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家公子名無忌

    有錢、有義、有腦子,這三點決定宋江終能當上梁山大老闆。

    大家讀《水滸傳》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和小編一樣有這個疑問,宋江只不過是山東鄆城縣的一個小小的押司,連官都不算,只是一小吏,怎麼江湖名聲那麼響,其他好漢一聽到及時雨宋公明的大名,納頭便拜,公明哥哥公明哥哥的叫著,大有“平生不識宋公明,便稱好漢也枉然”架勢。

    第一,有錢。換個情景大家想想:有這麼一個人,不管認不認識的人,只要去加他微信,一透過就給你發個200紅包,標著朋友你好,不管熟不熟,去找他借錢,不問幹啥,分分鐘轉錢給你。剛好他還在官府工作,還能管點事情,不管什麼事去託他辦,不但沒一點架子,不收你紅包不說,反而還給你個大紅包,一口承諾事情包在我身上,兄弟這些錢你先拿去週轉,你說,對這樣的一個有錢而又慷慨大方的人,大家能不口口相傳嗎。

    第二,有義。古人最推崇的是什麼,那就是四個字:忠孝仁義。宋江雖是鄆城縣一小小押司,但按水滸所寫,家境也是非常殷實的,就是前面說的第一條,有錢,但有錢還不行啊,宋江最大的優點就是絲毫不吝惜銀錢,又愛結交朋友。按水滸傳中所寫,南來北往的好漢,無論認識與否,只要有困難,落魄投至宋江門下,宋江皆慷慨解囊,銀兩相贈。久而久之,便在當地落得個“鄆城呼保義,孝義黑三郎”以及“及時雨”的美名。宋江綽號“呼保義”,一生貫穿忠君愛國,自不必提;宋江綽號“孝義黑三郎”,對父親的孝順名聞鄉里;宋江又有綽號“及時雨”,任何處於困難中的人宋江都會送上無私的幫助,特別是拯救晁蓋七人,那更是擔了砍頭的干係,將一個義字詮釋的淋漓盡致。明白了這些,當你看到那些兇惡狡詐的江湖人士看見宋公明哥哥後的跪拜,也就不足為奇了。

    宋江的影響力一開始僅限於鄆城附近,仗義疏財,跟江湖人士混得比較好。其他好漢途經鄆城肯定會聽說有這一號人,然後酒肉款待一番就臉熟了。古代人沒有現在通訊這麼發達,名聲這東西,全靠人們的口口相傳,山東自古富庶之地,多有往來客商,傳奇人物的名聲就這樣不脛而走。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幾乎沒出過遠門的山東人宋江,在流放江州之旅一路上遇到大多綠林好漢都是聞名而納頭便拜。可以說,而宋江的名聲正是透過他慷慨幫助的那些人口口相傳傳遞開來的。這樣宋江就成了江湖仁義的化身,被江湖各路好漢們當作心中的榜樣,因此宋江在早期確實有著很高的江湖威望,並且確實當之無愧。

    第三:有腦子。有錢、有義是一方面,有腦子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水滸傳中的柴進柴大官人,那可是比宋江還有錢,比宋江還仗義疏財,結果了,比起宋江差遠了,為啥?缺腦子。

    武松在柴進那裡,柴進養了那麼久,沒少花錢吧,可武松不買賬,宋江才花了多少錢,武松就心服口服。李逵,薛永如是一樣。宋江總是在人最需要錢的時候給錢,一出手還挺大方,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宋江不歧視人,讓人覺得這麼大的人物看得起我,心悅誠服。楊雄石秀上山,晁蓋什麼反應,宋江又是什麼反應?同理還有段景住、時遷等人,這些人要的不是錢,是尊重。哪怕是表面上的,宋江也做到了。這就是宋江的腦子,才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 2 # 子鵬17

    宋江是靠兩大特點成為梁山大老闆,其一,心機,其二,會用人,(籠絡人心),一個有心機的人,不擇手段玩弄一群愚蠢的人,那真是在股掌之間的事,陰謀陽謀,圈套套路對宋江來說得心應手,宋何許人也,名押司,實小吏,其職業就就是揣度人心,印合人意,並見風使舵,左右逢源,無不用盡其手段。文又不能安邦,武又不能安國,小聰明而己,看看梁山是一群什麼樣人,基本都是武夫,力量有餘,智力不足的人,吳用倒有些鬼把戲呢,早就被宋收買,朱武也雖是個軍師呢只長行陣,不長奸心。最終落腳點一個字(義)害了這106人。

  • 3 # 覃仕勇說史

    答:宋江的魅力還真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絕對是帶頭大哥的範。

    宋江剛一出場,書中就寫他愛好結交天下英雄,仗義疏財,不但熱衷於江湖救急,也關愛體恤低層階級的弱小民眾,端的不同尋響。

    您看,朱仝、雷橫兩個,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但在宋江面前,唯唯諾諾,言聽計從,宋江的領袖氣質立時畢現。

    還有,晁蓋等人劫生辰綱事洩,宋江義無反顧,馬上擔起血海關係,通風報信,義薄雲天。

    在“殺惜”情節中,還穿插的幾個細節,如給街坊孤苦無依的老人施捨壽衣、棺材,關愛唐牛兒等等,更加完美體現出宋江仁義兼愛的美德。

    當然,最有說服力、對比最為鮮明的就是在滄州柴進莊上與武松的邂逅。

    本來,在江湖上,柴進是與宋江齊名的。

    君不見,自幼浪蕩江湖的好漢石勇到處宣揚說:“老爺天下只讓兩個人,其餘的都把來做腳底下的泥。”

    旁人要問了,這兩個人是誰呢?

    石勇神氣活現地說:“一個是滄州橫海郡柴世宗的孫子,喚做小旋風柴進柴大官人。一個是鄆城縣押司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老爺只除了這兩個,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他。”

    實際上,石勇在說這話時,他並不認識宋江,卻曾經到柴進莊上避難,得到過柴進的接濟,而且,柴進來頭不小,是大周柴世宗子孫,血統高貴,有著得天獨厚的政治資源,更有雄厚的財力來支撐他的江湖事業,以此為襯托,宋江的江湖名聲可想而知。

    然而,武松是水滸世界裡天神一般的人物,柴進卻目不識珠,將之冷落在屋簷下生火取暖,自己卻與新至的貴賓宋江在高座享用珍饈美酒。而當醉意熏熏的宋江第一眼看到武松,便眼前一亮,著力結交,給武松添新衣、延醫求藥,治好他的虐疾,同食同臥,呵護關照,一如溫厚的兄長。

    後來兩人在滄州分別的段落,就讓讀者看得眼眶溼溼的。

    宋江上梁山前,晁蓋是山上當仁不讓的領袖人物。

    但和宋江比,晁蓋就差多了。

    病關索楊雄、拼命三郎石秀都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人物,風塵僕僕來投奔梁山。

    晁蓋卻嫌棄時遷偷雞、石秀放火是屑小所為,立刻讓人斬殺。是宋江好言相勸,才躲過一劫。

    不難看出,晁蓋的容人之量,遠不及宋江。

    當然,最重要的是,晁蓋腦袋簡單,無謀,坐的是一把手的位置,卻沒有一把手的魄力,做事沒有前瞻性,沒有策略性,走一步看一步,不能為山寨的發展作發展規劃,更談不上制訂什麼政治綱領,使得整個梁山集團只停留在打家劫舍的檔次。

    宋江截然不同,非常有主見,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樹“替天行道”大旗,為山寨的發展探求方向,為兄弟們謀出路。

    您可以說,宋江謀求招安是一腳臭棋,但不能不說,他是有政治訴求,有政治抱負的。

    從這一點上說,他更容易得到兄弟的擁護和支援。

    那麼,他最後成為統領梁山的“大老闆”,就不足為奇了。

  • 4 # 夢露居士

    宋江一個小吏,其貌不揚,武功低微,為什麼能受到眾人擁戴,成為梁山的NO.1?有三點原因。

    第一,講義氣。

    宋江這個人仗義疏財,見到江湖上的朋友,動不動就掏出一錠銀子送給對方。因此江湖上的人叫他“及時雨”,就是說他總是樂於幫助別人,像快要乾死的莊稼遇到一場甘霖一樣。

    而且宋江這個人不光會送銀子,他總是送別人急需的東西。比如晁蓋等人劫生辰綱案發了,宋江冒險去通風報信;王英好色,宋江就給他物色扈三娘這麼一位美女。你說好漢們能不愛戴宋江嗎?

    第二,能識人。

    宋江眼光很好,他能夠辨識那些不得志的英雄好漢,加以招攬。對於這些好漢來說,宋江就是雪中送炭。如果在今天,宋江絕對是頂級獵頭。《水滸傳》中,宋江的得意之作有兩個,就是結交武松和結交李逵。

    宋江是在柴進府上遇見武松的,當時武松非常落魄,病歪歪的,還不受柴進待見,可以說是個平凡的小人物。但是宋江一見就知道他是個英雄,因此好生相對,另武松非常感激。可笑的是,宋江結交武松,用的其實都是柴進的錢。柴進錢花了,卻沒落著好,誰讓他不能識真英雄呢?

    宋江遇見李逵時,他只是一個牢頭,而且性子粗魯愛胡鬧。所以戴宗看不起李逵,李逵也不服戴宗。但是宋江和李逵第一次見面,就借了他十兩白銀,說是借,其實就是送。而且在李逵把銀子輸光後對他說:“賢弟但要銀子使用,只顧來問我討。”從此李逵對宋江忠心耿耿,宋江想幹什麼髒活都是李逵去做的。

    第三,有戰略眼光。

    小時候看《水滸傳》,總覺得宋江一直想招安是沒骨氣,害人害己。但是長大我才知道,其實這正是宋江有戰略眼光的表現,梁山好漢只有招安一條路走。

    梁山一共有三任頭領,其發展戰略各不相同。

    第一任是王倫,他領導下的梁山是封閉的,不願接納更多好漢。因為王倫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如果招攬了英雄好漢,必然會威脅到自己的寨主之位。

    王倫的戰略,如果在小的山頭,比如少華山、桃花山等是可以的。但是梁山的戰略意義非凡,是一塊肥肉,江湖人容不得王倫一個人霸佔。所以晁蓋等人用計奪了梁山泊。

    第二任是晁蓋,他領導下的梁山廣納賢才,但缺乏戰略目標。梁山是一個大山頭,所以不斷有好漢來投靠梁山,晁蓋總是來者不拒。

    但是晁蓋對梁山未來的規劃,還停留在“論稱分金銀”的層次上,可以說是小富即安。他沒有看到,朝廷容不得梁山做大,所以不斷派兵征討,每次征討梁山都會招納失敗的將領。因為梁山要靠這些將領來對抗朝廷,只靠草莽英雄是打不贏正規軍的。

    梁山的規模越來越大,快要容納不下這麼多人了。但是晁蓋沒有為梁山的未來提出可行的方案,因此他被宋江架空、取代了。

    第三人是宋江,他的目標很專一,就是招安。這是唯一正確的目標,也是迫不得已的戰略。因為梁山已經大到了不容於朝廷,卻沒有強到能推翻朝廷的地步。所以梁山唯一的機會就事接受招安,融入朝廷。

    況且梁山上有那麼多好漢原先是朝廷官員,如果梁山不追求招安,這些人絕不答應,很可能再次掀起一場火併風波。別看梁山上的造反派如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人嗓門大,但沉默的大多數都是招安派。

    所以宋江能受到大部分梁山好漢的擁戴。

  • 5 # 龍久於池

    宋江有極大的江湖聲望。

    宋江喜好結識江湖好漢,為人仗義疏財,只要有投奔他的,無不有納,終日陪伴,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宋江是視“金錢如糞土,朋友值千金”的典型。對普通人,宋江也好做方便,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困。宋江每每排難解紛,周全他人性命,完全是個活雷鋒的存在。宋江的事蹟廣為傳播,聞名于山東、河北,人稱“及時雨”,又稱“呼保義”。

    晁蓋喜歡舞槍弄棒,喜歡結交江湖朋友,在江湖上也有一定的名氣。晁蓋的綽號叫“托塔天王”,是大力勇士的形象,而宋江的形象是“有困難找宋江”,“及時雨”和“呼保義”的綽號充分體現了宋江過人的江湖聲望。《水滸》裡面的好漢們,一聽是宋江納頭便拜,這是晁蓋比不了的。

    宋江上梁山之後,戴宗等人又在江湖上傳播宋江招賢納士的訊息,很多江湖人士就衝著宋江的名字投奔梁山。宋江上梁山之後,梁山的規模急劇擴大,晁蓋的勢力和影響力也就日漸稀釋。

    宋江有極強的處事手腕。

    宋江是鄆城縣押司,刀筆精通,吏道純熟,在複雜的官府裡遊刃有餘,籠絡大碗吃酒大塊吃肉的江湖好漢,那就更是輕鬆。

    在柴進府上,宋江提出給武松做衣服,臨別時又給武松十兩銀子,感動得武松一路走一路想呼保義宋公明名不虛傳。可憐柴進養了武松大半年,比不上宋江的十兩銀子。同樣在江州,宋江的十兩銀子就讓黑旋風李逵追隨一生。由此可見,宋江擾絡人心的能力和效率。

    作為領導,宋江不是好好先生,也有其嚴厲的一面。他時常利用處罰和他關係很鐵的李逵來敲打梁山好漢們,當然對李逵他都是高舉輕打。重陽宴上,李逵反對招安,宋江以李逵無禮為由要殺,吳用就唱白臉來解圍。招安之後,宋江對下屬的管理極嚴,寬以待朝廷,嚴以律兄弟,唱了一出“陳橋驛滴淚斬小卒”。施耐庵用一個“滴”字,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宋江嚴厲與虛偽背後的權術手腕。

    宋江有極具號召力的招安思想。

    梁山好漢三教九流,成份複雜。一部分人喝酒吃肉混日子,沒有長遠打算;一部分人看透朝廷腐敗,堅決不想招安;還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其實是盼著招安的。應該說,宋江上梁山之初就有了招安的長遠打算。宋江在接納投奔他的江湖人士的同時,還不斷以等待招安為由招降被俘的官軍將領。徐寧、呼延灼、關勝、索超等人加盟,招安派在梁山日益壯大。

    宋江的招安思想,吳用是第一個贊成的。智多星吳用跟三國的謀士們比不了,但在梁山還是數一數二的。他被宋江招安思想征服,幫著宋江架空了晁蓋。吳用透過下三濫的手段,把盧俊義逼上了梁山,他透過不公平的手段,保宋江上了一把手的位置,還讓武藝高強卻不甘心做賊的盧俊義做了宋江的副手。108人聚齊,石碣就從天而降,宋江和吳用借用天意捆綁了一眾梁山好漢。至此,把招安作為行動綱領的宋江,牢牢地做穩一把手的位置,於是招安,就成了宋江和吳用接下來的工作重心。

    總結:宋江江湖聲望極大,又極具手腕,有人盲從,有人被江湖義氣裹挾,有人真心支援他招安,梁山大老闆非他莫屬。而宋江費盡心機地熱臉貼冷屁股招安,以兄弟零落的代價衣錦還鄉,但免不了在吳頭楚尾被奸臣毒死的命運。

  • 6 # 泊圖泊途

    宋江這個小吏就是黑白通吃的市儈,他不僅認識地方大哥比如晁蓋,和官場的低階軍官也打的火熱,比較可笑的是,他和掌權高官卻尿不到一個壺裡。

    正是因為宋江這個人,和各個勢力都說的上話,因此在交流上更能獲得大部分人的青睞。宋江平時比較謙卑,他也知道自己能力一般,所以顯得圓滑,在尊重他人的行動中提高自己的地位(這一點大家可以好好揣度揣度,細細想想現在生活中也不乏此類人)。

    宋江非常韜晦,一點是從他潯陽樓寫反詩看出,二點事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僅坑很多人上山,還公然對抗朝廷,這種人對於那些沒有主見,或者走投無路的人來說,真是一條好大腿。

    晁蓋就是想對抗朝廷,至於報效國家這種事,那就是不存在的。宋江更能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他為了把招安變成大部分人的利益,招了不少朝廷大官,其城府,非一般人能夠企及。小的團伙,魯大師憑本事和義氣可以治理,大集團,還真需要宋江這樣的人。

    宋江在人事安排上也會叫大部分人心情愉快,在宋江剛上山時,帶著李俊等惡霸,為他們賺足了面子,宋江表示,新首領站一排,舊首領一排,以後按功勞排座次。還說晁蓋年紀大,所以宋江不能竊取第一把交椅,前後之矛盾,內心之陰險。或許這樣的人才能震住各路魚龍。

  • 7 # 悲喜交加苦樂年華

    宋江,縱橫江湖與官場,終成梁山頭領的法寶有五:

    一是孝義黑三郎的招牌。孝乃立人之本,義是江湖豪傑遵循的法則。孝義黑三郎的名號,讓自己站在了道德與江湖的基石之上。

    二是及時雨的金字招牌。這塊金字招牌,含量頗重。利用這塊招牌,為自己樹立起了扶危濟困、神通廣大的光輝形象。所謂扶危濟困,一方面,是給予沒錢買棺材之百姓施捨一口棺材錢等,以獲取美譽;另一方面,透過自己手中職務之便利,上下週旋,搭救所謂江湖好漢的性命。透過這兩種手段不斷運作,讓自己宣告遠播、名聲大噪。以至於普通老百姓都會認為宋江就如同是一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以至於黑白兩道都認為宋江神通廣大、能救人於危難之間,所以,見宋江之面時,無有不納頭便拜。納頭便拜的根本原因也在於此。

    三是自己高超的籠絡人心之術。在及時雨的名號之上,再透過自己的馭人之術,讓一眾好漢認他為大哥。

    四是忠義堂的牌匾。此匾不是一塊單純的牌匾,更是將自己上忠於朝廷,下結義於眾好漢的形象包裝得完美,既可籠絡朝廷投降將領,也可聚齊江湖好漢。

    五是替天行道的大旗。此面大旗,讓自己既立於道德制高點,又以迎合了民心。替天行道、懲治貪官。

    就是這5件法寶,讓宋江成為了統領梁山的大老闆。自古以來,也沒有僅憑個人武力值就能座上老大的先例,那只是武俠小說的意淫。曹操手下猛將如雲,沒有誰敢去和曹老闆過不去,劉備手下五虎大將,個個也得乖乖聽話,說好聽點、狹隘點,這是魅力,說不好聽,就如上所述,是各種招牌與手腕的綜合運用,讓自己掌握了權力所致。

  • 8 # 脂肪故事

    宋江不當梁山老大,沒天理啊!宋江能夠成為梁山之主,靠的不僅僅是魅力,更多的是手腕。

    如果站在江湖的角度來看,宋江是個非常稱職的老大,換了別的人在梁山,根本鎮不住場子。

    第一,宋江的毒辣冷酷,可能被書中“正義”的敘述方式給掩蓋了。不知大家可記得黃文炳?黃文炳在書中是這樣一個角色:

    其本是一個在無為軍小城裡閒住的“在閒通判”,“這人雖讀經書,卻是阿諛諂佞之徒,心地褊窄,只要嫉賢妒能,勝如已者害之,不如已者弄之,專在鄉里害人,心裡只想害人,慣行歹事,無為軍都叫他做‘黃蜂刺’。”

    乍一看,這完全就是個陰險毒辣的小人嘛!

    但是,陰險毒辣並不代表他沒有本事。宋江在潯陽樓題了反詩之後,被黃文炳發現了。他從童謠中推斷出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就是宋江,他眼光透徹,一眼看出偽造信件中的破綻。

    在本質上,黃文炳和宋江是一類人。他懂得宋江,他看穿了宋江,他知道宋江想幹什麼,他發現了隱藏在宋江內心深處的野心。

    那麼,宋江是如何對付黃文炳的呢?他的忠心小弟李逵出馬了:

    把尖刀先從腿上割起,揀好的就當面炭火上炙來下酒,割一塊炙一塊,無片時割了黃文炳,李逵把刀割開胸膛取出心肝,把來與眾頭領做醒酒湯。

    宋江生平受過多少磨難和波折,可曾有恨黃文炳更深者?沒有!他知道黃文炳看穿了鼻子,所以他用最殘酷的手段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惶恐。

    吃人啊!只有殘暴到極點的人才做得出來!而且當著大庭廣眾,不急不慢地吃了黃文炳。我不知道周圍的好漢有啥想法。

    諸位,難道還讀不出點味道來嗎?

    第二,宋江的無情、絕情無人能比。

    閻婆惜,鄆城天香樓頭牌,也是文藝女青年、演藝家、拜金女,被宋江包養。只因發現了宋江劫生辰綱的秘密,於是悲劇了,宋江是這麼做的:

    那婆娘見宋江搶刀在手,叫:“黑三郎殺人也!”只這一聲,提起宋江這個念頭來。那一肚皮氣,正沒出處。婆惜卻叫第二聲時,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卻早刀落,去那婆惜顙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那婦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他不死。再復一刀,那顆頭,伶伶仃仃,落在枕頭上。

    第一下,摁住,第二下,割脖子,第三下,斬首。是不是覺得這個流程似曾相識?

    手法熟練,不急不慢,下手從容,冷血無情。原是枕邊風流人,一朝翻臉不認人。

    誰能想到,這個平日裡面帶三分笑憨厚的黑胖子,下手竟然如此狠毒麻溜。鬼知道他以前幹過多少次……多少濃情蜜意,多少卿卿我我,就此翻篇。

    第三,宋江的慷慨大方,為他搏得了“及時雨”的美稱。

    及時雨、呼保義!能夠得到這樣稱呼的,人緣能不好嗎?

    宋江的大方是出了名的,對武松、對李逵,動不動就是撒銀子,兩個窮光蛋能不感激嗎?要不你沒事了給我幾萬塊花花,我肯定說你的好。這一點柴進就不如宋江了。叫他“小旋風”,嗯,作者形容得還怪形象的。

    宋江善於用恩義來籠絡人。梁山之上,受過他恩惠的不在少數,很多還有救命之恩,這份情義比啥都強,下面的人能不對他死心塌地嗎?

    宋江辦事,很有分寸。架空晁蓋、假意讓位、親疏分明,讓你根本挑不出毛病來。

    挑不出毛病,就是沒毛病。

    象這樣一個有手腕、有謀略、夠義氣的宋江,他不當老大誰當老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胎家庭如何處理大寶的情緒波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