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橘子愛唱歌
-
2 # 影劇大百科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同時也是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一直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水滸傳》在描寫人物的性格特點時,既有生活的依據,又有他的性格隨著生活矛盾的發展而產生變化的過程。林沖是《水滸傳》裡的一個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也是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塑造出的一個為朝廷盡愚忠、大仁大義、對妻子至柔至愛、至情至誠,懦弱隱忍、武藝高強,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一直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忍無可忍才被逼上梁山,是上層人物被逼迫造反的典型。同時還是《水滸傳》人物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他在水滸傳中的故事也很多,個人的情感變化也最為曲折。
-
3 # 庸者智也
林沖的行為確實不是英雄所為,而且還是個窩囊廢啊。
林沖就是個窩囊廢,小時候看《水滸傳》被施耐庵寫得一個個英雄好漢激情燃燒。
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
長大以後看水滸傳,感覺108條好漢,沒幾個是真正的好漢,本文就豹子頭林沖說起,
林沖本是京城80萬禁軍教頭,相當於部隊教練,武功是高的,但是官位是不上品的,特別是宋朝,武將地位低下,何況林沖這個教頭還不算武將。
那麼為什麼說林沖是個窩囊廢呢?
要想上位二條路:
1,上戰場立功,
2,巴結上權貴,
沒有記錄林沖做教頭時上過戰場,
窩囊一,那隻能巴結權貴一一一高官高俅,按施耐庵說法高官高俅至少是認識小小教頭林沖的,高俅讓林沖拿寶刀去見面,林沖在明明知道高俅乾兒子剛剛欺凌了自己老婆的情況下還屁顛屁顛地去了,果然中計,進了白虎堂,毫無反抗,束手就擒。
窩囊二,發配充軍前休了妻子,明擺著和妻子劃清界限,討好高俅,你兒子要這個女人和我林沖無關了,你兒子愛要不要,可憐女人只能自殺。
窩囊三,獅子林,魯智深救了林沖,林沖反而出賣魯智深,跟解差說魯智深倒拔楊柳樹的事。還是為了討好高俅,不惜出賣救命朋友。
窩囊四,在草料場被高俅派人追殺下,看高俅指望不上了,無奈上了梁山,王倫是小家子氣,一開始不敢收留,如果林沖確有血性,直接殺了王倫,自己做山大王,當時粱山沒有一個高手,宋萬等根本不在話下,最後窩窩囊囊地做了第四把交椅。
等到晁蓋等上山,看晁蓋幫有文有武,在吳用的唆使下才殺王倫扶晁蓋上位。
後來宋江上山,看宋江勢大,轉頭幫宋江上位,晁蓋被毒箭所傷是否是林沖所為也是個懸案。
一個人明明有高強的武功(本事)但一心想傍大腿,從高俅到晁蓋再到宋江,不惜拋妻,出賣朋友,缺少血性的漢子,不是個窩囊廢是什麼呢?
-
4 # Celave
贊同林沖不是英雄的觀點。
林沖在整部《水滸傳》中的所做作為,看不到有什麼可以稱為英雄的地方。
作為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沖的武藝非常高強,但有一身本領,卻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在面對對妻子無禮的高衙內時,林沖的拳頭揮不出去,他空有一副好皮囊——豹子頭,一身好武藝,卻沒有一個聰明的頭腦,或者充滿血性的心。
當一個人人景仰的英雄,不一定武藝非凡,但能夠為弱者伸張正義,至少也可以為家人出頭,像武松那樣。反觀林沖,去相處甚遠。
沒有勇氣對付上司的惡棍親屬,表現的懦弱,更讓別人覺得好欺負,林沖的行為同時表現出他缺乏深謀遠慮。
一步步被逼無奈,家破人亡,最後雪夜上梁山。看上去很委屈,但究其根源,又是自找,完全符合了“可憐人必有可恨處”。
很多人無法保護自己,因為他們沒有高強的本領,鬥不過山匪。在《水滸傳》裡,很多村莊沒法反抗山大王,就因為他們不通武藝。
林沖讓人最為詬病的一點,就是他有實力,卻不懂得怎麼發揮,也不敢用來反抗,缺乏英雄身上的不屈精神。
如果純粹是一個弱者,無力反抗命運,會得到人們的同情;有反抗的勇氣,更會得到敬重。
林沖的行為,甚至比不上一個弱女子,所以林沖不是《水滸傳》中的英雄,在網上遭人詬病更是正常的事情。
-
5 # 史亂終不棄
《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不在少數,典型的如武松,魯智深等,他們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按道理來講,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玉樹臨風,武藝高強,也算是響噹噹的一位英雄好漢,但從古至今一直遭人詬病,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就是思想問題。八十萬禁軍教頭,大小也是個公職人員,體制內的一些規則一直深深的烙印在體內,謹小慎微,膽小怕事。認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得來不易,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以隱忍為主,以至於自己的娘子被高衙內是肆無忌憚的調戲而一再隱忍,斌且明明知道的事情的前因後果而裝糊塗的,試問哪個英雄能做這樣的事情?不要說英雄,哪怕是正常的普通百姓也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後來誤入白虎堂被充軍,感覺罪名不大,還有機會回到體制內,竟然休書一封,將妻子徹底的推入火坑,是為不仁。
第二個是性格問題。在充軍的路上,董超薛霸多次要害他性命,結果自己空有一身好武藝,實在是把窩囊二字表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在野豬林那次,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就這麼輕易送死?自己的妻子呢?自己以後的生活呢?什麼都不顧只是一味求死,這是典型的懦夫表現。不過還好被英雄魯智深給救了!此次事件可以看出,並非英雄所為。後來途徑柴進莊上,遇到洪教頭髮難,自己還是一忍在忍,後來居然在25兩銀子的驅使下,方才打敗洪教頭,這裡看出的的還是膽小怕事一再隱忍的懦弱性格。
第三個是格局問題。雖然後來在高衙內一味的逼迫下,火燒草料場,鬥殺陸虞侯,那也是在沒有後路的情況下。之後上了梁山,雖然時任樑上之主 的王倫對其有防範之心,但並沒有害命之意,沒有直接趕下山去,只是需要納投名狀,結果林沖一直認為處處爭對與他,後來的在晁蓋吳用的挑撥之下殺死王倫,實在是不應該,也不是英雄所為。此事件可以看出,林沖並沒有自己的主見,三言兩語便可為人所用,再怎麼說王倫已經收留自己,可是林沖不思回報,卻恩將仇報,是為不義。
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是有情有義,敢做敢為,光明磊落,頂天立地的人物,而這些林沖沒有一個符合的,所以,和其他英雄相比,遭人詬病,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回覆列表
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林沖是一個由統治階級中分化出來的人物。他原是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在他身上有著鮮明的統治階級的思想烙印。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來順受,忍辱負重,他雖然沒有楊志那樣一心向上爬,想飛黃騰達的野心,卻一心想保持住那種富貴安逸的幸福生活。可是人物一出場,作者將他置於尖銳激烈的矛盾衝突中來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一個美好的家庭,卻偏有人要來破壞。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廟燒香,就在他站在牆外觀看魯智深使禪杖看得出神,併為之喝彩的一當兒,妻子就被高衙內調戲了。作為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調戲,這簡直是奇恥大辱,是絕對不能忍受的。所以林沖非常氣憤地去了。“當時林沖扳將過來,扳著他的肩胛,卻認得是本官高衙內,先自手軟了。”“先自手軟了”這五個字不單純是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簡直一下子挖掘到了人的內心世界。林沖怒目而視,但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這口氣,白白地讓高衙內走掉了。他考慮到“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金批:“是可讓,何不可讓?住人廊廡,雖林武師無可奈何矣,哀哉!”)表現了林沖性格中隱忍退讓和委曲求全的忍耐一面。而魯智深就不買賬,他有一段話是響噹噹的,跟林沖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說:“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一個是忍辱怕事,一個是疾惡如仇;一個是自己受侮辱、受壓迫不敢反抗,一個是看見自己的朋友受壓迫,就不能忍受,這兩個人的性格是何等鮮明的對照! 接下來作者寫林沖想苟安,忍。但他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在妻子被調戲後,高衙內並沒有就此罷手。先是收買了陸謙,讓陸謙把林沖的妻子騙到他家的樓上,妄圖加以汙辱。林沖聞訊趕到,救了妻子,知道妻子不曾被汙,也不追究,只是氣憤得把陸謙的家打得粉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徑直奔到樊樓前去尋陸虞侯”。林沖已經開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範圍有限。他拿起這個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內,而是去找陸謙,說明他還是壓抑著自己不去惹高衙內。他幾天見不著陸謙,見了自己心結義的兄弟魯智深,這麼大的事也不曾向他提起,天天跟他一起喝酒,便“把這見事都放慢了”、“不記心了”。這樣的奇恥大辱,這樣一而再不放鬆對他的欺凌,他竟然能夠“放慢”,淡忘,確實能忍。 高衙內在高俅的支援下設下圈套,誘林沖誤入白虎堂,把他發配滄州,活生生地將他逼得家破妻離。然而這時候的林沖還是能忍。他臨走之前寫了一封休書,對丈人說:“配去滄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穩,誠恐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執。”這紙休書既表現了林沖的善良、忠厚,又表現了他的幼稚,更表現了他的忍辱負重。 刺配滄州,有一個情節:押送林沖的公人是董超和薛霸,這兩個公人受了高太尉授意陸虞侯轉交給他們的10兩金子,便秉承高太尉的旨意,決定“多是五站路,少便兩程”,在途中就要把林沖害死。為此,董超、薛霸在路上作威作福,辱罵林沖,又用開水燙傷了林沖的腳,可是林沖仍無一點反抗。因為此時的林沖還想掙扎著回去,希望將來能有出頭之日。為了能掙扎著回去,林沖忍下了心頭的怒火。後來走到野豬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內之託付要殺害林沖的地方。到這個時候了,林沖一點都沒想到可能要殺他(武松到飛雲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殺他)。董、薛二人假裝要睡,要將林沖縛在樹上。林沖這時仍沒有反抗,說:“上下要縛便縛,小人敢怎地。”換成另外的人,像魯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這種情景下絕不會這樣說。及至一路跟隨保護他的魯智深跳出來,大鬧野豬林,救下了他,要殺兩個公人,而林沖極力阻擋,叫魯智深“不可下手”。他的這種能忍的性格,實在叫讀者不能忍受。 到滄州牢營不久,他從李小二口中得知來了幾個“尷尬人”,於是買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尋了幾日不著,“心下且自慢了”,又“忍”過去了;滄州牢營安排他到草料場,這是個陰謀,林沖渾然不知,還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換個泥水匠修補”,“神明庇佑,改日來燒紙錢”。還以為給他一個好的差事,到那兒去過得比較安穩。最後火燒草料場,他在山神廟裡面聽見陸謙他們三個人說話,要把他的骨頭揀回去到高俅那兒去領賞。這時林沖才滿腔怒火一下子爆發出來,開啟山神廟的門出去把幾個人殺了,然後造反上山。 二、救弱濟貧的俠義氣概 在“水滸”英雄中,有許多是個性粗暴、動輒殺人的莽漢,即便是作者寓以深情地描畫塑造、深得讀者喜愛者,亦大多如是,如魯智深,如李逵,雖有仗義行俠之舉,但也有一言不合,便要殺人的糊塗行徑。至於設黑店,劫商賈,賣人肉包子的強人,在水滸一百零八名好漢中亦不鮮聞。嚴格地說來,那些人雖然或是因生計所迫,或是因官府所逼,亦即是無奈之舉,但終究難稱好漢、英雄,也不能說是替天行道。《水滸傳》編著之所以寫他們,也應該是歷代農民起義的實情,在歷代農民起義隊伍中,魚龍混雜的現象是時常存在的,他們中有為萬民請命者,替天行道者;亦有渾水摸魚,大逞殺欲之人。而林沖卻不是這樣,他絕沒有逞能好殺之念,在很多時候,卻是有著菩薩的心腸,多次救人急難,為人解困。如在東京,任八十萬禁軍教頭之時,替酒生李小二脫免官司,小說中是這樣交代的: “這李小二先前在東京時,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財,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問罪。卻得林沖主張陪話,救了他,免送官司。又與他陪了些錢財,方得免脫,京中安不得身,又虧林沖發他盤纏,於路投奔人。” 小說中的這一段交代文字,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一是被救助者李小二隻是一名酒生,用現在的行話來說,大概是酒店茶樓的服務員,並不是小說中所標榜的武藝高強的好漢,以前與林沖的關係,也應屬一般,最少算不上同鄉、舊故、親友之列。二是在李小二壞事之後,是“得林沖主張陪話”。此處的“主張”二字,應是“主張張羅”之意,也就是說,不是李小二找林沖幫忙(因為李小二知道,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李小二隻是一個酒生,地位懸殊有天地之別,一者找不上,二者即便找上了也是自討沒趣)而是林沖仁心宅厚,同情弱小,主動為之出頭擺平,這其中,林沖自然有這個資格和勢力的,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應該相當於現在的京戰衛戍司令部的官員,有他出面,李小二自己就可以免去官司之禍,這在當時,對李小二這樣草民百姓來說,實在是一件天大的善事,更何況林沖為他陪話、賠錢,為他賚發盤纏,指點生計呢?林沖之仁實在令人感動! 古語有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一般是在人命關天的時候,況且書典所載,被助之人大多是佳人才子,或落難英雄,如魯智深救助金氏父女,護送林沖,即屬此類。而林沖此中善舉,則完全是率性而為,見不得弱者受欺,對一個可以說素昧平生的貧困草民,這般相助,實不多見,同時他所採取的幫助弱者的方式,並不是當時所常用的,小說中所常見的以暴易暴手段,而是利用自己的聲譽、威望和影響,來化解矛盾。這實在是稱得上高明。不但在當時令人景仰,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也符合“和諧社會”的理念的,因此,實在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機智果斷的敏銳性格 林沖是個武藝高強的教頭,他的使槍掄棒的技巧,是和他的機敏果斷的個性特點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如第9回寫在柴進莊上,洪教頭要和林沖比試武藝。林沖一再退讓,眾多讀者認為這是說明林沖的謙虛性格,而我卻認為這正是林沖的聰明之處。當洪教頭提出和他比武而柴進支援的時候,他心中考慮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柴進到底是否希望我打敗洪教頭,第二個,洪教頭究竟有多大本事。他決定先摸清這兩點。我們注意到這次比武實際上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兩個教頭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見林沖托地跳出圈子外來,叫一聲:‘少歇。’柴進道:‘教頭如何不使本事?’林沖道:‘小人輸了。’柴進道:‘未見二位較量,怎便是輸了?’林沖道:‘小人只多這具枷,因此,權當輸了。’”林沖這招“休戰”,不但卸掉了自己的枷鎖,而且迫使柴進拿出了獎金。於是林沖有底了:“柴大官人心裡只要我贏他”。其實林沖並非刻意要避免這場爭鬥。“小人只多這具枷,因此,權當輸了”,“權當”二字透出的訊息是——去掉這副枷,我會好好教訓這廝。所以這比武的這第一階段,實際是林沖的“火力偵察”。林沖非常高明,這一個“火力偵察”不但摸清了柴進的真實意圖,而且摸清了洪教頭的底數,還用“示弱”的辦法麻痺了對手。取勝的各種條件都已備齊。第二階段林沖就是真打了。洪教頭只管欺他惹他,氣勢洶洶,來了個“把火燒天勢”。林沖十分沉著,來了個“撥草尋蛇勢”。林沖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看洪教頭腳步已亂,機靈地抓住機會,迅速地“把棒從地下一跳,洪教頭措手不及,就那一跳裡,和身一轉,那棒直掃著洪教頭臁兒骨上,撇了棒,撲地倒了。”這充分表現了他敏捷的身手。 為什麼林沖有如此精明的戰略戰術呢?這就得看他的身份和職業了。林沖是禁軍教頭,是個武官。武官也是官員,官員周旋於官場,他們都特別注意人際關係,所以,林沖不厭其煩地試探柴進的真實意圖,非常符合他的身份,這不光是他本人的個性決定的。林沖既然是武官,對戰略戰術自然有一定的研究,善用計策,這是洪教頭之流的“武夫”無法比擬的。我們可以想象,此事換了李逵,絕不會搞什麼“火力偵察”的,上去就是一板斧。因為李逵與林沖不但個性不同,而且出身與經歷也不同。 再如第48回寫梁山好漢攻打祝家莊的時候,扈三娘活捉了王矮虎。但是扈三娘在和林沖的較量中:“一丈青飛馬縱刀,直奔林沖,林沖挺丈八蛇矛迎敵。兩個鬥不到十合,林沖賣個破綻,放一丈青兩口刀砍入來,林沖把蛇矛逼個住,兩口刀逼斜了,趕攏去,輕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夾過馬來”。這是林沖機敏性格的又一次表現。 晁蓋、吳用等人由於智取了梁中書的生辰綱,受到官府的追捕,逃難到梁山。但是,當時擔任梁山首領的王倫是個落第的秀才,沒大本事,嫉賢妒能,萬般刁難林沖,又不收留晁蓋等眾好漢,林沖此時為了義軍的事業,果斷地作出了驚人的舉動,火併了王倫——在筵會上,王倫託詞拒留晁蓋等眾好漢,林沖“雙眉剔起,兩眼圓睜”與之據理力爭,與先前的委曲求全判偌兩人。而後“把桌子只一腳,踢在一邊,搶起身來,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來……即時拿住王倫,又罵了一頓,去心窩裡只一刀,胩察地搠倒在亭上。”儺除掉了阻礙梁山事業發展的絆腳石。後來,梁山泊的人馬在晁蓋的領導下,逐步地發展壯大起來。 四、謹小慎微的細緻個性 最能體現此點的就是在林沖往市井買酒之前,很小心地 “將草屋裡火炭蓋了,取氈笠子戴上,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拽上。……信步投東。”而當他回到草屋時,發現兩間草廳已被雪壓倒,他尋思道:“怎地好?”把花槍、葫蘆放在雪地裡,又怕火盆內有火炭引起火來,他“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這才放心。這些細節,固然對情節發展具有鋪墊作用,但也生動地凸現出林沖個性中精細的一面。 再把視線拉回來,看林沖第一次登場後發生的事情——林娘子被調戲。在聽到這個訊息後,他的第一反應是趕緊去救。當怒氣填胸的他找到那大惡人的時候,提手便要打,不料那人卻是“花花太歲”高衙內。真是敢怒不敢打啊!書中寫他首先就手軟了,這個情況被許多人看到後都有些憤憤不平,更有甚者大罵他無能,胡謅他太軟。我不禁拍案而起,為林沖不平;他哪裡無能,哪裡軟弱?他只是在忍,因為他的行為在當時可以講完全是受限制的;不能和衙門裡的捕頭、捕快比啊!試想他若如魯智深一般,提拳便打,後果是什麼?後果其實很嚴重。這會兒有人要講作為男人就要“該出手時就出手”!話是不錯,可是以高衙內的性子定要報告他的所謂的父親,這高俅是何等人物?林沖給他“惹麻煩”,他豈會善罷甘休?再加上身邊那些依靠於他們的爪牙說幾句讒言,就會將林沖置於死地,而他的家眷必遭牽連,弄得家破人亡,何其慘淡!因此他的這一行為是正確的;放到當今社會也可被認為是聰明的行為。硬來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我這樣認為。我很欣賞林沖這種沉得住氣的性格,做事考慮後果,三思而後行。 再看“風雪山神廟”中的殺人場面,他先殺差役,再殺陸謙。對於這一點許多人都認為他還是能忍,忍到最後才去找陸謙報仇。但我認為這正是林沖的細心之處:能分清主次——試想他如果先與陸遷交手,那些差役儘管怕林沖,但他們不怕陸謙嗎?陸謙讓他們幫忙,他們會不幫忙嗎?敢不幫忙嗎?他們硬著頭皮也要上啊!這裡再講得直白一些。他們不上就是等死,無論林沖還是陸謙都會剮了他們。可林沖要殺的是一個差撥,因為他是小人,林沖最見不得的那種人。餘下的人串通一氣,自然也免不了一死。既然如此那就“上”。雖然這無異於找死,但這比等死要好得多;三打一,儘管吃力,獲勝的可能性很低,但終究是有希望的。在那樣一個冰天雪地的環境中,林沖縱然本事再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一命嗚呼。 林沖的性格,根據書中的描述,我們還可以概括出諸如謹慎忠誠,謀略等特點。林沖的忍耐、俠義、機敏、果斷、謹慎、忠誠、謀略等性格特點,是在他的社會活動中,和人際交往中,以及他所經歷的生活變故和遭遇到的各種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他的諸多的性格特徵,而且又分別從不同的事件中表現出來,這就是他的性格的豐富性。明清時期的著名小說評點家金聖嘆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說,林沖是“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算得到指謀略,熬得住是指忍耐,把得牢是指謹慎,做得徹是指決斷,這也從不同的方面說明了林沖性格的豐富性的特點。正是這種性格豐富性的特點,才使林沖這一人物形象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