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行皇帝
-
2 # 夜狼文史工作室
忽必烈兩徵日本為何失敗?
忽必烈兩徵日本皆以失敗告終,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對日本島最終只能望海而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資訊匱乏,不能做到知已知彼。蒙古人是在快佔領了南宋之後才知道有日本島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地兒,忽必烈開始遺派使去日本,要日本當附屬國,日本方面當時閉關鎖國,也不知道蒙古大軍的厲害,也不知道蒙古人看得有多重要。一幅愛理不理的樣子,讓忽必烈下不來臺,於是起了遠征日本的打算。於是以高麗為大本營,開始打造戰船。
第二,水師力量並不強大,相比較蒙古騎軍在歐亞大陸的不可一世,蒙古的水師海軍力量並不強大,攻打擁有長江天險的南宋政權,蒙古人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而更不用說隔海相望的日本島,1274年,蒙古第一次遠征日本,出動了兩萬人,並強迫高麗人為其打造了一千戰船,高麗人明面上不敢違背,但交出來的戰船偷工減料,質量不過關,蒙古人也不知道。第一次遠征日本,本來一開始戰局進展順利,蒙古軍成功佔據馬布壹歧兩座海島,但攻佔第三座島嶼太宰府水城戰事最激烈的時候,一陣颱風,刮壞了蒙古人近三百多艘戰船(高麗戰船太坑爹),毀損近半,只能撤退。1279年,蒙古再次出征日本,動用了十二萬大軍,兵分兩路,這次的戰船達到了三千艦,但戰船一方面還是高麗人提供和原來一樣坑爹,南宋方面提供的也船在內陸江湖用還可以,但出了海也不行,所以當蒙古大軍在日本平戶再次遇到了神風颱風,南路軍全部葬身海上。
兩次失敗異曲同工,都是毀於颱風,看似偶然,但其實是蒙古水軍太弱的原因。
三,日本人戰意堅決
在兩次對抗蒙古人入侵的戰爭中,當時的日本天皇北條時宗主戰的態度十分堅決,後來蒙古人派了幾拔使臣,企圖讓日本服軟稱臣,但北條時宗強硬,一邊殺了好幾拔使臣,使得國內抗日的態度很統一很堅決,可以說,骨頭硬,連老天爺都在幫。
-
3 # 楚狂接與
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忽必烈發兵圍攻襄陽,在此之前臣服的高麗國屢次向忽必烈上表希望元軍能庇護自己免遭日本海盜襲擾。忽必烈一方面想讓日本臣服自己,另一方面希望日本從海路襲擊南宋,所以送了一封國書去日本。有種說法是國書內容無理,導致當時日本實際的掌權者北條時宗的憤怒。
其實這是一個誤會。國書原文如下
上天眷命,大蒙古國皇帝,奉書日本國王。朕惟自古小國之君,境土相接,尚務講信修睦。況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區夏。遐方異域,畏威懷德者,不可悉數。朕即位之初,以高麗無辜之民,久瘁鋒鏑,即令罷兵,還其疆域,反其旄倪。高麗君臣感戴來朝,義雖君臣,歡若父子。計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麗,朕之東藩也。日本密邇高麗,開國以來,亦時通中國。至於朕躬,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國王知之未審。故特遣使持書,佈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問結好,以相親睦。且聖人以四海為家,不相通時,豈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圖之,不宣。這個文書跟歷代中國王朝的外交文書相比較已經算是姿態很低的了,說明一開始忽必烈真是想日本臣服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用戰爭解決雙方的關係問題。而北條時宗接到國書時剛剛十八歲 ,年少氣盛憤然認為蒙古國書無理,感覺自己被侮辱了,決定不理使者。
第二年忽必烈又派使者來索取回信,時宗還是不予理睬。使者沒辦法,抓了兩個日本老百姓回去交差,表示好歹自己還是到過日本的。一連幾年總共有四批蒙古使者到達日本太宰府,但是都無功而返。
這下子輪到忽必烈覺得自己被侮辱了,此時已下決心征服日本。
至元十年春(公元1273年),襄樊在苦守五年之久後最終淪陷,東南的半壁江山再無險可守。忽必烈也終於騰出手來籌備日本徵伐的事宜。
至元十一年,元朝發動兩萬七千人左右的駐高麗蒙古軍和高麗國軍組成聯合部隊東征日本,元軍的作戰水平整體高於日本軍。元軍弓箭射程220米,日本弓箭射程100米;元軍有一種叫震天雷的開花彈火器,日本就沒見過這種武器;元軍使用鑼鼓為進退號令,日本沒有先進的戰場資訊傳遞體系;元軍團隊作戰熟練,日軍仍然保持單騎挑戰的傳統(一騎討)。
不過日本方面也有個別武士團體驍勇善戰,並且擁有地利。所以雙方都沒有佔到太大便宜,而整體來說元軍略優。但是到了當年十月二十夜,忽起大風,由高麗建造的船隻被大浪打得七零八落,元軍殘部只得返回高麗,此役日本稱為“文永之役”。
七年後,滅亡了南宋的忽必烈再次興兵東征,大軍分為江南軍和東路軍。江南軍由南宋降將范文虎率領十一萬南宋降兵從江南出發,這支部隊與其說是軍隊,不如說是移民船隊,沒帶多少武裝,攜帶的多是開墾土地所需的農具和稻種。東路軍則是作戰部隊,由蒙古人、色目人、高麗人組成的混成兵團四萬人,主將為蒙古大將阿剌罕,從高麗出發。
這次日本方面所做的防禦準備比之前更加充分,所動員的作戰部隊較文永之役更多,並且險要地段都築有石壘防護,其實即使後來沒有遭遇颱風,元軍也會糧盡而退。
遠征船隊在平戶島、鷹島、博多灣附近海面逡巡了一個多月後,在當年閏七月初一又遭遇颱風,據日本外史描述元軍僅逃回三人。
閏月大風雷,虜艦敗壞,我等因奮擊,鏖虜兵,浮屍蔽海,海可步而行,虜兵十萬,脫歸者才三人。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元軍參戰的高階將領一個都沒死。《元史》說法如下:
詔徵日本軍,回所在,官為給糧,忻都、洪茶丘、范文虎、李庭、金方慶諸軍,船為風濤所激,大失利,餘軍回至高麗境,十存一二。其實颱風都是多餘的,忽必烈兩次征伐日本以當時的海運技術根本無法維持大軍團持續作戰所需要的給養,鑑於日本當時的軍事實力,即使沒有颱風也能夠維持守勢,元軍無糧那麼只能退兵了。
而日本卻因為兩次颱風“相助”而形成了“神國”意識,並融入到了武士道精神之中,簡而言之就是不顧死活、冒險蠻幹,而蠻幹之後必有神助。一直到二戰奇襲珍珠港日本軍界那匪夷所思的樂觀情緒我們都能找到這種“神國”意識的影子,歷史有時就是這麼啼笑皆非。
-
4 # 文史包袱鋪
忽必烈為何攻打日本?
這當然跟戰鬥民族的氣質有關。一如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所說:“蒙古帝國是喜歡侵略的,是有誇大的性質的”。此言真實不虛。但是,本來忽必烈卻也沒想真打日本。倒不是不願意打,實在是因為當時沒啥空。換句話說,忽必烈心裡想,你想嚐嚐蒙古爺爺們的馬刀,也得問問爺有沒有空啊。
本來呢,打日本這事,是北韓人挑起的。
北韓人總是這樣,歷史上總被日本人欺負。這事在古代沒少出現過。每次被日本人揍,北韓人就找“中華老大哥”幫忙。北韓人說,大哥,那倭孫老揍我,揍我就是不給你臉,這事你可看著辦吧。
這個北韓人是趙彝。
此公何許人也?
他是代表當時元朝出使日本的使者。
可是,這個北韓人幹嘛給忽必烈打工?
原來在1260年,忽必烈稱帝以後,高麗元宗向蒙古帝國稱臣,高麗國自然成為了蒙古帝國的東部藩籬。趙彝作為北韓國的外交官,親自表示願意幫助蒙古帝國出使日本,反正日本這個國家,他們北韓人打過很多次交道,不打不相識。肯定不辱使命。結果呢?這次出使,沒有結果。忽必烈心裡已經略有不爽,想著這日本國,態度有點小傲嬌啊。是不是嫌棄我沒有直接派國內使臣呢,於是,他又派了第二批使者,這次出現的結果完全可以複製黏貼第一次。兩批使者,其實都參見了鎮西奉行,也由鎮西奉行傳達了鎌倉幕府的徵夷大將軍及在京都的天皇,但兩國並未建立真正的外交關係。在忽必烈看來,這個結果是相當不滿意的。
後來,忽必烈覺得大國顏面不可失。說什麼也不再派使者了,而是透過虛擬社交活動——寫信,給日本方面寫了一系列的信件,日本國家領導人北條氏看的都煩了,以為忽必烈寫信寫這麼頻繁,這是要交筆友呢!心想你一個蒙古韃子有啥了不起的,你能馴服北韓,你可動不了我。後來忽必烈始終沒有等到日本方面友好的投降回信,於是,在1273年,派了一支部隊去高麗做先鋒,但由於戰線太長,戰略補給不足,最終這隻先鋒部隊匆匆回到中國。畢竟,元軍擅長騎兵,而馬匹所需要的養馬草場,在高麗國沒有,這就限制了部隊的運動。不過,這次戰役中,日本方面也損失慘重。蒙軍徵東元帥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0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把日本對馬、壹岐兩島攻陷,幾百名日本武士被殲滅。但是,元軍在戰場上壓制了日軍,在山地作戰方面卻始終無法突破九州島的地形,沒有深入九州腹地。由於日軍的戰鬥意志十分頑強,殊死的拼搏之下,元軍逐漸潰散。
然而,這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救了日本人的是作戰當天颳起的颱風。
即後來日本人所謂的“神風”。
這一場颱風掀翻了元軍200多艘兵船。徵東元帥忻都只能連夜撤退回國。
元軍攻日的第一次,就這麼窩囊地輸給了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颱風。
緊接著,1275年,不甘失敗的忽必烈,準備再次派軍攻打日本。
但是,日本幕府這次得到了準確的訊息,早已有所準備,他們首先加強了九州武士們的應戰準備。同時,更從中國學來了戰術體系,在很多可能登陸的地點,修建城堡,組織防禦設施。
可笑的是,這時候的高麗國王,又開始勸“中華老大哥”忽必烈說,要不,這事就算了吧。大哥息怒,保重身子骨要緊。忽必烈想想,小弟的意見也是意見,值得尊重。於是,又派了兩名使者去日本,但日本卻把使者斬首。完全不給蒙古人面子。
忽必烈氣的鬍子都歪了說,你拿我們戰鬥的民族當啥了!
於是,1279年,征服了南宋以後,修整了兩年的蒙軍,於1281年發動對日第二次戰爭。這次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江南郡,就有十餘萬人,這江南兵可是能習水戰的漢人組成,一開始戰爭進行的比較順利,同樣是對馬島、壹岐島的順利爭奪,然後攻九州,並選擇在不同地點登陸。問題又出現在了九州,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來襲,這讓蒙古人甚至絕望。這一次和上一次簡直是如出一轍。
蒙古人艦隊又被颱風摧毀了大半。
日本人那個樂啊,這時候他們忽然萌發了一種莫名的天之驕子的神國之感。
從這個時期開始,日本人把這種助力民族的颱風叫做神風,直到二戰期間,他們也不忘記給自己的特工隊,取名叫“神風特工隊”,寓意神力的保佑。
當然,從這是時候起,他們也開始對中華老大哥態度漸漸傲慢。
畢竟,忽必烈也兩次被打敗了。
可是,日本,在歷史上對“中化老大哥”,從來是心生敬仰,一向規規矩矩地當“小弟”。這種“大哥崇拜”純粹發自內心,很有點未成年人對社會人莫名的仰視感。
事實上,打秦始皇那會兒開始,號稱“扶桑”的日本,就是“中華老大哥”心中,一個開滿浪漫櫻花的所在。那時候,華人對於東方大海上的陌生地方,很有點仙人洞府的想象。總認為那種地方都長滿了仙草靈芝啥的。所謂蓬萊、瀛洲、方丈,就是東方大海上,神仙住的三個島。扶桑呢,在先秦的人們眼裡,大概比這三地,也差不太遠。
已經建立了秦帝國的始皇帝,一心渴慕長生不老,被養生磚家徐福同志以一通兒養生“心靈雞湯”灌了腦。相信了方術的長生久視之功,於是派徐福同志漂洋過海來看倭,到那扶桑之地(即太陽昇起在桑樹的地方),尋找比腦白金還適合老人家養生的所謂“長生不老藥”。
徐福同志不辱使命,一共去了兩次,第一次去了回來以後,告訴偉大的秦始皇,人家扶桑那邊很熱情,地方也很奇特,您要的仙丹真有,就是人家有點捨不得給您,要不您讓我再帶點厚禮,同時帶點童男童女,過去再爭取一回。秦始皇求藥心切,要不說老年人都相信保健品呢,他二話不說,大袖一揮對身邊的人說,徐福要啥就給啥,只要能帶回藥來!
徐福去了扶桑以後,就在當地搞起了獨立王國。扶桑國國王就此誕生。
而海的這一頭,始皇帝望穿了秋水,也沒喚回徐福的身影。當然,我們的始皇帝很忙,後來也就無暇顧及這件事,沒有發兵攻打扶桑,或者派人再找徐福。估計也是出於面子問題,被人騙了總不能讓全華人民都惦記吧。
後來比較出名的扶桑國與“中華老大哥”交往,則發生在唐朝。著名的鑑真大和尚東渡,在歷史上,可是與玄奘高僧西遊一樣的出名。當然,一個是文化輸出,一個是文化引進。同時,日本的留學生,多次來到中華唐都學習,畢了業那文憑拿回去,可是相當過硬。這群中華海歸,回國就成了國之上賓,躋身政界和文化界、宗教界的明星、意見領袖。我們熟知的阿倍仲麻呂就是其中一例。而日本不少寺廟建築,今天都能看到唐朝建築格局的身影。老一代日本人穿的和服,就是當年唐朝人的服飾。一句話,當時,大唐人對於日本(琉球)的態度,始終是大國對小國的同情與提攜,而日本則無比虛心虔誠,它真的認為自己跟著大哥,就應當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哪怕大唐人睡著人不學習,那天賦異稟的文化水平,也比自己強百倍。
後來到了宋朝,日本人更是對“中化老大哥”崇拜到了骨子裡,從宋朝傳過去的鬥茶茶道、建盞、賞花花道、甚至武士道的諸多內涵,都源自宋朝文化。乃至,元朝滅亡南宋之時,日本人舉國哀悼,如喪考妣。這就是父母之邦被滅了的心痛。由此,即便元朝信誓旦旦地認為自己拿到了南宋皇帝的傳國玉璽,“受命於天,其壽永昌”,國家政權屬於宋朝禪讓給了元朝,在當時的日本人看來,這也是不合邏輯的蠻橫之詞。於是,日本國內從未正式承認大元王朝的紀元和地位。
忽必烈同志哪裡受得了這個氣?我堂堂大元,戰鬥的民族,啥時候輪到你個小國不承認?但是,忽必烈的確兩次都沒能打敗日本。
自明朝中後期開始,日本則對“中化老大哥”,傲慢無禮之心化為了行動。比如明朝中後期東南沿海屢禁不止的倭患,換了唐宋時期,絕對不可能出現。
再比如清晚期的甲午海戰,以及民國時期慘絕人寰的九一八、七七事變。
兩場神風,真的把扶桑國吹的驕傲放縱。徹底瘋了。
-
5 # 狼居高閣
忽必烈徵日,目的是進一步孤立南宋和統一東亞。13世紀中葉,東亞只剩下南宋與日本不在蒙古的勢力範圍之內,由於南宋國力不太弱,蒙古一時無法吞併南宋,而日本與南宋有著十分密切的商業關係,所以忽必烈在幾次要求日本稱臣無果後決定出兵日本。
第一次徵日之戰發生在1271年,這一年忽必烈正式稱帝建國號大元,滅宋之戰被提上日程,為了防止日本支援南宋,忽必烈決定征服日本,可結果失敗。
第二次徵日之戰發生在1283年,此時南宋政權已於1279年崖山之戰徹底滅亡,東亞只剩下日本孤懸海外,忽必烈決定徹底解決日本問題,可仍然失敗。
這兩次登陸戰的主戰場都是日本當時最大的對華通商口岸九州博多港。
元軍第一次主兵力為中原水軍與高麗水軍,第二次主兵力為原宋國水師與高麗水軍,但最高統帥都是蒙古人。日軍兩次主兵力均為鎌倉幕府九州御家人,統帥為時任鎌倉幕府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
從雙方的政治和軍事的形勢來看,元朝已經處於下風。由於元朝是透過武力的手段征服的南宋與高麗的,宋軍和高麗軍都與元朝均有亡國之恨,都不甘心替蒙古人賣命,而且元朝在全國實行人種歧視制度,更使得他們對元朝沒有好感,元軍在日本戰敗後有許多原宋軍和高麗軍都投降留在了日本。並且,蒙古將領從未參加過海戰,卻讓他們指揮領導,外行管內行,只會越管越亂。
反觀日本方面,北條時宗控制下的武人政權正處於最為穩定的時期,全國御家人都對幕府北條氏俯首示忠,以死效命。
從地理優勢來看,日本也是優勢極大。當時元朝對日本的情況幾乎是一無所知,卻要進行戰爭型別中最為困難的登陸戰。而日本方面早就作好了準備,利用地理優勢在博多海岸堆起了堅固的防禦工事,使得元軍登陸十分艱難。
還有就是數百年來人們議論紛紛的“神風”問題。這不單單是天災,更是人禍。當時,蒙古人是不懂造船技術的,忽必烈下令高麗製造徵日軍船2000艘,並且要求在兩個月內製作完成。高麗方面不敢抗命,但又限於能力無法按期完成,只好偷工減料糊弄蒙古人,而蒙古人本身對造船行業知之甚少,看著戰船外表結實就覺得可以了。正好上天也可憐日本,兩次元日戰爭正好是颱風季節,客觀上造成了兩次徵日之戰均以慘敗收場告終。
筆者認為,即便當年元軍登陸拿下了博多,元朝想滅掉日本也是十分困難。第一是糧食補給問題,作為登陸軍,糧草供給基本上要靠海上運輸,但在航海技術並不發達的13世紀,這將耗費超高成本並擔當巨大風險。第二是雙方的作戰方式差距太大,蒙古鐵騎強大,擅長團體戰,但騎兵只有在中原那樣的大平原才有用武之地,日本多山,騎兵也得下馬當步兵!而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強,機動性大,日本刀又長而鋒利,蒙古步兵的作戰優勢不如日軍。
雖然徵日之戰失敗了,但還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由於鎌倉幕府戰後沒有財力和土地獎賞參戰的有功御家人,北條氏的統治能力迅速下滑,最終在1333年滅亡,之後近三百年日本陷入了大分裂時代(南北朝和戰國時代)。
-
6 # 晉唐風骨
歷史上,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遠征日本,卻都以失敗告終。曾經橫掃歐亞大陸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隊為什麼兩次敗給一個小島國呢?
忽必烈第一次遠征日本是在征服北韓半島後。第二次是在南宋滅亡以後,這一次他積聚力量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進攻。如果單以軍事實力論,元朝軍隊登陸日本並佔領全境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但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可惜天公不作美,兩次東征日本都遇到海上風暴,導致功虧一簣,實在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忽必烈兩次遠征日本失敗,各種原因很複雜,首先“人和”方面,當時的元朝採取了民族歧視政策,將百姓按民族分為四個等級,漢人處在最低的等級,經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於是,戰爭爆發後,漢人和其他低等民族並不真心為元朝出力,東征時候的蒙古、漢人等很難達成團結一致。而且,以範漢文為首的將領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導致軍隊群龍無首,很快土崩瓦解,犯了兵家大忌。
在武器裝備上,日本的戰刀在世界堪稱一流,元軍使用的則是質量較差的鑌鐵彎刀,戰鬥中經常在對砍時刀刃發生捲曲。這些都是東征日本失利的原因,但強大的原朝敗給日本,僅是這些原因嗎?
其實“天時不利”才是元朝東征日本失利的主要因素,兩次遠征日本,元軍都在海上遭遇了大風暴,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兩次遠征犧牲計程車兵大多數死於海上風暴。那海上風暴為何對元軍破壞如此之大呢?
當時造船業發達的中國沿海地區還沒完全被忽必烈征服,所以東征艦船的建造是有技術落後的其他民族負責,結果造出來的船隻質量很差。同時遠征軍配備了大量的河船,對海上大風浪的抵抗力較低。因此元軍船隻在遭遇海上大風暴時大多被摧毀,官兵大多數死於海里,導致元軍不佔自退。
逃過一劫,欣喜若狂的日本人,認為颱風並不是偶然的,而是他們受到了神的庇護,由神吹起“神風”來保護日本島的,他們信奉這樣的“神風”。不管怎麼說,忽必烈東征日本的失敗,很大程度是因為天氣因素造成的。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成吉思汗之孫,元朝的開創者。他建立的元帝國幅員遼闊。史書記載“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事實上,在元帝國鼎盛時期的版圖是史無前例的。它北邊包括外蒙地區以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西邊直轄新疆的羅布泊附近,另外還有察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欽察汗國這四個藩屬國,它們的疆域幾乎覆蓋中亞、西亞乃至東歐;東面瀕臨大海,包括北韓半島、琉球群島、臺灣島;南面一直到達南海。最後在東征日本時失利,不免令人唏噓!
回覆列表
用人不當,用的多數是宋朝的降軍,二十幾艘船隻有三艘的蒙古監軍,其他都是前宋水軍,宋軍本就不待見異族夷蠻,所以一上岸倒戈,兩次逼走蒙古達子,最後兩次東征的大部分宋人都留在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