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因為呂布的防禦節奏沒有被打亂。

    大家都知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本來就武藝高強,又有赤兔馬做為座騎,更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呂布攻守兼備,不但攻擊力強悍無匹,防禦水平也是槓槓滴。

    當張飛截住呂布廝殺的時候,張飛手中持的是丈八蛇矛,是長兵器,以刺擊為主要的進攻方式,帶著風聲“喳”一下刺過來。而張飛的蛇矛尖尖卻是不規則的,螺旋狀,萬一被他紮上一下,形成的傷口是很難包紮的,造成大出血就麻煩了。張飛是個不要命的主,呂布用戟捅他,他不招架,而是一矛捅過來,拼著自己受重傷,也要釘呂布一個窟窿。

    但儘管如此,呂布應付他的進攻也並不困難,呂布會“桑巴”防禦,扭扭屁股,擺擺臀,就輕鬆躲過去了,只要等到張飛力疲,動作慢下來,露出破綻,就是呂布全面反攻的時候。

    所以,張飛能與呂布大戰八十回合不分勝負。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羽發現情況不對,怕張飛有閃失,就加入進來夾攻呂布。

    關羽的加入,使戰場節奏發生了改變。關羽拿的青龍偃月刀,是面型攻擊武器,揮動起來,一砍一大片,“嘭”就過來了。和張飛配合起來,就是“嘭、喳、嘭、喳……”

    這對於呂布來說仍然不是事,因為他會“布魯斯”防禦法,這樣的節奏也沒有什麼難度,晃晃肩膀,搖搖胯,也就招呼過去了。

    所以,關張聯手,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在後面觀戰,心中技癢的劉備覺得應該參與到這場難得的樂曲中一展風姿。他揮舞雙劍加入了進來。

    劉備的參與,使樂曲的節奏再次發生改觀。劉備的武器是劍,和張飛一樣,是以點刺為主,“嚓”就刺過來了。現在三兄弟的進攻節奏就變成了“嘭、喳、嚓――嘭、喳、嚓……”

    但對於技藝高超的呂布來說,依然可以應付自如,因為他會“華爾茲”防禦法,“嘭喳嚓”對於他來說,小菜啦,所以他轉腰、提臀、送胯,使出渾身解數,抵擋過去。

    但是,要注意的是,劉備使用的是雙股劍,當發現節奏仍然在呂布的掌控中,他及時改變了戰術,雙股劍同時出擊。

    現在,三兄弟的節奏就變成了“嘭喳、嚓嚓――嘭喳、嚓嚓……”

    這是“探戈”的節奏,難度陡然提升了一個檔次。

    而呂布對於“探戈”曲是不夠精熟的,進一步,退兩步,抬腿,下蹲,擺頭,收胯,這難度可就太大了。

    所以,呂布渾身冒汗,再也撐不下去了,他恨恨地對著劉備虛晃一招,開啟一條縫隙鑽出了人叢,退出了這場精彩的舞林大會。

    劉備對節奏的破壞,是呂布選擇退場的真正原因。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演義的故事,用演義的思維回答。

    三國演義中,何止是關羽張飛聯手沒能快速擊敗呂布。就是曹操賬下八員虎將一擁而上,呂布也能輕鬆脫離。這是為何呢?

    假如是打群架,幾個猛人人站好位子,呂布是打不過的(當然,前提3個都是猛人,不是3個普通人,普通人的話呂布一拳一個撂倒),可是,在馬戰中,卻不一樣。

    馬戰中,機動空間大,人數少的一方有很大空間透過機動使自己一次只面對一個敵人

    我在初中打架時,曾經很幼稚地思考過1個打5個的計劃。計劃就是按照計劃的路線跑起來,拉開距離後快速打1個,再跑,找機會再打。當然,後來思考了一下,風險太大,打不過的話會被群毆,打過的話會被學校處分。最關鍵的是,自己雖然練過,但是體能跟不上:)

    馬戰中,策馬跑動,機動性強,即使是8個人來打,也是車輪戰,一次只需要面對一個敵人。

    因此,我認為決定馬戰勝負的關鍵有3個:

    1、運用兵器的技術、力量以及體能(人的體能和馬的體能):技術和力量差距太大的話,直接走馬一合就被秒了,什麼都不必說了。體能不足的話,打到後面技術變型,力量減弱,也是要被殺的。

    赤兔馬,賦予了呂布更強的機動性和更短的調整時間

    2、調整速度:馬戰中,如果調整速度快,很快轉過頭來衝殺,而另一方還沒有調過頭背對你,或者剛調好頭角度不對的話,很容易被擊殺,即使不能擊殺,在下一輪調整後,會處於更不利的位置;

    3、策略選擇:透過對對方的技術特點,採取有利於自己的策略。

    比如,關羽斬顏良時,利用赤兔馬的速度優勢和對方連續擊敗曹軍猛將後的自滿心態,採取閃電衝擊;戰黃忠時利用對方戰馬的劣勢,採取拖刀計。

    要論單挑策略的選擇,關羽在演義中的表現是絕佳的例子

    因此,這就不難理解呂布為什麼經常能一個打幾個的了。

    以三英戰呂布為例:

    呂布先打張飛,雙方技術、力量差距不大,短時間誰也贏不了,可是,呂布的馬有優勢,調整速度有優勢,自然越打到後面越有優勢。

    關羽出擊後,關張二將車輪作戰,彌補了馬的劣勢,雙反不處下風。可是,由於技術和力量上依然沒有優勢,因此,短期間依然無法取勝;

    三兄弟的武力,都不是蓋的。這是他們合作的基礎

    劉備出擊後,儘管劉備武力不如關張,但也不是“一合被秒殺”的級別。因此,可以起到打亂呂布節奏的作用。這時候,呂布就自然打不過了。

  • 3 # 不沉的經遠

    題主這個問題不對啊,沒有任何一個版本的《三國演義》說張飛和關羽聯手還打不過呂布,只是還沒法在短時間內擊敗呂布而已。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裡最精彩的戰鬥場面之一,張飛先獨戰呂布五十多合不分勝負,然後關羽上去幫忙,又打了三十個回合戰不倒呂布,最後劉備上去,呂布不敵敗走。

    書裡雖然是等劉備上去以後呂布才敗,不過並不意味著劉備不上,呂布就不會敗。

    在《三國演義》裡一般雙方打的勢均力敵的話,都是用“不分勝負”之類來說明,像張飛和呂布單打獨鬥的時候就是“不分勝負”。但是等關羽上去的時候,就變成了“戰不倒”。

    “戰不倒”這個詞明顯比“不分勝負”要偏弱一些,也可以是還沒有完全掌控戰場局面,徹底擊敗對方而已。在《三國演義》裡武藝差一些,打上幾十個回合以後才敗的也是常事,像夏侯惇對高順,高順是四五十合以後才敗,韓當對張虎,張虎也是三十多合以後才力怯,曹洪對馬超也是四五十合才敗。

    所以呂布對關羽和張飛兩人聯手時,三十合沒有敗不等於此時雙方還是勢均力敵。從後來在徐州呂布對著醉酒未醒的張飛還不敢進逼看,僅僅張飛一人呂布就未必能獲勝,更不要說加上關羽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劉備的武藝太低,他在場上並不能提供幫助,只能是個累贅。

    劉備在《三國演義》裡極少和人單挑,從他敵不過張任,而張任遇到張飛也就能打十幾個回合看,他的武藝實在不算高,最多也就是二三流的樣子。這樣的水平在呂布、關羽、張飛的戰鬥中可以說是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的。相反,關羽、張飛還得分心保護劉備。而且呂布最後也正是從劉備這個方向突圍的,顯然他也明白這是唯一的弱點。

    所以劉備如果不下場,關羽和張飛一樣能擊敗呂布,而且時間更短。

  • 4 # 愛尚文史

    也不能說打不過呂布……虎牢關前關羽、張飛兩人聯手夾擊呂布,實際上雙方處在了彼此僵持的局面,誰也贏不了誰。換句話說!在招式方面,兩人沒有取得任何優勢,唯一可以比拼的,就是二人與呂布的耐力。

    先看原文:

    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來戰張飛。飛抖擻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槍法漸漸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雲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參考,“演義”羅本

    這段文字,交代了關羽出陣夾攻呂布的原因:

    第一,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雖然還未分出勝負,但也只時間的問題。

    第二,張飛性起,大喊一聲。張飛的一聲大喊,表示了他已出盡了全力。關羽見張飛全力以赴的情況下,不但沒有取得優勢,反而漸漸劣勢於呂布。

    關羽的性格孤傲,以多打少不符合他的行事風格。正是因為以上兩點,才使關羽不得不放棄面子,選擇了兄弟情誼。

    當關羽加入戰鬥之後

    三匹馬丁字兒廝殺。又戰到三十合。兩員將戰不倒呂布——參考,“演義”羅本

    三十合之後,關羽、張飛戰不倒呂布,同樣,呂布也戰不倒關、張二將。彼此僵持著,彼此平衡著,看不出任何勝負高低。

    而打破這個平衡的,則是劉備

    劉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出手,更待何時?”掣雙股劍,驟黃驃馬,刺斜裡去砍。——參考,“演義”羅本

    這邊有一個細節,羅貫中在關羽出馬的時候,沒有給到“心理描寫”,說明當時張飛的局勢,已經非常的不樂觀了,關羽根本就來不及思考。而到了劉備這裡,他還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說明關張二人戰呂布的時候,實際是沒有危險的。

    劉備加入之後

    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參考,“演義”羅本

    由剛才的丁字兒廝殺,變成了現在的轉燈兒廝殺,也就是說,劉關張三人各置一方,呈圓環形圍住呂布廝殺。在這種情況下,呂布確實不好防,能防住前面,防不住後面。

    “八路人馬都看呆了”說明打鬥的時間並不短,否則這些人不會看入了神。

    接下來,呂布勢危

    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腳,倒拖畫戟,飛馬便走。——參考,“演義”羅本

    打鬥場景中,可以看出,關羽、張飛二人並沒有分心保護劉備。一則“轉燈兒廝殺”各置一方,無暇顧及遠方的劉備。二則,當呂布刺出致命一戟的時候,原文沒有關羽、張飛驚慌的舉動,也沒有二人為劉備擋戟的舉動,說明二人比較信任劉備的武藝。

    呂布走的時候,特別交代了一句“盪開陣腳”,說明他敗的並不狼狽,還有足夠的能力盪開陣腳。

    總的來說,關羽、張飛二將戰呂布的時候,並沒有很狼狽的樣子,也沒有力怯的表現。呂布戰三英的時候,同樣沒有很狼狽的樣子。

    所以!關羽、張飛雙戰呂布,到底誰輸誰贏,沒辦法評說。僵持到天黑各自鳴金收兵都有可能。

  • 5 # 江湖小曉生

    張飛和關羽聯手,呂布必死無疑。因為兩人中任何一個人的戰鬥力都不比呂布差,可是為什麼會出現沒有殺掉呂布的局面呢?其實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就是時間問題,雙方打鬥時間太短了。

    當時公孫瓚已經被呂布擊敗,呂布胯下赤兔馬日行千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眼看著公孫瓚就要被呂布追上了。這個時候張飛衝了出來,手持丈八蛇矛,怒氣沖天。

    因為劉備有意投靠公孫瓚,兩人有舊日交情,所以這個時候張飛出戰,其實也是劉備的意思。放了公孫瓚一命以後,呂布便前來與張飛交戰。張飛和呂布大戰了五十多個回合,並沒有分出勝負,可見兩個人的戰鬥力是旗鼓相當的。

    就在這個時候,關羽不知道為什麼也衝了上來,說好的一對一斗將的,為什麼關羽要衝上來呢?我認為這個時候是公孫瓚著急了,他想要快速宰掉呂布,報仇雪恨。劉備只好把自己的另外一位爪牙也派了出去。

    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三國演義》

    這個時候關羽和張飛聯手,又與呂布大戰了三十個回合,依舊沒能夠擊敗呂布。而這個時候劉備認為時機成熟了,所以再次出手,這才擊敗了呂布。那麼問題來了,關羽和張飛,加起來攏共和呂布只打了八十個回合,憑什麼說他們戰不敗呂布呢?所以說這一次的遭遇,其實是因為時間太短的原因,否則雙方大戰兩百個回合以後,呂布必死無疑。

    其次是坐騎問題,呂布的赤兔馬可不是蓋的。

    呂布胯下的赤兔馬,那是日行千里,疾走如風。在馬戰之中,戰馬的優勢是非常重要的。且不說關羽張飛胯下的是非常普通的馬,就算是公孫瓚帳下高級別的戰馬,那跟赤兔馬也完全不能相比。

    赤兔馬在戰場上的機動靈活性,那真的不是一般戰馬所能趕得上的。靈活的赤兔馬在關羽和張飛面前自由扭轉身軀,跟呂布絕世無雙的武藝完美地配合在了一起,這就是呂布所佔據的先天性優勢。

    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三國演義》

    後來關羽得到赤兔馬以後,愛不釋手的表現也證明了一點,當年戰呂布的時候,吃了赤兔馬不少虧。有了赤兔馬的關羽,在解白馬之圍的時候,居然可以孤軍深入顏良大營,徒手將顏良斬殺,並且安然歸來,這殺傷力和自保能力,簡直就是古代的重型坦克啊!

    所以如果能夠給關羽和張飛配備相同的坐騎,或者說讓呂布換了赤兔馬,那戰況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再次是因為關羽張飛初出茅廬,沒見過這麼大的世面,想跟呂布學習討教。

    不得不說一點,關羽和張飛那個時候才剛剛出道不久,而且過去所遇到的對手,都是黃巾反賊中的烏合之眾,壓根就沒辦法鍛鍊他們的能力。

    他們從來沒有跟超一流的猛將交戰過,這是第一次!過去這兩位一個是殺豬的,一個是賣豆子的,就算是有些武功底子,可是沒有上過戰場,又怎能有超強的戰鬥力呢?

    所以這一次不僅僅是他們倆第一次與高手對決,也是最好的一次鍛鍊的機會。呂布代表了當時戰鬥力最高的水平,這兩位初出茅廬的小將,能夠戰平呂布,其實已經是奇蹟了。

    我認為他們在對戰的時候,還涉及到了學習的層面。兩個人殺敗呂布或許是綽綽有餘的,但是能夠從呂布那裡學到什麼,則是他們更想知道的。

    呂布就是大將所追求的極致狀態,任何一位武將都想要擁有呂布那樣的戰鬥力,所以關羽張飛自然不能放過這次實戰的經歷。在這一戰以後,兩人的戰鬥力明顯提升了很多,逐漸威震天下。

    最後就是陰謀論了,當今世上只有他們兩個能戰敗呂布。

    最終還是逃不過陰謀論,當時十八路諸侯還是有些規模的,臨時組成了一個團體。劉備對這個團體其實還抱有了一些希望。所以劉備急切地想要在這個團體當中爭奪一些名譽和地位,可能這個團隊就是東漢的未來。

    所以劉備派出了關羽和張飛,他們兩個足以戰敗呂布。不過劉備卻不能讓關羽和張飛殺掉呂布。為什麼呢?為了養寇自重。

    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國演義》

    如果殺掉了呂布,那麼關羽和張飛對十八路盟軍的作用也就沒那麼明顯了,只有留住呂布的性命,十八路聯軍才會重視劉關張三兄弟。我們在看《新三國》的時候,關羽差點就宰掉呂布了,卻被劉備一劍擋掉,其實就是為了達到這種效果。

    結果劉備三人果然受到十八路諸侯的厚待,大家都認為他們是真正的英雄。為什麼呢?因為呂布還沒有被殺掉,他們三個一旦走了,世上就再也沒人能夠攔住呂布了。

  • 6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在《三國志》中,作者陳壽對於關羽和張飛的武力有非常鮮明的描述,他用了“萬人敵”三個字,並且關羽和張飛同為“萬人敵”這件事是魏、蜀、吳三國公認的,特別是和蜀國多次交戰的魏國將領,對於關羽聯手張飛對戰呂布這件事,《三國志》裡面沒有記載,這是小說《三國演義》裡面的情節。

    因此,小哥以《三國演義》作為參考,詳解為何關羽張飛兩個萬人敵聯手不敵呂布和“三英戰呂布”的劇情設定原因。

    巔峰呂布對戰少年關羽、張飛

    《三國演義》從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開始寫,然後漢室羸弱,中原諸侯割據,朝廷張貼皇榜招兵討伐黃巾軍,在這個時候,劉備、關羽和張飛登上歷史的舞臺,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劉備24歲,關羽25歲,張飛21歲,因為劉備是漢室中山靖王之後,按照劉備的說法,按輩分自己是當今天子的叔叔,所以關羽和張飛尊劉備為大哥。

    黃巾軍起義的時候,呂布就已經在朝中任職了,他以驍勇聞名,是丁原的得力干將,後來何進邀請丁原一起誅滅十常侍動亂,呂布隨丁原入宮,因功被封為“執金吾”,執金吾這個官職大家可以在網上查詢一下,任職這個職位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武力高強,何進失敗後董卓入住朝廷,呂布斬殺了丁原,投奔了董卓。

    在《三國演義》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呂布三十多歲,這個時候他的主要工作是保衛董卓的安全,也算是恪盡職守,因此戰鬥力正值巔峰,而關羽和張飛兩人出道沒幾年,雖然劉關張三兄弟也曾以500人大敗5000黃巾軍,但是黃巾軍多為普通百姓,戰鬥力有限,因此關羽和張飛兩人在戰場的磨練並不多,武技等級並不是非常高。

    所以說,巔峰期的呂布對戰成長期的關羽和張飛,二人不敵呂布也是正常的,何況呂布還有赤兔馬的加持,劉備集團那個時候還沒發達,關羽和張飛騎的都是普通馬匹。

    關羽和張飛的巔峰時期

    關羽和張飛武力的巔峰時期,應該是赤壁之戰前後,因為這個時期的關羽和張飛已經跟隨劉備經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戰爭,和很多高手交過手,他們的武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如張飛獨擋當陽橋、趙子龍大戰長坂坡、關雲長單刀赴會。

    巔峰期的關羽和張飛比巔峰期的呂布如何呢?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評價馬超“不減當年呂布之勇”,而馬超的戰鬥力和趙雲相當,馬超和張飛大戰幾百回合也是平手,而張飛和關羽武力值接近。但是張飛大戰馬超的時候,張飛已經四十多歲了,武力過了巔峰期。

    如果按照曹操的看法,馬超=呂布,馬超戰平張飛,張飛武力不再巔峰期,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巔峰期的張飛比巔峰期的呂布厲害,同理得出,巔峰期的關羽比巔峰期的呂布厲害。

    董卓倒臺後,呂布成了一方諸侯,整天和老婆待在一起,沉迷於男女之樂,同時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戰鬥力對應大幅度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張飛每次罵呂布的時候,呂布唯有幹咬牙的勁,因為此刻的他一沒有巔峰期的戰鬥力,二沒有巔峰期的作戰信心。

    《三國演義》設定“三英戰呂布”情節探討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要設定一個“三英戰呂布”的情節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作者要安排劉關張三兄弟出頭,讓他們在十八路諸侯面前名揚四海。

    正史中,擊敗華雄的是長沙太守孫堅(孫權的父親),而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斬殺華雄這樣的大事安排在關羽的身上,華雄如此厲害人物,打的十八路諸侯沒了脾氣,聯軍差點打了退堂鼓,幸虧關羽出馬,才讓十八路諸侯沒有做鳥獸散,繼續攻打董卓,而呂布的出現,比華雄更加厲害,這個時候就需要更厲害的人來擊敗呂布,聯軍才能繼續前進,但是關羽已經露過臉了,這次該張飛出馬,張飛此刻的武力雖然非常猛,但是依然不敵呂布,關羽和張飛聯手對戰呂布,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這個時候再安排劉備出馬,三兄弟一起聯手,打的天下第一的呂布落荒而逃。

    也就是說,三英戰呂布是要讓張飛和劉備露一手,此一戰過後,三國最善於識人的曹操就更加堅信,劉備三兄弟將來必成大器。

    《三國演義》前期呂布是天下第一,但是呂布去世後,隨著關羽和張飛的武技提升,天下武力最厲害的兩個人都在劉備的麾下,這也為後來劉備歷經千辛萬苦終成大業做了一個鋪墊。

    所以說,三英戰呂布這個情節作者安排的非常妙。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隆鼻手術分為幾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