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牧之兵家

    是陳也俊。

    在《紅樓夢》的文本里面,正兒八百地寫出“王孫公子”四個字的地方有沒有呢?

    是有的。

    在秦可卿辦喪事的時候,在第十四回,曹雪芹的行文就非常明確地交代,當時來參加喪葬儀式的有些什麼人物呢?

    當然他寫到了很多王侯顯貴,但他此處就有這麼一句話,你注意到了嗎?

    他前面列舉了很多很多其他的人,然後就說

    “餘者錦鄉伯公子韓奇,神武將軍公子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等諸王孫公子,不可列舉”。

    注意到了嗎?

    正文裡面有“王孫公子”字樣。

    這裡面有馮紫英,大家很熟悉了,我前幾講也不斷講到這個人,馮紫英在前八十回正面出場、暗地出場都是有的,對不對?當然有人可能會問了,說這個可能就是隨便這麼一寫吧?拉名單嘛!誰來參加喪事了,王孫公子有什麼人,隨便一寫而已。馮紫英後面有兩個名字,一個是陳也俊,一個是衛若蘭,肯定也就是隨便一寫,你也真是,難道“王孫公子嘆無緣”會是這裡面的人嗎?

    我認為就會是。為什麼?衛若蘭這三個字在前八十回的正文裡面只出現過這一次,淡淡地出現,對不對?

    但是衛若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為什麼?

    在脂硯齋的批語裡面一再提到這一點,說在八十回後這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例如在第二十六回,脂硯齋批語說,“惜衛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嘆嘆!”曹雪芹已經寫得了,不光是一個構思,八十回後有一回的文字是寫衛若蘭射圃。什麼叫射圃?就是滿族他很講究習武,除了像皇家要打獵,貴族家庭有時候也出外打獵以外,他們有時候還要在自己家裡面的花園或者是什麼場地練習射箭,叫射圃。

    在八十回後,曹雪芹又寫了衛若蘭射圃的文字,只可惜迷失無稿了,被借閱者丟失了。

    有人就好奇了,說這個在第十四回裡只出現過一下名字的衛若蘭,居然八十回後是個角色,還要射圃,那麼這個射圃算個什麼情節呢?

    他和裡面其他的人物之間,有沒有什麼重要關係呢?

    哎呀,太重要了!因為我們在第三十一回又發現一條脂批,說

    “後數十回,若蘭在射圃所配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於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就這麼重要。

    第三十一回寫史湘雲在大觀園裡面走,她的丫頭翠縷跟著她,然後就撿到了一個金麒麟。

    史湘雲自己身上就戴著一個金麒麟,這時又撿到了一個金麒麟,而且這一回的回目很奇怪,叫做“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因為麒麟這個東西最後伏下一段事,什麼事?

    就是有一男一女,最後他們白頭偕老,共度殘年。這個情節在後數十回曹雪芹已經寫出來了。那麼史湘雲所撿到的這個麒麟,是誰佩戴的麒麟呢?

    就是這個衛若蘭。後數十回衛若蘭在射圃的時候所佩戴的那個麒麟,就是第三十一回裡面的這個麒麟。

    關於這一對麒麟的事情,我下面還會給你細講,這裡不再枝蔓,但是我要提醒你,絕不能輕視第十四回曹雪芹所開列的這個名單,是不是? 

    前八十回中衛若蘭只在第十四回裡面這個名單中出現了一次。有的人覺得很無聊,認為作者不知道怎麼著,忽然攢出一個名字,就那麼隨便一寫,並沒有什麼深意。這樣的讀者總是覺得,寫小說嘛,怎麼可能連筆下一個名字都打著那麼多埋伏呢,你別總這麼眼尖心細了,行不行?

    可是我讀《紅樓夢》遍數多了,我就懂得,曹雪芹下筆,就有那麼厲害,別的人寫的別的小說另說,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就是一部奇書。

    他似乎不經意地點那麼一筆,出現那麼一個名字,嘿,到頭來,那就是伏筆,就有用意,他的手法就那麼高妙,就那麼需要細嚼慢嚥,才能品出味兒來。他在第十四回寫出那麼幾個王孫公子的名字,真不是廢語贅文,都有他的深意。脂硯齋一再指出,曹雪芹的筆法是“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如常山之蛇,見頭不見尾,見尾不見頭,非常地蜿蜒曲折。

    所以《紅樓夢》為什麼是部偉大的小說?

    僅在設定伏筆方面,就非常了不起。

    再來細讀第十四回裡的這句交代。

    如果說排在最後的這個衛若蘭在八十回後都是一個重要人物的話,那麼陳也俊這個名字,難道就是一個胡亂寫出來的名字嗎?

    又由於我在前面告訴了大家我的思路,從太虛幻境四仙姑和《枉凝眉》曲可以判斷,史湘雲和妙玉是並列的在賈寶玉一生當中起過重大作用的女性,那麼既然衛若蘭和史湘雲有關係,我覺得我的判斷不能說是完全沒有道理,這個陳也俊,就應該是一個和妙玉有關係的王孫公子。

    “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我個人認為,第一,“王孫公子”不是賈寶玉;第二,很可能他就是陳也俊。

    有紅迷朋友問,你為什麼非認定是陳也俊?

    第十四回那句話裡,不是還有韓奇和馮紫英嗎?

    韓、馮二位都寫了家庭背景,寫出家庭背景就起到點染的作用,可以讓讀者感覺到秦可卿喪事之隆重,那麼,馮紫英在前八十回裡暗出明出幾次,看不出他和妙玉有什麼關係;

    惟獨陳也俊這個名字很怪,和衛若蘭一樣,沒特別寫出是誰家的公子,但又排在衛若蘭之前,這個名字如果不是一個伏筆,實在沒有寫的必要,衛既然與湘有瓜葛,那麼,陳只能是與妙有關係。為什麼說妙玉“不合時宜”?

    在那樣一個社會,你出家了,帶髮修行了,你父母又雙亡了,你自作主張愛上一個王孫公子,你追求徹底的戀愛自由,那是非常出格的,那就叫不合時宜。這倒也罷了,很可能還有哪個權貴之門,靠著自己的權勢,要強娶妙玉,所以妙玉她不是因為政治原因逃避到京城來,投奔到大觀園,住進櫳翠庵的,她很可能就是為了爭取對自己生命的支配自由,要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她率性而為,要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生活。

    所以,她確實是讓別人覺得太古怪了,你是一個尼姑,又父母雙亡,或者她和陳也俊有戀情的時候父母還在,父母也不會同意,你這麼樣自由戀愛,太出格,太離奇,是不是?但是她堅持自己的情感追求,她是一個“骯髒到頭”的奇女子。

    當然,很顯然,她沒有能夠和她所愛戀的王孫公子——很可能就是這個陳也俊——結合在一起,所以《世難容》曲最後說,“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發出長太息的王孫公子,不是賈寶玉,而是陳也俊。

  • 2 # 青埂峰下的鬼話

    妙玉,作為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存在,有令人費解之處,除了妙玉之外,其餘的十一個金釵,都屬於“四大家族”裡面的女子。因為曹雪芹的紅樓夢大體上只流傳下來八十回,關於八十回後的內容我們無法準確的得知,所以妙玉的身份存疑,想必在曹雪芹的原稿中的八十回後的內容,會對妙玉的身份進行一個合理的解釋。這就如同晴雯的出身,在她生命終結的時候,曹雪芹才給觀眾回顧了晴雯的出身,所以對妙玉的出身來及,很有可能也是這樣一種寫法。

    但是不管怎麼說,妙玉能進入金陵十二釵正冊,說明她的出身絕對不簡單,另外妙玉在金陵十二釵中排位,位居第六,比迎春、惜春這樣賈府正牌千金小姐還要靠前,比全書中戲份最精彩的王熙鳳還要靠前,這足以證明妙玉的地位非常不一般。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的時候,有四個仙姑說出了道號,一個痴夢仙姑,一個種情大士,一個引愁金女,一個度恨菩提。這四個人分別影射的是誰呢,有研究者認為是黛玉、寶釵、湘雲、妙玉。說明這四個女性是賈寶玉一生中非常重要,關於賈寶玉命運的女性,甚至說賈寶玉最後在賈府敗亡後,跟妙玉在一起了呢?如果按照這種角度去理解的話,判曲中的“王孫公子”指的是賈寶玉,還稍微靠些譜。不過始終有些牽強。

    妙玉判曲的全句是“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仔細分析這一首判曲,前面說的妙玉的才華、美貌、性格。從“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開始才說的是妙玉的最終命運。從字面意思上理解也很簡單,妙玉的最終結果還是像白玉一樣違背了最終的初衷,像無瑕白玉一樣淪落骯髒之地。但是現在爭議的是“風塵骯髒”怎麼理解,一說為風塵女子,青樓骯髒之地,一說“風塵骯髒”就是風塵僕僕,非常疲倦勞累。支援“風塵僕僕”一說的從內心深處不希望妙玉成為妓女。

    但是我的理解為,妙玉還是淪落到了風月場所,因為只有這樣“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形容的才會更貼貼近,更加令人惋惜。否則妙玉離開賈府,回到南方,一路風塵僕僕,十分勞累,就被形容為“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這太矯情了,如果這樣理解,只要出遠門就是泥濘,或者說塵世間就是泥潭,那麼妙玉就不應該苟活塵世間。

    最後一句“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這句詞,分兩方面理解。比如在襲人的判詞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誰知公子無緣,指的就是賈寶玉跟襲人還是沒有在一起的緣分。那麼到了妙玉的判曲中“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前面“又何須”是加重語氣,連上後面的一句“王孫公子嘆無緣”,說明“王孫公子”跟妙玉有緣。如果妙玉不墮入青樓之中,王孫公子想見一面估計千金都不可得,這叫無緣。而淪落於青樓之中,王孫公子就不要唉嘆跟妙玉無緣了,因為花錢就可以輕鬆的和妙玉在一起,再也不用發出“嘆無緣”的感概了。此處的“王孫公子”指的就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

    還有一方面理解為“王孫公子”指的就是賈寶玉,因為妙玉遭泥陷,賈寶玉唉嘆也無用,自己跟她畢竟是沒有緣分。當然了“王孫公子”有研究者認為是“陳也俊”,因為在秦可卿的喪禮上,出現了“陳也俊、衛若蘭等諸王孫公子”按照脂批中的“衛若蘭的金麒麟”就是賈寶玉要送給史湘雲的金麒麟,所以“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指的就是衛若蘭和史湘雲,作為王孫公子“陳也俊”如果也要被配對的話,恰好符合妙玉的判曲,因為“王孫公子”一詞除了衛若蘭只剩下陳也俊了。當然這樣的理解很牽強。

  • 3 # 旁觀者嵐

    又是一首解謎題。無草蛇灰線,無脂評,甚至無詩詞為證,這個王孫公子是誰呢。

    我們根據有限的線索來判斷一下。

    1不是賈寶玉。

    賈寶玉對妙玉,是尊重,尊重她的個性和出世思想,如學生對老師,沒有旖旎之情,而妙玉對寶玉確實有愛慕之情,但也未到生死相依的程度,妙玉風塵骯髒,賈寶玉會替她惋惜,悲傷,但此時的賈寶玉不會嘆無緣,因為他一心思念世外仙姝寂寞林。

    2、王孫公子是泛稱。

    拿到題後,我首先考慮這個王孫是否專指宗室黃帶子,但考慮到原文是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等王孫公子,那麼就是對貴公子的泛稱,因為前面幾個郡王世子都沒包括在內。

    3、必須在賈府內與妙玉見過面。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妙玉和師傅在京城牟尼院,師傅死前一直和外界沒有接觸,妙玉的性子也是凡人不入眼,更不可能與外男有戀愛關係,能見到她,並生愛慕之心,而妙玉並不知道的,只有查抄賈府的參與官員。

    在作者提及的王孫公子中,只有馮紫英符合這一條件,其他的人還在家裡或悠遊,或射圃時,馮紫英已參與政事,自述去鐵網山,但事情沒有和寶玉、薛蟠說,而是隱瞞了。這一有俠客風的王孫公子已投靠了皇帝和忠順王一脈。

    在查抄大觀園時,見到妙玉,驚為天人,因妙玉不是賈家人,不能羈押。

    在找門路想辦法娶妙玉時,她已然南下,兩人終究無緣。

  • 4 # 蔣新國

    一部《紅樓夢》竟有成千上萬解不完的謎,妙玉判曲裡的“王孫公子”指向也成了待解之謎。

    先看判曲: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好一似,無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再看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顯而易見,判詞判曲均指出妙玉雖為帶髮修行的居士,但確塵緣未了,不能擺脫情感糾葛。那她究竟鍾情於那家王孫公子呢?

    這一點上爭議也不少。什麼秦也俊,衛若蘭……等等,我覺得這些說法都毫無根據。僅憑“王孫公子”一詞就去《紅樓夢》裡找尋對號入座者是不可取的。因為王孫公子是一個泛指,不能教條的定義為皇親國戚王侯將相家的公子。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一節還有“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呢。這也是單指皇親國戚王侯將相嗎?顯然不是,所以,王孫公子應當泛指那些富家子弟,豪門子弟。

    縱觀《紅樓夢》與妙玉有情感糾葛的只有寶玉。妙玉暗戀寶玉十分明顯,用自己的綠玉斗給寶玉斟茶,贈寶玉生日帖,與惜春下棋寶玉旁觀,妙玉頓時面紅心動……這一切只一個愛字盡在不言中。

    後來,妙玉被賊寇劫走,寶玉整日長吁短嘆不正應了判曲“王孫公子嘆無緣”嗎?

  • 5 # 為國讚美

    一部《紅樓夢》引來了文人上百年的猜測,造就了許多所謂的紅學專家。假如作者地下有知,他的作品能夠起到這樣的轟動效應,也感欣慰了。

    紅樓夢中的妙玉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人物,應該影射的是某個皇宮中某個人,她在紅樓十二曲中的判詞題目是《世難容》“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她自稱“檻外人”,但內心卻並沒有脫去塵緣,雖在空門卻沒有離開塵世的煩擾。最後落到個“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其實紅樓十二曲的體栽都是模仿元曲的體栽,作者受到關漢卿等元曲之影響,借鑑了元曲的創作思路。

    那麼”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中的王孫公子是何須人也?首先我們要知道《紅樓夢》這部書並不是按正面的寫的是家族之事,就象書中提到風月寶鑑鏡一樣它有兩面,正面是寫四大家族,而反面影射卻是皇家之事。既然書中影射的是皇家之事,那麼王孫公子就是賈寶玉了。那麼為什麼妙玉的判詞中“王孫公子”影射的就是曹寶玉呢?因為作者描寫妙玉是個入了空門的人,在大覌園內妙玉除了寶玉外,她並沒有同外面的王孫公子有過交際,沒有交際就沒有見過面,也無從有外人惦記她。在大覌園裡惟有寶玉與她有交際,但寶玉只把她作為修女看待,並無非想。反而是妙玉,一個沒有脫去塵緣而又故作清高之人對寶玉懷有一腔情愫。作者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中描寫賈母等一干人陪劉姥姥到攏翠庵去吃茶,妙玉把老姥姥吃過茶的非常名貴的成窯茶杯不要了,好像有非常重的潔癖,但這樣一個有潔癖的人卻把自己喝茶的茶杯子倒茶給寶玉喝,這不就證明妙玉對寶玉有隱隱的情愫嗎?

    其實,“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是個反問句。何須(何必),又何須就是又何必。因為《世難容》這首曲子是描寫妙玉的判詞,“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是妙玉內心之獨白。賈家破敗後,妙玉被一夥強盜虜入青樓中,正是“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又和須,王孫公子嘆無緣?既然自已都陷入了淖泥中又何必感嘆與寶玉有沒有緣份呢?這就是妙玉內心之獨白。

  • 6 # 好風讀書

    我只讀過《紅樓夢》,其它研究類文章看得少,看了回答中“王孫公子”指代好豐富呀,學習了。不過我認為“王孫公子”就是指它字面呈現的意思。

    “王孫公子”這個詞出自《戰國策》,指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

    《紅樓夢》裡“王孫公子”也出現過幾次。第一次便是在“金陵十二曲”的第七支出現的。第七支 [世難容]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因為這支曲子是寫妙玉的,研究《紅樓夢》便探求“王孫公子”的含義。

    從這支曲子看,它概括了妙玉的生平經歷,性格特徵,預示了她的悲慘結局。最後一句感慨中“王孫公子”被認為指賈寶玉,我覺得尚有可能,如果再落實到寶玉之外的某一個人,而這個人在整部小說中也沒出現幾次,我覺得就是牽強附會了。

    我覺得妙玉作為一個貴族小姐,她只是帶髮修行,她依然貪戀著紅塵,紅塵中的王孫公子也貪戀這樣一個美貌與才情並重的女子。曲子的意思是妙玉的不堪遭遇讓那些王孫公子嘆息,好好一個女孩子落入了泥淖中。

    《紅樓夢》第十四回,第二次出現“王孫公子”這個詞。

    在秦可卿的葬禮上,來弔唁的人:

    餘者錦鄉伯公子韓奇,神武將軍公子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等諸王孫公子,不可枚數。

    這個王孫公子就是泛指,並不具體指誰。

    再說高鶚續本第八十七回,妙玉走火入邪魔:“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賓士,覺得禪床便恍蕩起來,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許多王孫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車,自己不肯去。”

    可見高鶚在寫續本時有意與前面的曲子照應,但高鶚也認為“王孫公子”是泛指,所以才會如此一寫。

    另外古代以王孫公子入詩入文者很多,並不一定指一個具體的人。

    一家之言,不喜可以指正!

  • 7 # 探染君

    我以為,是指寶玉無疑。

    原因也簡單,紅樓夢再如何考證影射,不會脫了主旨。

    原本書中就多次透漏妙玉與寶玉有情,妙玉之情發乎心而隱忍,寶玉之情是鍾情於所有女子的泛愛。

    先說寶玉只愛

    寶玉是情痴,一如他對平兒盡心,對香菱盡心,卻並不為佔為己有,並不想面板亂淫,但又愛之深切以至於稍微盡心,便暗自竊喜。

    寶玉固然鍾情黛玉與別人不同,但並不妨礙他豔羨寶釵,惦念湘雲,喜愛晴雯,依賴襲人。

    對妙玉亦是如此,尊重,愛慕,理解。

    寶玉生辰,第二天方看見妙玉拜貼,立刻跳起來問是誰接了,為何不告訴?可見是非常著急,心裡很重視妙玉,回帖更是謹慎小心,生怕不合妙玉的心。

    再說妙玉之愛

    判詞裡說,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妙玉心有所動是確定的,這個人就是寶玉。

    寶玉櫳翠庵乞紅梅一回,是暗寫。李紈讓寶玉去,黛玉忙說帶了人反不得了,大家又調笑讓寶玉做訪妙玉乞紅梅,這分明是說眾人皆知妙玉待寶玉不同,而顰兒一句話,更是透漏了妙玉的心思。

    若問為何黛玉更明白,原因有三,一是相愛的人對彼此的事更關注;二是黛玉向來聰慧;三是劉姥姥遊大觀園,在櫳翠庵吃茶一節,已經讓黛玉明瞭了。

    那就接著說,櫳翠庵吃茶一節,妙玉雖稍稍看重寶釵與黛玉,皆因她們不俗,所以拉他們吃體己茶,但對黛玉的提問仍是冷漠回敬,寶釵也知妙玉難說話,而對於寶玉的態度,就不一樣了。幾次寫到妙玉十分歡喜,笑說…與寶玉玩笑。回想妙玉出場何曾跟別人有過如此歡顏?

    再說茶杯之疑,從妙玉給賈母奉茶的器具開始,直到給寶釵黛玉奉茶的茶杯,皆是說明妙玉的富和品位,自然也是不缺給寶玉一件寶器奉茶的,但偏偏要把自己平日喝茶的綠玉斗與寶玉斟茶,先撂下不說這代表什麼。且先看妙玉是怎樣處置劉姥姥喝過的茶杯,直接擱在外頭不要了。大家的關注點大多在於妙玉嫌棄劉姥姥,而忽略了寶玉討茶杯給劉姥姥時,妙玉的一句話,“幸而這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是我吃過的,就是砸碎了也不能給他!”這說明什麼,妙玉和他人的距離感,界限非常清楚,看不上的人是不許同我有一點沾染的!這樣再回頭看妙玉給寶玉用自己的茶杯,是不是才體會到親近感。

    再看明寫妙玉有情,即是在寶玉觀棋一回,妙玉心動神移,面色通紅,已無心下棋,倉惶逃走。這是很明顯春心萌動,愛情來臨,羞怯女兒之態。

    綜上所述,愚見以為,寶玉是任憑多少女子,都肯用心去愛的,有點濫情。而妙玉因身在佛門,雖心為寶玉所動,但卻為禮法所困,內心掙扎。

    曲中後兩句,“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聽起來像是說,妙玉陷入紅塵,已不再是潔白無瑕,不是公子愛慕的那般,這是她的命,公子又何必掛念了?

    書中作者是很推崇女子貞潔的,襲人也是因為再嫁未從一而終,而之所以在又副冊,所以猜測這兩句應該是這個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二婚後如何才能經營好感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