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俄羅斯重泉說
-
2 # 蜀黍7351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國際上不容小覷,但大家或許並不知道其某些裝備核心方面的技術來自它的領國白俄羅斯,如斯亞爾斯戰略導彈發射車。白俄羅斯在前蘇聯時期屬於當時的加盟國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其擁有前蘇聯的將近11%的軍事產能。就當時的資料看來,白俄羅斯的軍工產業擁有員工就將近50萬人,而企業更是超過120家,可以說是相當輝煌。當時的蘇聯實施的是盟國與盟國間的分工政策,白俄羅斯負責的是機械、冶金工業,堪稱蘇聯的裝備車間。來自前蘇聯的導彈90%的電子元器件都是由白俄羅斯製造。然而就蘇聯解體後,蘇聯撤銷了對於白俄羅斯的全部軍工訂單,核武器也被美方鎮壓,再無出頭之日。 就在這個危機時刻,來自中國的鉅額訂單擺在了白俄羅斯面前。1992年,中方代表開始訪問白俄羅斯,並加強了兩國在軍事上的交流,來自白方的MAZ導彈發射車的大部分技術被移至中國,幫助了中國本土重型導彈企業的發展,由此中國開始生產12x12、14x14和16x16這三種規格的超重型導彈發射車,在軍工方面享譽世界。 擁有這些技術的MAZ就是明斯克汽車廠,這個汽車廠在前蘇聯還未解體時屬於保密級別,前蘇聯的各式軍方越野車,尤其是彈道導彈發射車就是從這裡生產,如擁有9P117系統的飛毛腿導彈等。現在中方和俄方所用的某些洲際導彈的載臺也是從這裡生產。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工業,重型載車技術卻還要依靠白俄羅斯。MZKT(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現在的名字)導彈運輸平臺重型卡車,以強大的機動性徵服世人,俄羅斯目前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和S-300\400防空導彈都採用類似的MZKT底盤,但網上卻有訊息稱一輛“白楊”M導彈在機動過程當中曾發生側翻事故,這也與載重汽車重心設計過高有直接的關係。
-
3 # 錦州錦北包裝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國際上不容小覷,但大家或許並不知道其某些裝備核心方面的技術來自它的領國白俄羅斯,如斯亞爾斯戰略導彈發射車。白俄羅斯在前蘇聯時期屬於當時的加盟國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其擁有前蘇聯的將近11%的軍事產能。就當時的資料看來,白俄羅斯的軍工產業擁有員工就將近50萬人,而企業更是超過120家,可以說是相當輝煌。當時的蘇聯實施的是盟國與盟國間的分工政策,白俄羅斯負責的是機械、冶金工業,堪稱蘇聯的裝備車間。來自前蘇聯的導彈90%的電子元器件都是由白俄羅斯製造。然而就蘇聯解體後,蘇聯撤銷了對於白俄羅斯的全部軍工訂單,核武器也被美方鎮壓,再無出頭之日。就在這個危機時刻,來自中國的鉅額訂單擺在了白俄羅斯面前。1992年,中方代表開始訪問白俄羅斯,並加強了兩國在軍事上的交流,來自白方的MAZ導彈發射車的大部分技術被移至中國,幫助了中國本土重型導彈企業的發展,由此中國開始生產12x12、14x14和16x16這三種規格的超重型導彈發射車,在軍工方面享譽世界。擁有這些技術的MAZ就是明斯克汽車廠,這個汽車廠在前蘇聯還未解體時屬於保密級別,前蘇聯的各式軍方越野車,尤其是彈道導彈發射車就是從這裡生產,如擁有9P117系統的飛毛腿導彈等。現在中方和俄方所用的某些洲際導彈的載臺也是從這裡生產。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工業,重型載車技術卻還要依靠白俄羅斯。MZKT(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現在的名字)導彈運輸平臺重型卡車,以強大的機動性徵服世人,俄羅斯目前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和S-300\400防空導彈都採用類似的MZKT底盤,但網上卻有訊息稱一輛“白楊”M導彈在機動過程當中曾發生側翻事故,這也與載重汽車重心設計過高有直接的關係。
-
4 # 平頭兔
白俄羅斯可以說是儲存蘇聯模式最完整的一個國家,知道現在還是計劃經濟,還留存有克格勃。政治和經濟上和俄羅斯相當緊密。
但是因為在前蘇聯時期,白俄羅斯就相當於一個組裝廠,沒有多少核心技術。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明斯克重車廠,能生產大型導彈運輸車。現在中國導彈運輸車就少不了白俄羅斯的支援。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軍工產品了。
-
5 # 嘿田先生VLOG
首先,白俄羅斯的工業比較發達,同時機器製造業也有著非常突出的成就,在技術方面是非常先進的,所以在軍工製造方面也有著非常好的經驗。對於整個國際軍工市場都有一定的影響。
其次,白俄羅斯之所以有如此先進的軍工技術,是因為白俄羅斯加蘇聯解體後的一些有名的企業都接收了,比如中國載重車的一些技術等都是在拜訪老師那裡學來的,因為中國和白俄羅斯有著很強的合作關係。
關於這些問題的講解就先到這裡了,希望大家聽了之後能夠有所體會,也希望大家都能夠以此為結尾。
-
6 # 孫小胖PLA
獨立後的白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時代不少軍工企業,不過,鑑於蘇聯時代的政策安排,白俄羅斯境內的軍工企業,大多相當於分包商,除了明斯克汽車廠能夠獨立生產大型導彈運輸車之外,大部分白俄羅斯軍工企業,僅僅能提供分系統,不具備系統整合能力。
白俄羅斯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中,唯一一個大規模保留蘇聯時代特色的國家,該國目前依然屬於計劃經濟,甚至保留了自己的克格勃系統,在政治和經濟上與俄羅斯聯絡緊密,俄羅斯總統普京甚至向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建議兩國合併,但遭到了後者的嚴厲拒絕。
白俄羅斯與中國的軍事合作,幾乎從未中斷,而且,由於地緣上的距離因素,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除了俄羅斯從中作梗外,幾乎沒有什麼限制因素,白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了大量武器裝備分系統和關鍵零部件,中國彈道導彈運輸車,也有濃厚的白俄羅斯血統,白俄羅斯同時在對華轉讓軍事技術方面,也毫不吝嗇。
近日,據外媒報道,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稱,中國軍工企業應啟動在白俄羅斯的工作,其中包括透過成立合資企業開展合作。“近期我們需要加強在多領域的相互合作……要加強國有軍工企業的軍事技術合作。我認為,在中白“大石頭”工業園成立軍工綜合體高科企業是不錯的想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企業可以是合資的,也可以是中國獨資的。重要的是,需要中國軍工綜合體企業入駐園區。”
此前,同烏克蘭等國一樣,白俄羅斯軍工出口的主要物件是俄羅斯,對俄出口總額佔到了白俄羅斯對外軍工出口總額的八成以上,但隨著俄羅斯經濟萎縮,俄羅斯軍費也不斷下降,武器裝備採購費用,成為重點削減領域,現在的俄羅斯軍工業,幾乎回到了90年代,主要依靠對外出口訂單生存,武器製造數量的大幅下降,也導致了進口零部件的降低。
白俄羅斯的這些軍工系統,對其感興趣,能夠融入本國軍工系統,同時有實力的買家並不多,除了俄羅斯,幾乎就只有中國了。白俄羅斯同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一樣,為了維持在本國佔重要地位的軍工行業,同中國合作成為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途徑。
-
7 # 軍武兔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國際上不容小覷,但大家或許並不知道其某些裝備核心方面的技術來自它的領國白俄羅斯,如斯亞爾斯戰略導彈發射車。白俄羅斯在前蘇聯時期屬於當時的加盟國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其擁有前蘇聯的將近11%的軍事產能。就當時的資料看來,白俄羅斯的軍工產業擁有員工就將近50萬人,而企業更是超過120家,可以說是相當輝煌。當時的蘇聯實施的是盟國與盟國間的分工政策,白俄羅斯負責的是機械、冶金工業,堪稱蘇聯的裝備車間。來自前蘇聯的導彈90%的電子元器件都是由白俄羅斯製造。然而就蘇聯解體後,蘇聯撤銷了對於白俄羅斯的全部軍工訂單,核武器也被美方鎮壓,再無出頭之日。
就在這個危機時刻,來自中國的鉅額訂單擺在了白俄羅斯面前。1992年,中方代表開始訪問白俄羅斯,並加強了兩國在軍事上的交流,來自白方的MAZ導彈發射車的大部分技術被移至中國,幫助了中國本土重型導彈企業的發展,由此中國開始生產12x12、14x14和16x16這三種規格的超重型導彈發射車,在軍工方面享譽世界。
擁有這些技術的MAZ就是明斯克汽車廠,這個汽車廠在前蘇聯還未解體時屬於保密級別,前蘇聯的各式軍方越野車,尤其是彈道導彈發射車就是從這裡生產,如擁有9P117系統的飛毛腿導彈等。現在中方和俄方所用的某些洲際導彈的載臺也是從這裡生產。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工業,重型載車技術卻還要依靠白俄羅斯。MZKT(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現在的名字)導彈運輸平臺重型卡車,以強大的機動性徵服世人,俄羅斯目前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和S-300\400防空導彈都採用類似的MZKT底盤,但網上卻有訊息稱一輛“白楊”M導彈在機動過程當中曾發生側翻事故,這也與載重汽車重心設計過高有直接的關係。
-
8 # 皇家橡樹1972
白俄羅斯可不是隻有美女,而是在前蘇聯軍工研製系統當中佔有很顯赫的地位,軍工實力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排序第三位,排在白俄羅斯前面是:俄羅斯、烏克蘭,這樣靠前的排名證明了白俄羅斯軍事工業的堅實與強大。那麼,白俄羅斯的軍工實力強大在哪?首先就是重型機械製造能力的強大!
我們都知道,蘇聯/俄羅斯有多種型號的機動發射型洲際導彈,而這些機動洲際導彈的重型多軸運輸/起豎/發射車,都是由白俄羅斯明斯克的“馬茲重型機械車輛廠”製造出來的。
多軸重型載重車底盤歷來是白俄羅斯工業能力的體現,這種重型卡車根據載重量要求和軸數可以載重80~100噸以上,而且最大行駛速度要達到80公里,還要適應“鄉間公路”...要做到這些是很難的事情,機械製造的能力相當的強,目前在世界上也只有極少數幾個廠家可以製造這類重型機械,日本肯定不行!而“馬茲重型機械車輛廠”製造這種底盤卻是駕輕就熟,從1950年代就開始研製多軸重型卡車(飛毛腿導彈是第一種使用多軸發射車的彈道導彈),當時蘇聯為了提高彈道導彈的生存能力和提高突然打擊對方的能力,軍方提出彈道導彈要機動發射...然後任務就落在了“馬茲廠”的肩上,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協作生產下,蘇聯集中了重型機械設計與製造精華,最終將重型多軸導彈發射車製造了出來,這也體現了蘇聯在重型機械製造上深厚能力。第二家赫赫有名的軍工企業,就是1941年成立的558飛機維修廠,目前幾乎所有裝備了蘇–27/30、米格–29系列的國家在維修俄製戰機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將戰鬥機運到558廠進行過,包括中國和俄羅斯都與558廠有過深入交流,至於說: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等有蘇–27/30、米格–29戰鬥機的國家早期裝備的時候乾脆就是把整機運到白俄羅斯去大修。地圖上標明的是558飛機大修廠維修過的擁有蘇–27/30、米格–29系列的國家,同時558廠也是白俄羅斯的軍工創匯大戶。
有這麼多大國家將飛機送到白俄羅斯去維護/升級,說明了558廠的技術水平和維修能力非常強,可以說是維修俄製戰鬥機的頂尖廠商!飛機的大修和升級,可不簡單將飛機大卸八塊那麼簡單,而是要全面而熟練的掌握飛機構造,維修後的戰鬥機和嶄新的一樣,否則僅是丟了幾個鉚釘就能讓飛機墜毀...所以,維修重型戰鬥機的“技術重建”難度不亞於製造一架新飛機。戰鬥機的維修要充分的掌握它的結構力學,這可不是胡亂拆解的,飛機進廠之後先拆解那個部分,後拆解什麼結構是有很多說道的,不當拆解可能會引起應力集中而破壞了飛機的整體結構強度。
透過對白俄羅斯的“馬茲重型機械車輛廠”和558飛機維修廠的粗略介紹就會清楚的知道,白俄羅斯的軍工實力不要說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當中位置靠前,有些技術在世界上也是獨領風騷!這也說明前蘇聯的豐厚遺產可以讓這些分了家後的子弟享用很長時間。
-
9 # 麥田軍事觀察
白俄羅斯的軍工水平一點不低,畢竟曾經是原蘇聯一個重要工業區,也擁有許多重要的軍工企業,在許多領域處於世界一流的水平,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白俄羅斯的重型輪式車輛,這是作為導彈發射車輛等的專用車輛,在全球來說,白俄羅斯是全球掌握重型車輛的少數國家之一,其實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的同類技術都可以從白俄羅斯引進的。
白俄羅斯還可以生產各種電子裝置,包括海軍用的聲吶,即便只是個內陸國家,但是研究系統設在該國,還擁有像熱成像儀生產能力,現在俄羅斯坦克上安裝的熱成像儀就是白俄羅斯生產的,還有另外一些通訊裝置等等。白俄羅斯透過中中國引進白俄羅斯,現在也能夠生產遠端火箭炮。
目前的白俄羅斯可以說,一個軍工小強國,雖然他的軍工產業不是很大,但是主要的幾項水平就相當高,處於世界一流的水平。
-
10 # 科辰赫宰
蘇聯解體後,在白俄羅斯境內留下了大量的軍品生產企業,它們主要生產零部件和半成品。與位於其他國家境內的企業的舊有聯絡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壞了。同時,白俄羅斯國防經濟部門由於分屬各工業部門而斷絕了聯絡。自然,這一局面根本無法促進國防經濟的發展。 實際上國家是在90年代前半期首次出臺明確的軍事技術政策的。曾有人認為,繼承自蘇聯的裝備在較長時間內是足夠的,但中期遠景無法完成武裝力量的裝備和換裝問題。 同時,軍品生產企業實際上是自生自滅,但在沒有國家支援的情況下在最困難的金融-經濟條件下生存下來了。 隨著1994年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當選為白俄羅斯總統,武裝力量和國防經濟的發展與完善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這首先是由國際局勢的變化所決定的。在那時之前,北約成為地球上起主導作用的軍事組織,並還在繼續擴大。以美國為首的一系列國家在世界舞臺上公開用武力實現自己目標,實際上不受國際法和國際義務的束縛。這在1999年北約入侵南斯拉夫、2001年入侵阿富汗、1991、1998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及在其他地區的行動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白俄羅斯國家領導人很清楚地意識到了客觀現實,即為了使武裝力量的作戰潛力保持必要水平,不僅要不斷完善作戰訓練,還要完善武器和軍用與特種技術裝備。 採購各種武器裝備及其備件以及在國外進行修理和改進需要大量經費。白俄羅斯在世界上只是一個小國,因此在軍事安全保障領域採取自給自足的方針是空想。國防經濟尚不能獨立滿足武裝力量和其他部隊、軍事化部隊對各種武器裝備的需求。因此決定吸引本國企業廣泛參與與外國企業首先是俄羅斯企業的合作。 為了在國防保障領域實施統一的政策,發展和加強對外軍事技術合作,2003年12月白俄羅斯總統倡議組建了國家軍事工業委員會。在過去的時間裡,賦予該委員會的任務總起來說完成得比較順利。 國家軍事工業委員會的企業擁有很大的科研和生產潛力。大部分企業既從事科研,也從事生產活動。主導企業是“瑪瑙”國家科研生產聯合體、“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國營單一制生產企業、“方位”無限股份公司等。白俄羅斯開發了一系列具有競爭力的科學密集型技術。國內在科學院、教育部和國防部保留了有權威的學派。所有這些有利於為本國強力部門和俄羅斯聯邦、獨聯體其他國家、遠方國家研製、生產、改進和修理某些型別的軍品 從武裝力量對新型武器裝備的需求以及國防經濟組織的能力和對外軍事技術合作現狀出發,國家軍事工業委員會確定國防企業的主要活動方向是: ??完成為武裝力量、其他部隊和軍事化部隊研製產品的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工作; ??對防空導彈系統、雷達、火箭齊射系統、自動化指揮裝置、無線電電子戰裝備、通訊裝置、飛機、直升機、裝甲坦克武器與技術裝備、練習器及其部件等進行中修、大修、改進和修整; ??開發大修和恢復耗盡壽命的武器裝備的技術; ??對已修復的技術裝備進行維護; ??為武器裝備製造和供應配件和用於修理與使用的備件; ??開發武器裝備的現代化儲存方法; ??開發和推廣各種用途的軟體和程式綜合系統; ??研製並組織某些武器裝備的批次生產。 在分析已有和所預測的科學技術儲備、白俄羅斯國防經濟組織現狀與2010年前發展預測以及2010-2020年對企業科學研究與試驗設計工作撥款的基礎上,正在幾個方向上開發新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 ??陸基和空基無線電電子偵察與無線電電子戰裝備; ??機動防空導彈系統和戰役-戰術、戰術導彈系統; ??機器人武器; ??資訊、地形測量、導航保障與通訊裝備; ??軍隊與武器裝備自動化指揮系統; ??通用汽車技術裝備和軍用機動工具。 在MILEX 2009第五屆國際武器裝備展覽會上展示的新產品中,“顯示器設計局”單一制企業在ПКТ、НСВТ機槍和АГ-17М榴彈發射器的基礎上研製的“阿杜諾克”模組化遙控觀察-火力綜合系統系列十分引人注目。“方位”無限股份公司和白俄羅斯光學機械聯合體展示了各種光學和光電裝置。單一制企業“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展示了安裝各種武器的輪式牽引車和底盤(例如МЗКТ-6922)。 此外,必須指出,在MILEX 2009框架內還舉辦了第四屆國際軍事技術、國防與安全及兩用技術問題學術會議。白俄羅斯各部和部門、從事先進技術開發的國內、外組織、企業與公司的領導人和專家參加了會議。 總起來說,白俄羅斯現有的科學技術儲備和近年來國防工業企業積累的經驗足以使其有能力為本國、俄羅斯和國外使用者改進現有武器裝備和研製新型號。
回覆列表
白俄羅斯軍工水平整體一般,但在某些核心技術方面,實力不容小覷,白俄羅斯在蘇聯時期承擔了超過10%產能,最核心的就是導彈發射車技術,現在看來都很先進。
雖然時期,白俄羅斯擁有超過50萬的軍工技術人員和100多家軍工企業,主要負責機械,冶金以及產品裝配,蘇聯有90%導彈的電子元件有白俄羅斯生產。
蘇聯解體後,軍工訂單銳減,白俄羅斯軍工企業遇到前所未有之困局。好在後來和中國軍事技術合作協議簽訂後,迎來了生機,白俄羅斯向中國轉讓了不少軍工技術,幫助中國發展了重型導彈。
之前白俄羅斯軍工出口主要物件是俄羅斯,現如今,由於俄羅斯經濟萎縮,無力購買,但與中國的合作填補了這一空白,白俄羅斯本國也在努力完成產品升級,可以說正在慢慢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