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體走向社會公共生活,融入現實社會的起點。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就是在社會文化的薰陶下,使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過程。一方面,個體接受社會的影響,接受社會群體的信仰與價值觀,學習生活、生產技能和行為規範,適應社會環境;另一方面,個體作用於社會,用自己的信仰、價值觀和人格特徵去影響他人、社會,改造舊文化,創造出適應時代需要的新文化。因此,對個體來說,社會化是一個社會適應的過程;對社會而言,社會化是一個約束和控制的過程。[1]
社會化特點
社會強制性
社會文化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透過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方式進行的。個體出生後便置身於複雜的社會環境之中,社會總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和途徑影響、作用於個體的身心發展。個體的行為方式也時常表現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被周圍的人們和環境所塑造,它幾乎是不以個體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帶有社會強制性質。
主觀能動性
這種能動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個體自身的人格特質等因素影響、引導著個體的社會化,個體不僅有選擇地將社會文化內化,並且將內化了的社會文化又創造性地外化。二是社會化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即個體既被社會化,同時也影響著其他個體的社會化。
畢生持續性
個體自身因素與社會環境因素的互動作用,不斷地推動著個體的社會化,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它必須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因此,社會化是一個不間斷的終生進行的過程,個體的社會化是透過人的一生完成的。
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生活技能的社會化。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識、生活適應技能等。
職業技能的社會化。傳授生產技能和職業技能,為個體進入社會從事職業生涯打好基礎。
行為規範的社會化。這是社會化的核心,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徵的關鍵。包括政治規範、法律規範、道德規範和角色規範的社會化等內容。
生活目標的社會化。生活目標的社會化,一方面要把社會目標內化為個體的生活目標;另一方面要造就出成千上萬胸懷大志、努力將自己的知識、技能、才智和創造力等能動地外化於社會、為社會造福的人,使其成為社會文化的承上啟下者。
社會化基礎
人與動物的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人從生下來,一直到能獨立生活,有一個比較長的對父母或監護人的生活依附期。這個依附期受文化傳統、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每個人有所不同,大致持續13~25年。總的說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個依附期有變長的趨勢。正是這樣一個長的依附期,給個體接受社會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個體可以在家庭、學校和社會接受廣泛的教育。他們學習生活生產技能,學習道德規範,學習並獲得社會角色,樹立人生理想。生活依附期的社會化,是個體未來適應社會生活的基礎。
人腦有大約100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組成異常複雜的神經網路,成為自然界最神奇、最完備的資訊加工系統。人腦的神經網路不僅使人能掌握語言,進行學習,積累知識和經驗,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表現出巨大的能動性,使人類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沒有人腦的智慧作為基礎,個體的社會化是很難順利完成的。有些兒童腦癱或智力落後,他們的社會化就很困難。
其他詮釋有:社會化依賴的因素
個體社會化程序依賴於 3個因素:
①自然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神經系統的高階中樞──大腦,這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必要的自然前提。
②社會基礎,指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包括社會生產方式、政治和法律制度、社會規範、價值體系、信仰體系、風俗、種族和民族、家庭、學校、友伴、群眾、宗教、職業、其他社會團體或組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生產方式。這些社會因素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外部條件,它們促使社會化發展的可能性成為現實性。
③實踐活動,這是個體社會化的內因,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能動因素。個體社會化過程有賴於個體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有賴於個人生理上的稟賦與社會環境的充分接觸,有賴於個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如果一個人從小與社會生活隔離,脫離社會實踐,即使他具有個體社會化的自然基礎,具有健全的神經系統,也不能獲得正常人的社會化。例如狼孩的事例,就說明實踐活動對個體社會化的重要作用。正常地參加社會實踐,正常地進行社會交往,才能獲得正常的社會化。經濟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決定著人的社會化的性質和表現形式。如以自然經濟為特徵的封建社會的經濟活動,使人的社會化離不開血緣和狹小的地區範圍,造成人的狹隘、保守和落後;以社會化大生產和私有制為特徵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活動,一方面使人的社會化範圍擴大了,另一方面使金錢至上主宰著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切;以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本特徵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活動,使人的社會化不僅擴大到很廣的範圍,而且滲透著集體主義的精神。
社會化的型別
基本社會化或早期社會化
(early socialization)
它發生在個體生命的早期,即嬰兒至青少年時期的社會化。這寺時期,對個體而言是基本的但至關重要的社會化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學習和掌握作為社會成員應具備的交際語言、認知技能和行為規範等,並將社會文化和價值標準內化,建立行為和評價系統,學會承擔和扮演各類角色,並初步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質。
繼續社會化或發展社會化
(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現實生活中,許多成人在生活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內容時,諸如家庭的建立、工作的調動、經濟生活和業餘生活的變更、社會關係和社會責任的變化、知識和技能的更新等,往往感到不適應,從而導致自己的認知與行為難以與環境和社會的要求相協調。為此,促使個體步入一個新的社會化程序——繼續社會化。它是在基本社會化基礎上的發展和擴大,即繼續學習知識、經驗和行為規範,以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角色。
再社會化
(resocialization)
它是指個體從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轉變、適應和內化的過程。這意味著個體放棄原有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認同一種新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再社會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再社會化通常是指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人們自覺地轉變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的過程。狹義的再社會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化,是強制性再社會化。
反向社會化
(reversal socialization)
它是指年青一代將知識、文化傳遞給前輩的過程。
按社會化內容劃分
語言社會化
個體社會化從掌握語言開始,全部社會化是以語言社會化為前提的。語言包括語詞、語音和其他意義符號,是一種取得共識的符號系統,是人們思維和相互交流的手段,個體掌握一種語言後,才能接受相應的社會習俗和態度,塑造自己的人格。
語言是個體與他人及社會聯絡的紐帶。語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種語言的過程本身就是社會化的過程。因為語言中蘊含的知識、規範與觀念必然對掌握這種語言的個體產生深刻的影響。語言社會化在個體社會化中佔據特別重要的地位。
性別角色社會化
性別角色社會化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學會按自己的性別角色的規範行事的過程。學者們把男女之間的差異從三個不同方面加以描述,即:
1.性
性是個生物學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學方面的差異,如遺傳、內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異。
2.性別
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徵方面的差異。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指的就是性別的差異。
3.性別角色
表示社會對男女在態度、角色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期待。由於生物的“性”不同,社會對其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現了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差異。這種差異與生理特徵沒有必然聯絡,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化的結果。
家庭對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是透過性別期待與認同、模仿等機制實現的。嬰兒從出生起,雙親就按其不同的性別要求加以培養教育。例如對衣著、玩具、說話方式、行為表現等方面,雙親對男嬰與女嬰的要求是不同的;此外嬰兒的性別認同也不一樣:女嬰模仿母親,男嬰模仿父親。
兒童進入學齡期以後,學校和社會從多方面強化男女兩性的角色差異。例如學校和教師在升學期待、課餘生活、體育鍛煉專案等對不同性別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教科書也表現出不同的性別期待。
道德社會化
道德社會化是個體將社會道德規範逐漸內化,成為自己行為準則的過程。它有幾個方面:
1.道德觀念
這是道德中的認知成分。
2.道德判斷
皮亞傑認為,道德判斷的發展過程是從他律到自律,從效果到動機。
3.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隨道德觀念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覺的體驗,也可能是形象的體驗,亦可能是深層體驗。道德情感的內容是指正義感、勞動情感、集體榮譽感、愛國情感等。
4.道德行為
個人對他人與社會有道德意義的行動。
社會化載體
家庭
個體從出生起就在家庭中獲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會化中位置獨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兒童的語言、情感、角色、經驗、知識、技能與行為規範方面的習得均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
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個體系統傳授社會規範、價值觀念、知識與技能的機構,其特點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嚴格性。個體進入學齡期後,學校成為其社會化最重要的場所。學校教育促使學生掌握知識,激發其成就動機,併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社會互動的機會。學校還具有獨特的亞文化、價值標準、禮儀與傳統。在早期社會化中,學校是不可替代的社會化載體。
媒介
現代社會中,大眾傳媒是十分重要的社會化手段。影視、音像、廣播、報紙、雜誌,特別是網際網路迅速向人們提供大量各種資訊,使人廣開視野,學到新的知識與規範。大眾傳媒對人的社會化的作用與日俱增。現代社會心理學十分重視傳媒對個體社會化的影響。
其他群體
參照群體是能為個體的態度、行為與自我評價提供比較或參照標準的群體。特點是,個體可以不具備這個群體的成員資格,但這個群體卻能為個體提供行為參照。參照群體的作用機制是規範和比較,前者向個體提供指導行為的參照框架,後者則向個體提供自我判斷的標準。比如,兒童的社會化就受同伴群體的影響很大,同伴群體實際上就是向他們提供態度和行為標準的參照群體。
社會化過程
兒童期
兒童期 ,初始社會化兒童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動作的溝通逐漸被語言代替,在掌握語言的基礎上,學習生活技能和社會規範。
青年社會化,是兒童社會化的繼續和發展,但它有許多不同於兒童社會化的特點:
①來自成人對社會化控制的範圍和強度顯著縮小和降低;
②外在強化的方式(父母或成人的獎賞與懲罰)轉化為逐漸由個人對環境的認識等內在因素調節;
④社會化的媒介更廣(兒童社會化的媒介主要是父母,青年社會化的媒介的範圍越來越大)。
一個人的生物需要,尤其是早年生物需要的滿足,是其社會化過程的重要部分。與他人的早期接觸是嬰兒的基本生理需要,父母與嬰兒的互動,對嬰兒的智力和情感,乃至人格和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兒童養育的方式:複雜社會之間,培育孩子的實踐很不一樣。專制/極權型父母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孩子的成人責任>權利。放縱/放任型父母對孩子更為開放和靈活,孩子的責任<成人權利。最有效的也許是權威型父母,也即根據孩子的成熟程度來調整和擴大孩子應負的責任。
時代背景:教養兒童的體罰的階級差異在減弱。當代父母更強調個人的主動性和責任感。這種變化與人們對社會制度的遵從感減弱及個人主義的持續增長相關。
青春期
青春期,預期社會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許多青春期的社會化是以預期社會化形式出現,就是為扮演未來角色做準備的社會學習過程。初級社會化指早年為各種成人生活角色所作的基本準備。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傾向於把青少年當做孩子。
在青春期,年輕人不斷地擺脫家庭的影響並更多地接受學校與同輩群體的影響,整合新舊兩種情況,面臨疑惑和混亂,常在唯我主義和自卑之間來回變動。
由於孩子與父母在情感上不斷取得獨立,同時又繼續接受父母的經濟支援,這種衝突就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很是煩惱的感覺。
在青年期,青年人可以結婚、生孩子、參加選舉了,但常依賴於父母或家庭以獲得經濟上的支援。由於大學教育在勞動力市場上的重要性,經濟不景氣,大學生就業難,這段前成人階段,留在家中的青年期成人(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增加。
如今代差日益明顯,反應社會變化速度之快。
成年期
初級社會化已經完成,已經發展出關於自我的形象,但仍然有許多新的角色需要學習。不但可以選擇還可以重新定義或創造某種角色。
以後生活中的角色變化可能會出現自我認同的問題。40歲左右,“更年期”midlife transition,對自己成就的價值感到懷疑,如不能對自己是否自我認同,是否在成年初期對職業生涯作出了合適的選擇,會進入“中年危險期”,悲哀和不幸;渡過的人,發現此後的成人生活是一生中最為快慰的時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社會轉型加速期,社會變遷使得成人社會化問題尤為突出。
老年期
成人在態度與行為方面最為困難的一些變化發生在生命的最後幾年。
現代社會,老年期有時被當做無助的、無用的、依賴別人的時期。許多老人當他們的孩子離開家庭、退休(社會聲望降低)、喪偶(及自己的身體機能下降,面臨死亡)時,弱化或者喪失自我認同,必須調整自己。
在中國,出現了老幹部“59歲現象”。
傳統上,在美國對死亡的社會化很不充分。根據庫布勒羅斯的研究,就身患絕症的病人而言,瀕臨死亡的體驗通常包括五個反應階段:拒絕和與世隔絕、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些階段並不一定是必須連續有序的,但可能當病人走向死亡並試圖接受它的時候再現出來。
因死亡的悲痛通常在死亡時間發生之前就開始了。親人死後,活著的人的悲痛可能經歷幾個階段,包括震驚、拒斥死亡事實、絕望與適應。
社會化心理機制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會心理學基礎理論,這一理論源於行為主義學派的強化學習理論——即學習,本質上說是受到積極強化、消極強化、無強化、懲罰的影響,而改變了行為的發生機率。例如,小孩說真話,就得到了糖果獎勵,以後他就會更多說真話;小孩說謊話,得到了糖果,以後他就會更多地說謊話。
而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不僅加諸於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會化學習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兒園老師誇讚彬彬有禮的小朋友,並且給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見到幼兒園老師,也會彬彬有禮;而小孩其他特質如性別角色等也是從社會環境學習而來的。
社會比較理論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4年提出的一種關於自我評價及親和行為的理論。他認為個體都具有一種評價自己的驅動力,在缺乏客觀的、非社會標準的情況下,便會以他人作為比較的來源與尺度,透過對比來評價自己的態度、能力和反應的適宜性。費斯廷格指出,當涉及到個體的情緒和情感時,很難有客觀的標準去說明一個人的情感是否適合一種情境,他人的態度、情緒等表現就成了資訊的唯一源泉,即個體的任何情緒反應的合適程度,都可以透過其他人提供的資訊來確定。該理論還認為,人們總是願意和自己處境相似的人進行比較,相似程度越高,社會比較的驅動力就越強。在相互比較過程中,總會產生不確定性,激發一種自己和他人對比的要求。有時這種對比的要求會非常強烈,以至於即使有方便的客觀標準存在,個體還是會進行社會比較。
社會化的影響因素
主觀因素
遺傳素質
個體的社會化是以其生物遺傳素質(heredodiathesis)為基礎的。離開了人的遺傳素質,個體的社會化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遺傳素質的不斷分化,表現出個體發展的特有趨勢,從而為最終發展成為一個社會人提供了可能性。
思維能力
人雖然是生物的一類,但人是高度發展了的生物有機體,具有高度發達的大腦,複雜的神經系活動,產生了被恩格斯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人類的思維,思維作為人類智力活動的核心,使個體能有目的、有意識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成為自然的主人。
語言能力
人藉助語言參與社會生活,學習社會文化,瞭解他人的經驗,積累生活知識,指導自己的行為,處理社會關係,創造社會財富。
學習能力
人類具有學習和積累知識的能力,一個顯著的特徵是透過社會生活實踐,使知識內化,轉變成自己的觀念、需要、動機,形成獨特的見解,達到認識事物的本質。
生活依賴期
人有一個較長的生理上無法自理,智力上未趨成熟,生活上不能獨立的童年時期,因而必須依賴父母或其他養育者的關懷和照顧。正是這種生活依賴性,決定了一個人生下來就必須生活在社會中,而要在社會中生活,就不得不接受廣泛的、多重的社會影響。
客觀因素
家庭是社會的初級群體,也是個體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家庭環境對個體社會化具有特殊價值。因為在個體生活的微觀環境中,家庭背景反映了個體的基本物質條件與社會生活條件,這些背景因素透過父母與子女的互動影響個體早期的社會化程序。
當兒童進入學齡期後,學校的影響和教師的作用逐漸上升,成為社會化最重要的社會環境因素。
學校社會化的特點和功能是:
①它作為集體生活的機構,減少了兒童在家庭中對父母情感上的依賴性,進入了組織性嚴、約束力強、強制性大的社會環境。
②改變了家庭教育中的鬆散性、教育態度的不一致性,而對兒童實施系統化、正規化、專門化的教育。
同輩群體(Peer Group)
亦稱同齡群體,指年齡與社會地位相似的人結合形成的群體,如同學、朋友、同伴等。他們成長於相同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條件,有相似的價值觀,趣味相投,感情融洽,情緒易互相感染,行為易互相模仿,他們強調參與者的平等和一致,同心協力、互相容忍、共有共享、一同參與。
大眾傳播媒介(mass media)
在現代資訊化社會中,大眾傳播媒介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會文化作用於個體的社會化,大都藉助於各種大眾傳播媒介——書籍、報刊、廣播電視、電影戲劇、錄音錄影、網路、遠端通訊等來實現。其功能有儲存性、新聞性、知識性、輿論性、教育性、娛樂性、審美性等,並可以監督社會規範和準則的實行,使社會目標、信仰、價值、理想和意識形態等達到一致性。
是個體走向社會公共生活,融入現實社會的起點。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就是在社會文化的薰陶下,使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過程。一方面,個體接受社會的影響,接受社會群體的信仰與價值觀,學習生活、生產技能和行為規範,適應社會環境;另一方面,個體作用於社會,用自己的信仰、價值觀和人格特徵去影響他人、社會,改造舊文化,創造出適應時代需要的新文化。因此,對個體來說,社會化是一個社會適應的過程;對社會而言,社會化是一個約束和控制的過程。[1]
社會化特點
社會強制性
社會文化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透過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方式進行的。個體出生後便置身於複雜的社會環境之中,社會總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和途徑影響、作用於個體的身心發展。個體的行為方式也時常表現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被周圍的人們和環境所塑造,它幾乎是不以個體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帶有社會強制性質。
主觀能動性
這種能動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個體自身的人格特質等因素影響、引導著個體的社會化,個體不僅有選擇地將社會文化內化,並且將內化了的社會文化又創造性地外化。二是社會化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即個體既被社會化,同時也影響著其他個體的社會化。
畢生持續性
個體自身因素與社會環境因素的互動作用,不斷地推動著個體的社會化,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它必須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因此,社會化是一個不間斷的終生進行的過程,個體的社會化是透過人的一生完成的。
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生活技能的社會化。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識、生活適應技能等。
職業技能的社會化。傳授生產技能和職業技能,為個體進入社會從事職業生涯打好基礎。
行為規範的社會化。這是社會化的核心,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徵的關鍵。包括政治規範、法律規範、道德規範和角色規範的社會化等內容。
生活目標的社會化。生活目標的社會化,一方面要把社會目標內化為個體的生活目標;另一方面要造就出成千上萬胸懷大志、努力將自己的知識、技能、才智和創造力等能動地外化於社會、為社會造福的人,使其成為社會文化的承上啟下者。
社會化基礎
人與動物的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人從生下來,一直到能獨立生活,有一個比較長的對父母或監護人的生活依附期。這個依附期受文化傳統、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每個人有所不同,大致持續13~25年。總的說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個依附期有變長的趨勢。正是這樣一個長的依附期,給個體接受社會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個體可以在家庭、學校和社會接受廣泛的教育。他們學習生活生產技能,學習道德規範,學習並獲得社會角色,樹立人生理想。生活依附期的社會化,是個體未來適應社會生活的基礎。
人腦有大約100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組成異常複雜的神經網路,成為自然界最神奇、最完備的資訊加工系統。人腦的神經網路不僅使人能掌握語言,進行學習,積累知識和經驗,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表現出巨大的能動性,使人類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沒有人腦的智慧作為基礎,個體的社會化是很難順利完成的。有些兒童腦癱或智力落後,他們的社會化就很困難。
其他詮釋有:社會化依賴的因素
個體社會化程序依賴於 3個因素:
①自然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神經系統的高階中樞──大腦,這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必要的自然前提。
②社會基礎,指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包括社會生產方式、政治和法律制度、社會規範、價值體系、信仰體系、風俗、種族和民族、家庭、學校、友伴、群眾、宗教、職業、其他社會團體或組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生產方式。這些社會因素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外部條件,它們促使社會化發展的可能性成為現實性。
③實踐活動,這是個體社會化的內因,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能動因素。個體社會化過程有賴於個體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有賴於個人生理上的稟賦與社會環境的充分接觸,有賴於個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如果一個人從小與社會生活隔離,脫離社會實踐,即使他具有個體社會化的自然基礎,具有健全的神經系統,也不能獲得正常人的社會化。例如狼孩的事例,就說明實踐活動對個體社會化的重要作用。正常地參加社會實踐,正常地進行社會交往,才能獲得正常的社會化。經濟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決定著人的社會化的性質和表現形式。如以自然經濟為特徵的封建社會的經濟活動,使人的社會化離不開血緣和狹小的地區範圍,造成人的狹隘、保守和落後;以社會化大生產和私有制為特徵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活動,一方面使人的社會化範圍擴大了,另一方面使金錢至上主宰著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切;以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本特徵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活動,使人的社會化不僅擴大到很廣的範圍,而且滲透著集體主義的精神。
社會化的型別
基本社會化或早期社會化
(early socialization)
它發生在個體生命的早期,即嬰兒至青少年時期的社會化。這寺時期,對個體而言是基本的但至關重要的社會化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學習和掌握作為社會成員應具備的交際語言、認知技能和行為規範等,並將社會文化和價值標準內化,建立行為和評價系統,學會承擔和扮演各類角色,並初步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質。
繼續社會化或發展社會化
(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現實生活中,許多成人在生活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內容時,諸如家庭的建立、工作的調動、經濟生活和業餘生活的變更、社會關係和社會責任的變化、知識和技能的更新等,往往感到不適應,從而導致自己的認知與行為難以與環境和社會的要求相協調。為此,促使個體步入一個新的社會化程序——繼續社會化。它是在基本社會化基礎上的發展和擴大,即繼續學習知識、經驗和行為規範,以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角色。
再社會化
(resocialization)
它是指個體從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轉變、適應和內化的過程。這意味著個體放棄原有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認同一種新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再社會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再社會化通常是指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人們自覺地轉變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的過程。狹義的再社會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化,是強制性再社會化。
反向社會化
(reversal socialization)
它是指年青一代將知識、文化傳遞給前輩的過程。
按社會化內容劃分
語言社會化
個體社會化從掌握語言開始,全部社會化是以語言社會化為前提的。語言包括語詞、語音和其他意義符號,是一種取得共識的符號系統,是人們思維和相互交流的手段,個體掌握一種語言後,才能接受相應的社會習俗和態度,塑造自己的人格。
語言是個體與他人及社會聯絡的紐帶。語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種語言的過程本身就是社會化的過程。因為語言中蘊含的知識、規範與觀念必然對掌握這種語言的個體產生深刻的影響。語言社會化在個體社會化中佔據特別重要的地位。
性別角色社會化
性別角色社會化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學會按自己的性別角色的規範行事的過程。學者們把男女之間的差異從三個不同方面加以描述,即:
1.性
性是個生物學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學方面的差異,如遺傳、內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異。
2.性別
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徵方面的差異。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指的就是性別的差異。
3.性別角色
表示社會對男女在態度、角色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期待。由於生物的“性”不同,社會對其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現了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差異。這種差異與生理特徵沒有必然聯絡,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化的結果。
家庭對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是透過性別期待與認同、模仿等機制實現的。嬰兒從出生起,雙親就按其不同的性別要求加以培養教育。例如對衣著、玩具、說話方式、行為表現等方面,雙親對男嬰與女嬰的要求是不同的;此外嬰兒的性別認同也不一樣:女嬰模仿母親,男嬰模仿父親。
兒童進入學齡期以後,學校和社會從多方面強化男女兩性的角色差異。例如學校和教師在升學期待、課餘生活、體育鍛煉專案等對不同性別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教科書也表現出不同的性別期待。
道德社會化
道德社會化是個體將社會道德規範逐漸內化,成為自己行為準則的過程。它有幾個方面:
1.道德觀念
這是道德中的認知成分。
2.道德判斷
皮亞傑認為,道德判斷的發展過程是從他律到自律,從效果到動機。
3.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隨道德觀念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覺的體驗,也可能是形象的體驗,亦可能是深層體驗。道德情感的內容是指正義感、勞動情感、集體榮譽感、愛國情感等。
4.道德行為
個人對他人與社會有道德意義的行動。
社會化載體
家庭
個體從出生起就在家庭中獲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會化中位置獨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兒童的語言、情感、角色、經驗、知識、技能與行為規範方面的習得均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
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個體系統傳授社會規範、價值觀念、知識與技能的機構,其特點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嚴格性。個體進入學齡期後,學校成為其社會化最重要的場所。學校教育促使學生掌握知識,激發其成就動機,併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社會互動的機會。學校還具有獨特的亞文化、價值標準、禮儀與傳統。在早期社會化中,學校是不可替代的社會化載體。
媒介
現代社會中,大眾傳媒是十分重要的社會化手段。影視、音像、廣播、報紙、雜誌,特別是網際網路迅速向人們提供大量各種資訊,使人廣開視野,學到新的知識與規範。大眾傳媒對人的社會化的作用與日俱增。現代社會心理學十分重視傳媒對個體社會化的影響。
其他群體
參照群體是能為個體的態度、行為與自我評價提供比較或參照標準的群體。特點是,個體可以不具備這個群體的成員資格,但這個群體卻能為個體提供行為參照。參照群體的作用機制是規範和比較,前者向個體提供指導行為的參照框架,後者則向個體提供自我判斷的標準。比如,兒童的社會化就受同伴群體的影響很大,同伴群體實際上就是向他們提供態度和行為標準的參照群體。
社會化過程
兒童期
兒童期 ,初始社會化兒童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動作的溝通逐漸被語言代替,在掌握語言的基礎上,學習生活技能和社會規範。
青年社會化,是兒童社會化的繼續和發展,但它有許多不同於兒童社會化的特點:
①來自成人對社會化控制的範圍和強度顯著縮小和降低;
②外在強化的方式(父母或成人的獎賞與懲罰)轉化為逐漸由個人對環境的認識等內在因素調節;
④社會化的媒介更廣(兒童社會化的媒介主要是父母,青年社會化的媒介的範圍越來越大)。
一個人的生物需要,尤其是早年生物需要的滿足,是其社會化過程的重要部分。與他人的早期接觸是嬰兒的基本生理需要,父母與嬰兒的互動,對嬰兒的智力和情感,乃至人格和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兒童養育的方式:複雜社會之間,培育孩子的實踐很不一樣。專制/極權型父母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孩子的成人責任>權利。放縱/放任型父母對孩子更為開放和靈活,孩子的責任<成人權利。最有效的也許是權威型父母,也即根據孩子的成熟程度來調整和擴大孩子應負的責任。
時代背景:教養兒童的體罰的階級差異在減弱。當代父母更強調個人的主動性和責任感。這種變化與人們對社會制度的遵從感減弱及個人主義的持續增長相關。
青春期
青春期,預期社會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許多青春期的社會化是以預期社會化形式出現,就是為扮演未來角色做準備的社會學習過程。初級社會化指早年為各種成人生活角色所作的基本準備。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傾向於把青少年當做孩子。
在青春期,年輕人不斷地擺脫家庭的影響並更多地接受學校與同輩群體的影響,整合新舊兩種情況,面臨疑惑和混亂,常在唯我主義和自卑之間來回變動。
由於孩子與父母在情感上不斷取得獨立,同時又繼續接受父母的經濟支援,這種衝突就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很是煩惱的感覺。
在青年期,青年人可以結婚、生孩子、參加選舉了,但常依賴於父母或家庭以獲得經濟上的支援。由於大學教育在勞動力市場上的重要性,經濟不景氣,大學生就業難,這段前成人階段,留在家中的青年期成人(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增加。
如今代差日益明顯,反應社會變化速度之快。
成年期
初級社會化已經完成,已經發展出關於自我的形象,但仍然有許多新的角色需要學習。不但可以選擇還可以重新定義或創造某種角色。
以後生活中的角色變化可能會出現自我認同的問題。40歲左右,“更年期”midlife transition,對自己成就的價值感到懷疑,如不能對自己是否自我認同,是否在成年初期對職業生涯作出了合適的選擇,會進入“中年危險期”,悲哀和不幸;渡過的人,發現此後的成人生活是一生中最為快慰的時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社會轉型加速期,社會變遷使得成人社會化問題尤為突出。
老年期
成人在態度與行為方面最為困難的一些變化發生在生命的最後幾年。
現代社會,老年期有時被當做無助的、無用的、依賴別人的時期。許多老人當他們的孩子離開家庭、退休(社會聲望降低)、喪偶(及自己的身體機能下降,面臨死亡)時,弱化或者喪失自我認同,必須調整自己。
在中國,出現了老幹部“59歲現象”。
傳統上,在美國對死亡的社會化很不充分。根據庫布勒羅斯的研究,就身患絕症的病人而言,瀕臨死亡的體驗通常包括五個反應階段:拒絕和與世隔絕、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些階段並不一定是必須連續有序的,但可能當病人走向死亡並試圖接受它的時候再現出來。
因死亡的悲痛通常在死亡時間發生之前就開始了。親人死後,活著的人的悲痛可能經歷幾個階段,包括震驚、拒斥死亡事實、絕望與適應。
社會化心理機制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會心理學基礎理論,這一理論源於行為主義學派的強化學習理論——即學習,本質上說是受到積極強化、消極強化、無強化、懲罰的影響,而改變了行為的發生機率。例如,小孩說真話,就得到了糖果獎勵,以後他就會更多說真話;小孩說謊話,得到了糖果,以後他就會更多地說謊話。
而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不僅加諸於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會化學習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兒園老師誇讚彬彬有禮的小朋友,並且給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見到幼兒園老師,也會彬彬有禮;而小孩其他特質如性別角色等也是從社會環境學習而來的。
社會比較理論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4年提出的一種關於自我評價及親和行為的理論。他認為個體都具有一種評價自己的驅動力,在缺乏客觀的、非社會標準的情況下,便會以他人作為比較的來源與尺度,透過對比來評價自己的態度、能力和反應的適宜性。費斯廷格指出,當涉及到個體的情緒和情感時,很難有客觀的標準去說明一個人的情感是否適合一種情境,他人的態度、情緒等表現就成了資訊的唯一源泉,即個體的任何情緒反應的合適程度,都可以透過其他人提供的資訊來確定。該理論還認為,人們總是願意和自己處境相似的人進行比較,相似程度越高,社會比較的驅動力就越強。在相互比較過程中,總會產生不確定性,激發一種自己和他人對比的要求。有時這種對比的要求會非常強烈,以至於即使有方便的客觀標準存在,個體還是會進行社會比較。
社會化的影響因素
主觀因素
遺傳素質
個體的社會化是以其生物遺傳素質(heredodiathesis)為基礎的。離開了人的遺傳素質,個體的社會化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遺傳素質的不斷分化,表現出個體發展的特有趨勢,從而為最終發展成為一個社會人提供了可能性。
思維能力
人雖然是生物的一類,但人是高度發展了的生物有機體,具有高度發達的大腦,複雜的神經系活動,產生了被恩格斯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人類的思維,思維作為人類智力活動的核心,使個體能有目的、有意識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成為自然的主人。
語言能力
人藉助語言參與社會生活,學習社會文化,瞭解他人的經驗,積累生活知識,指導自己的行為,處理社會關係,創造社會財富。
學習能力
人類具有學習和積累知識的能力,一個顯著的特徵是透過社會生活實踐,使知識內化,轉變成自己的觀念、需要、動機,形成獨特的見解,達到認識事物的本質。
生活依賴期
人有一個較長的生理上無法自理,智力上未趨成熟,生活上不能獨立的童年時期,因而必須依賴父母或其他養育者的關懷和照顧。正是這種生活依賴性,決定了一個人生下來就必須生活在社會中,而要在社會中生活,就不得不接受廣泛的、多重的社會影響。
客觀因素
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初級群體,也是個體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家庭環境對個體社會化具有特殊價值。因為在個體生活的微觀環境中,家庭背景反映了個體的基本物質條件與社會生活條件,這些背景因素透過父母與子女的互動影響個體早期的社會化程序。
學校
當兒童進入學齡期後,學校的影響和教師的作用逐漸上升,成為社會化最重要的社會環境因素。
學校社會化的特點和功能是:
①它作為集體生活的機構,減少了兒童在家庭中對父母情感上的依賴性,進入了組織性嚴、約束力強、強制性大的社會環境。
②改變了家庭教育中的鬆散性、教育態度的不一致性,而對兒童實施系統化、正規化、專門化的教育。
同輩群體(Peer Group)
亦稱同齡群體,指年齡與社會地位相似的人結合形成的群體,如同學、朋友、同伴等。他們成長於相同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條件,有相似的價值觀,趣味相投,感情融洽,情緒易互相感染,行為易互相模仿,他們強調參與者的平等和一致,同心協力、互相容忍、共有共享、一同參與。
大眾傳播媒介(mass media)
在現代資訊化社會中,大眾傳播媒介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會文化作用於個體的社會化,大都藉助於各種大眾傳播媒介——書籍、報刊、廣播電視、電影戲劇、錄音錄影、網路、遠端通訊等來實現。其功能有儲存性、新聞性、知識性、輿論性、教育性、娛樂性、審美性等,並可以監督社會規範和準則的實行,使社會目標、信仰、價值、理想和意識形態等達到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