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TT寶媽說

    現在的孩子很聰明,也會有自己的主意,家長在跟孩子的溝通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儘量讓孩子多表達他自己的想法,多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盲目的溺愛孩子,覺得孩子就應該聽家長的,家長說什麼孩子就得做什麼,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 2 # 親子演講口才

    送父母六句話:

    第一句話:學會慈祥,討人喜歡;

    第二句話:學會欣賞,討人喜歡;

    第三句話:學會示弱,討人喜歡;

    第四句話:提升鼓勵、討人喜歡;

    第五句話:提升能量,討人喜歡;

    第六句話:學會訓練,討人喜歡。

    第一句話:學會慈祥討人喜歡

    如何培養孝順子女?關鍵點就是“父慈子孝”。父慈才能子孝,這裡“父”指的父母雙親,像父母就是慈父慈母,父母照顧孩子的感受——慈祥,孩子自然會照顧父母的感受——孝順父母。父母粗爆,孩子就會出很多問題。世人都想培養孝子,但不知怎麼培養,經常培養不孝子孫。

    第二句話:學會欣賞,討人喜歡

    要討人喜歡先喜歡別人,要討孩子喜歡,先主動表達對孩子的喜歡,欣賞孩子,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喜歡,就會更加的喜歡父母。本書很多章節專門談到欣賞力,這裡不贅述,具體參見其它章節內容。

    第三句話:學會示弱,討人喜歡

    柔弱勝剛強,父母對孩子過多的用強很難培訓傑出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用柔才能引爆傑出的下一代。父親出差向兒子請求:“你是家中的男子漢,爸爸出差了,你能不能幫爸爸照顧好媽媽?”一句話就能點燃孩子的男子漢氣概並激發孩子的能力、責任、擔當!媽媽向孩子道歉:“對不起,媽媽最近工作太忙,對你關心不夠,忽略了你的學習輔導,導致你成績有所下降。”媽媽的擔當會激發孩子的負責任。

    3歲的凱凱跟同齡的孩子一樣,喜坎吃零食,喜歡喝碳酸飲料,喜歡各種新奇的玩具。媽媽也是把他當成一個不懂什麼叫責任感,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其他都不會的小孩。不過,一次意外的機會讓她徹底改變了這種想法。那一年,凱凱家搬到了一個新的城市,凱凱也進了一所新的幼兒園。兩個月後,幼兒園要開家長會,凱凱媽媽也在被邀請之列。去幼兒園的路上,媽媽開玩笑地對凱凱說:“兒子,媽媽還沒有完全適應這個城市,在你們幼兒園裡,媽媽更是一個人都不認識,到時候你可要幫我啊。”凱凱一本正經地說:“沒問題,媽媽。我認識那裡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包括每天接送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媽媽看他認真的樣子覺得很新鮮,但她也只是笑笑,沒有放在心上。到了幼兒園,凱凱開始履行他的承諾,他負責地陪媽媽到會議室,又嚴肅地把媽媽介紹給校長和其他老師,又認真地向媽媽介紹了幼兒園的每一個小朋友,最後告訴媽媽小朋友們的名字以及哪位是他們的爸爸或媽媽。接著,凱凱把媽媽帶到一個沙發面前,給她端來了一杯水,“媽媽,你先坐在這兒,我去趟廁所,一會兒就回來。”正是因為凱凱的媽媽在無意之中,對凱凱示弱並且請求,表現出了對凱凱的尊重,這激發了凱凱的價值感和責任感。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缺少責任感。也有一些父母認為,責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夠擁有的。其實,責任心是從小就應該培養的。一個人,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只有能夠得到別人的喜愛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在引導和放飛孩子夢想的過程中,相信孩子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很重要,激發孩子的的價值感和榮譽感也很重要,賦予孩子責任,請求孩子幫忙、讓他產生被需要的感受也非常重要。

    第四句話:提升鼓勵,討人喜歡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被表揚意味著被認可,他的自我價值就會上升,自信心就會增強。父母鼓勵的話,可以讓孩子在消極中樹起自信,鼓勵是引導孩子向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父母的期待將會變成現實。鼓勵是讓孩子產生良性的自我認知的最好方式。當孩子的行為做“對”了,家長及時表揚能使孩子的行為固定下來,使他日後再接再勵

    第五句話:提升能量,討人喜歡

    (1)提升外在形象提升能量。漂亮的媽媽、帥氣的爸爸會讓孩子有榮譽感,自豪感。子不嫌母醜這是道德要求,但孩子希望父母能以更好的形象出現在學校、他朋友身邊,父母去學校接孩子、去學校看望孩子時要化妝、要注重外在形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父母平時也要注意形象,這是對孩子自然、而然的吸引,父母有吸引力,能量高,孩子自然就喜歡父母。父母穿衣打扮的品位會影響孩子的審美品位。我平時穿的西裝、襯衫、領帶都會燙平整再穿,鞋子都要擦亮才用,每次出門都要洗頭、打摩斯,孩子從小看我這麼做,長大穿衣打扮的水準會低嗎?所以,她經常以爸爸為驕傲。

    (2)提升內在學問提升能量。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內在修行越深,情緒控制能力會越好,思維會越開闊,觀念會越來越正,這一切都修好了,內在的能量自然而然的會形成外在的氣質、氣場,談吐間都能給別人信心與力量,給人以啟發與幫助,舉手投足都有魅力、嘻笑怒罵都成文章,達到這個場次,孩子不喜歡自己都難,讓他聽話就容易了。另外,教育是有規律的,做父母是有方法的,父母要加強學習,提升做父母的技巧,更能討孩子喜歡。

    第六句話:學會訓練,討人喜歡

    喜歡父母、愛父母才會感恩孝順父母,感恩孝順不是教出來的,是練出來的。父母不僅要教孩子感恩、孝順父母,更要訓練還孩子感恩、孝順。

    訓練孩子感恩,首先要訓練孩子服務、照顧父母。比如訓練孩子做家務:做飯、 掃地,洗衣服、收衣服、拆衣服、分類放納衣服等等,訓練孩子給父母盛飯、盛湯,訓練孩子把好吃的留給父母及長輩吃,訓練孩子等父母先動筷才能吃飯……愛父母的感情、感恩的感情不是平白就有的,是被感恩的行為訓練出來的。

    有些父母不瞭解,給孩子做兩個雞腿,孩子夾了一個雞腿給媽媽說:“媽媽給你一個”,媽媽也是愛吃雞腿,但舍不和吃,想留給孩子吃,就忍住嘴饞對孩子說:“媽媽不喜歡吃雞腿,這個寶寶吃”,久而久之,寶寶有好吃的不會再想著給媽媽分享、給媽媽留、給媽媽夾,並且,等媽媽老了,他也不會給媽媽買雞腿,還吩咐媳婦說:“咱媽不愛吃雞腿,別買雞腿”,媽媽老了也沒雞腿吃。

    智慧的媽媽要及時鼓勵孩子夾雞腿的感恩孝順行為,為了鼓勵孩子的行為還要很認真的吃完這個雞腿,邊吃邊說:“寶寶真是個感恩孝順的好孩子,媽媽其實也是愛吃雞腿,只是捨不得吃,留給寶寶吃,沒想到寶寶這麼有孝心,媽媽真開心!”媽媽的引導鼓勵不僅讓孩子成為一人感恩孝順的孩子,同時也學會了分享和服務照顧別人的愛心與習慣,以後必然會照顧朋友、客戶,能融入團隊,能把事業做大。

  • 3 # 錦繡中華一捧土

    愛不是方式方法,而是動物都有的感情。一般來說,母親愛孩子,兒女愛媽媽,都不要學習。但是作為人類的人們,一定要根據孩子成長的需要,愛孩子。不會愛孩子而去愛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會愛孩子就需要採用恰當的方式。任何不恰當的愛孩子的方式,都不可能與孩子有效溝通!

    為了不傷害孩子,家長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待。

    孩子是因父母而來到世界上,不是為了父母來到世界上。所以父母對孩子不能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必須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必須平等相待,就必須讓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這裡的“自由”,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必須用商量的口氣,與孩子交流,孩子應該決策的時候,父母不能代替。換句話說,至少孩子給孩子選擇權。不過這裡的選擇權一定要體現父母對孩子的引導,不是讓孩子走上斜路。

    第二,處理好家長與孩子的關係。

    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目前駕馭不住,覺得很難辦!”其實這樣的家長就是沒有處理好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把孩子當做愛車,自己當做駕車的司機。

    仔細揣摩揣摩,我們就會知道,子女與父母的關係絕對不是車與司機的關係。因為孩子不是物品,不是汽車。汽車壞了,可以修理;要是報廢了,無非重新購買一輛就可以了。子女不能重造,不能回爐。所以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新司機與老司機的關係,家庭的具體事務,才是家裡的車,才需要駕馭。

    老司機教會新司機,必須讓孩子親子駕駛,而不是空洞無物的說教,老司機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擁有剎車權。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教練不可以踩剎車!

    第三,不要以“聽話”作為培養孩子的目標,而以“懂事”作為家長的口頭禪!

    家長評價孩子,往往就是以聽話作為標準。有時候甚至家長在外人面前謙虛滴說,“俺們的孩子有時候也不聽話!”

    在這裡我要說,聽話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父母;聽話的孩子永遠不會自主選擇;聽話的孩子永遠沒有責任感;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成為啃老族。如果孩子一旦對家長反叛,對師長叛逆,那麼也許造成孩子叛逆的幕後推手就是家長。家長也許就是罪魁禍首。

    “懂事的孩子”為什麼可以作為目標呢?因為懂事的孩子,可以培養孩子主動,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意識;可以培養責任意思,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

    第四,不能代替包辦,讓孩子參與家務活動。

    學習是孩子的第一活動,但是絕對不是唯一活動。不能代替孩子回答問題,不能代替孩子做出選擇,不能代替孩子做出決定。凡事一定要與孩子商量,畢竟孩子也是家庭的重要成員。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千萬不能說,“孩子,你學習好了,就是媽媽累死也不叫你幹活!”如果不讓孩子參與家務活動,就是培養孩子為“廢物”,就是培養孩子為“白眼狼”!就是葬送孩子的前途!

    第五,處理“讓孩子吃苦”與“怕孩子吃苦”的關係。許多家長希望孩子不吃苦,所以選擇家庭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稀罕吃什麼!孩子成為小皇帝,成為“溫室花朵”,成為迴避困難,迴避矛盾,花瓶和擺設。要是希望孩子將來不吃苦,一定要做到孩子多吃苦多經風雨,多鍛鍊才能,多經歷事情,孩子才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才能克服困難,遠離是非,戰勝邪惡,建功立業,成為人才人傑人物。所以“不吃苦中苦,難熬人上人”不是錯誤的世界觀而是人才培養的真實寫照!

  • 4 # 娃娃心理

    第一,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愛你的,不論任何方式的相處只是因為每個家庭的家庭文化不同,所以表達愛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沒有太多的經驗,有些處理方式會有不適,也希望跟孩子共同成長,對於爸爸媽媽表達愛的過程中,有不合適的地方還希望孩子可以抱有一種寬容的胸懷給予諒解。爸爸媽媽的愛是這個世上最真誠的、無私的、毫無保留的愛,這是不容置疑的。

    第二,讓孩子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真實的感受到愛。愛的最好的體現就是平等、民主。因為太溺愛的孩子反而覺得父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所以不會有任何感恩之情,也沒有體會到愛的真諦。而太主權的父母又讓孩子從小感覺到畏懼,體會到的愛是一種在強權下的規則意識,很容易將這種思想延續到下一輩。所以平等的溝通可以讓孩子懂得尊重、有自我、有他人,體會真正的愛的真諦。

    第三,愛的更深層的溝通就是對孩子不求不應、有求必應。瞭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去給予支援和幫助,而不是藉著愛的名義去幹擾孩子的成長,孩子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不去過多幹預。當孩子遇到難題時積極響應,給予正確的幫助,表達對孩子的愛。

  • 5 #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導讀:大部分的父母愛孩子,這是無可置疑的,然而,很多父母卻無法和孩子有效溝通,經常發脾氣收場也是事實。到底父母該如何與孩子愛的溝通呢?

    一大早紅領巾找不到了,出門十分鐘後回來找還是沒有找到。有個小屁孩嘴裡念著:“怎麼辦要被扣分了,要被臭罵了! ”我竟然沒有生氣!沒有生氣!沒有生氣!平靜地說:“是啊!沒有收好怎麼辦呢!快去學校吧,要遲到了,可以順路看看文具店有沒有開門。”孩子一臉愁容的出門了。 真不知道以前為什麼遇見這樣的事情會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搶先在小屁孩被老師臭罵之前先臭罵他一頓。 而且今天這個過程完全沒有壓火窩火,還挺替他著急,我成長了啦。

    這個小場景,很多父母都會很熟悉。我們經常會為了一些小事衝孩子發脾氣,明明很愛孩子,遇到事就忍不住發脾氣,無法以愛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其實要做到愛的溝通,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遇到事情先緩緩,告訴自己,都是小事,孩子的內心健康最大。更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而責怪孩子。

    二,與孩子共情。孩子有情緒,找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再接納孩子的情緒。例如這位媽媽替孩子著急,就不會立馬責怪孩子。

    三,站在孩子的立場。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按這三步走,下次溝通時,你還會發脾氣嗎?愛的溝通就從媽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開始。

  • 6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我認為首先平時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孩子才願意毫無防禦的跟你溝通,你也才能更好的瞭解孩子;

    其次,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先接納,理解孩子,比如可以這樣說:“孩子你以這種方式做事一定有原因,你能給媽媽說說你的想法嗎?媽媽洗耳恭聽,看媽媽能不能幫到你。”

    第三、孩子取得好成績時應該以積極的語言及時表揚,比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兒子,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考個好成績,因為媽媽發現你

    第四、尊重他們的選擇。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喜歡為孩子做一些我們認為是對的或者好的選擇,事實上這並不是孩子的選擇。孩子也許會聽,也可能會反抗,但是不管怎麼樣,孩子只能接受。最後,我們還要怪孩子不認真。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選擇,然後我們才有相互尊重。

    第五、接納他的全部。有優點有缺點的孩子才是真的孩子。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不拿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跟孩子比較,要以積極的心態發現孩子的優點,閃光點,比如,孩子學習成績差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回到家你可以這樣說:“孩子,你這次沒考好,媽媽不怪你,因為媽媽相信你是一個上進的孩子,這只是暫時的,你一定會想辦法趕上來的,媽媽為你加油!

    總之,家長應該理解、尊重、積極關注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孩子,這樣才能和孩子很好的溝通。

  • 7 # 嗨玩英語

    親子關係是所有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種。很多人一生的際遇都可以追溯到孩童時期。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每位父母都要注重和孩子的溝通,給孩子最好的愛和引導。

    溝通學著作《溝通的藝術:看出人外,看入人裡》提到的依附理論、自我概念理論、自我應驗語言預言等概念,揭示了家長從小就要和孩子好好溝通的重要性。

    1.向孩子表達你的愛意

    《溝通的藝術》提到了依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孩子必定會和家人緊密的聯絡,這種聯絡安全依附型的,要麼是不安全依附型的。不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在長大後也會對新建立的關係感到不安,唯恐失去。而安全依附型的孩子長大後則能夠非常自信地發展親密各種關係,獲得更美滿的人生。

    幼兒期的兒童是十分脆弱的,他們的全部世界就只有父母。此時,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在孩子還不會說話時,父母可以透過非語言溝通向孩子表達愛意。《溝通的藝術》中列舉的非語言溝通的型別包括:身體動作、聲音、觸碰、外貌、物理空間、物理環境和時間。對孩子微笑、配孩子玩耍、輕撫孩子、給孩子準備溫馨的兒童房、接近孩子時不化誇張的妝容和噴刺鼻的香水……當孩子稍稍長大,和孩子溝通時,多說肯定的語言,逗他、讚美他、鼓勵他、支援他。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向孩子傳達父母愛他們的資訊。

    2.引導孩子長成你希望的樣子

    幼兒時期,是孩子的自我概念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所謂的自我概念,就是人關於我是誰的認識。自我概念的形成,主要來自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所給的評價。對孩子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重要他人。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聰明、善良、勇敢、自信、可愛……品質,只要每天在孩子耳邊這些詞評價他們就好了。

    只要父母這樣說,孩子就會這樣相信,並且朝著他們所相信的樣子去發展。這就是自我應驗預言的力量。

    “自我應驗語言指的是如果個體對事件的發生有所預期,並且他將來的行為是建立在這些預期上的,那麼這件事的發生會比沒有預期更有可能成真。”

    所以,人們常說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是有科學依據的。

    3.塑造孩子喜愛又尊敬的父母形象

    在孩子幼兒時期,塑造有權威但又不失慈愛的父母形象是十分重要的。要想獲得孩子的喜愛但又不失去他們的尊重,父母必須在孩子面前做好“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不是說謊,而是選擇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或者自己要展示的形象。父母可以透過外貌、舉止、配備這三個方面來管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

  • 8 # 心機父母

    家長想用愛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首先要學會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這也是合格父母需要具備的一項基本素養。

    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父母善於傾聽,對孩子會有許多好處,比如,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和情商,滿足孩子的表達慾望等等。父母能耐心傾聽,孩子會更加信任父母,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就能獲得良性迴圈。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由於不會耐心傾聽,導致孩子向他們關閉了心扉,親子關係也蒙上了陰影。

    看看下面這段對話是不是很熟悉?

    放學了,孩子高高興興回到家,媽媽正在做飯。

    “媽媽,今天上體育課的時候,陳曉琳跟我說國慶節她們全家都要去海南玩……”

    “人家去玩,關你什麼事?快去做作業吧!”

    “媽媽,陳曉琳說她還要去浮潛,什麼是浮潛呀?”

    “沒看到我在做飯嗎?你少囉嗦,趕緊寫作業!”

    孩子原本Sunny燦爛的臉,被媽媽兩句話給說焉了,原本想說的一肚子話,生生憋了回去。

    很多父母正在這樣做,但他們沒有意識它的後果。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時間長了,孩子就變得不願意跟父母分享身邊的事了,父母也就很難融入孩子的世界,代溝也因此慢慢產生。

    那麼,作為父母,如何當好一個耐心的傾聽者呢?你需要學會這些細節。

    1、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當孩子有話跟父母說時,父母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最好能放下手中的事情,認真聆聽孩子說話。同時,要用眼睛注視著孩子,語氣要親切,在孩子的陳述中加入適度的肯定和引導,比如“原來是這樣啊”“然後呢”等等,讓孩子感受到你在認真地聽。

    2、不要嫌孩子囉嗦

    學齡前的孩子,語言能力正在快速積累,會有很強的表達慾望,喜歡嘮嘮叨叨地講他見到的人和事。父母千萬不要嫌孩子囉嗦,因為這種嘮叨恰好是孩子自主意識最早的體現,他是試圖向成人表達他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因此,父母不僅要靜聽孩子的嘮叨,還要鼓勵孩子多嘮叨。

    3、不要替孩子表達

    不少父母在聽孩子講話時,會覺得孩子的用詞不夠成熟,表達不夠清晰,因此喜歡搶過孩子的話頭,幫孩子做表達,這樣做無疑是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機會,同時也會讓孩子對以後的表達失去信心。因此,在孩子想說話的時候,即使他辭不達意,父母也應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意思表達出來,而不能搶做孩子的代言人。

    4、聆聽孩子的辯解

    當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事與父母爭辯時,父母千萬不能斥責孩子,要給孩子充分的辯解機會。當孩子與他人爭吵時,父母也不需要立即去調解糾紛,可以在旁觀察,聽他說話是否合理,邏輯是否清晰。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處。

    5、用肢體語言鼓勵孩子

    傾聽時還需要使用一些肢體語言向孩子傳達情感。比如,可以摸摸孩子頭,拍拍孩子肩膀,對孩子點點頭,給孩子豎大拇指,給孩子傳遞肯定的眼神等等。這些動作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最可信賴的。能做到這些,孩子就會打消顧慮,向父母敞開心扉。

    善於傾聽的父母,能聆聽到孩子的心聲,能及時分享孩子的快樂,也能替孩子分擔痛苦和煩惱。因此,不管父母有多忙,都請做好孩子忠實的聽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江和武松是結義兄弟,為何後來感情越來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