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曹雪芹在給自己的《石頭記》做序言或做楔子時寫下這首詩,這首詩的創作目的是什麼?難道是反映曹雪芹因當時無人理解其創作《紅樓夢》的用意而感到孤寂的情懷嗎?對此你是怎麼理解的?
11
回覆列表
  • 1 # leiyangmeizi

    自嘲、他的嘔心力作,怎可能是詞面上的荒唐言、一把心酸淚、講的是他的經歷與紅樓夢的故事,看了紅樓夢的人都能看出曹雪芹的用心、從各種人生角度、詩詞文字,大到人生哲學,小到吃穿用度、人物的形象刻畫,人處於某種環境狀態、面面俱到、無微不至、這是怎樣的一種“痴”人,才有的執著。誰解其中味、就更明瞭;人生百態,各花入各眼,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有人看到愛情、有人看到官場、有人看到商場等等;總而言之你處在什麼環境,就能從《紅樓夢》中找到影子!

  • 2 # 三木寶寶1

    曹雪芹的一種自謙,這部鉅著是他一生的心血,生前還被朝廷定為禁書,他的生活一直貧困淒涼,不知是他的無奈,還是他不願與權貴為伍。也許只有把自己植身於泥土中,才能洞悉到社會的光怪陸離。曹雪芹給我們留下的這部【紅樓夢】,它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作者本身,它是全民族的一份財產,曹雪芹用他的目光,向我們揭示了生活的真諦,一點不“痴”,在不露痕跡的描寫中,點悟著我們這些不醒的痴人。

  • 3 # 荷唯洛之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是《紅樓夢》的開篇詩,“滿紙荒唐言”點出了文字的假,以假語村言的方式來揭示某種真像。作者曹雪芹本人可以說是曹雪芹的原型,也可以說本書借影了明珠的家事,或者說,這個賈府的背景是當時作者的本身經歷,以及是那個社會里,他所能知道的所有大家族的起源和結局。

    這本書雖然沒有直接寫宮鬥,但是透過元春的一句“二十年來辯是非”的判詞道出了宮中的險惡,我們作為看客,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我們看到了書中的賈蓉買官龍禁衛,我們看到了賈雨村的走馬上任,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這一切都是不寫之寫。尤其是那一個賈府的大廈之傾,直接批判了封建社會的各種醜惡。

    我們也知道這部書在風靡之初就曾被禁,這也足以證明本書觸到了統治者的痛處。所以作者在序文裡說的是“滿紙荒唐言”,只為做大家酒後茶餘消遣之樂。

    “一把辛酸淚”,大概很多人都認同本書是以曹家為藍本的,這樣,我們就知道作者曾經歷了鐘鳴鼎食的富貴,也曾經歷了瓦灶繩床的淒涼,箇中滋味,只怕也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人生的人才能夠感同身受。所以這個不寫之寫的荒唐言裡,是有著作者非常多的辛酸的。比如書中,有賈寶玉的不求上進,無才去補天。也有賈珍賈赦之流的鬥雞走狗,但是也有賈蘭的仕途成功,以及賴大兒子,賈雨村,焦大等的小人得志。

    “都雲作者痴”大家都說這個寫書的人很痴,他的痴在哪裡呢,我們從《好了歌》裡面就可以看出來,世人都曉神仙好,可是世人都不肯丟下父母,不肯丟下兒女,不肯丟下妻子,不肯丟下財富,不肯丟下官位,可是這一切,卻都不會因為你不肯放手就能得著永久,比如書中的寶玉,他總是說希望所有的女孩兒都圍著他,守著他,可是最後,卻是他親眼看到了她們一個個的離散。

    “誰解其中味?”這一句詩,是作者的感慨,他寫書寫的隱晦,明面上寫了滿書的各種遊樂,各種人生起落的反轉,道家看到道,佛家看到佛,儒家看到仕,衛道者看到敗壞,革新者看到出路。但是又有誰看清了作者的心思,明瞭本書的本旨呢?

    所以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寫這部書,表面是一個消遣的以供茶餘飯後笑樂的書,但是實際上是作者一生經歷的感悟,以及他對人世永珍的更新交替的明澈解析,他希望看到書的人不止是把它當做一個消遣的工具,更希望讀者能夠體會到他的悔恨,悲憫。並且也能從中得到些許的裨益。

    以上文字也僅是我一家之感悟,也更希望朋友們能夠交流不同。

  • 4 # 歐陽雨晴

    "滿紙荒唐言"

    這是作者自虐之辭,意思是我寫的都是荒唐的人荒唐的故事,各位看官千萬別當真!!

    “荒唐”不僅指作者在書中引出了“煉石補天”、“青埂峰”等荒唐故事,而且也指全書描寫的當時社會的腐朽、殘酷、互相傾軋以至走向滅亡的道路。當時的儒生也認為這是“彌天大謊”,所以作者是以憤恨的心情寫出“滿紙荒唐言”的

    這裡即有實指書中的荒唐情節,也虛指當時社會的荒唐不經!|

    實際上這是說:我這部書描寫了這個荒唐的社會/荒唐的人和故事!!

    "一把辛酸淚",

    這一句話是真情表達,意思是:我寫得很累很辛苦很認真!!→這一點從紅樓中的衣食住行無一不是那個時代實景的雕刻再現,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

    並且作者對書中許多人物都飽含同情,是一部含"辛酸淚"之作。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意?"

    他惟恐後人不知他的真實意圖,故“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魯迅《<絳洞花主>小引》:“《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這裡,作者訴說了他難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被理解的曲戀。

    一部紅樓是一部社會書一部愛情書一部那個時代衣食住行書是一部"百科全書",故才有"紅學"!!

  • 5 # 青山紅豆心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這首詩反映的是曹雪芹什麼樣的心境?

    這是《紅樓夢》開篇詞,是一首五言絕句。這短短二十字,是曹雪芹對《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後"字字看來皆淚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真實寫照。

    作者曹雪芹那個時代,是三百多年前的清朝中葉,當時,小說為正統知識分子所不屑,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無聊的東西。但《紅樓夢》中所描寫的故事,是作者"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經歷,作者透過書中人物故事,來表明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識見,寄託他的感慨。曹雪芹用自己的血和淚凝成"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紅樓夢》。

    作者擔心自己的這血淚之作不被世人理解。所以自嘲"滿紙荒唐言"。但又不甘如此嘔心瀝血的作品被世人誤會,"一把辛酸淚"真切道出他這本書絕不是為了給世人消愁破悶的目的而寫的。預料到有人會嘲笑他的愚痴,他說"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他將自己畫畫時慣用的煙雲模糊法巧妙的用在小說中,用心良苦。

    讀《紅樓夢》,無異於解讀曹雪芹的一生。因為書中描寫,正是他少年時詩禮簪纓世族"功名奕世、富貴傳流"富家公子繁華綺麗、飲甘饜肥"、中年後"舉家食粥酒常賒"直至"蓬牖茅椽、繩床瓦灶"的淒涼一生的真實縮影。

    《紅樓夢》表面‘’雖近荒唐"而"細按則深有趣味‘’,作者親眼目睹‘’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他感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塋一堆草沒了‘’;他告訴人們‘’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世事洞明皆學問"、"善惡到頭終有報‘’、"假作真時真亦假"等經典格言二百多年來一直警醒著紅樓夢中人。

    二百多年來,對《紅樓夢》及其作者的議論,眾說紛紜。有讚歎其博學多才者,有欣賞其妙筆生花者,有豔羨其中歌舞繁華者,更有主張燒燬禁絕此書,因其"棄禮滅義",是"誘為不軌"之"淫書"。

    一首開篇詞,道盡世間炎涼滄桑,道盡曹雪芹的心酸苦楚、淒涼無奈。"脂硯齋"批此書曰: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

  • 6 # 武丁仗劍決雲霓

    謝三木寶寶先生邀!

    “做闊全憑鴉片煙,何妨作鬼且神仙,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這首詩說的是當年京師爭讀《紅樓夢》的盛況,以抽鴉片煙擺闊和談論《紅樓夢》煊才,成一時之風尚。本人身處西北一隅之小城,程度很低,雖讀過兩遍,但不求甚解,只能妄自揣測以交差:

    這首開篇小詩反映了作者曹雪芹既不便明言又怕世人不解的矛盾苦悶心情,當然也隱含著懷才不遇的悲憤,同時又是對讀者的暗示和提醒;因為《紅樓夢》真事隱,假語存,草蛇灰線,迷局重重,他惟恐讀者看不懂,枉費了自己一片痴情和苦心。

  • 7 # 七月流火140400643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是《紅樓夢》第一回中的一首詩。是作者交代完《紅樓夢》一書的來朧去脈之後,針對此書而做。是曹雪芹的個人感慨。我覺得要解這首詩的意思,應該把它和第一回中另一首聯絡起來讀,就更有意思了:“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做奇傳。”這首詩是書中主人公賈寶玉的夫子自道。

    寫書的作者與書中的主人公必有聯絡,這是不用置疑的。曹雪芹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到賈寶玉的“無才可去補蒼天”都是人生感慨,都是人生的遺憾。“荒唐言”裡有主人公的真實故事,而無才補天的感慨中,也包含著作者的人生遺憾。到底誰是誰,正所謂“假做真時真亦假”,是寫書的人走進了書中,還是曹雪芹就書中走出的賈寶玉?這不正是莊生夢蝶的意境嗎?也正是《紅樓夢》的藝術魅力所在。

    曹雪芹就是書中的賈寶玉嗎?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在紅學界也是爭論不休。但有一點必須承認的,小說中的人物,可以有生活中的原型,但它不是原型的翻版。有些紅學家認為,賈寶玉的原型是曹雪芹的叔伯輩,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吳世昌。以現有曹學研究資料來看,這大概是可信的。畢竟按曹雪芹的年歲,大概不太可能趕上曹家的繁華。但文學作品中,故事可以是別人的,但情感肯定是曹雪芹的。因為曹雪芹不可能體會到別人的感情。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曹雪芹是賈寶玉的原型,也不算錯。那些批評胡適自傳說的人,有許多是把文學形象與現實人物劃等號,這樣的看法當然不對,是不符合文學規律的。

    題主在描述中說:“難道是反映曹雪芹因為當時無人理解其創作《紅樓夢》的用意而感到孤寂嗎?”這個理解,我覺得有道理。

    不管命意如何,內容肯定是寫愛情的。作者在第一回就說了:“此書大旨談情”。曹雪芹用許多美麗可愛的女性形象,為我們釀造了芬芳馥郁的藝術之酒。對他們的悲慘命運寄予了無限同情。曹雪芹看到了他們繁華之後的悲劇結局。所以,《紅樓夢》中的美酒又叫“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

    曹雪芹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對女性的尊重。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特別是宋明理學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之後,女人更是完全處於男子的從屬地位,她們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許多美麗的生命就是被這樣的社會摧殘毀滅了。當社會上的大多數人,甚至是全部都對這種現實習以為常,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時候,只有曹雪芹喊出了那句“這是不合理的。”這樣的聲音,在當時,是不能被全社會所理解的。所以,曹雪芹註定是孤獨的。

    看看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就可以明白。寶黛是相愛的,可是與誰結婚,並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當賈寶玉周圍的幾乎一切人都不支援他們戀愛的時候,他們的理由都是充分的。他們都是在內心愛寶玉的。比如他的母親王夫人,在一個身體好,一個身體病的情況下,做為父母的選那一個呢?答案是明確的。所以,《紅樓夢》中的矛盾衝突,不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衝突,而是一種人性的訴求對不合理社會制度的反抗。所以,寶黛的敵人不是某一個人,而是無處不在的社會制度,社會意識。所以,他們的失敗是必然的。打敗他們的,不是內心想害他們的人,恰恰是愛他們的人,真心想他們好的人。可是,他們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給了寶玉,他們不知道在寶玉的心裡,這東西可能毫地價值。這種不被理解的孤獨,正是因為賈寶玉,也就是曹雪芹思想的代言人,他的思想高出當時社會的理解。

    《紅樓夢》的思想不被世人所理解。書中能找出太多的例子。再舉一個。

    尤三姐的形象,在程高本的《紅樓夢》中,是被改動過了。因為它的內容細節與手抄的庚辰本不同。手抄本肯定更近曹氏原意。曹雪芹的原筆,尤三姐與賈珍父子是有關係的。這裡的關係包括肉體的。賈珍兄弟想玩尤三姐。三姐不想被他們玩,卻無力擺脫,索性就玩了他們。到底誰玩誰啊?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格局,什麼樣的氣派?絕對是一種男女平等的格局。但是,程偉元和高鄂以至三百年後的現代人,鮮有能接受這個形象的。一個小小的女子,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格局。於是,他們做了修改。把尤三姐改成了一個節婦的形象。她最後的死,是因為被誤會而自殺的。節婦被誤會自殺,與女人玩了男人相比,思想性立馬從萬米高空落到地下。包括荀慧生的名劇《紅樓二尤》,也是按高鄂的路子編的。如果按曹雪芹的意思,在荀慧生的時代,這個人物依然是不被社會所理解的。

    我們能接受曹雪芹原筆原意的尤三姐形象,也就是近十來年的事。當八0後結婚的時候,是不是處女已經不再被當做一個問題的時候?曹雪芹筆下尤三姐的形象才成為一個光彩奪目的正面形象。

    曹雪芹的思想,是超越那個時代的。是不被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所理解的。他的作品對於不理解的人而言,就是“滿紙荒唐言”,可是,荒唐的背後,有作者深刻的人生體驗,有一把辛酸之淚。

    一個人的思想如果超越了時代,那他必然是孤獨的。

  • 8 # 窗外的白楊

    看到曹公的創作歷程,你就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說了。脂硯齋曾在《紅樓夢》中寫下批語:“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所以,曹公既是以才華寫作,更是以自己生命體驗來寫成此書。敦誠、敦敏兄弟,是曹公的兩個要好的朋友,透過他們遺留下的詩,我們就會更好地理解此詩句,更好理解他創作的心路歷程。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他早年因為家庭世代顯赫,過上了一段紈絝風流、架鳥提籠、錦衣玉食的生活。後因朝代更替,朝廷內部鬥爭,曹家獲罪失勢被抄家,從此以賣畫和朋友接濟為生。生活困難之時,時常敦誠、敦敏兄弟倆去看望與接濟他,去看望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酒店裡的賒的酒錢還掉。此時窮困潦倒的他,聊以飲酒來自慰,這也是他唯一的嗜好了。

    後來在友人敦誠《寄懷曹雪芹(沾)》安慰他:“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意思是他是因罪臣之後的身份及其它原因,曹雪芹的個人奮鬥遭遇艱難險阻,敦誠勸他知難而退,不要再寄人籬下,看富家臉色。專心著書,不作其它考慮,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也是他寫《紅樓夢》的原因。

    俗話說得好,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經歷。曹公亦不負所望,在隱居西山的十多年間,結合自己家世浮沉,封建官場生態,塵世間冷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將舊作《風月寶鑑》“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成了鉅著《紅樓夢》。那麼這本書,是在什麼情況下寫成的呢?有敦誠、敦敏兄弟倆詩為證:

    贈曹芹圃(雪芹)

    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

    衡門僻巷愁今雨,廢館頹樓夢舊家。

    司業青錢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阿誰買與豬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曹公生活在窮鄉僻壤之地,舉粥度日、飲酒常賒、家徒四壁,生活即使這樣困頓了,他也要保持氣節,不向權貴低頭,像阮籍一樣以青白眼視人,一身傲骨錚錚。可誰又能買片豬肝(代指買不起肉)給他吃呢?只能餓著肚子眼睜睜地望著西山的晚霞。

    再看敦敏詩《題芹圃畫石》: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

    醉餘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塊壘時!

    眼前曹公一身長衫,裡面瘦骨嶙峋,但精神卻異常飽滿,在喝完酒後,奮筆疾書,把鬱積心中不滿與愁怨都寫了出來。現在再回到這首詩就不難理解了: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表面從開始第一回先用“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兩個神話故事作楔子,讓人感覺這不是真實發生的事,只是“滿紙荒唐言”;事實上卻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辛酸往事”。“都言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都說作者寫得太過痴迷,但誰又能真正瞭解其中的深意呢?很多事情只能是欲說還休,畢竟只有作者自己才是“畫中人”,別人是很難體會的。最為關鍵的是,這部作品是在清朝,涉及到官場上的是非,必須要晦筆。

    由於靠劣質的酒禦寒充飢,寫作勞累過度,身體嚴重透支;再加上兒子不幸夭折和自己鬱郁不得志等多重打擊,曹公一病不起,於乾隆十八年除夕,因貧病48歲就英年早逝逝了,令人扼腕痛惜。一部鴻篇鉅製《紅樓夢》,這是他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與精神財富。

  • 9 # 銅雀深宮讀紅樓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首詩表達的是曹雪芹對當時那個社會現狀產生的強烈不滿所發出的一種無言的吶喊!每讀一次詩句都讓人思緒如潮般波濤翻滾,多麼深刻的無奈!多麼絕望的慚愧!多麼無助的辛酸!多麼幽怨的自嘲!一介文弱書生,滿腔熱血抱負。無奈生不逢時,致使煙消火滅!各位看官,作者即雲滿紙荒唐言,且讓我們來細品書中的荒唐之所。首先頑石寄生之所便是在大荒山無稽崖,這山便是荒唐之山,這崖更是無稽之談。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衣裳。官場上的人啊一個個都如跳樑小醜一般,為了攀附權貴步步高昇不惜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總是在身後有餘時忘了縮手、以至眼前無路時卻想回頭。芙蓉女兒誄是寫給晴雯的祭文的話,那麼整篇紅樓夢就是寫給當時社會中全天下悲情女子的祭文。曹公在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寫出了這“群芳碎”“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悲金悼玉”的紅樓一夢!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杯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渠溝。天下之大,何處才是精神家園安存之所?這曲高和寡的落寞誰能同醉?這紛紛擾擾的世間百態何時能休?這亦真亦幻的日月交替孰是孰非?這白茫茫大地的純真孰真孰假……這一切的一切在曹公的筆下如一朵朵絢爛的花朵幽幽的綻放著,讓我們這些不安份的靈魂如痴如醉如飢似渴的浸潤其間、其樂無窮!

  • 10 # 三毛151151760

    《紅樓夢》背後隱藏著什麼樣不為人知的歷史事件,能讓作者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麼心酸、無奈、糾結的感嘆呢?

    作者看似告訴讀者寫的都是荒唐事,難道作者就真的在胡謅一些荒唐事嗎?他到底為什麼要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寫一部看似兒女情長的書呢。縱觀紅樓夢全書和作者“賈王薛史”的暗射,就是一部家亡血淚史,但也絕對不是一個賈氏家族的血淚史,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歷史才能稱得上是血淚史。

    看過宮鬥劇猜也能猜出八九不離十,就是要爭奪利益,要上位。男的要奪皇位,女的要爭寵位。為了上位,不惜勾心鬥角,眾叛親離,手足相殘,弒父殺子。那麼弘暟能耳聞目睹的血淚事件就是其父親胤禵這一代人發生於1708年-1722年的康熙九子奪嫡事件,事件結束後,以四爺黨胤禛取勝、八爺黨支援的弘暟之父胤禵失敗告終,八爺黨日後慘遭迫害。

    這不就是一段宮斗的血淚史嗎?弘暟之父胤禵雖沒有被殺,但被圈禁至乾隆即位才重獲新生。九子奪嫡事件1722年結束時弘暟16歲已經記事,時隔24年後,40歲的弘暟已經具備了寫書的能力,有感於其父輩手足相殘的血淚歷史,冒著必死的信念完成鴻篇鉅著《紅樓夢》,以警示皇家子孫後代以史為鑑,所有事情都要想的開,看的開,到最後什麼都只不過是浮雲。書中警幻仙子即有警示之意,風月寶鑑即有鏡子,反醒之意,又有印鑑和寶璽之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端午節到了,你會包幾樣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