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姒莞萱
-
2 # 草根談娛樂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曾和劉備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是“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聽完這句話嚇的一哆嗦,隨後劉備便天天種菜養花裝作胸無大志,後來時機成熟劉備便逃離了曹操的掌控。
《慶餘年》中的太子明顯是在裝傻充愣,在其裝傻充愣的背後定然有諸多陰謀。
裝傻充愣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多了去了,劉備裝傻換來的是曹操的掉以輕心,太子裝傻充愣自然也會讓他的對手們掉以輕心,一旦時機成熟太子便會出手。
當然,太子進宮誣陷二皇子還有別的目的,那麼其目的是什麼呢?從其被慶帝禁足回到住處那陰邪一笑我們不難得知其目的已然達到,沒錯,其就是希望將殺害林珙的兇手嫁禍於北齊殺手的身上,太子是想慶國和北齊開戰。
難道大家沒有發現嗎?太子和長公主搞這麼多事都是為了促使兩國開戰,勾結北齊刺殺範閒不只是為了殺範閒,也是為了製造兩國的矛盾,範閒殺了程巨國後監察院一處的領頭人朱大人的一些話透露了一些資訊,是他告訴我太子和北齊勾結是為了兩國開戰。
那麼,太子為何如此希望兩國開戰呢?當然是為了給自己未來登基帝位鋪路,一旦打仗就會涉及到兵權,也會涉及到功勳,這兩樣都是太子想要的,功勳很好獲得,畢竟太子和北齊有所勾結,北齊定然是和太子達成了協議,北齊助太子建立功勳,太子給予北齊一些好處,而兵權太子多半也另有計策獲得。
可以說,太子和長公主從一開始就下了一盤大棋,太子和長公主想要的是至高的權力,他們勾結北齊定然是蓄謀已久,慶國和北齊開戰的背後定然還有諸多陰謀,派北齊殺手暗殺範閒可謂是一箭雙鵰,一來可以除掉範閒守住內庫的掌控權,二來可以激發兩國仇恨,誣陷二皇子定然會被眾人視為無理取鬧,但只有誣陷二皇子才能給林珙被殺一事蓋棺定論,這個鍋不讓北齊人被讓誰背。
太子不僅達到了讓北齊和慶國開戰的目的,其也讓二皇子和慶帝對自己放鬆了警惕,時機一旦成熟,太子和長公主多半就會實施他們的計劃,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範閒發現了長公主和北齊人有所勾結,在慶帝多次身處危難之時範閒又救了慶帝,不得不說範閒就是來攪局的。
總之,太子並非傻,正相反其很有謀略,他在下一盤大棋,誣陷二皇子只是他的計劃之一,後面還有更多好戲呢,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
3 # ViVi叨叨叨
太子自然是知道殺死林珙的不是二皇子,他對範閒與林珙之死之間的關係心知肚明,可無奈實在找不到證據,無法為林珙報仇。
可是以他自己長期經營的魯莽愚鈍的人設以及大鬧監察院的行為,他必須為這件事收一個尾。
以他太子的身份不但沒有為林珙報仇還在監察院丟了面子,那些追隨他的太子黨難免會對他有所抱怨,
既然無法捉拿範閒,那就不如趁此機會構陷二皇子。如果能夠坐實二皇子的罪名,就可以將二皇子拉下馬,如若不然,此舉也十分符合太子愚鈍魯莽的性格,以防皇上因自己對於林珙之死的過激反應而產生猜忌,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太子沒有自己表現出來的那麼傻,但實際上也算不得聰明,到底只是被長公主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傀儡罷了
-
4 # 推書醬水色冷無痕
太子這麼做無非是為了成全慶帝的心願。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範閒第一次覲見慶帝時的情景。當時慶帝和範閒就表露了他想出兵北齊的想法。那時候的範閒對此其實是無感的,因為他對於國事還沒有什麼直觀的認知。但是慶帝的這個想法卻已經由來已久。他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出兵理由和機會。
後來,牛欄街一戰,範閒因為滕梓荊的犧牲,徹底而且主動地捲進了朝局的動盪漩渦裡,親力親為地查詢兇手,這才牽出了太子、長公主、宰相等的一串泥。在此期間,慶帝一直在坐山觀虎鬥。
當範閒鎖定了兇手林珙時,五竹的出手不但替範閒報了仇,更是讓範閒成功地置身事外。這讓太子和長公主陷害範閒的謀劃落了空。太子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他只能將眾人的目標轉移,順應慶帝的心願。他是怎麼做的呢?
違背先帝皇子不準干涉鑑察院的命令,大鬧鑑察院,終於換來了慶帝招幾人當堂對峙的局面。然後他故意嫁禍二皇子,利用二皇子出具的不在場證據,不但為範閒洗脫罪名,更是順應了慶帝出兵的想法,等於是給了自己一個臺階下。
這可是個一舉兩得而且高明又陰險的謀劃啊!不知道你們看懂了嗎?
-
5 # 凡人真是軟弱
你只需知曉,目前二皇子太子鬧得這些都是長公主眼裡的過家家,長公主是前期第一謀臣,太子二皇子都是被長公主玩的團團轉的,長公主表面支援太子,暗中扶持二皇子而其實她真正扶持的還是太子,所以前面所有太子和二皇子做出的行動你都可以理解成是長公主導演的,不必從太子二皇子二人的角度去思考,只需去想這麼做對長公主有何好處
-
6 # 十三盤娛樂
看過《慶餘年》近幾集的人,應該會看出端倪,太子真的如大家之前看到的那般無能並且莽撞嗎?然而從太子那個陰險的笑容裡就能看出答案,一切都是太子的偽裝。
太子到底是個什麼人,真的如之前劇裡那般魯莽嗎?從範閒進京城,太子就開始有所動作,先不說滕梓荊到底是不是太子使計來殺範閒的,就從範閒進到京城開始,太子先是派一群女子去玷汙範閒的名譽,沒想到還沒開始動作,就被慶帝斬殺了。這一次的荒唐事件極有可能是長公主示意太子做的。
但是慶帝的貼身侍衛宮典,在經過慶帝的敲打之後,跟太子劃清界限的這段,其實已經在第一次告訴觀眾太子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宮典這個人物,從他的言行舉止裡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及其謹慎且很聰明的人,慶帝隨便一句話他都能聽懂其深層意思。而這樣一個人物都能被太子拉攏過來為他所用,雖然最終被慶帝識破,但是已經很不簡單了。還有後來的京都府尹梅執禮,本來是效忠慶帝的,可還是被太子拉到自己的陣營,說明太子確實有自己過人之處。
所以太子這個人物很複雜,他其實可以做到深藏不露,但是卻因為這兩個原因不得不隱藏自己。
第一,故意表現出來愚笨,讓自己喜歡的長公主可以時時在自己身邊“提點”自己。
第二,他太瞭解自己父親了,萬一自己鋒芒畢露,不懂進退,慶帝必會感覺被威脅,他的太子地位就岌岌可危。
但是他也不會讓自己看起來過於愚笨,時而聰明時而莽撞才能讓大家感受到真實。因此他栽贓二皇子的事件,雖然讓人感覺莫名其妙,卻沒一個人懷疑,儘管是在慶帝和陳萍萍這樣的大人物面前。
太子把林珙的死栽贓給二皇子,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上面說了太子是一個隱藏的及其深的人物,但並不是所有的事他都魯莽為之,他只是每件事都給自己找好了退路。
在得知範閒得到了林若甫的信任後,太子並沒有像範閒想的那樣去攔截他,而是選擇去監察院找司理理,並且讓範若若告訴了範閒。太子的這一行為把範閒驚出了一身冷汗,如若範閒去阻攔太子,那麼範閒就露出了馬腳,如若範閒不阻攔,那很有可能司理理就告訴了太子真相。這個時候範閒甚至覺得自己無路可走了,若不是陳萍萍的出現,很可能就直接劇終了。
太子不出手是不出手,一出手就讓對手無路可走,真的很有謀略。而去誣陷自己的二哥就是太子給自己找的退路了,沒有成功的扼制住範閒,轉身就去誣陷自己的二哥,讓所有人都認為太子的這系列行為是為了給自己的親信報仇而作出魯莽行為,也成功的把慶帝和陳萍萍的視線拉回到為林珙找兇手的事情上。
退路不但找的好,還一舉多得。一方面讓太子黨們更加堅定不移的跟隨太子,另一方面成功的讓對手們包括慶帝對他放鬆警惕。
結語試想一下,如若太子真的如表面上那般魯莽無能,又如何能穩坐東宮。慶帝之所以選他做太子,一方面知道他很聰明,另一方面也清楚他懂得隱藏自己,謀略不在其他皇子之下。
-
7 # 鹹魚茶館
範若若一句話總結此事:對他可沒有半點好處。
人不怕心思單純,直來直去,比如大皇子因為出身不正,索性做了一介莽夫,反正他壓根也不想繼承皇位。對慶帝感情淡泊,把忠肝義膽的陳萍萍視若生父,他反而能行事果斷不拖泥帶水。
而東宮太子,慶帝家老三,反而是智商長期欠費目前已經停機,但卻強行掛機自作聰明,每次捲入事件總是自以為是的做局,最後結果就是處處當小丑,什麼好也落不著。
林珙這次事情也一樣,本是慶帝陳萍萍林若甫幾邊的一臺戲,林若甫要為兒子鳴冤,慶帝要打北齊,陳萍萍要行監察院的職責,並且把林相跟慶帝的訴求串聯起來,最後變成:
攻打北齊是為林珙報仇。一來隨了慶帝的心意,二來把林相打發走。
林若甫知道自己只是拿來被敷衍的渣,事後他甚至懷疑是慶帝殺了林珙,但他除了唯唯諾諾,根本沒有其他選擇。慶帝登基之後,朝中權臣走馬燈一樣換,一旦掌握實權威脅慶帝,就被換下去,而且都是換到地下去。林相能活到今天,就是因為他夠廢夠窩囊,不但威脅不到慶帝,連跟太子當黨羽的資格都沒有(慶帝眼中)。
所以太子假裝痛失好友而癲狂,大鬧監察院,誣陷二皇兄,被慶帝關禁閉後邪魅一笑,自以為擺脫干係,並且幫父王助攻打了北齊,還讓長公主擺脫嫌疑,頓時覺得自己好棒棒,自己摸自己狗頭獎勵一番。
其實對慶帝來說,我兒吃了什麼髒東西,在這裡演什麼勁呢?金馬獎給你提名還是怎麼的,關他三天醒醒腦子吧。太子所謂的權謀計策,在慶帝眼中就是過家家而已。慶帝第一次訓太子,揭穿他煽動宮女攔轎的事情,直接就把兩人段位暴露,慶帝如果是中科院士,太子就是弱智一小都畢不了業的存在,弱智中的弱智。
後來梅執禮之死,慶帝輕描淡寫一輪對話,就把梅執禮站隊太子的事情掏了出來,然後梅執禮game over。
而同樣捲入太子結黨嫌疑的宮典平安無事,純粹就是因為他只是跟太子有私交,但並不上升到zz層面,慶帝也一眼就能看穿,根本不用太子做什麼自辯,因為自辯也沒用。
慶帝不準太子培養自己勢力,不是忌憚他恐懼他,而是《滿城盡帶黃金甲》裡面,周潤發對造反皇子說的:
天下萬物,朕給你的就是你的,朕不給你你不能搶。慶帝立太子之後,已然打算把天下給他,並且他也在用自己的方法為太子掃清障礙,鋪平治國之路,就像朱元璋給朱標清理權臣一樣。不用朱標弄髒自己的手,朱元璋自會把惡人之事做盡,讓朱標登基成為聖君。
可慶帝這麼操作著,太子卻自以為聰明,想要提前上崗,當然背後有長公主的慫恿,女人就是厲害,在男人的棋局裡永遠都能當攪局者。太子那些自以為是的佈局,自以為得逞的邪魅一笑,都是為了畫中沒有五官的美人,但這一切在慶帝那裡,都是枉然罷了。
-
8 # 圓滾滾的蝸牛先森
太子無法為自己徹底洗冤,卻可以轉移人們視線。
在牛欄街刺殺這件事上,痛心的並不止範閒一人,還有個人,就是太子。
範閒遭遇刺殺,不管他查到了司理理,還是林珙,在人們心中,都會認為幕後指使之人是太子。
因為,人人都知道長公主支援太子,而範閒娶了林婉兒就意味著奪回內庫財權,所以,範閒遇刺,第一嫌疑人就是太子。
從後面的劇情來看,太子並沒有參與此事,只是林珙在下江南之前把此事告知了他。這件事真正的策劃者是長公主。
換句話說,為了對付範閒,長公主完全沒有考慮太子,反而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而在整件事發酵的過程中,二皇子也推動了一把,妄圖坐實太子與此案有關。
在範閒打算追殺林珙的時候,“巧遇”了二皇子。表面上,二皇子在拉攏他,不惜將謝必安借給他,實際上,二皇子是要透露一個訊息給範閒:林珙逃走之前見過太子,他們談到了你。
若範閒順著二皇子的思維,就會認定太子是牛欄街刺殺案件的策劃者。一旦坐實這個罪名,就不僅僅是謀殺範閒這麼簡單,還要揹負著勾結外敵的罪名。
到了這種境地,太子如果再坐以待斃,那太子之位真的要換人了。
所以,太子要把林珙被殺這件事鬧大,以此轉移視線。
經過太子在御前那麼一鬧,人人都在思考到底誰殺了林珙,再沒有人惦記著到底誰策劃了牛欄街刺殺事件的幕後指使人,彷彿這個人就是林珙。至於林珙勾結外敵,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給了慶帝出兵的理由。
所以,太子這一出,除了轉移視線,還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慶帝助力。
為拉攏林相和範閒做出鋪墊,以此扭轉不利局面。在御前辯論中,太子表面上在指責兇手是謝必安,實際上,從太子與二皇子的辯論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不該只盯著明面上的用劍高手,刺殺林珙的兇手可能是隱藏高手,而這個高手的主人可能是任何人。
當然不可能是任何人,最有嫌疑的當然是牛欄街刺殺的受害者範閒。畢竟,人人都知道範閒在追查這件事。並且,也沒有實際證據表明範閒不知林珙是策劃者。
這樣的結局對於太子無疑是有利的:
首先,林相懷疑範閒,範閒要娶婉兒,就急需要洗清嫌疑。如果太子出手幫助範閒擺脫林相的懷疑,範閒不僅欠下太子一個人情,還會改變此前對太子的看法。
此前,林相對範閒說,如果太子一直與你作對,我就憑藉自己的力量更換太子。現在,太子主動向範閒示好,並有意拉攏,就足以讓林相打消這個念頭。
同時,範閒接手內庫的事情看上去已然沒有多少迴旋的餘地,與其把範閒當成敵人,不如與之建立合作關係。畢竟太子真正的對手並不是範閒,而是二皇子。
其次,林相不甘心,必然心心念念追查兇手。只要林相有需求,太子對其拉攏就有了談判的籌碼。太子可以向林相許諾,動用自己的力量為他查明真兇,甚至替他復仇。
如果林相認為範閒不是兇手,太子又告訴他兇手是大宗師,這就等於把林相的敵人指向了慶帝。如何報仇,一目瞭然。
由此可見,太子心思細膩,看似沒有好處,實則存在幾重好處。這也是他能常年坐鎮東宮的主要原因。 -
9 # 華鴿娛樂
由劇可知,太子懷疑範閒,跑去鑑察院大鬧一通救司理理,可見他知道問題怎麼辦。但他被阻攔,說明凡是還是按規矩辦才合理。衝動解決不了問題。
被阻攔後的太子直接衝到慶帝面前,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汙衊二皇子是殺害林珙的兇手。又把問題上升到一個層次,被打被罵是輕的。
如範若若所說,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衝動魯莽、不知深淺所為。一個問題會遷出很多人,很多事情。不知如何變通,那問題就你自己解決。
太子是儲君,不出意外,防守得當,也就是未來的皇帝。一盤棋怎麼下既得子又得勢,他還是沒看懂。
-
10 # 書影念痕
太子並非愚鈍,他是聰明的,只是不夠陰險和膽大,還非常致命地為情所困。
在御書房裡,為林珙討公道最後敲定出兵北齊的這場戲中,一搭一唱的除了慶帝與陳萍萍,還有太子與二皇子。
太子狀告二皇子,說他是害死林珙的真兇,而二皇子迅速以當日遇見範閒而自證了清白,太子因此又在慶帝面前留下了魯莽的印象,還被懲罰禁足三日。
不過,當日太子回宮後的那個陰笑表明,一切都是演戲而已。
大殿上,他在演戲,二皇子也在演戲,而這齣戲的表演物件則是林相。
目的無非就是為渲染林珙之死的悲哀,刺激林相,配合慶帝最終將矛頭指向北齊,獲得輿論支援。
回覆列表
由劇可知,在林珙被殺之後,太子以為兄弟伸冤為藉口,跑去鑑察院大鬧一通救司理理,被阻攔後又直接衝到慶帝面前,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汙衊二皇子是殺害林珙的兇手。結局是非但沒找出真兇,沒打擊到二皇子,他自己還被落得個禁足三天的懲罰。
此舉實在愚蠢莽撞,如果真如範若若說的,對他沒有一點好處,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難道真的如京都眾人平日裡所知道的那樣,衝動魯莽、目光短淺又不知深淺?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從他禁足的哪一個邪魅一笑就可以看得出來,他絕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沒有心機,而是個一肚子壞水的暗黑者。
身在皇室,面對各種權勢和地位的巨大誘惑,有幾個人能不悖初心抵擋得了?最是無情帝王家,歷來皇室君臣,父子,兄弟之間的鬥爭相當殘酷。太子殿下野心勃勃,他想拿到的不只是內庫財權,還有那至尊之位。
他之所以故意跑去慶帝跟前鬧這一通,都是有目的的。
其一:成功轉移話題,擺脫嫌疑
劇中初見太子時,覺得他懦弱平庸,一個長公主就把他拿捏得死死的,其實根本原因是他愛上了長公主,也就是自己這位姑姑,才心甘情願俯首聽命的。
太子不蠢,甚至十分精明。他之所以把林珙當作自己的好友,不過是因為林珙背後的林相和林府的勢力。即使最後接到了林珙被殺的訊息,也只是把訊息傳給了林相,甚至還暗中引導林相把矛頭對準範閒,想要借林相的手除掉範閒。
在知道範閒與林相和解之後,他立刻進宮汙衊二皇子說他是殺害林珙的真兇,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一心為好友復仇而衝昏了頭腦的人。當慶帝把所有人都叫過來對質後,大家都忙著甩鍋,擺脫嫌疑,所有人的思維都放到了“誰殺害林珙真兇”的身上,於是沒有人再去追問牛欄街刺殺誰才是林珙身後的主謀,成功轉移了話題。
這下,不管林珙是被誰殺了,都坐實了林珙才是策劃牛欄街刺殺範閒的人。太子以給林珙報仇的旗號亂咬一氣到是把自己摘乾淨了(牛欄街刺殺是長公主幹得,進而也幫了長公主),還讓慶帝也對他的懷疑減少了。
其二:引出陳萍萍,為慶帝討伐北齊做助攻
太子是儲君,不出意外,防守得當,也就是未來的皇帝。他從小經受的教育不可能讓他像表露出來的那麼懦弱無能。自打範閒進京,他就想盡一切辦法去除掉他,但是都一次次被阻攔破壞,身後必是有人在相助。
太子就是想把這個他身後的人揪出來,直接就跑到鑑察院一面是想要強行帶走司理理,一面是為了逼出“消失已久”的陳萍萍,把敵人逼到明面上來總比不知道是誰要好。況且陳萍萍聽命於慶帝,進而也就能猜到慶帝對範閒的維護。
另外,慶帝想出兵攻打北齊的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太子怎會不知。強行汙衊二皇子不過是因為他猜到慶帝和陳萍萍一定會用別的理由給範閒脫罪,至於最終甩鍋到什麼地方去,自己只需從中見機助力即可。果然當陳萍萍栽贓到東夷四顧劍身上時,太子就故意表示質疑,成功順勢助陳萍萍把矛頭轉到北齊身上去。
真兇不是二皇子,慶帝不會信自己說的話,這些太子心裡當然清楚,但是他的目的本就不是二皇子,而是為了討好慶帝,助攻給慶帝一個為自己臣子報仇而攻打北齊的名正言順的理由。慶帝也領了他這份情,栽贓皇子這樣大罪也就小懲大誡,禁足三日而已。
其三:痴情於長公主,為她阻止範閒與林婉兒的婚事
原著里長公主一直喜歡的都是自己的兄長慶帝,甚至愛到不顧自己冰冷高貴的形象去爬床,結果陰差陽錯與太子春宵一度。之後更是把對慶帝的感情轉嫁到太子的身上,太子也是不可自拔的愛上了長公主,他書房裡那麼些的無臉仕女圖就是最好的證明。
長公主看不上範閒,不喜歡範閒,不想交出內庫財權,想要阻止他與婉兒的婚事,太子對長公主壓抑而又瘋狂的愛,讓他甘願當長公主手裡的棋子,必然要與之沆瀣一氣。
他跑去大鬧這一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幫長公主去阻攔範閒與婉兒的婚事,無論是把矛頭引向範閒,還是最後開戰,都不適宜此時談婚論嫁,至少是緩兵之計。這一點從事後長公主攔下林相,長街上爭執質問可知。為了阻止這婚事想了各種方法,沒想到林相竟然選擇範閒作為未來林家的依託,維護範閒,還對慶帝說不用避諱拖延婚禮時間。
從以上三點看,哪一點是都能看得出來太子的不簡單,不過太子對長公主的情是真的,他願意為長公主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連太子之位,未來的皇帝之位都願意拱手相讓。反觀慶帝,為了權勢財富,連自己最愛的女人葉輕眉都能狠下心去下毒手。可惜最後他與長公主不過也是空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