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敬佩42707804

    因為在斯摩菱斯克有蘇軍的主力部隊,合計大約30-40萬人,這對德軍來說,是一個高價值目標。消滅蘇軍有生力量,一直是德國對蘇作戰的重點。在德軍的合圍和夾攻之下,斯摩菱斯克方向的蘇聯軍隊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大量人員被俘,士兵被消滅,武器裝圍被繳獲,從戰術上來說,德軍取得了完勝,但從戰略上看,進攻莫斯科的目標就愈發困難。

  • 2 # 探測衛星A

    戰前,蘇軍在西部方向防禦設想中,就已把北起列寧格勒,中部斯摩稜斯克,西南基輔三地當作防禦莫斯科的重要屏障,這三地的連線構成一個三角形,並在斯摩稜斯克周圍構築過大量防禦工事。

    戰爭爆發後,蘇西方面軍在德軍主力打擊下,丟盔卸甲,大量部隊被殲滅,餘部紛紛向後敗退,不久德軍佔領明斯克、渡過第涅伯河,斯摩稜斯克暴露在德軍的攻擊下。

    斯大林對斯摩稜斯克的得失相當重視,勝則能阻擋德軍進一步攻向莫斯科。因此蘇軍大量增援斯城,同時前方敗退的殘軍也被組織了起來,全力防守斯城。激烈的戰事由此爆發。

    對德軍來說,斯城是必經之地,不奪取斯城,不殲滅此處的蘇軍,是不可能直接攻向莫斯科的(如繞過的話,大量蘇軍留在側翼,必在以後引起大麻煩,而且通往莫斯科的鐵路、公路都經過斯城,主幹道被擋,對繞行主力的後勤帶來致命風險),所以德軍也是必須佔領,沒有其它出路的。

    大戰因此爆發……

  • 3 # 不知道怎麼取名152

    先來看看斯摩稜斯克在哪裡,算了,反正地球儀上也找不到。它距離莫斯科360公里,這個距離不長不短,而且也算是蘇聯的大城市,駐有數十萬蘇軍,是個大目標,怎麼可能不打。

    在我看來,希特勒最錯誤的決定就是在1941年把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曼施坦因部隊調去回援圍攻基輔的德軍,錯失了攻下莫斯科的機會

  • 4 # 戰略論

    因為德軍採用的並不是真正的“閃電戰”模式,不同於閃電戰追求的對敵方最致命的戰略目標進行快速突襲,德軍在東線的戰略更加趨於正統,也就是說更加穩健,即在採用傳統的戰略計劃框架內最大化的利用裝甲部隊的閃電突襲模式。德軍在東線的“閃電戰”只在於戰術、戰役上,算不上是戰略級別的。

    正統戰略理論,即由克勞塞維茨、毛奇、施麗芬建立並發展起來的,這種戰略要求在深入蘇聯內部之前,必須要擊敗蘇軍的主力,以避免擔負過大的冒險。所以計劃要求通過幾次大規模的會戰來達成進攻目標,以階段性的、持續的殲滅蘇軍的有生力量保證蘇軍保持在一個戰略防禦的層面,防止其積蓄其強大的反擊力量。這樣裝甲部隊就必須和步兵部隊合作,形成一個又一個大的包圍圈,而斯摩稜斯克作為通往莫斯科路上必須要經過的交通樞紐,必須予以佔領,這裡將作為德軍進攻莫斯科的前進基地,德軍將在這裡建立兵站和儲備倉庫,這是保證上百萬中央集團軍群發起進攻的基本前提,尤其是對於那些數量眾多而又缺乏機動性的步兵部隊而言,其對於補給中心的依賴非常大。

    以古德里安為首的裝甲兵將領曾經提出不同的戰略計劃,即放棄傳統的戰略理論,將“閃電戰”上升到戰略的級別上,集中中央集團軍群所有的裝甲部隊全速向莫斯科挺進,正如在法國那樣,中途不浪費一分鐘時間,對於向斯摩稜斯克這樣的交通樞紐,如果不能透過快速突襲佔領,那麼就繞過它,交給後面的步兵處理,補給工作甚至需要空軍的大力支援,這樣就使得蘇軍一直無法建立其完整的防線,最終崩潰。關於側翼掩護問題,對於裝甲部隊來說,最好的掩護就是不停的機動中,這樣蘇軍就無法集結其強大的反擊兵力來圍殲裝甲部隊。

    古德里安的這一戰略計劃確實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但也孕育著巨大的勝利,甚至是決定性的,而代價卻又是非常低的。不過從後來的實際經驗來看,古德里安的方法成功的機率非常大,經驗表明,突入的裝甲部隊或者機械化部隊越深入,其兵力和裝備損失率越小。舉個例子,突入縱深200公里的裝甲部隊其損失可能只有突入縱深100公里的裝甲部隊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因為越快速的深入,造成的混亂就越大,防守一方的計劃就越亂,裝甲部隊造成的破壞就越大,遇到的抵抗反而越來越小。

    只要德軍採取正統的戰略理論,就只能是一步一步的佔領那些重要的交通樞紐,將補給中心一步一步的向前推移,只有鐵路能維持規模龐大的軍隊的進攻,公路和空軍只能維持數量不多的裝甲部隊的補給,而對於數量龐大的步兵部隊則無能為力。而只要德軍堅持裝甲部隊和步兵部隊的一起協同作戰,那麼斯摩稜斯克就必須在進攻莫斯科先於佔領。

  • 5 # 硯田劍影

    德軍之所以先拿下斯摩稜斯克,是因為該地是攻打莫斯科的必經之路,如果繞開斯城而去先攻打莫斯科,無疑德軍的側冀裝甲叢集和步兵必然暴露在蘇軍的眼皮底下,蘇軍在兩側或後面一旦包抄德軍,配合莫斯科的駐守集團軍裡外夾擊德軍。

    德軍只有先掃除斯摩稜斯克蘇軍,才能一勞永逸而無後憂。駐守在該城的是巴甫洛夫部下的65萬餘眾的精銳部隊,只因巴甫洛夫輕敵,只用三個集團軍的兵力在城外陣地駐守,而且擅自撒消了坦克軍,其它兵力只佈署在城中周圍,面對德軍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叢集,霍特的第三裝甲叢集,斯摩稜斯克的蘇軍防線外圍很快被德軍撕破了大口子,蘇軍潰不成軍。不得已,巴甫洛夫下達了全線撒退的命令,西方面軍的四個集團軍在撒退的過程中,在德軍的炮火覆蓋下,加上德國凱塞林空軍的叢集轟炸,蘇軍狼狽而逃,眼看斯摩稜斯克就要陷入德軍囊中。

    斯城的失守必然殃及莫斯科,該城陸路水路交通樞扭發達,對於德軍攻佔莫斯科提供武器裝備及軍需物資具有戰略意義。面對殘酷的敗退局面,斯大林震怒之下,對擅自撒退的巴甫洛夫及手下的方面軍參謀長,集團軍通訊主任,第四集團軍司令四人執行槍決。火速調蘇軍元帥鐵木辛哥前往斯摩稜斯克組織部隊反攻,並抽調西南方面軍第十六集團軍,第二十四,二十八集團軍和潰退下來的西方面軍組成新的西方面軍與德軍在斯城展開了達兩個月之久的血戰。

    從七月十日到九月十日,蘇軍共傷亡48萬餘人,損失坦克1348輛坦克,飛機約900多架,各種火炮近萬門,德軍共傷亡14萬人,坦克戰損約800多輛,飛機350多架。斯摩稜斯克戰役,阻緩了德軍進攻莫斯科的腳步,使蘇軍在短期內嬴得了時間,使蘇軍轉入戰略防禦,斯摩稜斯克戰役徹底粉碎了德軍閃擊全蘇聯的全盤計劃。

  • 6 # 紅色手電筒

    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一下當時的地圖,還要了解一下當地的交通情況。找了一張地形圖,不能光看政區的那種地圖,看看地形圖很多事情就會明白了。

    東歐平原上,密佈森林沼澤,森林和沼澤作為自然障礙可以極大的限制軍隊特別是陸軍的行動,陸軍行動特別是大軍行動,一定是要依託道路行動的,因為大軍行動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就是要有源源不斷的物資保障,這個方面運輸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理論上如果補給基地距離前線不超過250公里,可以使用汽車,如果要是超過了250公里,那麼最好使用鐵路或者水運。坦克部隊對於道路的依賴是非常嚴重的。

    而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路線大體上是沿著拿破崙進軍的那條路線,原因就是這條路是有現成的。在首先攻克了明斯克以後,沿著道路繼續向東下一個目標就是斯摩稜斯克,這條道路現在也還是從華沙通往莫斯科的主要道路,所以德軍進攻斯摩稜斯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這種交通要道只要爆發戰爭通常就是雙方爭奪的焦點,很多地名會在戰史中反覆出現,比如徐州,阿勒頗這種地方。

    當時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之間的分界線就是普里皮亞季沼澤,這個沼澤面積巨大,而且可以說成為了一個天然的屏障,大兵團作戰一般是要避開這種地形,無論是德軍還是蘇軍,而蘇軍游擊隊則是有力的利用了這一大片沼澤和森林在德軍的反覆掃蕩中生存了下來。

    對於德國的目的就是要和蘇聯爭奪生存空間,那麼一方面是要大量的消滅蘇軍有生力量,還有就是要迅速的向前推進,這樣使用現成的道路就是德軍最明智的選擇。那種在森林中重新修一條路的辦法,看著非常牛,但是速度太慢,反而是喪失了時間,而且對於自身的損耗太大,德華人如果是一邊修路一邊向東,那就不可能在戰爭初期取得那麼多的大合圍戰的勝利,這些勝利就是利用裝甲部隊相對於步兵部隊的機動優勢,迅速插入蘇軍後方所取得的,沒有道路這種機動速度優勢根本無從發揮。

    戰爭的後期包括德軍在法國,的確是讓坦克部隊通過了一些複雜地形,但是這些複雜地形距離都不是很長,而且這些地方對於裝甲部隊的後勤車輛還是巨大的障礙。這一點在後來蘇軍出兵東北平原時表現的特別明顯,雖然蘇軍近衛第6坦克集團軍翻越大興安嶺,把日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坦克集團軍的後勤車輛都還在山上,到了日本宣佈投降的時候,實際上蘇軍坦克部隊的燃料已經基本耗盡,如果日軍沒有投降,失去油料的坦克絕對是一堆廢鐵。所以從斯摩稜斯克進攻莫斯科其實是一條最快的路線,就是直插莫斯科。德華人沒有繞路。至於後來分兵南下,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圖片來自於網路。

  • 7 # 冥蝶讀書

    因為希特勒不同意進攻莫斯科。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下達了第21號戰爭令:“德國軍隊必須準備好在結束對英作戰前,以速戰速決的方式摧毀蘇聯。”

    德軍總參謀部根據這份指令開始制定作戰計劃,也就是巴巴羅薩計劃。但在具體的作戰目標上,是否要進攻莫斯科,希特勒和德軍總參謀部的元帥們產生了分歧,這種分歧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影響了計劃的實施,最終導致了巴巴羅薩行動的失敗。

    一、要不要進攻莫斯科?

    當時的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和總參謀長哈爾德認為應該直插莫斯科,就像在西歐的行動那樣,迅速擊破蘇聯。

    元帥們此時都認為蘇聯不堪一擊,蘇軍雖然數量龐大,武器裝備也比德軍多,但是士氣低落,指揮訓練很差,蘇芬戰爭中的表現可見一斑。

    中路指揮官包克元帥認為德國軍隊“如果打,就一定可以擊敗俄華人”。

    希特勒和元帥們一致認為只需要幾個周就能摧毀蘇聯。

    不過希特勒的目標是優先攻擊列寧格勒和波羅的海國家,而不是莫斯科。

    他對總參謀部的計劃不太認可,他覺得元帥們低估了蘇軍對德軍兩翼的威脅。為此,他召集參謀人員進行了仔細研究。

    1941年3月中旬,希特勒駁斥了總參謀部的計劃,他推斷出普利皮特河的沼澤不會對蘇軍行動造成阻礙(後來的戰況證明了他的推斷是正確的),現有計劃將德軍鋪得太開,對羅馬尼亞、匈牙利和捷克的力量過於依賴。

    3月17日,希特勒在於軍隊領導人會議上重申了他的觀點,“莫斯科完全不重要”。勃勞希契和哈爾德接受了希特勒的觀點,對原計劃進行了修改,中路的目標就定在了斯摩稜斯克。

    也就是說,巴巴羅薩計劃最初就不包括莫斯科,中路的目標就是佔領斯摩稜斯克。只是後來德軍發現莫斯科周圍聚集了大量蘇軍,才決定進攻莫斯科。

    二、為什麼不是莫斯科而是斯摩稜斯克?

    (在斯摩稜斯克會戰中被俘的斯大林之子)

    閃電戰的戰爭理論是,在空軍掩護下,裝甲部隊快速穿插迂迴到敵軍後方,阻止敵人組織有效防禦,形成包圍圈,後方步兵跟進,消滅包圍圈內敵人,摧毀敵人有生力量。

    也就是說,佔領一座城市的目的也是為了包圍敵人,並非單純的攻城略地。

    當時蘇軍主力佈置在邊境地區,佔領斯摩稜斯克區域,就可以阻止蘇軍渡過第聶伯河,從而實現將蘇軍主力消滅在第聶伯河以西的目標。

    德軍並非全是快速部隊,跟在後面的步兵師基本上是徒步行軍,少數裝甲師無法完全大包圍,只能突擊到較近的距離,等待後方步兵師跟進。說白了就是,受到了德國國力的限制。

    距離上,當時德軍佔領了波蘭,東部邊境距離莫斯科超過了1000公里。

    這麼遠的距離,蘇聯境內糟糕的交通系統,德軍自身後勤供給的困難,裝甲部隊要突擊到莫斯科,難度太高了,而且得不到空軍掩護,當時德軍飛機可飛不了那麼遠。

    從明斯克到斯摩稜斯克的交通狀況要好得多。需要注意的是,德軍裝甲部隊主要依賴公路。

    斯摩稜斯克雖然位於明斯克——莫斯科之間的鐵路線上,但蘇聯用的是寬軌鐵路,德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利用。而且第聶伯河以東到莫斯科之間的區域內,公路條件要差許多。

    另外,從心理層面來說,希特勒不願意進攻莫斯科,他不想重蹈拿破崙的覆轍。

    從經濟因素考慮的話,北方的波羅的海和南方的烏克蘭更有價值。控制波羅的海可以保障從北歐進口的鐵礦運輸線,控制烏克蘭可以獲得工業區和糧食。

    因此,在最初的巴巴羅薩計劃中,中路只需要打到斯摩稜斯克就可以了,目標就是消滅蘇軍主力。

    三、為什麼後來又要進攻莫斯科?

    (基輔會戰被俘的蘇軍士兵)

    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德軍進展神速,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1941年7月3日,哈爾德樂觀的估計,“再過兩週,就能徹底擊垮蘇聯”。

    然而,無論是希特勒,還是元帥們都發現自己低估了蘇聯。

    8月11日,斯摩稜斯克會戰已經結束,德軍雖然獲勝,但是損失也不小,損失了15萬人,近一千架飛機,和幾百兩坦克,進攻能力遭到削弱。

    哈爾德在日記中寫道:“戰爭開始時,我們確定敵軍有200個師,現在我們統計到了360個。我們消滅了一打,另一打又會補充上來,我們的部隊只能在無盡的戰線上,在沒有縱深的情況下,不斷遭受敵人的攻擊。”

    中路德軍進展雖然很快,但是他們發現蘇軍越打越多。

    在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理論指導下,哈爾德提議,德軍繼續進攻,集中力量消滅莫斯科周圍的大量蘇軍。

    但根據巴巴羅薩計劃,莫斯科要等到在列寧格勒被攻下之後才能考慮。

    希特勒不同意繼續進攻莫斯科,但元帥們都一致認為應該立即集中力量進攻莫斯科,這其中包括古德里安。

    哈爾德不願意跟希特勒說自己的想法,於是派古德里安去勸說希特勒。

    不過古德里安沒能說服希特勒,希特勒堅持要進攻基輔,奪取烏克蘭,他甚至說“我的將軍們一點都不懂戰爭的經濟因素”。

    9月25日,基輔會戰結束,德軍取得了巨大勝利,俘獲了將近70萬蘇軍以及大量武器裝備。

    將軍們認為蘇聯即將被摧毀,極力主張進攻莫斯科,希特勒動搖了,猶豫了。

    希特勒沒有否決哈爾德的提議,於是進攻莫斯科的颱風計劃開始了,當然災難也很快降臨了。

    總的來說,戰爭初期希特勒不同意進攻莫斯科,更多是出於經濟層面的考慮。

    而將軍們基於戰爭理論,要求進攻莫斯科,由於軍隊實力的限制,最後以斯摩稜斯克為初步目標。

    但無論是希特勒,還是將軍們,他們都低估了蘇聯的戰爭潛力,在戰爭準備上嚴重不足,最終導致戰爭的失敗。

  • 8 # 島主說事

    蘇德戰爭初期,為什麼德軍要進攻斯摩稜斯克,而不是直插莫斯科?這個問題實際上很好回答,德軍如果不先殲滅斯摩稜斯克的蘇軍重兵集團,難道讓蘇軍在背後倒插一刀?那樣德軍進攻莫斯科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一方面,佔領斯摩稜斯克是德軍進攻莫斯科的必經之路。

    之所以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因為斯摩稜斯克戰役耽誤了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的時間,這與希特勒暫緩莫斯科戰役並不矛盾。由於斯摩稜斯克戰役的時間起自7月10日終至9月10日,前後有兩個月時間,而德軍佔領基輔再發動莫斯科戰役時,時間是在9月30日,也就是說,推遲一個月打響的莫斯科戰役展開時,斯摩稜斯克戰役結束沒多長時間。從這個角度講,斯摩稜斯克戰役就是莫斯科戰役的前奏,也和基輔戰役一樣,為蘇軍做好莫斯科防禦贏得了寶貴的準備時間。

    那麼,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時,中央集團軍群所向披靡一週時間就佔領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第2和第3兩支裝甲叢集也在古德里安指揮下,採取鉗形攻勢準備繞到斯摩稜斯克身後進行包圍作戰,按道理德軍完全可以繞開這個堡壘,直接向莫斯科進攻的,而且那時候蘇軍在莫斯科的防備並不充分。

    德軍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實際上,從古德里安指揮的裝甲軍團來講,他是非常希望直接進攻莫斯科的,包括8月份希特勒命令他增援基輔時,他一度產生了反感而遭到希特勒的訓斥不懂經濟。而這一切都與巴巴羅薩計劃有關。

    1940年12月8日希特勒簽署第21號作戰指令,命令德軍3個集團軍群務必在1941年5月中旬之前做好戰爭準備時,德軍把先佔領列寧格勒、再佔領莫斯科後佔領基輔作為了戰爭首選目標,而德軍之所以在中央集團軍群部署了兩支裝甲叢集,就是認為北方集團軍群的進攻會快於中線,也是德軍預料蘇軍在中線的防禦肯定會強一些。

    而在德軍的計劃方案裡,進攻莫斯科依靠中央集團軍群的兵力是不足的,所以,打通北線和中線的通道讓兩個集團軍群連成一片,就成了進攻莫斯科之前的重要任務。只不過,由於北方集團軍群的進展因對地理環境不熟和裝甲部隊進攻受阻耽誤了,所以,中線和北線一起夾擊莫斯科的計劃並沒實現。

    從這個層面講,蘇德雙方在斯摩稜斯克展開激戰時,並沒意識到這場戰役對莫斯科戰役具有牽制作用,而且蘇軍也沒意識到此戰一下子損失了50萬精銳,成了蘇德戰爭打響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它的意義有二,一是阻止了德軍進攻莫斯科的速度;二是使中線和北線德軍聯合進攻莫斯科的戰役企圖落空。

    另一方面,斯摩稜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爆發以來第一場有計劃的阻擊戰,蘇軍雖敗猶榮。

    為什麼說蘇軍在斯摩稜斯克打輸了還光榮呢?這是因為從戰爭打響後,蘇軍出現了一系列的潰退和敗績,在明斯克戰役中西方面軍遭到重創,因巴甫洛夫指揮的失誤逼迫斯大林把近50萬重兵都部署在斯摩稜斯克一線,德軍想進攻莫斯科必須要解決當面之敵,這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屏障。

    實際上,朱可夫被解除總參謀長職務擔任預備方面軍司令員以後,蘇德雙方圍繞斯摩稜斯克戰場的戰鬥已經打響,7月16日德軍就已經攻佔了斯摩稜斯克和奧爾沙,20日就佔領了莫斯科前沿突出部葉利尼亞,對莫斯科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也是在這關鍵時刻,朱可夫來到了前線,他指揮預備方面軍依靠強大的喀秋莎火箭炮和T34坦克,於8月底9月初收復了葉利尼亞,雖然在鐵木辛哥元帥指揮下,蘇軍從7月底到8月中旬對斯摩稜斯克地區展開了殊死作戰,但終因戰術不利和反擊失利造成重大傷亡。9月1日到9日,蘇軍用了4個集團軍再次對斯摩稜斯克的德軍發動進攻,但收益甚微,而此時雙方的精力都放在莫斯科戰役上,斯摩稜斯克戰役才告一段落。

    總結蘇軍在斯摩稜斯克戰役的失利,關鍵的還是打法有問題。從兵力上講,蘇軍並不弱勢,在前期明斯克戰役已經領教古德里安裝甲進攻的厲害以後,蘇軍並沒有改變打法,仍然採取硬碰硬的方法與德軍的鉗形攻勢展開反擊,而且還首次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這樣的先進武器,但在指揮上還是存在著對閃擊戰畏首畏腳的問題。

    從戰場環境來看,由於斯摩稜斯克戰役打響時,北線面臨列寧格勒被圍、南線兩個方面軍正在向基輔突出部轉移,而西方面軍又遭到明斯克戰役的重大損失,蘇軍無論從信心和戰術安排上都存在怯戰思想,雖然斯大林和朱可夫在處置巴甫洛夫等高階將領以後,對斯摩稜斯克一戰給予了高度重視,但仍然沒有找到戰勝閃擊戰的方式方法,唯一的成功就是為莫斯科的防禦準備贏得了時間。

    從上面分析看出,斯摩稜斯克戰役,德軍為什麼沒有繞過去直接進攻莫斯科?這是不可能的也是戰場環境做不到的。就德軍的裝甲進攻來說,雖然第2第3兩支裝甲叢集已經前出到斯摩稜斯克身後,但德軍的主力部隊還在後面,德軍不可能冒首尾脫節的風險讓裝甲部隊單獨進攻莫斯科,那樣閃擊莫斯科的戰果只能輸得更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番茄育苗會出現哪些異常現象?如何有效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