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mzero1

    真相是袁崇煥死了後,寧錦防線沒幾年就土崩瓦解,大明朝殺了所謂的奸臣,也沒能保住江山,只留下後世無聊之人做學術分析

    大明朝末年為什麼漢奸眾多,就因為朝廷多疑,濫殺無辜,致使人心盡喪。袁崇煥的真相已經無從得知,但他全力構築寧錦防線,與清軍血戰,回援北京城這些卻是血的事實。

    後世的人僅靠推測就胡言亂語,這些人才像皇帝身邊的奸臣小人,捕風捉影就能捏造罪名

    更搞笑的是一些人竟然認為毛文龍牽制清軍?遠方小島的幾波小兵?你是在搞笑嗎

  • 2 # 晃天下

    他要是冤枉,那明朝早該亡了——滿清韃子皇帝乾隆就是這麼黑的!

    大致說下幾個罪名。

    一,市米。

    喀喇沁及朵顏衛兀良哈人都早投靠後金了,袁大吹居然幻想靠買米能拉攏蒙古人——肆意賣糧,按談遷的說法賣到“邊儲始竭”!崇禎要求“口糧計”——通過蒙古部落人口數量嚴格限制賣糧,說白了就是不讓多的糧能通過蒙古人轉給後金,否則就是通敵。

    這裡猿糞為了洗白,造謠了兩件事:

    1,把“口糧計”混淆為崇禎拒絕賣糧,把喀喇沁倒向後金的責任全扣給了崇禎;

    2,宣稱“口糧計”無法實現,那袁手下的登萊官員以及戶部郎中是如何快速完成點檢毛文龍軍士的?!此外,作為一邊鎮大員,居然對蒙古部落情形無所知!更別提忽悠對付不了後金,連蒙古部落都對付不了,卻折騰自己友軍一出又一出的!

    在錢謙益的《牧學齋初集》中(大概是42卷),《大學士孫公行狀》(為孫承宗立傳),有西虜向新任遼東巡撫丘禾嘉請撫賞,丘某請奏並自以為聰明——以夷制夷,而孫承宗毫不客氣的用袁大吹的事實來反駁——“公駁之曰:往以弔喪愚奴而為奴愚,以買米愚束而為束愚(束,指的是喀喇沁朵顏衛首領束不的,也有翻譯為蘇布地)”

    二,遣散援軍與縱敵長驅。

    這個是在薊州城下發生的事情。薊州城有相關縣誌記載,地理地形為北靠山(府君山)南臨水(州河,也是漕運河,可通到遵化、三屯)。說白了薊州城在燕山餘脈,背後就是京畿平原,後金只能從東北方向來,經城南大道而通往京畿。因此薊州城是絕佳的阻擊地!

    薊鎮援兵陸續雲集於薊州城,結果被袁大吹一一遣散分守各地,比如薊遼總督劉策被打發回密雲,尤世威被打發去三河(尤以三河城小不便於客軍就食移軍他處)等,僅有保定總兵曹某(僅1500軍士的援兵)和袁一起守城。從此佈置來看,袁是相當有自信在薊州城堵截阿黃,但結果就是皇太極在薊州城下越過。

    這裡很搞笑的是,有猿糞宣稱敵越境是尤世威以及滿桂等人的責任,不得不讓人噴飯——你一線堵不住居然怪二線!更搞笑的,還有宣稱尤世威還要負責薊州城的偵防!

    所以,要稱他們為猿糞不是沒道理的,腦袋裡裝的是糞,才有如此奇葩邏輯!你袁大吹的一萬五千人都堵不住薊州城,那尤世威等人帶著幾千人更不可能堵住了!

    弘光朝的吏部尚書徐石麒就用“牛酒犒勞”這樣不靠譜的理由來解釋袁在薊州城放敵,同時指出袁是“不款而款”(沒必要去議款而偏要議款)——祖大壽憑軍威在此後十多年還鎮守錦州。

    三,頓兵不戰。

    什麼廣渠門大捷根本就是吹,連斬獲記錄(首級、敵零部件及敵遺落武器,憑此計軍功)都沒有。而後金更沒有所謂十萬人(蒙古部落還沒被收編,蒙八旗都沒有,更別提漢八旗),後金不過是以每牛錄20甲或15甲(甲兵為常備軍正規軍)破關而入(很可能帶有少量的平民組成的無甲兵)。

    廣渠門戰後,崇禎下令出兵,結果袁大吹和後金對陣後幾天——大眼瞪小眼。

    最後在猿糞們編造的廣渠門大捷、左安門大捷下,阿黃一路“敗亡”到更深入的京城南的良鄉去劫掠。

    四,恃寵專驕、謀款斬帥等

    說白了就是仗著崇禎的信任,揹著最高領導與朝臣勾搭謀劃。

    五,個人補充的。因為實現四百八十萬的政績,最終大力削弱關內防務,天津、登萊、薊鎮都被裁減。所謂提醒薊鎮薄弱的,都是狗屁!

    本來五六月,薊鎮的各督撫都已制定完汰定後的兵餉,戶部尚書畢自嚴的預計結果是513萬(不含閏月)。

    但6月時雙島斬帥,8月時又所謂安撫東江而增餉(從24萬的餉銀增為43萬,此前東江士兵的月錢僅有關寧軍的一半),又在東江虛設馬兵營十營(馬毛都沒有),袁大吹重新調整了編制——把薊鎮的新兵三萬砍成一萬二(原本清汰後舊兵缺額三萬多,新兵就有三萬多,新數補舊數,數數相適)。結果9月時薊遼總督劉策叫屈——督師“經制”的編制不夠,西協(密雲)還要再加七千。最終調整後,把東江的撈了一部分,再給薊鎮加了六千。

    在袁大吹的“總經制”影響下,薊鎮最後把臺兵(瞭望臺)都清汰光了!甚至有《烈皇小識》記載,遵化就是汰兵裡應外合下淪陷的!

  • 3 # 傲視群雄NO1

    袁崇煥真正接手五年平遼計劃只用了一年五個月多間,短短時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事,讓我們看看他所謂戲言是振臂高舉抗清,還是為此圖有空活,不復進取:

    讓我們看看他的合同期內有沒幹實事再評吧:袁崇煥從崇禎元年八月二次上任,至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一下獄,任期只有一年零五個月。時間較短,但他卻圍繞復遼大業,完成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包括:    

    1)再度收復錦州、杏山、右屯等200裡遼土,重新構築400裡遼左防線。

    2)出兵廣寧,並修築廣寧城,但因故未完成。 

    3)買馬6萬,編練關寧騎兵。    

    4)構建關寧東江東西並進復遼南的計劃。

    5)袁崇煥第一年便聽取徐光啟之議從葡萄牙再次購買大批紅衣大炮,在澳門招聘三百多名外籍教官,於北平城內訓練出一營既精洋炮射術,又熟煉鑄造大炮的官兵,後開付登萊孫元化部,組建最早的中國車炮(裝甲)部隊。可惜其領軍將領孫有德、耿仲明,恰恰就是一心叛國佔北韓為王的毛文龍手下,正是這批走私犯、海盜,把登萊明朝火器基地徹底催毀,帶攜先進技術降清,被滿清稱作“天佑軍”!

    關於與蒙糶米與互換戰馬

    許多人只知道崇禎二年至三年的己巳之變後金軍隊包圍北京,給明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繼而亳無底線謾罵民族英雄誤國,甚至質疑他與蒙古互易糧食和軍馬。卻不知道當時蒙古也面臨饑荒,如果你不在糧食問題上得以解決,要麼他投靠後金,要麼也會入關掠奪,這事關生存,放任何人都會去做,而賣糧易馬,一則暫時解決這些(其實李自成流寇也一樣)。這樣做二則也能得些馬匹,因為明軍也缺馬。

    與蒙互易,把林丹汗拉攏作盟友,既可把北面的蒙屏障長城以西,又能解決後金繞關寧防線致薊州作偷襲,這在袁崇煥接收一年五月短時間內是徹實又行之有效的辦法,不過後金其後先收朝鮮,再平林丹,則大明北方門戶大開,才有皇太極率十萬精騎入關虜掠之患。

    元年九月,林丹汗戰敗西遷,威脅下降,朵顏與後金武力的依賴減弱,利益關係悄然變化。

    同月,崇禎採納了袁崇煥與王象乾(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共同制定的“撫西(蒙古)拒東(女真)”戰略。派員招撫蒙古,喀喇沁接受封賞,在明金之間首鼠兩端。

     袁崇煥開高臺堡市米招撫蒙古。建議大家站在國家戰略高度看“市米”。

    任何一個國家和組織,都是從自己的利益需要出發確定對外關係。朵顏希望在明金之間左右逢源,謀求自身最大利益是很自然的。當時蒙古最需要的就是與明朝開通互市;明朝需要拉攏蒙古,防止蒙古倒向後金。在這種情況下,袁崇煥開高臺堡市米是正確的。

     史學界公認的喀喇沁真正降清,實際上是崇禎八年的事情,直到這一年,喀喇沁才接受後金定的旗分,分為喀喇沁左翼和喀喇沁右翼。

    第一任喀喇沁左翼的旗主,就是袁崇煥資敵問題中的主角“束不的部”的酋長。也就是崇禎二年正月,喀喇沁部分部落因為饑荒搶劫明朝邊鎮,二月,崇禎遣人責問,喀喇沁申訴無糧過冬實為無奈。三月,喀喇沁請求袁崇煥賣米給他們渡過饑荒,崇禎聽聞了喀喇沁買米其實是為後金代購的傳言,因此下旨袁崇煥停止開市。袁崇煥上奏說明原委,崇禎回覆只允許計口賣糧。

    袁崇煥死後,其正確戰略無以為繼,終致毛某祿兵變,其部下三順王終成殺害大明廣州百姓三十萬的元兇,不為別的,因為袁督師正正是兩廣抗清志士。

  • 4 # 蘋果梨的生活感想

    死的冤枉有以下幾點:

    1.受黨爭之害:魏忠賢遺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勳、史褷等人想趁機給魏忠賢報仇,多次上書崇禎皇帝定袁崇煥死罪,這雖不是主因,但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皇太極的反間計使朝裡朝外的人大都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是賣國賊。而且清軍入關的這場戰爭也損壞了大量農田、莊園,損害了多人的利益,造成了眾怒。

    3.崇禎皇帝登基時曾勵精圖治要振興大明,奪回大明失去的疆土,現如今不但沒奪回失去的疆土,還被後金軍打到北京城下。這是崇禎皇帝絕對不能容忍的,從政治角度也要殺掉袁崇煥。

    4.袁崇煥曾經多次上奏崇禎皇帝和後金議和以利於大明朝休養生息,但崇禎皇帝是最反對議和的,這一點從政治角度也是崇禎皇帝殺死袁崇煥的原因之一。

  • 5 # 蜉蝣之夢0113

    先說結論: 袁崇煥毫無疑問是大漢奸!

    再說論據:

    袁崇煥是忠是奸的大關節只需從下面清軍第一次入關前後袁崇煥的幾點表現入手即可判別,凡袁粉要麼避而不敢談要麼輕描淡寫推委抵賴,沒有敢深入討論的!這段歷史涉及袁崇煥死刑判決書上"賣糧資寇","遣散援兵","縱敵長驅","擅斬大帥"等幾個罪名:

    清軍第一次入關前後,袁崇煥的行為與清軍行動配合堪稱"默契"!

    清兵入關前,袁崇煥先斷了東江軍糧草,使得島上餓殍遍地,前方將士餓死無數,再以議糧為名偽造聖旨謀殺毛文龍,使得東江鎮牽制後金的能力喪失殆盡,為清兵入關掃清了後顧之憂:

    因為如毛文龍不死,且東江軍不因袁崇煥斷絕糧草而餓殍遍地,從而喪失牽制能力,皇太極很難放心棄老巢不顧,全軍奔襲北京城。之前寧錦大捷時皇太極就是因為毛文龍襲擊遼陽而被迫撤退的,袁崇煥時任遼東巡撫還專門寫了奏章給天啟皇帝讚頌毛的牽制功勞,稱"臣遼撫袁崇煥奏知……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毛帥雖被創,然歷年牽制之功,於斯為烈"。

    毛文龍死後僅七天,皇太極即率兵十萬從瀋陽出發(注:七天僅夠雙島到瀋陽的訊息傳遞時間,可以判定皇太極早知毛文龍會死且為之做好了軍事動員準備,一待毛文龍死訊傳來立刻起兵,否則以中世紀的軍隊動員效率,出動十萬大軍沒幾個月準備工作做不好),一路召集蒙古附庸及徵集糧草,包括得到袁崇煥大量賣糧的喀喇沁的投靠,(袁崇煥所謂"市米資盜"罪名的來歷,袁崇煥在有官員向崇禎皇帝舉報喀喇沁買糧隊伍里居然混雜了二百建虜時仍堅持賣糧,這批軍糧之後隨喀喇沁一起落入清兵手中);

    清兵行軍二個月後到達長城喜峰口破關而入。但清兵入關後不去佔領軍事要鎮遵化,居然詭異地原地等了四天,專等山海關援兵趙率教部,趙部在遵化附近中了埋伏,他的四千騎兵無一逃脫,這可是騎兵啊,打不過敵人也該能部分逃脫吧?!清軍為何破關後要原地等四天之久?他們是如何篤定趙率教一定會直奔遵化而不會中途進入某座城池以伺機切斷清軍後路的?如果趙部不來原地等待這麼久豈不是白白給了明軍調集援兵的時間?

    ‌全殲趙部後清兵僅用了半天就在內應開城門下破遵化。為啥清兵有能力輕鬆拿下遵化而不拿?因為趙部如知道遵化失守就不可能再往遵化來了,趙部若在,清兵入關後的退路就有被切斷的風險。

    ‌整個過程中清兵的行動精準到令人髮指,不是明方有高層次內奸配合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拿下遵化後清軍進軍北京路線上的下一處是薊州,此處是天險之地,幾十年前被名將戚繼光經營得堪稱銅牆鐵壁,有"京西門戶"之稱,此時本有明將劉策帶五千兵馬守衛,但袁崇煥到達薊州後卻把他及部下全部趕回密雲古北口!這道命令令人費解,因為此時清兵已經破關,古北口根本沒有守衛的意義,難道清兵會退出長城外專門繞到古北口重新入關?!袁崇煥的命令沒法用正常邏輯來解釋!這也是袁崇煥死刑判決書上"遣散援兵"這款罪名的來歷。

    袁崇煥趕走劉策後自已坐鎮薊州,當晚清兵即派出200騎兵在城門口監視,其餘人包括作戰能力低下的後勤部隊(以推小車的包衣為主)無視後路被袁崇煥九千精銳的"關寧鐵騎"切斷的風險,全軍"潛渡薊門",全軍潛渡天險薊門而袁部毫無察覺?袁部為何不利用天險有利地形構築防禦工事切斷通往京城之路?

    而前方本有明將尤世威的部隊,也被袁崇煥遣回昌平,至此薊州到京城一路暢通,清兵直奔北京城。

    縱觀清兵入關以來的種種舉動,與袁崇煥配合可稱為"默契"。而袁崇煥的種種舉動,不是軍事白痴就是與清兵有勾結,二者必居其一,否則不能解釋其行為!

    凡大奸大惡必有大智大勇!袁崇煥很有戰略眼光:1、他的成名之戰寧遠大戰時,他能清楚地知道奴爾哈赤此次攻明的戰略目的是獲得其緊缺的糧草物資,對大明的城池土地並無興趣,故而拒不執行督師高第的撤退命令,故意把覺華島明軍後勤基地留給建虜,果然建虜只攻擊了寧遠二天半就撤軍去打覺華島了,此次賭博他賭贏了,令他獲得了巨大的好處,包括名聲和官爵。2、已巳之變,也是他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沒有本事真的能五年平遼,只有求和才有希望,但一是皇太極要求議和必須以殺毛文龍為信,二是崇禎不可能答應議和,只有引清軍入關包圍京城,自己再帶兵入城才能逼迫崇禎同意求和,以此為自己吹的牛B解套。從第一次清軍入關前後來看,袁崇煥的每一步計劃都完成了,只差最後一步帶兵入城沒有成功,最終導致失敗被抓。綜上,袁崇煥之眼光毒辣,膽大敢賭等性格實在是個不世出的梟雄,可惜全用在奸惡上面了。

    1、入關前,袁崇煥先斷東江軍糧草,殺毛文龍,則清兵入關後可能被東江軍襲擊老巢的後顧之憂被消除;

    2、入關前,袁崇煥大量賣糧給喀喇沁,甚至在有官員發現買糧隊伍中混雜了二百建虜時仍堅持賣,這批軍糧之後隨喀喇沁一起落入清兵手中;

    3、趙率教部中埋伏全軍覆沒甚為蹊蹺,無明方高層人員與清軍勾結做不到這麼精準;清軍破關後詭異地原地等了四天,專等趙部,他們是如何篤定趙率教一定會直奔遵化而不會中途進入某座城池以伺機切斷清軍後路的?

    4、劉策本率五千兵馬守在天險薊州被袁崇煥趕回此時因清軍已入關而沒有守衛價值的密雲;

    5、清軍為何敢無視後路被袁崇煥九千精銳關寧鐵騎切斷的風險,全軍潛渡天險薊門而袁部毫無察覺?袁部又為何不利用天險有利地形構築防禦工事切斷通往京城之路?

    6、薊州到京城之間本有總兵尤世威部駐紮,袁崇煥為何要調他去昌平讓開大道?

    7、清兵入關前後為何每個細節袁崇煥的行為都與其配合默契?

    明史袁崇煥傳的結尾全文是:"初,崇煥妄殺文龍,至是,帝誤殺崇煥。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看出來沒?

    1、明史定位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性質是"妄殺";

    2、"自崇煥死"這句對照上下文很明顯應該是"自文龍、崇煥死",也就是說明史認為毛文龍和袁崇煥一樣都是"邊事"上的重要人物,他們的死是明朝滅亡的先兆。

    結論: 斷章取義要不得,即使是為袁崇煥翻案的明史,仔細看還是能看出袁崇煥的不少黑屁股的!

    真正仔細看過明史的也沒幾人會認為它塑造的袁崇煥形象有多高大上,這還是明史一句都不敢提袁崇煥死刑判決書上那些罪名是否屬實的前提下,因為這些罪惡都是袁崇煥實實在在幹過的。

  • 6 # 旋風三連踢一招ko你

    袁只是個書生,異想天開,用現在的流行的話就是:傻B文痴,,!殺毛文龍就是二缺行為,到最後的無能為力,是因為長期的文貴武賤,至關鍵時,武不給力,文臣想辦事沒能力了,,!袁有忠心,卻沒有做對愛國之事,,!往事已走,不堪回首。!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崇禎在殺袁崇煥的時候,有一條最重要的罪證,就是袁崇煥與後金勾結。包括他“與後金議和”“市米資敵”等。那麼,袁崇煥究竟有沒有勾結過滿人?他被崇禎殺掉,是錯殺,還是罪有應得呢?

    (崇禎劇照)

    現在要想從史料中找出袁崇煥是不是勾結過滿人,已經不太可能了。也就是說,那時候留下來的關於袁崇煥的各種史料記載,都是不可靠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明史》關於袁崇煥的記載有太多顧慮。因為《明史》是清人所寫的。而袁崇煥勾結的,就是清人的祖先。這段歷史,清人必然是非常敏感,不敢隨便寫下來的。就算寫下來,也不可能說皇太極使用了離間計。離間計其實就是造謠,是一種詭計。清人怎麼可能說他們的祖先在造謠呢?

    其二,明末清初留下的那些筆記小說,也都是不可靠的。明末清初有大量的人在寫這種筆記小說。他們為什麼會寫這些小說呢?因為不服氣,對明朝失敗不服氣。不服氣不是對滿清不服氣,而是對當時明朝末年朝廷中的那些敵對陣營不服氣。覺得如果當時不是魏忠賢,或者不是袁崇煥,或者不是東林黨領導的話,明朝肯定不會滅亡。因為不服氣,必然要把那段歷史,按照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所以,這些帶有目的性的筆記小說,也是不可靠的。

    (袁崇煥)

    先來看看,假如袁崇煥和後金勾結的話,他的目的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想做大當皇帝。不過,就算袁崇煥真有那樣的想法,他當時能實現那樣的目的嗎?顯然是不能的。一者,袁崇煥兵力有限。他這有限的兵力,能幹什麼?再說了,袁崇煥夾在後金和明朝之間,他只可能依靠一方,打擊另一方。若是想誰也不依靠,他將受到兩面夾擊,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那麼他依靠誰呢?與其依靠後金,還不如依靠明朝。依靠明朝,還有造反的必要嗎?二者,袁崇煥根基不牢。袁崇煥不是毛文龍,毛文龍在遼東經營了多年,有一大幫死黨追隨他。袁崇煥根基淺,沒有死黨,他怎麼可能造反成功?三者,袁崇煥剛殺了毛文龍,他殺毛文龍的理由之一,就是毛文龍勾結滿人,和滿人做生意。袁崇煥如果也那樣做,他不是自打耳光嗎?有人說,袁崇煥和滿人議和,做生意,其實是一種對明軍有利的手段。不過從這第三條理由來看,我覺得,袁崇煥是連這個手段也不會用的。

    (魏忠賢劇照)

    那麼,袁崇煥沒有勾結滿人,為什麼卻被人彈劾他勾結了滿人呢?

    很簡單,那是袁崇煥的政敵們乾的。袁崇煥的政敵,主要就是魏忠賢的餘黨,當然還有其他人。他們因為失勢了,想要報仇,想要東山再起,必然要汙衊袁崇煥。而說袁崇煥和滿人勾結,對袁崇煥的殺傷力是最強的。

    為什麼說汙衊袁崇煥勾結滿人,對袁崇煥的殺傷力最強呢?因為這些侮辱袁崇煥的人,找到了崇禎最敏感的那條神經。

    崇禎最敏感什麼?最敏感第二個魏忠賢的出現。當袁崇煥擅自殺掉毛文龍的時候,崇禎雖然表面上表揚了袁崇煥,其實心裡已經嘀咕上了。他一定認為,袁崇煥沒有向他請示,就殺了毛文龍,一定是想擅自做大。而假如袁崇煥又勾結滿人,那不就是坐實了他想擅自做大嗎?所以這些話,一下就打動了崇禎。那時候,不管袁崇煥有沒有與滿人聯絡過,不管袁崇煥聯絡滿人,是不是為明朝好,他也不用去調查,直接殺了就得了。

    所以說,袁崇煥被殺,絕對是一場冤案,他是被整個各懷鬼胎的明朝君臣,聯合起來搞致死的。

    (參考資料:《明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口腔有煙味是什麼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