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有云

    鍾繇被稱為“楷書之祖”,楷書真是他創造的嗎?歷史上所新字型的出現都會有其代表人物。如:最早的文字出現,就有“倉頡造字”的傳說、小篆的出現,就有丞相李斯的:“書同文”建議、隸書的出現,就有傳程邈所創等等。因此,楷書的出現,跟鍾繇肯定有莫大的關係,但是,若說楷書為鍾繇所創,則有言過其實之嫌。

    一、鍾繇其人

    鍾繇,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擅長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

    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他的書法。

    史稱鍾繇和書聖王羲之並稱為“鐘王”。

    圖片:鍾繇《宣示帖》

    圖片:鍾繇《墓田丙舍帖》

    二、楷書的發展過程

    從漢字書法的發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鹹備俱臻完善的一代。

    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為止的方塊漢字的基本形態。隸書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就孕育著真書(楷書),而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產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

    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

    至唐代,由於唐太宗喜愛書法,受此影響,書法的發展史在唐代得到了又一次的高峰,特別是在楷書方面,名家輩出,楷書的崇尚法度就是從唐代開始的。

    圖片: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綜上所述

    一個新字型的出現,經歷了醞釀、發展、歸納等,然後由代表人物出現宣示了新字型的相對成熟並邁向運用。因此,不能說個體獨立創作了某一種字型,應該說,楷書的進一步發展與盛行,鍾繇功不可沒。

  • 2 # 神韻軒書法

    鍾繇(公元151一230年),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精小楷。

    為什麼說他是楷書之祖呢?

    因為他的楷書變法,且稱它為"楷變″吧。將隸書的蠶頭雁尾改為直切頓收。加強鉤勢、折法。將隸書扁平外形改為方整。楷書形態因鍾繇改造而成型,所以張懷瓘稱他為"正書之祖″。

    鍾繇小楷《尚書宣示表》(見下圖書法作品),用筆圓潤遒勁,結字雅緻古拙。質樸率真,天趣十足。

    章法豎有行,橫無列。行距寬。疏朗空靈,淡遠曠達。

    姜夔《續書品》:"古今真書之神妙,無出鍾元常,其次王逸少。″

    張懷瓘《書斷》說:"元常真書絕世,乃過於師,剮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己。″

    惜鍾繇楷書,傳世己無真跡。出於後人臨摹。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3 # 寫字吧

    現傳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楷書,首推的就是鍾繇的小楷《宣示表》《力命表》等。而鍾繇是否是書法史上楷書的創造者呢?

    (圖:鍾繇《力命表》)

    鍾繇何許人

    鍾繇,字元常。他在東漢末年步入仕途,擁戴曹氏,明帝時官至太傅,封定陵侯,人稱“鐘太傅”。後世評他“為人機捷,善持論”。

    他的書法,師從曹喜、劉德昇、蔡邕,他們或擅長篆隸,或精於行草。鍾繇從小就博採眾長,兼修各種書體。

    南朝宋羊欣曾總結:“鐘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相聞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

    (圖:鍾繇《宣示表》)

    也就是說,鍾繇擅長三種書體:

    第一,碑版書體。那個時候通常用篆書寫碑額,隸書寫碑文。而那時通常所說的銘石書,一般指的是隸書。而鍾繇擅長銘石書,在南朝、唐朝已得到共識。

    第二,正書。漢魏時期的正書,是一種早期的楷書,是由篆隸演變而來。鍾繇是有文獻記載以來,第一位以擅長正書而聞名的書家。

    第三,行書。鍾繇的行書取法被稱為“行書之祖”的劉德昇,他與胡昭都是劉德昇的學生,只是他們的書風各異,“胡書肥,鍾書瘦”。

    (圖:鍾繇《賀捷表》)

    鍾繇建立的楷書法則

    要說第一個寫楷書的人是鍾繇,這種說法也不準確。更多可能因為他官居要職,而且經常用正書書寫奏章。用正書寫奏章這種行為,表明當時在民間流行的正書,得到了官方的認可。並且鍾繇在提倡和推廣正書的過程中,對之加以提煉、加工、整理,歸納出一套楷書法則。在此基礎上,有史載的文獻才將他奉為“正書之祖”。

    早期楷書的特點

    早期的楷書,打破了隸書規矩,用藏鋒、翻筆取代了隸書的蠶頭雁尾,再加以草書、篆書的轉筆,初步定型了楷書的風貌。

    (圖:鍾繇《還示表》)

    所以說,作為“正書之祖”的鐘繇,並不是創造楷書的人,而是將楷書法則進行整理,並提倡推廣的人。

  • 4 # 呂永亮

    鍾繇不但被稱為“楷書之祖”,而是歷來都認為他是中國書史之祖。他在書法史上首定楷書,對漢字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以上內容來自度娘,本人無須理由的選擇信其真。

    反正我們華人喜歡認祖歸宗,好像360行都有個祖爺師的存在,認鍾繇作為書法界的祖師爺也不錯啊,反正古人早就定論了。

    更何況,相信華人都是“炎黃子孫”的我們,連認祖宗都那麼的大方,認鍾繇為書法祖師爺就更沒有心理障礙了。

    【結論】: 楷書就是鍾繇創造的,不是鍾繇創造也是鍾繇創造的。

  • 5 # 千千千里馬

    鍾繇的書法,在曹魏時代是比較有特色的,那就是與當時還非常流行的主流書法隸書形成鮮明的對比:他的書法中,已經沒有“一波三折”的隸書筆畫了,這種寫法,很快就受到高層貴族的喜歡,甚至還流傳到高階知識分子的階層。

    鍾繇的書法作品《調御元帖》

    例如西晉有個汝陰太守叫李矩,他非常善長隸書,娶了一個妻子名衛鑠,字茂漪。

    這個衛茂漪,出生在一個官宦貴族世家,她的本族爺爺衛覬、伯父衛瓘、堂哥衛恆,三代人都是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他的伯父衛瓘,西晉司空,錄尚書事,與大書法家索靖都善於寫草書,人稱“一臺二妙”,父親衛展是西晉時期的廷尉,衛展的哥哥衛恆也是書法家。

    最早的楷書實物證據,三國東吳的《葛祚碑》

    衛茂漪所嫁李矩家,更是一個酷愛書法的世家。李矩本人喜歡隸書,他的兒子李充的從兄李式、李廞等都有書名。尤其是李式,其書法成就在東晉初期已可同當時的書法權威王廙(王羲之的叔叔)和庾翼的名氣相當。

    李允的衛鑠的兒子,這個李式當然是衛鑠的侄子了。據考證,李式比衛鑠只小兩歲,但是,他一直在衛鑠家生活,那麼,衛鑠肯定是李式的書法老師,他才會有很高的書法成就。

    我們說了這麼多衛鑠的背景,跟鍾繇的書法有關係嗎?當然有關係。

    鍾繇的書法作品《薦季直表》

    衛鑠的家族爺爺衛覬就是鍾繇同時代的書法家,衛鑠的伯父衛瓘,她的父親衛展,當然會學習和繼承她爺爺那一輩的書法。

    所以,在鍾繇時代,並不是鍾繇一個人寫楷書,而是有一批人在寫楷書。

    事實上,鍾繇這一代人寫的書法,都叫隸書,他們自己也叫隸書,一直到唐代都叫隸書。

    我們就必須要說說隸書和楷書的關係了。

    現在,考古發現最早的“楷書”是三國時代東吳的《葛祚碑》,這個碑與鍾繇的生活時代很近,這說明早在鍾繇之前已經有所謂的“楷書”了。

    但是,剛剛發現這個碑的時候,很多學者都不敢相信三國時代會有這樣好的楷書,認為一定是六朝時期的書法。

    可是自從1996年,在長沙走馬樓發現了三國孫權嘉禾年間(232—238)的吳簡墨跡以後,楷書的特徵非常清楚。事實證明了楷書在鍾繇以前就在發展。

    三國東吳《葛祚碑》最早的拓本

    但是,我們看《葛祚碑》怎麼說,也是沒有達到“楷書”的那種程度的。

    不過,這就對了,因為所謂的“楷書”是在隸書的延續和發展中產生的,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出現一個“楷書”。

    鍾繇不過是對這種有楷書萌芽的書法,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他才被後人成為“楷書的鼻祖”。

    隸書發展到東漢中期,已經是隸書的鼎盛時代了。

    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吳簡書法,在楷書與隸書之間,這是早於鍾繇書法的

    幾百年的隸書書法社會實踐中,隸書也在完善自身的發展。

    隸書比起篆書,書寫的便利性有了很大的提速。能不能把隸書還寫得快一點,這就產生了“章草”。

    但是,章草是草書,還不是“楷書”,所以,在隸書系統中,就產生了把“一波三折”簡化我沒有“蠶頭燕尾”的“一波三折”了。

    這是隸書向楷書過度的重要一步。

    鍾繇書法代表作《宣示表》區域性放大

    我們看鐘繇的書法,已經沒有隸書的“一波三折”了,所以,鍾繇的楷書,是隸書未來更方便的一種書寫方法,所以很受追捧。

    書法很好的衛鑠,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衛夫人。

    衛夫人對鍾繇的書法情有獨鍾,他培養了不少優秀弟子,一個是自己的侄子李式,另一個是她的外甥王羲之。

    王羲之把衛夫人要叫姑姑,也有人說是“姨母”。好像不是姨母而是姑姑。

    楷書在王羲之時代,又有了很大的改進和完善,這個書法傳統就叫“鐘王”體系。從唐代開始他們的,書法地位越來越高。

    但是,鍾繇肯定也是博採眾長,才能從隸書裡走出來。例如,長沙出土的三國時代的吳簡,已經具有楷書的特點了,那些懷疑《葛祚碑》的學者,應該啞口無言了,因為,從邏輯從事實,我們都看到,楷書也是逐漸發展成熟的。 而且,真正成熟的楷書已經是唐代了。

  • 6 # 子衿書法

    楷書的創造者是漢代王次仲,鍾繇是把楷書進一步發展起來的一位書法家,而王羲之則是完善了楷書的另一位書法家。鍾繇在楷書的發展史中,起到的作用是承先啟後。

    秦代是一個文字大變革的重要時期,在秦始皇短短的幾十年內,先後有隸書、小篆、章草和真書的誕生。小篆是作為全國統一的象徵。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在當時各國的政體實行不同,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廢除六國制度,以秦國的制度作標準。小篆就是由秦國丞相李斯創造。

    楷書古代叫做真書。真書的產生比較複雜。大多數的文獻記載為王次仲。王次仲的身份有說是秦時期的,也有說是漢代的。前後相距二百多年。據說程邈和王次仲都是協助李斯創造小篆的人,後來程邈因獲罪被囚雲陽獄。在獄中十年,創造了隸書。而王次仲繼程邈創造了隸書之後,創造了真書。秦始皇招王次仲入朝,王次仲不應,秦始皇大怒,下令把王次仲抓來。差人把王次仲囚於囚車到了咸陽時,王次仲化為大鳥飛走了。所以大家把王次仲稱為“羽人”。

    在古代,隸書和真書是歸為同一種書體的。我們現在對隸書的認識是以漢隸為標準,和楷書有明顯的區別。實際上程邈的隸書和今天的楷書十分接近。若嚴格歸類的話,應該算楷書。鍾繇的楷書就和程邈的隸書相類似。

    在楷書和隸書之間,還有一種書體:八分。八分書即便是古人都說不清楚。現代有人認為是楷書,有的人認為是隸書,還有人認為是介於楷書和隸書間的綜合。

    這些文字都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因無實物可供考證,文獻記錄又多謬誤。而鍾繇的楷書是有實物流傳,雖然並非真跡,而且數量極少,但其得到歷代的公認。說他為楷祖,也無不可。

  • 7 # 王萬平書法

    鍾繇(151年-230年 ),字元常。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鍾氏“為郡著姓,世善刑律”。鍾繇祖父鍾皓“溫良篤慎,博學詩律,教授門生千餘人,為郡功曹”。其父鍾迪因“黨錮不適”。鍾繇幼年成孤兒,但是相貌不凡,聰慧過人,族父供其讀書,使他獲得了良好的教育,完成了學業。東漢末年,鍾繇因舉為孝廉走上仕途。

    鍾繇由漢入魏,在曹魏時期任丞相、太傅,人稱“鍾元常”、“鐘太傅”。鍾繇善隸書、行書、楷書,人稱“鍾書三體”。漢晉時期,鍾繇的行書、楷書,張芝的草書,並稱於世,時號“鍾張”。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是書法史上第一位楷書名家,楷書作品流傳後世,影響極大,北宋《宣和書譜》評價說:“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與東晉時的王羲之並稱為“鐘王”。

    鍾繇傳世的楷書有《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力命表》等,都是小楷。

    鍾繇所處的時期,正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並接近完成的時期。楷、行書體在東漢後期已萌芽並發展起來,在三國、魏晉時期,成為日常通行的手寫體。楷、行書發展的面貌,典型的楷、行書的點畫、結構都已形成。儘管其中往往還摻雜有隸書的波磔筆意,但作為獨立的字型則已經形成。鍾繇正是早期專注於這兩種在民間日常書寫中逐漸形成的新書體的代表性書家。受時代的制約,鍾繇楷書猶存隸意,東晉王羲之嫵媚遒勁的楷書出現之後,襯托出鍾繇楷書的古質特點,楷書風格古雅、朴茂、天然。

    據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說:蔡邕受於神人,而傳與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

    歷代對鍾繇的書法評價極高。梁武帝稱讚鍾繇書法“巧趣精細,殆同機神”(《觀鍾繇書法十二意》)。庚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說“鍾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之牘”(《書品》)。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明岑宗旦、清劉熙載等都對鍾繇書法給予了極高評價。

    鍾繇是對東晉書法影響最大的書家之一。王羲之在古代書家中最為欽佩的就是鍾繇和張芝。唐孫過庭《書譜》曰:“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擅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此處的隸書,即指楷書。

    元末明初陶宗儀《書史會要》有云:“鐘王變體,始有古隸、今隸之分,夫以古法為隸,今法為楷可也。”

    綜上所述,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很大,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說楷書是由鍾繇創造的,卻並不準確。他只是在當初特定的歷史時期,把日常通行的手寫體楷書,總結髮揚,在書法史上首定楷書,是民間日常書寫中逐漸形成的新書體的代表性書家,鍾繇對於漢字書法的發展、流變都有著重要作用。

    大家好!

  • 8 # 平靜不爭

    鍾繇,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書法藝術,曾前後十六年,在抱犢山向劉德升學習書法,始終專心致志,勤學苦練。

    鍾繇東漢未年舉孝廉,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 曾與曹操、邯鄲淳、韋誕、孫子荊、關枇杷等人研討筆法。

    一天,他忽然發現在韋誕的座位上有蔡邕的《筆法》,但又無法得到,心中十分鬱忿。一連三天,他用拳頭捶打自己的胸膛,胸口被捶得紫青,鍾繇也吐了血。曹操知道後,用“五靈丹” 救治,他才倖免於死。

    後來,鍾繇又多次向韋誕苦求蔡邕《筆法》,誰知韋誕將《筆法》視若至寶,怎麼也不肯給鍾繇。

    韋誕去世,《筆法》 隨葬。鍾繇派人偷偷挖開他的墳墓,才將蔡邕的《筆法》弄到手。

    此後,他一心撲在筆法的學習上,和別人同座時,他在周圍地上都畫滿了字;睡覺時,在被褥上畫字,連被面也劃穿了;有時上廁所,在廁所寫字,寫得忘了出來。

    透過勤奮練習,鍾繇終於書名顯赫,隸行草諸體皆精,真書更是絕妙。後被《宣和書譜》 譽為“正書之祖” 。

    鍾繇的作品據傳有《內舍帖》 、《上尊號奏》和合稱“五表”的《力命表》、《賀捷表》 、《薦季直表》 、《調元表》 、《宣示表》 等。其真跡己不傳,我們今天見到的傳世作品均系後人臨摹本。

    鍾繇是楷書的集大成者。根據書體的演變規律和歷史源流,可以知道隸書是由草篆演變來的,楷書是由草隸演變而成的。史書上“草隸” 這個名稱,指得就是由隸書向正楷變化過程中帶有較多隸書特點的楷書。鍾繇所處的時代,正是許多書家書寫的字具有“草情隸意”的時代。鍾繇在眾多書家“草隸”和“隸楷”的基礎上,綜合了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簡捷,將“草情隸意”變化形態,脫胎換骨,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即今天我們見到的《宣示帖》模樣。

    可以說,楷書的出現,有一個漸行漸變的過程,但鍾繇對於楷書的定型,功不可沒。從這種意義上講,說鍾繇為“正書之祖”,也名至實歸。

  • 9 # 芥藏山房

    首先,明確一下“字型”和“書體”兩個概念。

    書體是某一家之風格,被歷代書家所公認,並衍生某家書體之流派者。如二王、歐虞、顏柳、蘇米、趙董,皆是某體之祖。

    字型如篆隸楷草,則是古人在實用需求中逐漸演變成熟的,不存在由誰獨立創造的。

    (鍾繇小楷《宣示表》)

    (西漢武威漢簡)

    三國東吳《葛府君碑額》

    楷書的雛形自漢初即有。《宣和書譜》記載:“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

    也就是說,儘管漢代以隸書為主,篆書並存,以及漢簡、章草,但是已經有了楷書,只不過楷書帶有明顯的隸書痕跡。

    在三國時期,以鍾繇為代表,楷書作為字型,才真正成熟起來。一個有力的物證,就是1965年在江蘇句容城西被發現的《葛府君碑額》,現存於南京博物院。

    《葛府君碑額》自發現以來,在文字、金石、書法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此碑是中國至今發現時代最早的用楷書體書寫的碑。

    孫星衍《葛府君碑額》作記:“楷書之見於法帖者則有程邈最先,然不足信,其見於碑碣,殆始於此,良足定也。”康有為撰《廣藝舟雙楫》,稱《葛府君碑額》:“高秀蒼渾,殆中郎正脈,為真書第一”。此碑出土,說明東漢末年,楷書已經出現,只是沒有廣泛普及。書寫風格已不見“蠶頭燕尾”隸書的筆畫。清後期,《葛府君碑額》被書法界譽為“楷書鼻祖”。

    楷書到了晉代,以二王為代表的《樂毅論》《曹娥碑》《十三行》等小楷名跡,與鍾繇的《宣示表》,被後人奉為小楷的本源,鍾繇與王羲之並稱“鐘王”。小楷必學魏晉,取法乎上,成為書法界的共識。

    (王羲之小楷《樂毅論》)

    (王獻之小楷《十三行》)

  • 10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書體的演變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創造和改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鍾繇在楷書形成和發展有重要的地位,從種種史料看鐘繇稱為“楷書之祖”實至名歸。但是不能說是由鍾繇一個人創造的。

    鍾繇(151年-230年 ),字元常。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注意看鍾繇的生卒年份,公元200年左右。楷書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

    鍾繇最為著名的作品《宣示表》,如下圖所示。

    宣示表,故宮博物院藏,著名小楷法帖,原為三國時魏鍾繇所書,真跡不傳於世。只有刻本,一般論者部認為是根據王羲之臨本摹刻,始見於宋《淳化閣帖》,共18行。

    放大這個版本的細節,如下圖。

    2007年,中國發行了《中國古代書法楷書》的特種郵票。

    這套郵票出現了六個楷書的帖子:按順序依次曹魏鍾繇《宣示表》、北魏無名《張猛龍碑》、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唐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唐顏真卿《顏勤禮碑》、唐柳公權《玄秘塔碑》。

    雖然現存的曹魏鍾繇《宣示表》並不是鍾繇真跡,但是在曹魏鍾繇《宣示表》在楷書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關鍵地位。

    一人有感

    僅僅上面那套楷書特種郵票,可以看到隨著時間,楷書就有許多演變。《宣示表》在楷書的發展過程,而且可以肯定鍾繇寫《宣示表》是有所依循。

    鍾繇“楷書之祖”實至名歸,但是千萬不能說楷書由鍾繇一個人創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俗話說“紅得發紫”,古代的紫色為何如此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