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83101196

    也不能簡而一概之,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時代的文化符號和文化因子。眾所周知,唐詩是唐朝快速發展並達到鼎盛的唐文化產物,故而謂之唐詩。詩作為中華5000年浩瀚文化中一顆璀璨明星,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詩經》的詩,屈原的詩,等等,就各有不同,不能說唐朝為什麼沒有早期各朝的詩體。

    不同時代的詩有不同時代的烙印,也有各自時代的魅力。唐詩是唐朝特有的文化尤其是詩歌文化的創新,帶有唐時代鮮明的時代文化基因,我們不能一概去模仿唐人寫唐詩;也不能說寫唐詩才是詩,其它詩體就不是詩。現代詩有現代詩的獨特魅力,徐志摩的散文詩就成為現代詩壇的鮮明代表作,也一樣影響和震撼了過去的一個時代。

    所以,不能說當代的詩越來越少,只能說我們這個時代寫唐詩的人越來越少,但我們這個時代有我們這個時代的詩,一樣是文化歷史長河中不可或缺的瑰寶。

  • 2 # 詩詞娛樂

    如果說宋詞是唐朝詩歌的延伸,那麼,宋時還是有不少作品可圈可點的。眾所周知的詩人有:陸游、劉克莊、楊萬里、蘇軾、梅堯臣、黃庭堅、范成大、王安石、歐陽修、賀鑄、辛棄疾、秦觀、晏殊、柳永、周邦彥、朱敦儒、張先、李清照……等等,他們的代表作,人們耳熟能詳。應該說,宋詞,是繼唐詩後中國詩歌的又一頂峰。

    至元代,雖然中國被少數民族統治,但詩歌文學創新發展的步伐仍未停止——散曲興盛了。我們熟知的詩人有:張養浩、馬致遠、張可久、王實甫、張野、元好問、關漢卿、丘處機……等等。其有的作品,至今仍在舞臺演繹。更可喜的是,一批少數民族人士,也加入了漢詩歌創作行列。知名的有耶律楚材、薩都刺。他們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不能不謂之上佳。

    明清詩歌,並非我們表面看到的佳作偏少。其實,明清詩歌的數量和詩人非常之多,詩歌主張非常豐富。但是因為″八股取士”,使明代功名富貴在時文,文人精神都消耗於時文,詩歌成為暮氣之物。但仍有于謙、唐寅、顧炎武、龔自珍、納蘭性德、袁枚、鄭板橋等人的詩作為人稱道。

    民國,好亂,好忙。巨大的變革和戰亂,抹殺了詩意。有個把詩人,也沒有園地宣傳,讓人認知。新中國建立,傳統詩歌是被遏制和摒棄的。有詩意,也不敢表達,何來佳作?

  • 3 # 雨夜彈琴

    唐詩宋詞元曲,文學藝術總是在跟隨當時社會發展、審美意識變化和實際用途前進的。

    因此,並不能就此判斷,後來者一代不加一代,江山代有才人出。現代散文、小說和詩歌,同樣散發出時代的氣息和撼人的力量。

    不同時期,難以用同一藝術標準來要求作者。

  • 4 # 詩裡詩外

    為什麼不用之乎者也了,

    為什麼使用白話文,

    為什麼後來人那麼叛逆,

    為什麼小腳變大腳,

    那皇帝呢。

  • 5 # 兩言三拍

    首先盛唐是個經濟高度繁榮國度,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豐厚的物質基礎讓人們更多的去追求高品質精神生活;

    第二政治開明的唐代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人們安居樂業,思想言論更加自由;

    第三文化的多元化特別是異域文化進入開闊了人們眼界豐富唐詩的內容。

  • 6 # 張帆77153983696

    唐詩是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唐以後的詩歌佳作為什麼越來越少?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1)宋代的詞的興起。宋詞經過唐代的醞釀到了宋代才逐漸成熟。詞入宋,成為一種完全獨立並與詩體相抗衡的文學形式。(2)元代,元雜劇的崛起和興盛。元散曲,和民間歌謠。代表人物關漢卿。(3)到了明代又產生了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封神演義,金瓶梅、)(4)清代的各式詩文、戲曲。唐朝以後的詩歌佳作越來越少,和唐以後的政治經濟形勢有很大的關聯,在文學形式上更多樣化了,隨著朝代的更迭,創作背景的變幻,創作形式的多樣化,在‘’詩歌‘’上唐以後的佳作越來越少也就不足為奇了。就像現在,網際網路的興起,曾經輝煌一時的傳統的紙媒,電視等也越來越式微是一個道理。

  • 7 # 992805720

    謝邀。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反映了人的精神風貌。每一個社會時期都有它的特點,影響的因素很多如:朝代盛衰,審美觀念,社會經歷,現象,人的學識,境界等等。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它的巔峰時期,這是規律就像現在的音樂,電影,少了內涵多了浮躁。所以沒必要糾結。這是時代發展趨勢中必然的產物所凸顯出來的人物性格之一。愚之所見望不苟同。

  • 8 # 待曉兒

    觀點有一些道理,但也有些偏頗。因為在詩歌史上,唐之後還有一個朝代能和它抗衡,就是宋朝。唐詩與宋詩雙峰並峙,難分高下。而當下言唐必談詩,言宋只說詞,是因為宋代在詞這一文體上取得了其他朝代無可比擬的成就。但這種說法卻在當下,因為古詩詞常識普及程度較淺,掩蓋了宋詩的光輝。

    雖然現實比較殘酷,但我們必須承認,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只是小道爾,地位很低。低到什麼程度?作為“豔科”,在清代連文字獄都不當它是證據。其實詞本有一條能和詩比肩的康莊大道,即蘇辛詞路,可惜這種精神半途夭折,沒有傳承下去。宋代在詞路上的開拓與輝煌,在後世文壇並無太大影響,反而是宋詩的成就被很多人認為超越了唐詩。這些觀點只是因為當下“唐詩、宋詞、元曲”等等的提法遮蔽了大眾的眼睛,很多人簡單地認為文學上宋的最大成就在於宋詞,而忽略了價值更高的宋詩。

    宋詩之所以能和唐詩比肩,是因為它走出了一條和唐詩不同的路。如果把詩歌比作一棵大樹,先秦為紮根極深的根,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活力;秦漢六朝是最粗壯的樹幹,積累著深厚的底蘊;唐就是在此基礎上最為粗壯的枝椏,繁盛一時;而宋就是在主要枝椏上生長出的許許多多的分支,所生長的方向和主枝絕不相同,但勝在綿密,和唐一起構成了繁茂的樹冠。

    宋詩和唐詩不同在哪裡?最主要的是精神內涵。我們舉兩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來說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蘇軾的《題西林壁》,兩者都寫廬山。

    李白的詩歌是向外的張揚,“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開篇描寫景色比較生動形象,把廬山比作香爐,氤氳水汽看做爐上紫煙,看到廬山的瀑布用一“掛”字來描述。面對這些景物李白想的是什麼?“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大氣磅礴,把高空飛濺下來的瀑布想象成九天銀河墜地,思想是向外發散的。在李白同樣描寫廬山的《廬山謠》裡面也能看出這一特色。“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是對自我精神的無限張揚。

    蘇軾呢?面對廬山,他好像發現了一件好玩的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蘇軾眼中的廬山,面對這種現象他在想什麼。蘇軾在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於是得出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觀點。思維從外在雄峻的山峰轉向對內心的反思和探索,這是宋詩的理性。

    之所以出現這種差異,是因為唐朝國力鼎盛,尚武任俠,人民胸懷自由開闊,形成文字往往意氣風發。而宋朝內憂外患,百姓時時處於家國傾覆的憂患之下,只能更多的去開墾精神荒原。反映到作品裡,就出現了詩歌中與唐詩相比現實成分更濃的另一種極端,宋詩。

    之所以說這個觀點偏頗,是因為宋詩的存在。而不講這個觀點謬誤,是宋之後,優秀詩歌漸少。元代開國取消科舉,文人地位極低。低到什麼程度?低到元代統治者連文字獄都懶得興起。為了謀生,大量文人開始創作雜劇,就導致了元代散曲雜劇的突然爆發,也啟發了明清小說的創作。不論承認與否,文人發現小說戲劇還有敘事詩歌更容易傳播,於是這一部分作品就多了起來。也算是文學史上作品形式的一次過渡。詩歌少了,好詩也少了,但少歸少,終究還是有一些名篇的。敘事詩很多,篇幅較長,當下人不喜歡去了解去背誦。比如提到吳偉業的《圓圓曲》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講到裡面的詩句“衝冠一怒為紅顏”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聽說過。

    其實如果把文體細分一下,一些小說演義中的詩詞同樣不失為優秀作品。比如《三國演義》裡的敘事詩歌,比如《紅樓夢》裡的文學詩詞,只不過較多地被歸在小說當中,不做詩歌研究罷了。

  • 9 # 南山陽

    唐朝之後的詩歌算不算佳作日少,是個複雜問題,即使專家也不容易解答得好,角度、論據與結論之間,主觀性不可避免,多樣式不可避免。吾非專家,作為社會閒散讀者,憑藉些許閱讀體驗簡答一下。

    一、中國傳統時代裡,正統文化當中有一頑固觀念:最好的東西永遠在開端處,遙遠,你不能並駕齊驅。政治上首推對堯舜禹、夏商周的崇拜,後人怎麼努力,最好狀態也是次聖人聖王一等。於是,不時高舉“復古”大旗,以學古聖人為己任,生命不息模仿不止,成為中國精神的內在呼求。具體到文學領域,最高文學經典永遠是《詩經》,次一等的是楚辭,再次一等才是漢賦、唐詩、宋詞。清代文學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一書中言“《漢書》《史記》,千古不磨,尚矣!唐則詩人濟濟,宋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壇,為三代後之三代也”,意思就是說,夏商周三代的文學最高,其次是漢、唐和宋。如此一來,你還想超越嗎?所以你看到中國傳統詩歌體裁到唐代就定型了,不再更新,寫作規則也定了。憑什麼不發展了,誰不讓它發展的?

    南宋末年,嚴羽提出“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泊”,明代中葉高棅以及“前七子”等人高舉“詩必盛唐”,與心學道學佛學求簡易暢快的心法相和應。高棅編撰《唐詩品彙》,把唐詩做了分期,標盛唐為正宗、大家、羽翼,系統地開發出尊盛唐的風氣,餘波甚廣。清代,從清初王夫之、顧炎武到民國時期的“同光體”詩人,有清一代始終在到底是尊唐還是尊宋之間,不斷地宗派意氣,你爭我奪,成為中國詩歌史區別於世界其他文明詩歌史的一大特徵,一大風景。

    傳統詩文評論,若覺得某位作家的出品酷似前代某位大家,最高評價是把他的詩作放進那位大家的集子裡,能達到“亂真”地步。不開玩笑,這是對創作者的讚譽,是極難得的榮耀。寫作到了這個樣子,創新開拓的動力和空間能不大大縮小了?這也是為什麼唐之後詩歌很容易讓人覺得似曾相識,言景狀物、語氣格調都熟悉非常的主要原因,導致的後果就一定是陳陳相因,邯鄲學步。唐之後,特別是在明中葉至整個清代,“學哪一家”、是哪家的家法,是學詩者必須首先要過問和考察的。好古而仿古,總要樹幾個至尊先賢做榜樣,都跟著學才叫一個安心。這是唐之後詩出現佳作日少的第一個原因,是主因。

    第二個原因,“情”與“志”的公共表述,高度同質化。自宋開始,中國詩歌就擺脫不了是抒情還是言理的反覆糾纏。孔聖人說“詩言志”,本來是很合理的命題,但一與“王命”掛鉤就要命了,這個“志”一定要與古聖人之志、與家國之志相通了。自科舉制成熟後,詩歌成為考取功名的必備本領之一,而成功的秘訣首先不在乎你寫得佳與不佳,而是這個“志”安放得“正與不正”,既合孔孟之教,更要合當今聖上之意。兩者一碰,一結合,絕大多數“言理”“言志”之詩,雖常顯雍容華貴,字正腔圓,但都立意一般,詩味寡薄,口感粗糙,看完即棄可也。除此之外,文人階層的互相確認也有一套同質化的遊戲規矩,典型例如大量的“詠物”、應酬唱和詩,窮於度物託意、自放高明,實則轉來轉去,都是儒道釋的入門級碎料,拆開來沒什麼特色沒有什麼寶貝,見識平平、氣格狹小,是這類詩的通病。看來,“老幹部體”我們是有祖傳的,哈哈哈!

    若大一箇中國,的確是詩的國度,但首先是指數量上言。詩作數量龐大就能代表詩人遍地了麼?未必。

    再說情,中國是個世俗之國,雖然有佛道,甚至包括儒,都有超越性,但是這種超越的語言指向和話語內含依然立足於世俗,所以中國詩歌中的“情”很容易同類化,同質特徵過度濃厚。當然,這裡大前提依然是華人要言說自身,也是從類上言說方才成立、方才有理的傳統,上千年的階層身份意識,情感安放的小心翼翼早已是千萬華人的自覺行為,寫入潛意識裡了。我們所謂的共同體意識,文化上的共同體,其基礎就是情感上的互認互指互換,只有在情感上能夠互認為同類,我們才會傾注情感、培養德性、書寫未來。這當然也同時成為文藝圈互認作品優劣的前提了。有錯嗎?沒有;全面嗎?極不全面!中國詩歌自唐之後,情的範圍、色彩、修辭方式,不可否認是高度同質的。這樣的詩國,浩如煙海的作品反倒在暗示——詩人,真正的詩人和詩,在這片國土上是相當稀見的!事實也是,唐之後,能殺出一條血路的詩人,本領的確是相當高強。

    這就引出這條問題的具體迴應了:唐之後詩歌就不濟了嗎?

    三、唐之後的詩不如唐詩?這個結論恐怕不能簡單地下。

    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詩必盛唐”為真理。盛唐之前有與盛唐風格路數不同且極好的詩,《詩經》、楚辭、漢“古詩十九首”、陶淵明,都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巔峰。例如陶淵明的作品,前人謂“詩文須神氣渾涵,不露圭角。漢魏以下,惟陶公能爾”(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一),陶淵明的詩作似樸實腴,有思想有感受,寫法渾然含蓄,出語樸拙,這是真正具生命能量的文字,比唐及之後的“山水田園派”不知高出多少倍!

    再看唐之後。按照唐和後來定立的中國好詩的標準,唐之後的詩依然有大量佳作,數量一定超過了唐詩,質量也旗鼓相當。首先是宋詩,宋詩毫無置疑地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二個大型的高峰,走出了不同於唐的步伐。唐人能之,宋人不能,宋人能之,唐人亦不能,本來就是文學史長期的定論,只不過這幾十年的中學到大學的教育,顛倒了傳統認知罷了。例如,大家熟悉的蘇軾,把“情感”與“哲思”純熟地融合一起,力透紙背地書寫了一個文人士大夫真實深邃、如山如海的精神世界,其結構層累、轉折幽微、通達浩瀚,在生命境界的宏偉與成熟上已經超過了李白杜甫。蘇軾之外,宋代還有黃庭堅、陸游、楊萬里、范成大,明初有劉基、高啟,明末清初有顧炎武、錢謙益、吳偉業,清代有王士禛、查慎行、厲鶚、錢載、袁枚、趙翼、黃景仁、鄭珍、龔自珍、陳三立等等,都是汲兩千年詩學精華而成犖犖大家,其功力成就完全不在唐詩特別是盛唐詩歌之下。例如清初的錢謙益,其詩“託旨遙深,庀材宏富,情真而體婉,為力而思沉,音雅而節和,味濃而色麗,其於歷代百家都不沾沾規擬,而能並有其勝”(金俊明語,轉引自錢仲聯、錢學增選注《清詩精華錄》,齊魯書社版),錢氏自謂“所謂有詩者,惟其志意逼塞,才力憤盈,如風之怒於土囊,如水之壅於息壤,傍魄結轖,不能自喻,然後發作而為詩,凡天地之風,恢詭譎怪,身世之間,互動緯繣,千容萬狀,皆用以資為詩,夫然後謂之有詩”(《牧齋有學集》卷四十七),其領悟之深博、於現實之敏銳投入、才情天聰之具足,並駕杜甫毫無問題。

    這裡要注意的是,唐之後的詩歌創作,作者群同時也是讀者群,都是已經“精神內化”了的文人。我上面舉的這些詩人詩作屬典型的文人詩,需要有較深較系統的古典知識才能進入,不象盛唐之詩那樣,初中文化水平都可讀。為什麼我們有一個錯覺,以為唐之後的詩不如唐詩,因為我們這幾十年,讀者的閱讀能力閱讀範圍和數量普遍淺窄零散。這如同明朝,明之反宋有著全面的文化追求、精神追求淺表化傾向,是整個國家精神都是如此,所以明人不喜宋詩,反對宋學。我曾提過一個觀點,中國當代社會精神與明朝很有些相似之處:膚淺、自大、自閉、零散、分裂。

    我這裡第三點所言唐之後諸大家,就是學前人不僅沒有“死於前人”,而且以“我”駕學,養出自家面目的詩人。不容易啊,在中國這個地方寫詩,要寫得有個性又有高階水平,既要吸取整個詩歌史的養份,又要與詩歌史、觀念史甚至政治史作出一定程度的抗爭,很難很難的呀!

    2018年12月21日深夜

  • 10 # 使用者94738516596

    唐詩宋詞,每個朝代流行的文化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先秦時期比較流行的楚辭,散文,比如說《左傳》,《國語》,《戰國策》都是歷史散文。諸子散文比如說有《論語》,《孟子》,《莊子》,《韓非子》等等。

    到了漢代就是漢賦,賦和散文差不多,但是有韻,比如賈誼首開漢賦先風,其代表作為《吊屈原賦》和《鵩鳥賦》。真正創立漢賦體制的是漢初辭賦大家枚乘,代表作就是《七發》,賦在戰國時代已經有了,但是漢人把辭和賦融合了,稱為辭賦。漢代有很多的賦,比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東京賦》等等。

    到了唐朝就開始流行詩,七言古體詩,五言古體詩,七言絕句,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等。唐代把詩歌推向了頂峰,現在小學初中高中很多的詩歌都是唐代的,我們熟悉的著名的詩人也基本上是唐代的,比如說李白,杜甫。

    到了宋代就是興起了詞。詞比詩更容易的抒發情感,長短不一,宋朝就是把詞推向了頂峰,主要的兩大派就是豪放派和婉約派。婉約派比如說李清照,李煜,豪放派有蘇軾,辛棄疾等等。

    到了元代就是曲了,元曲把之前的詩詞,魏晉的民歌,方言等等都融合在一起。元曲比較有代表的比如說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很多人都聽過的。

    明清就是小說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等都是形成在這一時期。明清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到了清朝後期就是中國古典小說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整個歷史時期,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特有的流行文化,並不能就說唐詩宋詞就比元曲,比明清的小說要好。不管是散文,賦,民歌,詩,詞,曲,小說等等都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只是說表現的形式有些不一樣而已。

    唐詩宋詞這些之所以比較讓人熟知,最關鍵的還是比較上口,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能背上一兩句,但是對於散文,賦,或者是小說這些,記住名字很簡單,但是要想把一整篇背下來就很難了。特別是對於現在的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來說,這些簡短的詩詞就更加的受歡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一勞動節課程故事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