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丘娜間花藝
-
2 # 史小煮
人的本能是趨利避害的,秦檜已然位高權重,得罪其不智。更重要的是,判岳飛死刑,絕非秦檜所能決斷,而是宋高宗的意思。皇帝的意思,為生命、為前途,又有幾人敢忤逆。我們看看幾個岳飛身邊人的反應吧。
王貴不是好兄弟岳飛部將王俊,跳出來狀告張憲,說其受岳飛、岳雲指使謀反。而在小說《說岳全傳》中,與岳飛從小一起長大的王貴,實際上是接了王俊的誣告信後馬上上交國家。在這封誣告信上簽字的,還有岳飛昔日部下姚政、龐榮、傅選等。
恩將仇報的姚嶽1132年,姚嶽中了進士,但在戰亂中一直沒有謀到一官半職。岳飛看到姚嶽這個名字,就挑中了他,因為岳飛姓岳,岳飛的母親姓姚,緣分啊。由此,姚嶽成了岳飛的心腹親信。
但岳飛事發後,姚嶽這貨一口否認自己曾是岳飛部下,還給宋高宗上書,說岳州百姓真不幸,竟然與岳飛這樣的逆賊同姓,建議改地名。宋高宗準了,嶽州改為純州。
小人們的嘴臉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與秦檜狼狽為奸,就是他收買的王俊,讓王俊寫信誣告。他還編造岳飛在淮西戰役中違抗聖旨、逗留不進的謊言。
万俟卨原為湖北提點刑獄,岳飛得意時曾拼命巴結,建議岳飛“足兵足財樹威樹人”。岳飛斥責其挑唆“擁兵自重,割據稱雄”。結果,万俟卨就跑到秦檜那了。主審岳飛案時,拼命對岳飛用刑。
沒人求情,還因為宋高宗殺雞儆猴的“好手段”。王貴挑事後稱病辭職,牛皋猝死,其餘屬下被調走調走,被髮配的發配,還有胡閎裝瘋保命。如此這般,誰還敢仗義執言?
-
3 # 平平小報
我是一夜我來回答。
首先介紹關鍵人物,岳飛、秦檜、趙構。很多人都認為是秦檜冤枉的岳飛導致現在秦檜還跪在岳飛面前,但是當年岳飛被冤枉判死刑的時候沒人敢求情的原因是什麼?
1、趙構的意思,秦檜在南宋多次擔任宰相一職。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岳飛作為當時北伐第一人南宋的國家長城,在當時有手握重磅而且透過北伐得到黃河以北的佔領區漢人的擁護,可以說當年岳飛的影響遠遠大於秦檜,秦檜不敢也沒有權力殺了岳飛。放眼天下能限制岳飛的只有宋高宗趙構,連金人都被岳飛打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秦檜殺岳飛乃是趙構的意思,沒辦法岳飛手握重兵聲望及高大有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的意思,作為趙匡胤的後人趙構再清楚不過武將權力過大的後果了,而且趙構雖然打出了迎回二聖的旗號但是趙構心裡一萬個不願意讓二聖回來,可岳飛堅定支援這個政策,加上苗劉兵變害死了唯一的親生骨肉之後趙構無法生育岳飛還敢於趙構立儲這極大影響岳飛在趙構心中的印象,岳飛迎回二聖千古留名,趙構本身就是宋徽宗普通的兒子,到時候宋徽宗父子回來了趙構怎麼辦?而且宋朝在歷史上出了名的北宋缺將南宋缺相。趙構也不想北伐只想在南方享樂當然不會主動找金人的黴頭,而且其他將領如韓世忠等人北伐不行守家容易,韓世忠給金兀朮來一個黃天蕩就給金兀朮嚇得不行,所以處死岳飛對趙構是百利無一害。
2、朝臣冷漠,之前咱們講過秦檜是南宋宰相,位極人臣雖然幾次被罷免但是秦檜還是政壇上的不倒翁,穩穩的抓著宰相的寶座把握皇帝的胃口,而秦檜當上宰相之後首先就是培養自己的黨羽,秦檜培養自己的黨羽最盛之時趙構都有點忌憚秦檜。滿朝大多都是秦檜的黨羽殺岳飛還是皇上的意思那時幫助岳飛就是嫌自己活得太長。
3、宋代武將地位低下,終宋一朝武將地位都不太高。當時的社會風氣都是好男不當兵的觀念,很多士兵都是災民或者罪犯組成的,當時的文人更瞧不起武將,例如北宋的狄青官至樞密副使。但是以歐陽修為首的文人還是看不起狄青而且皇上也怕趙匡胤的事情重演,讓狄青這個北宋名將最後憂鬱而死,武將地位低下的情況到南宋也沒有好哪去,岳飛性格耿直和文官不是一路人在受到當時的文官老大秦檜陷害,趙構默許被判莫須有的罪名時,那些文臣沒有出去咬岳飛一口就不錯了
-
4 # 伯樂公
風波亭,原是南宋時杭州大理寺(最高審判機關)獄中的亭名,因1142年1月27日岳飛及其兒子岳雲、部將張憲被殺害於此而聞名。其遺址現位於浙江省杭州市。
岳飛是刑部出具判決書,宋高宗趙構親自下旨處死的罪犯。
岳飛是經過大理寺審理兩個半月認定罪行,刑部合議認定罪名,宋高宗趙構親旨賜死的犯罪分子。
岳飛的死罪是抗旨畏敵和大不敬。岳飛抗旨畏敵有高宗皇帝親筆手諭做證據,鐵證如山。大不敬有岳家軍統領王貴,董先,傅選,王俊等親自到大理寺指證,證據確鑿。謀反案有岳家軍統領牛皋,姚政,董先,王貴,王俊,傅選,徐慶,龐榮,李興,李道等十多人舉報揭發。又有同案犯孫革,於鵬,王處仁,蔣世雄等六人招供認罪。是證據確鑿、鐵證如山的危害國家的犯罪分子。
如果要問岳飛被殺是不是罪有應得,這個還真不好說。如果要說岳飛是誰殺的,那毫無疑問的,肯定是趙構,不是秦檜。
岳飛雖然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但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他幹了兩件不該乾的、越權的事,威脅到了皇權的安全。一是岳飛提出“迎請二聖回朝”,這句話只有趙構可以講,岳飛不可以。二是岳飛提出要求沒有兒子的趙構立太子,這個籲請文官可以講,武將不可以。在國家不穩的時候,武將干政是非常可怕的。不要忘了趙家的天下是怎麼來的,宋高宗趙構難道不擔心別人也來一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尤其是十二道金牌才能調動,更會增加趙構的疑心。因此為了防患於未然,即使以後給與平反也要殺死岳飛。
殺死岳飛的是皇帝,後來給岳飛平反的也是皇帝,為什麼皇帝永遠是正確的呢?這就是皇朝社會的特點。實際上岳飛主要是後人捧起來的,這從岳飛死後所謂的岳家軍沒有多大反響,就可以看出來。
-
5 # 無氣倒被人欺
秦檜冤枉岳飛謀反,岳飛被判死刑時,為何無人肯求情?很簡單的原因,那是因為南宋朝上下都認為岳飛是罪有應得。有人說韓世忠質問秦檜?這就更好笑了,要跟岳飛求情,肯定必須是去找皇帝啊。他韓世忠不就是去找皇帝求情才逃過一劫的嗎?為什麼到了岳飛這裡韓世忠就不去找皇帝而去問秦檜呢?嶽迷門津津樂道的“何以服天下”不就是韓世忠送給岳飛的催命符嗎?趙構殺岳飛就是要“殺雞駭猴”,要讓人服,越不服越死的快!
-
6 # 錢品聚
說岳飛是趙構殺的,秦檜只是背鍋,散步這種言論的人簡直腦子有病。
趙構事先根本就不知情,是秦檜直接越權先斬後奏,從岳飛被提走再到賜死,中間只有一天,按照正常程式也是得先拿到大理寺的公文,然後由皇帝下詔賜死,可是後來是趙構補的詔書,秦檜先借著趙構的名義賜死岳飛,又去給趙構報告,說我把岳飛給殺了,然後趙構震驚之餘,才補了一個詔書,宣佈岳飛被賜死。
還有說秦檜是替趙構背黑鍋,你可真是腦子病的不淺。
第一,秦檜能從金國被放回來,還能接著擔任宰相,是金華人開的條件,趙構受到脅迫,不得已才任命他繼續當宰相,從這個角度來說秦檜根本就不怯趙構,而且趙構身為堂堂一國之君,他的禁軍秦檜想調就調,這種仗著金國爹作威作福的漢奸,你認為他還有必要給趙構背鍋???
《四朝聞見錄》:蓋秦檜欲脅君固寵金人,又藉之以堅和好,盟書(《紹興和議》)所記,不許以無罪去宰相,故誣以侮兵雲。不許以無罪去宰相:若不犯大錯,不得卸去秦檜的宰相之位。
這就是金華人在《紹興議和》裡給宋高宗開的條件。
第二,韓世忠得知岳飛被莫須有的罪名賜死後,跑去問秦檜,問他岳飛被賜死的理由是什麼?
秦檜直接就回答:
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以秦檜當時的地位,整個朝堂上下沒有他不能辦的事兒,說是權傾朝野都是看輕他了,這麼大的一個宰相,審了這麼久卻還是“莫須有”,而且秦檜迫害各種忠臣良將都迫害成功,怎麼到岳飛這裡,就成“莫須有”了?
這不更加說明秦檜連一點兒證據都沒抓到,岳飛是真的徹徹底底的清白之身。
但秦檜還是按照金國爹的旨意,把岳飛給害死了。
如果他真是給趙構背鍋,那為毛要回答個莫須有?
直接對韓世忠列舉岳飛的罪狀不就好了,然後再說一句,奉皇帝命,也不至於讓韓世忠大怒問他:“莫須有何以服天下?!”
要真查出來什麼罪,直接列舉罪狀,最後一句“奉皇帝命”,說的清清楚楚,還不至於不給皇帝面子,畢竟皇帝的面子那麼大,對於韓世忠這種忠將來說,拿皇帝壓他絕對好使,可是秦檜非但沒搬出來皇帝,還自己腆著臉說了一句“莫須有”。
請問這算是給皇帝背鍋???
背的哪門子鍋?
這難道不是把屎盆子使勁兒往自己頭上扣嗎?
除非兩種可能,一是秦檜是大傻子,主動攬過來屎盆子,二就是他根本就不怵韓世忠,因為滿朝文武都怕他,所以他敢直接跟韓世忠說:“我就是想給岳飛安個‘莫須有’的罪名直接殺了他,怎麼著?你能把我怎麼辦?”
所以那些給秦檜洗白的人,我勸你們還是省省吧,秦檜不止跪了幾百年,往後一千年,一萬年,他還會一直跪下去,日日夜夜跪在嶽王墓面前,受到無數後人的狠狠唾棄,簡而言之一句話,他該,他應得的下場。
最後再補充問題的回答,因為岳飛被賜死,是秦檜直接越權先斬後奏,皇帝本人都不知道,就算有忠心將領知道,想求情,但秦檜當時說的是“奉旨”,沒人敢忤逆皇帝的旨意,可是皇帝本人壓根兒不知道,岳飛案的案卷是十二月二十九日由刑部大理寺進狀的,而岳飛同一天內遭到殺害,按照宋代程式,絕無可能一天之內就發下詔旨,所以秦檜就是先斬後奏,很多岳飛部下和將領甚至來不及做出反應,而且他們手裡握有重兵,一旦被他們事先知道,你覺得以岳飛抗金第一人的地位,這些人不會去救岳飛?
最後,秦檜一死,趙構立馬就鬆了一口氣,說:
朕今日始免得這膝褲中帶匕首!這說明什麼?
還不是連趙構之前都對秦檜恨的牙癢癢,要不是有金國爹罩著,許諾不殺秦檜就議和,否則趙構早就殺秦檜一百回了。
(當然趙構也不是什麼好人,一輩子都在議和,從頭到尾都在當窩囊廢,一心想著能不打就不打,結果白白葬送了岳飛直搗黃龍的機會,當時黃河附近與襄陽等失地岳飛都已經收回來了,剛準備集結大軍反擊金國,後邊兒解兵權的指令就送來了。)
所以我勸那些想給秦檜洗白的人,要真腦子不好,趕緊去看腦子,千萬別耽誤,不然到最後,禍害的還是你自己,千百年來秦檜都沒能被洗白,再加上現代這麼多專家學者考究幾十年認定秦檜是個奸臣,你們就別想給一個賣國求榮的奸賊洗白,死了這條心吧。
-
7 # 沙中土大溪水
風波亭背後的故事,趙構為什麼要害岳飛?
靖康恥發生於1127年,岳飛被害於1142年,相聚已14年。風波亭是演義之話,宋史未見記載,但岳飛以莫須有罪名被害於大理寺詔獄確實是史實。1163年即為岳飛平反。以前多為尊者諱,多罪於秦檜,畢竟南宋朝以趙構為首。現分析主因在趙構,原因多為功高震主,有宋一代防武將的傳統。也有人分析岳飛政治上犯錯,在迎二聖,立太子一事上妄議等等。
無論如何從事態發展來看,紹興和議在十一年十一月,岳飛被害在第二月即十二月。從此可看出岳飛的確是議和的犧牲品。此後南宋和金雖有徵戰,以及後來的隆興和議,嘉定和議等,但大致維持這以後的邊境直到蒙古興起。
靖康恥發生在1127年,此後二帝均被俘虜至北方,太宗一系的皇子皇孫均被一網打盡,只跑了一個當時已到磁縣去求和的八哥趙構。最要命還不是這些事,宋由於唐藩鎮割據的教訓,一直執行的強幹弱枝的做法,聚天下之兵於開封,並採取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做法,這種做法平時對穩定宋朝不失好辦法,但在戰時問題就大了。這種方法是把天下安危寄於一地。一旦開封一有問題,倉促之間,地方無兵無糧根本無法對開封形成有效支援和支援。
此時趙構就面對這個問題,僅空有一大元帥的名號。金朝當時立國時間太短,根本無力對中原進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留了個張邦昌的偽楚,但實際上這種依附於強權的傀儡政權,名不正,是沒有什麼統治力的。所以,趙構得以南京應天府繼位,也就是現在的商丘。安史之亂時張巡死守睢陽就是指的這個地方,就是同一個地方,唐能夠死死擋住安祿山不得前進一步,而且當時兩京均已失守。但到趙構這裡就無任何人的辦法,在金兵威脅下,無法只得跑往揚州、建康,雖有個人原因。但背後的故事就是,唐藩鎮雖有其割據和混戰不休的問題,但同時這種辦法也使得地方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戰力以備不時之需,宋朝矯正過枉的辦法使得地方基本沒有辦法應對這種情況。靖康恥後直到紹興和議之間14年裡,其實金並未佔領開封,岳飛有幾次均佔領過開封,但均未守住。原因就是開封和其周圍已經沒有糧草支援長時間堅守了。
此後趙構一直在跑路,直到1130年,韓世忠黃天蕩戰役後,金軍不敢輕易過江,趙構才算在臨安安穩下來。中間有段時間長達四個月漂泊在海上·,史書記載可憐的趙構最後連飯都吃不飽。趙構給金朝的上表中寫自己多可憐,希望金朝別再追了,自己願意當兒皇帝,看起來屈辱,但未免不是趙構的心理寫照。但此時在川陝之地還爆發了福平之役,以及以後的和尚原戰役。這說明金宋之間在其他地方依然還進行著拉鋸戰。
在此之前的1129年,在建康時,苗劉兵變則是嚴重刺激了趙構。苗劉後,趙構的三歲太子估計受驚死去。此後,據史料記載,趙構在被金兵追擊時也是一樣受驚過度,此後無子。此時趙構才22歲。苗劉兵變解釋為士兵不滿趙構重用宦官,小人等,此類寫法一般為儒家過於道德化的春秋筆法。其實 造反計程車兵均為北方士兵 ,不滿趙構重用南人,人心浮動希望北歸的一場不成功的政變。這其中,已經暴露出趙構政權的不穩定性,可以說趙構一路走來並沒有自己穩定的團隊,為了安全也得重要宦官。由以上顯示出,一切均需從頭來的過程中,不同人的利益衝突,南北之爭,文武之爭,君相之爭而來的影響了南宋以後的政治格局。而且苗劉兵變中質疑趙構的合法地位,也使得趙構對這個更加敏感,此後三歲兒子也沒了。以後一生無子嗣。這一切都顯得那麼弔詭,使得南宋一朝比北宋更加不自信。民間傳言金主為太祖轉生,來報當年燭光斧影之仇,這些未免不會影響趙構心理。
說了這麼多,就是說趙構此時只是名義上的共主。有宋一代強幹弱枝執行的過分,開封一旦有事,地方根本無法對付。岳家軍等帶姓氏的軍隊充分說明,此時的軍隊都是倉促之間自己建立了,多少已經有了私人性質的部隊。苗劉以後,趙構加快對軍隊控制,這之中重用文臣就是應有之議。
南宋一邊穩定南方,一邊於1131年至1135年南宋和偽齊在江淮一線相互征戰。但1138年發生了淮西兵變。事情暫且不說,但事情不僅僅影響當時的北伐,而且影響了趙構的判斷,從此趙構就失去北伐的雄心,使得趙構對武將的防備達到頂峰。
此後岳飛的故事就可以看出趙構的脈絡,實在是對武將疑心大起。1140年本就不是南宋的計劃好的北伐。金攻南宋不成,反被岳飛反攻至郾城,也就是黃河一線。此時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兵。這可能是南宋離勝利最近的一次了,感覺可惜 ,然後岳飛有冤死,後南宋悲慘的結局。這一切都顯得岳飛的悲壯和朝廷的昏庸。
其實不然,當時各路兵馬已撤離,岳飛孤懸在外非常危險,而且糧草已跟不上了。朝廷也不是傻子,不要一味的好人壞人去看歷史。對付遊牧民族最大的風險不是對戰,而是糧草不及時的崩潰。宋一朝多次敗於此。看似敵人敗了跑了 其實不然,騎兵一直在遠遠吊著你,一旦糧草不及,馬上反攻。這種戰鬥最怕就是撤退,一旦混亂就是崩潰。
此後的問題其實很簡單,趙構殺岳飛是小心過度。中興四將中就岳飛被殺,這其中的奧妙是,1130年岳飛才第一次見趙構,其他均是趙構的老人。苗劉之變時,趙構被逼退位時,是其他三人救的趙構。岳飛不是這其中的人。
後世可惜的是岳飛是這其中唯一的進攻型將領,其他是防守型,北伐只能如此罷了。岳飛1140年的只搗黃龍多少有點幻想。
也可以用前世後世的事對比看北伐之難。魏晉南北朝事南朝劉裕滅南燕後,基本上就把國境線壓到了黃河一線,並攻下了西安,洛陽。但後來依然是守不住。南朝一有內亂,黃河一線就丟失了,最後依然守淮河一線,直到隋統一。
明朝北伐時,朱元璋戰略規劃就非常有遠見。出徐州攻濟南,從東邊威脅華北和中原,然後北上攻北京,然後分兵攻太原,大同。另一路攻潼關,守潼關關閉關內,然後不用打西安,元順帝不戰而逃。這才驅逐元朝出中原。北伐戰略上的方向就是不能以中原為目標,有宋一代的武將由於有靖康恥,感情上一定會以拿下開封為第一步,但這恰恰不可行。
趙構的問題在於他就是一個自卑的人。趙構是不得寵的人,第一次開封被圍被送出去當人質,第二次開封被圍被送出去求和,父兄不把他生死當回事。後又被金兵追得慢世界跑,心理的恐慌感只能是越來越多。
對於岳飛根本沒必要殺,議和不成,拉倒,繼續打,可惜沒這血性。其實,應該把岳飛的背嵬軍放出去,在北方不要計較一城一地得失,專事騷擾。打擊敵人力量才是唯一目的。燒殺也不是不可以。一切從權,美國南北戰爭時,北方後來就是在南方一路燒殺後才有了主動權。只是趙構不行,歷史在合適的時間沒遇到合適的人。趙構就是這個不合適的人,不過這人活得挺久,八十多歲。
回覆列表
在古代官場有句話,那就是“官官相護”,而且自古官場按照資歷、背景和籍貫等,那都是有小團體,小朋黨的。而且基本上在朋黨內部,一人犯罪,其他人會一哄而上去求情的。這一場景在影視作品中被展現無數次,即使是罪大惡極的奸臣,在被定罪後,也會有幾個大臣上書給他求情的。但是,在岳飛被抓,到被殺死,整個過程之中,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或者說上書岳飛求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個還真不能怪秦檜,真相很無奈。
網路配圖
很多人說,怎麼沒人求情,那韓世忠不是為岳飛說話了麼?其實韓世忠那算不上求情,因為他沒上書皇帝,也沒在朝堂上為其鳴不平,而僅僅只是去質問秦檜,這頂多就是有些不滿而已。很多人又說了,是因為怕秦檜,怕皇帝,大家都不敢說話。這就更不可能了,中國歷史上再昏庸的皇帝,再昏庸的朝廷,也總會有幾個正直的大臣,幾個直言敢諫的大臣的。
而且從古代的奸臣來看,即使再大的奸臣,在皇帝還掌權的情況下,都不可能一手遮天,讓所有大臣閉嘴。而且這裡面當時那麼多武將,中興大將就有4位,這些人也都沒站出來,為岳飛求情。這些都只能說明一點,那就是大家好像都不喜歡岳飛,或者說岳飛把他們都給得罪了。
網路配圖
從岳飛和宋高宗趙構的關係就可以看到,岳飛這個人情商很低,而且是直腸子。宋高宗當時想坐穩皇帝,不希望宋徽宗、宋欽宗回來。這是滿朝文武都看出來的事,但是就是岳飛看不出來,還一味的要上書,要打回汴梁迎回二聖。而且從史料記載來看,岳飛雖然是愚忠,但是脾氣不太好。自己認定的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而且見誰懟誰,基本上只要有不同意見的,都會被岳飛無情的駁斥。
因此,在當時重文輕武的宋代,本身文臣看不起武將,而岳飛還這麼囂張,自然是很不服氣的。那麼文臣不喜歡岳飛很能夠理解,為啥武將也不願意為岳飛發聲求情呢?其實,岳飛在當時南宋的軍隊中屬於後起之秀,其聲望和能力超過很多老資格的將領,如張俊等。但是,岳飛又是恃才傲物,自己眼裡看得上的人沒有幾個。
網路配圖
除了能看上,同樣出生寒門的韓世忠外,自己眼裡也沒有第二個人。因此,軍隊將領裡面,老的不服氣,年輕的很受傷。而且,當時的軍隊大多是邊防軍,日子過得苦。而岳家軍那是常年在內地,一遇到戰事,本來是邊軍立功的機會了。但是此時往往岳家軍就直接上了,打的敵軍後撤,而這在軍隊屬於摘桃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