濫的話,其實對其影響並不是很大,而長江中下游平原一年內降水眾多,極易引發洪災。

    然後土壤由於黃土高原地區緯度要高於長江中下游平原溫度較低,更利於養料的積累,長江流域以紅土為主,黃河流域以黃土為主,因此黃土高原地區土壤更加肥沃,更是以糧食作物的種植。

    我們的文明起源是由中國的先民,用他們的智慧親身實踐探索出來的,從自然多方面原因考慮,黃河流域在當時候優於長江流域,因為時代的不同,所以在今天我們可能會發生一些誤解。

  • 9 # 我是趙帥鍋

    相信大家在初中和高中學習歷史時,課本上在總結某個歷史事件的發生時,總會把第一個根本性的原因,歸結於生產力的發展所導致。同樣,華夏文明之所以最早會出現在黃土高原,而不是長江平原,也是由生產力決定的。

    可能這樣說大家會有些難理解,通俗點講,大家知道黃土高原屬於是半乾旱地區,而長江平原則屬於溼潤和半溼潤地區。

    通常情況下,半乾旱地區大都沒有密佈的叢林水網,而半溼潤地區和溼潤地區,大都是叢林水網密佈、山地丘陵眾多。

    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有限的情況下,比如人類處在刀耕火種階段時,這個時候還沒有大規模的金屬工具投入使用,只有一些石器、動物骨頭、或者少量青銅製器能夠用來開墾農田。

    在這種背景下,人類自然只能把半乾旱地區開發成廣闊的農田,因為那裡沒有密佈的叢林、水網。 至於溼潤和半溼潤地區呢,因為叢林、水網密佈,所以在這個生產力階段,很難把它開發成廣闊的農田。

    也正因為此,北方這種半乾旱地區,自然容易先進入文明階段,而南方那種溼潤和半溼潤地區,自然後面才進入文明階段。

    或許,站在我們現在的角度看,肯定會覺得開墾農田並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但問題是,在金屬工具(青銅器和鐵器)普遍應用之前,僅僅是開荒、耕地、鋤草這種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工作,就足以讓人類望而生畏。

    在這種背景下,即使是在沒有水網叢林密佈的半乾旱地區,如果沒有金屬工具,人類前想把一塊土地上的樹木、灌木、野草全部清理幹掉,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單純的火燒,用石頭和動物骨頭做成的農具,是無法把樹木、灌木、野草的根部全部從地裡面清理出去的。

    退一萬步說,就算把這些樹木、灌木、野草清理幹盡,在沒有金屬工具前,人類想開耕出一片廣闊的田地,也實在太難;就算開耕出一片廣闊的田地,後來的鋤草工作,也很難進行。

    更主要的是,進行農業還需要進行最簡單的水利工程,在沒有金屬工具之前,即便想修建簡單的水利工程,那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要知道,這還是在北方廣闊的半乾旱平原地區,要是南方那種叢林水網密佈、山地丘陵眾多的半溼潤和溼潤地區,想靠刀耕火種、以及用石頭和動物骨頭做成的農具來開墾弄農田,其困難可想而知。

    也正因為此,全世界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區,幾乎全部是大河流域附近的半乾旱地區。因為大河流附近,可以比較方便的解決農田灌溉的問題;同時因為大河流的衝擊,它附近的地勢大都平坦開闊;再者,因為它屬於是半乾旱地區,沒有太多的樹木、灌木、野草,以及密集的水網,比較容易開墾成良田。

    再回到黃土高原上,它基本上滿足了上面的所有條件,而且土高原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量也比較充沛,非常適合人類的繁衍;反觀長江流域,那是典型的溼潤地區,叢林水網密佈、山地丘陵眾多,還有各種毒蛇猛獸橫行,在沒有金屬工具之前,人類哪裡有能力去大規模的開墾這種地方。

    因為類似的原因,此時中國歷史疆域上,黃河流域的文明遠遠高於長江流域;西方歷史疆域上,北非南歐西亞的文明遠遠高於西歐地區。

    當然,隨著金屬工具日益普及、比如鐵器的廣泛使用,簡單的樹木、野草、水網自然及開始變得無力再阻止人類大面積開發農田。

    在這種背景下,廣闊的半溼潤地區,也開始大面積的被人類開發成農田。當然,再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開發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從前難以開發的溼潤地區,也開始被越來越廣闊的開發出來。

    因為溼潤地區的水資源豐富,而且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時間遠遠長於北方,所以只要開發成農田,農業就容易高產,而且水系溝通後運輸也更加便利。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歷史疆域上南方的經濟地位開始不斷攀升,漸漸超越北方;而西方歷史上,西歐的經濟地位也開始不斷攀升,漸漸超越北非南歐西亞。

    事實上,如果大家仔細檢視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它最早是在黃河流域的中上游,也就是黃土高原這片半乾旱地區;後來,又轉移到黃河中下游地區,也就是河南山東這片半溼潤地區;再後來,處於溼潤地區的長江流域開始崛起,以至於後來南方的經濟越來越強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筆下的南蘭、馬春花和康敏等,哪一個人物讓你想恨卻又恨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