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20767217844

    位於山東省長島縣的小欽島可以滿足你對小島所有的幻想。

    小欽島 初相識

    6月中旬去煙臺龍湖開會,在前往首都機場的快車上,司機小哥聽我們要去煙臺,開始滔滔不絕講了起來。小哥說他不是煙臺人,但在煙臺有朋友,每年都會待上幾天,不去別的地方,就去一個小海島,吃海鮮,在鵝卵石攤上捉螃蟹,下海游泳,海島未經開發,只有一兩家漁家樂,以前有駐軍,現在駐軍撤走了,任何人都可以上島。一聽小海島我來了興趣,從前只知道中國有海南島、潿洲島、崇明島、長島這些很大的島嶼,基本跟內陸城市沒什麼兩樣,不知道中國還有未經商業開發的小島。連忙向司機打聽小島的名字、上島的方式,當時就萌生了去島上過幾天慢生活的想法。

    小欽島 相遇

    6月下旬,學年論文接近收尾的時候,北京熱得躁動,越來越渴望一個清涼的小島。網上得知小欽島上人口有1000人,隸屬小欽島鄉,小欽島鄉只有唯一的村子小欽島村。島上居民絕大多數是當地人,以海參、海米等為主要產業。村子的自然風光沒有找到什麼資訊,只搜到幾張不知道真假的圖片,一個海灣和依灣而建的民居,村子後面是幾座不高的小山。朋友搜尋資訊後告訴我:不要對島上風景有任何期待,做好體驗農村生活的準備。

    小欽島屬於長島縣的十個居民島之一,更精確地,屬於北五島之一,是北五島中最小的島,位於大連和蓬萊連線的中點,距離大連和蓬萊的距離大約54公里,南邊是砣磯島和大欽島,北邊是南隍城島和北隍城島。北五島旅遊業相對較為發達的是砣磯島、大欽島和南隍城島,網上能找到這幾個島的漁家樂聯絡方式,不過數量和規模跟長島是不能比的。小欽島和北隍城島上的漁家樂資訊網上完全找不到。砣磯島和大欽島離長島更近一些,客船的班次也更多。不過既然司機朋友說了島上有漁家樂可以住,而且他們每年都去,我們還是堅持初心,向小欽島進發。

    去往海島最大的風險是船隻停航:如果出現大霧天氣,通往北五島的船出於安全考慮會全線停航。因為現在的船隻主要還是依靠肉眼航行,出現大霧視野受限,容易發生船隻碰撞事故。當天有沒有去往北五島的船要6:50分打電話給蓬長客港問才知道。我們到達蓬萊的當天就遇上了停航,在蓬萊海洋極地世界玩了半天,第二天好天氣,有船!出發!

    我們乘坐的是興龍號,從蓬萊出發,依次在長島、砣磯島和大欽島停靠後,歷時3.5個小時終於到達了小欽島。快到小欽島的時候,兩百多人的客船上已經沒有多少乘客了,我溜到船頭VIP艙前的欄杆,看著前方的小欽島從模糊到清晰,眼前的海水清澈碧藍,這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眼前的巴掌大小的小島會在未來的一週給我們帶來多麼大的驚喜。旁邊有一位年輕的壯漢,我問他,大哥你也是去小欽島嗎,大哥說我就是島裡銀兒。啊哈,我興奮地告訴大哥我是去小欽島旅遊的,還沒有找到住的地方。大哥說我兄弟就是開漁家樂的,一會兒跟我們走! 還能帶你們去坐船環島!跟著大哥一起的是兩個攝像師,大哥說帶他們去小欽島取景,宣傳小欽島。當即我就決定,下船跟著大哥走。這位大哥名叫宋磊,現在蓬萊做小欽島海參生意,客戶遍佈大江南北,此行是為了記錄野生海參的捕撈過程,同時宣傳小欽島美麗的風光。在島上的幾天,磊哥帶著攝影師和我們環島觀光,下海撈參,帶我們去後山頂峰觀景、送我們去最佳地點觀落日,深夜陪伴我們看星空,滯留島上的時候帶我們去他的五大爺家聚會,看他們收集的極品石頭,最後還帶我們坐快艇回蓬萊,磊哥是個大英雄一樣的人物,是我們此次小欽島之行最感激的人。

    漁家樂小窩

    有船隻停靠的碼頭是一個小海島最熱鬧的地方。如果說砣磯島、大欽島碼頭等候的人的穿著是城鄉結合部風,大紅色呢絨闊腿褲搭配花上衣那種,那麼小欽島碼頭等候的人就是標準的鄉土氣息,迷彩服是這裡最時髦的裝束。來接我們的是大哥的表弟吳世倫,也是我們住的吳世倫漁家樂的老闆,和他的物件芳兒。看到我們一夥兒這麼多人,吳大哥很意外,讓我們在碼頭等一會兒,回家把麵包車開了出來。村裡的馬路沿著海灘而建,新舊兩座碼頭、鄉政府,超市都在馬路邊。吳世倫漁家樂在公路的另一頭接近礁石的地方,靠近馬路的是幾間廠房,緊接著後面是一棟二層建築,第一層是倉儲,第二層是後來加蓋的,也是用來做漁家樂的房子。靠近馬路的廠房的屋頂周圍用欄杆圍了起來,形成了很好的觀景平臺。芳兒把我們安置在靠近觀景平臺的一間屋子,窗外就是大海。海面上飄著幾艘割海帶的小船,海帶堆積成了小山,把小船的都快壓到海里去了。房間裡是兩張單人床、鋪著卡通裝飾的床單,各有一床中等厚度的被子,看上去很乾淨,芳兒說每個客人走了之後都會更換。地面鋪著劣質的地毯,液晶電視和空調掛在牆上。彩鋼板隔斷的衛生間裡,準備了毛巾和洗漱用品。這個住宿條件雖然比不了城市裡的酒店,但乾淨整潔的程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宋磊大哥說小欽島上目前一共只有兩家漁家樂,另外一家在村子裡邊。我跟朋友在接下來幾天閒逛的時候發現了一處正在建設中的漁家樂,總之截止到2018年6月底,小欽島幾乎沒有任何商業化的痕跡,依然是一個傳統的漁村。中午芳兒和吳世倫的母親緊急給我們下了麵條,中午美美睡了一覺,美麗的小欽島之深度體驗就猝不及防地開始了!

    海鮮

    小欽島滿足了我對海鮮所有的幻想!來小欽島之前,海鮮對我來說是一種高冷的存在:它們如果在餐廳的選單上,那一定是最昂貴的菜品;如果在菜市場各式各樣的容器裡,則是商販與食客鬥智鬥勇的標的。在有了幾次去海鮮市場上被坑的經歷後,我跟朋友最終選擇偶爾去盒馬生鮮小心翼翼地挑選小號的海鮮解饞。在小欽島上的漁家樂裡,新鮮捕撈的海珍品是晚餐絕對的主角:拳頭大小的馬糞膽和紫海膽,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寄居蟹(當地人叫海怪),跟人臉一樣大的蝦夷扇貝,裹著黃色的厚厚的海藻的普通扇貝,跟我的手一樣大的生蠔(當地人叫海蠣子)和海螺。原來海膽蒸蛋裡的海膽是黃色的,用勺子挖幾次才能吃完,原來海怪的腹部有著與蟹黃類似的口感,原來蝦夷扇貝的柱兒可以有小孩的手腕粗細,而且是甜的,原來海蠣子並不是苦的,只有很淡很淡的鮮味,原來海螺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吃一隻海螺就可以飽腹,原來魚肉還可以用來煮麵,原來涼拌海帶可以有甜、鹹、辣等不同的口味.....我問磊哥覺得海鮮好吃還是豬肉或者牛羊肉好吃,磊哥給出了我他的排序:牛羊肉>豬肉>海鮮。另外,小欽島讓我對“野生”二字有了免疫力:通常,不管在餐館裡還是在海鮮市場,如果在海鮮前面冠上“野生”二字,會使海產品的價值成倍增加。激動人心的是:我們在小欽島上吃到的所有海鮮都是野生的!相信我們吃到過最好的野生海珍品之後,以後可以藐視海鮮市場裡百分之九十九的海鮮。

    海上金字塔、爬礁石

    到達島上的當天下午天朗氣清,宋磊大哥帶著攝影師準備環島拍攝!我們當然要跟著去。大哥帶著我們一行四人身著救生衣,兩個攝影師扛著長槍短炮,非常拉風地走到碼頭,海灘上和馬路邊正在晾曬或者加工海帶的工人們紛紛望向我們。大哥在仙島超市門口招呼熟識的漁民替我們開船,帶著我們從碼頭的臺階下到小船上,大哥搖櫓,小船緩緩駛向停在不遠處的大船,大船是帶有馬達的,面色黝黑的漁民大叔穩穩地坐在船尾駕駛船舶,大哥站在甲板上,攝影師和我們分坐船頭和船尾。小船緩緩駛出海灣,繞到了後山。後山的海岸有大大小小錯落有致的礁石和山洞,有縮小版的鼓浪嶼,象鼻山,打坐的佛祖,Sunny下金光燦燦的海上金字塔,有鮮紅的帶著油花的菲力牛排,結合碧藍的海水,飛翔或停在礁石上的海鷗,清澈的藍天和白雲,構成了高品質的海島風光。從後山可以望見藍天和碧海之間的南隍島和北隍島,在薄霧中宛如海上仙山。跟過往的收割海帶的漁民打招呼,減速給停在礁石上的兩隻海鷗一個特寫。環島之行的高潮是,當船隻駛過後山一塊四周陡峭中間平坦的大礁石時,大哥讓漁民大叔把小船靠在礁石邊:他要帶我們爬上礁石拍攝!聲稱石頭上的風景不一般。大哥170斤的身體非常靈敏,幾步就爬了上去,然後把我們一個一個拉上去。看我們害怕,大哥說放心,石頭自帶防滑功能。果然,礁石四周的巖壁摩擦力非常大,有如同珊瑚礁一般的質感。我們爬石頭這個舉動驚動了山頂上小房子裡看守的人,從山上喊話讓我們回去,緊接著過來一艘小船也讓我們下來。好在有大哥罩著,攝影師順利完成了拍攝,我們也在礁石上各種拍照留念。

    下海撈參 海釣

    漁家樂老版吳世倫是一名潛水員,也叫把頭或者猛子。他們的工作是潛到水底捕撈海參海膽等高價值的海產品。拍攝海參捕撈是大哥此行的重頭戲,在我的央求下,大哥答應帶我上船。捕撈海參的船比基本款的漁船要稍大一些,除了我們幾個,還有三位漁民大叔。船上裝備了兩臺發動機,一臺用於為航行提供動力,另外一臺用於壓縮空氣供應給潛水員。猛子在船上換上膠皮做的潛水服,腰上綁上重重的鉛塊幫助下沉,戴上潛水眼鏡,咬住呼吸嘴,撲通就跳進了水裡,看不到一絲猶豫。一名漁民負責看守黃色的呼吸管,一名漁民負責駕駛船隻,讓船隻隨著呼吸管的位置移動,還有一名漁民大叔很可愛,穩穩地坐在船頭開始釣魚。潛水員一次下水要20分鐘左右才上來,這期間負責看守呼吸管的漁民一直注視著海面的呼吸管和氣泡。開始收呼吸管了!看管大叔快速拉回呼吸管,隨後吳世倫抓住船邊固定的梯子,遞上來滿滿一網兜的收穫,他也安全回到船上。看管大叔把網兜裡的收穫倒在甲板上,胖嘟嘟的海參,長滿尖刺的紫海膽,盤子大小的蝦夷扇貝暴露在Sunny下。漁民大叔們把個頭較小的海參扔回海里,把大個的海參撿到桶裡,把扇貝、海膽各自歸位。開始了下一輪捕撈。磊哥經營的海參就是這樣由潛水員從小欽島的海域上捕撈,並且經過淡幹處理後製成的。漁民從來不播撒海參苗,所以小欽島上捕撈起來的海參都是純野生的。

    釣魚老婆婆兒

    小島的上午總是籠罩濃霧,雖然觀景受到了限制,但卻是釣魚的好時候。我和朋友無所事事在島上唯一的大馬路上閒逛的時候,發現舊碼頭上坐著一位正在釣魚的老婆婆。老婆婆身穿花棉襖,帶著頭巾,見我們身穿短衣短褲,關切地問我們冷不冷。島上人不管是下海撈參時釣魚的漁民大叔,還是眼前的老婆婆,釣魚都不用魚竿和魚漂,而是用“手把線”的方式:一根魚線透過彎曲的食指垂向海底,釣魚者透過輕擺食指感受魚兒上鉤。跟老婆婆說話的一會兒功夫,已經有幾條魚上鉤了。上鉤的都是一種嘴巴很寬大的黑魚,婆婆說回去要養著當魚苗用。朋友問老婆婆平均多久能釣上一條魚,老婆婆笑著說幾秒鐘一條。在這裡釣魚看起來太容易了:只需要動兩下食指,幾秒鐘之後就可以拉上來一條小黑魚。看到這我已經決定去買魚鉤,這個半天不幹別的,就在這裡釣魚。

    買魚鉤的過程很是和諧,充分讓我感受到了小島人的淳樸善良:我在仙島超市買到了魚線和魚鉤,忘記要一個鉛錘,磊哥剛好就在超市附近,讓我去找附近巷子裡的一位阿姨要鉛錘,阿姨給了我鉛錘,告訴我需要把魚鉤和鉛錘系在魚線上。阿姨做不了這些,帶著我去找“釣魚老婆兒”,“釣魚老婆兒”是這裡最擅長釣魚的老婆婆,此刻她正在和其它幾位老太太在附近乘涼。“釣魚老婆兒”在我和其它老婆婆的注視下,很輕鬆地打了一個漂亮的結,就把魚鉤和鉛錘系在了魚線上,魚鉤剛好順著魚線的方向。周圍的老婆婆們聽說我還不會釣魚,紛紛滿臉堆著笑望著我。“釣魚老婆兒”把釣魚裝備遞給我,讓我“去吧”。我迫不及待地跑回了舊碼頭。沒想到在碼頭等候我多時的朋友此刻已經從正在釣魚的這位老婆婆這裡借到了備用的魚鉤,釣了好幾條魚了。老婆婆很耐心地教我:掛海蛆的時候,要記得露出來魚鉤上的倒刺。放線要先放到底,然後往回收一點等著。我按照老婆婆說的方法操作,感受到食指上有力的時候,猛地收線,果真釣上來一條小黑魚。釣一會兒換個地方,總共我和朋友幫老婆婆釣到了七八條魚。

    螃蟹、海螺、海虹和海膽

    往海岸的盡頭方向走,順著一條人工修建的水泥臺階下到鵝卵石灘上,幾塊巨大的礁石裸露在水面上。礁石的背陰面和乾燥縫隙中爬滿了一種殼上有彩色凸起的小海螺,灌滿水的縫隙或者礁石與水面的交接處裡則長滿了小小的海虹,一種黑色的貝殼類水生生物。像細繩一樣的海草把海虹固定在了石頭上,用手根本拔不出來。這邊的鵝卵石個頭要大一些,朋友閒的無聊搬石頭玩,沒想到石頭下面竟是螃蟹一家。搬開石頭後螃蟹一家落荒而逃。但他們明顯是目短短視的動物,爬到最近的石頭下面就不動了,於是螃蟹一家遭到了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圍追堵截。海邊另一種常見的生物是海膽,大多數被衝上岸的海膽在我們發現的時候都經過了太陽的暴曬,早已一命嗚呼了。我們偶然發現一隻咖啡色的馬糞膽把自己固定在了一塊鵝卵石上一樣,搬起石頭,海膽沒有掉下來,仔細觀察嘴巴一起一伏的,果然還活著。我們把它放在水中,這海膽竟然生出了透明的軟刺,在水中擺動,像是在吸收水中的養分。

    曬海帶

    六七月份禁漁期,海島人民的主要工作是收穫和加工海帶。海上作業的人駕駛著小船,沿著海中漂浮的繩子割海帶。海帶堆滿小船後,會被運到海邊的石頭灘上。岸上的工人負責將海帶平鋪在卵石灘上,如果Sunny好的話,經過一天的曝曬,海帶喪失水分,厚重的身體會變輕薄。接著會被捆在一起,被運進加工車間。我們所住的小屋前面的觀景平臺下就是一個海帶加工廠,幾名工人用切邊器將海帶邊沿比較薄的地方切掉,切掉的部分是一條一條的,被稱為毛菜。中間厚而平整的部分,會根據寬度分成不同的級別,按不同的價格銷售甚至出口。大霧天氣,我選擇到樓下的海灘上勞動。剛運來的海帶堆成小山,看似凌亂,但其實割海帶的人已經將海帶綁成了一捆一捆的。我們的第一項工作是把這些成捆的新鮮海帶分散到海灘各處。然後,解開繩子,一條一條地講海帶整齊地鋪在石頭灘上。磊哥說鋪在石頭灘上晾曬的海帶幹了以後能夠保持原來的黑色,原因是石頭下面空氣是流通的。而晾在水泥地上的海帶乾燥後則會發黃。海帶在Sunny下是個亮晶晶的美人,但其實重量可不輕。拖一條海帶到它的晾曬地點要花費我不少的力氣。幹了短短一個小時,我已經頭暈腦脹了,小臂上沾滿了海帶身上的粘液,趕緊回到樓上休息,讀書。還是讀書適合我。

    島上的鴿子

    在連續四天的大霧籠罩下,我們已經體驗遍了島上幾乎所有的娛樂活動,比如抓螃蟹、晾海帶。我只得將毒手伸向觀景平臺邊上的鴿子籠。鴿子籠是開口的,鴿子可以自由飛進飛出。老闆家的鴿子羽毛鮮豔,顏值很高。老闆娘告訴我們,最開始只有三隻鴿子,眼前的十幾只鴿子是陸陸續續自己飛過來的。一半鴿子的腳上有環,是信鴿。我把火腿腸掰開餵它們,竟沒有一隻鴿子對火腿腸感興趣。我從旁邊的編織袋裡抓出一把高粱米出來,託在手裡,一開始是離我最近的鴿子被吸引過來,隨後遠處的鴿子聽到風聲也走了過來,它們在我手上啄食高粱米。我的指尖可以觸到它們脖頸上的羽毛,真是莫大的享受。總結島上的鴿子有兩個特點:一是吃素,不吃火腿腸和海米這樣的妖豔賤貨們,二是不怕人,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

    五彩的球石

    小欽島上的石頭,沒有尖銳的鋒芒,全都是光滑圓潤的彩色的球石。這些美麗的球石被小島人民很用心地在保護:山頂上小房子裡的和街道上巡視的村幹部,一旦發現有人撿石頭,便會很堅決地上前阻止。歸功於此,島上的石頭保留著最原始的狀態,處處課件有著美麗的花紋和圖案的石頭,不像C島上的珍珠灘,漂亮石頭都被人撿走了,剩下的都是色彩不那麼分明的石頭。一個大霧天,宋磊哥帶著我們幾個人,在海灘上走了一圈,給我們講他發現美麗的石頭的故事,講他和石頭的緣分。我們坐在海灘上,各自挑出好看的石頭給大家欣賞,一起思考石頭上的圖案像什麼風景,什麼動物或者像個什麼字。原本無聊的一個下午很快就在欣賞、把玩石頭中度過了。

    懸崖 鷹

    小欽島的後山上曾經有過駐軍,因此一直到山頂都通了公路。軍隊的駐地就在山裡面修建的防空洞裡。霧散了的下午Sunny明媚,我們沿著公路上山。在山上俯瞰小欽島各處,觀遠方白雲籠罩著海島,仰望Sunny下金燦燦的石壁,賞隨處可見的山花和不知名的綠植,聽山腳下海水沖刷石頭的聲音。一路上不斷地發出歡呼聲:太美了。如果讓我把小欽島和三亞的風光比較,我會更傾心於小欽島。海天美景和三亞是一樣的,小欽島雖然沒有三亞白色的沙灘,但是卻有五彩的石頭,和石頭下面的小螃蟹。在公路的盡頭是一個凸出的懸崖,三面都是大海,近海處有一座碧綠的小山和稜角分明的礁石,海水清澈,可以看到Sunny下呈黑色的遊動的海藻。凸出的懸崖上面比較平整,坐在上面彷彿我就是大海的中心。我和朋友在這裡待了很久,拍了很多照片,捨不得離去。

    下山的路上,發現頭頂的天空上有兩隻鷹。翅展明顯比普通的大雁和小鳥寬很多,兩隻鷹忽高忽低,時而俯衝,時而扶搖直上,時而分開,時而在一起迴旋,彷彿在嬉戲玩耍。

    落日

    大霧通常只會持續到下午三四點,霧散之後,便快到了拍攝落日的好時候。島上有兩處看落日的絕佳地點:一處是海邊的將軍石,人只要爬到石頭上,不需要多少拍照技巧,就能拍攝出讓人驚豔的剪影。將軍石上拍攝另一個方便之處在於,它最上方的平臺足夠大,可以容納四五個人分坐在不同位置拍攝,背光拍攝出來的是晚霞和剪影,正對著Sunny則能拍攝出青山、藍天和柔光照射的臉龐。另一處觀看落日的絕佳地點是一個恰好可以俯瞰將軍石的水泥平臺,之所以修建了這個平臺可能是為了附近的訊號塔。從這個水泥平臺往將軍石的方向望去,將軍石和周圍的高矮胖瘦不一的礁石鋪在海面上,背景是通紅的落日和燦爛的晚霞。微風吹動,水面波光盪漾,閃爍著落日的餘暉,好一幅落日圖景。

    把頭世家

    磊哥和吳世倫是表兄弟,他們家是把頭世家,除了吳世倫,父親輩和爺爺輩的很多人都是島上的把頭。磊哥的五大爺宋傳斌也是把頭,離開島的前一天,磊哥帶我們大家去五大爺家吃飯。五大爺雖然獨自一人居住,但是家裡收拾的整整齊齊,做的飯我們覺得比吳世倫家的還要好吃。我們在五大爺家吃到了久違的煮甜玉米、一種非常鮮美的名字我記不起來的魚,島上很少見的牛肉乾,以及有甜味的海螺。五大爺早年做把頭下海撈參,後面當船長遠洋捕魚,見多識廣,人也很健談。他酷愛收藏石頭,在早些年允許撿石頭的時候,收集了很多漂亮的石頭,擺滿了一面牆。五大爺家門口的杏樹,結出的杏子紅彤彤的,有我拳頭大小,是我吃過的最大最甜的杏。臨走前我存了五大爺的手機號,期待著他來北京可以帶他玩。

    星星

    這幾年在北京生活,一到晚上天空就變成了紅色,大概是被整個北京城的燈光點亮了吧,所以對滿天繁星格外渴望。一個大霧天的晚上九點鐘左右,磊哥帶我們在五大爺家吃完飯,正要回去,我發現五大爺家離山上的水泥平臺很近,而那裡視野開闊非常適合看星星,遂喊大家一同去看星星。我們太幸運了,到達平臺上的時候,月亮剛剛浮出水面,呈現低沉的暗紅色,天上的雲剛好被風兒吹散,關掉手機螢幕的光後,整個夜空中閃爍著大大小小的星星,一條醒目的銀河從天幕中穿過,時不時還能看到一閃而過的流星。我從來沒有看見過如此震撼的星空。

    歸去

    我們在島上的前兩天,從早到晚天都是晴的。接下來的三天,早上醒來都是大霧瀰漫,霧氣一般到下午兩三點才散去。由於磊哥自己有海參生意要做,磊哥請的攝影師也有其它工作要完成,第四天的時候,看見依然大霧瀰漫,磊哥決定叫快艇送大家先上長島。我跟朋友為了不耽擱接下來的形成,也決定跟著磊哥一起走。當時並不知道霧天快艇拉客是海事明確禁止的,好在我們足夠幸運,平安到了長島。快艇走的匆忙,來不及跟小欽島有個正式的告別,只記得芳兒騎著摩托送我們到了港口,大聲招呼著要我們帶走兩袋島上的牛牛(一種海螺),五大爺騎著他的小“寶馬”,快艇駛出的時候用力朝我們揮手。我們走後隔了一天,早上終於沒有霧了,島上也有了船隻停靠。回到了熱氣騰騰的北京,時不時思念小欽島。自己的腦中彷彿儲存了更多的風景,一閉上眼睛,小欽島的山水就會浮現在眼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南人如何看待黑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