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褚伯林11布衣
-
2 # 帝宮往事
劉邦出身於貧苦農民之家,活到四十歲還是光棍一條。但是他最終卻攻滅秦朝、打敗項羽,一統天下,成為天下共主。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實他有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善於包裝自己。
劉邦一開始就刻意將自己包裝成與眾不同的大英雄,但是他出身貧苦農民,這是改變不了的現實。為了不使自己的身份掉價,就編造了這樣一個神話故事:某日,劉邦的母親劉太婆在大澤的路上走累了,在路邊打了個小盹兒, 夢見與天神相遇交合,結果劉太婆就懷了孕生下劉邦。
這樣一來,英雄的出身問題解決了,然後再向世人展示神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記:劉邦最喜歡拿出來顯擺的是他腿上的七十二顆黑痣,逢人便擼起褲管向別人一通吹噓,稱自己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他的這一“七十二顆痣”的故事流傳甚廣,在他當泗水亭長的時候,單父縣呂公與他第一次謀面就決定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
劉邦娶了呂公的女兒呂雉後不久,遇到了一件倒黴事——就是押解役夫去驪山修建陵墓。不過他硬是將倒黴事又編出了一段千古傳奇——“斬白蛇起義”:眾人在逃亡的路上遇見了一條很粗的白蛇,擋在大路中間。劉邦趁著酒興,獨自一人把蛇殺了,然後把殺蛇的過程編成赤帝子斬殺白帝子的奇聞,傳得天下人盡知,引得芒碭山周邊的老百姓都投靠他去了。
劉邦自從逃亡進了芒碭山之後,不敢出山,偷偷地派人通知呂雉和蕭何給他們送東西吃。 當那些劉邦的手下問他們是怎麼知道的?呂雉故作神秘地說道:“這還不簡單,我在家裡遠遠看到這山頂上有一片祥雲,我就知道我的夫君在這裡。”手下人聽了,對劉邦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秦勝吳廣揭竿起義之後,劉邦號召城裡的官民殺了出爾反爾的縣令。當大家一致推舉劉邦為新的縣令時,為了神化劉邦,蕭何偷偷地在十張紙片上都寫上劉邦的名字,然後請劉邦去抓取。稱抓到誰的名字就“天命所歸”,必須得當沛公,不得推辭。
劉邦就是這樣透過精心的包裝,由小小的一個泗水亭長,當上了沛公,擁了最初的人脈基礎。他就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籠絡天下的英雄豪傑為他所用,最終成就了偉大的帝業。
-
3 # 苗克華
劉邦年輕時貪酒好色,而且不喜農事,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因此,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及劉邦的哥嫂都厭惡他。但劉邦這個人為人大度,喜歡結交朋友。如在縣裡做小吏的蕭何,曹參,吹鼓手的周勃,殺狗賣肉的樊噲等等,都是他的好朋友。而且劉邦平時酒後好說大話,大家也不以為意。如有一次縣令為招待自己的好友呂公設宴,規定參加宴會的人出百錢以上就可以上座,但劉邦身無分文,卻讓記帳的記上出禮萬錢,呂公知道後,竟親自迎接劉邦,並真的讓他坐了上座。過後還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也就是後來的呂后。可見劉邦的顏值還是比較高的。婚後,劉邦在當地謀了個亭長的職位,聊以生存。而亭長的職責就是押送勞役到秦都服勞役,本來有一百多人,半路上己經跑了一半,劉邦也是非常的憂愁,一晚酒後,劉邦對大家說:到了秦都服役也是九死一生,大家就此散了吧,我也逃了!就此劉邦帶著幾十個人逃進山中躲藏。其時,天下大亂,陳勝吳廣起義,天下應者雲集。劉邦也響應起義,並投靠了項梁的楚軍,被封為沛公。蕭何,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都參加了劉邦的隊伍,並且在張良的謀劃下,一路西進,率先攻陷秦都咸陽,秦王子嬰只好到劉邦軍中投降。而劉邦和秦三老約法三章,而得到了秦地百姓的擁戴。劉邦也因功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後劉邦東出和項羽爭奪天下,在蕭何,張良,韓信,陳平等文臣武將的輔助下,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劉邦集團由弱變強,轉敗為勝,最後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一舉殲滅項羽的十萬楚軍,一代西楚霸王只得在烏江自刎。最終,劉邦建立了漢朝,是為漢高祖。劉邦是繼秦始皇之後又一個重新統一中國的皇帝。
-
4 # 象園IT茶農
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劉邦年過四十而一事無成,而在秦末亂世又能迅速平定天下其中是何原由?其實也很好理解,時也,運也,時勢造英雄而已。
要說劉邦年過四十而一事無成也不等於說劉邦四十歲之前沒有能力,沒有野心。有一個史實必須要清楚,劉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可以說是同齡人。但兩個人的出身那真是雲泥之別。秦始皇,出身貴族,幾百年歷史的貴族,從小就當接班人培養。劉邦,典型的窮八代,從小都不被自己的父親認可。
所以當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39歲完成全國統一,進而史無前例的改稱皇帝,焚書坑儒,統一文字度量衡的時候,劉邦充其量就是在幾層摸爬滾打混飯吃。秦朝完成統一以及統一之後的政策太過酷烈,但是有千古大帝秦始皇在完全可以彈壓得住,雖然有張良的博浪刺秦,不過反抗秦政的一朵浪花,掀不起軒然大波。這個時候的劉邦,腦子裡壓根沒想過造反,只是有一次出差咸陽時看到了始皇帝出巡時的壯麗場面,深感震撼,心裡由衷感嘆,大丈夫當如此!想歸想,做還是另外一回事,在神一樣的秦始皇前,可能僅僅只能想一想,說都不能說。
人常說人的命天註定。如果秦始皇一直健健康康,沒事搞搞出巡,鎮壓一下六國舊貴族的叛亂,然後壽終正寢。那劉邦這輩子即使再知人善用,再英明神勇,換現代的話說,能力再強,情商再高,也不會折騰出啥動靜來。
歷史的程序偏偏向有利劉邦的方向發展,公元前210年,出巡途中的秦始皇毫無徵兆的駕崩了,死因不明。趙高李斯等人又矯詔啥蒙恬,逼死公認的接班人扶蘇,然後立一個後世看來近乎二百五的胡亥做皇帝。短短一段時間,秦王朝內部先是自毀長城,擅自廢立,紊亂國本,再立一個無天下人望的君主,等於是給六國貴族造反創了一個絕佳的上層條件。
胡亥繼位之後將亡秦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先是大肆屠殺秦朝宗室,虛其根本。對外鐵血統治繼續,另外又搞了一次過家家似的出巡,讓天下人都知道一下自己的能耐,另外和趙高合演過一次流傳千古的行為藝術劇,即著名的指鹿為馬的橋段。凡此種種等於是昭告天下人怎麼還不造反啊!
終於在公元前209年,秦始皇駕崩的第二年,劉邦49歲的那年,大澤鄉,陳勝吳廣在一番裝神弄鬼之後以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名義造反了,起義之火迅速燎原,席捲全國,不到三個月,趙、齊、燕、魏等地方紛紛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開始稱王稱霸。
這時候的劉邦自然不會錯過這改變命運的絕佳時機,於是和好哥們好夥計蕭何、曹參、周勃等也搞起了武裝起義,迅速佔領了沛縣。過程中有張良投奔劉邦,這下起義如虎添翼。
造反的生活是不好過的,提著腦袋打天下,好在劉邦為人確實不錯,有好多有名望的人都來投奔,另外也因戰略正確,領導有方,苦心人天不負,終於在公元前207年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這年劉邦出其不意的從武關攻入關中,出兵藍田,佔領霸上,於是這時候的秦王(已經不敢叫皇帝了)子英(先帝胡亥已經被趙高弒殺)只能素衣獻璽,向劉邦投降了。
說此時是他一生的高光時刻不完全是因為軍事的勝利,更重要的是此時的劉邦表現出過人的政治天賦。於是就有了有名的約法三章、封存府庫,軍隊對百姓秋毫無犯。一下子大得民心。相比後來入關的項羽,劉邦簡直高明出幾個數量級。鴻門宴之後,項羽將劉邦封為漢王,領地在今漢中四川一帶。項羽自稱西楚霸王,然後項羽做了幾件缺德的事情弄得民心盡失。先是屠戮秦宗室,焚燒秦皇宮,甚至連始皇陵也不放過,後世考古發現有火燒過的痕跡。然後領兵東歸。項羽所展現出來的哪是什麼正義之師,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民心失去,能成功才是老天不開眼了。
劉邦到漢中後也沒灰心喪志,在張良蕭何等一般老臣的輔佐下,在漢中破格提拔被項羽棄之不用的韓信為大將軍。於是接下來劉邦的勝利客觀上是時間問題了,在韓信玩了一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漢軍出其不意的出現在關中地區,很快佔領了三輔之地。在和楚軍經過五年的拉鋸戰之後,終於在垓下一舉解決了項羽。終於成秦始皇之後第二個統一中國的帝王。
所以劉邦前四十年碌碌無為是因為大環境限制,之後能迅速統一全國其根本原因是得民心。政策到位,知人善用,無師自通地擁有有抱負的政治家的素養。在後來的戰爭歲月中更是不斷加強了自己過硬的政治素養。
早期的劉邦因為環境限制只是過著普通的市井生活,顯得不出色而已,不能說完全是無賴,泗水亭長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的嗎?大參謀蕭何那時候不識人媽?顯然不是那時候後來的開國元勳都跟著劉邦混,說明當時還是很有別人不具備的能力的。其他人肯定都人為劉邦人不錯,能力強,跟著混有前途。
後來歷史的發展給了劉邦絕好的機遇,劉邦當然當仁不讓,終於開創了一個偉大的王朝。
-
5 # 農民更瘋狂
還是那句話:“天時,地利,人和”,“人和”至上!天時地利是客觀條件,非人力所能解決,但人們可以利用天時地利。“人和”,那就是自己本身的問題了,“性格決定命運”。確實,項羽和劉邦截然不同的命運就因為兩人的性格不一樣。
漢高祖得天下的 天時地利條件,我們無需多說,秦末農民起義,風雲變幻,時勢造英雄。我們下面詳細分析一下人的性格對“人和”的作用:
1,漢高祖劉季在沛縣豐邑的時候,“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仁厚愛人,樂善好施,胸襟廣大。
2,有遠大抱負。劉季在咸陽曾偶然見到過秦始皇,長嘆一聲說:“哎,大丈夫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3,有闖勁。呂公(呂后的父親,呂后生下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為躲避仇家去沛縣投靠縣令,很多人去道賀,當時劉邦也不認識,身無分文,卻在拜帖上寫著“賀禮一萬錢”,得到呂公接見而且呂公當時就將女兒許配給了他。
3,膽大有擔當。在沛縣當亭長曾押送犯人去咸陽途中,陸續有犯人逃跑,乾脆對尚未逃跑的犯人說,“你們都走吧,從今以後我也不回去了。”當時就有十幾個犯人願意跟著他。
4,敢於承認錯誤。沛公率兵經過高陽,酈食其負責看守高陽城門。酈食其去拜見沛公,當時沛公正叉開雙腿坐在床上,兩個女子為他洗腳。酈食其批評沛公對長者不禮貌。沛公馬上站起來整理衣衫向酈食其道歉。並封酈食其為廣野君,任將軍。
5,約法三章,取得百姓支援。先入關中,按協定可以在關中稱王。但漢王卻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駐軍霸上,不打擾秦地百姓,不接受百姓秦地百姓犒勞將士的牛羊酒....。封存咸陽宮廷財寶。雖然財寶被項羽掠奪,宮殿被燒燬,但取得了秦地百姓的民心,民心最重要。
6,善於聽取意見並信任下屬,捨得封賞給功臣。這個無需多說。張良、樊噲、英布、彭越、周勃、曹參、陳平、蕭何、韓信.......。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與否由性格決定。
-
6 # 史海驚奇錄
劉邦的前半生慘淡經營,後半生卻華麗逆襲,而且還幾乎是瞬間崛起。這似乎並不是他完全靠自己努力爭取的,不能不說是天下大勢選擇了他。
早期的劉邦,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非但窮困潦倒,而且又不乖乖勤於農事生產,整天四處晃盪,可以說是個實打實的二流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劉邦與秦始皇年齡只差3歲。當人家威服天下時,他這個二流子卻只知道四處招搖撞騙。
劉邦的家庭層次低到什麼程度呢?低到他的父母似乎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人知道。歷史上只把他的父母稱之為“劉大爺”和“劉老太太”。由此可見這是一個多麼貧賤的出身。
不過,看起來劉邦似乎也沒那麼差勁。你看人家蕭何等後來的名臣名將年輕時便一直追隨著他。如果劉邦真是個草包,恐怕也沒那麼號召力吧?還有他的岳父呂公,正因為有那個眼光,才會那麼欣然地給將女兒許配給了他。
再說了,真的沒兩把刷子,能當上亭長嗎?只不過,劉邦當時的名聲不再好,這個似乎是公認的。這個亭長,大概就是現如今村霸差不多的人物形象吧?
所以說,年輕的劉邦也不是個普通人,而是個比較出色的無賴。那麼,為什麼當時沒做出什麼驚人的業績呢?時勢未到也!
有句話叫做“時勢造英雄”,還有句話叫“亂世出英雄”。在劉邦熬了半輩子之後,機會終於來了。
如果不是陳勝吳廣那一番折騰,估計劉邦頂多也就是躲在山上落草為寇吧?
古代的每一次造反,都會弄出一些裝神弄鬼的事情來。這讓神鬼們很冤枉。劉邦也借鑑了大澤鄉的事件,把自己神化了一番,借軟白蛇這個事件而大肆炒作,並就此起事。
不過,這似乎不是他第一次裝神弄鬼了。在很久之前,便有謠傳他老母是因為神仙下凡給“邂逅”了一下,才導致了身孕的。也就是說,他劉邦當時雖然是無賴小混混,但卻是神仙的後裔。不知道他老爹劉太公對此是什麼心態,被神仙戴了綠帽,這到底是該喜還是該怒?
不管如何,亂世來了,而他前半生所積攢的人脈、能力、情商、影響力等等各種資源都轉眼有了發揮的空間,正如火山爆發般,立馬把劉邦推向了浪尖。一個曾經的小混混,於是有了會盟諸侯的資本,並最終問鼎中原平定天下登基稱帝。
-
7 # 東方史證
時勢造英雄 英雄造時勢。
劉邦四十歲前一事無成,四十八歲起兵造反,四年參加推翻秦朝,四年打敗西楚霸王。八年從基層亭長到一統江山皇帝。四十八歲前生不逢時,正是秦皇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盛世。四十八歲後,秦皇瘁死,趙高弄權,天下大亂,風起雲湧,大風起兮雲飛揚。
一是自命不凡,時來運轉。
包裝造神,英雄造時勢。神龍之子,父母作證。這首先是父母不以為恥,裝神弄鬼。真龍化身,店主做證。這應該是劉邦用龍紋身,故意示人。天子云氣,老婆做證。劉邦藏到山中,只有呂后能找到,說是王氣指引。實為劉季有聯絡暗號指引。高人相面,劉邦一家貴不可言,也只有老婆作證,劉呂你知我知。赤帝斬白蛇,同伴做證。還說,大丈夫什麼都不怕。這更是人造神話,更加神秘神奇。幾乎做實了劉邦的真龍天子真命天子上天之子的出身和身份身價。有了吸引天下英雄的神奇魅力和輿論資本。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大富翁呂公從山東搬來,送上金錢美女。有了籠絡天下英雄的財力支撐和經濟資本。
韓信、陳平棄項羽投劉邦是奔著劉邦的王氣而來。蕭何、張良、曹參、樊噲推舉沛公誓死追隨。是眾望所歸。韓信擁有重兵不敢造反一方面是因劉邦重用的深厚感情,一方面是因為劉邦的王氣凜然根深蒂固,堅不可摧、神聖不可侵犯。
二是似有神佑,逢凶化吉。
起兵,送勞役,跑了許多,嚴刑厲法,送到也是死。舉行造反起義,反而絕處逢生,逢凶化吉,成就了一番驚天動地、掀天揭地、改天換地的千古一帝。赤帝斬白蛇。白蛇當道,眾人害怕。劉邦手提三尺劍,勇敢向前,當機立斷,把白蛇攔腰截斷。而且演化一段神婆婆哭訴兒子白帝被赤帝殺死的神話。把可能被毒蛇毒死的危險變為劉邦是赤帝真龍證明的一件大好事。
鴻門宴項伯幫助脫險,死裡逃生。本來按照范增的計策和安排,一定要殺死劉邦。怎麼那麼巧,項羽的叔叔項伯是張良的朋友,項伯要救張良。張良要救劉邦。范增建議殺劉,項伯主張不殺,可項羽下不了決心。范增安排“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想讓項莊舞劍時刺死沛公。張良趕緊安排樊噲進來與項莊比劍,以保護沛公。項羽喜歡樊噲的勇猛,賜酒肉給他吃。劉邦趁機逃走了。
彭城之敗。公元前205年,劉邦率領了56萬的大軍,進攻項羽的大本營——彭城。項羽立即點精兵3萬,親自率領回援彭城,決定一舉端掉劉邦。劉邦的56萬大軍楞是被項羽的3萬大軍打的是落花流水,死傷慘重。劉邦帶領一些人馬衝出了城門要逃跑,被項羽軍隊重重包圍顯然。突然奇蹟出現了,只見老天颳起了漫天風沙,劉邦乘風飛奔而逃。一會項羽的騎兵急追上來。項羽命令丁固,一定不惜一切代價,殺掉劉邦。劉邦故作鎮定的說道:你今天放過我,將來我有機會主宰天下,封侯拜相絕對少不了你的。沒想到丁固還真的相信了劉邦的話,放走了劉邦,真是不可思議。公元前205年冬劉邦再次佔領滎陽。項羽圍困滎陽,形勢十分危急。劉邦用陳平反間計,使項羽懷疑范增,不用其謀,迫使范增怒而歸鄉。劉邦又派紀信裝扮成自己去楚軍詐降,乘機逃出滎陽。
三是雄才大略,遠見卓識。
胸懷大志。送勞役遇上秦始皇車仗威儀,對人說,大丈夫當如是耳,就是說,大丈夫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或者說大丈夫就應當這樣。這種說法很含蓄。既有羨慕之情,又有暗下決心,心中有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目標。表面上還是讚賞讚揚,即使被人聽到也無危險。比那項羽見此情景說的“彼,可取而代之”即可推翻他代替他的說法高明的多安全的多。如果讓秦皇聽到他倆的話,一個要打償的,一個要打臉要命的。
定了大方向,百折不撓堅定不移。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以取天下為唯一首要目標。為取天下,按照義帝取關中者為王的約定,義帝派劉邦直取涵谷關,攻取秦都咸陽。派卿子冠軍宋義和項羽到河北鉅鹿攻擊章邯救趙國。宋義到鉅鹿等待觀望近兩個月拒不出兵。項羽不得不殺了宋義,破釜沉舟,披肩執銳,背水一戰,一戰消滅了秦軍主力章邯王離的的四十萬大軍,實際推翻了秦朝。而劉邦避實就虛,一路向西,直奔咸陽,以智取過關奪隘。遇到難關繞道而行,不予糾纏,心中惟有關中咸陽目標。沒有項羽消滅秦軍主力,劉邦不可能直奔咸陽,也不可能約法三章,贏得民心。
當初酈食其見時劉邦不敬,一說想除暴秦奪天下的人不應這樣,劉邦立即恭敬會見酈食其。進了咸陽皇宮中劉邦流氓習氣大發,一味享受美女榮華富貴。一說要取天下必須趕快離開皇宮,劉邦立刻離開還軍霸上。被封漢中王,不忘奪天下,燒燬棧道,麻痺項羽。
決策韓信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決策韓信滅趙取代服燕攻齊。劉邦善於隨機應變,當機立斷。從諫如流。立韓信假齊王為真齊王。佔領咸陽後從享受富貴榮華到約法三章退到霸上,隨機應變,以屈求伸。
四是惟才是舉,知人善任。
善於用人、大膽用破大格用人,用韓信為大將軍。蕭何韓信張良,用人不疑,人盡其才,各盡所能。蕭何管後方後勤保障,張良運籌帷幄,出謀劃策,韓信將兵 多多益善,攻城略地。劉邦取得天下後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可見,對於劉邦來說,這三個人是非常重要的。接著劉邦還有一句話: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8 # 醉美崑崙山
1.劉邦則在劣勢下能忍辱負重,善於儲存自己。在鴻門宴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2.劉邦則善於採納意見,集思廣益,能隨機應變。漢初三傑是楚漢戰爭期間質量最高的人才。張良是戰略家、政治活動家,不僅能制訂正確的戰略,而且能透過自身的政治活動來實現。他的天才在楚漢戰爭時期獨一無二;韓信是當時傑出的軍事家,其軍事天才在當時也是獨一無二;蕭何是傑出的政治家,其治理、協調才能在當時也是獨一無二。三個獨一無二的人才皆在漢高祖之手,戰爭的勝負不言而喻
3.劉邦則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受命。項羽養奸貽患,又自絕敵營內應;劉邦駐軍霸上,還沒有能和項羽相見,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讓子嬰做丞相,珍寶全都被劉邦佔有。”項羽大怒,宴請劉邦,在鴻門宴中張良與劉邦周旋,最終離開,之後回營殺了曹無傷。
4.劉邦則有奸必肅,又能爭取敵營的人為自己效勞。在劉邦所用的各種人才中,來自敵營的不少。劉項相爭,項羽屬下的許多人才紛紛投奔劉邦,劉邦照納不誤。劉邦禮賢下士的名聲吸引了項羽營中許多經營人才,包括項羽的叔父項伯,都樂意為“沛公”所用。
比方說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就來投奔劉邦。而陳平,原來是魏王手下的人,因為不能發揮作用就投奔項羽,仍不能發揮作用就再投奔劉邦,被委以重任。
5.有遠見卓識,具有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的才能。在千里以外一決勝負(來說),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不如蕭何;聯合眾多計程車兵,打仗一定勝利,攻佔一定取得,不如韓信。但能將三人團結起來,共圖大業。
-
9 # 劉屹83826861
漢高祖劉邦是沛縣人、秦朝末年他當著亭長小官。沛縣縣吏蕭何、曹參知道劉邦愛民如子、為人肝腦塗地謙和、是天下好漢、尊稱他為沛公、沛縣城裡的百姓紛紛擁葳跟隨劉邦。由於秦二世的殘暴專橫統治、天下大亂、各地紛紛起兵、爆發了陳勝、吳廣農民大起義。在秦末農民戰爭中、劉邦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就聚集幾千人馬、在沛縣正式起義舉起了反舉大旗、很快就攻佔了他的家鄉豐鄉。公元206前佔領了都城咸陽、劉邦進入城內、看見宮殿雄偉壯麗、很想住進去享受一番。大將樊噲和謀臣張良勸劉邦不要貪圖享樂、失去民心、誤了大事、應當速回兵營、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宮室、寶庫、退兵灞上。其中更重要的原因、而是劉邦實行了嚴明法紀、安定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宣佈廢除秦二世時的嚴刑苛法、實行新法令。劉邦和大家與及將領士卒約定三條法律、第一條、任意殺人的要判死刑、第二條、傷害人家的要辦罪、第三條、對搶劫偷竊的人也要懲罰。這就是歷史上的名言、約法三章。正因如此深得天下百姓擁護!助就了劉邦很快力統天下……。
回覆列表
漢高祖,沛縣人,一介平民。劉邦這個人,高鼻樑,脖子很長,沒人看得起他。自幼遊手好閒,年40歲未婚配。又好灑色,常喝醉而不省人事。有一次醉後,被夥伴發現他身上有龍出現。劉邦經常出差到秦國首都咸陽,隨後看到秦始皇的威儀盛勢而感嘆道:“大丈夫(男子)應該就是這個樣子!”高祖任亭長(相當於當今的科級幹部)時,被縣官命其押送農民工到麗山去給秦始皇建造墳墓,中途很多人偷逃。劉邦一合計,秦法這麼嚴酷,誰他孃的也活不成了!因此,當走到沼澤中,便和少數留下來的人員飲酒。夜裡,劉邦把捆綁留下來的民工的繩子解開,讓他們各自去逃命。大多人走了,但其中有少數青壯年十多人願意繼續追隨劉邦。高祖喝高了,夜間走在山間的小路,命一壯士前去探路。探子回報:“前面有一條大蛇,擋了路,請往回轉吧!”劉邦酒醉說:“壯士只有前行,沒有退路,有什麼可怕的?”劉邦前去一看,揮劍把莽蛇斬為兩截,開通了路,繼續前進。劉邦酒後不支,倒頭席地而臥。後面過路的人,看見被斬斷大蛇的地方,有一老年婦女,夜間在那裡痛哭流涕。路人問其原因,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的兒子,所以我才痛哭。”路人又問:“您兒子為什麼被殺?”老婦人答道:“我兒子是上天的白帝子,變化為蛇,當道而臥,被赤帝子(劉邦)殺害了,因而才這麼悲痛!”。秦始皇常說東南(指沛縣)有天子(龍氣)。當然,以上很神話,其根本原因則是劉邦有遠大志向和順天(時局)應人(民心所向),以義號令天下,廣收英才,文有軍師張良,武有兵仙韓信,治國有蕭何之輩等。劉邦從善如流,使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否則,將會離德離心,不會奪取和統治天下。劉邦與時具進,大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永長不變的客觀其理!