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嫻娛有話說

    諾內爾文學獎設立至今,已經走過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這些作者和作品堆積起來的數量與高度是不容小覷的,我也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拜讀過,在感興趣的題材和作品中,斯Vitara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是我喜歡的一部作品,為什麼會喜歡呢?

    一、不煽情的真實口述,讓人明白,突如其來的災難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發生爆炸,周圍居住著的白俄羅斯居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在南中,失去了家園、親友、健康、生命、財富……當倖存者被撤離後,那段記憶終將會隨著時間而淡忘麼?於外人而言是這樣,但是對於親歷者,這是一段難以撫平的溝壑。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災難很遙遠,但作者將被外界淡忘的事件再度呈現的時候,那些人、事、物開始清晰、真實地讓你看見,沒有主觀支配下的煽情描述,一段一段冷靜地如實表達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才更讓人觸目驚心。

    將被掩蓋、“被”遺忘的過去攤開,並不只是讓你去了解、感懷那段的悲苦的時光,而是希望讓一些人更理性而深遠地去看待“核”這個雙刃劍一樣的存在,到底應該如何處於人類世界。

    二、不要妄想征服一切,人類也只是大千世界裡的一枚零件

    人類發現了物理、化學,隨著研究與發展的成熟,這兩個具有科技性質的發現被運用到各個領域之中,或許正是這種“發現”與“使用”的盲目自信,讓人忘記了二者背後的不可控性,也忘記了面對這樣重創時人類力量是多麼的渺小,將征服的慾望凌駕於眾人至上,很可怕。

    三、關於倖存與活著的思考

    如果說在災難中活下來的人是幸運的,在幸運的背後,則需要強大的內心與信念,才能真正走出悲痛、開啟新生活,那樣才算是真正的“倖存者”吧,畢竟活著的軀殼與活著的靈魂相比,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幸”不言而喻。

    以上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的分享,希望這樣的事件永遠停留在紙上,不要再走進你我的身旁。

  • 2 # 一串七珠讀雜書

    我喜歡獲得諾貝爾獎的小說《老人與海》。

    作者海明威

    01

    1952年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寫的《老人與海》,這本小說在1954年獲得諾貝爾獎。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美國小說家,諾貝爾小說的獲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父親是醫生,母親從事音樂教育。

    02

    海明威因身體多處受傷,百病纏身,精神抑鬱,1961年7月2日用槍自殺。

    主要作品與藝術特色

    他的作品主要有《島在灣流中》、《伊甸園》、《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等。

    海明威的文學特點:

    他不喜歡作者出場對人物進行評說與暗示,強調寫作的客觀性和主題思想的含蓄。他擅長用含蓄的語言表達複雜的感情,用簡單的形式表達深邃的內涵。他的小說看起來不動聲色,感情卻很熾熱。

    海明威除了有著出色的語言駕馭能力,還善於運用視覺、嗅覺、聽覺等感官來輔助語言的表達“用物象表現宇宙與生命”。海明威善於塑造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平凡的小人物,這些人物多數是士兵、記者、獵人、漁夫,他筆下的“硬漢”對世界影響很大。他認為藝術形象的生命和靈魂在於高度真實。

    海明威在《佛朗西麥·康伯短促短促快樂的生活》短篇小說中,直接讓威爾遜借用莎士比亞的語言:

    我一點也不在話,人只能死一回……反正今年死了的明年不會再死”。

    結果,海明威在身體疾病與生活的重壓下,用“硬漢”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故事背景與主要內容

    01

    這本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海明威移居古巴,認識了漁夫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海明威在暴風雨中沉沒,是富恩特斯搭救了他。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遠捕到一條大魚,但由於這條魚太大了,在海上拖了很長時間,結果在規程中被鯊魚襲擊,回來時只剩下魚的骨架。海明威就是根據他的真實經歷創作的,創作了“硬漢”的形象。

    02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後來的作品,主人公聖地亞哥,是個風燭殘年的老漁夫。小說中另一個人物是小孩瑪諾林。在瑪諾林的眼裡,聖地亞哥是個英雄。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紀中葉的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認輸。而是對明天充滿了樂觀的自信和奮鬥的精神。結果在八十五天後,他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

    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死拉著不放,順著大魚的力量,不時的改變著行走的方向。老人一直在和魚說著話,絲毫沒有被環境所震懾。沒有水,事務,也沒有武器,唯有的一把刀子,也被大魚拽斷了。他左手不時抽筋,絲毫沒有灰心。整個過程,沒見老人有絲毫的放棄和妥協,而是勇往前走。經過兩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殺死了大魚。結果,被鯊魚們搶光他的戰利品。

    老人繼續與鯊魚們作搏鬥,最後的大魚仍然難逃被吃光的命運。老人筋疲力盡,來回一副大魚骨頭。老人回來後,無視眼前殘酷、貧瘠的生活,而是想象從前美好的歲月。

    歷代名家對海明威以及小說的評價

    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說: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好的作品。時間將證明,他這本小說的質量勝過我們任何的作品,我指的是他和我現在的作品。

    而讓我一下子記住這個作品的是,是看到張愛玲的一段對《老人和海》的評價,因為那時候正迷戀張愛玲,立馬買了一本《老人與海》。張愛玲說:

    老魚人在他與海洋的搏鬥中表現了可驚的毅力——不是超人的,而是一切人類應有的一種風度,一種氣概。海明威最常用的主題是毅力。他給毅力下的定義是“在緊張狀態下的從容”。……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大家都看看這本書。

    總之,讀完這本小說後,讓讀者心中充滿力量感,也會被老人從容、沉著的勇氣所折服。一般人遇到這種困境早已被折磨的沮喪、哀嘆,甚至對命運抱怨不公。在《老人與海》中,一點沮喪的氣息也感覺不到。

  • 3 # 週三有話講

    首先要說,這是一個不合格的問題!

    請劃重點:諾貝爾文學獎是頒給作家的!不是頒給某一部作品的!

    這是它與其它文學獎最大的區別:像法語文學的龔古爾文學獎,英語世界的布克獎,西班牙語世界的塞萬提斯獎,這些是頒給單一作品的。在這種獎項中,一個作家理論上是可以多次獲獎的。

    基於這個前提,諾貝爾文學獎並沒有獲獎作品,只有獲獎作家。

    下面就假設問題是:你最喜歡哪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代表作?以此作答。

    個人最喜歡獲過諾獎的作家馬爾克斯。馬爾克斯最大的特色是,在不同時空中自由搭建他的藝術世界,夢幻魔幻的情節,厚重得近乎荒唐的歷史感以及他獨特的敘事語言。

    聰地理位置來講,哥倫比亞與我從小生活的雲南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酷熱的熱帶,奇異的景觀,多樣的民族性,複雜悠長的歷史,這使得我在閱讀中並不驚訝於他描繪的魔幻誇張。

    我對馬爾克斯的著迷,直接導致我走到了地球的那一邊,在南美大地上生活了十多年,學會閱讀他的原文後,更加喜歡上他的作品了。

    他最好的作品,我以為是《一件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相比起他廣受中國讀者推崇的影響力巨大的《百年孤獨》來,《一件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短小精悍,全程無尿點無廢話,透過記憶裡的一件謀殺案,把加勒比海岸的風土人情,人性中各種原罪與惡,都進行了充分而深刻的展示。

    多次讀遍馬爾克斯的小說,深感目前中文譯本中存在的漏洞,很有心在50歲後來自己翻譯一版

  • 4 # 朱帥軍

    老人與海是主題扛起來的作品 百年孤獨是創造性和文筆都出彩的作品 川端是純粹的功力深厚 繞指柔 。

  • 5 # 菠蘿愛嘮書

    我最喜歡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是《百年孤獨》。

    有人說,“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如果書架上只放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一千年後還可能流傳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獨》。”連續出現的三個“一定”,足以證明這部書的偉大。

    《百年孤獨》這本書我看了兩遍,第一次閱讀它時我上高二。

    當時那本書是一位男孩子送給我同桌的,聽我同桌說男孩是一個學霸,我看也像,他在書的扉頁上抄寫了書中的一段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怎麼說呢,那是一種非常好看的字型,看著覺得非常舒服。

    然後我就向我同桌借來這本書看,老實說,我沒看懂。光是名字就把我弄糊塗了,之前自己也知道這本書不好懂,誰知道確實不好懂。硬著頭皮看完了,就記得書中人們奇怪的死法了。

    上大學以後再次閱讀

    接著自己上了大學,有一次上文學課時老師說《百年孤獨》這本書非常值得看,還說當時在中國還颳起一股熱潮,影響了中國的莫言、賈平凹、陳忠實等著名作家。

    老師越說,我就對《百年孤獨》越感興趣,然後自己就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真的就像清人張潮所說的那樣,“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即使是同一本書,在不同的年齡段的我們,閱讀時總會讀出不一樣的感受。

    第二次閱讀《百年孤獨》,我絲毫沒有覺得書中人物名稱複雜難懂,反而覺得就像是作者本人在給我講故事一樣精彩。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在被螞蟻吃掉。”“孤獨”是布恩迪亞家族他們自身無法知曉但又難以逃脫的宿命。

    “他的小說以豐富的想象編織了一個現實與幻想交相輝映的世界,反映了一個大陸的生命與矛盾。”(瑞典文學院評)

    《百年孤獨》在敘述中採用了大量象徵、隱喻、意識流等魔幻現實主義手法,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將現實與虛幻巧妙糅合,展現出一個虛構的真實世界。

    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實際上代表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歷史。他們試圖融入外部世界的先進文明,渴望拋下保守落後的本土傳統,但是最終所有的努力和掙扎,都像奧雷里亞諾上校發動的三十二場戰爭一樣成為徒勞。

    《百年孤獨》用一個荒誕離奇的家族故事,從側面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歷史和現實,表達人民對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的渴望,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優秀作品。

  • 6 # 面壁者執劍人

    說來慚愧,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本人只讀過三個人的三部作品:

    第一本讀的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第二本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第三本是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

    《老人與海》讀過一遍,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候正趕上了自己特別迷茫,所以小說中老人的那種永不服輸,寧可被毀滅不能被打敗的精神給了當時的自己很大的感觸與鼓勵。《百年孤獨》是讀了三遍,第一遍是大二的時候讀的,第二遍是在大三的時候讀的,第三遍是最近又剛剛讀的,每次讀感受都不一樣,記的第一遍讀下來的時候真的像很多人說的那樣,要被小說裡面的永遠在重複的人名給搞懵了,不過還是被作者,魔幻的寫作手法,千奇百怪的描寫給吸引了。《百年孤獨》給我的心靈震撼比起當時在迷茫時給我力量的《老人與海》要小很多,但是這並不妨礙他依然是我心裡排位靠前的著作。

    《靜靜的頓河》是去年上半年的時候讀完的,這是一部描寫了俄羅斯哥薩克民族史詩的不朽著作,裡面宏大的故事背景,社會背景是前面兩部沒法比的。這部作品也是我本人很喜歡的作品,現在還是有時間就翻出來看看,依然還是會有新的感觸。

  • 7 # 金風359

    技術的發展,機器的使用,使社會越來越物化。“越來越掃蕩著創造精神的最後巢穴,美國化的機器喧鬧聲總是站在暴力一邊反對靈魂,站在死神一邊反對生命”,使人成為機器的奴隸。在這種“技術與金錢的時代,戰爭與貪慾的時代”,人們崇尚物質,崇尚技術,追求赤裸裸的物質利益,精神道德不受重視,傳統文化和人道思想遭到摧殘。

    一些正直的知識分子與嚴酷的現實發生衝突,他們既不願同流合汙,又看不到改造社會的出路。 主人公哈立·哈勒爾的思想矛盾不僅存在於他與社會外界環境的衝突中,還存在於他內心自身的不協調,不一致。“荒原狼”與“赫爾米娜”邂逅正是在他無路可走的時候。被死亡追逐得無路可逃的“荒原狼”在酒館一碰到“赫爾米娜”,就把她當作了上帝。“赫爾米娜”的聲音不僅悅耳,而且還充滿關心和理解。一但“荒原狼”在魔幻劇場中發現“赫爾米娜”不是拯救自己的上帝(她赤裸裸地跟帕勃羅睡在一起),就毫不猶豫地用刀殺死了她。儼然再一次上演了人類殺死上帝(自己所的信仰)的那一幕。

    在這技術與金錢橫流的時代,在這暴力與功利橫行的時代,知識者的彷徨歧途與迷惘失蹤,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又不僅如此,除了時代精神危機外,還有人性本身永恆的危機,後者不過在前者的刺激誘發之下更加劇了人生的動盪感。在維持信仰的同時,只有真正的人,才會具備著所呼籲和渴望的一切。

    《荒原狼》(也譯作荒野之狼),是瑞士籍作家赫爾曼·黑塞所著作的長篇小說 。《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創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創作生涯中的里程碑。作品透過對個人精神疾病的講述,展示出現代社會中人性遭到分裂的惡果。無家可歸的哈勒爾,像一隻狼一樣被無情追獵,被精神疾病折磨。哈勒爾在與赫爾米娜、帕布洛、瑪麗亞等幾個重要人物之間的相互交往中走向了人生的兩難,陷入了生命的絕境;最終他又從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啟發,擺脫絕望,重新回到現實生活。小說幻想色彩濃郁,象徵意味深遠,被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赫爾曼·黑塞,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很久以前讀這部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時,曾被深深的震撼。

    面對環境,面對世界,面對宇宙,人類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最終孤獨地離開這個世界,猶如一隻面對曠野而無家可歸的荒原狼!我們最終把自己的靈魂安放在哪裡?

  • 8 # 景陽鍾

    你最喜歡哪部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我喜歡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吉檀迦利》(吉檀迦利是獻詩之意)。

    瑞典學院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吉檀迦利》"其特點為思想的極大深度",是呈現"靈魂對永恆的渴望"而又"充滿詩意的思想"的清新、優美的詩歌。

    《吉檀迦利》是印度作家泰戈爾創作的詩集。泰戈爾受到印度傳統宗教和西方人性論、人道主義思想的雙重影響,東西方文明和文化的交觸互動,誕生了《吉檀迦利》。1913年,泰戈爾著名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人。

    《吉檀迦利》的孟加拉語詩作是韻律詩,而翻譯成英文之後變成自由詩。《吉檀迦利》共103首,單看均可獨立成篇。該詩集出版於1912年,其中的主要作品選自詩人發表於孟加拉文版的《吉檀迦利》、《奉獻集》、《渡口集》和《歌之花環》等詩集。該詩集可以代表他這時期宗教抒情詩的主要傾向。

    泰戈爾的詩歌創作是多方面的,各時期的特點也不盡相同。泰戈爾在他的幾部詩集中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熱愛,對祖國命運的關切。他的愛國詩,充滿對英國殖民者的憤怒和對愛國者的熱情鼓勵。他的政治抒情詩,在印度人民中有廣泛的影響。他的哲理詩,在藝上具有獨創性,他以豐富的想象,抒情的格調,秀麗的詩句,生動的筆法,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他人生哲學。

    《吉檀迦利》這部宗教抒情詩集,充滿了對神的歌頌,表現了詩人泛神論的哲學思想,是一份“奉獻給神的祭品”。泰戈爾向神敬獻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輕快、歡暢的筆調歌唱生命的枯榮、現實生活的歡樂和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懷。《吉檀迦利》,描寫了詩人對神的讚頌,對神到來的渴望,與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與神合一的狂歡,寄予了詩人對無限世界的嚮往和沉思。從詩行間,令人感受到詩人生命激情,若無形的力量,引導著讀者走向詩人構築的激情與愛的世界裡。

    《吉檀迦利》努力提升人的地位,人的自信、和人的尊嚴,與神的融合使得人的生命和使命變得無比的珍貴。詩人所歌頌的神,不是哪一“神教”,而是萬物化成一體的泛神。在詩中特別強調了神與勞動人民同在,追求人與神的融合與和諧,追求美和善的世界。泰戈爾的這一藝術表達是人道主義和博愛精神的東方實踐。他把“愛”作為人類的理想, 表達了不分民族的平等思想。表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平等的觀點,是神“賜給我力量永不拋棄窮人也永不向淫威屈膝” ,“你穿著破敝的衣服,在最貧最賤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 ,“他是在鋤著枯地的農夫那裡,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裡,太陽下,陰雨裡,他和他們同在。”詩中的“你”、“ 我”、“ 他” 都是神的表象,強調神與人同在。

    泰戈爾作為思想深邃的哲人,深沉思考的結果是,人的自信的提升和生命價值的體現使得有理由不再仰視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神,而是可以拉近與神的距離,將神融入人的生命、生活等一切有形與無形的活動之中,“他和我們大家永遠聯絡在一起”。 泰戈爾在心中,由於有了神的注視、關愛與安撫,人生的一切苦難與憂部,制約人的一切外在的物質羈絆,以及由此產生的精神困惑,均消逝得無影無蹤。由於人神的融合,傳統的人的生命與生活變得充滿幸福與快樂,並感到自身的崇高與卓越。

    《吉檀迦利》中,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誇飾的情感,句句猶如白話,卻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能使讀者有如進入一個自由美好的樂園。他的詩想象力豐富,抒情味濃,韻律優美,節奏新奇,詩歌既充滿哲理又高度感性,形成了他自己清新健康的獨特風格。同時,泰戈爾又十分善於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它們在美好的樂園裡自由地飛翔、馳騁。詩歌還運用了暗中對照、重疊復唱等多種藝術手法,增強了作品表現力。連續七個"在那裡"的重疊復唱的排比句式,既使詩人的強烈感情猶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也使散文詩在韻律上諧和優美,具有一種內在的節律感。

    《吉檀迦利》是泰戈爾中期詩歌創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觀念和藝術風格的作品。這部宗教抒情詩集,是一份"奉獻給神的祭品"。泰戈爾將現代西方人文主義、科學思想與印度傳統宗教相融合,潛心汲取印度各種教義中的積極因意,用西方現代文明與印度古典哲學精神相結合,創造了獨特的的"詩人的宗教",這種生命哲學的深刻內涵,充分體現在《吉檀迦利》中。泰戈爾是以詩人著稱的,他向神敬獻的歌是"生命之歌",風格清新自然,帶著泥土的芬芳。他以輕快、歡暢的筆調歌唱生命的枯榮、現實生活的歡樂和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懷,發表之後,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被不少國家稱為"詩聖"。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6歲那年發表了第一首長詩《詩人的故事》。泰戈爾一生多才多藝,精通文學、音樂、繪畫、作曲,並且在這些領域有不朽的建樹。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 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詩集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園丁集》,散文詩集《新月集》和生活哲理小詩集《飛鳥集》風靡世界。小說以長篇《沉船》和《戈垃》最為著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薩爾滸之戰數十萬大軍為何被少數後金兵打得丟盔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