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津城沐雨

    總的來說,崇禎是無力迴天了。

    從國內來說。

    一方面,當時正是全國大旱,農業欠收,老百姓失去生存之道,被迫揭竿而起,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另一方面,東林黨人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置國家利益於不顧,造成朝廷內耗。

    從外部環境來說。

    滿清已經形成氣候,建立了完善的軍隊體系和政治體系,在與滿清的連年征戰中,難以打敗對方,收復失地,造成遼東戰事不斷,消耗國力。

    從崇禎本人來說。

    崇禎皇帝雖然勤奮,但是志大才疏,不能有效的壓制東林黨人,又生性多疑,不能相信有功將領,造成袁崇煥冤死。

    從內外環境和崇禎本人來說,崇禎是志大才疏無力迴天了,如果生活在一個和平無事的年代,崇禎皇帝可能是一個有名的明君。

  • 2 # 夜鴻羽1

    勤政不等於能治國,勤政不等於會用人,勤政不等於愛民如子;勤政要看“勤”到什麼地方了,多疑,不可相信人;殺袁崇煥,放任高起潛逼死盧象升,逼洪承疇主動出擊,兵敗松山,逼孫傳庭出潼關戰敗身死,孫承宗復出多方掣肘被逼告老還鄉。勤政又能如何?當然大明已經爛透了,條件確實不佳,但有能臣卻使用不善確實是他導致。豈能不亡國!

  • 3 # 笑看風雲史

    真實情況其實不在於某個皇帝勤政的問題,或者說一個龐大的帝國的消亡妄圖依靠一個皇帝或者某位大臣就能解決那就太簡單了……

    當時的大明帝國的整個體質已經開始僵化了,無數個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妄圖分析大明消亡的關鍵時刻的幾次十字路口中這位帝王致命性的選擇,一次次的悲呼奈何?其實哪怕崇禎選擇了其他路徑解決當時的問題,也只不過是如同跳離河水的鯉魚一樣最終還是會落回水面的。

    第一從大明初期朱元璋時代取消了丞相這個職位的不可預見性開始出現。以前的帝國時代皇權和相權互相妥協互相監督維繫了整個大臣同皇權的平衡性,甚至有時候是三角關係來平衡這整個統治體系,遇到強力的帝王當政時期丞相成為眾臣維繫的紐帶安撫整個系統,遇到強權的丞相時眾大臣就會全力維護帝王以保證其平衡。而大明以後的政治體系扭曲之下出現了皇帝的秘書系統~內閣來替代丞相的職權。可惜名不正言不順,大臣內心當中會覺得這是篡權專權者的權利慾望。與是隻要有興趣的朋友們翻開大明歷史看看,發現整個大明的歷史當中,特別是首輔內閣大臣同一部大臣的爭端貫穿了整個大明的朝堂。內鬥的結果就是哪怕看見船快沉了,都不是先想著如何補好窟窿而是想先把船上的“大副”或者Navigator先踢下船去……

    第二個就是文官體系開始出現專權行為整個武官被全面壓制,朱棣之後大明朝堂對武官的壓制已經出現了扭曲變態的境地。戚繼光的成功源於胡宗憲、張居正的力挺,可是這種支援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上下級關係了。萬曆年間戚繼光的下臺就已經說明問題,內閣首輔的心腹大將而已……後期整個武將對文臣開始全面反彈,這也為何到了南明時期明明實力雄厚卻抗拒不了清軍的原因。武將只會打仗得不到文官的幫助時,後勤軍需兵員都得不到供應而慢慢潰敗,讓文官統領武將打仗的後果就是大部分文人軍政事物經驗才能都極為有限白白送人頭而已。

    當一個龐大帝國的體制開始僵化的時候,你崇禎皇帝想議和被這個僵化體系而打敗了……一句天子守國門,帝王死社稷。就能把你任何努力打敗。

    第三內外交困,內部的起義軍太多而滿清軍隊的崛起這兩個都一起爆發起來的後果就是一個鍋蓋蓋兩個鍋,最終的後果可想而知……

  • 4 # 香茗史館

    勤政只能證明崇禎不是個昏君、不想做個昏君,卻不能證明他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再加上當時明朝實際上已經是積弊難反、大廈將傾,崇禎的勤政並不能扭轉這種局面。

    勤政不代表能力。崇禎的確勤勉,這令人佩服,但這隻能說明他想做好,距離能做好還有是有很大差距的。也就是說,他想做一代明君,但距離一代明君還有一定差距。實際上,崇禎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明朝危局的根本,卻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手段。事實證明,想做好一件事和能做好一件事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而正是這種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讓他的勤政變成了瞎忙活。

    改善朝局方面, 殺魏忠賢

    明朝末期,黨爭變得極為嚴重,導致國家內耗嚴重,這個問題崇禎顯然是看到了,而他的解決方案就是殺魏忠賢。魏忠賢死後,朝局平衡被打破,在缺少了宦官集團的牽制之後,文官集團尤其是東林黨更加肆無忌憚。黨爭看似不存在了,卻演變成了文官內部的爭權奪利,這恐怕是崇禎沒有想到的。

    改善經濟方面,裁撤冗員

    朝廷財政窘迫又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連年戰爭、災害頻發、土地兼併嚴重,在朝廷賦稅重要來源的江南,東林黨人又集體抗稅,這一切都導致了朝廷缺錢。崇禎的辦法是裁撤冗員,開源節流,這就算節流了,按理來說應該也是個好辦法。可是這個裁撤卻根本沒有觸碰到士族階級,反而一刀砍向了基層,間接導致了原本是基層公務員的李自成起兵造反。

    處理事務方面,急功近利

    性格衝動、急功近利這是崇禎的致命缺點,官員辦事不能出錯,否則不是被殺就是被貶,崇禎在位十七年,光內閣成員就更換了54個,14個兵部尚書更是沒有一個好下場。這種情況下,君臣只能是離心離德,官員們要麼不敢作為,要麼戰戰兢兢只求無過,要麼乾脆投降後金。

    綜上所述,崇禎的勤勉更多的就是這種瞎忙活,一通忙活下來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惡化,明朝的滅亡又豈能避免。

  • 5 # 海波看歷史

    1、古代每位帝王都需要學習帝王心術,其傳承多為父子。父親朱常洛只在位一個月,在位時間太短,沒能機會教;哥哥朱由校是個“木匠皇帝”,自己都不太會也教不了。所以朱由檢沒有得到上代和上上代皇帝言傳身教,致使朱由檢由於考慮問題不全面,做出了不少錯誤的決定。

    2、朱由校遺留的燙手山芋。朱由校在位7年之間,先是出現“乙丑詔獄”和“丙寅詔獄”迫害了,企圖改革明朝的東林黨人。後有陷害可以抵擋後金的熊延弼,導致後金接連丟失瀋陽、遼陽一帶。雖然最後又啟用了熊延弼,但是連出昏招,最後逼殺了熊延弼,致使遼東戰局岌岌可危。

    3、內憂外患:朱由檢在位期間,天災不斷還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與外對後金的戰事節節失利。

    4、性格決定命運:雖說是因為當時的環境問題,導致的朱由檢性格上多疑。但是不得不說正是因為這個多疑的性格,致使朱由校做出很多決定的時候舉棋不定,以至於被人利用或者做出誤判。

    咱們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崇禎這麼勤奮,明朝還會滅亡。歷史遺留問題佔四成,天災人禍佔三成,而朱由檢本人的問題佔三成。

  • 6 # 呆弟42005191

    首先要說的是,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一個家庭,它的興衰不僅僅依靠當家人是否勤政,還要看能力,還有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是一個無能的人,他越勤快,帶來的副作用反而越大。

    史料記載,崇禎皇帝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還曾六次下罪己詔,二十多歲頭髮就白了,眼角長有魚尾紋,宮中從無宴樂之事。作為明朝的皇帝,比起他的哥哥、祖父、曾祖父來,他確實很勤政。但是,從他治國理政的實際分析,他的綜合素質並不支援做一個治理能力的皇帝,放在太平盛世,他或許能成為明君,但生逢亂世,他回天乏術。

    首先,崇禎性格多疑善變,而且急於求成。明末的黨爭,閹黨之禍已經是明王朝在內耗中疲憊不堪,性格多疑的崇禎,已經無法完全倚重任何一個大臣。明朝歷來出名臣名將,明末也未必缺乏人才,如袁崇煥、熊廷弼、洪承疇等,但遺憾的是,諸如這些“國之棟樑”卻不能發揮他們的應有價值。崇禎在位十七年,更換了50個內閣大學士,殺了兩個內閣首輔、七個總督,是一個巡撫,乃至敗一方則殺戮一方大臣。

    崇禎對邊關將領更是疑心重重。他派出太監去充任監軍,監視這些邊關將領,卻又不相信這些監軍,於是又暗中另派人監視監軍,層層監視。邊關將領處於被監視當中,處處掣肘,整日提心吊膽,勇於任事的人自然就少了。結果逼得將士紛紛降清,最終崇禎身邊只剩下唯唯諾諾之輩,怎麼可能匡扶社稷?況且,明朝經過萬曆到天啟近半個世紀的折騰,已經病入膏肓,沒有一個治世能臣,不經過較長時期的恢復發展,怎麼可能重振國力?

    但是到了崇禎時期,無論是內外局勢,還是他的性格都不能支援他完成如此重任了。

    第二,崇禎皇帝不僅用人多疑,而且舉措乖張,多疑則不專,不專則難以持久,這是崇禎很多舉措無法落實的原因。他嫉恨黨爭,崇禎繼位之初的內閣人事安排,他居然用抽籤決定。有史以來,只有五代的後唐用過這麼奇葩方法。挑選國家重臣不論才能靠運氣,不僅滑稽,而且荒唐。最後抽出的6個內閣大臣也良莠不齊,既有東林黨人,也有閹黨餘孽。這件事不僅說明他對臣下有疑心,更說明他缺乏自信,在治國用人上底氣不足。後來崇禎還搞了一次抽籤選閣臣,但因臣子互相激烈攻訐而推翻。此後,閣臣頻頻更換,十七年換了50人,這樣的走馬燈似的換內閣,哪裡會有什麼治國方略可以落地實施?

    崇禎帝疑心重,舉措也大顯乖張。例如,他搬出《山海經》,用書中的獸名重新更定文武官員的服飾、圖案,浪費了許多人力和物力。為顯示節儉,他下令將宮中歷朝銅器熔掉鑄錢,以充軍餉。這些古銅器都是很有價值的文物,很薄,很輕,“下爐後惟有青煙一縷耳”。有的商人願以二斤銅換一斤銅器,但掌事宦官也不敢答應。這樣鑄不了多少錢,實際上是對歷朝文物的一場大破壞。他還下令諸臣,袍袖“長不得過一尺”,並盡撤宮中所使用的金銀器,改用陶器,“並諭戒諸臣,不得擅用金銀”儘管內宮存有巨量的金銀,他卻經常在大臣面前喊窮,動員大臣們“捐俸助餉”。崇禎十一年冬清兵內犯時,他居然下令“以天下僧人配尼姑,編入裡甲,三丁抽一”,以便組成一支僧人兵。這種辦法不僅行不通,而且只能給那亂哄哄的局面再增添紛擾。

    第三、崇禎性格殘忍寡恩,前面說過,崇禎在位十七年,更換了五十個內閣大學士,殺了兩個內閣首輔,七個總督,十一個巡撫,乃至”敗一方極戮一方,一城則一吏。”結果逼得名將紛紛降清,即使是忠勇之士,也落得個被殺的命運,正是由於這人情上的殘忍和退化,使他逐漸失去民心,以至於到最後,朝中已無可用之臣,可派之將,可悲可嘆!

  • 7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這個世界上有四種人,聰明的,愚蠢的,懶惰的,勤奮的。

    聰明而又懶惰的,可以做高層領袖,運籌帷幄,指引方針。

    聰明而又勤奮的,可以做中層幹部,實施計劃,執行監管。

    愚蠢而又懶惰的,可以做基層工作,支配使用,指派任務。

    愚蠢而又勤奮的,這種人特別危險,愛摻和,幹什麼事都會壞菜,別人補救都來不及。

    恰恰很不幸,崇禎就是這種人,愚蠢而又勤奮。

    看看崇禎辦的那些事:

    一、殺魏忠賢

    本來,魏忠賢是奸宦一個,權傾朝野,惡事作盡,殺了也無可厚非。但魏忠賢真的作用是借皇權而對抗內閣為首的文官集團,崇禎收回的權力如何分配,如何形成牽制作用,他不安排條理明確,而是把權力一下放出去,導致奸佞濫權,辦盡壞事,後來又收一收,放一放,內閣替換頻繁,都是敷衍了事,肥已損公。

    二、寵幸楊嗣昌

    偏聽偏信,任由楊嗣昌胡作非為,迫害忠臣良將,四正十隅,十面張網,農民軍剿而又撫,撫而又剿,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國力財力白白虛耗,一事無成。

    三、殺袁崇煥

    唯一一個能對清軍打出全勝戰績的將領被屈殺。邊軍心灰意冷,再無能人主持戰事,和又不得,戰又不勝,北方戰局完全陷入徹底的被動。袁崇煥先前所有的工作都前功盡棄,從此就只有捱打的份了。

    四、陰殺盧象升

    任由權奸楊嗣昌,勾結太監高起潛,在如此重大的戰略會戰中,內部掣肘,陰死了忠勇善戰的盧象升,大挫銳氣,損失慘重。更可恨的是還誣衊奮勇戰死的良將,寒透了將士們的心。從此,遼東方向再無可以依憑的攻勢力量。

    五、迫降洪承疇

    胡亂干涉前線戰事,逼迫洪承疇冒險前進,與清軍形成野戰,重兵叢集全軍覆滅,主將被俘投降。從此,遼東防線徹底處於捉襟見肘的地步,再無抗拒之力。

    六、逼死孫傳庭

    對奇才孫傳庭冤而又用,用而又冤,強逼其率領未經訓練的新兵去送死,催命符一道接著一道,導致孫傳庭終於戰死,最後一支能打的軍隊被消滅乾淨。居然還懷疑孫傳庭詐死潛逃,連撫卹金都不給,遺孀孫太太也自盡了。

    七、拘困兒孫

    看到形勢危急,即不備戰,也不談和,還不逃撤,反而把兒子都困在城中,葬送最後的血脈,把所有明朝可能翻盤的機會全部扼殺,令人稱奇。

    把崇禎的所作所為一條條擺出來,要說他不是大內奸,誰都不信。

    崇禎特別勤政,他推著大明王朝的小平車,向著覆滅的深淵懸崖飛奔而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誰都攔不住。

  • 8 # 這些歷史要讀

    因為他的勤政基本上都是在瞎忙,在盲幹,最後反而把大明給折騰死了!

    崇禎皇帝前期還是給臣民們帶來一絲的希望的。他年少即位便剷除閹黨,整頓了內政。軍事上,他又重新啟用袁崇煥。因此,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上,都給黑暗的明末帶來了一絲曙光,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崇禎初年,是明末時期,君臣最為上下一心的蜜月期。當時,關外的滿清雖已步步緊逼,頻頻寇關,甚至一度打至京城下。但明朝的遼東野戰軍尚有實力與八旗對戰,仍具備足以震懾滿清的軍力。而關內雖然農民軍已起,當其勢力仍不足以撼動明王朝。

    換言之,此時的明朝還有很大的振作機會存在。可惜的是,崇禎在治國理政上泛善可陳,才事物判斷和戰略考量上,也是難說聖明。

    如果此時崇禎能明白滿清的強大已非十年八年能戰勝,認清袁崇煥“五年平遼”計劃的不切合性,採取韜光養晦之策,對滿清能貫徹以戰促和,儘快達成與滿清的和談,從中抽身來剿滅闖賊,安撫百姓,恢復生產,重修內政,整頓軍備,填補財政。數年以後,大明將很有可能擊敗偏居關外的滿清!

    但是,這些他都沒把握好。身為大明皇帝,崇禎才是明朝的核心,大明要何去何從,要向哪個方向發展,決定權始終在他身上,臣僚們不過是提議和執行罷了。

    而崇禎卻是個剛愎自用,猶豫不定,獎罰不明,在攘外和安內之間搖擺不定,首鼠兩端,甚至到生死關頭,連遷都都決定不了。最終才讓明朝在雙線作戰中越陷越深,錯失了所有的翻盤的機會!

    從頭到尾,崇禎的執政都沒有一條主線,在重大事情都決斷上也是昏招頻出,最終反而是越努力,就越添亂,讓明王朝陷入死迴圈,白白耗死了自己……

  • 9 # 火器工坊

    亡不亡國和皇帝勤不勤政沒有太大的關係,看的是統治階級的政令傳達、腐敗問題和決策的正確性以及天象問題(有沒有自然災害)。到了崇禎朝的時候,大明朝已經腐敗到根了,地主鄉紳豪強搶奪農民的土地和軍屯,官員與地主和大商人相互勾結,違抗政令。這些從天啟朝閹黨奪權開始,便已經埋下禍根,到了東林黨絕地反殺,一切已成定數,而崇禎皇帝的大清洗並沒有改變這一現狀,這樣一來,軍隊的軍費支出和百姓的民生就都成了大問題。除了這一點還有任何統治者都無法抗拒的天災,崇禎統治期間,西北中原連年大旱,百姓經常顆粒無收,本來就已經吃不飽了,政府又因為戰事加稅,這就逼得老百姓反了。另外稅收不夠,軍餉也發不動,很多士兵也紛紛投敵或者譁變,這樣一來敵人就越來越多,消耗也越來越大,惡性迴圈,最終拖垮了大明王朝。

    還有一點,崇禎雖然勤政,但也是經常勁兒使不對地方。而且崇禎皇帝作為一個亂世君主,實在難以做到用人不疑。而且關鍵時候經常很沒立場。對於孫承宗,崇禎開始非常信任,可是頂不住言官的狂轟濫炸,最終失了這明末的塞外大帥。孫傳庭本想鎮守陝西以待軍中疫情緩和,同時可以威脅李自成使其不敢輕易離開河南,卻被崇禎當做要擁兵自立,急令他出兵,最終打亂戰局,丟了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說,攤上這麼個局面,自己性格又不爭氣,這大明,怎能不亡。

  • 10 # 宋安之

    勤政不代表有為,比如說清朝皇帝都很勤政,結果還不是因為閉關鎖國不思進取而落後於世,開了百年國恥嘛。單一的勤政並非代表可以中興王朝,所以崇禎勤政不等於明朝不亡國。

    古代社會家天下中,皇帝身為天下至尊,主要做的是御下識人與有遠見的掌控全域性,而不是事事親力親為。

    皇帝的御下識人之術是一門學問,畢竟天下這麼大,皇帝又不是機器人,肯定必須的要找人幫忙管理江山,不然要那麼多打工的文武百官幹嘛,像明朝的內閣替皇帝分擔政務的方式就相當不錯。而且皇帝還要會識人用人,用人用好了,自己高枕無憂,比如說漢武帝用衛青霍去病,打下了一個又一個經典戰役。用不好了就是適得其反,比如說明英宗寵信重用太監王振,結果釀成土木堡之變。

    天下的事情匯於皇帝一人身上是永遠都幹不完的,皇帝的主要工作是掌控全域性而不是著眼於細節不放,舉個例子,崇禎帝的爺爺明神宗萬曆帝就算是一個掌控全域性不錯的,二十多年不上朝,懶也偷了,但是大事是嚴抓,比如說維護國家統一的萬曆三大徵就是萬曆帝親自拍板打併且點兵選將的。

    毫無疑問崇禎帝這兩點帝王之術都沒有學會,他是一個權欲極強的人,就御人識下來說完敗,除掉了魏忠賢以後,他為了加強集權在東林黨幫助下幾近催毀了監督百官的廠衛系統,輕信了東林黨的鬼話或者說認為催毀監督百官系統以後還可以駕馭東林黨,結果玩脫了,崇禎帝根本駕馭不了東林黨,還留下了文官皆可殺的氣話。

    識人用人更是無法言喻,崇禎帝發現駕馭不了東林黨以後,無奈之下又重新大力培養太監,結果除了培養出來一個陪到他最後的太監王承恩,其他太監不只沒有起到正面作用,還起了極其惡劣的作用,比如說明末名將盧象升就是被太監高起潛和大臣楊嗣昌合夥坑死的。

    掌控全域性來說,崇禎帝是生性多疑剛愎自用的,面對鎮壓農民起義軍和關外清軍問題上是猶猶豫豫反覆無常,錯過了很多機會,而且當明朝就剩下一個孫傳庭可堪大用時,也不放心,孫傳庭孤軍在潼關面對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時,崇禎帝非要一再下詔逼其出戰,結果孫傳庭戰死。明史記載“傳庭死而明亡矣”。

    崇禎帝的帝王之術是失敗的,御下無方,識人不明,掌控全域性更是差的太遠,打爛了一手好牌,方向都不對,就是再勤政也只是加快了明朝的滅亡速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故事吸引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