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李志勇LZY

    活立空間;哲學不全;

    三生萬物;中庸之道;

    政教專理;困求多元;

    基初水平;上沒文明。

  • 2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中”是指事字。甲骨文的形體像豎立的一面旗幟,上下各兩條旗斿向左飄動。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聽到過一個解釋:

    中,最初表時間,正午。立一個杆子,四周平均拉住,當杆子沒有影子時即是中午。

    然後,由天之時中,探索地之正中,所謂原點,所以有中原、中央、中國。

    再往下,便是天地人之中,內聖外王就來自於天人合之中,王即三之中一豎而成。

    名詞讀平聲,作動詞讀去聲,合乎其宜也。

    所以中庸極簡單:時中,用中,中用,中道,中規中矩⋯

    以下摘自百科,作參考?

    “中”的哲學意義:中字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代表不偏、中正、好的意思,也表示一種人生處世的態度,比如中庸之道。中字是由一個0(口)字和一個1字組成,0是大道的體,1是大道的用。中字由0和1組成,同時擁有了大道的體和用,所以中是道的大成。中代表中國的人文哲學,是中華的密碼,大道之體是仁愛、友善、寬恕、和平的,大道的用是惟精惟一的。

    中者,不偏也,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務本,本立道生;

    庸者,不易也,萬物之根基,故君子固本,本固速成;

    和者,樂業也,天下之達道,故君子樂本,天健中節。

    務本謂之中,固本謂之庸,樂本謂之和,三者致者天地人三才立焉,天下之大材速育、速成焉。此千古之道學,成者無不合於專一,無不合於太極(務本是本份,固本是能力,樂本是興趣)。

  • 3 # 擺渡天堂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何謂"中庸"?一般解釋為處事"中和"、"態度中立"、"和事佬",這是被孔子稱為"小人"的必然結論,孔子所說的"小人"並不是壞人,而是思想不能突破"得失"的人,思想突破"得失"的叫君子。《中庸》是"君子"之學,非"小人"之學,是立在曾參《大學》的基礎上的,所以以我們平常人的思想境界是夠不著、用不上的。

    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得失價值系統下的人是反對中庸的,道理很簡單,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中庸是柔弱的表現,是被強權掠奪、壓迫的物件。

    那什麼是君子呢?為什麼要君子學習中庸呢?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大學》裡講君子是"治國、平天下"的人。君子是怎麼產生的?我個人空間《內聖外王是怎樣煉成的》有相關論述,篇幅太大,這裡就不說了。簡單的說,君子就是思想行為突破"得失價值系統"的人,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

    因為他透過修身可以看透人性,看透人性也就等於能看透人性背後的現實行為,透過人的行為可以知道習慣、喜好,透過習慣、喜好可以知道人的價值觀,透過價值觀可以反推人的思想行為,就是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而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

    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就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中庸"是君子的行為守則、做人做事的方法論。他是以《易經》為基礎,在對待事物上多方位的察微,擇其善者而後從之。

    下面舉個例子。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華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華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子貢贖了人沒有去報銷,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在"得失系統"境界下,學習中庸是有害的,孔子是明確反對普通人運用中庸的。當一個人突破"小人",成為治國平天下的君子之後學習、運用中庸,才是有益的,《中庸》是君子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橋樑,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理論基礎。

    "得失價值系統 "有它固有的缺陷,那就是得之喜、失之慮產生的相關不良習慣、情緒,這些習慣、情緒是誘發人性惡的原因,所以要放下"得失",才能離苦得樂。"不問收穫價值系統"下人人平等,人沒有生產勞動的方向,又需要"得失價值系統"的階級思想來分配任務。所以《中庸》的本質是兩個價值系統有機的結合,如一個分幣的兩面,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固執、不呆板,才是《中庸》的使命與意義。

    從人類的發展歷史及未來命運上看,"人類大同"是最終的歸宿,而《中庸》可以說是"人類大同"的重要基石,不可或缺。

  • 4 # 南方牧人和雨

    提到中庸兩個字,人們往往認為指的是《中庸》這本書。其實,中庸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更多指的是一種智慧,所謂“中庸之道”是也。

    “中庸”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歷代聖賢的推崇。可惜近百年來,由於西方科技發展的衝擊,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被人們誤解甚深。尤其在今天,人們在瘋狂物慾作祟下,世俗的人們把它理解為騎牆派的“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滑頭狡詐的處世之道等等。還有人出於對“中”、“庸”二字的望文生義:將“中”理解為“走中間路線”,將“庸”理解為“平庸”。如此偉大的思想竟然被曲解得如此不堪,可見今天貪婪的人們無知到什麼程度!他們置祖宗的教誨於不顧,肆無忌憚地發洩自己的慾望,我想,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來形容他們是恰當的。

    有鑑於此,正本清源,還“中庸之道”以清白,應該是每一個華夏子孫當仁不讓的職責。某雖不才,願意以自己的淺薄見解為維護優秀傳統文化的道統盡一點心。

    一、正解“中庸”

    “中庸”一詞由孔孟提出,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論語·雍也》);“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子罕》),“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等等。這些話詮釋了孔子的“中庸精神”。

    在後來的戰國時期,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孫、孔鯉的兒子。)對爺爺的“中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將“中庸”的概念從“執兩用中”的方法論提到世界觀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1章)。他認為“中”與“和”是宇宙間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則,遵循它,讓事物和諧發展,就可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繁榮興旺。這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與天地參”就是天人合一。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個人率性而為而符合天道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關於《中庸》的作者還有一說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這個問題無需糾纏,我們還是按照漢代《中庸》鄭玄注為準:“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註》,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整個中國古代文化史可以說是一部以儒家為主流的文化史,而傳統文化的主流觀念就是中庸。儒家及中國多朝統治者都把《中庸》奉為經典。但儒家思想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主流的,它是繼法家、道家之後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主流文化的。

    商鞅、李斯、韓非等法家人物將法家思想在秦紮紮實實地實踐了一把,由於法家思想過於強調嚴峻立法以致出現了“焚書坑儒”這樣極致的做法,但秦朝的短命讓人們意識到法家的東西並不是治本之道。法家思想看似法治,本質卻是人治。商鞅在近代被美化了,如果你讀一下商鞅寫的書《商君書》,你一定會對商鞅這個人的評價大打折扣。因為裡面說的都是愚民政策。這種違揹人性、違揹人心、剝奪人們自由和快樂的東西畢竟不能長久。

    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開始推崇黃老的道家治國理念。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漢文帝、漢景帝重視農業,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解百官關心農桑。每年春耕時,他們親自下地耕作,給百姓做榜樣。到景帝后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關於《中庸》的作者還有一說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這個問題無需糾纏,我們還是按照漢代《中庸》鄭玄注為準:“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註》,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提到中庸兩個字,人們往往認為指的是《中庸》這本書。其實,中庸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更多指的是一種智慧,所謂“中庸之道”是也。

    “中庸”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歷代聖賢的推崇。可惜近百年來,由於西方科技發展的衝擊,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被人們誤解甚深。尤其在今天,人們在瘋狂物慾作祟下,世俗的人們把它理解為騎牆派的“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滑頭狡詐的處世之道等等。還有人出於對“中”、“庸”二字的望文生義:將“中”理解為“走中間路線”,將“庸”理解為“平庸”。如此偉大的思想竟然被曲解得如此不堪,可見今天貪婪的人們無知到什麼程度!他們置祖宗的教誨於不顧,肆無忌憚地發洩自己的慾望,我想,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來形容他們是恰當的。

    有鑑於此,正本清源,還“中庸之道”以清白,應該是每一個華夏子孫當仁不讓的職責。某雖不才,願意以自己的淺薄見解為維護優秀傳統文化的道統盡一點心。

    一、正解“中庸”

    “中庸”一詞由孔孟提出,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論語·雍也》);“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子罕》),“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等等。這些話詮釋了孔子的“中庸精神”。

    在後來的戰國時期,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孫、孔鯉的兒子。)對爺爺的“中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將“中庸”的概念從“執兩用中”的方法論提到世界觀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1章)。他認為“中”與“和”是宇宙間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則,遵循它,讓事物和諧發展,就可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繁榮興旺。這就是“天人合一”。

  • 5 # 風又奈何

    中庸之道存在著這樣的現實主義的哲學思維:凡事無絕對 ,要以中正平和的心態一分為二的看待具體的事物,努力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期達到一種和諧美滿、皆大歡喜的平衡狀態之中。

    有很多人不喜歡這種處事思維,以為凡事持中庸之道的人太過於精於算計,斤斤計較,立場不夠堅定,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惜做個牆頭草,刮哪風往哪倒,有點缺鈣又有點軟骨。但既然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自然有它的絕妙之處。這是老祖宗在長期的政治爭鬥、處理家庭問題和社會的絕妙法寶之一。

    比如,在封建社會,朝代更迭跟走馬燈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常有的事,九子奪嫡的事世人皆知,在朝局最終掌握在誰手裡不甚明朗的情況下,大臣們是要做出選擇的,保誰?棄誰?保不巧就要搭上全家的腦袋,保巧了就是步步高昇,這就需要朝臣們的眼光和能力了。有聰明點的,在看不清前路的時候就會選擇中庸之道,不是努力把自己置身於奪嫡之外,就是跟每一個相關的人保持不偏不倚的關係既不支援也不反對,既不落井下石也不巴結逢迎,到最後,不論誰勝出,自己的烏紗帽得保,最重要的是因此保住了全家一干人的小命,何樂而不為呢?但倘若人人如此,那就不好玩了,朝代更迭也是一種進步和革新,每一種革新就免不了流血犧牲,那些不中庸的陪了主子上了斷頭臺的也忠勇可嘉,甚至要比那些為了蠅頭小利和保小命的中庸之人要令人肅然起敬的多。對整個國家和社會而言,英雄和勞模的功用是不可抹殺的,獲益的是整個社會,社會也是需要有骨骼有勇氣的人的。而選擇中庸之道的人,更多獲益的是作為個體的人,但關鍵時刻能保住自己也能繼續為社會做貢獻,尤其是那些重要人物的留存,對整個社會的進步也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的,所以說,持中庸之道處事思維的人也不必受過多的指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方式,別人也無權干涉。

    在家庭的紛爭中,如果兩個孩子鬧矛盾,兩個媳婦掐架,主事的當家人為了維持住彼此的臉面,為了公平起見,一般都先不問清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以示對破壞家庭和諧的懲戒。這樣做反而比先去掰扯到底發生了何事,誰佔理誰不佔理,然後再嚴懲那個犯錯的,更能平息兩人心中的怒火。反正都被打了,那個犯錯的覺得自己賺了再遭懲戒的時候也會有自我心理安慰:吆,捱打了吧!敢觸我的眉頭,自然沒有好果子吃!那個沒犯錯也會在犯錯的受到重懲的時候洋洋得意地想:小樣,敢跟我過不去,遲早翻船。中庸之道的這種折中調和的思維在這裡的應用就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讓全家人保持住一團和氣的局面。

    其實中庸之道最想達到的理想狀態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要在俗世裡不斷地自我修行達到像無比良善、無比美好的道,法則一樣造福人類和自然。就是與人類的先天本性相融合,盡天下之性,包括人之性、物之性,迴歸至誠至善的大道,這是聖人才能達到的境界,這也是中庸之道的理想主義的思維方法。尋常人總是易受名利,金錢等外物的誘惑與矇蔽,很難貫徹執行的好。鑑於此,中庸之道才被人廣泛詬病,說持此思維的人為明哲保身失掉了做人的骨氣和原則,遇事不好好解決,只會和稀泥般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是他們只知道中庸之道的現實主義的思維方法,而不知道它理想主義的思維方法所致。

    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並不是說不堅持中庸之道的一定是小人,而是說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大都會尊崇中庸之道,因為它在危難時刻能讓人避免因過於衝動而走極端,激化矛盾,從而做出無謂的犧牲。中庸之道的思維方式教會人遇事多思考,尋求一種比較平和圓滿的解決方法,留住現有的,不奢求那些求之不得的,凡事講究個度,過猶不及,比如談戀愛要一步步來,不可冒進也不可進展緩慢,推行一項新舉措也要先搞個試點效果好再推而廣之,埋頭苦幹的閒暇之餘要搞點娛樂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被暴徒圍攻,打不過的時候就要想法開溜。這些方法裡都隱藏著生存的智慧。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讓生命存活下來又不失尊嚴的中庸之道是有大智慧的。

    中庸之道講究的是善於思考,認真的修行,剋制自己的慾望,監督自己的行動,對別人寬容體諒不過分,至誠儘性地盡善盡美地處理好自身遇到的各種問題,把損害降到最低限度。這樣做也沒錯可挑的啊!

    中庸之道在中國流傳了這麼多年,也是與時俱進地發展著的,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時移世易是自然的規律,更何況還有許多人可能一直在用卻不知覺,比如,養生專家一直提醒我們身材要保持不胖不瘦,吃飯要吃的不飽不餓,保持不快不慢的勻速最省油,穿衣服要穿不大不小剛剛好的。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提倡的學習之法,讓我們也對中庸之道如此吧!

  • 6 # 慕容若

    “中”字的含義是既不太過,又無不及。

    公元前3 世紀宋玉描寫一位美女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這番描寫是說她的身體、容顏恰到好處。

    我們做菜時,使用食材的比例,各種調味品的多少,包括火候的掌握,甚至起鍋的時間都要有一個黃金點,方能成就一道鮮美的菜品。這個黃金點,就是烹飪上的恰到好處。

    “恰到好處”即儒家所謂的“中”。

    一個人,一切慾望和情感都滿足和表達到恰當的限度,他的心靈就達到了和諧,在精神上很健康。這是“中”。

    一個社會也同樣,各式各樣的人的一切慾望和情感,都滿足和表現到恰當的限度,這個社會的內部就達到和諧,安定而有秩序。這也是“中”。

    孔子說詩經“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還是“中”。

    “庸”字的含義,是普通或平常。

    一個人若是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活動的一切意義,諸如飲食人倫的意義,他就可能成為聖人。

    那麼“中庸”的哲學含義,即如果一個人把普通而平常的行為,做得恰到好處,就能達到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之間的和諧共處。

    用這種方法可以達到出世,而同時可以入世。

    這就是儒家的方法,這種方法把人的精神提高到同天一樣高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股骨頭壞死,一定要手術治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