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略論
-
2 # 重大現場
這個問題與實力無關,日本不是有認為自己有實力與美國動手,而是這場仗已經無法避免了。
從表面上來說,由於在日本侵佔了法屬越南支那,英美對日本實行了全面的禁運,切斷了日本必須的石油供應的,這造成日本必須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作出選擇,顯然,日本人沒有選擇和平,因為那意味著投降,日本必須滿足英美提出的要求,日本人的性格而言,自然是寧可一戰也不屈服了。
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侵華戰爭造成的困局,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最終日本陷入中國戰場的巨大泥潭之中,已經無法制止拔了,1940年時,日本已經精疲力盡了,日本為了進行這場戰爭,已經,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可是戰爭沒有結束的跡象,日本已經深深陷進去了,很想脫困卻沒有脫困的辦法。
那時的中國也許是屢戰屢敗,但是屢敗屢戰,根本就沒有屈服的意思,決定要打到底,這就是讓日本承受不起,除了繼續擴大戰爭,投入更多的賭本之外,已經沒有其他任何辦法。
對日本來說,對華作戰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果不能從戰爭中獲得巨大的回報,那麼就是輸了。如果不能從戰爭中獲得投入更大的收穫,那麼戰後的日本經濟必然崩潰,不會比戰敗強多少。
到了1941年,日本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北上,要麼南下,只是最終選下南下。
-
3 # 用心愛你40
不敢招惹蘇聯是因為在諾門坎被朱可夫打怕了,真動起手來,再把地位比日本本土還重要的滿州都丟了。而打美國是賭一戰摧毀美國海軍,那麼美國再厲害,陸軍也不能靠火車、飛機集結到亞洲打日本。
-
4 # 二黑和莽子
感謝邀請。日本並非不想從中國東北北上夾擊蘇聯。39年的時候日本在中蒙邊界諾門坎對蘇發起了一次試探性的戰役進攻,結果被朱可夫元帥領導的蘇軍吊打,實力對比懸殊下日本再也不敢有北上的念頭。轉而南下,進而站領整個東南亞,逼得麥克阿瑟從菲律賓狼狽出逃。
東南亞原是歐美的殖民地,日本南下將不可避免的與美,法,國正面衝突。彼此歐州戰場德國風頭正勁,盟軍處於守勢,盟國自顧不暇,沒有能力在亞洲戰場投入更多的力量,(美國的戰略是先歐後亞)給了日本可趁之機。日本人的賭徒投機心態在這一時表現得淋漓盡致。企圖趁美國分身乏術,並且在太平洋地區力量相對弱小的情況下一口氣吃下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一舉取得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控制權。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玩火自焚,本以為機關算盡,不想反誤了卿卿性命。
-
5 # 趣車報告
為什麼不打蘇聯?很簡單。
1、戰爭資源
以為從東北進攻蘇聯都是不毛之地,寒冷之極。沒什麼戰爭資源可以獲得,並且當時蘇聯在邊境處也佈置了大批部隊,用來防止日本的入侵。
日本當時控制東南亞也是看中了當地的資源豐厚,並且國力弱小,又離開歐美較遠,歐美列強但是被德華人已經打的焦頭爛額了,更沒有時間來估計東南亞的日軍。
2、海路軍實力差距大
日本是個海洋文化國家,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就慢慢的組建成了一隻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在二戰時期一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海軍。
然而陸軍雖然戰鬥勇猛,但是武器裝備只有在亞洲有優勢。和西方強國比起來還是差距不小,如果海軍能排世界第一,那陸軍可能進不了前10。這樣比較,正面硬剛蘇聯顯然是不利的。
為什麼要打美國?也是因為美國在當時也是海軍強國,雖然當時還沒有對日宣戰,但是也對日本進行了石油禁運,並且美國海軍威脅到了日本海軍。日本預計美國參戰也是遲早的事,所以想先下手為強!
-
6 # 大表哥2647
蘇聯和日本都不想雙線作戰,如果打蘇聯好處多,日本早就打了,哪管條約不條約的。一個不宣而戰的國家還會把友好條約放眼裡,斯大林同樣是這樣,為了不讓日本人覺得蘇聯跟中國站隊。反法西斯已現曙光的情況下,開羅會議有中國,斯大林就不來。日蘇友好嘛。二戰中美國讓日本撤出中國,否則對日本實施金融制裁,和物資禁運。1931年就開始經營中國的日本讓他吐出來,怎麼能答應。最基本的三大戰爭物資銅,鐵,石油。和金融制裁。要了日本的命啦,戰爭進行不下去啦。必須鋌而走險,向西方勢力範圍的東南亞要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控制太平洋,攻擊夏威夷的美海軍基地。不和美國打,從1931年就開始的對華戰爭就白打啦,日本怎麼捨得。偽滿洲國工業產值已經超過日本本土,長春超過東京成為亞洲第一大城市。中國被佔領土成為日本二戰能否取勝的關鍵因素。大慶讓日本發現的話,就糟糕啦。可以不用急於南下,專心搞定中國。組成中日聯軍,進軍遠東,攻向烏拉爾山區。兩線作戰,蘇聯必敗。歐洲沒了支點,美國就不會參戰。世界三強,大事已定。德日美,後果不堪想象,這就是中國軍民在二戰中拖住日本的巨大貢獻,以農業國對抗工業國,還能打個五五分戰爭。中國已經很了不起啦。所以二戰後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至於法國,是為了搞平衡才成了常任理事國。這就是中國的巨大貢獻。為中國軍民在二戰中的表現,點贊。
-
7 # 道隱寺
個人觀點:
蘇聯地處高緯,冬天氣候寒冷,積雪能達到好幾米高,不利於機動部隊,日本部隊就算過去,估計還沒開戰就凍死一大波了,前蘇聯東西最長將近9000公里,日本部隊估很難活著跟德軍會師了,何況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也部署了重兵,且武器裝備也不差
日本為什麼去打美國的原因:
1-日本90%的資源都是靠進口的,80%的鋼鐵和石油都是從美國進口的,日美開戰之前,美國有預謀的對日本進行了禁運,斷了日本的兵工血液
2-當時美國一直沒有合適的理由參戰,想在日本身上下功夫,帶日本駐美大使參觀他們的海軍基地,日本大使一看:不得了,這實力一旦參戰,我們哪有勝算啊?於是日本決定趁自己還有實力決定先下手為強
-
8 # 西北老狼8
日本鬼子的輕便化武器根本不是蘇俄重武器如大炮、重型坦克的對手,諾門坎一戰蘇俄讓倭寇長了記性,所以再不敢惹事。敢惹美國,是因為在菲律賓打得太順了,感覺西洋人貪生怕死,毫無戰鬥力,試圖擴大戰果,打通運輸線。
-
9 # 山口堖中
首先,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歷次對外戰爭都是以弱勝強並取得了勝利,這讓日本人取得了心理的優勢,不再害怕強大的對手。證據有二:其一,甲午戰爭前,國際社會普遍看好的是大清,畢竟大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加之洋務運動使清軍“兵強馬壯”,島國日本挑釁東方巨人不過是自取其辱,再不濟也是打個平手。可戰爭的結果是大清被日本打殘了,這是日本第一次膨脹。其二,日俄戰爭日本又將俄華人打的灰頭土臉,這在當時的世界是奇蹟。要知道俄羅斯可不是大清,是國際公認的列強還是白種人,這是東方的黃種人首次打敗西方白種人,日本人想不膨脹都不可能了。膨脹起來的日本人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除了山本五十六等留學過美國的少數精英深知日本根本打不過美國外,其他的日本人從上至下一個個狂熱的不行,包括從未去過美國的“土包子”裕仁天皇。腦子不清醒作死去打美國,一直祈禱武運長久的日本人這一次終於栽了個大跟頭,到現在狗鏈子還拽在美華人手裡。當然這是後話了。
其次,日本人相信“人定勝天”,精神勝利法玩的妥妥的。這又是悲劇的開始。日本人一直迷信與對手實力的差距可以用不怕死精神來彌補。什麼“玉碎”,什麼“神風特攻隊”都是這一精神的產物。不可否認,軍人具有不怕死的精神和堅定的作戰意志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在兩軍實力相等或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往往挺管用,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都是徒勞。當年日本人普遍認為美國兵都是少爺貪生怕死,還幻想著皇軍和美軍拼刺刀呢。想多了,美軍會跟你拼刺刀嗎?美國既不缺鋼鐵又不缺彈藥,就是想低調,可實力也不允許啊。不怕死不等於不會死,更不等於不會失敗,日本最後收下兩朵蘑菇雲,大日本帝國也因此飛灰湮滅。
最後,言歸正傳,天皇也不是不想和希特勒合作東西夾擊蘇聯,之所以最後放棄這一計劃,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日本發動七七事變想吞併中國,破壞了美國在《九國公約》中亞洲――太平洋體系,極大損害了美國的利益。美英聯合起來封鎖日本,尤其是禁止東南亞的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輸往日本,資源匱乏的島國日本騎虎難下不得不鋌而走險,否則日本不在戰場上被打敗也會因為美英的封鎖而崩潰。習慣於冒險的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其二,要說日本人完全不知道美國的實力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當時日本高層就有“北上”和“南下”之爭。日本也不是沒有北上攻打過蘇聯,最典型的是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日本發動諾門坎戰役不過是投石問路,目的是為了試探蘇聯的實力。戰略高手斯大林早就看穿了日本的小心思,特意派了戰神朱可夫來指揮。此戰,在蘇聯強大兵力打擊下日本輸的很沒面子,戰爭的結局是一邊倒,皇軍狼狽地丟下兩萬多具屍體。日本見識了北極熊的兇狠和實力,認識到北上進攻蘇聯毫無出路。此後“南下派”迅速佔了上風,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
-
10 # 風語者034
感謝邀答,風語者說: 原因要從戰略角度去分析。首先弄清楚日本天皇和希特勒是不同的,希特勒是德軍大本營“狼穴”主謀,許多作戰計劃都是他瘋狂賭博的構想,而日本天皇幾乎不過問軍事,只是國民精神領袖。日本軍部大本營是一批軍國主義分子把持的,戰爭機器由這些戰爭販子發動實施。
德軍在進攻莫斯科時,日本為啥不東西合進,夾攻蘇聯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日軍在中國戰場上戰線拉得太長,深陷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國內物資消耗吃緊,資源依靠掠奪,如進攻蘇聯,也只有北進蘇聯腹地遼闊而荒涼的西伯利亞,西伯利亞人口稀少,鳥不拉屎,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去搶的,冬季的嚴寒及其不利於生存,日本看到沒啥價值,所以就沒有動心。再加上日本曾做過試探性進攻,諾門坎之戰敗得稀里嘩啦,忌憚於蘇軍的戰鬥力,也就不敢輕易去惹事了……莫斯科會戰時期,斯大林一直怕日本背後捅刀子,所以遲遲不敢調動駐防在西伯利亞的二三十萬大軍,直到間諜左爾格探明日軍沒有北進企圖,而是打算南下發動太平洋戰爭,這才急忙讓援軍趕赴莫斯科前線參加會戰。
那麼日軍為啥敢於突襲珍珠港,拖美軍進入戰爭呢? 得說當時的日軍參謀本部分為兩派意見,一是北進派,二是南下派,南下派認為進攻東南亞可圖當地的石油礦產橡膠等資源,可彌補戰爭消耗,有利可圖,所以略佔上風,加上美國實施對日經濟封鎖,凍結日本資產,斷絕了物資供應渠道等,日本才決心發動更大的軍事冒險。染指東南亞勢必觸碰美國在殖民地菲律賓的利益,美軍太平洋艦隊又是日本強大作戰對手,於是山本五十六賭博式的採取了突襲珍珠港,不宣而戰,企圖一舉殲滅美軍海軍主力……然而事與願違,美軍的航母戰鬥群並不在港,逃過一劫……太平洋戰爭爆發,由於美國的參戰,大大促進了二戰的程序,最後也使得日本最終落敗。風語者個人觀點,歡迎吐槽評論轉發關注,看官謝過!
回覆列表
這你可就冤枉日本了,日本它也不是傻子,不知道誰強誰弱嗎?長期以來日本的第一假想敵就是蘇聯,其陸軍的作戰指導和訓練全是圍繞著遠東蘇軍進行的,而日本海軍在遠東並無用武之地,其假想敵是南方的英美等國。
在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隨即進行了空前的動員和集中,其補充物件就是關東軍和北韓軍,僅在兩個月時間裡關東軍兵力便增長了一倍多,明顯就是在加強對蘇戰備,以備時機成熟進攻遠東蘇軍,為了隱蔽其真示意圖,日本將這次行動稱作“關東軍特別大演習”。由此可見,日本是有很強的侵蘇意圖的。
然而最終日本並沒有進攻蘇聯,其真實原因就是兵力的不足,雖然經過了“關特演”使關東軍、北韓軍兵力達到了16個師團,但是參謀本部認為若要以武力強行解決北方問題至少需要以23個基幹師團的兵力,而1941年日本陸軍總共只有51個師團,其中27個在中國戰場,進攻蘇聯將意味著不得不從中國戰場抽調大量兵力,最終日本當局在對蘇作戰的猶豫中迎來了同英美矛盾的激化。
由於日本對法屬印度支那的佔領,英美認為這是日本向東南亞入侵的先兆,所以斷然對日本採取了經濟封鎖,日本完全喪失了液體燃料的獲取途徑,日本的重工業會在一年內陷入癱瘓,日本海軍也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喪失活動能力,日本認為英美的經濟封鎖已經對日本的國防逼到了生死關頭。而且英美的和談條件是日本完全撤出中國和法屬印度支那,放棄對滿洲國等偽政權的支援,這意味著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靠國運賭來的利益將全部喪失,無論如何日本不會同意這樣的條件,最終和談破裂,戰爭不可避免。
所以日本對美開戰在他們看來是為了生存而戰,是不得已的開戰,即使他們知道美國的實力遠遠強過於他們。開戰之初,日本經過推演得出在開戰兩至三年後美國軍艦的總噸位將是日本的5倍,飛機的數量將會是日本的10倍,連他們自己都知道無論如何不可能打敗美國。日本的“賭徒”心理在這裡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