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執筆丿畫浮塵
-
2 # 陳漢銘2
謝邀!首先糾正一個錯誤,不是高麗,是高句麗。其次,也不是沒有打敗高句麗,只是沒有滅掉而已。之所以沒有滅掉,是因為唐太宗驕驕傲了,在一次攻打平壤城時,唐太宗虛榮心發作,不聽手下將領的正確意見,固執已見。認為自己是個戰爭老手,況且唐軍實力遠超高句麗,不願採用計謀,想用硬打的方式攻下平壤城,結果喪失了滅掉高句麗的機會。其實在唐太宗時期,曾多次打敗過高句麗,但想要來一場滅國之戰,總還是差那麼一點。其實原因很簡單,高句麗作為東亞的一個小強國,總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想畢其功於一役,是不太可能的。到唐高宗時期,採用將領提出的建議,利用大唐雄厚的國力,每到春耕時期就大兵壓境,在邊境小打小鬧,高句麗卻不敢輕視,作為小國,回回都要全國總動員。數年下來,生產無法進行,導致民疲國窮。待時機一到,唐軍水陸並進,很快就將其滅國。當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後,在中越邊境開打數年,輪番調全國各軍區的部隊上去作戰,既鍛練了部隊,又拖得越南無法發展經濟。幾年下來,號稱世界第三強國的越南不得不服軟,這也就是用了我們祖先當年用的套路。
-
3 # 勇戰王聊歷史
首先,說明下,唐太宗(598-649年)時期,是沒有滅了高句麗。但是,到唐朝五次東征高句麗的時候,668年,終於把高句麗給滅了,佔領了北韓半島。
唐太宗時期,總共兩次遠征高句麗。第三次因為唐太宗去世,而取消了。之所以沒有取得理想戰績,主要是由於勞師遠征,軍糧消耗大。而且,遼東和河北等地,9月就進入嚴寒季節,寒季一直持續到第二年3月。而七八月又是雨季。所以,不適合唐軍久戰。
第一次出征,沒有完全打敗高句麗。還有一個原因,唐軍一直在死磕安市,而安市城堅難攻。唐太宗又想穩紮穩打,一城一地的攻克。唐太宗沒有聽取李道宗和降將高延壽、高惠真的建議,趁著平壤兵力空虛,“拔烏骨城,渡鴨綠水,直取平壤”。但是這次東征,唐軍殲滅高句麗軍十萬多人,攻克很多城池。最終因安市未克,無功而返。
第二次出征,唐軍只派遣的4萬多人,不到第一次兵力的一半。主要是為了消耗高句麗軍隊。基本上大勝就走,也不佔領城池,長期作戰。反正我大唐有的是錢,有的是人,就跟你高句麗打消耗戰了。
第二次作戰的戰略不錯,唐朝也不希望一戰就滅了高句麗。畢竟勞師遠征,消耗太大。反正我大唐有五六十萬部隊,沒事就派幾萬人過去,就當練兵打獵了。而這幾萬人,對於人少地少的高句麗來說,就是亡國的威脅。唐朝這幾萬人,就能牽扯住高句麗,讓他不能安穩發展經濟。
-
4 # 小達人201
那個時候還沒有高麗,應該是高句麗吧。唐太宗失敗,這是由多種原因相結合造成了這麼一個結果。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是唐太宗並沒有為打持久戰做好行之有效的充分準備。然後是兵力不足,征伐高句麗共出兵11萬還分兵兩處,可高句麗一次援兵就是十五萬!再加上高句麗當時已經穩定了民心和軍心最後就造成了唐軍未能速戰速決結束東征,又被高句麗以逸待勞,久攻不下。隨著糧草的匱乏,天氣的日漸寒冷,無奈之下,唐太宗下令班師回朝。
-
5 # 光頭楊哥
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後登上了皇帝寶座,他善於聽取大臣意見文治武功,把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條繁榮昌盛,很多周邊小國都紛紛朝貢。唐太宗還被大家推薦為“天可汗”,一時間風光無限。就動了攻打隋煬帝也沒有攻下的高麗的念頭並三徵高麗,但都以失敗告終。
唐太宗攻打高麗失敗的原因:
1、天時中國遼東地區在農曆六七月份進入雨季,從農曆八九月份到第二年二三月份都天氣寒冷大雪封山。雨季道路泥濘,糧草軍需難以供應,而到來了寒冷的冬季士兵們就難於在戶外作戰。
可見要攻打高麗在時間上就要選擇寒冷期過去而雨季沒有來之前的農曆4到6月之間這段時間。而且要速戰速決,不能打持久戰。一旦在現實戰鬥中,遇到一兩個堅固的城池攻打不下來,就會導致行軍緩慢拖延時間加長,這樣到了雨季只能退兵一種選擇了。如果等到農曆6月份雨季來臨,唐軍糧道泥濘供應不足,再加上天氣轉涼,如果不班師回朝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2、地利高麗朝廷肯定也知道天氣的原因,他們心知肚明,知道唐軍想速戰速決,在硬實力上他們和唐軍不是一個級別,高麗王就讓全華人民加固他們的城池讓唐軍進攻無果,堅守城池拖延時間,待到雨季的來臨。天氣轉涼,唐軍不得不退兵。高麗就是採用這樣的方式舉全國之力固守城池數月,唐太宗李世民也無能為力。
3、外族盛衰的連環性。李氏大唐發源於北周,為胡人血統。唐朝建國後重心在關中,在唐朝的時候松贊干布吐蕃強盛,因此唐朝的國家政策為開拓西北,而非殺戮東南。大唐只有300年左右的歷史,而吐蕃就強盛了200多年,為了維護統治唐朝採取東南維持現狀的戰略,舉全國的武力財力來開拓西北邊疆,來達到全國安全的目的。
-
6 # 史說新傳
首先修正一下題幹,準確的說,隋唐時期用兵的物件叫高句麗,不是高麗,當時的北韓半島有三國,分別是北部的高句麗和南部的百濟、新羅。高麗存在於918年-1392年,版圖相當於整個北韓半島。
歷史上,隋唐兩個王朝都征討過高句麗。到了唐武德年間,高句麗曾向唐稱臣朝貢。但到了後來,在新羅、百濟遣使納貢的時候,高句麗卻閉道路,阻礙兩國朝貢。 原來經過隋末唐初的修養,高句麗國力逐漸恢復,又野心膨脹起來,打算干涉北韓半島其它兩國與唐的聯絡。後來,, 高句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以至於整個東北地區都不安寧。 唐太宗為平衡各藩國勢力,加強對遼東的控制,打掉高句麗時任統治者蓋蘇文無視大唐傲慢的銳氣。 在調和不成的情況下,於貞觀十八年(644 年)御駕親征。本以為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東北地區的領土問題,但直到貞觀二十三年(649 年)太宗病逝,也未能征服高麗。
那麼他失敗的原因,學界對此也有學者進行過專門的研究,史料證明,導致唐軍失敗原因有多種因素。
首先,是唐軍當時長途征戰,給養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戰爭都是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唐軍伐高句麗屬於軍事遠征,要保證遠征的勝利,足夠的後勤補給是不可缺少的條件。而且由於遼河阻隔,交通不暢,唐朝軍隊補給受阻。貞觀十九年(645 年)二月發兵進攻,半年多的前線消耗,就導致倉儲供給不足,再加上東北地區天氣早寒,唐軍只好班師。
其次,是天氣原因,惡劣的氣候導致唐軍無法適應這種寒冷的自然環境。
第三,高句麗有堅固的城防工事,據險難攻。
第四,軍事指揮有問題,沒有抓住有利時機消滅對方。
此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軍隊的騷擾有關係,影響了唐軍進攻高句麗的精力;另外唐軍對高句麗的地形工程也缺乏相應的瞭解,冒然進攻,勝算不大。
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太宗年間未能征服高句麗,但收復遼東失地,平定高麗的歷史重任, 落在其子唐高宗皇帝的肩上。唐總章年間,唐高宗終於平定高麗,收復失地。
-
7 # 春風化雨96149
從時間上看,題主問的應該是高句麗吧。
唐太宗是一個能征善戰的皇帝,被尊為“天可汗”,這一時時期,中國國力空前強大。而高句麗雖然強大,也不過是是一個邊陲強國,按理說根本不是唐朝對手。但是唐太宗御駕親征,卻沒有滅掉高句麗,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1.自從隋朝以來,連年征戰,士卒疲敝。
隋煬帝時期就多次派兵攻打高句麗,傷亡慘重。後來唐朝平定天下,出師塞北,滅掉突厥,六夷服從,但是連年用兵,國力損耗嚴重,士卒早已疲憊不堪。隋煬帝當初遠征高句麗的時候,人為了躲過兵役,不惜打斷自己的手足。唐太宗時期雖然不至於如此,但是想必也沒多少人願意大老遠的過去拼命吧。
2.高句麗兵馬英勇善戰,殊死抵抗,久攻不下,糧草不繼。
其實攻打高句麗過程中,是打了很多次勝仗的。只是高句麗士卒抵抗激烈,尤其在高市城久攻不下,天氣越來越冷,草枯水凍,糧草不足,將士們又凍又餓。早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勞師遠征,對後勤的依賴很大。如果糧草補給斷了,大軍必然難以久留,所以只好班師還朝。
3.勞師遠征,水土不服,不佔天時地利。
勞師遠征,長途跋涉,又累又餓,肯定不如本土作戰,以逸待勞的高句麗人。而且對當地的地形,氣候等都不熟悉,不佔天時地利。
看歷史上拿破崙,希特勒遠征俄國的結局就知道了,遠征一個國家難度實在太大了。
其實已經打敗高句麗了,只是時機不成熟,沒有滅國。
唐太宗遠征高句麗過程中,發生過很多次戰役,斬首過萬,收穫頗豐,並沒有吃敗仗。
之所以覺得沒有成功,是因為唐太宗的目的不是要打敗高句麗,讓它俯首稱臣,而是徹底亡國。當時唐朝的國力,要打敗它容易,徹底讓它亡國,條件還不充分,所以改變了策略,終於在唐高宗時期,一舉滅了高句麗。
-
8 # 文史觀察
聽我慢慢道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內亂,北方少數民族南下,遍地狼煙。這時候,東北亞地區有一支叫做“濊貊”的民族乘機崛起,建立一個強悍的國家,它的名字叫高句麗。
從地域上看,它佔據了北韓半島的大部分和遼東半島三角區。 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這個民族和高句麗政權,與現在的北韓和南韓沒有任何關係。二是這個高句麗利用中原混戰不斷蠶食原本屬於中國的土地。下面是西漢疆域,請對比觀察。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全國統一。隋文帝立刻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在他之前的三百餘年,這些“蠻夷”的危害實在太恐怖了。
(隋煬帝御駕親征)
於是,隋朝楊堅父子開啟了對高句麗連續的軍事打擊,隋朝一共存在了38年,對高句麗的戰爭持續了20年,先後四次大規模派遣遠征軍。然而,四次征伐並沒有給高句麗造成致命打擊,反而是把隋朝拖垮最終引發農民起義和貴族內亂,隋朝結束。
(影視劇裡的隋煬帝)
貞觀初年,強敵環飼,唐朝攻滅東突厥汗國、吐谷渾汗國、西域諸國,打敗薛延陀汗國,四夷威服。這時候,新羅(南韓人的祖先)派人求救,說是高句麗封鎖了他們和唐朝的通道。唐太宗大怒,御駕親征。(新羅是唐的藩屬國) 這次征討取得重大成就,收復了十餘座城池,但沒有實現戰略意圖:滅高句麗。
因為戰事太多,唐太宗認為需要休養生息,大臣建議對高句麗進行“持久戰”,每年春耕季節派偏師對高句麗進行騷擾,以從經濟和精神上消耗。後來這樣的騷擾戰組織了三次。
唐高宗繼位後,高句麗十分囂張,聯合百濟,靺鞨組成三國聯軍,進攻新羅,意圖兼併。新羅王派人向唐朝求救,高宗派兵援助。這次行動前後持續了七年,戰果是滅了高句麗的盟國百濟。
(《武媚娘傳奇》劇照:唐高宗與武則天)
四年後,高句麗因為王子奪權引發內亂,唐高宗見狀果斷出擊,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兩年後,唐軍攻陷平壤,高句麗滅國。
唐朝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這樣,北韓半島北部以及半島以北的土地成為我大唐的疆域。 至此,隋唐四代皇帝近百年的艱苦奮鬥,不可一世的高句麗從歷史書永久地消失了。
-
9 # 必讀歷史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終於步隋煬帝的後塵,決定對高麗開戰。
唐太宗一生戎馬倥傯,作為秦國公和秦王時,就參加了隋末叛亂之後的統一戰爭。他親自率軍平定隴西的薛仁杲,擊敗幷州、汾州的宋金剛、劉武周,殲滅河南王世充、河北竇建德,戰功赫赫,威名遠播。成為皇帝之後,唐太宗派兵滅東突厥、擊吐谷渾、並高昌,繼續了擴張勢頭。但整體而言,太宗有意限制了戰爭的規模,避免軍事開支的失控,以發展經濟為首要目標。
可是到了統治的後期,雄心勃勃的唐太宗終於抑制不住心中的衝動,準備完成隋煬帝未竟的事業,征服高麗。
唐軍的三次出征與隋煬帝的結局也類似,勞民傷財,卻突破不大。
公元645年的第一次出征,十萬大軍在太宗的率領下向東北進軍。唐軍奮勇向前,取得了區域性的勝利,然而,對方採取了緊縮防守的策略,依靠冬天的天氣擊退了唐太宗。這一次戰役,唐軍的人員損失不大,但軍馬損失了百分之八十,在冬天的大雪和泥濘中狼狽撤回。
兩年後,唐軍再次水陸並進,攻擊高麗,仍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兩徵高麗都無功而返,唐太宗卻更加執迷。到了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他決定再派三十萬大軍前往征討。為了做準備,他在黃河上的陝州和山東半島一帶大量儲存軍糧,又在南方聚集了龐大的艦隊。
一部分徵高麗的艦船要在四川境內製造,再順長江駛入東海,前往高麗;另一部分則先從四川境內採集木料,順江而下,運到浙江一帶製造,造船的錢由四川出,每艘船的成本大約為一千二百匹縑。
對於四川的加稅終於引起了當地的騷動,邛州、眉州、雅州的原住民開始造反。為了鎮壓這次造反,唐太宗又從現在的甘肅、陝西、重慶、湖北一帶調兵。於是,東征高麗已經變成了一場全國性的大調兵,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帝國的全面危機。
然而,唐太宗這時卻去世了,他的征服計劃也隨之擱淺。繼承皇位的唐高宗性格軟弱,不想打仗。將近二十年後,高麗內部衰落,才在總章三年(公元668年)被唐朝征服。
在徵高麗的過程中,一個真實的李世民顯現了出來。拋開被神化的納諫因素,晚年的太宗已經變得奢侈傲慢,軍事行動也愈加失控,本質上與隋煬帝並沒有太大區別。
歷史上對他英名的推崇其實表現了百姓對聖君的渴望。特別是到了中晚唐之後,由於人們對現實政治不滿,就誇大了初唐時期的政治清明。當吳兢的《貞觀政要》問世後,更是沒有人懷疑太宗的治國能力了。
但實際上,使唐太宗免於落入隋煬帝結局的,不是他故作姿態的納諫,而是比隋代低得多的行政效率。這一點,從唐代的人口統計資料上就可以看出來。
隋煬帝時期,人口資料最高接近九百萬戶,人口則達到了四千六百萬。由於隋文帝嚴格的制度,政府的人口統計準確,沒有人遊離於戶籍之外。
隋煬帝統計人口十年後,唐高祖武德年間(公元618年—公元625年),人口統計資料下降到只有二百萬戶。也就是說,十年時間內,華人口減少了百分之七十多。
這個資料肯定是有問題的,其原因在於唐代的統計粗疏,許多人成了逃籍戶,不出現在政府的花名冊上。到了唐太宗的鼎盛時期,全國的統計資料也只有三百萬戶,距離隋代的高峰仍然相差甚遠。
到了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由於前一年的戶籍增加了十五萬戶,高宗志得意滿,覺得很了不起,隨口問他的戶部尚書高履行:“隋代有多少人,現在有多少人?”
高履行回答:“隋朝大業年間,戶口有八百七十萬,今年我們有三百八十萬。”
唐高宗驚訝於高履行的回答時,他也許不知道,幸虧自己的皇朝查不清戶籍,否則,高效的徵稅機器必然對民間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作用。
唐代每戶徵稅二石,而隋代每戶三石,也就是說,唐代的稅率只有隋代的三分之二,加之統計人口只有隋代的三分之一,唐代社會的整體稅負只有隋代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大量的財富留在民間,才能促成所謂的貞觀之治。
即便唐太宗在晚年也有了大把花錢的習慣,但是,由於戶籍管理不完善,政府即便想多徵稅也找不到人頭,而這種模糊性恰恰間接保護了百姓。
-
10 # 詳侃歷史
如果說唐太宗時期沒能滅亡高句麗,這是對的,但是,說唐太宗時期沒有打敗高句麗,那就太給高句麗貼金了。在唐太宗時期,唐朝先後三次征討高句麗,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親征高句麗,貞觀二十一年(647)和貞觀二十二年(648)唐朝又派出偏師抄掠高句麗,均大獲全勝。
一、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親征高句麗
這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戰果,史書記載非常詳細:
凡徵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資治通鑑》)
據此看,唐軍共攻佔高句麗10座較大的城池,將7萬高句麗人遷入唐朝,在新城、建安和駐蹕三次野戰中,先後斬首高句麗4萬餘級。而唐軍自己,僅死亡不到2000人,但戰馬損失較大,唐軍此役共出動1萬匹戰馬,損失70-80%,也就是損失了七八千匹戰馬,從具體作戰情況來看,大部分戰馬應該是撤軍途中凍死的。
說實話,就這個戰果,放在其他朝代,或者唐朝的其他皇帝身上,這是大捷呀,以這麼小的代價,取得了這麼大的戰果,這得大書特書,歌功頌德呀。只不過因為這是李世民打的,李世民對自己要求太高,他征討高句麗,原本是想一戰滅亡高句麗的,結果只是重創了高句麗,沒達到李世民原來的預期,所以李世民自己對這個戰果不滿意。
李世民不滿意這個戰果,情有可原,畢竟他老人家以前一戰滅敵國的事情乾的實在太多了。可是,後世有些人跟著起鬨,也對這個戰果不滿意,這就有些求全責備了。
二、貞觀二十一年(647)征討高句麗
這一次是偏師抄掠,水陸並進。
陸路方面,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世勣負責,“李世勣軍既渡遼,歷南蘇等數城,高麗多背城拒戰,世勣擊破其兵,焚其羅郭而還”。
水路方面,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牛進達負責,“牛進達、李海岸入高麗境,凡百餘戰,無不捷。攻石城,拔之。進至積利城下,高麗兵萬餘人出戰,海岸擊破之,斬首二千級”。(《資治通鑑》)
水陸兩路,均圓滿完成抄掠任務。
三、貞觀二十二年(648)征討高句麗
李世民任命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再次征討高句麗。
“烏胡鎮將古神感將兵浮海擊高麗,遇高麗步騎五千,戰於易山,破之。其夜,高麗萬餘人襲神感船,神感設伏,又破之而還”。(《資治通鑑》)
“萬徹渡海入鴨綠水,進破其泊灼城,俘獲甚眾”。(《舊唐書》東夷傳)
據此看,唐太宗時期三次征討高句麗,都獲得了勝利,只是沒來得及徹底滅掉高句麗而已。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執筆畫浮塵,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要善意的提醒一下提問者,這個問題中“高麗”一詞用的得不是很準確。
根據唐太宗的在位時間j:626年—649年
高句(gōu)麗(lí)的存在時間::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存在大約705年)
高離(lí)的存在時間為:公元918年~1392年
根據以上時間推斷:可知唐太宗時期高麗是不存在的,也就不存在打敗高麗的說法。
當然我知道題主問得應該是:
唐太宗時期為什麼沒有打敗高句麗?接下來就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唐太宗遠征高句麗失敗的原因最主要有兩個。
原因一:唐太宗御駕親征,遠征高句麗時遭到對方頑強抵抗,唐軍久攻不下,時天氣進入秋冬之時,嚴寒等惡劣天氣不利於軍隊作戰,唐太宗只得無功而返。
原因二:太宗晚年想再次攻打高句麗,於是派人去砍樹造船,遭到了山民暴動,唐軍花費數月才平息了叛亂,耽誤了攻打高句麗的時機。
之後,此時的唐太宗身體大不如前,年老多病,最終沒能打敗高句麗,只能抱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