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從善如劉L
-
2 # 東港朝天闕
在理論上,山海關以東都是關東。但實際上的關東就是遼寧,吉林,黑龍江籍內蒙古東部的統稱。
所謂的闖,指的是為一定目的而奔走活動。闖關東就是在老家生存艱難,所以才選擇闖蕩東北。當然,闖關東的闖,也充滿了冒險的涵義。
闖關東的流民主要是山東、河北的農民。其中絕大多數是山東人,山東人當中又以登州府、萊州府為多。
我是闖關東東農民的後代,我的天祖父(祖父的曾祖父)兄弟五人在清乾隆或嘉慶年間,因山東登州府福山縣三甲駐六甲社大山夼老家連年災荒,人多田少,無法度日。而關東雖是苦寒之地,人煙稀少。但可開墾土地廣袤,遂攜帶老母一起闖關東。走水路在大連金州下船,後落戶遼寧東港。至今已歷二百餘年。
據先人的記載以及口口相傳,當時的遼東,在滿清的禁地開荒墾田仍然要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只能偷偷摸摸的,經過三五年的辛勤勞作,才能使生地變成熟地。我們當地是光緒二年(1876年)才全面開禁,不設限制。自此以後,闖關東過來開荒墾田的人越來越多。
在遼東大地,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闖關東的後代。每個姓氏、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闖關東歷史與故事,縱覽闖關東的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
-
3 # IU的黑粉頭子
關東,具體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因東三省位於山海關以東,故得名。
19世紀中葉,古老的中華尚處於清政府的統治中,為了應對沙俄的一步步蠶食,朝廷撤銷了在東北推行了近兩百年的土地封禁制度,鼓勵關內百姓前往東北開墾荒地。大批農民經山海關或從山東經由海路,闖關東到了東北地區謀生。
-
4 # 步雲治印
各位都看過【闖關東】電視劇吧,這是對中國歷史上最大”自發移民”的真實寫照,【闖關東】,指的是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至民國三十八年,山東大饑荒,棵粒不收,百萬災民闖關東的壯舉,【闖關東】主要是山東災民,平均每年有48萬,總災民達1830萬之多,圖①②③⑦⑧⑨ 闖關東歷史照片真實寫照。【闖關東】指的是:山海關以東,也就是“關外”的東北地區,【闖關東】路線和關東地區,圖④⑤⑥,有人說東北人大部分是山東人的後裔,一點不假。
-
5 # 祥子談歷史
晚清民國時期,曾出現過三大流民潮,一是闖關東,二是走西口,三是下南洋。
其實,走西口(河北張家口以西)和闖關東,都是一回事,只不過是“山西人”與“山東人”的兩種說法,前者是指到內蒙一帶謀生,而後者則指到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去謀生。同時,闖關東的除了山東人和山西人外,還有河南、河北及陝西等地人。
而下南洋,則是指漂洋過海到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謀生。
那麼,為何會有闖關東的事件發生呢?以闖關東人數最多的山東為例:據史料記載,山東是清朝到民國期間有名的災害多發區,而且“地少人稠”。從163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1912年清朝滅亡,在長達296年的歷史中,僅有兩年無災害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災、旱災以及蝗災。
因此,導致東山匪患頻發,餓殍遍地,成千上萬的百姓生存堪憂。
雖然,努爾哈赤立國時,曾定下祖制,嚴禁漢人進入東北,以防破壞了“龍興這地”的風水,也為自己留下一塊退守的淨土。
▲還原闖關東歷史圖展
但是,1860年隨著《璦琿條約》將“海參崴”(清朝時為中國領土,隸屬於吉林將軍)劃歸沙俄出去,清政府深切地意識到,光有家業沒人守還真不成。
於是,當年清政府就取消了嚴禁漢人出關的禁令,並開放了開荒權,即:誰開的荒地,土地的耕種權就歸誰。據《膠澳志》記載:“當時的奉天、錦州二府,荒地很多,稍加開墾,即成膏腴良田。”
又因,滿清立國時,曾將二十多萬滿人遷入關內,從造成土地肥沃而又遼闊的東北平原, 一度變成了“千里無人煙,萬里無雞鳴,群獸常出沒”的天然野生動物園。對此,史書上講到:“關東地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荒’居首位。”
因此,從而引發了一場湧向東北的流民潮,“煙濰一路,擔擔提籃,徒步負載,結隊成群,或東出榆關(山海關),或北渡渤海,其熙熙攘攘之狀,亦復不相上下。綜計一往一來,恆在百萬以上……且多貨其田廬,攜其妻子,為久居不歸之計……”(膠澳志)。
為此,清政府“每逢冬令,膠濟鐵必為移民加開一二次列車。” (膠澳志)
雖然,大家都對前路充滿了無限希望,但路途卻又危機重重,或路上遭遇盜匪,或大海上遭遇颱風等,許多人還未抵達目的地,就葬身在了路途。
可以說,前往關東,可謂是“懷揣希望而又不顧身家性命的冒險行為”。因此,才有“闖關東”一說。
據2008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闖關東:2500萬山東移民的歷史與傳說》記載,參加入闖關東大軍的山東人高達2500萬人。
再來看看當時的《走西口》中的華北民謠:“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同樣,也是因為在當地生存不下了去,這才無奈背井離鄉、顛沛流離走西口。
然而,正所謂:“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如此大規模的流民潮,又似乎讓人感到難以置信。
那麼,闖關東的吸引力為何如此之大呢?富走南,窮進京,死逼梁山下關東。
死逼梁山闖關東,走投無路闖崴子(海參崴)。
去趟崴子把親串
這是闖關東的三句經典宣傳語,而許多人都是在這三句宣傳語的誘惑下,這才踏上了闖關東的征程。
不過,據1926年3月的《保工彙刊》報道,北京農商部特派專員視察江、浙兩省各工廠的工人籍貫時,發現本地人約佔30%,近鄉人約佔27%,他省人約佔43%。在列表中清晰地顯示出,這兩省的工廠幾乎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打工”的流民。如:杭州鐵工,分別有杭州、紹興、山東以及安徽人;無錫火柴廠,有無錫、山東、河南、江北、山西等地人。
所以,在當時並非闖關東,才是迫於生計這類人最好的人生出路。但是,闖關東卻似乎更具吸引力,這又是為何呢?
從1916年到1917年,沙俄為了在歐洲戰場取得更大的利益,就需要加快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設。於是,沙俄與英法等國狼狽為奸,為了誘騙更多的華人勞工去為他們的利益充當苦力,並在一些華人敗類文人的配合下,編造出了以上三句歌謠。接著,他們又將這三句歌謠在民間大肆宣傳,一時遍佈大街小巷。
▲還原闖關東歷史圖展
隨後,俄國計程車美洋行等外國公司,便披著經辦銀行業務、海上航運業務、保險業務、貿易出口業務的外衣,將大量華工誘騙到海參崴等地充當苦力。因此,在當時的煙臺港碼頭,常常會看到一些面容枯槁的窮苦百姓,懷著滿腔的希望,在等待著“闖關東”的輪船到來。據統計,在1896年到1903年的7年時間裡,沙俄從煙臺港誘騙的山東勞工高達12.53萬人,英法兩國也有3萬多人。而且,其中還有大量懵懂無知的孩子。
例如,1900年,士美洋行將2000多名華工騙上船,準備從海上運到海參崴去做力。但是,當船出港不久,就有人發現情況不對,並要求返航,卻遭到了俄華人的開槍射擊。當時,雖有少數勞工傷亡,但在勞工們的極力對抗下,而不得不返航。結果,返航的勞工餘怒未息,並打砸了俄華人招工計程車美洋行。
又據《哈爾濱與紅色之路》一書披露,辛亥革命以後,因連年天災兵禍,闖關東的山東人每年就有35萬人,且尤以“登州”、“萊州”二府最多,“青州”、“沂州”、“膠州”次之。
1908年1月,據官方資料統計,海參崴的華工有36700多人,烏蘇里斯克(華工稱其為雙子城)、哈巴羅夫斯克、尼古拉耶夫斯克等地35000多人。
還有資料顯示,1910年,關東總人口1800萬人,1949年,關東總人口4000萬人,其中山東人就佔了一半,其餘為山西、河南等省份的人。
同時,《盛京日報》也有報道,1908年2月1日至17日,從煙臺乘船到達大連者為9950人,平均每日580人;每年由煙臺抵營口埠者約2萬餘人,由煙臺抵安東者計有6.5萬餘人,抵海參崴埠者5萬餘人,抵大連者4萬餘人;經登州欒家口抵營口者計有3萬餘人,抵安東者2萬餘;由龍口抵營者十二、三萬,合計三十五、六萬之譜。此尚未包括由陸路入關者。
可見,當時“闖關東”與“跑崴子”的規模與聲勢之大。
那麼,這些闖關東的人都是些什麼結局呢?因大多數闖關東的人,都是被誘騙去了,就算能夠拿到一些辛苦錢,要麼被洗劫,要麼被扣押,許多華工連回家的路費都不夠。所以,最後能發財者幾乎寥寥無幾,甚至有些人直接客死他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蘇聯政府為防止日本人趁機佔領其遠東地區,便對日本人開始驅逐。又因多有日本人和華人混居,不好分辨,遂連同華人也一同驅逐出境或驅趕到西伯利亞地區做苦力。
從而,也導致許多“闖崴子”的華人財產被搶,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至此,曾轟動一時的闖崴子及闖關東浪潮就此戛然而止。
當然了,也有一些極少數的幸運兒闖出了一番名堂。
▲還原闖關東歷史圖展
例如:煙臺南郊埠後張家村的張氏四兄弟,就曾在海崴參闖出了一番名堂,掙了不少錢,在村裡買下大量土地,並蓋起了連片的房子,還為村裡蓋裡了10間校舍。因此,人稱其四兄弟為“大崴子、二崴子、三崴子和四崴子”。
不過,最能見證“闖關東”歷史的當屬“山東老酒館”的開創者陳懷海,但其經歷卻頗為悲慘。
1928年,陳懷海開始了“闖關東”,最先進入深山老林挖人參討生活。不料,一雙兒女突然失散,媳婦也跟他人跑了。最後,只好一個人來到大連開了一家山東老酒館謀生。
解放後,因商業公私合營制度,這個酒館更名為“國強飯店”;1966年,中國公私合營政策變更為全民所有制,這個老酒館又更名為“紅旗大食堂”;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再次更名“防修飯店”;1978年,陳懷海去世;1985年,他的老酒館又更名為“環球美食中心”;2013年,最終更名為“山東老酒館”,也是他闖關東時最初的酒館名。因此,可以說,闖關東,只是少數人實現夢想的地方,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則是一場不堪回首的往事。
-
6 # 肖邦老師的課堂
我們對關東這個詞不陌生,還有個《闖關東》的電視劇。那麼關東是指的哪呢?其實不同的時期,關東所指的地域範圍是不同的。
秦漢時期,關東是指的函谷關以東。《晉書·姚興載記》中提到,秦漢時期,普遍把函谷關,大散關作為區分東,中,西的界標,分別稱為關東,關中,關西。
而在漢朝後,明朝前這一段時期,關東主要指遼寧。而到了明代,關東是指河北與遼寧交界的山海關以東,也就是今天的東北三省。以山海關為界,就有了關內和關外的稱呼。
東北這一概念也是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演變,與長城和山海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明朝之後關東就一直指的是東北了。
-
7 # 尚宮女史
關東這個詞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那時的關東與現在的關東卻有很大的區別,在以前,函谷關以東為關東。
而到了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因為古渝關並非控扼之要,就在古渝關往東六十里建了山海關,它北倚燕山,南連渤海,這也是山海關這個名字的來歷。
山海關與長城相連,成為中原與東北地區的一個咽喉之地。從此,山海關之內的中原地區被稱為關內,而山海關之外就是關外,也被稱為關東,即現在的東北三省。
關東這個詞用以特指東三省並廣為流傳是發生在清朝的事情,而闖關東一般指的是19、20世紀,關內百姓大規模去關東謀生的歷史,是一種人口的大遷移。
順治帝入關之後,在1653年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實行招民授官制度,以開墾東北,條例中規定:
“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
條例頒佈之後,“燕魯窮氓,聞風踵至”,大體上來說就是山東、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的百姓開始遷往東北開荒種地。但最開始,關內人出關開荒的人數並不是很多,只能說不斷有人去,但短時間內並不多。
這也是有原因的,畢竟東北是極寒之地,況且又有多少人願意離開家鄉跑到那麼遠的關東去生活呢?這也是順治帝頒佈這個獎勵條例的原因,只能用政策來吸引人口,以期讓東北活起來。
關東之地是一片寶地,有荒、有礦、有鹽,只是沒有人。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順治帝頒佈的這個條例還是起了作用,東北的人口有了顯著的增長,而到了康熙時期,史籍中有這樣的記載:“凡招民墾荒議敘,康熙七年題準:遼東招民授官例,永著停止。”
這個規定在歷史上是有異議的,一種認為康熙這是不再執行獎勵制度,也就是招民不再授官,因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到關東充實東北的人口。
當然,另一種觀點也是很流行的一種觀點,認為康熙這是在封禁東北,封禁的原因就是為了保有滿人血統的純正,東北是大清龍興之地,也是愛新覺羅氏最後的退路,不能被漢人同化了,所以才有了這個封禁令。
至於東北的封禁是不是康熙帝開始的,可能存在異議,但康熙時期確實還有關內人到關東去開荒生活。比如有記載顯示,僅康熙五十一年這一年,就有十餘萬山東人進入關東。
不過乾隆時期倒真的是封禁了東北,兵部侍郎舒赫德曾就封禁東北上書。自乾隆五年開始,東北各省的封禁開始嚴格執行,東北徹底封禁,包括關禁、海禁、邊禁、圍禁等。這其中的邊禁就是用柳邊隔絕漢人去關東,所謂“結柳為邊,以界內外。”
很多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看似奇怪卻又合情合理的現象,那就是越禁止越想要。
清朝封禁東北,而關內的人卻越來越想到關外去生活,他們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出關,尤其是隨著關內的發展,各地的人口逐漸飽和,人均可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地廣人稀的東北就成了一個香餑餑,吸引人關內人前往。
在和平時期,這種渴望還不是很強烈,即便有,也是斷斷續續的,並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但當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這種渴望就會失控,比如1855年,黃河決口,波及四省十府四十餘州縣,其中山東最為嚴重,很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離開家鄉到東北去開荒種地。
但當時清政府並沒有解禁東北,因此去的人還不是很多,而到了1860年,清政府逐漸解禁東北,開始有更多的人背井離鄉到了東北。
尤其是1877年到1878年,華北地區發生了一場罕見的特大旱災饑荒,即丁戊奇荒,當時的山西巡撫曾國荃稱之為“二百餘年未有之災”,災害波及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等省,前後有1000餘萬人餓死,有2000餘萬人逃往外地。
在這些外逃的人中,有一些南下,但數量極小,畢竟南方人口也已經處於飽和,真正能容納的人口並不多,而且也不會容留太長時間,實際上絕大多數人都去了關東。
雖然當時的東北還沒有完全開禁,但災民哪顧得了這麼多,他們不顧禁令,大批次闖入關東,“闖關東”一詞由此產生。
闖關東算得上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遷移之一,它的成因就是天災人禍,黃河災害和旱災饑荒等都只是天災,而人禍就不用多說了,畢竟已經是晚清時期,朝廷的腐敗、頻繁的戰亂、人口的壓力等等,都是人禍。
如果不是如此,鄉土意識極強的華人為什麼會遠離家鄉,不畏艱難險阻到極寒之地去開闢另一種生活?《滿洲旅行記》中有闖關東的歷史畫面:
“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 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
當然,闖關東一般來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就是陸路,主要從山海關出關;另一條就是海陸,從山東半島的煙臺乘船到遼東半島。
不管是哪一條路,都是一條艱難的闖關東之路。
到了1897年,東北全面解禁,之後還有大規模的出關之舉,尤其是山東人,東北的山東人數量是極多的。這個時候的出關仍舊被稱之為闖關東,雖然已經不算是“闖入”但因為闖關東一詞已經深入人心,所以依舊算是闖關東,這就是闖蕩了。
-
8 # 對你肅然起敬91299261
廣義現東北三省加上內蒙古部分割槽域,狹義主要指黑龍江及吉林部分割槽域。山東,河南,河北是闖關東主要輸出地。歷史上,大規模人口遷徙有三次。第一次清初,清軍及眷屬大量進關,造成原本就人稀地廣的關東地區大量土地閒置,人丁較少也給邊境安全造成潛在危險,清廷便詔令,促進並鼓勵內地人入關,開墾荒地,繁榮經濟,增值人氣。第二次民國38年,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旱災蝗災嚴重,土地荒蕪,顆粒無收,百姓無奈只好將婦挈雛舉家遷徙關東。據統計,約有近2千萬人之多。第三次上次50年代末60年代初三年"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千里赤地,萬戶蕭疏,便又一次引發了大規模流民遷徙闖關東。
-
9 # 書房記
“闖關東”中的“關東”,泛指山海關以東的地區,也就是指現在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個省以及內蒙古東部這一大的區域。
在不同歷史時期,這一區域有著不同的稱謂。如在明朝時被稱為遼東。在清朝時又被稱為關東。其之所以得名為關東,則是因位於山海關以東而得名。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聲勢浩大且持續時間較長的移民大潮。具體是指清朝末年至新中國成立這段歷史時期內,山東、河北、河南等省向關東地區遷徙謀生的移民大潮。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闖關東這股移民大潮呢,其實,這主要還是與人們的經濟生活有關,也就是因為窮的緣故。在這三百來年的闖關東歷史中,大致經歷了四次移民大潮。第一次,是在明末清初。第二次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至民國初。第三次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最後一次則是在抗日戰爭期間。
根據有關統計,當時,遷入吉林省最多的是山東人。從清人入關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期間,先後遷入吉林的人口據說超過了一千萬。這些移民主要分佈在吉林省的中部、北部和南部地區,主要從事農耕與畜牧,也有一小部門人則以經商為生。當然,對於多數闖關東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謀生的主要方式就是挖煤、挖人參、淘金。
闖關東整體而言,有著複雜的歷史社會背景,若是可以誰又會願意長途跋涉,背井離鄉呢。但在另一方面,闖關東的移民大潮也為關東地區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為當地的社會文化等的發展,乃至是當年的抗擊日寇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10 # 小球球888888
關東是關外東北三省還有內蒙地區。
我家是東北吉林的,我爺爺的爺爺就是從山東闖關東過來的,在我們東北每個屯子姓氏都比較混雜,沒有像關裡一個屯子幾乎一個姓氏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都是清末闖關東過來後組建的村子。
當時的東北地廣人稀,每一個闖關東過來的就隨便開闢一片田地,三家一起,兩家一戶,甚至一家也佔有一處。隨著民國以後從山東,河北等闖關東人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密集,隨便開闢田地已經不太容易了,大家就在原住戶旁邊購置建造房屋,慢慢形成一個有管理的村落。所以在我老家目前還有三家子村,兩家子村,還有很多以單戶姓氏為名村落等!
-
11 # 遼海醉仙
[cp]《悲敘民國闖關東(散文詩)~(2018~16)》
沿著前人留下的足跡,向著東北邊走邊行乞。山東老家實在活不下去,明知東北有小鬼子,也得闖關東,拖兒帶女,到東北找活路去。
老家的房子被小鬼子燒了,地與莊稼被地主漢奸搶去,好在一家人藏在山裡,無家可歸,只好到東北投奔親戚。
走時家裡還有小頭驢,爹爹趕著驢託著他的弟妹和衣被。半路上實在沒吃的,爺爺賣掉驢,與奶奶用擔孑挑著弟妹和衣被。
一路上飢餓與勞累,走走停停幾個月。離家時剛收夏麥,到海城時時己時冰天雪地。
親戚幾年前來到東北,他是乘著帆船闖關東的。臨靠岸時遇上大風,一船人只活了他自己。
老家雖然也有冬天,但沒有東北這麼冷,爹爹小妹經不住,凍死這寒冷的野地裡。
找到親戚時奶奶哭訴著這一切,親戚流著淚勸說著爺爺,"走時五口來這裡還剩四口,不錯了,有多少家人到不了這裡。到現在我連老婆都娶不起。"
這就是民國時的山東人闖關東,大移民有両千萬人。電視劇〝闖關東〞敘說了他們的悲情,可惡的民國時代充満著老百姓的血淚史。[/cp]
-
12 # 指動濟南
清末開始,以山東、河北為主體持續和大規模向東北三省移民,在歷史這被稱作“闖關東”。近日,有網友提問:為什麼叫闖關東而不叫闖東北?關東又是指的哪些地區?
1、“關東”戰國時就已出現
作為一個地域性的專用詞,“關東”早就戰國時期就已出現了,只不過古時的關東並非現在的關東。戰國時期,遠離傳統中原地區,偏居一隅的秦國日漸強大,並且不斷與東方六國發生戰爭。
秦國兵出渭河平原,進入中原地區時,必須要經過一道關口——函谷關。久而久之,戰國七雄把函谷關視為地理、軍事、政治的分界。函谷關之西的秦國被稱為“關西”,與之相對的函谷關之東廣大地區被稱為“關東”。
2、“關東”明朝時被重新定義
明朝自成祖朱棣起,向有"天子守國門"的傳統。其來歷最初是為防範蒙元勢力,後期則主要防禦女真鐵騎、滿族八旗兵。既然北京是“國門”,那麼“門樓”在哪裡?
於是,就不能不提到山海關。山海關是明長城東起第一關,更重要的是:它距北京僅280餘公里,是擋在北京身前的一道屏障,失去山海關意味著不出5天,八旗軍就能兵臨北京城下。正因為山海關軍事、政治意義極其重大,才有了“天下第一關”之稱。
因此,“關東”明朝時被重新定義:山海關把滿族八旗兵和北京城分隔開來,處於山海關之東的白山黑水被稱為“關東”,因此清末這次大移民被叫做“闖關東”。那麼,為什麼不叫“闖東北”呢?
3、“東北”出現時闖關東潮已過
“關東”在山海關建立前統稱“遼東”,這一稱呼最早可上溯至周朝。用“東北”或“東北三省”專指遼寧、吉林、黑龍江則是在民國,也就是說在闖關東的年代裡,“東北”一詞還沒有發明,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闖東北”的說法。
關東地區在普通民眾眼裡,主要指現在的東北三省。但因為滿清與蒙古的特殊關係,至少在民國初年,關東還包括有蒙古西北的大部分地區。隨著日本侵入,遼寧、吉林、黑龍江相繼淪陷,人們才開始用東北來特指這三省。
-
13 # 讀書的禕樂
很多人知道“闖關東”這個事情是從電視劇《闖關東》裡知道的,在電視劇裡朱開山在回山東老家和相親聊天時也介紹了“闖關東”的歷史,但“闖關東”並沒有在電視劇結束時的“九一八事件”時結束,而是從清朝初年一直延續到建國後的六、七十年代。
先說“關東”在哪,“闖關東”裡的“關”指的是“山海關”,“關東”自然指的是山海關以東了,因為位於中國東北部,也叫“東北”,還因為東北有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個省,因此也叫做“東北三省”或者“東三省”(東北曾經還有一個熱河省),山海關以南的人也把“關東”稱為“關外”,同樣的“關外”就把山海關以南的的地方稱為“關裡”。
我們常說的“關東”的“關”也有指河南的“函谷關”。
所以,現在的“關東”就是現在的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但歷史上的“關東”要比這大的多,除了現在的三省還包括江東六十屯、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這些地區都在清末被沙俄佔領。
東北地區直到清朝才被中央政府直轄,“闖關東”也是清朝開始的,那時關內特別是河北和山東地狹人稠,很多人為了活命選擇了“闖關東”,與闖關東並列的人口大遷徙還有“走西口”、“下南洋”、“湖廣填四川”。
清初由於幾十萬滿洲八旗及其家屬入關,東北地區人口稀少,為此朝廷特別估計百姓向關外遷移,如果能帶領很多人一同遷徙到東北的人還能被授予官職。
但這一政策在雍正時戛然而止,雍正找“大師”勘測了一些大清“龍脈”,大師回來告訴雍正說“大清的龍脈就在長白山”。雍正為了防止漢人破壞滿清的龍脈,於是建立“千里柳條邊”禁止內地漢人向東北遷移,但還是有人為了活命選擇挺而走險。
直到清末為了應對東北邊疆危機,清朝才開放了向東北移民的許可,這股移民潮直到建國後的六、七十年代還在繼續,中間經歷了“偽滿洲國”和“出門就需要介紹信的時代”這股熱潮都沒有消退,原因就是大部分人不“闖關東”就得在老家餓死,建國後也有“三年困難時期”和“三年小困難時期”這樣大的“災禍”,小的“災禍”更是不計其數,更不用說建國前了。
直到現在東北也可以說是“沃野千里”,但遠離海洋的區位劣勢註定了東北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再有大量移民遷移而來的“闖關東”,而是大量東北青年走出東北。
-
14 # 澹奕
晚清時,大量來自於山東與河北的移民湧入東北地區謀生,而這股移民潮在當時被稱作“闖關東”,這裡所謂的關東,就是如今的東北地區。
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關東”的真正含義也都有所不同,直到明朝時期,關東才被定指山海關以東的地方,也稱作是關外。
最早的關東,函谷關以東先秦時期,遼東等地尚且屬於燕國屬地,在中原並不起眼,而東北其他地方居住著肅慎等諸多的族群,那時的關東,並非說的是東北。
戰國時代,曾經不起眼的秦國在西陲崛起,與山東六國逐漸展開戰爭,而秦國東入中原,必須經過函谷關,因此後來,人們以函谷關為界,將天下分成關東與關西。
不過從先秦至明朝中期,東北的廣大區域之內,生活著很多其他族群,與中原之間主要屬於臣屬朝貢的關係,當時也沒有形成對東北的統一標註的名稱。
秦王朝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函谷關曾經重要的地理分界作用逐漸消失,雖然在軍事上依舊是個重鎮,但是對於關東、關西的界定作用淡化,關東這個詞逐漸被人們遺忘。
明清關東,山海關以東明成祖北遷之後,為防患蒙元殘餘,非常重視北部的邊陲建設,因此在遼西走廊的咽喉之處建立了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山海關,作為明長城的東部第一關。
山海關是北京的一道屏障,直線距離不過三百公里,瓦剌徹底沒落之後,東北迅速崛起的女真諸部成為明朝的新患,山海關的作用更加突顯。
當時,明朝將山海關以東的地方稱作是“關外”或者“關東”,不僅包括仍舊掌握在明朝手中的遼東都指揮使司,也包括女真各部的地盤。
到清朝時期,雖然滿洲入關,但山海關依舊是一個重要分界點,山海關以東的滿洲興起的地方被封禁,關東在兩百多年裡人煙稀少,土地荒蕪。
闖關東時,東北還沒出現清朝時期為了保護所謂“龍興之地”,在山海關建立柳條邊,把整個山海關以東全部封禁,導致關外雖然沃野千里,卻沒什麼人煙,大量土地都被閒置著。
直到晚清時,隨著沙俄步步緊逼,東北土地不斷被掠,而關內因列強入侵出現了大量流民,迫於生計,有大量民眾不顧禁令前往關外謀生,清朝解除禁令後,移民潮進一步強化。
清朝時期,“東北”一詞尚未正式出現,人們還是習慣於用關東來指代黑吉遼三地與如今的內蒙古東部地區,因此將這股移民潮稱作是闖關東。
直到後來日本侵佔關外,東北一詞才開始被廣泛使用起來,逐漸取代了關東,不過這個時候移居關外的熱潮早已退去,所以歷史上的這股移民潮被稱闖關東,而非闖東北。
-
15 # 棲鴻看紅樓
山海關以東。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還記得吧?當他開啟山海關,多爾袞帶著“鞭子軍”長驅直入,中原再也擋不住“胡人”鐵騎了。
山海關是東北地區進入中原的重要通道。不是唯一通道,像“己巳之變”,皇太極率數萬清兵直逼北京城下,就是繞道蒙古來的。但是,沒有一道通道,像山海關這樣便捷。所以,山海關一失,中原的防守就只剩下空談了。
因為山海關的重要性,所以把東北地區稱為“關外”,中原地區稱為“關內”。明清兩朝的中原百姓,為了謀生,就是走出山海關,到地廣人稀的東北地區去,稱為“闖關東”。
順便說一句,發動“九一八”的日本軍隊,就是臭名昭著的關東軍。但是這個關東軍的得名,並不是由於整個東北三省——那時的日本還沒那麼大的胃口。
1898年,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把中國旅順和大連灣“租借”給俄國,即把這塊租借地劃為俄國的一個州——即稱“關東州”。
日本陸軍的一支部隊,侵駐著偽“關東州”,因此得名。
回覆列表
關東,是以山海關為界,過了山海關,就是關東了,關東泛指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的東北三省,加上內蒙古自治區靠近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幾個盟,如果說闖,就是有點冒險的意思,就是沒有具體目標的冒險,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甚至連地圖都不會有,闖也就是沒有具體目標,只有一個東北的大方向,也就是闖到哪算哪,闖到哪走不動了,或者闖到哪累病了,累倒了,就在哪停下,挖個坑搭個窩棚,或者搭個馬架,就在哪裡安營紮寨,開荒種地了,說“闖關東”也是一個比較好聽的詞,而實際上,闖關東就是逃荒的,就是挑著擔子,把不能走路的孩子放在擔子的筐裡,或者推著獨輪車逃荒的!
我們家就是闖關東來到東北的,或者說從山東省逃荒來到東北吉林省的,那個時候闖關東,不是一戶人,幾個人家就能闖的,是一大家子十幾口二十幾口人,老老少少一起闖的,或者是幾戶人家成群結隊來闖關東的,這樣一旦有事的話,還能相互關照的,也好應付的,我的祖籍是山東省登州府來陽縣小劉莊,嘉興二年,也就是1797年,先祖劉玉逃荒來到東北吉林省,至今已經有223年了。
闖關東的人以山東人居多,也有河南,河北,山西,陝西人,據統計,闖關東的山東人總數達到了1800萬,解放以後統計的數字,還有800萬山東後人留在了東北,我在農村老家的那些鄉親們,祖先都是從山東闖關東過來的,當時闖關東的人,是從遼寧省開始,逐步向北遷徙的,也就是從遼寧省,到吉林省,再分別到內蒙古東部地區和黑龍江省,一直到解放前夕,闖關東的人口就沒有停止過,直到解放以後,戰爭結束,國家安定,闖關東的隊伍才停止了腳步,由於闖關東的人還沒有闖到黑龍江省的北部邊遠地區,至使黑龍江省北部還有大片土地沒有開墾,因此上,解放以後,成立了黑龍江省農墾集團,才把黑龍江省邊遠地區的土地全部開墾出來,就是到現在,黑龍江省的農墾集團還是繼續存在的!
“人挪活”,人不挪可能就會被餓死,闖一路關東,討一路的飯,也有的人永遠留在了闖關東的路上,但是為了不被餓死,也要闖出一條生路,闖關東的人帶著一份求生的呵求和期望,拖兒帶女,扶老攜幼,離鄉背井,向著關東的方向跋山涉水,也給留在原地的鄉親們留下了一份生機和希望,闖關東是我們一段流血流淚極其悲傷的歷史,電視劇“闖關東”也還原了那段歷史,做為一個闖關東的後人,我們也沒有忘記那段歷史,也會永遠銘記那段歷史,最後祝福全華人民,生活都幸福,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