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觀世界
-
2 # 琪寶他爸
說到討伐檄文,最先想到是官渡之戰袁紹攻擊曹操時主薄陳琳對曹操的那篇檄文,文章先以閹宦趙高引出下文,而後以諸呂專政擅權,把袁紹立於忠臣之列,再痛罵曹操祖孫三代,曹父忘本,認閹宦曹騰為父,之後又把曹操所幹壞事一一列舉,陷害忠良,董妃尚有身孕也不放過,刨墳掘墓,專門成立摸金校尉...等等,據說曹操當時正患頭風,聽完此文大汗淋漓,遂頭風痊癒,這樣算來,陳琳可謂救操一命,如果曹操不出那一身的汗,頭風發作一命嗚呼也未可知!歷史說不定又是另外一場風雲!
-
3 # 歷史漫漫潭
古人做事情講究名正言順。“兵者,不祥之器也”,特別像打仗這種事情,更要做到師出有名,否則名不正言不順。
一個好的理由,具有非凡的號召力,能讓三軍用命,獲得全國民眾支援,才能上下一心,無往不利。同樣也可以降低敵方士氣,事半功倍。說白了這就是一場輿論戰、心理戰,把自己包裝成正義的一方。
秦末,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劉邦約定以鴻溝為界,劃分楚河漢街;後劉邦率先撕毀協議,進攻項羽。而且在開戰前宣佈項羽十大罪狀,很多諸侯看到十大罪狀後,紛紛跟隨劉邦對抗項羽。
明明是率先背棄合約的失信一方,因為給自己找了一個好的理由,反而成為了正義的使者,獲得了輿論的支援,可見一個好的出兵理由的重要性。
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爆發官渡之戰,袁紹手下謀士、大文豪陳琳為其撰寫了著名的討賊檄文《為袁紹檄豫州文》。
陳琳才氣超群,在檄文中把曹操描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小人,曹操看到檄文後,驚出一身冷汗,又不得不佩服陳琳的才華。
後來袁紹兵敗,陳琳被俘虜,曹操不但沒有殺他,還十分重用他。
唐朝大才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伐武則天撰寫《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檄文將武則天形容的醜惡盡顯。武則天看後都讚歎駱賓王是個人才,駱賓王也因此名聲大噪。
史上造反也要有理由,而被用的最多的理由就是“清君側”。“清君側”的意思是皇帝身邊有奸佞小人,要為皇帝清除這些禍害,其實最終目的是為了清除皇帝。漢朝七國之亂,藩王們的口號是“清君側”、明朝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口號也是“清君側”。
後來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反明,所謂的“七大恨”也是出兵的一個理由。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討伐檄文當屬清朝慈禧太后的《對萬國宣戰詔書》。慈禧太后以一國之力,一口氣像十一國宣戰,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第一人,後世的希特勒都不敢這麼幹。
-
4 # 歷史哆唻咪
中國古代既有“慎戰”的傳統,又有支援“義戰”的傳統,即《司馬法·仁本》所謂“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既然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必然要師出有名,先發制人,搶佔輿論先機、爭取道義支援,即《文心雕龍・檄移》所載“出師先乎威聲”。
在戰爭壞境中,輿論就是人心的向背,誰掌握了輿論權誰就擁有了民眾的理解和支援,誰失去了輿論權誰就失去了民心,被大眾所唾棄。古人云:“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迎合輿論,引導輿論,甚至製造輿論,以此來爭取最廣大民眾的支援,結成廣泛的同盟,瓦解敵方的戰鬥力和賴以生存的民眾基礎。
作為最富有戰鬥力的文種——檄文。檄文的戰鬥力不僅表現在思想領域,還表現在軍事戰場上,是一種具有現實攻擊力的文字武器,其威力有時甚至遠勝真正的堅船利炮。
劉勰《文心雕龍・檄移》雲:“百尺之衝,摧折於咫書,萬雉之城,顛墜於一檄。”古人認為檄文的作用主要有三:《文心雕龍·檄移》言“喪敵之膽,揚己之威”,“揭敵之罪,露敵之虐”,“摧敵之魂,曄己之說”典籍中常有“傳檄而千里定”、“承檄而降”等語句, 可見檄文威懾力量之大。一篇檄文及其背後的歷史,往往就是一個心理戰、宣傳戰的經典範例。
1、喪敵之膽,揚己之威——實力感召
“筆陣橫掃千人軍”的檄文,既是輿論戰的前奏,又是心理戰的展開。歷代檄文中都對己方力量極盡渲染,以起到威懾敵方、不戰而勝的效果。李充《翰林論》中“檄不切厲則敵心陵,言不誇壯則軍容弱”,只有誇壯威懾,才有望“傳檄而定”。《資治通鑑》中記載了赤壁之戰前夕曹操致孫權的一封書信,堪稱最簡短有力的經典檄文:“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 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餘萬,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得意洋洋之情,大兵壓境之勢,躍然紙上。這篇戰檄也確實對東吳君臣造成了巨大壓力,以張昭為首的大多數文臣就主張暫時投降曹操。
2、摧敵之魂,曄己之說——道德感召
檄文作為戰爭中“先聲奪人”的“急先鋒”,都注重把伸張正義、誅伐暴虐的“道義”因素放在首要位置,以宣揚己方出兵是“順天應人”的正義之舉,並以此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援以及分化瓦解敵方營壘。以駱賓王在《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為例,駱氏在該文中,以慷慨激昂之勢歷數武則天的種種“失德”和“無道”行為,指責她:“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李敬業作為“皇唐舊臣,公侯冢子”,“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誓清妖孽”,體現了當時社會認可的“正義”。而武則天則被刻畫成一個淫蕩、冷酷、諂媚、嫉妒的壞女人。這些被討伐者的所作所為讓人無法容忍,自然會遭到唾棄。
3、揭敵之罪,露敵之虐——情感感召
在古人的信仰中,天道迴圈是重要的觀念,古人相信,政權之得失是上天的安排,舊的勢力已經失去了天的寵愛,新的力量取而代之是“天意如此”,所以古代檄文中常常會說到天運迴圈的道理。
如宋濂的《諭中原檄》 即雲:“當此之時,天運迴圈,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為了爭取朝中大臣的“分化瓦解”甚至“反水”,檄文中一方面慨嘆:“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透過引用前朝的教訓,來說明當今的危亡形勢,暗含對當朝諸公任由形勢惡化而無所作為的委婉批評;另一方面又發出呼籲:“公等或家傳漢爵,或地協周親,或膺重寄於爪牙,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指出他們如果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就可以“共立勤王之師,無廢舊君之命”,共同完成正義的大業。檄文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結句,大氣磅礴,戛然而止,感召之音,久久不絕。
當然檄文發揮作用首先是要建立在強大實力和良好信譽的基礎之上,如果完全靠吹牛皮來“虛張聲勢”,靠自我標榜來自欺欺人,往往會在歷史上留下笑柄。比如,1900 年,清政府以光緒皇帝名義釋出上諭,實際上是一篇對八國聯軍宣戰的檄文,又稱《宣戰八國聯軍諭》。其中宣稱:“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 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定能“剪彼兇焰,張中國威!” 不料檄文墨跡未乾,這次“大張撻伐、一決雌雄”的戰爭就以清政府的慘敗和《辛丑條約》的簽訂而告終。欺世盜名、無中生有,雖巧言令色,終難以服眾,終將成為一場鬧劇。
檄文以其剛健雄辯的風格,帶有巨大鼓動性和感染力,讓文字變成了威力無比的武器,不僅常常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甚至在某些重要關頭,對歷史的走向產生影響。
-
5 # 歷史漫話
俗話說“名不正,言不順”,打仗也是同樣的道理,“出師有名”是每個戰爭發動者通常都要考慮的問題,這關係到此場戰爭名義上的“正義性”,一場“正義”的戰爭可以附帶很多有利條件。
搶佔先機,鼓舞士氣。古代冷兵器時代,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往往是輿論與士氣。在古代戰役發動之前,搶佔戰爭輿論上風就是搶佔戰爭先機,抓住戰爭先機就可以在官方上理直氣壯,可以有鼓舞士兵士氣,士兵就知道為什麼打仗,為誰打仗,並且在士兵心理上留下“這場戰役,我們是正義的,是替天行道!”這樣就打消士兵的思想疑慮,士兵在打仗的時候就會敢於用命。在打仗之前尋找理由,有效的提高己方陣營的氣勢,為此役必勝奠定基礎。
上兵伐謀,得道多助。一場戰爭的爆發不僅僅是一場軍事力量打擊,同時還是一場政治博弈。孟子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兵家講究上兵伐謀,一場戰役或者戰爭事先有著合理的理由,可以得到其他國家或者勢力的支援和幫助,而且可以光明正大,以正義之師的身份討伐敵方,很大程度上不會遭遇到被群攻的危險,甚至有很大希望兵不血刃的迫使敵方放棄抵抗,迅速結束戰爭。在打仗之前尋找理由,是兵家追求戰爭謀劃的基礎,為此役開始的提供先期策劃。
政治需求,談判砝碼任何戰爭的發動無非是為了滿足政治需求,除非滅國滅幫之戰,其他戰爭最後都是回到談判桌上結束,戰爭利益的分配都是在政治談判桌上協定。合理的戰前理由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戰後談判的砝碼,為了戰爭利益的瓜分提供有力依據。佔據“正義之師”之名,並且最後勝利,戰後多瓜分敵方利益,在政治談判及社會輿論上都是完全合理的要求。在打仗之前尋找理由,有利於己方政治勢力的需求達成,並可以在戰後談判上有效增加己方談判砝碼份量,為爭取更多利益提供先決條件。
當然,絕對的軍事實力完全決定一場戰役或戰爭的結果和利益。“成者王,敗者寇”,碾壓式的軍事力量對比的情況下,“理由”之說是非常的蒼白無力,弱肉強食,永遠是戰爭的真理!
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討伐檄文有:討武曌檄 (駱賓王)、討曹操檄( 陳琳)等
-
6 # 兔牙傳說
中國古代既有“慎戰”的傳統,又有支援“義戰”的傳統,即《司馬法·仁本》所謂“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既然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必然要師出有名,先發制人,搶佔輿論先機、爭取道義支援,即《文心雕龍・檄移》所載“出師先乎威聲”。在戰爭壞境中,輿論就是人心的向背,誰掌握了輿論權誰就擁有了民眾的理解和支援,誰失去了輿論權誰就失去了民心,被大眾所唾棄。古人云:“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迎合輿論,引導輿論,甚至製造輿論,以此來爭取最廣大民眾的支援,結成廣泛的同盟,瓦解敵方的戰鬥力和賴以生存的民眾基礎。
作為最富有戰鬥力的文種——檄文。檄文的戰鬥力不僅表現在思想領域,還表現在軍事戰場上,是一種具有現實攻擊力的文字武器,其威力有時甚至遠勝真正的堅船利炮。
劉勰《文心雕龍・檄移》雲:“百尺之衝,摧折於咫書,萬雉之城,顛墜於一檄。”
古人認為檄文的作用主要有三:《文心雕龍·檄移》言“喪敵之膽,揚己之威”,“揭敵之罪,露敵之虐”,“摧敵之魂,曄己之說”典籍中常有“傳檄而千里定”、“承檄而降”等語句, 可見檄文威懾力量之大。一篇檄文及其背後的歷史,往往就是一個心理戰、宣傳戰的經典範例。
1、喪敵之膽,揚己之威——實力感召
“筆陣橫掃千人軍”的檄文,既是輿論戰的前奏,又是心理戰的展開。歷代檄文中都對己方力量極盡渲染,以起到威懾敵方、不戰而勝的效果。李充《翰林論》中“檄不切厲則敵心陵,言不誇壯則軍容弱”,只有誇壯威懾,才有望“傳檄而定”。《資治通鑑》中記載了赤壁之戰前夕曹操致孫權的一封書信,堪稱最簡短有力的經典檄文:“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 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餘萬,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得意洋洋之情,大兵壓境之勢,躍然紙上。
這篇戰檄也確實對東吳君臣造成了巨大壓力,以張昭為首的大多數文臣就主張暫時投降曹操。
2、摧敵之魂,曄己之說——道德感召
檄文作為戰爭中“先聲奪人”的“急先鋒”,都注重把伸張正義、誅伐暴虐的“道義”因素放在首要位置,以宣揚己方出兵是“順天應人”的正義之舉,並以此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援以及分化瓦解敵方營壘。以駱賓王在《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為例,駱氏在該文中,以慷慨激昂之勢歷數武則天的種種“失德”和“無道”行為,指責她:“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李敬業作為“皇唐舊臣,公侯冢子”,“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誓清妖孽”,體現了當時社會認可的“正義”。而武則天則被刻畫成一個淫蕩、冷酷、諂媚、嫉妒的壞女人。這些被討伐者的所作所為讓人無法容忍,自然會遭到唾棄。
3、揭敵之罪,露敵之虐——情感感召
在古人的信仰中,天道迴圈是重要的觀念,古人相信,政權之得失是上天的安排,舊的勢力已經失去了天的寵愛,新的力量取而代之是“天意如此”,所以古代檄文中常常會說到天運迴圈的道理。如宋濂的《諭中原檄》 即雲:“當此之時,天運迴圈,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為了爭取朝中大臣的“分化瓦解”甚至“反水”,檄文中一方面慨嘆:“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透過引用前朝的教訓,來說明當今的危亡形勢,暗含對當朝諸公任由形勢惡化而無所作為的委婉批評;另一方面又發出呼籲:“公等或家傳漢爵,或地協周親,或膺重寄於爪牙,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指出他們如果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就可以“共立勤王之師,無廢舊君之命”,共同完成正義的大業。檄文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結句,大氣磅礴,戛然而止,感召之音,久久不絕。當然檄文發揮作用首先是要建立在強大實力和良好信譽的基礎之上,如果完全靠吹牛皮來“虛張聲勢”,靠自我標榜來自欺欺人,往往會在歷史上留下笑柄。
比如,1900 年,清政府以光緒皇帝名義釋出上諭,實際上是一篇對八國聯軍宣戰的檄文,又稱《宣戰八國聯軍諭》。其中宣稱:“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 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定能“剪彼兇焰,張中國威!” 不料檄文墨跡未乾,這次“大張撻伐、一決雌雄”的戰爭就以清政府的慘敗和《辛丑條約》的簽訂而告終。欺世盜名、無中生有,雖巧言令色,終難以服眾,終
將成為一場鬧劇。
檄文以其剛健雄辯的風格,帶有巨大鼓動性和感染力,讓文字變成了威力無比的武器,不僅常常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甚至在某些重要關頭,對歷史的走向產生影響。
-
7 # 小義老師扯歷史
打架肯定要有理由的,往大說是公司使命和願景,讓全體官兵知道這次打架是為什麼,己方是相當正義相當牛逼!往小了說是KPI,這次打架大家要完成什麼任務,達成什麼目標,順便說一下目標是可期的,只要大家努力,達成不難。
回覆列表
所謂師出有名,打仗必然要有一個由頭,不然不免會落人口實。我想到的就是西漢時期司馬相如代表漢武帝征討唐蒙時做的《諭巴蜀檄》。
《諭巴蜀檄》是一篇政府文告,緣自使臣唐蒙出使西南夜郎僰中時,曾徵發巴蜀吏卒擾民,引起當地百姓大驚恐,於是武帝派司馬相如前往責唐蒙,並代表朝廷諭告巴蜀百姓唐蒙所為並非皇帝之意,以安定之。
《喻巴蜀檄》原文告巴蜀太守: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撫天下,輯安中國,然後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于怖駭,交臂受事,屈膝請和。康居西域,重譯請朝,稽首來享。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右吊番禺,太子入朝。南夷之君,西僰(bó)之長,常效貢職,不敢怠墮,延頸舉踵,喁喁然皆爭歸義,欲為臣妾;道里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夫不順者已誅,而為善者未賞,故遣中郎將往賓之,發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幣帛,衛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戰鬥之患。今聞其乃發軍興制,警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粟運輸,皆非陛下之意也。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 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之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今奉幣役至南夷,即自賊殺,或亡逃抵誅,身死無名,諡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遠哉!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卒之事,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悌以不教之過。方今田時,重煩百姓,已親見近縣,恐遠所溪谷山澤之民不遍聞,檄到,亟下縣道,使鹹知陛下之意,唯毋忽也。
《喻巴蜀檄》翻譯告知巴郡、蜀郡太守:周邊少數民族不順從朝廷搞對立,卻沒有受到軍事打擊已經很長時間了,還時常侵犯邊境,使官吏勞苦。當今皇上登位,體恤安慰天下百姓,團結穩定中原內地,然後發動並派出軍隊到北方征討匈奴。匈奴王恐懼,拱手屈服,下跪求和。康居等西方屬國,即使需要中介語言翻譯才能溝通,也請求來朝廷慶賀,畢恭畢敬地跪拜進獻貢禮。於是轉移軍隊東征,致使閩越王
被弟弟殺掉;又乘勢向右攻下南越,南越王派太子來朝廷作人質。南方西方各少數民族的君長不斷效力進貢,不敢懈怠,伸長脖子踮起腳跟,人人仰慕傾心,競相爭先歸順,都想被使喚;只因路途遙遠,山川阻隔很嚴重,不能親自來朝拜。不順從的已被討伐,然而表現好的還沒獎賞,所以派中郎將唐蒙去禮節性訪問西南各少數民族君長。在巴郡、蜀郡徵招士兵各五百名,只是去搬運作為禮品的財物和保衛使者以防意外,並沒有軍事行動和投入戰鬥的憂患。現在聽說他卻啟用了軍事法則,使青年驚懼,老人憂慮;州縣又擅自派人去轉運糧食和繳納物。這些都不是皇上的旨意。另一方面,應徵的人有的逃跑,有的自殺,這表明他們缺乏作普通百姓的品德。 邊境地方的人,一聽說烽火燃起,就都拿上弓箭騎馬奔赴,或扛著武器跑來,汗水不斷線淌流,還唯恐落後。他們頂著刀口,冒著飛箭,義無反顧,還主動獻計獻策,計策也神速見效,人人心懷憤怒,如報個人仇恨。難道他們喜歡死討厭生,不是中國籍的人,與巴蜀的人不同一個皇上嗎?是他們考慮得深遠,因而樂意盡老百姓的義務。因此有人立了功,得到封官職、授爵位的憑證,生前當公侯,住豪宅,死後留美名揚後世,傳封地給兒孫。他們做事很忠實敬業,然後才能當官享受安樂,名聲永遠流傳,功勳顯著,永不磨滅。因此賢人君子肝腦塗原野,膏血潤野草也不逃避。現在乾點兒搬運禮品到南方的差事,就自殺或逃跑被殺,人死了又無好名聲,被稱為最蠢的人,還影響到父母也受羞恥,被天下人嘲笑。人的胸懷見識相差豈不是太遠了嗎?然而這不只是應徵人的罪過,父兄教育沒有率先垂範,子弟遵循教導就不會嚴謹,就缺少好品德和恥辱感;而且當地社會風氣也不純樸誠實,那些人被處罰、殺頭,不也是應該的嗎?
當今皇上憂慮使者唐蒙和郡縣官吏像上述那樣,擔心不成器的愚民又是如此,所以派親信使者把徵招士兵的事明確告訴百姓,順便用自殺逃跑是對朝廷不忠的罪名來斥責他們,用沒教育好的過失來責怪鄉村小吏。現在正值農忙時期,不想輕易召集人眾,給農民添麻煩,已經親自會見附近縣的人,還擔心遠處高山深谷的人不能普遍知曉。這檄文一到,趕緊下發各縣,讓百姓都知道皇上的心意,希望不要疏忽。
這篇文章是斥責巴蜀吏民的“罪”“過”的。文章為穩定人心,先用對外征討的聲威和雖被徵招而無隱患來震動和安撫人心,為皇帝本意辯解,並分析唐蒙和地方官吏的責任;再樹邊民為榜樣,以當官享樂傳名來規範和開導百姓,並在對比中尋過責怪巴蜀吏民;最後說明作意,要求及時傳達。總之,維護皇帝,斥責官吏,開導百姓,揚威以懾之,示安以慰之,示範以規之,示利以導之,尋過以責之。縱橫辨說,思維產密;策略周祥,全盤平衡;運用權術,有利有節,入情入理,語言曉暢,說服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